CN214129787U - 自动注射器 - Google Patents

自动注射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29787U
CN214129787U CN202020161114.5U CN202020161114U CN214129787U CN 214129787 U CN214129787 U CN 214129787U CN 202020161114 U CN202020161114 U CN 202020161114U CN 214129787 U CN214129787 U CN 2141297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agement
sleeve
spring
needle
needle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6111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库斯·奇伦
卢卡斯·海尼格
尤金·威特曼
彼得·斯特特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peisheng Co
Original Assignee
Yipeishe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peisheng Co filed Critical Yipeisheng Co
Priority to CN20202016111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297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29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297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注射器,包括:外壳(2)和设置在外壳(2)内的制品容器(13),该制品容器具有可推移的柱塞(13b);推移元件(7)和第一弹簧(9),该推移元件在制品倾出期间作用于柱塞(13b)以及该第一弹簧作用于推移元件(7);信号元件(11)、信号挡块(12b)和第二弹簧(10),该第二弹簧向信号元件(11)施加与倾出方向相反作用的弹簧力。推移元件在内侧具有向内凸起的筋条(7c)且筋条的长度这样测定,使得第一弹簧(9)被预张紧为可以通过以倾注行程(HA)移动推移元件(7)而将制品从制品容器(13)向外倾出。

Description

自动注射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注射器,其通常也称为自动注射装置,利用该自动注射器在触发后可自动倾注制品容器内所含有的制品。液态制品特别是药品。本实用新型特别是涉及一种信号装置,该信号装置在制品倾注开始和/或结束时发出声音和/或触觉信号,以便向使用者通知制品倾注开始和/或结束,并且/或者本实用新型特别是涉及具有针保护套管的自动注射器。
背景技术
自动注射器在现有技术中有所公开。发送制品倾注信息的装置同样有所公开。DE102008037310 A1和WO 2010/017650 A1公开了一种注射装置,该注射装置在柱塞杆上具有一个弹簧件,该弹簧件在自动倾注结束时径向经由外壳上的筋条固定并产生所谓的“结束咔嚓”声。
此外,由EP2742962公开了一种注射装置,特别是自动注射器,该自动注射器具有所谓的起动咔音器,该咔音器支承在柱塞杆上并在触发自动注射器的情况下与柱塞杆分离并借助驱动弹簧向近端方向上移动以产生起动咔嚓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替代的自动注射器,其中该自动注射器应成本低廉且运行可靠地构成。
该目的利用根据一种用于倾出液态制品的自动注射器得以实现,其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制品容器,该制品容器具有可推移的柱塞,其中,柱塞能够为倾出制品容器内所含有的制品而在倾注方向上推移;推移元件和第一弹簧,该推移元件在制品倾出期间作用于柱塞,该第一弹簧作用于推移元件;信号元件、信号止挡和第二弹簧,该第二弹簧向信号元件施加与倾注方向相反作用的弹簧力,其中,信号元件与推移元件轴向固定地联接,从而信号元件在推移元件在倾注方向上移动期间随动并将第二弹簧张紧,其中,信号元件与推移元件之间的轴向固定的联接是可松开的且信号元件能够借助第二弹簧与倾出方向相反地相对于推移元件或/和外壳加速,其中,脱离与推移元件的轴向固定的联接并被第二弹簧加速的信号元件被挡在信号止挡上,由此产生声音和/或触觉信号。推移元件在内侧具有向内凸起的筋条且筋条的长度被测定为,使得第一弹簧被如此强地预张紧,从而该第一弹簧可以通过以倾出行程移动推移元件而将制品从制品容器向外倾出。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注射器具有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制品容器。制品容器特别可以是注射器,该注射器具有注射器主体,在其远端上固定设置注射针。最好圆柱形的注射器主体环绕柱塞,该柱塞可以相对于注射器主体移动并为制品倾注而向远端推移,由此设置在柱塞与注射针之间的液态制品,特别是药品通过注射针从制品容器向外倾注。注射器主体在其近端,也就是后端或与注射针相反的末端上可以具有也称为手指轮缘的轮缘。这样构成的注射器作为标准注射器可以买到,从而不必为自动注射器开发专门配套的注射器。柱塞密封紧贴在注射器主体的内径上。
外壳最好细长并形成自动注射器的纵轴线。外壳最好是套管状和/或圆柱形,特别是圆柱体。制品容器设置在外壳内。例如,容器可移动设置在外壳内,也就是说,为自动穿刺而壳相对于外壳向远端方向移动,从而针尖可以从自动注射器远端上的开口中露出并可以自动穿刺到患者体内。作为选择,在这种装置上针尖在完成制品倾注后可以运动到装置的远端,特别是制品容器相对于外壳运动到近端方向。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制品容器沿纵轴线不可移动地容纳在外壳内,特别是借助制品容器保持器或注射器保持器,该保持器轴向固定地保持制品容器并轴向固定地与外壳联接,特别是定位。优选针尖从外壳的远端向远端方向上突起。由此针可以借助外壳向患者的运动穿刺进入穿刺位置。最好具有针保护套管,该针保护套管形成自动注射器的远端并具有用于注射针的开口,其中,针可以穿过开口出来。针保护套管在其起始位置关于针尖这样设置,使针保护套管远端突出于针尖或针尖远端突出于针保护套管的远端。针保护套管相对于外壳从其起始位置向近端方向以一个操作行程移动到操作位置内,特别是可移动到外壳内,从而针从远端或通过针保护套管的开口露出或进一步露出。优选针保护套管以一个针保护行程从操作位置相对于外壳向远端方向上移动到针保护位置,在该针保护位置上针保护套管的远端在远端上从针尖突起,以防止在该装置完成使用后或完成制品倾注后由露天置放的针尖可能引发的受伤危险。针保护套管例如可逆着可以称为针保护弹簧的弹簧的力而沿近端方向移动,其中,弹簧(例如下面进一步介绍的第二弹簧或与其分开的弹簧)可以将针保护套管从操作位置沿远端方向移动,也就是移动至针保护位置。自动注射器可以具有例如弹性设置的锁紧元件,该锁紧元件将针保护套管特别是相对于外壳锁紧在其针保护位置上并阻止针保护套管回移到近端方向上或外壳内,锁紧元件至少这样锁紧针保护套管,使针不会从针保护套管的远端露出。针保护套管例如可以从针保护位置仅这种程度移动到近端方向,使针尖不从针保护套管的远端露出。
自动注射器此外包括推移元件,该推移元件至少在制品倾注期间作用于柱塞,特别是紧贴在柱塞上,自动注射器还包括第一弹簧,该第一弹簧作用于推移元件,例如特别是以其远端支承在推移元件上。推移元件例如可以是套管状。推移元件还可以包括例如设置在推移元件远端区域内的筋条。第一弹簧的远端可以支承在该筋条上。该筋条可以在近端方向上延伸。筋条可以提供在推移元件的内部。推移元件的筋条例如可以处于推移元件的内侧。第一弹簧最好设置在套管状推移元件的内部。推移元件的筋条可以用于调整第一弹簧的弹簧张力。例如,细长构成的筋条可以产生更高的弹簧预张力。筋条可以这样构成,使第一弹簧的弹簧张力被预张紧,从而可以倾注制品容器内的液态制品,特别是全部药品。筋条此外用于增强推移元件,特别是上面支承第一弹簧的推移元件的部分。由此可以防止推移元件被第一弹簧的弹簧力损坏,特别是折断。第一弹簧最好是作为压力弹簧作用的螺旋弹簧,其最好由金属形成。第一弹簧这样强地预张紧,特别是在自动注射器的交付状态下,使其或它们在其所储存的能量中足够将制品容器中的制品通过推移元件以一个倾出行程的移动基本上完全倾注。通过以倾注行程移动推移元件,柱塞得到移动。只要在交付状态下柱塞与推移元件之间存在距离,柱塞的倾注行程就小于推移元件的倾注行程,这一点是优选的,因为柱塞直至使用都保持无负荷,由此不希望的提前制品倾注得到避免。但原则上推移元件也可以在交付状态下而不是在制品倾注时才紧贴在柱塞上。只要在交付状态下推移元件已经紧贴在柱塞上,柱塞的倾注行程就与推移元件的倾注行程相应。第一弹簧(根据其功能也可以称为倾注弹簧)的近端可以支承在外壳上或外壳固定的元件上,特别是也可以仅暂时支承在与外壳轴向固定的元件上。
依据本实用新型,自动注射器具有信号元件、信号止挡和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可以向信号元件施加与倾注方向相反或向近端方向作用的弹簧力。特别是第二弹簧例如以其近端支承在信号元件上。
第二弹簧例如可以是压力弹簧作用的螺旋弹簧,它以其近端支承在信号元件上。第二弹簧最好由金属形成。第二弹簧以其远端支承在例如外壳或固定于外壳的元件上。第二弹簧特别优选地以其远端支承在针保护套管或一个元件上,该元件特别是在针保护套管相对于外壳移动时随同针保护套管移动。例如,该元件可以是转换模块或转换套管,正如下面进一步介绍的那样。该元件特别是可以在运动上和/或在几何形状上设置在针保护套管与第二弹簧的远端之间。在此方面的优点是,针保护套管借助第二弹簧从其操作位置可以移动到针保护位置。弹簧因此优选可以满足双重功能,因为它附加向信号元件施加上面所称的力。
特别是在交付状态下或在推移元件倾注行程的第一子行程期间,信号元件可以轴向固定地与推移元件联接,从而信号元件可利用推移元件沿纵轴线且特别是相对于外壳特别是在远端方向上移动。通过与推移元件的轴向固定联接,使信号元件在推移元件移动到倾注方向期间,特别是倾注行程第一子行程的执行期间随动并将第二弹簧张紧。倾注行程的第二子行程期间,优选信号元件与推移元件之间的轴向固定联接松开。信号元件与推移元件之间的轴向固定联接因此可松开。如果信号元件与推移元件之间的轴向固定的联接松开,而且特别是信号元件与另一个元件之间不存在其他联接,正如下面进一步介绍的那样,那么信号元件可借助预张紧的第二弹簧而与倾注方向相反地相对于推移元件和/ 或外壳加速。由于信号元件通过推移元件以第一子行程随动,信号止挡与信号元件之间形成例如沿纵轴线延伸的距离,该距离特别是相当于第一子行程。第二弹簧可以使信号元件在该距离上加速,由此信号元件利用一速度碰到信号止挡上,从而脉冲发送到信号元件上,该信号元件产生声音(可听到的)和/或触觉(可感觉到的)信号。
信号止挡可以由外壳或至少轴向固定地最好还抗扭地与外壳联接的元件形成。例如,该元件可以是外壳近端上的密封帽和/或形成自动注射器的近端。密封帽可与外壳特别优选形锁合,也可选择力或材料锁合连接。最好该元件与外壳卡接。单独帽的优点是,使装置的装配变得容易,其中,为进行装配至少一部分部件经由此后利用帽封闭的近端装入外壳内。在信号止挡设置在帽上的情况下,帽可以形成谐振腔,其中,通过帽的材料厚度和形状的构成,给人一种声音信号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改变的听筒印象。
信号元件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有特别是弹性的或/和设置在弹性臂上的第一嵌接元件,该第一嵌接元件可松开地嵌入推移元件内,特别是嵌入推移元件的一个空隙内。由此推移元件轴向固定地与信号元件联接,其中,在信号元件,特别是第一嵌接元件从与推移元件的嵌接中压出,特别是从推移元件的空隙中压出或拉出的情况下,推移元件与信号元件之间轴向固定的联接松开。特别是在推移元件的第一子行程结束时,第一嵌接元件与推移元件的嵌接分开。
优选信号止挡沿自动注射器的纵轴线这样设置,使其与信号元件对中心设置。由此达到信号元件利用沿自动注射器纵轴线的运动挡在信号止挡上。
在具有针保护套管的实施方式中,优选针保护套管作用于第二弹簧,其中,针保护套管为触发制品倾注而可以从其起始位置相对于外壳并沿自动注射器的纵轴线向近端方向上移动,也就是可与倾注方向相反地移动,特别是移动操作行程。由此将第二弹簧张紧并最好也触发制品倾注,特别是触发推移元件向倾注方向上运动。针保护套管最好由此从其起始位置以操作行程运动到其操作位置,其远端被压在患者的穿刺位置上,其中,外壳相对于针保护套管向穿刺位置的方向移动,从而针保护套管相对于外壳实施操作行程。在这种情况下,从针保护套管远端探出的针穿刺到穿刺部位内。在完成制品倾注后,特别是在例如很短的等候时间例如3–10秒后,借助信号元件产生信号,将自动注射器从穿刺部位取下,由此将针保护套管相对于外壳从其操作位置以针保护行程移动到针保护位置,特别是借助第二弹簧内所储存的弹簧能量。通过从穿刺部位取下自动注射器,针也被从穿刺部位拉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弹簧与针保护套管之间以可运动的方式设置转换模块,其中,在针保护套管从其起始位置向近端方向或操作位置内移动的情况下,转换模块由针保护套管在近端方向上随动,而且在作用于转换模块的弹簧将转换模块向远端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针保护套管也向近端方向上移动。转换模块或其一部分,例如像转换套管,可与针保护套管整体或例如形锁合连接,例如像卡接或浮动处于针保护套管上。转换模块可以是唯一的部件或包括多个部分,其中,多部分的转换模块可以具有至少转换套管和限动套管。限动套管可以相对于针保护套管和/或转换套管例如沿纵轴线移动。例如,第二弹簧可以支承在转换套管上和转换套管可以支承在针保护套管上。在可选择的实施方式中,转换套管和针保护套管轴向固定并最好抗扭联接,其中,第二弹簧可以支承在转换套管上。在进一步可选择的实施方式中,转换套管和针保护套管可以整体构成,其中,第二弹簧可以支承在转换套管上。限动套管与转换套管之间可以具有例如单向作用的锁紧元件,该锁紧元件最好是将针保护套管锁紧在其针保护位置内的上述锁紧元件,它例如由限动套管形成并嵌入转换套管内,特别是空隙内。锁紧元件最好这样构成,使转换套管在其相对于外壳向近端方向上运动期间,特别是针保护套管从其起始位置向操作位置运动期间,并在其相对于外壳向远端方向上相对于限动套管运动期间,向针保护位置内移动,限动套管经由锁紧元件同步,其中,在限动位置上,该锁紧元件或另一个锁紧元件,正如像上面进一步所称的锁紧元件,将转换套管相对于限动套管向近端方向的运动锁定。由此具有优点地防止针保护套管为重新释放针尖而从其针保护位置回移到外壳内。
例如,转换套管可以具有第一空隙,在针保护套管从其起始位置移动到其操作位置内的情况下,限动套管的锁紧元件可松开地嵌入该第一空隙内。例如,转换套管可以具有第二空隙,在针保护套管处于其针保护位置的情况下,该锁紧元件或需要时其他锁紧元件嵌入该第二空隙内。第一和第二空隙最好以大致与针保护行程相应的距离沿纵轴线设置。不言而喻,空隙和该锁紧元件或这些锁紧元件的设置也可以相反,也就是说,至少一个锁紧元件可以在转换套管上形成,且至少一个空隙(也就是第一空隙和需要时还有第二空隙)可以在限动套管上形成。
在可选择的实施方式中,转换套管可以具有第一空隙,在针保护套管从其起始位置移动到其操作位置内的情况下,限动套管的该锁紧元件或锁紧元件可以可松开地嵌入该第一空隙内。在针保护套管处于其针保护位置内的情况下,限动套管的该锁紧元件可以挡在转换套管的近端上。不言而喻,空隙和锁紧元件的设置也可以相反。
该锁紧元件和需要时其他的锁紧元件可以弹性地设置,特别是在各自一个弹性臂上。最好转换套管可以环绕和/或引导限动套管。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信号元件可以具有第二嵌接元件,该第二嵌接元件通过将第一嵌接元件从推移元件压出到与针保护套管或转换模块,特别是限动套管内轴向固定嵌接的压出运动而可以运动。信号元件的第一嵌接元件和第二嵌接元件优选这样相互协调,使在第一嵌接元件尚未完全从与推移元件的嵌接分开的情况下,第二嵌接元件就已经最好是轴向固定地嵌入针保护套管或转换模块。由此具有优点地可靠防止在第二嵌接元件尚未与针保护套管或转换模块特别是限动套管嵌接的情况下,第一嵌接元件就已经从推移元件的嵌接中松开。针保护套管或转换模块,特别是限动套管可以具有例如另一空隙,信号元件的嵌接元件例如为了信号元件与转换模块,特别是限动套管或针保护套管之间的轴向固定联接而嵌入该另一空隙内。推移元件可以具有一个空隙,第一嵌接元件为了推移元件与信号元件之间的轴向固定联接而嵌入该空隙内。最好第一嵌接元件和第二嵌接元件在一个共同的弹性臂上形成,其中,第一嵌接元件例如径向对着纵轴线和第二嵌接元件例如径向背离纵轴线。第一和第二嵌接元件最好可以设置在推移元件与针保护套管或转换模块,特别是限动套管之间。
特别是在推移元件的倾注行程期间,特别是在第一子行程结束时,信号元件的第一嵌接元件从与推移元件的嵌接中松开,并且最好是同时地,信号元件的第二嵌接元件特别是利用垂直于纵轴线的运动而与转换模块或针保护套管产生嵌接。特别是推移元件通过其沿倾注方向的运动,将第一嵌接元件从推移元件的空隙中压出并将第二嵌接元件压入针保护套管或转换模块特别是限动套管的空隙内。
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针保护套管或转换模块,特别是限动套管,信号元件的第一嵌接元件保持与推移元件空隙的嵌接中,其中,信号元件第二嵌接元件的空隙通过针保护套管从其起始位置与纵轴线相关移动到其操作位置向第二嵌接元件移动,其中,针保护套管操作位置上的空隙,特别是在倾注得到释放的时刻,以与信号元件第一子行程大致相应的距离沿纵轴线对着第二嵌接元件设置。为倾注行程而通过操作针保护套管释放的推移元件然后以第一子行程可以运动到倾出方向上。最好第一嵌接元件在与推移元件的嵌接中通过针保护套管或转换模块特别是限动套管的内圆周保持,第二嵌接元件紧贴在该元件或内圆周上。第二嵌接元件在第一子行程结束时与纵轴线相关处于与空隙相同的位置上,由此第二嵌接元件可以压入其空隙内和第一嵌接元件可以从其空隙中压出。
推移元件的倾出行程特别是可以包括两个阶段,即第一子行程和第二子行程。在第一子行程期间,信号元件的第一嵌接元件处于与推移元件的轴向固定嵌接和信号元件的第二嵌接元件从与针保护套管或转换模块,特别是限动套管的轴向固定嵌接中分开。倾注行程的第二子行程期间,第二嵌接元件处于与针保护套管或转换模块,特别是限动套管的轴向固定嵌接中,其中,第一嵌接元件从与推移元件的嵌接中分开,由此具有优点地使推移元件借助第一弹簧相对于信号元件可以向远端方向运动和/或信号元件为触发信号而尚未松开。
在替代方案中,倾出行程可以包括三个阶段,特别是另外的子行程。在第一子行程期间,推移元件相对于信号元件轴向移动。在第一子行程中未加载信号元件。在第二子行程期间,信号元件的第一嵌接元件与推移元件轴向固定嵌接,并且信号元件的第二嵌接元件与针保护套管或转换模块,特别是限动套管轴向固定嵌接。在第二子行程中加载信号元件。在倾注行程的第三子行程期间,第二嵌接元件与针保护套管或转换模块,特别是限动套管轴向固定嵌接,其中第一嵌接元件从与推移元件的嵌接中分开,由此具有优点地使推移元件借助第一弹簧相对于信号元件可以向远端方向运动和/或信号元件为触发信号而尚未松开。
总体上优选在信号元件的第一嵌接元件脱离与推移元件的嵌接中和信号元件的第二嵌接元件进入与针保护套管或转换模块的嵌接的情况下,推移元件借助第一弹簧相对于信号元件特别是以第二子行程可以向远端方向上运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自动注射器的交付状态下,信号元件的第二嵌接元件和用于第二嵌接元件的空隙沿纵轴线以彼此间大致与针保护套管的操作行程和推移元件第一子行程的总和相应的距离设置,推移元件的第一子行程大致与信号元件背离信号止挡的行程相应。
优选在推移元件相对于信号元件向远端方向上运动,特别是在推移元件相对于信号元件向远端方向上运动期间,特别是推移元件的第二子行程期间,推移元件可以阻止信号元件的第二嵌接元件从与针保护套管或转换模块的轴向固定嵌接中压出。推移元件允许第二嵌接元件在倾注行程或第二子行程结束时脱离与针保护套管或转换模块的嵌接。如果第二嵌接元件在第二子行程结束时从与针保护套管或转换模块的嵌接中压出,那么信号元件由第二弹簧逆倾注方向加速并挡在信号止挡上。最好第二嵌接元件在与针保护套管或转换模块的嵌接中通过推移元件的外圆周保持,第一嵌接元件紧贴在该外圆周上。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自动注射器可以具有保持件,例如第一弹簧的一端,特别是第一弹簧的近端支承在该保持件上。可以选择弹簧以其近端支承在外壳上或一个外壳固定的元件上。保持件本身可以外壳固定或与外壳相关移动设置。保持件可以具有第一嵌接件,该第一嵌接件在触发制品倾注之前嵌入推移元件内,由此防止推移元件相对于保持件和/或外壳向倾注方向上运动。第一嵌接件在推移元件内的嵌接可以为制品倾注而松开。如果嵌接松开,那么推移元件为向倾注方向上运动而释放。第一弹簧可以将推移元件相对于保持件和/或外壳以倾注行程向倾注方向上移动。推移元件可以具有用于保持件第一嵌接件的空隙,其中,在保持件特别是第一嵌接件从与推移元件(特别是推移元件的空隙)的嵌接中压出的情况下,推移元件与保持件之间的这种连接松开。特别是第一嵌接件由此可以从与推移元件的嵌接中松开,针保护套管从起始位置以操作行程移动到操作位置内。例如,在针保护套管未处于其操作位置上或其起始位置上的情况下,第一嵌接件可以由针保护套管或转换模块特别是限动套管保持在与推移元件的轴向固定嵌接中。例如针保护套管或转换模块,特别是限动套管的内圆周可以将第一嵌接件保持在与推移元件的嵌接中,其中,例如下面还要进一步介绍的第二嵌接件可以紧贴在内圆周上。
通过针保护套管移动到其操作位置内,针保护套管或转换模块,特别是限动套管可以允许保持件的第一嵌接件利用垂直于自动注射器纵轴线的运动从与推移元件的嵌接中压出。例如特别是用于保持件第二嵌接件可以在针保护套管或转换模块,特别是限动套管上形成,与纵轴线相关设置在与第一和/或第二嵌接件相同的位置上,从而第一嵌接件可以从与推移元件嵌接中压出。例如在针保护套管处于其操作位置的情况下,推移元件可以将第一嵌接件从与推移元件的嵌接中压出。
保持件的第一嵌接件例如可以径向对着纵轴线和/或设置在保持件的一个弹簧臂上。
正如提到的那样,保持件可以具有第二嵌接件,该第二嵌接件可以通过第一嵌接件从推移元件的脱离运动而运动到与针保护套管或转换模块,特别是限动套管的轴向固定的嵌接内。第二嵌接件例如可以设置在上面设置第一嵌接件的臂上和/或例如径向背离纵轴线。第一嵌接件和第二嵌接件可以这样相互协调,在第一嵌接件尚未完全脱离与推移元件的嵌接的情况下,第二嵌接件已经轴向固定地嵌入其由针保护套管或转换模块,特别是限动套管形成的空隙内。由此具有优点地达到在保持件与推移元件之间的轴向固定联接松开之前,首先产生保持件与针保护套管或转换模块之间的轴向固定联接并因此锁住针保护套管的重新或进一步回移。
特别是在保持件的第二嵌接件处于其空隙内的情况下,推移元件可以相对于保持件向远端方向上运动,特别是根据预张紧的弹簧内所储存的能量。在推移元件相对于信号元件向远端方向上运动的情况下,推移元件可以阻止第二嵌接件脱离与针保护套管或转换模块,特别是限动套管的轴向固定的嵌接。这一点优选地也适用于倾注行程结束时,特别是在信号元件的第二嵌接元件从其空隙中松开,以便由第二弹簧与倾注方向相反加速时。
特别是在保持件第二嵌接件的空隙由针保护套管或转换套管形成的实施方式中,优选第二嵌接件在倾注行程结束时从其空隙中压出,以便针保护套管在制品给过之后可以从操作位置运动到针保护位置。推移元件为此可以具有一个空隙,第一嵌接件可以压入该空隙内,其中,第二嵌接件同时从其空隙中压出,以便特别是释放针保护套管向远端方向上运动。
在采用具有转换套管和限动套管的转换模块的实施方式中,优选第二嵌接件也在倾注行程结束时这样保持不变,使第二嵌接件阻止限动套管相对于外壳和/或第二嵌接件向远端方向上运动,其中,转换套管和/或针保护套管相对于限动套管,特别是根据第二弹簧内储存的能量可以向远端方向上移动,由此针保护套管特别是向其针保护位置运动。正如已经介绍的那样和仅出于完整性的原因需要说明的是,锁紧元件可以在限动套管与转换套管之间进入嵌接,防止转换套管相对于限动套管向近端方向上移动。最好限动套管向近端方向上的运动由此得到防止,即限动套管要么碰到外壳上,要么碰到一个外壳固定的元件上,例如像机械保持器上或信号元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涉及制品容器保持器,特别是自动注射器针尖保持器的构成,该制品容器保持器特别是用于其中制品容器相对于外壳不可移动的自动注射器或用于上述类型的自动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从一种特别是在自动注射器上使用的注射器模块出发。特别是可以具有一种自动注射器,该自动注射器具有这种注射器模块。注射器模块包括注射器和注射器保持器。注射器具有注射器主体、柱塞和针,其中,针例如不可松开地固定在注射器的针保持段上且柱塞可移动地设置在注射器主体的圆柱体段内,其中,注射器主体具有设置在针保持段与圆柱体段之间的变细段或区域。注射器此外具有针保护罩,该针保护罩例如可以是所谓的软质针保护罩 (soft needle shield)或最好是硬质针保护罩(rigid needleshield)。软质针保护罩最好由橡胶弹性的塑形形成,其中,硬质针保护罩由硬塑料的套管形成,里面设置橡胶弹性塑料的套管。橡胶弹性塑料的套管和硬塑料的套管共同形成硬质针保护罩。遮盖针并且固定在特别是向针尖方向锥状延伸的针保持段上的针保护罩保护针最好是不受到污染且无菌。变细段与针保护罩,特别是硬塑料的套管之间形成缺口。
注射器保持器具有至少一个嵌接元件,特别是凸肩,上面支承注射器向远端方向上变细的段和凸肩嵌入针保护罩与变细段之间的缺口内。具有优点的是,通过变细段紧贴在至少一个凸肩上,可以防止注射器相对于注射器保持器向远端方向上运动。
优选凸肩与针保护罩之间是一个间隙或存在一个间隙,从而针保护罩不承受凸肩的负担。由此具有优点地防止针的无菌状态受到针保护罩通过凸肩意外移动的影响。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注射器主体在其远端上可以具有手指轮缘,其中,在变细段紧贴在凸肩上的情况下,手指轮缘与注射器主体之间形成一个间隙,由此手指轮缘基本上没有负担。由此具有优点地防止手指轮缘负担过重并打碎注射器主体。
此外优选注射器主体具有至少一个保持元件,特别是指向外面的凸起部,利用该凸起部注射器保持器可以或已经轴向固定地与自动注射器的外壳联接,特别是卡接或是可卡接的。
特别是注射器保持器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凸块,该凸块弹性特别是设置在一个臂上并例如设置在保持元件的远端上。至少一个凸块可以制止或阻止针保护套管从其起始位置向其操作位置运动,使得在超过至少一个凸块沿自动注射器的纵轴线向针保护套管施加的极限力时,从与针保护套管的嵌接中压出,由此针保护套管会一下子相对于外壳移动到其操作位置。
自动注射器的外壳例如可以具有保持段,该保持段紧贴在注射器保持器上,特别是注射器保持器的外面或外圆周上并阻止注射器保持器的至少一个嵌接元件垂直于纵轴线背离纵轴线运动。特别是保持段可以是圆柱形并环绕至少一个嵌接元件,最好是两个或三个或四个嵌接元件,从而至少一个嵌接元件设置在保持段的内部。为装配或将注射器装入注射器保持器,注射器保持器处于与外壳保持段嵌接的外部。如果注射器完全装入注射器保持器,特别是至少一个嵌接元件嵌入变细段与针保护罩之间的缺口内,那么注射器模块或注射器保持器与保持段产生嵌接,从而防止至少一个嵌接元件从与变细段的嵌接中垂直于纵轴线,特别是背离纵轴线或向外运动。
在第一种变化中,至少一个嵌接元件特别是在注射器保持器的一个臂上弹性地形成,其中,注射器经由近端与针在前面推入最好套管状的注射器保持器,其中,针保护罩将至少一个嵌接元件垂直于纵轴线向外,也就是背离纵轴线偏转,其中,如果针保护罩完全运动经过至少一个嵌接元件,那么至少一个嵌接元件卡入变细区域与针保护罩之间的缺口内。随后注射器保持器利用注射器移动到与自动注射器外壳保持段的嵌接中,由此至少一个嵌接元件保持在与针保护罩与变细段之间缺口的嵌接中并不能再从这种嵌接中弹出。
外壳包括保持段。外壳的保持段可以套管状构成并设置在外壳的内部。外壳的套管状保持段与套管状的外壳之间可以具有止挡,用于限制针保护套管轴向运动到近端方向。最好外壳的保持段向近端方向从外壳的远端突起。此外,保持段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凹槽,它们在与针保护套管上所具有的单个或多个轨道的连接中在外壳与针保护套管之间形成连接。针保护套管的轨道最好设置在针保护套管的罩内面上。保持段的凹槽最好设置在保持段的罩外面上。针保护套管最好可以抗扭地在外壳的保持段与外壳之间轴向运动。在替代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凹槽可以设置在针保护套管上以及一个或多个轨道可以设置在在外壳的保持段上,以在外壳和针保护套管之间提供保险。针保护套管的凹槽优选地设置在针保护套管的罩内面上。保持段的轨道优选地布置在保持段的罩外面上。
附图说明
现借助多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和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面进行说明。下面借助附图对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此方面所公开的特征单个和任意的特征组合具有优点地进一步形成本实用新型的主题。其中:
图1a-1b示出依据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自动注射器的分解图;
图2a-2c示出交付状态下图1的自动注射器,其中,图2a-2c是通过装置的纵轴线分布的剖视图,其中,剖视图以纵轴线角度偏移;
图3a-3c示出图2a-2c中的装置和视图,其中,针保护套管处于其操作位置上;
图4a-4c示出图2a-2c中的装置和视图,其中,示出在其倾注行程第一子行程结束时的推移元件;
图5a-5c示出图2a-2c中的装置和视图,其中,示出在其倾注行程结束时的推移元件;
图6示出图2a-2c中的装置和视图,其中,发送制品倾注结束产生的信号;
图7a-7c示出图2a-2c中的装置和视图,其中,针保护套管处于其针保护位置;
图8a和图8b分别示出推移元件的透视视图和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图1-8介绍优选自动注射器的结构特征和功能。
自动注射器具有带纵轴线L的套管状细长的外壳2,在其近端上具有密封帽 12,密封帽与外壳2形锁合抗扭且轴向固定地联接并形成自动注射器的近端。密封帽12与外壳2卡接。为此密封帽12具有定位元件12a,在外壳2上的空隙2a内定位,最好这样,使密封帽12不会或不会轻而易举地与外壳2分离。
在自动注射器的远端上,在其交付状态下(图2a-2c)设置拉出罩4,该拉出罩在使用自动注射器之前被拉出或拧下并去除。
在外壳2内,在注射器与外壳2相关的构成中,除了自动注射器的装配外,沿纵轴线L不可移动地容纳制品容器13。制品容器13具有套管状的注射器主体,它环绕一个密封紧贴在注射器主体内圆周上的柱塞13b。注射器主体在其远端上具有特别是不可松开地与注射器主体连接的注射器针13a,其远端由针尖形成。注射器针13a与柱塞13b之间在注射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液态制品,特别是药品,其中,通过向倾注方向,也就是向远端方向或向注射器针13a移动柱塞13b,液态制品通过空心的注射器针13a从制品容器13倾注。注射器主体在其近端上具有所谓的手指轮缘,它径向向外从圆柱体注射器主体的外圆周突起。
制品容器13这样容纳在称为注射器保持器1的制品容器里,使其至少防止沿纵轴线L向远端方向上相对于注射器保持器1运动。如从图2a中最佳看到的那样,注射器保持器1与外壳2形锁合连接,特别是定位。外壳2为此具有空隙,在这里在注射器保持器1近端上形成的定位件嵌入空隙内。注射器保持器1 具有至少一个向内突起的凸肩1b,上面支承制品容器13的变细段,该制品容器处于引导柱塞13b的圆柱形注射器主体段的远端。
为防止制品容器13相对于注射器保持器1向近端方向移动,制品容器13 在其近端上通过作用于注射器主体的保持器压入与凸肩1b的嵌接。保持器由机械保持器5的保持弹簧段5c形成。机械保持器5相对于外壳2沿纵轴线L特别是不可移动和/或抗扭地设置。套管状的机械保持器5可与外壳2卡接。通过保持弹簧段5c,制品容器13由于制造公差可能产生的长度差可以得到补偿,其中,确保制品容器13与凸肩1b的固定配合。
制品容器13相对于外壳2这样设置,使针尖远端从外壳2的远端突起。在自动注射器的原始或交付状态下,也就是说,如果拉出罩4设置在自动注射器上,那么针13a由针保护帽14(其在所示实施例中构成为所称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硬质针保护罩或者软质针保护罩)遮盖,以便保护针13a不受污染或保持针13a和药品无菌。硬质针保护罩14设置在注射器主体的针保持段上,其中,注射器主体的变细段处于注射器主体的针保持段与圆柱体段之间。凸肩1b设置在注射器主体与硬质针保护罩14的近端之间,特别是这样设置,使硬质针保护罩14与凸肩1b之间产生一个尽管也更小的缝隙,以防止凸肩1b向硬质针保护罩14施加力,由此例如针13a或液态制品的无菌性受到威胁。拉出罩4与外壳 2或针保护套管3可松开地卡接,其中,在将拉出罩4从外壳2或针保护套管3 去除的情况下,装置卡接松开。卡接在所示实施例中通过针保护套管3和拉出罩4定位钩4a的定位几何形状形成(图2b)。这些定位钩4a进一步确保拉出罩4相对于外壳2的近端运动,方法是它们在外壳2上或注射器保持器1上的远端端面上得到外壳固定的支承。拉出罩4此外特别是在定位钩4a上具有至少一个定位销4b,该定位销嵌入注射器主体,特别是其变细的区域与硬质针保护罩14近端之间的缺口内。如果将拉出罩4从自动注射器去除,那么定位销4b 勾入硬质针保护罩14的近端,由此硬质针保护罩14与制品容器13松开并与遮盖帽4共同从自动注射器去除。作为选择,定位销4b勾入硬质针保护罩14的外壳面或软质针保护罩的外壳面。
自动注射器具有针保护套管3,它可相对于外壳2并沿纵轴线L以操作行程 HB向近端方向移动到操作位置内,以触发制品倾注。其中,在针保护套管3的起始位置上,正如图2a-2c中所示那样,取下拉出罩4,针保护套管3的远端在远端上从针13a的针尖突起,从而首先防止碰到针尖。通过将针保护套管3以操作行程HB移动,针保护套管3这种程度向近端方向移动,使针13a从针保护套管3的近端突起,特别是以一种相当于针进入穿刺部位的长度。优选地针13a 应突出于针保护套管3的远端这么远,使得能够进行皮下注射。特别是外壳2可以形成止挡2c,针保护套管3在操作位置中紧贴在该止挡上。
在完成注射后,可以将针保护套管3相对于外壳2从操作位置沿纵轴线L 以一个针保护行程HN向远端方向移动到针保护位置(图7a-7c)。在针保护位置上,针保护套管3的远端在远端上从针尖突起,从而防止碰到针尖和减少受伤危险。针保护套管3可以如下面进一步介绍的那样,锁住从针保护位置重新回移。
注射器保持器1具有径向对着外面的凸起部位1a,其中,凸起部位1a嵌入设置在外壳2与注射器保持器1之间的针保护套管3的缝隙状空隙内。在针保护套管3的起始位置上(图2a-2c)和/或在针保护套管的针保护位置上(图7a-7c),针保护套管3,特别是缝隙状空隙的近端紧贴在凸起部位1a上,由此防止针保护套管3向远端方向上运动。在该缝隙状空隙内,可选择针保护套管3的另一个空隙内,嵌入弹性设置在注射器保持器1上并由注射器保持器1形成的凸块 1c。凸块1c这样构成,在实验时,使针保护套管3从起始位置移动到操作位置,其中,在对针保护套管3为回移施加的力超过一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凸块1c被压出,由此针保护套管3一下子回移到操作位置。针13a由此可以一下子插入穿刺部位。为扎入针13a或为将针保护套管3移入操作位置,将针保护套管3 的远端放置到穿刺部位内,其中外壳2被压向穿刺部位,其中,在按压力超过上述阈值的情况下,外壳2一下子向穿刺部位移动且针保护套管3相对于外壳2 移动到操作位置。
外壳2具有圆柱形的保持段或圆柱段2b,它特别是圆柱形环绕注射器保持器1的远端并紧贴在上面,由此至少一个凸肩1b保持与注射器主体变细区域的嵌接。此外,外壳2在保持段2b的区域内在保持凸肩2e的构成上具有平移止挡,在注射器保持器1紧贴在保持凸肩2e的情况下,保持凸肩防止注射器保持器1相对于外壳2向远端方向上移动。这一点也具有优点地适用于所介绍的变化方案。此外,圆柱形的保持段2b具有凹槽2d,该凹槽在与安装在针保护套管 3内侧上的轨道3c的连接下形成用于针保护套管3的防扭曲装置。
自动注射器此外具有套管状的推移元件7(图8a-8b),该推移元件形成在其远端上向内并在纵向上突起的筋条7c,上面支承也可以称为倾注弹簧的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设置在套管状推移元件7的内部。筋条7c的长度这样构成,使第一弹簧9(其是作为压力弹簧作用的螺旋弹簧)的安装空间变小并这样使弹簧9在自动注射器的原始状态或交付状态下以这样多的能量预张紧,使其特别是完全通过移动推移元件7一个倾注行程HA而可以将制品容器13内含有的制品从制品容器13倾注出去。筋条7c附加形成推移元件7底部的增强效果,从而推移元件7的远端区域不会由于倾注弹簧9的较高力而折断。在装置的交付状态下,柱塞13b与推移元件7的远端之间存在距离,从而推移元件7在执行倾注行程HA期间才止挡在柱塞13b上并将其带入倾注方向。
第一弹簧9以其近端支承在保持件6上,该保持件在该实施例中具有两个臂6c,其中,每个臂6c上设置一个第一嵌接件6a和一个第二嵌接件6b。第一嵌接件6a径向对着纵轴线L,其中,第二嵌接件6b径向背离纵轴线L。第一嵌接件6a嵌入由推移元件7形成的第一空隙7a内,由此防止推移元件7相对于保持件6向远端方向上或倾注方向上运动。由此第一弹簧9保持在其张紧状态下。保持件6具有导向销6d,该导向销通过第一弹簧9的近端插入弹簧9的弹簧芯内。导向销6d防止第一弹簧9在推移元件7的倾注行程HA期间和结束时侧向弯曲。
自动注射器具有转换模块8、15,该转换模块具有转换套管15和由转换套管15环绕的限动套管8。在装置的交付状态下,第一嵌接件6a由紧贴在第二嵌接件6b上的限动套管8的内圆周保持在与第一空隙7a的嵌接中。
转换套管15与针保护套管3的近端3a连接或至少紧贴在针保护套管3的近端3a上。第二弹簧10(其内部设置第一弹簧9并且该第二弹簧最好至少部分环绕转换套管15和限动套管8)以其远端支承在转换套管15上。转换套管15 的一部分因此设置在针保护套管3与第二弹簧10的远端之间。第二弹簧10是一个作为压力弹簧作用并作为螺旋弹簧构成的金属弹簧。第二弹簧10以其近端支承在信号元件11上,特别是突出部位11c上,该突出部位轴向可移动并抗扭地嵌入外壳2内并嵌接穿过机械保持器5的缝隙状槽5b。第二弹簧10由此还至少部分最好完全围绕机械保持器5。
转换元件15具有一个空隙15a,限动套管8的锁紧元件8a嵌入该空隙内。锁紧元件8a为锯齿状并径向背离纵轴线L突起。锁紧元件8a弹性设置在一个由限动套管8形成的臂上。通过转换套管15向近端方向的移动,限动套管8通过锁紧元件8a的嵌入而在近端方向上随动。
通过向操作位置移动针保护套管3,转换套管15同样以操作行程HB随动,由此第二弹簧10被张紧。如果针保护套管3没有完全被移动到操作位置内,第二弹簧10会将转换套管15和针保护套管3重新回移到起始位置,其中,经由锁紧元件8a的嵌接,限动套管8也被转换套管15带动。
特别是套管状的信号元件11在交付状态下或触发制品倾注之前处于与推移元件7的轴向固定嵌接中。信号元件11具有嵌入推移元件7的空隙7b内的第一嵌接元件11a和第二嵌接元件11b。第一嵌接元件11a和第二嵌接元件11b弹性设置在一个臂11d的末端上。信号元件11具有两个这种臂11d连同第一嵌接元件11a和第二嵌接件11b。第一嵌接元件11a径向对着纵轴线L,第二嵌接元件11b径向背离纵轴线L。在交付状态下,第一嵌接元件11a由限动套管8的内圆周保持在与推移元件7的轴向固定的嵌接中。在替代实施例中,空隙7b,尤其是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空隙7b可以构成为,使得在倾出行程的第一子行程期间在推移元件7和信号元件11之间发生轴向相对运动,而在倾出行程的第二子冲程期间第一嵌接元件11a至少在远端方向上与推移元件7保持轴向固定的嵌接。第二嵌接元件11b紧贴在转换套管8的内圆周上。密封帽12具有信号止挡 12b,信号元件11为产生信号可以挡在该信号止挡上并最好信号元件11在装置的交付状态下紧贴在该信号止挡上。
为了从制品容器13中给出制品,拉出罩4同硬质针保护罩14一起与自动注射器分离。针保护套管3的远端被放置在患者的穿刺部位上,其中,外壳2 向穿刺部位移动,由此针保护套管3从其起始位置以操作行程HB向近端方向相对于外壳2运动到操作位置。由此第二弹簧10被张紧,其中,转换套管15由针保护套管3以操作行程HB带动。限动套管8具有第一空隙8b,该第一空隙通过将限动套管8沿纵轴线L移动操作行程HB而送到第二嵌接件6b的位置,正如图3a-3c所示。由此第一嵌接件6a从与推移元件7的嵌接中脱开随着垂直于和背离纵轴线L的运动而运动,其中,同时第二嵌接件6b运动到与限动套管8 特别是其第一空隙的嵌接中。由此推移元件7为以倾注行程HA进入倾注方向得到释放。
因为推移元件7与保持件6之间的轴向固定联接现在取消,所以相对于外壳2并沿纵轴线L运动至少一段距离的保持件6可以由第一弹簧9向近端方向运动,其中,保持件6经由第二嵌接件6b的嵌接进入空隙8b以一个起动信号行程HK(图3c)带动限动套管8,由此限动套管8止挡在由机械保持器5形成的起动信号止挡5a上并由此发出声音和/或触觉信号,告诉装置的使用者制品倾注得到起动。通过限动套管8移动操作行程HB,锁紧元件8a垂直于和对着纵轴线L的运动得到释放,因为机械保持器5具有凹处5d,如果限动套管8移动操作行程HB或针保护套管3处于其操作位置上,凹处锁紧元件8a的这种运动。
因为信号元件11还轴向固定地与推移元件7联接,所以它在倾注方向上被带动倾注行程HA的第一子行程HS,其中,信号元件11背离信号止挡12b运动大致第一子行程HS,正如从图4c可以最佳看出的那样。在第一子行程HS结束时,在第一子行程期间第一和第二嵌接元件11a、11b相对于限动套管8运动,第一嵌接元件11a脱离与推移元件7的嵌接,同时,第二嵌接元件11b利用垂直于纵轴线L和径向背离纵轴线L的运动而运动到限动套管8的第二空隙8c内。由此信号元件11阻止向近端方向相对于外壳2或限动套管8运动。在推移元件 7运动倾注行程HA的第二子行程的情况下,第二嵌接元件11b由推移元件7的外圆周保持在与空隙8c的嵌接中(图4a)。推移元件7的外圆周面将第二嵌接件6b保持在与限动套管8的第一嵌接中,正如从图4b可以最佳看出的那样。倾注行程HA结束时,推移元件7将第二嵌接元件11从与限动套管8的嵌接中释放出来,由此第二嵌接件11b从与空隙8c的嵌接中运动出来,特别是向纵轴线L,从而第二弹簧10将信号元件11与倾注方向相反(也就是向近端方向)加速,从而在信号元件11碰到信号止挡12b时产生声音和/或触觉信号。
正如从图5b可以最佳看出的那样,第二嵌接件6b保持与第一空隙8b的嵌接,由此限动套管8向远端方向相对于外壳2的运动得到阻止。
通过从注射部位取下自动注射器,第二弹簧10将转换套管15和针保护套管3从操作位置以针保护行程HN运动到针保护位置,其中,锁紧元件8a脱离与空隙15a的嵌接。如果针保护套管3处于其针保护位置,那么锁紧元件8a防止针保护套管3回移到其操作位置。实验时,将针保护套管3从针保护位置回移到操作位置,转换元件15碰到锁紧元件8a,转换套管15相对于限动套管8 向远端方向上运动。针保护套管锁紧元件8a,锁紧元件阻止针保护套管3向操作位置运动。限动套管8为此轴向支承在机械保持器5的起动信号止挡5a上。
附图标记
1 注射器保持器
1a 凸起部位/止动元件
1b 凸肩/嵌接元件
1c 凸块
2 外壳
2a 空隙
2b 圆柱段/保持段
2c 操作止挡
2e 保持凸肩
2d 凹槽
3 针保护套管
3a 临近的末端
3b 定位几何形状
3c 轨道
4 拉出罩
4a 定位钩
4b 定位销
5 机械保持器
5a 起动信号止挡
5b 槽
5c 保持弹簧段
5d 凹处
6 保持件
6a 第一嵌接件
6b 第二嵌接件
6c 臂
6d 导向销
7 推移元件
7a 第一空隙
7b 第二空隙
7c 筋条
8 限动套管
8a 锁紧元件
8b 第一空隙
8c 第二空隙
9 第一弹簧/倾注弹簧
10 第二弹簧/针保护弹簧
11 信号元件
11a 第一嵌接元件
11b 第二嵌接元件
11c 突出部位
11d 臂
12 密封帽
12a 定位元件
12b 信号止挡
13 制品容器/注射器
13a 针
13b 柱塞
14 硬质针保护罩/针保护套管
15 转换套管
15a 空隙
HA 倾出行程
HB 操作行程
HS 信号行程/第一子行程
HK 启动信号行程
HN 针保护行程
HM 装配行程
L 纵轴线

Claims (18)

1.一种自动注射器,用于倾出液态制品并且包括:
a)外壳(2)和设置在外壳(2)内的制品容器(13),该制品容器具有可推移的柱塞(13b),其中,柱塞(13b)能够为倾出制品容器(13)内所含有的制品而在倾注方向上推移,
b)推移元件(7)和第一弹簧(9),该推移元件在制品倾出期间作用于柱塞(13b),该第一弹簧作用于推移元件(7),
c)信号元件(11)、信号止挡(12b)和第二弹簧(10),该第二弹簧向信号元件(11)施加与倾注方向相反作用的弹簧力,其中,信号元件(11)与推移元件(7)轴向固定地联接,从而信号元件(11)在推移元件(7)在倾注方向上移动期间随动并将第二弹簧(10)张紧,其中,信号元件(11)与推移元件(7)之间的轴向固定的联接是可松开的且信号元件(11)能够借助第二弹簧(10)与倾出方向相反地相对于推移元件(7)或/和外壳(2)加速,其中,脱离与推移元件(7)的轴向固定的联接并被第二弹簧(10)加速的信号元件(11)被挡在信号止挡(12b)上,由此产生声音和/或触觉信号,
其特征在于,
d)推移元件在内侧具有向内凸起的筋条(7c)且筋条的长度被测定为,使得第一弹簧(9)被如此强地预张紧,从而该第一弹簧可以通过以倾出行程(HA)移动推移元件(7)而将制品从制品容器(13)向外倾出。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信号元件(11)具有以可松开的方式与推移元件(7)嵌接的第一嵌接元件(11a),由此推移元件(7)轴向固定地与信号元件(11)联接,其中,在信号元件(11)脱离与推移元件(7)的嵌接的情况下,推移元件(7)与信号元件(11)之间的轴向固定的联接松开。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信号止挡(12b)由外壳(2)或与外壳(2)至少轴向固定地最好也抗扭地连接的元件形成,该元件是封闭外壳(2)的近端的密封帽(12)。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信号止挡(12b)沿自动注射器的纵轴线(L)与信号元件(11)对中心设置。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作用于第二弹簧(10)的针保护套管(3),该针保护套管为触发制品倾注而能够从其起始位置相对于外壳(2)并沿自动注射器的纵轴线(L)在近端方向上以操作行程(HB)移动,由此将第二弹簧(10)张紧并触发制品倾注。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转换模块,该转换模块在运动上或/和几何形状上设置在第二弹簧(10)与针保护套管(3)之间,其中,在针保护套管(3)从其起始位置在近端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转换模块由针保护套管(3)在近端方向上随动。
7.按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自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信号元件(11)具有第二嵌接元件(11b),该第二嵌接元件能够通过第一嵌接元件(11a)的运动而从推移元件(7)运动到与针保护套管(3)或转换模块的轴向固定的嵌接中,其中,第一嵌接元件(11a)和第二嵌接元件(11b)这样相互协调,使在第一嵌接元件(11a)尚未完全脱离与推移元件(7)的嵌接的情况下,第二嵌接元件(11b)就已经轴向固定地与针保护套管(3)或转换模块嵌接。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嵌接元件(11a)脱离与推移元件(7)的嵌接和第二嵌接元件(11b)进入与针保护套管(3)或转换模块的嵌接的情况下,推移元件(7)能够借助第一弹簧(9)相对于信号元件(11)向远端方向上运动。
9.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推移元件(7)防止第二嵌接元件(11b)在推移元件(7)相对于信号元件(11)向远端方向上运动的情况下脱离与针保护套管(3)或转换模块的轴向固定的嵌接,其中,推移元件(7)在倾注行程(HA)结束时允许第二嵌接元件(11b)脱离与针保护套管(3)或转换模块的嵌接,由此信号元件(11)被第二弹簧(10)逆倾注方向加速并挡在信号止挡(12b)上。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保持件(6),其上面支承第一弹簧(9)的一个末端且该保持件具有第一嵌接件(6a),其中,第一嵌接件(6a)在触发制品倾注之前嵌入推移元件(7),由此防止推移元件(7)相对于保持件(6)在倾注方向上运动,其中,第一嵌接件(6a)的这种嵌接能够为了制品倾注而松开,从而第一弹簧(9)能够在倾注方向上相对于保持件(6)移动推移元件(7)。
11.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保持件(6)具有第二嵌接件(6b),该第二嵌接件能够通过第一嵌接件(6a)从推移元件(7)中的脱离运动而运动到与针保护套管(3)或转换模块的轴向固定的嵌接中,其中,第一嵌接件(6a)和第二嵌接件(6b)这样相互协调,使在第一嵌接件(6a)尚未完全脱离与推移元件(7)嵌接的情况下,第二嵌接件(6b)就已经轴向固定地嵌入针保护套管(3)或转换模块。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推移元件(7)防止第二嵌接件(6b)在推移元件(7)相对于信号元件(11)向远端方向上运动并在倾注行程(HA)结束的情况下,脱离与针保护套管(3)或转换模块的轴向固定的嵌接。
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转换模块具有转换套管(15)和限动套管(8),其中,限动套管(8)具有单向作用的锁紧元件(8a),该锁紧元件嵌入转换套管(15),其中,在转换套管(15)相对于外壳(2)向近端方向上运动时,转换套管(15)经由锁紧元件(8a)随动限动套管(8),并且在转换套管(15)相对于外壳(2)向近端方向上运动时,转换套管(15)相对于限动套管(8)被移动到另一限动位置,在该限动位置上,锁紧元件(8a)锁紧转换套管(15)相对于限动套管(8)向近端方向上的运动。
14.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在制品倾注之后,针保护套管(3)能够由第二弹簧(10)相对于外壳(2)在远端方向上移动。
15.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在推移元件(7)以倾注行程(HA)向远端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针保护套管(3)能够由第二弹簧(10)相对于外壳(2)在远端方向上移动。
16.按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自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针保护套管(3)由第二弹簧(10)相对于外壳(2)在远端方向上以针保护行程(HS)移动到针保护位置,在该针保护位置上,针保护套管(3)在远端保持在制品容器(13)的注射器针(13a)的针尖上。
17.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锁紧元件(8a),该锁紧元件对抗向近端方向上的回移而将针保护套管(3)锁紧在其相对于外壳(2)的针保护位置上。
18.按权利要求17所述的自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该锁紧元件(8a)至少这样锁紧针保护套管(3),使针尖不能从针保护套管(3)的远端露出来。
CN202020161114.5U 2020-02-11 2020-02-11 自动注射器 Active CN214129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61114.5U CN214129787U (zh) 2020-02-11 2020-02-11 自动注射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61114.5U CN214129787U (zh) 2020-02-11 2020-02-11 自动注射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29787U true CN214129787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20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61114.5U Active CN214129787U (zh) 2020-02-11 2020-02-11 自动注射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297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13434B2 (en) Safely mechanism for an autoinjector
US11944789B2 (en) Autoinjector with a signaling device
KR101562836B1 (ko) 주사기 캐리어용 체결 메커니즘을 갖는 주사 디바이스
CA2589843C (en) Device for the injection of a solid or semi-solid implant
US4902279A (en) Liquid medicament safety injector
JP5275031B2 (ja) 内側スリーブおよび外側スリーブを有する針保護キャップを備えた自動注射装置
KR101532258B1 (ko) 주사 디바이스
US8043262B2 (en) Injection device with controlled needle retraction
EP3389746B1 (en) Medicament delivery device
US20070027430A1 (en) Trigger-activatable injection device
JP2009514572A (ja) 自動注射器を作動させるトリガ要素
KR101555825B1 (ko) 주사 디바이스
IL104263A (en) Automatic injectors
JP2005177503A (ja) 活性剤容器を掛け止めする機能を備える自動注射装置
SK53396A3 (en) Syringe
KR101562837B1 (ko) 주사기 캐리어용 체결 메커니즘을 갖는 주사 디바이스
WO1993013819A1 (en) Automatic injectors
US20230022361A1 (en) Autoinjector with multichamber product container
US20230132062A1 (en) Autoinjector
CN116528931A (zh) 具有注出停止的自动注射器
CN214129787U (zh) 自动注射器
CN214129788U (zh) 自动注射器
CN115397490A (zh) 带有推出释放的自动注射器
US20230125559A1 (en) Autoinjector
US20240123150A1 (en) Autoinjector with an electronic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