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24378U - 一种新型防潮电气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防潮电气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24378U
CN214124378U CN202022401757.5U CN202022401757U CN214124378U CN 214124378 U CN214124378 U CN 214124378U CN 202022401757 U CN202022401757 U CN 202022401757U CN 214124378 U CN214124378 U CN 214124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electrical cabinet
heat dissipation
regulator cubicle
driv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017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Hengyu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24017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24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24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243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潮电气柜,包括电气柜本体,所述电气柜本体内腔上端通过隔板分别形成放置腔与散热腔,所述散热腔位于放置腔上方,所述隔板对称设置于电气柜本体内腔上端,且所述隔板为散热网板式结构,所述放置腔内腔底面对称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防护机构与防护顶板,所述防护顶板通过衔接机构设置于电气柜本体内腔顶面,所述防护外壳设置于调节杆外壁中部,所述防护外壳内腔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防护外壳顶面中部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内腔设置有干燥剂,所述防护外壳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块,很好的避免排散时潮气的进入,提高了内部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使得散热效率更加高效。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防潮电气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防潮电气柜,属于电气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气柜是由钢材质加工而成用来保护元器件正常工作的柜子,电气柜制作材料一般分为热轧钢板和冷轧钢板两种,冷轧钢板相对热轧钢板更材质柔软,更适合电气柜的制作,电气柜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化工行业,环保行业,电力系统,冶金系统,工业,核电行业,消防安全监控,交通行业等等,现有技术中,内部的电气元件长时间工作产生的热量不能高效排出,同时排出时无法避免潮气入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防潮电气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电气柜本体,所述电气柜本体内腔上端通过隔板分别形成放置腔与散热腔,所述散热腔位于放置腔上方,所述隔板对称设置于电气柜本体内腔上端,且所述隔板为散热网板式结构,所述放置腔内腔底面对称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防护机构与防护顶板,且所述防护顶板设置于防护机构上方,所述防护顶板通过衔接机构设置于电气柜本体内腔顶面。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速马达、驱动轴、带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调节套筒与调节杆,所述调速马达对称设置于放置腔内腔底面两侧,所述调速马达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一侧通过连接带连接有带动轴,所述带动轴外壁一侧套嵌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顶面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内壁套嵌有调节套筒,所述调节套筒内腔螺纹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外壁中部与顶部与防护机构底面与防护顶板底面均为螺纹连接,且所述调节杆贯通防护机构底面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于位于上端的所述隔板顶面,且所述第二齿轮为横向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带两端分别设置于驱动轴与带动轴外部中部,所述带动轴一侧与位于上端所述的隔板内腔一侧为轴承连接,且所述带动轴位于驱动轴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外壳、散热风扇、干燥剂与防尘网,所述防护外壳设置于调节杆外壁中部,所述防护外壳内腔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防护外壳顶面中部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内腔设置有干燥剂,所述防护外壳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块。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风扇两侧均设置有散热网板式结构,位于上端的所述散热网格式结构顶面中部设置有放置面。
进一步的,所述衔接机构包括衔接块以及衔接槽,所述衔接块对称设置于防护顶板两侧中部,所述衔接槽对称挖设于电气柜本体内腔顶面两侧,且相邻的两个所述衔接槽与衔接块为一组,并为卡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置的防护机构与其内部包括的部件,散热风扇对电气柜本体内电气元件产生的热气排散,与设置的干燥剂相协助配合,很好的避免排散时潮气的进入,提高了内部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
2、设置的调节机构与其内部包括的部件,采用齿轮带动与螺纹带动的方式,调速马达通过驱动轴与连接带,带着带动轴转动,带动轴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带动调节套筒转动,调节套筒内壁通过螺纹带动调节杆升调,使得防护机构在调节机构的带动下升高,并配合散热风扇,使得散热效率更加高效。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潮电气柜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潮电气柜散热工作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潮电气柜内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潮电气柜A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潮电气柜防护机构内视图;
图中标号:1、电气柜本体;2、放置腔;3、散热腔;4、调节机构;5、防护机构;6、防护顶板;7、衔接机构;8、调速马达;9、驱动轴;10、带动轴;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调节套筒;14、调节杆;15、防护外壳;16、散热风扇;17、干燥剂;18、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电气柜本体1,所述电气柜本体1内腔上端通过隔板分别形成放置腔2与散热腔3,所述散热腔3位于放置腔2上方,所述隔板对称设置于电气柜本体1内腔上端,且所述隔板为散热网板式结构,所述放置腔2内腔底面对称设置有调节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4输出端分别设置有防护机构5与防护顶板6,且所述防护顶板6设置于防护机构5上方,所述防护顶板6通过衔接机构7设置于电气柜本体1内腔顶面。
更具体而言,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调速马达8、驱动轴9、带动轴10、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调节套筒13与调节杆14,所述调速马达8对称设置于放置腔2内腔底面两侧,所述调速马达8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轴9,所述驱动轴9一侧通过连接带连接有带动轴10,所述带动轴10外壁一侧套嵌有第一齿轮11,所述第一齿轮11顶面啮合有第二齿轮12,所述第二齿轮12内壁套嵌有调节套筒13,所述调节套筒13内腔螺纹连接有调节杆14,所述调节杆14外壁中部与顶部与防护机构5底面与防护顶板6底面均为螺纹连接,且所述调节杆14贯通防护机构5底面两侧,所述第二齿轮12啮合于位于上端的所述隔板顶面,且所述第二齿轮12为横向齿轮,所述连接带两端分别设置于驱动轴9与带动轴10外部中部,所述带动轴10一侧与位于上端所述的隔板内腔一侧为轴承连接,且所述带动轴10位于驱动轴9上方。
更具体而言,所述防护机构5包括防护外壳15、散热风扇16、干燥剂17与防尘网18,所述防护外壳15设置于调节杆14外壁中部,所述防护外壳15内腔设置有散热风扇16,所述防护外壳15顶面中部设置有防尘网18,所述防尘网18内腔设置有干燥剂17,所述防护外壳15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块,所述散热风扇16两侧均设置有散热网板式结构,位于上端的所述散热网格式结构顶面中部设置有放置面。
更具体而言,所述衔接机构7包括衔接块以及衔接槽,所述衔接块对称设置于防护顶板6两侧中部,所述衔接槽对称挖设于电气柜本体1内腔顶面两侧,且相邻的两个所述衔接槽与衔接块为一组,并为卡合连接。
此装置上的各个电器均通过导线连接外部电源,并通过外部控制。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调速马达8通过驱动轴9与连接带,带着带动轴10转动,带动轴10通过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12带动调节套筒13转动,调节套筒13内壁通过螺纹带动调节杆14升调,使得防护机构5在调节机构4的带动下升高,散热风扇16对电气柜本体1内电气元件产生的热气排散,通过干燥剂17相协助配合,很好的避免排散时潮气的进入。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新型防潮电气柜,包括电气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柜本体(1)内腔上端通过隔板分别形成放置腔(2)与散热腔(3),所述散热腔(3)位于放置腔(2)上方,所述隔板对称设置于电气柜本体(1)内腔上端,且所述隔板为散热网板式结构,所述放置腔(2)内腔底面对称设置有调节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4)输出端分别设置有防护机构(5)与防护顶板(6),且所述防护顶板(6)设置于防护机构(5)上方,所述防护顶板(6)通过衔接机构(7)设置于电气柜本体(1)内腔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潮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调速马达(8)、驱动轴(9)、带动轴(10)、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调节套筒(13)与调节杆(14),所述调速马达(8)对称设置于放置腔(2)内腔底面两侧,所述调速马达(8)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轴(9),所述驱动轴(9)一侧通过连接带连接有带动轴(10),所述带动轴(10)外壁一侧套嵌有第一齿轮(11),所述第一齿轮(11)顶面啮合有第二齿轮(12),所述第二齿轮(12)内壁套嵌有调节套筒(13),所述调节套筒(13)内腔螺纹连接有调节杆(14),所述调节杆(14)外壁中部与顶部与防护机构(5)底面与防护顶板(6)底面均为螺纹连接,且所述调节杆(14)贯通防护机构(5)底面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潮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12)啮合于位于上端的所述隔板顶面,且所述第二齿轮(12)为横向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潮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两端分别设置于驱动轴(9)与带动轴(10)外部中部,所述带动轴(10)一侧与位于上端所述的隔板内腔一侧为轴承连接,且所述带动轴(10)位于驱动轴(9)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潮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5)包括防护外壳(15)、散热风扇(16)、干燥剂(17)与防尘网(18),所述防护外壳(15)设置于调节杆(14)外壁中部,所述防护外壳(15)内腔设置有散热风扇(16),所述防护外壳(15)顶面中部设置有防尘网(18),所述防尘网(18)内腔设置有干燥剂(17),所述防护外壳(15)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潮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16)两侧均设置有散热网板式结构,位于上端的所述散热网格式结构顶面中部设置有放置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潮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机构(7)包括衔接块以及衔接槽,所述衔接块对称设置于防护顶板(6)两侧中部,所述衔接槽对称挖设于电气柜本体(1)内腔顶面两侧,且相邻的两个所述衔接槽与衔接块为一组,并为卡合连接。
CN202022401757.5U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新型防潮电气柜 Active CN214124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01757.5U CN214124378U (zh)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新型防潮电气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01757.5U CN214124378U (zh)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新型防潮电气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24378U true CN214124378U (zh) 2021-09-03

Family

ID=77500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01757.5U Active CN214124378U (zh)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新型防潮电气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243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08238U (zh) 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配电柜箱体
CN214124378U (zh) 一种新型防潮电气柜
CN214957996U (zh) 一种防潮高低压控制柜
CN214506138U (zh) 一种具有散热防潮功能的低压开关柜
CN213243340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防护型开关柜
CN213462767U (zh) 一种用于plc自控箱的高效散热结构
CN211457696U (zh) 一种新型机电设备的散热保护装置
CN210693811U (zh) 一种带有高效散热系统的发电机控制柜
CN211088887U (zh) 一种电力设备用散热冷却装置
CN210041751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光伏汇流箱
CN207118170U (zh) 制冷设备的电控箱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10091860U (zh) 一种可恒温控制的变压器透气结构
CN212726118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配电箱
CN214413249U (zh) 一种壁挂式电气控制柜
CN217283889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电器柜
CN216490269U (zh) 一种户外软启动柜
CN210781792U (zh) 电气控制柜内部走线结构
CN207625977U (zh) 一种自散热电器柜
CN219228196U (zh) 一种智慧安全用电用负载设备防护结构
CN216699729U (zh) 一种风冷电机
CN216436570U (zh) 一种用于配电柜的调速器外壳
CN108512168A (zh) 一种变压器母线防护装置
CN213692898U (zh) 一种建筑电气用配电箱
CN217903757U (zh) 一种新型电容柜防尘外罩
CN214092314U (zh) 涡旋式空气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6

Address after: 461500 North of the intersection of 009 Village Road and Wenhua Road, Laocheng Town, Changge City, Xuch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nan Hengyu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421001 Hongxiang campus of Nanhua University, No.28, Changsheng West Road, Zhengxiang District, Heng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