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00145U - 双头对插式电连接插接件 - Google Patents

双头对插式电连接插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00145U
CN214100145U CN202022925036.4U CN202022925036U CN214100145U CN 214100145 U CN214100145 U CN 214100145U CN 202022925036 U CN202022925036 U CN 202022925036U CN 214100145 U CN214100145 U CN 2141001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insulating body
power supply
terminals
plug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2503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满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exi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exi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exi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exi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2503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001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001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001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头对插式电连接插接件,包括有绝缘本体、两电源端子以及两接触弹片;该绝缘本体的前端具有一开口朝前的插置腔,绝缘本体的后端具有两开口朝后的插装孔;该两电源端子均固定在绝缘本体内,每一电源端子均包括有由前往后依次一体成型连接的接触部、固定部和接触板;该两接触弹片的前端分别与对应电源端子的固定部焊接导通,每一接触弹片均位于插装孔内,且每一接触弹片与对应的接触板之间形成有夹槽。通过将两接触弹片的前端分别与对应电源端子的固定部焊接导通,在连接安装线材时,只需将线材的芯线插入夹槽中即可,无需进行焊接或铆接,使线材连接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Description

双头对插式电连接插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接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双头对插式电连接插接件。
背景技术
电连接插接件一般是用于给电子产品或者各种用电的设备进行充电的电子器件,生活中需要用电的设备,都免不了需要使用电连接插接件。现有技术中电连接插接件一般包括插座连接器以及插头连接器,一个连接供电设备,另一个连接充电设备,传统的电连接插接件两者之间是通过插拔连接的,插座连接器以及插头连接器之间经常插拔连接。
目前的电连接插接件在与线材连接安装时均采用焊接或铆接的方式与电源端子连接,使得线材连接较为的繁琐,操作较为的不便,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电连接插接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头对插式电连接插接件,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电连接插接件在在与线材连接安装时均采用焊接或铆接的方式与电源端子连接导致操作不便、不利于生产效率提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双头对插式电连接插接件,包括有绝缘本体、两电源端子以及两接触弹片;该绝缘本体的前端具有一开口朝前的插置腔,绝缘本体的后端具有两开口朝后的插装孔;该两电源端子均固定在绝缘本体内,每一电源端子均包括有由前往后依次一体成型连接的接触部、固定部和接触板,接触部悬于插置腔中,接触板位于插装孔内;该两接触弹片的前端分别与对应电源端子的固定部焊接导通,每一接触弹片均位于插装孔内,且每一接触弹片与对应的接触板之间形成有夹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上下表面中心位置均凸设有朝前的勾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左右两侧面均凸设有限位凸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部与绝缘本体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每一电源端子均具有多个接触部,该多个接触部周圆间隔排布并围构形成开口朝前的插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将两接触弹片的前端分别与对应电源端子的固定部焊接导通,在连接安装线材时,只需将线材的芯线插入夹槽中即可,无需进行焊接或铆接,使线材连接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绝缘本体 11、插置腔
12、插装孔 13、固定孔
14、勾部 15、限位凸部
20、电源端子 21、接触部
22、固定部 23、接触板
201、环形卡槽 202、插孔
30、接触弹片 31、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绝缘本体10、两电源端子20以及两接触弹片30。
该绝缘本体10的前端具有一开口朝前的插置腔11,绝缘本体10的后端具有两开口朝后的插装孔12;在本实施例中,该绝缘本体10的后端面凹设有多个固定孔13,该多个固定孔13分布在两插装孔12的侧旁,所述绝缘本体10的后端上下表面中心位置均凸设有朝前的勾部14,所述绝缘本体10的后端左右两侧面均凸设有限位凸部15。
该两电源端子20均固定在绝缘本体10内,每一电源端子20均包括有由前往后依次一体成型连接的接触部21、固定部22和接触板23,接触部21悬于插置腔11中,接触板23位于插装孔12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22与绝缘本体10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固定部22为非圆形,固定部22的外侧面凹设有环形卡槽201,该环形卡槽201埋于绝缘本体10内;所述每一电源端子20均具有多个接触部21,该多个接触部21周圆间隔排布并围构形成开口朝前的插孔202;该接触板23与插装孔12的内壁贴合。
该两接触弹片30的前端分别与对应电源端子20的固定部22焊接导通,每一接触弹片30均位于插装孔12内,且每一接触弹片30与对应的接触板23之间形成有夹槽31;在本实施例中,该接触弹片30为铜材质。
详述本实施例的组装过程如下:
首先,将两接触弹片30的前端分别与对应电源端子20的固定部22焊接导通,接着,将组装在一起的接触弹片30和电源端子20放入注塑模具中注塑成型出绝缘本体10即可。
在连接线材时,将线材之芯线的前端插入对应的插装孔12中,使得芯线夹紧在接触弹片30和接触板23之间的夹槽31中接触导通,然后,在线材与绝缘本体10之间注塑成型外模即可。使用时,外部连接器插入插置腔11后,外部电连接的端子即可与接触部21接触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将两接触弹片的前端分别与对应电源端子的固定部焊接导通,在连接安装线材时,只需将线材的芯线插入夹槽中即可,无需进行焊接或铆接,使线材连接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双头对插式电连接插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绝缘本体、两电源端子以及两接触弹片;该绝缘本体的前端具有一开口朝前的插置腔,绝缘本体的后端具有两开口朝后的插装孔;该两电源端子均固定在绝缘本体内,每一电源端子均包括有由前往后依次一体成型连接的接触部、固定部和接触板,接触部悬于插置腔中,接触板位于插装孔内;该两接触弹片的前端分别与对应电源端子的固定部焊接导通,每一接触弹片均位于插装孔内,且每一接触弹片与对应的接触板之间形成有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对插式电连接插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上下表面中心位置均凸设有朝前的勾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对插式电连接插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左右两侧面均凸设有限位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对插式电连接插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绝缘本体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对插式电连接插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电源端子均具有多个接触部,该多个接触部圆周间隔排布并围构形成开口朝前的插孔。
CN202022925036.4U 2020-12-09 2020-12-09 双头对插式电连接插接件 Active CN2141001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25036.4U CN214100145U (zh) 2020-12-09 2020-12-09 双头对插式电连接插接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25036.4U CN214100145U (zh) 2020-12-09 2020-12-09 双头对插式电连接插接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00145U true CN214100145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61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25036.4U Active CN214100145U (zh) 2020-12-09 2020-12-09 双头对插式电连接插接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001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00145U (zh) 双头对插式电连接插接件
CN212784045U (zh) 一种充电线
CN211530345U (zh) 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CN210692840U (zh) 一种可限位结构的电池插座
CN210379650U (zh) 导轨双联插座
CN210272770U (zh) 一种电源连接器
CN213845662U (zh) 便于生产组装的防水型电连接插接件
CN216214382U (zh) 一种利用弹性导电体良好接触的充电插头
CN213845589U (zh) 接触稳定可靠的电连接插接件
CN218648242U (zh) 防脱落的双头母座连接器
CN213845650U (zh) 可任意组合的电连接插接件
CN214542627U (zh) 耐用型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217009634U (zh) 线对板连接器
CN217983806U (zh) 弹片倒扣式免铆压的双头母座连接器
CN219419705U (zh) 用于电锯上的磁吸型线束结构
CN212934954U (zh) Type-C激光焊接连接器结构
CN204905510U (zh) 线端连接器
CN215732086U (zh) 一种连接件
CN216624659U (zh) 一种具有一体成形外壳的2pin充电线
CN217009632U (zh) 一种正极棒dc插座
CN217215223U (zh) 一种电连接器母座
CN214013244U (zh) 采用pogo端子的多用途电连接插接件
CN220155776U (zh) 一种多用型转换连接器
CN210668767U (zh) 梅花尾插内架
CN213636463U (zh) 直流电源连接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