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91784U - 公锥 - Google Patents

公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91784U
CN214091784U CN202022555737.3U CN202022555737U CN214091784U CN 214091784 U CN214091784 U CN 214091784U CN 202022555737 U CN202022555737 U CN 202022555737U CN 214091784 U CN214091784 U CN 214091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le cone
male
inner cavity
con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557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健
张伟
江军
刘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557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91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91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917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公锥,属于石油生产领域。所述公锥,包括:上接头,所述上接头具有内腔;公锥体,所述公锥体穿装在所述上接头的内腔;剪切销钉,所述剪切销钉被配置为穿过所述上接头的侧壁与位于所述上接头的内腔中的公锥体连接,在所述剪切销钉被剪断时,所述上接头与所述公锥体分离。本申请能够提升公锥解卡打捞的安全性,本申请用于落鱼的打捞。

Description

公锥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石油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公锥。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的逐步开发,各油田油水井的修井作业(也称修井解卡打捞作业)是一种常见的产能维护作业。修井作业一般包括:大修作业、维护作业、措施作业。其中,大修作业包括解卡打捞工序,该工序针对规则或常规尺寸的鱼顶,采用可退捞矛等工具实施;针对不规则、非常规尺寸或破损鱼顶,采用公锥实施。
目前的公锥是长锥形整体结构,其包括接头和打捞螺纹,接头上部具有与钻杆(也称钻具)连接的螺纹,用于连接钻杆的引鞋。当公锥进入鱼顶的内孔之后,通过增加适当的钻压,并转动钻具,使打捞螺纹挤压进入落鱼的内壁进行造扣,之后通过公锥对鱼顶打捞后进行解卡或倒扣作业。
但是,公锥具有造扣后不能退出的缺点,一旦造扣后解卡或倒扣失败,则与上接头连接的钻杆无法起出,严重的会造成工程事故,因此,针对不规则、非常规尺寸或破损鱼顶,通过目前的公锥解卡打捞的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公锥。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该公锥包括:
上接头,所述上接头具有内腔;
公锥体,所述公锥体穿装在所述上接头的内腔;
剪切销钉,所述剪切销钉被配置为穿过所述上接头的侧壁与位于所述上接头的内腔中的公锥体连接,在所述剪切销钉被剪断时,所述上接头与所述公锥体分离。
可选的,所述公锥包括多个所述剪切销钉,多个所述剪切销钉沿所述上接头的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上接头上。
可选的,所述公锥包括4个所述剪切销钉。
可选的,所述上接头的侧壁具有通孔,所述公锥体的侧壁具有盲孔,所述剪切销钉用于通过所述通孔以及所述盲孔将所述上接头与所述公锥体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公锥体具有沿所述公锥体的长度方向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上接头的内腔连通。
可选的,所述上接头的内腔为六棱型内腔,所述公锥体的顶部为与所述内腔的匹配的六棱型柱体。
可选的,所述上接头的顶部具有反钻杆扣,所述上接头的下部具有所述内腔。
可选的,所述公锥体的顶部具有用于穿装在所述内腔中的凸起结构,所述公锥体的下部具有反扣锥面。
可选的,所述反扣锥面的锥度为1:16。
可选的,所述公锥还包括:
密封圈,所述公锥体的顶部上用于穿装在所述内腔中的侧壁具有环形槽,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公锥,在修井作业中,对于不规则或损坏后鱼顶,若一旦解卡或倒扣失败,可剪断剪切销钉,实现上接头与公锥体分离,从而起出与上接头连接的上部钻杆,避免造成复杂事故,提高打捞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锥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接头1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锥体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锥的公锥体所在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原理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锥的结构示意图,该公锥包括:
上接头1,该上接头1具有内腔11。
公锥体2,该公锥体2穿装在该上接头1的内腔11。
剪切销钉3,该剪切销钉3被配置为穿过该上接头1的侧壁与位于该上接头1的内腔11中的公锥体2连接,在该剪切销钉3被剪断时,该上接头1与该公锥体2分离。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公锥,在修井作业中,对于不规则或损坏后鱼顶,若一旦解卡或倒扣失败,可剪断剪切销钉,实现上接头与公锥体分离(该操作称为脱手操作),从而起出与上接头连接的上部钻杆,避免造成复杂事故,提高打捞安全性。
值得说明的是,该剪切销钉的剪断负荷可以根据实际打捞情况设置,如此可以根据不同打捞场景,实现不同剪断负荷下的剪切销钉的剪断。也即是脱手力可调,从而提高落鱼打捞的灵活性,提高打捞安全性。
公锥体的形状也可以根据实际打捞情况设置,如此可以根据不同打捞场景下不同落鱼的形状,选择不同形状的公锥体。从而可以实现不同内径的落鱼的打捞,保证落鱼的有效打捞。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公锥可以包括多个该剪切销钉3,多个该剪切销钉3沿该上接头1的周向均匀分布在该上接头1上。如此在公锥正常工作时,通过多个剪切销钉可以实现上接头和公锥体的稳定连接,保证公锥工作的稳定性。
示例的,该公锥包括4个该剪切销钉。如此实现上接头和公锥体在四个方位上的稳定连接,避免上接头和公锥体在造扣阶段的脱离。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锥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上接头1的侧壁具有通孔12,该公锥体2的侧壁具有盲孔21,该剪切销钉3用于通过该通孔12以及该盲孔21将该上接头1与该公锥体2固定连接。
其中,该剪切销钉3与该上接头1和该公锥体2分别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可以实现连接的稳定性,保证公锥在修井作业中的正常工作。例如,剪切销钉3具有外螺纹,通孔12以及该盲孔21均具有内螺纹,通过该外螺纹与内螺纹的配合实现剪切销钉3与该上接头1和该公锥体2的螺纹连接。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接头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上接头1的顶部具有反钻杆扣13,该上接头1的下部具有该内腔11。该反钻杆扣13用于与钻杆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反钻杆扣13与钻杆螺纹连接。示例的,该反钻杆扣13具有内螺纹,钻杆的引鞋具有外螺纹,通过该外螺纹与内螺纹的配合实现反钻杆扣13与钻杆的连接。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锥体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公锥体2的顶部具有用于穿装在该内腔中的凸起结构22,该公锥体2的下部具有反扣锥面w。该上接头1的内腔与凸起结构22匹配,可以实现上接头与公锥体的互相限位,并实现两者扭矩传递。其中,匹配指的是尺寸相同或尺寸的差距属于预设误差范围,和/或形状相同(或者近似相同)。
可选地,该上接头1的内腔为六棱型内腔,该凸起结构22为与该内腔的匹配的六棱型柱体。通过六棱型内腔和六棱型柱体的匹配,可以实现上接头与公锥体有效的互相限位,并实现两者扭矩的有效传递。
值得说明的是,前述上接头1的内腔与凸起结构22还可以有其他形状,只要保证两者的限位与扭矩传输作用即可。例如上接头1的内腔为四棱型内腔,该公锥体2的顶部为与该内腔的匹配的四棱型柱体;或者,上接头1的内腔为三棱型内腔,该公锥体2的顶部为与该内腔的匹配的三棱型柱体。
示例的,该反扣锥面w的锥度为1:16。采用该锥度的反扣锥面w可以实现准确的造扣。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锥的公锥体所在部分结构示意图,该公锥还包括:
密封圈4,该公锥体2的顶部上用于穿装在该内腔中的侧壁(也即是前述凸起结构22的侧壁)具有环形槽23,该密封圈4设置在该环形槽23内。如此,在公锥体2穿装在上接头的内腔中后,密封圈4可以实现上接头1与公锥体2的密封连接。可选地,该密封圈4可以为橡胶密封圈。在一种可选方式中,该密封圈4与环形槽23过盈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该公锥可以包括多个密封圈4;该公锥体2的凸起结构22上可以沿该凸起结构22的长度方向设置与该多个密封圈4一一对应的多个环形槽23。通过在多个环形槽23内放置该多个密封圈4,可以提高密封性,进一步实现上接头1与公锥体2的密封连接。
如图5所示,公锥体具有沿所述公锥体的长度方向贯穿的通孔24,该通孔24与上接头的内腔连通,工作液可以通过该内腔以及通孔穿过公锥,冲洗鱼顶。前述多个密封圈可以实现上接头的内腔与公锥体的通孔的密封,实现工作液的有效传递。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下面结合图1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使用该公锥的打捞方法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根据待打捞的鱼顶选择对应的公锥体。
在修井作业时,工作人员需要根据鱼顶选择合适规格的公锥体,该公锥体与落鱼的鱼顶形状匹配,如此便于与鱼顶有效造扣。示例的,该鱼顶为油管接箍、油管、钻杆、套铣管、封隔器、配水器或配产器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工作人员可以预先设置剪切销钉的剪断负荷,从而在后续打捞过程中,一旦剪切销钉的负荷达到该剪断负荷,即剪断剪切销钉。示例的,该剪断负荷为350KN(千牛)。
B、将该公锥与钻杆连接。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找,钻杆的底部具有螺纹,上接头的顶部具有螺纹,钻杆与上接头螺纹连接,实现公锥与钻杆连接。
如图3所示,上接头1的顶部具有反钻杆扣13,该反钻杆扣13用于与钻杆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反钻杆扣13与钻杆螺纹连接。示例的,该反钻杆扣13具有内螺纹,钻杆的引鞋具有外螺纹,通过该外螺纹与内螺纹的配合实现反钻杆扣13与钻杆的连接。
C、将公锥下放至鱼顶上方预设距离处。
可选的,该预设距离为1m。
示例的,工作人员通过不断接续(也称连接)钻杆,实现公锥的下放。例如,公锥需要下放500米,每根钻杆长度10米,则工作人员需要在下放钻杆的过程中,接续钻杆,直至公锥下放到500米的深度,此时,工作人员接续了50根钻杆。
在下放过程中,工作人员记录上提钻杆的悬重及下放钻杆的负荷,以准备造扣打捞。在一种可选方式中,修井作业设备中包括指重表,该指重表用于指示下入井内的钻杆以及钻杆上连接结构的重量。工作人员可以观察并记录该指重表指示的重量,以确定悬重或负荷。
值得说明的是,将公锥下放至鱼顶上方预设距离处后,可以从上接头顶部注入工作液,该工作液穿过上接头的内腔与公锥体的通孔冲洗鱼顶,以便于后续造扣工作。
D、将公锥下放至公锥体进入鱼顶内部。
示例的,工作人员通过继续下放钻杆,使公锥体进入鱼顶内部。同时,工作人员可以观察负荷。在负荷下降第一指定值后,反转钻杆第一圈数;在负荷下降第二指定值后,反转钻杆第二圈数。如此,完成造扣打捞操作。在第一次负荷下降时,说明公锥遇到鱼顶的顶部的阻碍,通过反转钻杆第一圈数可以实现公锥体进入鱼顶内部;在第二次负荷下降时,说明公锥遇到鱼顶内部的阻碍,通过反转钻杆第二圈数可以实现公锥体与鱼顶内部的有效连接。
示例的,第一指定值的范围为10至20KN,第一圈数的范围为3至4圈;第二指定值的范围为50至60KN,第二圈数的范围为10至12圈。也即是,在负荷下降10至20KN后,反转钻杆3至4圈。继续下放钻杆,并观察负荷,在负荷下降50至60KN后,反转钻杆10至12圈。采用前述指定值和圈数,可以实现公锥体与鱼顶的良好造扣。
E、上提钻杆,控制负荷达到第一指定范围以内,活动解卡。
示例的,该第一指定范围为比悬重增加200KN,也即是工作人员通过逐渐上提钻杆,使得负荷相对于悬重逐渐增加,直至增加到200KN。通过将负荷控制在第一指定范围内,可以实现落鱼的有效解卡。
F、如解卡成功,且负荷增加则起出钻杆,带出该公锥及打捞的落鱼。
G、如解卡无效,则继续重复步骤D后,上提钻杆进行倒扣操作。
在重复步骤D后,上提钻杆,控制负荷达到第二指定范围以内,翻转钻杆第三圈数,以倒扣操作。
示例的,该第二指定范围为比悬重增加20至30KN,也即是工作人员通过逐渐上提钻杆,使得负荷相对于悬重逐渐增加,直至增加到20至30KN,第三圈数的范围为20至30圈,该圈数可以根据打捞深度确定。通过将负荷控制在第二指定范围内,并将圈数控制在第三圈数内,可以实现落鱼的有效倒扣。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倒扣时,反转钻杆直至反扭矩消失,或负荷突然降低,则停止操作,此时完成倒扣操作。
H、如解卡及倒扣均失败,则上提钻杆,控制负荷达到第三范围内。此时,剪断公锥的剪切销钉,完成脱手操作。
示例的,第三范围为比原悬重增加350KN以上,也即是工作人员通过逐渐上提钻杆,使得负荷相对于悬重逐渐增加,直至增加到350KN以上。负荷在第三范围内时,剪切销钉达到剪断负荷,在该剪断负荷的作用下断开,从而完成脱手操作。
I、提出钻杆带出上接头。至此完成一次修井作业。
当落鱼的个数较多,针对每个落鱼,工作人员可以重复执行前述步骤A至I,直至打捞处理处全部落鱼。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打捞方法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可以参考前述装置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公锥,在修井作业中,对于不规则或损坏后鱼顶,若一旦解卡或倒扣失败,可剪断剪切销钉,实现上接头与公锥体分离(该操作称为脱手操作),从而起出与上接头连接的上部钻杆,避免造成复杂事故,提高打捞安全性。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A参考B”,指的是A与B相同,或者A在B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变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公锥,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接头,所述上接头具有内腔;
公锥体,所述公锥体穿装在所述上接头的内腔;
剪切销钉,所述剪切销钉被配置为穿过所述上接头的侧壁与位于所述上接头的内腔中的公锥体连接,在所述剪切销钉被剪断时,所述上接头与所述公锥体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锥,其特征在于,所述公锥包括多个所述剪切销钉,多个所述剪切销钉沿所述上接头的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上接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锥,其特征在于,所述公锥包括4个所述剪切销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的侧壁具有通孔,所述公锥体的侧壁具有盲孔,所述剪切销钉用于通过所述通孔以及所述盲孔将所述上接头与所述公锥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锥,其特征在于,所述公锥体具有沿所述公锥体的长度方向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上接头的内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的顶部具有反钻杆扣,所述上接头的下部具有所述内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锥,其特征在于,所述公锥体的顶部具有用于穿装在所述内腔中的凸起结构,所述公锥体的下部具有反扣锥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公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的内腔为六棱型内腔,所述凸起结构为与所述内腔的匹配的六棱型柱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公锥,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扣锥面的锥度为1:16。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公锥,其特征在于,所述公锥还包括:
密封圈,所述公锥体的顶部上用于穿装在所述内腔中的侧壁具有环形槽,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
CN202022555737.3U 2020-11-06 2020-11-06 公锥 Active CN214091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5737.3U CN214091784U (zh) 2020-11-06 2020-11-06 公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5737.3U CN214091784U (zh) 2020-11-06 2020-11-06 公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91784U true CN214091784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48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55737.3U Active CN214091784U (zh) 2020-11-06 2020-11-06 公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917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73372A (en) Apparatus for use in lowering casing strings
US4516634A (en) Hydraulic running and setting tool for well packer
US2912273A (en) Pipe engaging tool
CN210685904U (zh) 一种易解卡的套铣打捞一体化装置
US2947362A (en) Fishing tool
CN214091784U (zh) 公锥
US4877088A (en) Process and equipment for oil well drilling and completing operations in deep water
CN109538134B (zh) 一种石油井下安全接头的使用方法
CN109779538B (zh) 一种石油井下作业装置
CN210396684U (zh) 整体可退式大吨位一体化打捞筒
CN211874412U (zh) 一种锁块式液压安全接头
CN109306853B (zh) 一种具有桥塞磨铣功能的打捞装置
CN211598548U (zh) 连续油管钻井液压控制释放装置
CN216588517U (zh) 一种页岩气井连续油管解卡打捞系统
CN210396697U (zh) 一种井下管柱防卡通刮装置
CN212428684U (zh) 一种可退式打捞筒
CN214145433U (zh) 一种新型卡瓦打捞矛
US2620164A (en) Key seat wiper
CN212428688U (zh) 一种可退式捞矛
CN210134891U (zh) 防砂筛管用安全节及防砂筛管
CN209942772U (zh) 一种膨胀管下入装置
CN103821472A (zh) 膨胀管用可捞底堵及打捞工具
CN112049595A (zh) 一种可退式打捞筒及打捞方法
US1571931A (en) Collapsible drill bit
CN114562228B (zh) 一种提高井完整性的钻井事故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