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89897U - 一种砂卵石地层支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砂卵石地层支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89897U
CN214089897U CN202023103972.3U CN202023103972U CN214089897U CN 214089897 U CN214089897 U CN 214089897U CN 202023103972 U CN202023103972 U CN 202023103972U CN 214089897 U CN214089897 U CN 214089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section
piles
hollow square
sandy gra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039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舒万华
程广杰
廉虎山
韩瑞祥
范瑞
董科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039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89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89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898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砂卵石地层支护系统,包括多根空心方桩,所述多根空心方桩依次连接成连续桩墙;所述空心方桩包括桩体、连接在桩体底部的桩尖;桩体包括多个单节桩、且多个单节桩内均设置有空腔,且空腔相互连通;所述桩尖包括对称桩尖和非对称桩尖,所述对称桩尖连接在连续桩墙的第一根空心方桩的底层单节桩的底部,其余空心方桩的底层单节桩底部连接所述非对称桩尖。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预应力方桩作为工程桩,快速形成连续方桩桩墙,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砂卵石地层支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砂卵石地层支护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城市化高度发展,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基坑工程也较以往进一步扩大和加深,基坑支护的类型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着长足的发展,例如水泥深层搅拌桩、钻孔灌注桩、挖孔桩、锚杆墙等等不同形式的基坑支护已经较多应用在不同条件的基坑工程中。
在涉及城市旧城区改造、既有建筑附近施工,对基坑的开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多,例如支护结构的强度和变形计算、防水防渗等等。而砂卵石层主要由卵石、圆砾组成,粒径多在20mm-120mm,磨圆度较好,孔隙中充填物以中、粗砂砾为主,该层埋深在0.8m-2.8m,层厚12.9m-15.8m。但是由于砂卵石地层含水、容易坍塌,而大量抽排地下水会导致地基承载力下降,给周围建筑的稳定性构成威胁,利用降水井进行排水又会极大延长工期。因此,如何开挖和构建良好的砂卵石地层的基坑支护系统,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卵石地层支护系统,主要运用于砂卵石地层,通过预应力方桩作为工程桩,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砂卵石地层支护系统,包括多根空心方桩,所述多根空心方桩依次连接成连续桩墙;所述空心方桩包括桩体、连接在桩体底部的桩尖;桩体包括多个单节桩、且多个单节桩内均设置有空腔,且空腔相互连通;所述桩尖包括对称桩尖和非对称桩尖,所述对称桩尖连接在连续桩墙的第一根空心方桩的底层单节桩的底部,其余空心方桩的底层单节桩底部连接所述非对称桩尖。
进一步地,所述非对称桩尖呈左右非对称设置,另外两端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每个单节桩空腔四周设置有钢筋网。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网包括多根纵向平行设置的柱状钢筋,和螺旋设置的加强连接筋。
进一步地,所述单节桩两端均设置有对接端板,并在端板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焊接坡口。
进一步地,所述单节桩外侧两侧壁均设置有半圆形止水槽。
进一步地,所述半圆形止水槽拼接后填充有止水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多段式桩体,在施工过程中,设计桩长大于单节桩桩长,可以进行接桩,方桩拼接成整桩采用端板焊接联接即可,简单方便。
其次,相邻两根方桩之间通过桩间导向装置的作用拼接在一起。两桩拼接后,两两相邻的预制桩侧壁上半圆形的止水槽合二为一,自然形成整圆的止水孔,在孔中注入胶凝止水材料,其凝固硬化后,不仅将相邻的预制方桩粘结成一个整体,同时还起到了止水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该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砂卵石地层支护系统的地下连续墙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砂卵石地层支护系统的方桩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对接端板、2-空腔、3-柱状钢筋、4-桩尖、5-加强连接筋、6-止水槽、7-止水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砂卵石地层支护系统,包括多根空心方桩,所述多根空心方桩依次连接成连续桩墙;所述空心方桩包括桩体、连接在桩体底部的桩尖4;桩体包括多个单节桩、且多个单节桩内均设置有空腔2,且空腔2相互连通;所述桩尖4包括对称桩尖4和非对称桩尖4,所述对称桩尖4连接在连续桩墙的第一根空心方桩的底层单节桩的底部,其余空心方桩的底层单节桩底部连接所述非对称桩尖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砂卵石地层支护系统,将方桩分为多段,根据具体需要,对方桩桩体进行接桩,通过接桩延长单节桩的长度,将方桩桩体拼接成整体,两个相邻的单节桩之间通过端板之间焊接快速连接成型。并且在利用静压机将第一根方桩压入到位后,第一根方桩的桩尖4采用对称桩尖4,能够更良好的掌握方桩的垂直度。在为了让第二根方桩能够与第一根桩连锁,采用左右不对称、但其余两端对称的桩尖4,此时由于桩尖4两侧不平衡的土压力的挤压,可以让第二根方桩靠拢第一根方桩。与此同时,可以在桩尖4上设计了限位机构,诸如限位卡凸等,用于确保第二根方桩不会过于靠近并挤压第一根方桩,从而顺利地使两两相连,拼接合缝,成功形成连锁的地下连续墙。
对称桩尖4和非对称桩尖4均为锥形桩尖4,其中左右非对称设置是指非对称桩尖4的左右两侧的偏斜角度不同,而另外两端对称设置是指另外两侧面端的偏斜角度相同。
单节桩两端均设置有对接端板1,并在端板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焊接坡口。在进行接桩时,先确认管节是否合格,端板是否合格平整,端板坡口上的浮锈及污物用钢丝刷清理干净。坡口处用铁刷子刷至露出金属光泽,并清除油污和铁锈。拼接处坡口槽的电焊分三层以上对称进行环缝焊接,并采取措施减小焊接变形,正确掌握焊接电流和施焊速度,每层焊接厚度保持均匀,每层间的焊渣必须敲清后方焊次一层,坡口槽必须满焊,并高出坡口1mm,焊缝不宜有夹渣、气孔等缺陷。
每个单节桩内的空腔2为依次连通柱状腔。每个单节桩空腔2四周设置有钢筋网。钢筋网包括多根纵向平行设置的柱状钢筋3,和螺旋设置的加强连接筋5。柱状钢筋3作为方桩支撑、螺旋设置的加强连接筋5对横向进行加强,避免因倾斜造成的破损。
单节桩外侧两侧壁均设置有半圆形止水槽6。两个相邻方桩上的半圆形止水槽6在拼接后依次形成止水槽6,可以填充有止水材料7,诸如凝水胶等。
在具体使用时,如图1-图2所示,设计采用桩型为预应力高强空心方桩,桩身混凝土强度为C80,桩长为15m左右。设计桩长大于单节桩长,需进行接桩,方桩拼接成整桩,采用端板焊接联接。焊接前先确认管节是否合格,端板是否合格平整,端板坡口上的浮锈及污物用钢丝刷清理干净。坡口处用铁刷子刷至露出金属光泽,并清除油污和铁锈。拼接处坡口槽的电焊分三层以上对称进行环缝焊接,并采取措施减小焊接变形,正确掌握焊接电流和施焊速度,每层焊接厚度保持均匀,每层间的焊渣必须敲清后方焊次一层,坡口槽必须满焊,并高出坡口1mm,焊缝不宜有夹渣、气孔等缺陷。手工焊接时第一层必须用3.2mm焊条打底,确保根部焊透;第二层方可用粗焊条(4或5mm),将采用符合要求的E4303或E4316焊条。
在拼接过程中,需计算考虑冠梁刚度,空心方桩拼接后的等效墙厚度略低于其自身厚度。利用静压机将第一根方桩压入到位后,第一根方桩的桩尖4采用对称桩尖4,能够更良好的掌握方桩的垂直度。在为了让第二根方桩能够与第一根桩连锁,采用左右不对称、但其余两端对称的桩尖4,此时由于桩尖4两侧不平衡的土压力的挤压,可以让第二根方桩靠拢第一根方桩。与此同时,可以在桩尖4上设计了限位机构,诸如限位卡凸等,用于确保第二根方桩不会过于靠近并挤压第一根方桩,从而顺利地使两两相连,拼接合缝,成功形成连锁的地下连续墙。从而形成基坑支护,构成支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余支护与防护构成按照传统施工方式逐一添加即可,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护系统。
空心方桩连锁成墙后形成的基坑支护,只用一种桩型就同时较好地解决了深基坑工程的挡土和止水问题,从而达到挡土安全、止水有效的目的,并且能够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有效缩短施工工期,从而进一步施工成本,并且有效确保施工质量。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砂卵石地层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空心方桩,所述多根空心方桩依次连接成连续桩墙;所述空心方桩包括桩体、连接在桩体底部的桩尖(4);桩体包括多个单节桩、且多个单节桩内均设置有空腔(2),且空腔(2)相互连通;所述桩尖(4)包括对称桩尖(4)和非对称桩尖(4),所述对称桩尖(4)连接在连续桩墙的第一根空心方桩的底层单节桩的底部,其余空心方桩的底层单节桩底部连接所述非对称桩尖(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卵石地层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桩尖(4)呈左右非对称设置,另外两端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卵石地层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单节桩空腔(2)四周设置有钢筋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砂卵石地层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包括多根纵向平行设置的柱状钢筋(3),和螺旋设置的加强连接筋(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卵石地层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节桩两端均设置有对接端板(1),并在端板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焊接坡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砂卵石地层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节桩外侧两侧壁均设置有半圆形止水槽(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砂卵石地层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形止水槽(6)拼接后填充有止水材料(7)。
CN202023103972.3U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砂卵石地层支护系统 Active CN214089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03972.3U CN214089897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砂卵石地层支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03972.3U CN214089897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砂卵石地层支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89897U true CN214089897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30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03972.3U Active CN214089897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砂卵石地层支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898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5094C (zh) 圆形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方法
CN108914931B (zh) 一种装配式竖向盾构环型基桩与施工方法
US20140026518A1 (en)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root-type foundation anchorage and bored, root-type cast in-situ pile with anchor bolts
CN112554198B (zh) 紧邻高层建筑物的深基坑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0863498A (zh) 一种紧邻地铁站的深基坑组合支护施工方法
CN104631440A (zh) 一种既有大直径灌注桩劲芯增长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482011B (zh) 一种大直径phc管桩与钻孔灌注桩组合的基坑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
CN201538975U (zh) 地下连续墙防渗接头
CN211200426U (zh) 一种微型钢管桩挡墙抗滑支挡结构
CN110055973B (zh) 施工空间受限时的高铁桥下基坑围护结构与止水方法
CN113529765B (zh) 一种抗浮锚杆的快速降水施工方法
CN215629929U (zh) 一种新型抗浮锚杆的现场施工结构
CN101892670B (zh) 多功能钢板桩砼拱圈围堰的施工方法
CN206090547U (zh) 一种异形的劲性复合桩
CN214089897U (zh) 一种砂卵石地层支护系统
CN211472481U (zh) 一种组合增强型抗拔锚杆装置
CN217517602U (zh) 近江堤基坑支护结构
CN204059361U (zh) 一种采用抗拔phc管桩做立柱的支撑结构
CN213233417U (zh) 一种组合桩以及组合基础
CN112627188B (zh) 深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887256U (zh) 挡水围堰平直组合板桩地连墙式框架
CN114718078B (zh) 超大深基坑软土用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2983845U (zh) 一种工程桩以及桩基础
CN218911439U (zh) 一种深基坑支护装置
CN214832039U (zh) 一种适用于山区公路的阶梯式高填土涵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