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84774U - 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 - Google Patents

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84774U
CN214084774U CN202023056623.0U CN202023056623U CN214084774U CN 214084774 U CN214084774 U CN 214084774U CN 202023056623 U CN202023056623 U CN 202023056623U CN 214084774 U CN214084774 U CN 2140847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nking
hopper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j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566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朝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30566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847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84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847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播种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包括机体、主机臂、设置于所述主机臂上的螺旋桨以及设置于所述机体底部的料斗,所述料斗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落料孔,所述料斗的底部水平设置有开口向上呈罩状的连接壳,所述连接壳上连通设置有若干根落料管,每根所述落料管的顶部均呈开口状,且分别位于一所述落料孔的正下方,所述落料管的底部呈间隔设置,所述连接壳的底部竖直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连接壳与所述料斗的底部之间转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中部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边缘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阻挡体,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阻挡体位于所述所述落料孔和所述落料管的顶部之间或侧部。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播种效率。

Description

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播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愚钝,肮脏或危险”的任务。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目前,市场上具有一款公开号为CN10718238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款播种无人机,其虽然能够进行播种,但是每次只能播种一列,因此其播种的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旨在解决播种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包括机体、主机臂、设置于所述主机臂上的螺旋桨以及设置于所述机体底部的料斗,所述料斗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落料孔,所述料斗的底部水平设置有开口向上呈罩状的连接壳,所述连接壳上连通设置有若干根落料管,每根所述落料管的顶部均呈开口状,且分别位于一所述落料孔的正下方,所述落料管的底部呈间隔设置,所述连接壳的底部竖直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连接壳与所述料斗的底部之间转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中部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边缘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阻挡体,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阻挡体位于所述落料孔和所述落料管的顶部之间或侧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落料管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落料管对称分布于所述料斗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料斗的底部中部呈向上拱起的半球形或圆顶形,所述落料孔位于所述料斗半球形或圆顶形部分的两侧,所述转盘的形状与所述料斗的中部的形状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落料孔两侧的所述料斗的底部竖直设置有两根堵塞杆,还包括有堵塞板,所述堵塞板上开设有与两个所述堵塞杆相配合的堵塞孔,所述堵塞杆上螺纹连接设置有堵塞螺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堵塞板的中部设置有堵塞部,所述堵塞部与所述落料孔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U字形的弹性扣件,所述落料管包括有与所述连接壳连接的柔软部以及位于所述柔软部底端的硬质部,所述硬质部与所述弹性扣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料斗的顶部外缘设置有连接圈,所述机体的底部设置有呈U字形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圈相配合的连接槽,所述机体的底部螺纹连接设置有终止螺杆,所述终止螺杆抵触于所述连接圈位于所述连接槽外的侧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终止螺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终止螺杆抵触于所述连接圈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播种的时候,将待播的种子放到料斗中,然后无人机飞到合适的位置后,驱动电机启动(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使其持续启动),然后驱动电机带动了转盘和位于转盘边缘的阻挡体进行转动,其中由于阻挡体是间隔设置的,所以阻挡体可以周期性的将落料口和落料管的顶部之间的通道堵塞或放开,其中当放开时种子可以从料斗中落下到落料管中,然后从落料管的底部落下到地里;而当堵塞时种子不可落下,如此种子便能够实现等距间隔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播种的需要选择驱动电机驱动的速度或阻挡体的个数,从而实现不同要求的播种);其中由于落料孔和落料管都是具有若干个,所以种子能够落入到不同的落料管中,同时落料管的底部的位置之间都具有间隔(比如可以呈一字形分步开来),如此种子便也能够在较广的范围同时落下,同时也对更大的范围进行了播种,提高了播种效率。
不仅如此,由于料斗和落料管加大了螺旋桨与种子之间的距离,因此可以很好的防止螺旋桨吹起的风影响到种子,可以使得种子能够在稳定的方向上落下;不仅如此,由于料斗和落料管加大了种子的稳定下降(即未受到螺旋桨风吹的作用)的高度,所以种子从落料管中落出后具有较大的速度,因此也可以很好的减小螺旋桨对种子的作用(种子速度快,受到螺旋桨风吹的时间短,效果小),整体而言种子能够稳定的下落到地面上。
应当理解为,无人机机体的构造均为市场上常见的,即机体内具有电源(该电源与驱动电机连接,并且驱动驱动电机进行转动)、电路板、电线、无线接收器等等,同时螺旋桨也具有相应的电机,机体底部具有支架,支架上具有避障器等均为常规结构,因此即使不加以叙述也不影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申请所实际要求保护的范围进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图5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中连接体部分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中连接壳部分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中转盘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中料斗部分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中料斗部分结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1中D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机体;2、主机臂;3、螺旋桨;4、料斗;5、落料孔;6、连接壳;7、落料管; 7a、柔软部;7b、硬质部;8、驱动电机;9、转盘;10、阻挡体;11、堵塞杆;12、堵塞板; 13、堵塞孔;14、堵塞螺帽;15、堵塞部;16、支架;17、弹性扣件;18、连接圈;19、连接体;20、连接槽;21、终止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如图1至图12所示,包括机体1、主机臂2、设置于所述主机臂2上的螺旋桨3以及设置于所述机体1底部的料斗4,所述料斗4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落料孔5,所述料斗4的底部水平设置有开口向上呈罩状的连接壳6,所述连接壳6上连通设置有若干根落料管7,每根所述落料管7的顶部均呈开口状,且分别位于一所述落料孔5的正下方,所述落料管7的底部呈间隔设置,所述连接壳6的底部竖直设置有驱动电机8,所述连接壳6与所述料斗4的底部之间转动设置有转盘9,所述转盘9的中部与所述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连接,边缘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阻挡体10,所述驱动电机8驱动所述阻挡体10位于所述落料孔5 和所述落料管7的顶部之间或侧部。
所述落料管7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落料管7对称分布于所述料斗4的两侧。所述料斗4的底部中部呈向上拱起的半球形或圆顶形,所述落料孔5位于所述料斗4半球形或圆顶形部分的两侧,所述转盘9的形状与所述料斗4的中部的形状相配合。
位于所述落料孔5两侧的所述料斗4的底部竖直设置有两根堵塞杆11,还包括有堵塞板12,所述堵塞板12上开设有与两个所述堵塞杆11相配合的堵塞孔13,所述堵塞杆11上螺纹连接设置有堵塞螺帽14。所述堵塞板12的中部设置有堵塞部15,所述堵塞部15与所述落料孔5相配合。
所述机体1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架16,所述支架16上设置有U字形的弹性扣件 17,所述落料管7包括有与所述连接壳6连接的柔软部7a以及位于所述柔软部7a底端的硬质部 7b,所述硬质部7b与所述弹性扣件17固定连接。所述料斗4的顶部外缘设置有连接圈18,所述机体1的底部设置有呈U字形的连接体19,所述连接体19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圈18相配合的连接槽20,所述机体1的底部螺纹连接设置有终止螺杆21,所述终止螺杆21抵触于所述连接圈18位于所述连接槽20外的侧部。所述终止螺杆2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终止螺杆21抵触于所述连接圈18的两侧。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在进行播种的时候,将待播的种子放到料斗4 中,然后无人机飞到合适的位置后,驱动电机8启动(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使其持续启动),然后驱动电机8带动了转盘9和位于转盘9边缘的阻挡体10进行转动,其中由于阻挡体10是间隔设置的,所以阻挡体10可以周期性的将落料口和落料管7的顶部之间的通道堵塞或放开,其中当放开时种子可以从料斗4中落下到落料管7中,然后从落料管7的底部落下到地里;而当堵塞时种子不可落下,如此种子便能够实现等距间隔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播种的需要选择驱动电机8驱动的速度或阻挡体10的个数,从而实现不同要求的播种);其中由于落料孔5和落料管7都是具有若干个,所以种子能够落入到不同的落料管7中,同时落料管7的底部的位置之间都具有间隔(比如可以呈一字形分步开来),如此种子便也能够在较广的范围同时落下,同时也对更大的范围进行了播种,提高了播种效率。
不仅如此,由于料斗4和落料管7加大了螺旋桨3与种子之间的距离,因此可以很好的防止螺旋桨3吹起的风影响到种子,可以使得种子能够在稳定的方向上落下;不仅如此,由于料斗 4和落料管7加大了种子的稳定下降(即未受到螺旋桨3风吹的作用)的高度,所以种子从落料管7中落出后具有较大的速度,因此也可以很好的减小螺旋桨3对种子的作用(种子速度快,受到螺旋桨3风吹的时间短,效果小),整体而言种子能够稳定的下落到地面上。
应当理解为,无人机机体1的构造均为市场上常见的,即机体1内具有电源(该电源与驱动电机8连接,并且驱动驱动电机8进行转动)、电路板、电线、无线接收器等等,同时螺旋桨3也具有相应的电机,机体1底部具有支架16,支架16上具有避障器等均为常规结构,因此即使不加以叙述也不影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申请所实际要求保护的范围进行理解。
料斗4的底部是向上拱起状态的,同时落料孔5是位于拱起部分的两侧,所以在播撒到种子较少的时候,种子能够更大比例的落入到落料孔5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料斗4中种子的残留量。其中转盘9的形状也是拱起的形态,因此首先转盘9在转动的时候,料斗4的底部能够对转盘9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提高转盘9转动的位置稳定性。其中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穿过了连接壳6并与连接壳6相转动。
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如果仅需要一个落料孔5进行落料,则可以通过堵塞部将其中一个落料孔5堵住,从而能够对所使用的落料孔5的个数进行调整(虽然本实施例中优选为落料孔5 的个数是两个,但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成为其他的数量,比如四个、五个等,此时位于两个支架16之间的落料管7是悬空的状态,但其为硬质的,因此无需额外支撑)。在将落料孔5 堵住的时候,自上而下将堵塞板12放到落料孔5的正上方,并使得两根堵塞杆11穿过两个堵塞孔13,直到堵塞部15进入到落料孔5中后,将堵塞螺帽14连接到堵塞杆11上,堵塞螺帽14将堵塞板12抵紧在料斗4的底部上。其中短杆由于是杆状的,因此可以很好的防止受到灰尘或小的种子的影响,可以正常的对堵塞板12起到定位和固定作用。堵塞部15使得堵塞板12将落料孔5 的堵塞效果更佳,很好的防止种子通过间隙落入到落料管7中。
在将料斗4放入到机体1上时,只需将料斗4顶部的连接圈18卡入到连接槽20中之后,最后将两个终止螺杆21螺纹连接到机体1上即可,此时在x方向上,料斗4的两端分别受到了连接体 19的限位,在y向方向上,料斗4的两端分别受到了连接体19和终止螺杆21的限位,因此料斗4 的位置稳定性得到了充分的保证。料斗4固定完成后,向外拉动弹性扣件17(优选为弹性橡胶等常规结构),之后将硬质部7b放入到弹性扣件17与支架16之间形成的夹持空间中,放开弹性扣件17,弹性扣件17通过其弹性作用力将硬质部7b卡紧,完成了对落料管7的位置固定,简单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主机臂(2)、设置于所述主机臂(2)上的螺旋桨(3)以及设置于所述机体(1)底部的料斗(4),所述料斗(4)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落料孔(5),所述料斗(4)的底部水平设置有开口向上呈罩状的连接壳(6),所述连接壳(6)上连通设置有若干根落料管(7),每根所述落料管(7)的顶部均呈开口状,且分别位于一所述落料孔(5)的正下方,所述落料管(7)的底部呈间隔设置,所述连接壳(6)的底部竖直设置有驱动电机(8),所述连接壳(6)与所述料斗(4)的底部之间转动设置有转盘(9),所述转盘(9)的中部与所述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连接,边缘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阻挡体(10),所述驱动电机(8)驱动所述阻挡体(10)位于所述落料孔(5)和所述落料管(7)的顶部之间或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管(7)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落料管(7)对称分布于所述料斗(4)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4)的底部中部呈向上拱起的半球形或圆顶形,所述落料孔(5)位于所述料斗(4)半球形或圆顶形部分的两侧,所述转盘(9)的形状与所述料斗(4)的中部的形状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落料孔(5)两侧的所述料斗(4)的底部竖直设置有两根堵塞杆(11),还包括有堵塞板(12),所述堵塞板(12)上开设有与两个所述堵塞杆(11)相配合的堵塞孔(13),所述堵塞杆(11)上螺纹连接设置有堵塞螺帽(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板(12)的中部设置有堵塞部(15),所述堵塞部(15)与所述落料孔(5)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架(16),所述支架(16)上设置有U字形的弹性扣件(17),所述落料管(7)包括有与所述连接壳(6)连接的柔软部(7a)以及位于所述柔软部(7a)底端的硬质部(7b),所述硬质部(7b)与所述弹性扣件(17)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4)的顶部外缘设置有连接圈(18),所述机体(1)的底部设置有呈U字形的连接体(19),所述连接体(19)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圈(18)相配合的连接槽(20),所述机体(1)的底部螺纹连接设置有终止螺杆(21),所述终止螺杆(21)抵触于所述连接圈(18)位于所述连接槽(20)外的侧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终止螺杆(2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终止螺杆(21)抵触于所述连接圈(18)的两侧。
CN202023056623.0U 2020-12-17 2020-12-17 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084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56623.0U CN214084774U (zh) 2020-12-17 2020-12-17 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56623.0U CN214084774U (zh) 2020-12-17 2020-12-17 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84774U true CN214084774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28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5662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084774U (zh) 2020-12-17 2020-12-17 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847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15456B (zh) 一种可高效均匀喷洒农药的无人机装置
CN107505953B (zh) 一种无人机自动跟踪天线系统及其跟踪方法
CN111880562A (zh) 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无人机仿地飞行装置
CN210364387U (zh) 一种农业播种用无人机
CN214084774U (zh) 基于无人机的种子播撒结构
CN107813930A (zh) 一种基于智能装置操控的无人机控制系统
CN104304229A (zh) 一种鸟群识别及驱逐系统
CN207658055U (zh) 一种可均匀撒种的农业无人机
CN211893636U (zh) 一种无人机用机翼防护装置
CN214890319U (zh) 一种三光球机云台
CN106385880B (zh) 一种农业生产用播种无人机
CN212195913U (zh) 一种无人机喷洒灌溉装置
CN112623208B (zh) 一种航空摄影用无人机
CN213168556U (zh) 用于播种的无人机
CN216660320U (zh) 一种用于高陡坡面的无人机喷播自动调节装置
CN216164176U (zh) 一种玉米辅助授粉去雄无人机
CN211252994U (zh) 一种插装式无人机垂直尾翼安装结构
CN108860578A (zh) 一种无人机测绘数据采集装置
CN210235316U (zh) 一种用于散养畜牧定位的航拍无人机
CN216123472U (zh) 一种农业无人机播种下料装置
CN212501027U (zh) 一种用于监测蓝藻水华的无人机
CN105379479A (zh) 播粮无人机用卸料装置
CN209757562U (zh) 一种无人机摄像头起降保护装置
CN108945445B (zh) 一种基于倾斜摄影的四翼测绘用无人机
CN213768976U (zh) 一种提高农业喷洒质量和喷洒效率的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31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