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82823U - 一种风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82823U
CN214082823U CN202023084516.9U CN202023084516U CN214082823U CN 214082823 U CN214082823 U CN 214082823U CN 202023084516 U CN202023084516 U CN 202023084516U CN 214082823 U CN214082823 U CN 214082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ind
lip
ring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8451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居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Jinzhongh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Jinzhongh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Jinzhongh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Jinzhongh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8451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82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82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82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环,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外壳、上盖、上风唇、下风唇、风芯以及护风圈;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若干用于输入冷风的进风通道;所述外壳与底座固定连接形成总风道;所述上盖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上盖与底座的上表面形成第一中间风道;所述上风唇与上盖螺纹连接;所述下风唇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上风唇的下表面与下风唇的上表面形成第二中间风道;所述风芯设置在下风唇上;所述风芯的外侧面与上风唇的内侧面形成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总风道、第一中间风道、第二中间风道和出风通道依次连通;所述护风圈设置在上风唇上;本申请具有便于调节冷风的出风量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风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膜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风环。
背景技术
吹膜机是将塑料粒子加热融化再吹成膜泡。风环是吹膜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对吹胀的膜泡进行冷却定型,风环对吹膜机吹制的产品的质量具有极大的影响。
另外,现有的风环在对膜泡进行冷却定型的情况下,风环的出风量通常是固定的,难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对膜泡的出风量,从而影响对膜泡的冷却定型,进而影响吹膜机制成的产品的质量,因此,研究一种便于调节冷风的出风量的风环十分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环,具有便于调节冷风的出风量的功能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风环,包括:底座、外壳、上盖、上风唇、下风唇、风芯以及护风圈;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若干用于输入冷风的进风通道;所述外壳与底座固定连接形成总风道;所述上盖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上盖与底座的上表面形成第一中间风道;所述上风唇与上盖螺纹连接;所述下风唇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上风唇的下表面与下风唇的上表面形成第二中间风道;所述风芯设置在下风唇上;所述风芯的外侧面与上风唇的内侧面形成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总风道、第一中间风道、第二中间风道和出风通道依次连通;所述护风圈设置在上风唇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中间风道内设置有若干用于对从所述总风道输入的冷风进行分流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上端与上风唇抵接;所述隔板的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隔板的上端设置有凸块;所述上风唇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块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凸块与凹槽抵接。
可选的,若干所述隔板在所述第一中间风道内均匀分布。
可选的,所述风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卡接环和用于将所述出风通道分为第一出风道和第二出风道的分流环;所述下风唇的内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环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卡接环与卡槽抵接;所述卡接环上设置有若干气孔。
可选的,所述下风唇的底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与风芯配合形成第二出风道的出风口。
可选的,所述护风圈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孔。
可选的,所述外壳包括:顶板、底板和侧板;所述顶板与侧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与侧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与上盖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侧板、底板和底座形成所述总风道;所述侧板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形成若干所述进风通道的进风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上风唇与上盖的螺纹连接,使得上风唇能够上下调节,从而能够对出风通道输出的冷风的风量进行调节,实用性更强;
2.通过若干隔板的设置,对总风道输入的冷风起到了导向作用,便于总风道内的冷风进入第一中间风道,规定了冷风的风向;
3.通过分流环和折弯部的设置,使得从第二出风道输出的冷风与膜泡的输送方向保持一致,进一步保证了本设备对膜泡的定型及承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隔板;2、外壳;21、顶板;22、底板;23、侧板;24、总风道;3、上盖;31、第一中间风道;4、上风唇;41、第二中间风道;5、下风唇;51、折弯部;6、风芯;61、分流环;62、卡接环;63、第一出风道;64、第二出风道;7、护风圈;71、通风孔;8、进风管;81、进风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环,如图1-图3所示,包括:底座1、外壳2、上盖3、上风唇4、下风唇5、风芯6以及护风圈7;所述外壳2上设置有若干用于输入冷风进风通道81;所述外壳2与底座1固定连接形成总风道24;所述上盖3与外壳2固定连接;所述上盖3与底座1的上表面形成第一中间风道31;所述上风唇4与上盖3螺纹连接;所述下风唇5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上风唇4的下表面与下风唇5的上表面形成第二中间风道41;所述风芯6设置在下风唇5上;所述风芯6的外侧面与上风唇4的内侧面形成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81、总风道24、第一中间风道31、第二中间风道41和出风通道依次连通;所述总风道24、第一中间风道31、第二中间风道41和出风通道均为环形风道;所述护风圈7设置在上风唇4上。
具体地,底座1、外壳2和上盖3均呈环状;外壳2分别与底座1的外环和上盖3的外环固定连接;上风唇4的外周面与上盖3的内环螺纹连接;下风唇5的外周面与下盖的内环固定连接;风芯6的外周面与下风唇5固定连接;护风圈7的外周面与上风唇4螺纹连接;风芯6和护风圈7均呈漏斗状,使得风芯6的内周面与护风圈7的内周面呈倾斜角度,也使得出风通道输出的冷风与膜泡呈一定角度,便于对膜泡的定型;在使用本设备的情况下,薄膜依次穿过风芯6和护风圈7,位于风芯6及护风圈7内,使得出风通道包围薄膜的四周,从出风通道输出的冷风形成环形气流,能够对薄膜四周进行均匀的冷却,使得本设备对薄膜的冷却定型效果更好,在冷却过程中,冷风先从进风通道81进入总风道24内,然后从总风道24进入第一中间风道31,然后进入第二中间风道41,然后从出风通道输出的冷风对膜泡进行冷却定型,带走膜泡上的大量热量。
通过上风唇4与上盖3的螺纹连接,使得上风唇4能够上下调节,进而能够调整上风唇4与底座1和下风唇5的距离,既能够调整出风通道的大小,对出风通道输出的冷风的风量进行调节,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冷风的出风量进行调节,使得本设备能够根据膜泡所需的出风量进行调整,实用性更强。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中间风道31内设置有若干用于对从所述总风道24输入的冷风进行分流的隔板11;相邻隔板11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隔板11的上端与上风唇4抵接;所述隔板11的下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通过若干隔板11的设置,对总风道24输入的冷风进行了分流,对总风道24输入的冷风起到了导向作用,便于总风道24内的冷风进入第一中间风道31,规定了冷风的风向。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隔板11的上端设置有凸块;所述上风唇4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块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凸块与凹槽抵接;通过凸块和凹槽的设置,加强了对隔板11的保护,使得隔板11不易因冷风的风压而产生晃动,提高了隔板11的稳定性,保证了隔板11对总风道24输入的冷风的导向作用,使得从出风通道输出的冷风对膜泡的风压更稳定,在对膜泡起到冷却作用的同时还对膜泡具有较好的承托作用。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隔板11在所述第一中间风道31内均匀分布;通过若干隔板11的均匀分布,能够对从总风道24输入的冷风进行均匀地分流,使得从第一中间风道31输出的冷风形成若干份均匀的小股冷风进入第二中间风道41内,从而保证了从出风通道输出的冷风也为若干份均匀的小股冷风,保证了对膜泡四周的风压一致,使得对膜泡的承托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风芯6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卡接环62和用于将所述出风通道分为第一出风道63和第二出风道64的分流环61;所述下风唇5的内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环62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卡接环62与卡槽抵接;所述卡接环62上设置有若干气孔。
在本申请中卡接环62部分位于第二中间风道41内,且将第二中间风道41输出的冷风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的冷风进入第一出风道63内,下部分的冷风从气孔穿过并进入第二出风道64内;通过卡接环62的设置,将出风通道输出的冷风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分的冷风既从第二出风道64输出的冷风,能够对位于风芯6内的膜泡进行冷却,上部分的冷风既从第一出风道63输出的冷风,能够对位于护风圈7内的膜泡进行冷却,加强了对位于风芯6内的膜泡的冷却,增大了本设备对膜泡的冷却范围,冷却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下风唇5的底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折弯部51;所述折弯部51与风芯6配合形成第二出风道64的出风口;通过折弯部51的设置,使得从第二出风道64输出的冷风的输出方向朝上,与膜泡的输送方向保持一致,防止第二出风道64输出的冷风的风向直接朝向膜泡而改变膜泡的形状、或与膜泡的输送方向相反而影响膜泡的输送,进一步保证了本设备对膜泡的定型及承托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护风圈7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孔71;通过若干通风孔71的设置,在出风通道输出的冷风经过护风圈7的情况下,冷风吸收膜泡带有的热量变成热风,使得热风能够从通风孔71内输出,从而将膜泡所带有的热量从通风孔71输出,防止热风较长时间地停留在护风圈7内而对膜泡的冷却产生影响。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外壳2包括:顶板21、底板22和侧板23;所述顶板21与侧板2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2与侧板2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2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顶板21与上盖3固定连接;所述顶板21、侧板23、底板22和底座1形成所述总风道24;所述侧板23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形成若干所述进风通道81的进风管8。
在本申请中顶板21和底板22均呈环状,侧板23呈圆筒状;顶板21和底板22呈相对设置;通过顶板21、底板22和侧板23的设置,便于与底座1配合形成环形的总风道24;进风管8上设置有风嘴,便于本设备与风机的连接,从而便于风机输出的冷风通过风嘴进入进风通道81内;通过进风管8均匀地分布在侧板23的外周面上,从而使得进风通道81均匀地分布在总风道24的四周,使得冷风能够从进风通道81均匀地进入总风道24内,
本实用新型的风环,通过上风唇4与上盖3的螺纹连接,使得上风唇4能够上下调节,从而能够对出风通道输出的冷风的风量进行调节,实用性更强;通过若干隔板11的设置,对总风道24输入的冷风起到了导向作用,便于总风道24内的冷风进入第一中间风道31,规定了冷风的风向;通过分流环61和折弯部51的设置,使得从第二出风道64输出的冷风与膜泡的输送方向保持一致,防止第二出风道64输出的冷风的风向直接朝向膜泡而改变膜泡的形状、或与膜泡的输送方向相反而影响膜泡的输送,进一步保证了本设备对膜泡的定型及承托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风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外壳、上盖、上风唇、下风唇、风芯以及护风圈;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若干用于输入冷风的进风通道;所述外壳与底座固定连接形成总风道;所述上盖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上盖与底座的上表面形成第一中间风道;所述上风唇与上盖螺纹连接;所述下风唇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上风唇的下表面与下风唇的上表面形成第二中间风道;所述风芯设置在下风唇上;所述风芯的外侧面与上风唇的内侧面形成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总风道、第一中间风道、第二中间风道和出风通道依次连通;所述护风圈设置在上风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风道内设置有若干用于对从所述总风道输入的冷风进行分流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上端与上风唇抵接;所述隔板的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上端设置有凸块;所述上风唇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块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凸块与凹槽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环,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隔板在所述第一中间风道内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卡接环和用于将所述出风通道分为第一出风道和第二出风道的分流环;所述下风唇的内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环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卡接环与卡槽抵接;所述卡接环上设置有若干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风唇的底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与风芯配合形成第二出风道的出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风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护风圈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孔。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风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顶板、底板和侧板;所述顶板与侧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与侧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与上盖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侧板、底板和底座形成所述总风道;所述侧板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形成若干所述进风通道的进风管。
CN202023084516.9U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风环 Active CN214082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84516.9U CN214082823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风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84516.9U CN214082823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风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82823U true CN214082823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29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84516.9U Active CN214082823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风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828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2660B (zh) 空调送风装置
US9908384B2 (en)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A2580738A1 (en) Heating tower apparatus and method with isolation of outlet and inlet air
US20200224900A1 (en) Airflow system with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CN214082823U (zh) 一种风环
CN101468365B (zh) 导风装置和采用该导风装置的工件冷却装置
CN207441782U (zh) 一种内置独立散热通道的电池箱及其电池箱箱体
CN105546919A (zh) 风道系统及冰箱
CN211550083U (zh) 送风装置
CN108790135B (zh) 吹膜机用三唇冷却风环
CN110922231B (zh) 一种堆肥系统通风管道及使管道上通风孔出风均匀的方法
CN104833261A (zh) 一种高位收水冷却塔空气整流系统
CN205929413U (zh) 一种干燥系统
CN207172715U (zh) 一种3d打印丝材挤出机悬浮式风冷台
CN207581901U (zh) 集成式水冷板
CN218557949U (zh) 一种双层风环
CN217058288U (zh) 一种培养基平板水平层流冷却除水装置
CN220689022U (zh) 一种导风件及具有其的除雾装置与舞台灯具
CN114530652B (zh) 风道组件及储能电池系统
CN217822966U (zh) 一种散热风道结构及储能集装箱
CN213291325U (zh) 吹膜机用冷却风环
CN219832763U (zh) 储能预制舱散热系统
CN217426887U (zh) 一种散热通风结构及储能集装箱
CN220021274U (zh) 一种易散热的储能集装箱
CN219381590U (zh) 一种加速冷却的吹膜机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