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69966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69966U
CN214069966U CN202022809485.2U CN202022809485U CN214069966U CN 214069966 U CN214069966 U CN 214069966U CN 202022809485 U CN202022809485 U CN 202022809485U CN 214069966 U CN214069966 U CN 214069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conducting wire
conductive line
liquid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0948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振兴
陈嫚
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0948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69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69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699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外壳,外壳包括具有第一腔体的壳体、设置在第一腔体的内壁上的第一绝缘涂层、及封装在第一腔体中的第一液体;屏蔽盖,屏蔽盖设置在外壳中,屏蔽盖包括具有第二腔体的盖体、设置在第二腔体的内壁上的第二绝缘涂层、及封装在第二腔体中的第二液体;电池;充电线路,包括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第一导线的第一端与第一液体接触,第一导线的第二端与第二液体接触;第二导线的第一端与第一液体接触,第二导线的第二端与电池的第一极连接;第三导线的第一端与第二液体接触,第三导线的第二端与电池的第二极连接;第一导线为第一金属材质,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为第二金属材质;单向导电器件。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子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作为近年来高速发展的智能设备,其功能越来越强大,实用性也越来越强,不仅能实现打电话、快速定位、移动支付、远程视频、文字图画显示、播放歌曲等功能,而且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智能手机功能配置和性能提升,但受限于用户对智能手机轻薄化要求压缩了智能手机内部散热空间体积,各个部件能耗越来越大,耗电量越来越快,导致智能手机发热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智能手机的充电频率,进而影响到用户使用智能手机的整体使用寿命。相关技术中,其是将智能手机各器件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利用贴合接触、扩散和辐射,快速传导等方式进行散热,未合理转化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使用过程中,未对电子设备各器件工作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合理转化利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具有第一腔体的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上的第一绝缘涂层、及封装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的第一液体;
屏蔽盖,所述屏蔽盖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屏蔽盖包括具有第二腔体的盖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上的第二绝缘涂层、及封装在所述第二腔体中的第二液体;
电池,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外壳中;
充电线路,包括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液体接触,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液体接触;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液体接触,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三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液体接触,所述第三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导线为第一金属材质,所述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为第二金属材质;以及,
单向导电器件,所述单向导电器件连接在所述充电线路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方面,其可以利用屏蔽盖吸收电子设备各器件工作所产生的热量。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导线为不同于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的金属导线,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其外壳所填充的第一液体的温度会逐渐与环境温度相同,其屏蔽盖所填充的第二液体的温度会逐步与电子设备各器件工作时发热区域温度相同,在室温环境温度低于电子设备的温度时,其能够结合赛贝克效应,实现电子设备的散热和发电,而在室温环境温度高于电子设备的温度时,其能够结合赛贝克效应,实现电子设备的发电。第三方面,其在充电线路上设置有单向导电器件,由于单向导电器件的导通方向与电池的充电方向一致,从而避免了电池反向放电。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外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屏蔽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塞贝克效应示意图;
图6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子设备、110-外壳、1101-第一腔体、1102-壳体、1103-第一绝缘涂层、1104-第一液体、1105-第一温度感应器、120-屏蔽盖、1201-第二腔体、1102-盖体、1103-第二绝缘涂层、1104-第二液体、1105-第二温度感应器、130-电池、140-充电线路、150-单向导电器件、160-控制模块、170-第一开关、180-第二开关、1401-第一导线、1402-第二导线、1403-第三导线、1404-第四导线、1405-第五导线、1406-第六导线、1407-第七导线、1408-第八导线、1409-第九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10包括:
如图3所示的外壳110,外壳110包括具有第一腔体1101的壳体1102、设置在第一腔体1101的内壁上的第一绝缘涂层1103、及封装在第一腔体中1101的第一液体1104。
如图4所示的屏蔽盖120,屏蔽盖120设置在外壳110中,屏蔽盖120包括具有第二腔体1201的盖体1202、设置在第二腔体1201的内壁上的第二绝缘涂层1203、及封装在第二腔体1203中的第二液体1204。
电池130,电池130设置在外壳110中。
充电线路,包括第一导线1401、第二导线1402和第三导线1403,第一导线1401的第一端与第一液体1104接触,第一导线1401的第二端与第二液体1204接触;第二导线1402的第一端与第一液体1104接触,第二导线1402的第二端与电池130的第一极连接;第三导线1403的第一端与第二液体1204接触,第三导线1403的第二端与电池130的第二极连接;第一导线1401为第一金属材质,第二导线1402和第三导线1403为第二金属材质。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所示,第二导线1402的第二端与电池130的负极连接,第三导线1403的第二端与电池130的正极连接。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2所示,第二导线1402的第二端与电池130的正极连接,第三导线1403的第二端与电池130的负极连接。
单向导电器件150,单向导电器件150连接在充电线路上,单向导电器件150的导通方向与电池130的充电方向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10的屏蔽盖120为双层封闭式金属结构,可以实现电磁屏蔽。电子设备10的外壳110可以为电子设备10的后壳,其为双层封闭式结构。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导线1401可以包括14011、14012和14013,第二导线1402可以包括14021和14022,第三导线1403包括14031和14032,并且,第二导线1402和第三导线1403为同一种金属材质,第一导线1401为不同于第二导线1402和第三导线1403的金属材质。
本实施例中,第一液体1104和第二液体1204属于不同温度下的不同液体和/或不同温度下同一液体的不同形态,例如第一液体1104可以是冰水混合物,第二液体1204可以是温水。
本实施例的实现原理为:通过塞贝克效应将两种不同电导体或半导体的温度差异而引起两种物质间的电压差的热电现象来进行发电,如图5所示为塞贝克效应示意图,在两种金属甲和乙组成的回路中,如果使两个接触点的液体A和液体B温度不同,则在回路中将出现热电流。塞贝克效应的实质在于两种金属通过两种液体接触时会产生接触电势差(电压),该电势差取决于两种金属中的电子溢出功不同及两种金属中电子浓度不同造成,而相应的电动势方向取决于液体A和液体B温度梯度的方向。
在一个例子中,结合图1,第一极为电池130的负极,第二极为电池130的正极,当室温环境温度低于电子设备10的温度,并且电子设备10处于使用过程中时,其外壳110所填充的第一液体1104的温度会逐渐与环境温度相同,其屏蔽盖120所填充的第二液体1204的温度会逐步与电子设备10各器件工作时发热区域温度相同,其中,第一导线1401可以为图5所示的金属甲、第二导线1402和第三导线1403可以为图5所示的金属乙,由于第二导线1402、第一导线1401与第一液体1104接触,第三导线1403、第一导线1401与第二液体1204接触,同时,室温环境温度低于电子设备10的温度,即,第一液体1104的温度低于第二液体1204的温度,进而结合赛贝克效应的将两种不同金属导线的温度差异而引起的第一液体1104和第二液体1204间的电压差的热电现象来进行发电,实现电子设备10的散热和发电。
在一个例子中,结合图2,第一极为电池的正极,第二极为电池的负极,当室温环境温度高于电子设备10的温度,并且电子设备10处于使用过程中时,其外壳110所填充的第一液体1104的温度会逐渐与环境温度相同,其屏蔽盖120所填充的第二液体1204的温度会逐步与电子设备10各器件工作时发热区域温度相同,其中,由于第二导线1402、第一导线1401与第一液体1104接触,第三导线1403、第一导线1401与第二液体1204接触,同时,室温高于电子设备10的温度,即,第一液体1104的温度高于第二液体1204的温度,进而结合赛贝克效应的将两种不同金属导线的温度差异而引起的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间的电压差的热电现象来进行发电,实现电子设备10的发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电子设备10还包括控制模块160,充电线路还包括第四导线1404和第五导线1405。
本实施例中,第四导线1404的第一端与控制模块160连接,第四导线1404的第二端与电池130的第一极连接,第五导线1405的第一端与控制模块160连接,第五导线1405的第二端与电池130的第二极连接,实现电子设备10的控制模块160正常带电工作。
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极为电池130的负极,第二极为电池130的正极,并且,第四导线1404和第五导线1405属于同一种金属材质,也可以属于不同金属材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后壳11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腔体1101中的第一温度感应器1105,充电线路还包括第六导线1405。
本实施例中,第六导线1406的第一端与第一温度感应器1105连接,第六导线1406的第二端与控制模块160连接,从而将第一温度感应器1105所感应的第一液体1104的温度发送至控制模块160。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屏蔽盖120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腔体1201中的第二温度感应器1205,充电线路还包括第七导线1407。
本实施例中,第七导线1407的第一端与第二温度感应器1205连接,第七导线1407的第二端与控制模块160连接,从而将第二温度感应器1205所感应的第二液体1204的温度发送至控制模块160。
在一个例子中,如果室温远远高于电子设备10的温度,随着电子设备10各器件仍在工作,电子设备10温度不断升高,当前环境不利于电子设备10工作,可通过在第一液体1104和第二液体1204中的第一温度感应器1105和第二温度感应器1205实时监测第一液体1104的温度和第二液体1204的温度,当监测到的第一液体1104的温度和第二液体1204的温度高于电子设备10中的设定温度时,可通过控制模块160控制电子设备10关机等,实现电子设备10的自我保护功能。电子设备10执行温度自我保护过程如下:
步骤S101,电子设备10的温度自我保护功能开启。
步骤S102,电子设备10设置电子设备10的设定温度。
步骤S103,通过第六导线1406实时将第一液体1104的温度发送至控制模块160,以及,通过第七导线1407实时将第二液体1204的温度发送至控制模块160。
步骤S104,控制模块160将实时检测的第一液体1104的温度和第二液体1204的温度与电子设备10的设定温度进行比对,在实时检测的第一液体1104的温度和第二液体1204的温度低于电子设备10的设定温度,执行步骤S105,反之,执行步骤S106。
步骤S105,保持第四导线1404与电池130的负极连接,以及,第五导线1405与电池130的正极连接,控制模块160正常带电工作,并继续执行步骤S103。
步骤S106,断开第四导线1404与电池130的负极连接的线路,以及,断开第五导线1405与电池130的正极连接的线路,控制模块160不带电,停止工作,并控制电子设备10关机,此时,电子设备10需要用户手动开启。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还包括第一开关170,第二导线1402包括第一段第二导线14021、第二段第二导线14022和第三段第二导线14023,第一段第二导线14021的第一端为第二导线1402的第一端,第二段第二导线14022的第二端或第三段第二导线14023的第二端为第二导线1402的第二端。
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170包括第一动触点和两个第一静触点,其中,第一动触点和两个第一静触点构成第一单刀多掷开关。
本实施例中,第一动触点与第一段第二导线1402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段第二导线14022的第一端和第三段第二导线14023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静触点一一对应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线路还包括第八导线1408。
本实施例中,第八导线1408的第一端与控制系统160连接,第八导线1408的第二端与第一动触点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还包括第二开关180,第三导线1403包括第一段第三导线14031、第二段第三导线14032和第三段第三导线14033,第一段第三导线14031的第一端为第三导线1403的第一端,第二段第三导线14032的第二端或第三段第三导线14033的第二端为第三导线1403的第二端。
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关180包括第二动触点和两个第二静触点,其中,第二动触点和两个第二静触点构成第二单刀多掷开关。
本实施例中,第二动触点与第一段第三导线1403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段第三导线13032的第二端和第三段第三导线13033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静触点一一对应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线路还包括第九导线1409。
本实施例中,第九导线1409的第一端与控制系统160连接,第九导线1409的第二端与第二动触点连接。
接下来示出一个例子的第一开关170和第二开关180的工作过程:
步骤S201,通过第一温度感应器1105感应第一液体1104的温度,以及,通过第二温度感应器1205感应第二液体1204的温度。
步骤S202,通过第六导线1406将第一液体1104的温度发送至控制模块160,以及,通过第七导线1407将第二液体1204的温度发送至控制模块160。
步骤S203,控制模块160判断第一液体1104的温度是否大于第二液体1204的温度,若是,则执行步骤S204,反之,则执行步骤S205。
步骤S204,控制模块160通过第八导线140-8控制第一开关170的第一动触点与第三段第二导线14023的第二端的第一静触点连接,以及,通过第九导线1409控制第二开关180的第二动触点与第三段第三导线14033的第二端的第二静触点连接,并继续执行步骤S201。
步骤S205,控制模块160通过第八导线1408控制第一开关170的第一动触点与第二段第二导线14022的第二端的第一静触点连接,以及,通过第九导线1409控制第二开关180的第二动触点与第二段第三导线14032的第二端的第二静触点连接,并继续执行步骤S20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方面,其可以利用屏蔽盖吸收电子设备各器件工作所产生的热量。
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导线为不同于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的金属导线,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其外壳所填充的第一液体的温度会逐渐与环境温度相同,其屏蔽盖所填充的第二液体的温度会逐步与电子设备各器件工作时发热区域温度相同,在室温低于电子设备的温度时,能够实现赛贝克效应的将两种不同金属导线的温度差异而引起的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间的电压差的热电现象来进行发电,即,同时实现电子设备的散热和发电,进而将电子设备各器件工作产生的热能及时散去,并将热能转化至电能,让部分能量重复转化利用。而在室温高于电子设备的温度时,能够实现赛贝克效应的将两种不同金属导线的温度差异而引起的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间的电压差的热电现象来进行发电,即,其能够利用环境温度(太阳光、地热、其他器件工作发热等)结合赛贝克效应对电子设备进行持续充电,提高电子设备电池的续航能力。
第三方面,其通过设置单向导电器件,由于单向导电器件的导通方向与电池的充电方向一致,从而避免了电池反向放电。
第四方面,其通过温度感应器实时检测温度来实现发电电流方向一致,且当温度超过相关设定值时,电子设备将通过温度自我保护功能进行自动关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具有第一腔体的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上的第一绝缘涂层、及封装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的第一液体;
屏蔽盖,所述屏蔽盖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屏蔽盖包括具有第二腔体的盖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上的第二绝缘涂层、及封装在所述第二腔体中的第二液体;
电池,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外壳中;
充电线路,包括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液体接触,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液体接触;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液体接触,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三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液体接触,所述第三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导线为第一金属材质,所述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为第二金属材质;以及,
单向导电器件,所述单向导电器件连接在所述充电线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充电线路还包括第四导线和第五导线,
所述第四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四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五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五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的第二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的第一温度感应器,所述充电线路还包括第六导线,
所述第六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温度感应器连接,所述第六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盖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中的第二温度感应器,所述充电线路还包括第七导线,
所述第七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温度感应器连接,所述第七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导线包括第一段第二导线、第二段第二导线和第三段第二导线,所述第一段第二导线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段第二导线的第二端或所述第三段第二导线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开关包括第一动触点和两个第一静触点,其中,所述动触点和两个第一静触点构成第一单刀多掷开关;
所述第一动触点与所述第一段第二导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段第二导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段第二导线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静触点一一对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路还包括第八导线,
所述第八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八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动触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开关,所述第三导线包括第一段第三导线、第二段第三导线和第三段第三导线,所述第一段第三导线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三导线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段第三导线的第二端或所述第三段第三导线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三导线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开关包括第二动触点和两个第二静触点,其中,所述第二动触点和两个第二静触点构成第二单刀多掷开关;
所述第二动触点与所述第一段第三导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段第三导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段第三导线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静触点一一对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路还包括第九导线,
所述第九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九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动触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主板,其中,
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主板中。
CN202022809485.2U 2020-11-27 2020-11-27 电子设备 Active CN214069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09485.2U CN214069966U (zh) 2020-11-27 2020-11-27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09485.2U CN214069966U (zh) 2020-11-27 2020-11-27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69966U true CN214069966U (zh) 2021-08-27

Family

ID=77404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09485.2U Active CN214069966U (zh) 2020-11-27 2020-11-27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699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35904B1 (en) Device for improving endurance of terminal and terminal thereof
WO2022111052A1 (zh) 电子设备
CN205178617U (zh) 体表温差充电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CN104917272A (zh) 佩戴式电子设备
CN106981610A (zh) 一种二次电池
CN214069966U (zh) 电子设备
CN101604939A (zh) 热能转换为电能的终端及其实现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方法
CN218450993U (zh) 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403802A (zh) 电池及具有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CN108448689A (zh) 无线充电系统
CN203119517U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充电装置
CN212303839U (zh) 电池及具有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CN211405568U (zh) 一种加热片、充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1088388U (zh) 扣式电池及电子产品
CN210297326U (zh) 一种一站式电子设备移动电源
CN208623372U (zh) 一种手机充电器结构
JP2017175690A (ja) 充電装置、並びに、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用ケース及び電子機器
CN213660564U (zh) 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CN110768582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286252A (zh) 一种半导体开短路测试设备
CN209693354U (zh) 一种手机
CN202857181U (zh) 电子设备的壳套
CN220872777U (zh) 一种镜腿及应用该镜腿的ar眼镜
CN217936415U (zh) 一种终端设备的中框及终端设备
CN103368244B (zh) 一种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