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69069U - 一种光源模组及激光光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源模组及激光光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069069U CN214069069U CN202023309628.XU CN202023309628U CN214069069U CN 214069069 U CN214069069 U CN 214069069U CN 202023309628 U CN202023309628 U CN 202023309628U CN 214069069 U CN214069069 U CN 2140690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source
- laser
- cover plate
- source module
- heat dissip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miconductor Las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光源模组及激光光源,该光源模组包括:容置组件,所述容置组件设有容置腔;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设于所述容置腔中;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设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光源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激光器,所述激光器与所述散热组件固定连接;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光源组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源模组采用模块化设计,任何光源模组出现故障,仅需要对该光源模组进行拆除、维修或者更换即可,光源模组之间互不影响,极大提高了光源模组的可靠性;同时,由于光源模组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非常好的扩展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光源模组及激光光源。
背景技术
半导体激光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功耗低等优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光纤激光器是指用掺稀土元素玻璃光纤作为增益介质的激光器,光纤激光器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激光光纤通讯,军事国防安全,医疗器械设备,工业制造等。无论是何种激光器,在工作过程中均会产生热量,导致激光器产生的光束质量发生变化,如果不能及时散热,还会因为过热导致激光器的损坏,因此需要对激光器进行散热。
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统一水冷散热的方式对激光器进行散热,即:将多个激光器固定连接在同一个底板上,底板外接水冷机对多个激光器进行统一散热。然而,由于这种方式散热时是通过同一个底板外接水冷机进行散热,对于不同的使用需求,整个激光光源的扩展性较差,需要进行重新设计和制造,极大增加了研发和制造的工作量。同时,如果水冷机出现故障,会导致整个激光光源无法使用,激光光源的可靠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源模组及激光光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激光光源采用同一个底板外接水冷机进行散热时扩展性较差、可靠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源模组,包括:
容置组件,所述容置组件设有容置腔;
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设于所述容置腔中;
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设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光源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激光器,所述激光器与所述散热组件固定连接;
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光源组件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左侧盖板、上盖板、右侧盖板和下盖板,所述左侧盖板、所述上盖板、所述右侧盖板和所述下盖板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下盖板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散热底板,所述散热底板设于所述容置腔中,且与所述下盖板固定连接;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容置腔中,且所述换热器的散热面朝向所述容置腔的开口端;
热管,所述热管设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热管的蒸发段与所述散热底板连接,所述热管的冷凝段与所述换热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
风扇单元,所述风扇单元与所述换热器连接,且所述风扇单元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开口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底板还开设有液冷流道以及与所述液冷流道贯通的流道进口和流道出口,所述流道进口和所述流道出口用于与外部冷却装置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流道开设于所述散热底板的表面,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液冷管,所述液冷管固定设置于所述液冷流道中,且所述液冷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流道进口和所述流道出口连通;
或者,所述液冷流道包括多个开设于所述散热底板内部的流道,多个所述流道相互贯通,且所述流道与所述流道进口和所述流道出口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底板为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与所述激光器连接,所述热管的蒸发段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上盖板固定连接;
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且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光源组件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组件包括一个激光器,所述激光器为红光激光器、绿光激光器或者蓝光激光器;
或者,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多个激光器,多个所述激光器固定连接于所述散热组件的同侧表面;
或者,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多个激光器,多个所述激光器固定连接于所述散热组件的异侧表面。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激光光源,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光源模组;
所述激光光源还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固定板,所述光源模组设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光源模组的容置组件与所述固定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源模组及激光光源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源模组采用模块化设计,针对每一个光源组件,均设置一个散热组件进行散热,任何一个光源模组出现故障,仅需要对该光源模组进行拆除、维修或者更换即可,光源模组之间互不影响,不会存在一个激光器或散热组件损坏而影响其他激光器工作的情况,极大提高了光源模组的可靠性。同时,由于光源模组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光源模组作为一个独立个体,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通过光源模组数量的简单叠加来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具有非常好的扩展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对激光器进行散热的一个范例的示意图一;
图2为现有技术中对激光器进行散热的一个范例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源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源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源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源模组中散热底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源模组中散热底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源模组中散热底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源模组中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源模组中散热底板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光源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光源的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激光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例如,半导体激光器在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中,由于电能无法完全转化为光能,损失的部分电能会转化为热能,从而使得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急速上升。一方面,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光波长随温度变化,温度升高会伴随着光谱宽度的增加,光谱质量下降,发光强度也会相应地减少;另一方面,当热量无法及时耗散时,半导体激光器会因为温度的急剧上升而发生损坏。
实际在使用激光器作为光源时,通常需要多个激光器同时工作来提供激光光束,因此现有技术中为了对激光器及时进行散热,常采用统一水冷散热的方式对激光器进行散热,即:将多个激光器固定连接在同一个底板上,底板外接水冷机对多个激光器进行统一散热。如图1和图2所示,是现有技术中对激光器进行散热的一个范例。其中,多个激光器12及激光器12的控制板13固定连接在底板11上,底板11通过水管14与水冷机15连接,激光器12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底板11上,底板11通过水冷机15进行散热降温,从而实现对激光器12的散热。然而,由于这种方式散热时是通过同一个底板11外接水冷机15进行散热,其存在诸多问题:
一方面,采用统一水冷散热方式的激光光源整体扩展性较差,而市场需要千变万化,要求的激光光源的规格种类很多,对于不同的使用需求,往往需要进行重新设计和制造,极大增加了研发和制造的工作量。
另一方面,激光光源的可靠性较低,如果水冷机出现故障,会导致整个激光光源无法使用。
基于此,本实施例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光源模组,该光源模组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光源模组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不同光源数量的需求可通过光源模组的简单叠加来实现,具有非常好的扩展性,同时,一个光源模组的损坏并不会影响其他光源模组的正常工作,激光光源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请参阅图3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源模组20,包括容置组件21、散热组件22、光源组件23以及控制组件24。其中,容置组件21设有容置腔,散热组件22、光源组件23以及控制组件24均容置于该容置腔中。光源组件23包括至少一个激光器,激光器与散热组件22固定连接,以通过散热组件22进行快速散热。控制组件24与光源组件23电连接,从而对光源组件23的激光器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散热以及激光出射,容置组件21的相对两侧设有开口端,光源组件23的激光器的出射端朝向其中一个开口端,散热组件22的散热面朝向另一个开口端。当光源模组20工作时,控制组件24控制光源组件23的激光器工作,散热组件将激光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光源模组20外,从而实现对激光器的散热降温。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源模组20采用模块化设计,针对每一个光源组件23,均设置一个散热组件22进行散热,任何一个光源模组20出现故障,仅需要对该光源模组20进行拆除、维修或者更换即可,光源模组20之间互不影响,不会存在一个激光器或散热组件损坏而影响其他激光器工作的情况,极大提高了光源模组20的可靠性。同时,由于光源模组20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光源模组20作为一个独立个体,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通过光源模组20数量的简单叠加来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具有非常好的扩展性。
请参阅图5,进一步地,容置组件21包括依次连接的左侧盖板211、上盖板212、右侧盖板213和下盖板214,左侧盖板211、上盖板212、右侧盖板213和下盖板214围合形成容置腔。左侧盖板211、上盖板212、右侧盖板213和下盖板214的材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可以为塑料,也可以为金属,此处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左侧盖板211、上盖板212、右侧盖板213和下盖板21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形成容置腔的四个侧面,整体模块化程度更高。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后期对光源组件20进行固定,左侧盖板211、上盖板212、右侧盖板213或下盖板214上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螺钉孔,以便通过螺钉进行固定。
请参阅图5,进一步地,散热组件22包括散热底板221、换热器222和热管223。其中,散热底板221设于容置腔中,且与下盖板214固定连接。换热器222设于容置腔中,且换热器222的散热面朝向容置腔的开口端,以便热量能够迅速传递至光源模组20的外部。热管223设于容置腔中,其蒸发段与散热底板221连接,其冷凝段与换热器222连接。为了对换热器222迅速进行散热,散热组件22还包括风扇单元224,风扇单元224与换热器222连接,且所述风扇单元224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开口端。
请参阅图6和图9,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底板22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风冷槽2211,热管20蒸发段容置于风冷槽2211内,热管223的冷凝段延伸出风冷槽2211并容置于换热器222的装配孔中。风冷槽2211的形状和尺寸与热管223的蒸发段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以使得热管223的蒸发段能够完全放置于风冷槽2211中,且蒸发段的表面与散热底板的表面齐平,以方便将激光器固定连接于该表面。风冷槽2211的数量可以与热管223的数量一致,以确保每个风冷槽2211中放置一个热管223的蒸发段;风冷槽2211的数量也可以与热管223的数量不一致,例如风冷槽2211的数量少于热管223的数量,此时一个风冷槽2211中可以放置多个热管223的蒸发段,或者风冷槽2211的数量多于热管223的数量,以便后续根据需要扩展更多数量的热管223。
热管223是一种具有极高导热性能的传热元件,其利用毛细作用等流体原理,通过在全封闭真空管内的液体的蒸发与凝结来传递热量,可以起到类似冰箱压缩机制冷的效果,具有很高的导热性、优良的等温性、热流密度可变性、热流方向可逆性、可远距离传热等优点。热管包括管壳、吸液芯和端盖,将管内抽成预设负压后充以适量的工作液体,使紧贴管壳内壁的吸液芯毛细多孔材料中充满液体后加以密封。热管的一端为蒸发段,另一端为冷凝段,热管在实现热量转移的过程中主要包含以下过程:热量激光器通过热管的管壁和充满工作液体的吸液芯传递到液-汽分界面,工作液体在蒸发段内的液-汽分界面上蒸发,蒸汽腔内的蒸汽从蒸发段流到冷凝段,蒸汽在冷凝段内的汽-液分界面上凝结,热量从汽-液分界面通过吸液芯、液体和管壁传给换热器,在吸液芯内由于毛细作用使冷凝后的工作液体回流到蒸发段。通过以上过程,可以将激光器的热量传递至换热器,实现对激光器的散热降温。
换热器222可选为散热翅片,风扇单元224包括支架和风扇,其中支架与散热翅片固定连接,风扇与支架固定连接,且风扇的扇面朝向散热翅片的散热面,从而可以有效将散热翅片的热量吹走,以实现迅速散热。风扇与控制组件24电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控制组件24对风扇进行控制。本实施例采用风冷散热的方式,避免使用水冷机,有利于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和系列化,以满足不同的光源规格的要求。
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组件的散热性能,还可以在风冷散热的基础上,集成液冷散热。具体地,请参阅图7和图9,散热底板221还开设有液冷流道2212以及与液冷流道贯通的流道进口2213和流道出口2214,流道进口2213和流道出口2214用于与外部冷却装置连通。液冷流道2212开设于散热底板221中,可以充分利用散热底板221的空间,并通过流道进口2213和流道出口2214与外部冷却装置连通,液冷流道2212内的液体在液冷流道和冷却装置间循环,从而将从激光器吸收的热量传递至冷却装置中,实现对激光器的散热降温。冷却装置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为液冷装置或者压缩制冷装置。
进一步地,液冷流道2212开设于散热底板221中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请参阅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液冷流道2212开设于散热底板221的一侧表面,液冷流道2212中相互连通的流道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此时,为了对液体(液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可以为水)进行密封,散热组件22还包括液冷管225,液冷管225固定容置于液冷流道2212中,且液冷管225的两端分别与流道进口2213和流道出口2214连通。可选地,为了提高液冷管225的传热效率,液冷管225可以为液冷铜管,其通过焊接、粘接或者压铆等方式固定于液冷流道2212中,且液冷管225的表面与散热底板221的表面齐平,确保散热底板221可以与激光器接触紧密。
请参阅图10,在一个实施例中,液冷流道2212开设于散热底板221的内部,液冷流道2212中相互连通的流道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且流道与流道进口2213和流道出口2214连通。设置于散热底板221内部的液冷流道2212可采用摩擦焊或者钎焊的方式加工成型。由于液冷流道2212开设于散热底板221内部,散热底板221对流道具有密封作用,因此无需再在液冷流道2212中设置液冷管,液体在液冷流道2212中流动即可实现散热。当然,也可以在液冷流道2212中设置液冷管,液冷管的两端分别与流道进口2213和流道出口2214连通,液体在液冷管中流动。
进一步地,散热底板221为半导体制冷器(Thermo Electric Cooler,TEC),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与激光器连接,热管223的蒸发段与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连接,且半导体制冷器与控制组件24电连接,可以在控制组件24的控制下工作。
请参阅图5,进一步地,控制组件24包括安装板241和控制板242。其中,安装板241设于容置腔内,且安装板241与上盖板212固定连接,安装板241和上盖板212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控制板242设于该容置空间中且固定安装于安装板241的表面。
进一步地,光源组件23的激光器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源组件23包括一个激光器,该激光器固定设置于散热底板221的表面,其可以为红光激光器、绿光激光器或者蓝光激光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源组件23包括多个激光器,多个激光器固定连接于散热底板221的同侧表面。例如,光源组件23包括两个激光器,两个激光器并排设置于散热底板221,分别为红光激光器、绿光激光器或蓝光激光器中两种。再如,光源组件23包括三个激光器,三个激光器并排设置于散热底板221,三个激光器分别为红光激光器、绿光激光器以及蓝光激光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激光器的数量还可以为三个以上,此处不做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源组件23包括多个激光器,多个激光器固定连接于散热底板221的异侧表面。其中激光器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
以下给出几种光源模组的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下述实施例并不用于对光源模组进行限定。
实施例一:
一种光源模组20,包括容置组件21、散热组件22、光源组件23以及控制组件24。其中,容置组件21包括依次连接的左侧盖板211、上盖板212、右侧盖板213和下盖板214,左侧盖板211、上盖板212、右侧盖板213和下盖板214围合形成容置腔,散热组件22、光源组件23以及控制组件24均设置于容置腔中。散热组件22包括散热底板221、换热器222和热管223和风扇单元224;散热底板221为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与光源组件23的激光器连接,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与下盖板214固定连接;热管223的蒸发段与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连接,热管223的冷凝段与换热器222连接;风扇单元224与换热器222连接,且风扇单元224设置于容置腔的开口端。控制组件24包括安装板241和控制板242;安装板241设于容置腔内且安装板241与上盖板212固定连接,安装板241和上盖板212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控制板242设于该容置空间中且固定安装于安装板241的表面。半导体制冷器、风扇单元224的风扇、光源组件23的激光器均与控制板242连接。
实施例二:
一种光源模组20,包括容置组件21、散热组件22、光源组件23以及控制组件24。其中,容置组件21包括依次连接的左侧盖板211、上盖板212、右侧盖板213和下盖板214,左侧盖板211、上盖板212、右侧盖板213和下盖板214围合形成容置腔,散热组件22、光源组件23以及控制组件24均设置于容置腔中。散热组件22包括散热底板221、换热器222和热管223和风扇单元224;散热底板22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风冷槽2211,热管20蒸发段容置于风冷槽2211内,热管223的冷凝段延伸出风冷槽2211并容置于换热器222中;风扇单元224与换热器222连接,且风扇单元224设置于容置腔的开口端。光源组件23包括至少一个激光器,激光器设置于散热底板221开设有风冷槽2211的表面。控制组件24包括安装板241和控制板242;安装板241设于容置腔内且安装板241与上盖板212固定连接,安装板241和上盖板212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控制板242设于该容置空间中且固定安装于安装板241的表面。风扇单元224的风扇、光源组件23的激光器均与控制板242连接。
实施例三:
一种光源模组20,包括容置组件21、散热组件22、光源组件23以及控制组件24。其中,容置组件21包括依次连接的左侧盖板211、上盖板212、右侧盖板213和下盖板214,左侧盖板211、上盖板212、右侧盖板213和下盖板214围合形成容置腔,散热组件22、光源组件23以及控制组件24均设置于容置腔中。散热组件22包括散热底板221、换热器222和热管223和风扇单元224;散热底板22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风冷槽2211,热管20蒸发段容置于风冷槽2211内,热管223的冷凝段延伸出风冷槽2211并容置于换热器222中;风扇单元224与换热器222连接,且风扇单元224设置于容置腔的开口端。散热底板221还开设有液冷流道2212以及与液冷流道贯通的流道进口2213和流道出口2214,液冷流道2212开设于散热底板221的一侧表面,液冷流道2212内容置有液冷管225,液冷管225的两端与流道进口2213和流道出口2214连通,流道进口2213和流道出口2214用于与外部冷却装置连通。光源组件23包括至少一个激光器,激光器设置于散热底板221开设有风冷槽2211的表面。控制组件24包括安装板241和控制板242;安装板241设于容置腔内且安装板241与上盖板212固定连接,安装板241和上盖板212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控制板242设于该容置空间中且固定安装于安装板241的表面。风扇单元224的风扇、光源组件23的激光器均与控制板242连接。
实施例四:
一种光源模组20,包括容置组件21、散热组件22、光源组件23以及控制组件24。其中,容置组件21包括依次连接的左侧盖板211、上盖板212、右侧盖板213和下盖板214,左侧盖板211、上盖板212、右侧盖板213和下盖板214围合形成容置腔,散热组件22、光源组件23以及控制组件24均设置于容置腔中。散热组件22包括散热底板221、换热器222和热管223和风扇单元224;散热底板22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风冷槽2211,热管20蒸发段容置于风冷槽2211内,热管223的冷凝段延伸出风冷槽2211并容置于换热器222中。风扇单元224与换热器222连接,且风扇单元224设置于容置腔的开口端。散热底板221还开设有液冷流道2212以及与液冷流道贯通的流道进口2213和流道出口2214,液冷流道2212开设于散热底板221内,流道进口2213和流道出口2214用于与外部冷却装置连通。光源组件23包括至少一个激光器,激光器设置于散热底板221开设有风冷槽2211的表面。控制组件24包括安装板241和控制板242;安装板241设于容置腔内且安装板241与上盖板212固定连接,安装板241和上盖板212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控制板242设于该容置空间中且固定安装于安装板241的表面。风扇单元224的风扇、光源组件23的激光器均与控制板242连接。
请参阅图11和图12,本实施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激光光源,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光源模组20。所述激光光源还包括外壳30,外壳30内设有固定板40,光源模组20设于外壳30内,且光源模组20的容置组件21与固定板40通过螺钉等方式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光源模组20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为8个,8个光源模组20按照预设要求排列设置,功能上互不干扰。当然,光源模组20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值,并不仅限于上述的情形。可以理解的是,激光光源中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此处并未完全列出。
本实施例提供激光光源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光源采用上述的光源模组20,光源模组20采用模块化设计,针对每一个光源组件23,均设置一个散热组件22进行散热,任何一个光源模组20出现故障,仅需要对该光源模组20进行拆除、维修或者更换即可,光源模组20之间互不影响,不会存在一个激光器或散热组件损坏而影响其他激光器工作的情况,极大提高了激光光源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同时,由于光源模组20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光源模组20作为一个独立个体,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通过光源模组20数量的简单叠加来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容易实现产品的规格多样化和系列化,具有非常好的扩展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置组件,所述容置组件设有容置腔;
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设于所述容置腔中;
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设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光源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激光器,所述激光器与所述散热组件固定连接;
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光源组件电连接;
所述光源模组采用模块化设计,针对每一个所述光源组件,均设置一个所述散热组件进行散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左侧盖板、上盖板、右侧盖板和下盖板,所述左侧盖板、所述上盖板、所述右侧盖板和所述下盖板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下盖板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散热底板,所述散热底板设于所述容置腔中,且与所述下盖板固定连接;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容置腔中,且所述换热器的散热面朝向所述容置腔的开口端;
热管,所述热管设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热管的蒸发段与所述散热底板连接,所述热管的冷凝段与所述换热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
风扇单元,所述风扇单元与所述换热器连接,且所述风扇单元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开口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底板还开设有液冷流道以及与所述液冷流道贯通的流道进口和流道出口,所述流道进口和所述流道出口用于与外部冷却装置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流道开设于所述散热底板的表面,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液冷管,所述液冷管固定设置于所述液冷流道中,且所述液冷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流道进口和所述流道出口连通;
或者,所述液冷流道包括多个开设于所述散热底板内部的流道,多个所述流道相互贯通,且所述流道与所述流道进口和所述流道出口连通。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底板为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与所述激光器连接,所述热管的蒸发段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上盖板固定连接;
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且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光源组件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一个激光器,所述激光器为红光激光器、绿光激光器或者蓝光激光器;
或者,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多个激光器,多个所述激光器固定连接于所述散热组件的同侧表面;
或者,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多个激光器,多个所述激光器固定连接于所述散热组件的异侧表面。
10.一种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光源模组;
所述激光光源还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固定板,所述光源模组设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光源模组的容置组件与所述固定板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309628.XU CN214069069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光源模组及激光光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309628.XU CN214069069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光源模组及激光光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069069U true CN214069069U (zh) | 2021-08-27 |
Family
ID=77368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309628.XU Active CN214069069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光源模组及激光光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069069U (zh) |
-
2020
- 2020-12-31 CN CN202023309628.XU patent/CN21406906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816733U (zh) | 一种散热装置及激光光源 | |
CN111595059A (zh) | 循环液体制冷系统及制冷设备 | |
CN113448027B (zh) | 光模块散热结构、光模块及光通信设备 | |
CN113156748A (zh) | 散热组件及投影仪 | |
CN115857644A (zh) | 一种服务器用冷板式散热装置 | |
CN111351147A (zh) | 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 |
EP3927127B1 (en) | Electrical device using cooling device | |
CN116683264B (zh) | 便于降温的固体激光器 | |
CN214069069U (zh) | 一种光源模组及激光光源 | |
CN112689446A (zh) | 一种组合式高导热冷板及其应用方法 | |
CN210014475U (zh) | 一种散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 |
CN215269268U (zh) | 一种集成式大功率散热模组 | |
CN212901016U (zh) | 灯具散热装置及灯具 | |
CN214852491U (zh) | 一种电子设备的散热装置 | |
CN211457823U (zh) | 空调器及其翅片式相变散热控制盒 | |
CN211792634U (zh) | 一种使用均热板技术的风冷机箱 | |
CN211607189U (zh) | 具有泵浦结构的液冷装置 | |
CN214069082U (zh) |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器的散热装置及激光光源 | |
CN113783085A (zh) | 用于一体机风冷小功率固体激光器的内置循环被动冷却模组及方法 | |
CN112097148A (zh) | 灯具散热装置及灯具 | |
CN216818934U (zh) | 一种激光器 | |
CN218072265U (zh) | 散热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18472753B (zh) | 一种用于激光器散热的恒温系统 | |
CN219912984U (zh) | 散热平台及照明设备 | |
CN220235294U (zh) | 机箱散热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