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65100U - 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及空调机组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及空调机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065100U CN214065100U CN202120005482.5U CN202120005482U CN214065100U CN 214065100 U CN214065100 U CN 214065100U CN 202120005482 U CN202120005482 U CN 202120005482U CN 214065100 U CN214065100 U CN 2140651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heat exchange
- air conditioning
- air
- conditioning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及空调机组,其涉及制冷空调技术领域,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包括:换热机构和加湿机构;其中,换热机构包括:具有换热管和翅片的用于空气冷却或加热的换热单元;所述加湿机构包括:开闭阀,所述开闭阀的进口用于输入进水;与所述开闭阀的出口相连通的储水箱;水泵,其进口与所述储水箱相连通;多个喷嘴,多个所述喷嘴与所述水泵的出口相连通,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换热单元的上方;与所述开闭阀、所述水泵相电性连接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开闭阀和所述水泵进行控制。本申请能够将水均匀的分布到换热单元的换热管及翅片的表面,且易于控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及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21909917.8的申请中提出了一种变风量空调机组,该空调机组包括:换热机构,换热机构包括:具有换热管的用于空气冷却或加热的换热单元,换热管上设置有翅片;设置在换热单元上方的容纳水槽,容纳水槽中设置有均流板,水能依次经过均流板、流至翅片和/或换热管上;水过滤净化装置,水过滤净化装置的出水口能连接至容纳水槽并提供净水至均流板上。所述均流板与所述翅片之间可以设置有微孔介质。
上述结构的目的是为了将水过滤净化装置输出的水送至容纳水槽中的均流板,通过均流板将水均匀的进行分散至均流板的各个位置下流,下流的水再流至微孔介质中,当微孔介质中的水慢慢达到饱和以后,多余的水能够均匀的渗出往下流淌至换热单元中换热管和/或翅片表面,此时水就会在热的翅片表面蒸发,蒸发的水汽随即被进风带走进而通过空调风管输送至房间中,从而达到对室内环境加湿的目的。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均流板无法将水均匀的进行分散至均流板的各个位置下流,水会在均流板的多处聚集往下流,因此,均流板的部分区域向下流的水很少,因此,该区域下方的换热管和/或翅片表面无法获得足够的水进行蒸发加湿,进而导致整个换热机构的加湿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及空调机组,其能够将水均匀的分布到换热单元的换热管和翅片上,且易于控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所述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包括:换热机构和加湿机构;其中,换热机构包括:具有换热管和翅片的用于空气冷却或加热的换热单元;所述加湿机构包括:开闭阀,所述开闭阀的进口用于输入进水;与所述开闭阀的出口相连通的储水箱;水泵,其进口与所述储水箱相连通;多个喷嘴,多个所述喷嘴与所述水泵的出口相连通,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换热单元的上方;与所述开闭阀、所述水泵相电性连接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开闭阀和所述水泵进行控制。
优选地,所述换热管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喷嘴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排列设置。
优选地,相邻所述喷嘴之间具有间隔,多个所述喷嘴的朝向均相同且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平行。
优选地,两个所述喷嘴形成一组,一组中的两个喷嘴朝向的方向相背向;相邻组的喷嘴之间具有间隔。
优选地,流至所述喷嘴处的水的压力越大,该喷嘴与其朝向的相邻的喷嘴之间的间距越大。
优选地,所述加湿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换热单元和所述喷嘴上方处的用于防飞溅的盖板,以使所述喷嘴喷出的水向下滴落到换热单元顶部。
优选地,所述储水箱中设置有水位检测件,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水位检测件对所述开闭阀和所述水泵进行控制;当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水位检测件检测到所述储水箱中的水位低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所述开闭阀开启;当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水位检测件检测到所述储水箱中的水位达到第二预设值时,控制所述开闭阀关闭,所述第二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水泵间断运行。
优选地,所述换热管上设置有翅片,所述翅片沿竖直方向延伸,以使所述喷嘴喷出的水能附着在所述翅片表面向下流动以便能将水分布到所述换热管和所述翅片表面。
优选地,所述开闭阀的进口用于与水过滤净化装置相连接。
一种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包括如上述任一所述的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控制单元通过开启开闭阀,从而使得进水流入至储水箱中进行存储,当需要进行加湿时,控制单元控制水泵运行,水泵将储水箱中的水驱出并进行加压后输送给多个喷嘴,加压的水通过多个喷嘴从不同的位置喷出以形成细微水珠和/或水雾,从而可以覆盖换热单元所在区域,将水均匀的分布到换热单元的换热管和翅片上,所有的换热管和换热翅片表面能获得足够的水进行蒸发加湿,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整个换热机构的加湿效率。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调机组的第一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调机组的第二箱体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调机组的第二箱体的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调机组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热机构和加湿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喷嘴处的局部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
1、第一箱体;11、第一隔间;12、第二隔间;13、第三隔间;14、第四隔间;15、新风进风口;16、第一电动调节风阀;17、第一风机;18、回风进风口;19、第二风机;110、第三电动调节风阀;111、排风出风口;112、第一风量传感器;113、第二风量传感器;114、第二电动调节风阀;2、第二箱体;21、送风出风口;22、第四电动调节风阀;23、除湿模块;3、换热机构;31、换热单元;39、隔断机构;41、开闭阀;42、储水箱;421、水位检测件;43、水泵;44、喷嘴;45、盖板;46、水过滤净化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为了能够将水均匀的分布到换热单元的换热管和翅片表面,且易于控制,在本申请中提出了一种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热机构和加湿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喷嘴处的局部示意图,如图1至图2所示,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包括:换热机构3和加湿机构。其中,换热机构3包括:具有换热管的用于空气冷却或加热的换热单元31;加湿机构包括:开闭阀41,开闭阀41的进口用于输入进水;与开闭阀41的出口相连通的储水箱42;水泵43,其进口与储水箱42相连通;多个喷嘴44,多个喷嘴44与水泵43的出口相连通,喷嘴44设置在换热单元31的上方;与开闭阀41、水泵43相电性连接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对开闭阀41和水泵43进行控制。
本申请中控制单元通过开启开闭阀41,从而使得进水流入至储水箱42中进行存储,当需要进行加湿时,控制单元控制水泵43运行,水泵43将储水箱42中的水驱出并进行加压后输送给多个喷嘴44,加压的水通过多个喷嘴44从不同的位置喷出以形成细微水珠和/或水雾,从而可以覆盖换热单元31所在区域,将水均匀的分布到换热单元31的换热管和翅片上,所有的换热管和翅片表面能获得足够的水进行蒸发加湿,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整个换热机构3的加湿效率。
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本申请中的空调机组,下面将对其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调机组的第一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调机组的第二箱体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调机组的第二箱体的反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4、图6至图7所示,空调机组可以包括: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和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其中,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可以包括换热机构3和加湿机构4等部件。第一箱体1中通过隔板分隔出沿直线排列的第一隔间11、第二隔间12,沿直线排列的第三隔间13和第四隔间14,沿直线排列的第三隔间13、第四隔间14与沿直线排列的第一隔间11、第二隔间12并列分布。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隔间11和第三隔间13位于上方。第一隔间11和第三隔间13位于同一端。第一隔间11具有新风进风口15、对新风进风口15进行控制的第一风量传感器112和第一电动调节风阀16、用于将第一隔间11中的气流输送给第二隔间12的第一风机17。新风进风口15可以位于第一隔间11上端的侧壁上。第一风机17可以安装在第一隔间11和第二隔间12之间的隔板上。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三隔间13具有回风进风口18、用于将第三隔间13中的气流输送给第四隔间14的第二风机19。回风进风口18可以位于第三隔间13上端的侧壁上。第二风机19可以安装在第三隔间13和第四隔间14之间的隔板上。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隔间11和第三隔间13的隔板上具有第三电动调节风阀110。第四隔间14具有排风出风口111、对排风出风口111进行控制的第二风量传感器113和第二电动调节风阀114。排风出风口111可以位于第四隔间14的第一箱体1背离第二箱体2的一侧。第二隔间12和第四隔间14之间可以通过隔板完全隔断,以防止回风和新风提前混合。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第二箱体2上具有送风出风口21。送风出风口21可以位于第二箱体2的上端。送风出风口21处可以安装有过滤网,以为室内输送干净舒适的风。第一箱体1的第一隔间11、第三隔间13与第二箱体2之间通过隔板隔开。换热单元31位于第二隔间12、第四隔间14与第二箱体2的连通处,也是第二隔间12、第四隔间14与第二箱体2相接一侧的侧壁处,该处侧壁不需要隔板,直接安装换热单元31。换热单元31中具有隔断机构39,以使自第二隔间12流入第二箱体2的气流与自第四隔间14流入第二箱体2的气流相独立。通过上述结构可以通过换热单元31分别对自第二隔间12流入第二箱体2的气流与自第四隔间14流入第二箱体2的气流即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等。经过换热单元31处理后的气流再在第二箱体2中混合,再自送风出风口21输出。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并列设置在一起。第一箱体1的内部和第二箱体2的内部相靠近的一侧可以通过穿设有紧固件,配合螺母等从而使得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之间可拆卸的连接形式可以便于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在搬运时通过门窗以达到预定位置,再进行组装,大大提高了运输空调机组的灵活性。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隔间11、第二隔间12、第三隔间13和第四隔间14位于第二箱体2的同一侧;送风出风口21与新风进风口15、回风进风口18位于同一端。当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装配完成以后,两者可以形成如图1所示的一个整体,此时,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内形成的气流流道呈U型。具体而言,送风出风口21与新风进风口15、回风进风口18可以优先设置在上端,因为整个空调机组放置在设备间或者预定位置后,送风出风口21与新风进风口15、回风进风口18需要与吊顶中安装的风道相连接,这样可以提高连接安装时的便捷性。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空调机组可以包括:安装在第二箱体2中的第四电动调节风阀22,第四电动调节风阀22用于调节第四隔间14中的气流经过换热单元31后流入第二箱体2中的量。第四电动调节风阀22可以安装在第四隔间14与第二箱体2侧壁处的部分换热单元31的下游,即在该处换热单元31下游直接安装第四电动调节风阀22。
如图4所示,空调机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除湿模块23,除湿模块23设置在第二箱体2中,除湿模块23用于对自换热单元31流出、并流至送风出风口21的气流进行除湿。除湿模块23可以安装在第二箱体2内部的下方,从而使得自换热单元31输出的气流先经过除湿模块23处再向上流动从送风出风口21输出。上述除湿模块23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之一:家用移动除湿机、工业移动除湿机、整体式工业除湿机等等。除湿模块23可以选择性开启或关闭,当除湿模块23开启运行后,空调机组便具有了不在降低气流温度的前提下的除湿能力。除湿模块23除湿产生的水可以输送至换热单元31下方的集水槽中,通过集水槽收集后统一排放。通过开启除湿模块23,空调机组具备了对房间内空气进行除湿的能力,如此,房间内无需再购买使用除湿机等设备。根据除湿模块23所选择的具体除湿机,除湿模块23还可以具有制冷除湿或除湿后再加热的功能。
如图6所示,换热机构3可以包括:具有换热管和翅片的用于空气冷却或加热的换热单元31。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换热单元31可以包括:用于对换热管进行固定的框架和沿横向穿设在框架上的换热管。换热管可以为多根,其可以沿竖直方向和/或进风方向排列在框架上,换热管中用于流经载冷剂,从而对进风进行降温或加热。换热管可以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第一预设方向与空气来流方向相垂直。换热管上可以设置有翅片,换热管穿设在翅片上,翅片沿着换热管延伸方向排列分布,翅片之间具有间隙,进风通过间隙流经换热单元31。同时,翅片可以沿竖直方向延伸,这样可以使得喷嘴44喷出的水能沿着翅片向下流动至位于下方的换热管和翅片上。
如图6和图7所示,加湿机构可以包括:开闭阀41,储水箱42,水泵43,多个喷嘴44以及控制单元。开闭阀41的进口用于输入进水,其可以用于与水过滤净化装置46相连接,也可以与自来水等水源连接。水过滤净化装置46可以采用能够除去水中钙镁离子以及氯气等等一类杂质的装置,例如,水过滤净化装置46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之一:反渗透纯水机、纳滤膜纯水机、反渗透净水装置、纳滤膜净水装置等等,上述净水装置中也可以包括其它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等等。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充分过滤去除自来水中的氯气及钙镁离子杂质,防止进水产生水垢和腐蚀破坏换热管和翅片。为了实现电动控制,优选的,开闭阀41可以选用电磁阀。
如图6所示,储水箱42与开闭阀41的出口相连通,储水箱42能够储存一定量的水,以备加湿时使用。优选地,储水箱42中可以设置有水位检测件421,水位检测件421用于对储水箱42中的水位进行检测,以便控制对其进行加水,也可以进行故障检测。例如,控制单元控制开闭阀41打开对储水箱42进行持续加水后,但水位检测件421检测到储水箱42中的水量仍未增加,此时可以判断加湿系统出现故障,可能开闭阀41上游的水源无法进行供水。又例如,控制单元控制水泵43启动一段时间后,且并未对储水箱42进行补水,但水位检测件421检测到储水箱42中的水量未下降,此时可以判断加湿系统出现故障,可能开闭阀41损坏,一直在给储水箱42加水,可能加湿系统内部出现溢水,也可能水泵43损坏,并未将储水箱42中的水驱出至喷嘴44喷出。
如图6所示,水泵43的进口与储水箱42相连通,水泵43用于将储水箱42中的水驱出并加压后输送给喷嘴44。多个喷嘴44与水泵43的出口相连通,喷嘴44设置在换热单元31的上方,喷嘴44喷出的水能够形成细微水珠和水雾。控制单元与开闭阀41、水泵43相电性连接,控制单元对开闭阀41和水泵43进行控制,例如控制单元可以根据设置的时间规则对开闭阀41和水泵43进行控制。当储水箱中设置有水位检测件421时,控制单元还与水位检测件421相电性连接,控制单元可以根据水位检测件421对开闭阀41和水泵43进行控制。多个喷嘴44可以沿第一预设方向排列设置,这样,喷嘴44喷出的水能够均匀的分布到换热单元31沿第一预设方向的不同位置。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相邻喷嘴44之间具有间隔,如图7所示,多个喷嘴44的朝向均相同且与第一预设方向平行。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两个喷嘴44形成一组,一组中的两个喷嘴44朝向的方向相背向;相邻组的喷嘴44之间具有间隔。这种方式可以减少水泵43连接到各个喷嘴44的管线,一组喷嘴44可以共用部分管线。
由于管线的不同长度会有不同的压降,会造成不同喷嘴44处的水压不同,喷嘴44喷出的水的距离不同,即每一个喷嘴44喷出的水的覆盖的区域大小不同,因此,优选地,流至喷嘴44处的水的压力越大,该喷嘴44与其朝向的相邻的喷嘴44之间的间距越大,这样可以提高不同位置处的换热单元31顶部接收到的水量的均匀性。
如图6所示,作为优选地,加湿机构可以包括:设置在换热单元31和喷嘴44上方处的用于防飞溅的盖板45,这样以后,喷嘴44喷出的水雾和/或细微水珠无法向上方和两侧扩散出去,只能向下滴落,有效保证了喷嘴44喷出的水雾和/或细微水珠都会落在换热管和/或翅片上,减少其散发至空调机组内部的其它区域。
当控制单元通过水位检测件421检测到储水箱42中的水位低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开闭阀41开启,从而使得进水通过开闭阀41流入至储水箱42中进行存储。当控制单元通过水位检测件421检测到储水箱42中的水位达到第二预设值时,控制开闭阀41关闭,第二预设值大于第一预设值。
当需要进行加湿时,控制单元控制水泵43间断的运行,确保每次加湿的水流到换热单元31底部前有相当部分能蒸发完,这样既不会造成过早蒸发完导致加湿量不足的情况,又能避免水来不及蒸发流走损失过多。水泵43将储水箱42中的水驱出并进行加压后输送给多个喷嘴44,加压的水通过多个喷嘴44从不同的位置喷出以形成细微水珠和/或水雾,从而可以覆盖换热单元31整个顶部区域,将水均匀的分布到换热单元31的换热管和翅片上,换热管和翅片所有的换热表面能获得足够的水进行蒸发加湿,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整个换热机构3的加湿效率。
其次,由于喷嘴44喷出的水是在换热单元31中的换热管和翅片进行蒸发的,当空调机组进行制热时,换热管中的载冷剂呈较高温度状态,以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加热,因此,换热管和翅片的表面也呈较高温度状态,这样可以加速水在换热管和翅片表面的蒸发速度,从而有效提高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的加湿效果。另外,翅片一般均采用金属制成,当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停止加湿时,喷嘴44喷出的水在翅片表面不会发生大量的沉积,大部分的水均会向下流动离开所述换热单元31,极少量附着在换热管和翅片表面的水也会自然蒸发,这样整个换热单元31上不会滋生细菌和异味,从而确保流经换热单元31后输出的空气的质量。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空调机组还可以包括:设置在送风出风口21处的空气过滤滤芯,空气过滤滤芯用于对自送风出风口21流出的气流进行净化过滤。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过滤滤芯可以呈2个过滤截面的方式来布置,其分别倾斜设置以形成V型过滤结构,以提高空气过滤滤芯的总面积。通过空气过滤滤芯使得空调机组具有对房间内空气进行过滤净化的作用,空气过滤滤芯的精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任意选择,例如可以选择市场上空气净化机中使用的高性能过滤滤芯,有效去除新风和回风中的PM2.5,使得送风出风口21送出至房间的空气洁净。通过上述过程,空调机组具备了对房间内空气进行过滤的能力,如此,房间内无需再购买使用空气净化机等设备。
优选地,新风进风口15和/或回风进风口18处也可以设置有相对应的过滤网或滤芯,以除去新风和回风中的一些大颗粒杂质等,有效减缓送风出风口21处空气过滤滤芯的损耗。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调机组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申请中的空调机组在正常负荷下工作时,其通过由第一风机17形成的一条流道和由第二风机19形成的另一条流道同时进行送风,由两者形成的总送风量为空调机组在正常负荷工作下需求的送风量,同时在由第二风机19形成的另一条流道上具有用于控制和调节排风量的第二电动调节风阀114和排风出风口111,由第一风机17形成的一条流道的上游与由第二风机19形成的另一条流道的上游通过设置第三电动调节风阀110相连通,通过该第三电动调节风阀110以及新风进风口15处的第一电动调节风阀16可以最大程度的控制和调节新风量,从而在无需增设额外的新风机和排风机时即可在保证空调机送风量正常调节的同时精确控制调节新风量和排风量,从而降低现场施工工作量和系统造价。在当空调机组需要在很低的负荷工作下时,本申请中的空调机组可以关闭第一风机17和第二风机19中的其中一个风机,从而只有一个风机在最低转速允许值运行,使得整个空调机组能达到的最小送风量可降低到常规空调机组最小送风量的一半,通过上述方式便使得空调机组的送风量调节范围能更接近于空调变风量末端装置需求的送风量变化范围,从而显著提升变风量空调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当空调变风量末端装置需求的送风量更小时,例如小于10%以下时,可以将第二电动调节风阀114、第二风机19关闭,开启第一风机17,第一风机17将新风进风口15吸入的新风、回风进风口18吸入的回风向送风出风口21输出,若第一风机17的转速已降低到最低转速允许值后,送风出风口21输出的实际送风量仍大于空调变风量末端装置需求的送风量,此时可以调节第四电动调节风阀22的开度,使得部分第一风机17输出的本应自送风出风口21输出的风量将流过第四电动调节阀,然后经过第二风机19、第三电动调节阀反流至第一风机17处,如此,即使第一风机17已降低到最低转速允许值时,其部分输出的风量只是在空调机组中循环流动,只有剩余的风量才从送风出风口21中输出,因此,在该情况下本申请中空调机组的实际送风量的调节范围可以达到2%至100%,甚至更宽,其范围远远宽于20%至100%的常规空调机组风量调节范围。本申请中的空调机组的其它控制方法还可以参照申请号为CN201811337783.7的中国专利申请。
本说明书中的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照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不同之处。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方式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包括:换热机构和加湿机构;其中,换热机构包括:具有换热管和翅片的用于空气冷却或加热的换热单元;所述加湿机构包括:开闭阀,所述开闭阀的进口用于输入进水;与所述开闭阀的出口相连通的储水箱;水泵,其进口与所述储水箱相连通;多个喷嘴,多个所述喷嘴与所述水泵的出口相连通,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换热单元的上方;与所述开闭阀、所述水泵相电性连接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开闭阀和所述水泵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喷嘴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排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喷嘴之间具有间隔,多个所述喷嘴的朝向均相同且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喷嘴形成一组,一组中的两个喷嘴朝向的方向相背向;相邻组的喷嘴之间具有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流至所述喷嘴处的水的压力越大,该喷嘴与其朝向的相邻的喷嘴之间的间距越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换热单元和所述喷嘴上方处的用于防飞溅的盖板,以使所述喷嘴喷出的水向下滴落到换热单元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中设置有水位检测件,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水位检测件对所述开闭阀和所述水泵进行控制;当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水位检测件检测到所述储水箱中的水位低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所述开闭阀开启;当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水位检测件检测到所述储水箱中的水位达到第二预设值时,控制所述开闭阀关闭,所述第二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水泵间断运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上设置有翅片,所述翅片沿竖直方向延伸,以使所述喷嘴喷出的水能附着在所述翅片表面向下流动以便能将水分布到所述换热管和所述翅片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阀的进口用于与水过滤净化装置相连接。
10.一种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005482.5U CN214065100U (zh) | 2021-01-04 | 2021-01-04 | 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及空调机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005482.5U CN214065100U (zh) | 2021-01-04 | 2021-01-04 | 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及空调机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065100U true CN214065100U (zh) | 2021-08-27 |
Family
ID=77369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005482.5U Active CN214065100U (zh) | 2021-01-04 | 2021-01-04 | 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及空调机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065100U (zh) |
-
2021
- 2021-01-04 CN CN202120005482.5U patent/CN21406510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631824B1 (en) | Liquid desiccant HVAC system | |
US7231967B2 (en) | Ventilator system and method | |
KR101182064B1 (ko) | 공조 시스템 | |
US20080003940A1 (en) | Ventilator system and method | |
US6681584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ling and cleaning air | |
US11767992B2 (en) | Membrane-contactor-based air conditioner | |
CN219140955U (zh) | 一种洁净室空调系统 | |
CN214065100U (zh) | 空调机组用加湿系统及空调机组 | |
WO2008091629A2 (en) | Energy recovery ventilation with feedback and dehumidification | |
CN211290447U (zh) | 变风量空调机组 | |
KR101379850B1 (ko) | 전열교환기를 이용하여 식물 공기정화기에서 정화된 공기를 실내 각방으로 공급하는 시스템 | |
CN214701050U (zh) | 一种内置二次回风通道的组合式空调机组 | |
CN217154339U (zh) |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 |
CN111790248B (zh) | 一种恒温净化进风装置及其系统 | |
CN217785341U (zh) | 新风处理机组 | |
CN221076680U (zh) | 一种室内生态环境系统 | |
CN217154384U (zh) |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 |
KR102322117B1 (ko) | 습도 조절과 공기 정화 기능을 갖는 냉난방 겸용 보일러 시스템 | |
CN217737494U (zh) | 一种可调温多冷源新风除湿机 | |
CN216159151U (zh) | 一种温湿度控制通风装置 | |
CN217209607U (zh) | 一种洁净车间恒温恒湿新风系统 | |
US20240011650A1 (en) | Membrane-contactor-based air conditioner | |
US20240117979A1 (en) | Integrated ventilation and heat recovery terminal | |
CN111520823B (zh) | 一种送风模式和湿度可调的空调系统 | |
KR20100128773A (ko) | 공기조화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