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61092U - 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61092U
CN214061092U CN202023111739.XU CN202023111739U CN214061092U CN 214061092 U CN214061092 U CN 214061092U CN 202023111739 U CN202023111739 U CN 202023111739U CN 214061092 U CN214061092 U CN 2140610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xing plate
support rod
arc
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1173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宗儒
张沛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311173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610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610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610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涉及公路建设技术领域,包括搭板、沥青层、混凝土层、防渗水层、碎石层、夯土基层依次向下铺设,防渗水层下方设有若干支撑板,支撑板下方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下方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下方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两个第一固定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弧形护板,两个第二固定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弧形护板,第一弧形护板与第二弧形护板之间设有管道,管道上设有若干进水孔,固定螺栓分别贯穿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与螺母连接,第二支撑杆下方分别贯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二支撑杆上倾斜设有若干防沉降板,本实用新型方便对雨水的拦截和导流。

Description

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
背景技术
路基是指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是铁路和公路的基础,路基是用土或石料修筑而成的线状结构物,通常由本体、排水、防护、形式、路堤和路堑等六个方面构成。但是现有路基多为土木结构构成,经常受到地质、水、降雨、气候和振动等自然变化、人为因素的侵袭和破坏,发生沉降,失去路基应有的坚固性、稳定性和耐久性,导致路基需要经常性的维修和重建,耗时耗力,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加大了路基保养的资金支出,阻碍了交通运输。
而现有的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的防沉降能力较弱,不方便通过辅助支撑结构的设置实现提高防沉降能力的提升,而且不方便实现雨水的拦截和引流,当水流渗入到土壤层后容易导致土壤层内泥土的流失,进而造成了沉降现象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解决了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包括搭板、沥青层、混凝土层、防渗水层、碎石层、夯土基层;所述搭板、沥青层、混凝土层、防渗水层、碎石层、夯土基层依次向下铺设;
所述防渗水层下方设置有若干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方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杆;
所述第二支撑杆下方设置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护板,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护板,所述第一弧形护板与第二弧形护板之间设置有相配合的管道,所述管道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进水孔;
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分别贯穿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与螺母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套设在固定螺栓上;
所述第二支撑杆下方分别贯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均匀倾斜设置有若干防沉降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杆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延伸至第一支撑杆内壁,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与第一支撑杆内壁之间设置有硬质弹簧,且硬质弹簧为收缩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孔均匀分布在管道上端壁,且进水孔为锥形孔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防沉降板与第二支撑杆之间通过直角扭力弹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一固定板的连接端的两侧设有L型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和第二支撑杆的侧壁均设有定位插孔,所述定位插孔内设置有定位插杆,所述定位插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插杆贯穿定位插孔与定位块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搭板、沥青层、混凝土层、防渗水层、碎石层、夯土基层依次向下铺设,搭板为弧形结构,有利于将雨水导流进入该设施两边沟渠内,避免雨水直接渗入路基层中,有利于防止沉降,设置了沥青层,可起到第一级防水的作用,设置了混凝土层,可起到第二级防水的作用,设置了防渗水层,起到了第三防水的作用,从而有效避免雨水对路基层的侵蚀,避免路基层出现下降的现象发生;
通过设置管道,通过调节固定螺栓,有利于第一弧形护板与第二弧形护板将管道夹紧固定,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管道安装工作,管道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进水孔,进水孔均匀分布在管道上端壁,且进水孔为锥形孔状结构,进水孔组成了水分的扩散式拦截引流结构,从而可防止大部分水分进入夯土基层内造成土质流失,很好的处理路基渗水的情况,提高了路基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方便实现雨水的拦截和导流,从而有效避免雨水对路基层的侵蚀,避免路基层出现下降的现象发生,很好的处理路基渗水的情况,提高了路基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水孔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沉降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硬质弹簧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插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螺栓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搭板、2-沥青层、3-混凝土层、4-防渗水层、5-支撑板、6-碎石层、7-夯土基层、8-第一支撑杆、9-第二支撑杆、10-管道、11-防沉降板、12-直角扭力弹簧、13-固定螺栓、14-螺旋弹簧、15-第一固定板、16-第二固定板、17-第一弧形护板、18-第二弧形护板、19-定位插杆、20-定位块、81-硬质弹簧、101-进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考图1至图7,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包括搭板1、沥青层2、混凝土层3、防渗水层4、碎石层6、夯土基层7;搭板1、沥青层2、混凝土层3、防渗水层4、碎石层6、夯土基层7依次向下铺设;
在该设施投入使用前期,沥青层2在灌浆磨平后未完全凝固前,需要将搭板1铺设在沥青层2的上方,搭板1为弧形结构,有利于将雨水导流进入公路路基两边沟渠内,避免雨水直接渗入路基层中,有利于防止沉降,在后期投入使用中,只需将搭板1拆卸即可;
碎石层6和夯土基层7之间可以增加栅格网,有利于对路基进行加固,也有利于后续灌浆处理;
使用时,设置了沥青层2,可起到第一级防水的作用,设置了混凝土层3,可起到第二级防水的作用,设置了防渗水层4,起到了第三防水的作用,从而有效避免雨水对路基层的侵蚀,避免路基层出现下降的现象发生;
防渗水层4下方设置有若干支撑板5,支撑板5处于防渗水层4与碎石层6之间,支撑板5增大受力面积,避免路基层下降,提高了公路路基的使用寿命,支撑板5下方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杆8,第一支撑杆8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杆9;
第二支撑杆9下方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5和第二固定板16,两个第一固定板15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护板17,两个第二固定板1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护板18,第一弧形护板17与第二弧形护板18之间设置有相配合的管道10;
第二支撑杆9与第一固定板15的连接端的两侧设有L型的定位板21,定位板21和第二支撑杆9的侧壁均设有定位插孔,定位插孔内设置有定位插杆19,定位插杆19的两端分别设有定位块20,定位插杆19贯穿定位插孔与定位块20固定连接,实现L型的定位板21与第二支撑杆9之间的稳固连接,提高防沉稳定性;
管道10处于碎石层6和夯土基层7之间,管道10为圆柱形管状结构,管道10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进水孔101,进水孔101均匀分布在管道10上端壁,且进水孔101为锥形孔状结构,进水孔101组成了水分的扩散式拦截引流结构,从而可防止大部分水分进入夯土基层7内造成土质流失,很好的处理路基渗水的情况,提高了路基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第一固定板15上设置有固定螺栓13,固定螺栓13分别贯穿第一固定板15与第二固定板16与螺母连接,第一固定板15与第二固定板16之间设置螺旋弹簧14,螺旋弹簧14套设在固定螺栓13上;
通过调节固定螺栓13,有利于第一弧形护板17与第二弧形护板将管道10夹紧固定,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管道10安装工作;
第二支撑杆9下方分别贯穿第一固定板15和第二固定板16,第二支撑杆9上均匀倾斜设置有若干防沉降板11,第二支撑杆9贯穿碎石层6与防沉降板11掩埋加固在夯土基层7内;
防沉降板11与第二支撑杆9之间通过直角扭力弹簧12连接,第二支撑杆9上设有与防沉降板11相配合的固定座,固定座内设有直角扭力弹簧12,直角扭力弹簧12带动防沉降板11向路基上方倾斜,形成倒刺结构,可以提升了第二支撑杆9和土壤连接稳定性,增大接触面积,防止沉降;
使用时,公路路基受到的向下的压力就会分别通过沥青层2、混凝土层3、防渗水层4、碎石层6、夯土基层7施加到全部的防沉降板11上,而防沉降板11上都是向上倾斜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全部的防沉降板11上就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因而,全部的防沉降板11上就会抵消到很大一部分的压力,而且若干个第二支撑杆9也能够有效起到一定的支撑承载的作用,能够增强该公路路基的结构强度和承载强度,进而能够有效地起到防沉降的效果;
第一支撑杆8为圆柱形结构,第二支撑杆9的顶端延伸至第一支撑杆8内壁,第二支撑杆9的顶端与第一支撑杆8内壁之间设置有硬质弹簧81,且硬质弹簧81为收缩状态,当管道10下方的夯土基层7发生沉降时,硬质弹簧81能够有效降低沉降所带来的的应力;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第二支撑杆9上的防沉降板11通过直角扭力弹簧12带动向路基上方倾斜,形成倒刺结构,并掩埋加固在夯土基层7内,再在夯土基层7上增加栅格网,再在栅格网上铺设管道10,通过定位插杆19贯穿定位插孔与定位块20固定连接,增加第二支撑杆9和第一固定板15的连接,通过调节固定螺栓13,第一弧形护板17与第二弧形护板将管道10夹紧固定,管道10两端伸入公路路基两边沟渠内,再铺设碎石层6,再将第二支撑杆9的顶端与第一支撑杆8内壁之间通过硬质弹簧81进行连接,第一支撑杆8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再铺设防渗水层4,防渗水层4上方铺设混凝土层3,再在混凝土层3上方铺设沥青层2,在该设施投入使用前期,沥青层2在灌浆磨平后未完全凝固前,需要将搭板1铺设在沥青层2的上方;
公路两侧通过搭板1可以将大部分的雨水收集的水通导流进入该设施两边沟渠内;
在后期投入使用中,只需将搭板1拆卸即可,然后渗进路基内部的水分透过沥青层2和混凝土层3进入防渗水层4,通过防渗水层4进入碎石层6的水分,进入进水孔101内通过管道10将水分向两边沟渠排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搭板、沥青层、混凝土层、防渗水层、碎石层、夯土基层依次向下铺设,搭板为弧形结构,有利于将雨水导流进入该设施两边沟渠内,避免雨水直接渗入路基层中,有利于防止沉降,设置了沥青层,可起到第一级防水的作用,设置了混凝土层,可起到第二级防水的作用,设置了防渗水层,起到了第三防水的作用,从而有效避免雨水对路基层的侵蚀,避免路基层出现下降的现象发生;
通过设置管道,通过调节固定螺栓,有利于第一弧形护板与第二弧形护板将管道夹紧固定,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管道安装工作,管道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进水孔,进水孔均匀分布在管道上端壁,且进水孔为锥形孔状结构,进水孔组成了水分的扩散式拦截引流结构,从而可防止大部分水分进入夯土基层内造成土质流失,很好的处理路基渗水的情况,提高了路基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方便实现雨水的拦截和导流,从而有效避免雨水对路基层的侵蚀,避免路基层出现下降的现象发生,很好的处理路基渗水的情况,提高了路基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搭板(1)、沥青层(2)、混凝土层(3)、防渗水层(4)、碎石层(6)、夯土基层(7);所述搭板(1)、沥青层(2)、混凝土层(3)、防渗水层(4)、碎石层(6)、夯土基层(7)依次向下铺设;
所述防渗水层(4)下方设置有若干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下方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杆(8),所述第一支撑杆(8)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杆(9);
所述第二支撑杆(9)下方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5)和第二固定板(16),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15)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护板(17),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1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护板(18),所述第一弧形护板(17)与第二弧形护板(18)之间设置有相配合的管道(10),所述管道(10)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进水孔(101);
所述第一固定板(15)上设置有固定螺栓(13),所述固定螺栓(13)分别贯穿第一固定板(15)与第二固定板(16)与螺母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5)与第二固定板(16)之间设置螺旋弹簧(14),所述螺旋弹簧(14)套设在固定螺栓(13)上;
所述第二支撑杆(9)下方分别贯穿第一固定板(15)和第二固定板(16),所述第二支撑杆(9)上均匀倾斜设置有若干防沉降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8)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杆(9)的顶端延伸至第一支撑杆(8)内壁,所述第二支撑杆(9)的顶端与第一支撑杆(8)内壁之间设置有硬质弹簧(81),且硬质弹簧(81)为收缩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101)均匀分布在管道(10)上端壁,且进水孔(101)为锥形孔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沉降板(11)与第二支撑杆(9)之间通过直角扭力弹簧(1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9)与第一固定板(15)的连接端的两侧设有L型的定位板(21),所述定位板(21)和第二支撑杆(9)的侧壁均设有定位插孔,所述定位插孔内设置有定位插杆(19),所述定位插杆(19)的两端分别设有定位块(20),所述定位插杆(19)贯穿定位插孔与定位块(20)固定连接。
CN202023111739.XU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 Active CN2140610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11739.XU CN214061092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11739.XU CN214061092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61092U true CN214061092U (zh) 2021-08-27

Family

ID=77410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11739.XU Active CN214061092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610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7259A (zh) * 2021-12-31 2022-03-18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7259A (zh) * 2021-12-31 2022-03-18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03475U (zh) 用于覆盖层边坡的生态友好型挡墙结构
CN210857182U (zh) 一种路基排水结构
US20040179899A1 (en) Reinforced soil arch
CN214061092U (zh) 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
CN112281564A (zh) 一种软土路基的结构及加固施工工艺
CN210262555U (zh) 一种轻质土道路结构
CN209602890U (zh) 一种表层土就地固化与格栅联合加固软土地基结构
CN211549065U (zh) 一种固定于湖边潮湿土体上的防护栏
CN110924251A (zh) 底部设置有管廊的道路结构
CN107217608B (zh) 城镇道路边部渗水盲沟及其施工方法
CN216108602U (zh) 一种河涌治理挡土墙支护结构
CN214301528U (zh) 城市河道挡墙的海绵化改造系统
CN214005282U (zh) 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结构
CN212388278U (zh) 公路路基防水结构
CN109403356B (zh) 一种边坡支护结构
CN211057526U (zh) 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用路基
CN219195997U (zh) 一种应用于滩涂的生态护坡结构
CN111980131A (zh) 木栈道与下沉式绿地相结合的施工方法
CN213772763U (zh) 一种防沉降的公路路基结构
CN216920191U (zh) 一种可富集重金属的易垮塌地质河道岸堤加固设施
CN214882657U (zh) 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
CN218989766U (zh) 路面防沉降结构
CN114592495B (zh) 高填方非均匀场地强夯和置换与管桩组合地基处理方法
CN211848684U (zh) 一种路堤地段弃渣消纳构造
CN116862733B (zh) 一种迹地恢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