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47880U - 一种美发器及其风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美发器及其风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47880U
CN214047880U CN202022722739.7U CN202022722739U CN214047880U CN 214047880 U CN214047880 U CN 214047880U CN 202022722739 U CN202022722739 U CN 202022722739U CN 214047880 U CN214047880 U CN 214047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duct
flow
guide rib
guiding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2273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勇
魏绵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en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e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en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e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2273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47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47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478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美发器及其风道结构,风道结构包括风道壳体,风道壳体设置有进风口、若干出风口、风道以及至少两个导风骨位;导风骨位沿风道内气流的流动方向间隔设置,且沿气流的流动方向,由靠近进风口的一端至远离进风口的一端,不同导风骨位的内表面距离风道的中心轴线的距离逐渐减小;导风骨位的凸出方向与风道壳体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为(0,9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保证任何位置的出风口均会有气流吹出,避免靠近进风口一侧的出风口吹风量小或没有吹风的情况,有利于实现气流由出风口均匀吹出,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

Description

一种美发器及其风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发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风道结构。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风道结构的美发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美发器的风道结构内为了使气流能够顺利通过,一般不设置任何阻挡,在设置有多个出风口,且多个出风口沿风道中气流的流动方向设置的情况下,位于风道中远离进风口的位置的出风口的出风量较多,而靠近进风口的位置的出风口的出风量较少,使出风口的出风不均匀,影响使用效果。
综上所述,如何避免出风口出风不均匀的现象,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道结构,通过在风道壳体的内壁凸出设置至少两个导风骨位,并且导风骨位的内表面距离风道中心轴线的距离沿风道内气流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小,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气流由进风口进入之后,在流动的过程中会不断被导风骨位截流,被截流的气流沿位于导风骨位靠近进风口一侧的出风口吹出,剩余的气流依然会继续向前流动,将再次被截流,或直至由远离进风口一端的出风口吹出;可以使气流由出风口均匀的吹出,避免靠近进风口一侧的出风口气流吹出较少或无气流吹出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风道结构的美发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道结构,包括风道壳体,所述风道壳体设置有进风口、若干出风口、使气流流通的风道以及凸出设置于所述风道壳体内壁的至少两个导风骨位;
所述导风骨位沿所述风道内气流的流动方向间隔设置,且沿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由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至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不同所述导风骨位的内表面距离所述风道的中心轴线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内表面为所述导风骨位朝向所述风道的中心轴线的表面;
所述导风骨位的凸出方向与所述风道壳体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为(0,90]。
优选的,同一所述导风骨位沿所述风道壳体的内侧壁的周向呈环状设置。
优选的,所述导风骨位的内环面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风道的中心轴线重合。
优选的,相邻所述导风骨位的内环尺寸的差值相同。
优选的,所述导风骨位的内环均为圆形或均为椭圆形。
优选的,同一所述导风骨位沿所述风道壳体的内侧壁的周向呈非闭合的条状设置。
优选的,所述导风骨位的凸出方向垂直于其所在位置的所述风道内气流的流动方向。
优选的,相邻所述导风骨位沿所述风道内气流的流动方向的间距相同。
优选的,所述风道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所述导风骨位。
一种美发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所述美发器为圆柱梳或平板梳。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结构的过程中,气流由风道壳体的进风口进入,并沿着风道流动,出风口设置于风道壳体的侧壁,且出风口设置有多个,气流在流动的过程中,会首先与最接近进风口的导风骨位接触,导风骨位凸出设置于风道壳体的内壁,因此会截流一部分气流,被截留的气流沿导风骨位靠近进风口一侧的出风口吹出,另一部分未被截流的气流继续向前流动,会被位于前方的导风骨位再次截流,被截留的气流由此导风骨位与上一导风骨位之间的出风口吹出,剩余的未被截流的气流继续向前流动,由于沿气流的流动方向,由靠近进风口的一端至远离进风口的一端,不同导风骨位的内表面距离风道的中心轴线的距离逐渐减小,因此,在气流流动的过程中,每经过一个导风骨位,总有一部分气流被截留,保证此导风骨位接近进风口一侧的出风口或者此导风骨位与上一导风骨位之间的出风口可以有气流吹出。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由靠近进风口的一端至远离进风口的一端,不同导风骨位的内表面距离风道的中心轴线的距离逐渐减小,因此在气流流动的过程中,可以保证任何位置的出风口均会有气流吹出,避免靠近进风口一侧的出风口吹风量小或没有吹风的情况,有利于实现气流由出风口均匀吹出,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风道结构的美发器,该美发器可以为圆柱梳或平板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美发器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美发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美发器的梳头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梳头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梳头部分的沿垂直于风道内气流的流动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导风骨位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7为非圆柱梳头的美发器中导风骨位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1-7中:
1为手柄、11为导线、2为风道壳体、21为进风口、22为出风口、23为导风骨位、231为第一导风骨位、232为第二导风骨位、233为第三导风骨位、3为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风道结构,可以使各个位置的出风口均有吹风吹出,避免靠近进风口的出风口没有吹风吹出,或吹风量较小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风道结构的美发器。
请参考图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美发器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美发器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图1中美发器的梳头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梳头部分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3中梳头部分的沿垂直于风道内气流的流动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导风骨位的设置位置示意图;图7为非圆柱梳头的美发器中导风骨位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申请文件中提到的美发器可以是美发梳,也可以是吹风结构等设备,当如图1-7所示,美发器为美发梳时,梳头指设置有梳齿的一端的结构。
本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道结构,包括风道壳体2,风道壳体2设置有进风口21、若干出风口22、使气流流通的风道以及凸出设置于风道壳体2内壁的至少两个导风骨位23;导风骨位23沿风道内气流的流动方向间隔设置,且沿气流的流动方向,由靠近进风口21的一端至远离进风口21的一端,不同导风骨位23的内表面距离所述风道的中心轴线的距离逐渐减小;内表面为导风骨位23朝向风道的中心轴线的表面;导风骨位23的凸出方向与风道壳体2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为(0,90]。
如图2、4-7所示,导风骨位23为设置于风道壳体2内壁的板状凸起部分,由风道中靠近进风口21的一端至远离进风口21的一端,依次设置有三个导风骨位23:第一导风骨位231、第二导风骨位232和第三导风骨位233,其第一导风骨位231距离风道的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第二导风骨位232距离风道的中心轴线的距离;第二导风骨位232距离风道的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第三导风骨位233距离风道的中心轴线的距离。在附图中导风骨位23包括第一导风骨位231、第二导风骨位232和第三导风骨位233,但在实际设置的过程中,也可以设置两个导风骨位23,或者是更多的导风骨位23,但是由靠近进风口21的一端至远离进风口21的一端,导风骨位23的内表面距离风道的中心轴线的距离逐渐减小,以使气流在流动的过程中,可以逐渐被截流,并且每一个导风骨位23,均可以截流一部分气流。
在使用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结构的过程中,气流由风道壳体2的进风口21进入,并沿着风道流动,出风口22设置于风道壳体2的侧壁,且出风口22设置有多个,气流在流动的过程中,会首先与最接近进风口21的导风骨位23接触,导风骨位23凸出设置于风道壳体2的内壁,因此会截流一部分气流,被截留的气流沿导风骨位23靠近进风口21一侧的出风口22吹出,另一部分未被截流的气流继续向前流动,会被位于前方的导风骨位23再次截流,被截留的气流由此导风骨位23与上一导风骨位23之间的出风口22吹出,剩余的未被截流的气流继续向前流动,由于沿气流的流动方向,由靠近进风口21的一端至远离进风口21的一端,不同导风骨位23的内表面距离风道的中心轴线的距离逐渐减小,因此,在气流流动的过程中,每经过一个导风骨位23,总有一部分气流被截留,可以保证导风骨位23接近进风口21一侧或者是此导风骨位23与上一导风骨位23之间的出风口22有气流吹出。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由靠近进风口21的一端至远离进风口21的一端,不同导风骨位23的内表面距离风道的中心轴线的距离逐渐减小,因此在气流流动的过程中,可以保证任何位置的出风口22均会有气流吹出,避免靠近进风口21一侧的出风口22吹风量小或没有吹风的情况,有利于实现气流由出风口22均匀吹出,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
优选的,导风骨位23的凸出方向垂直于风道壳体2的内侧壁,当然,也可以是具有一定夹角的设置,在此不做赘述。
在不同的美发器产品中,导风骨位23的设置方式可以存在不同,例如在图1-6所示的美发器中,梳头为圆柱状结构,沿圆柱状的风道壳体2的周向均由出风口22设置,因此,可以将导风骨位23沿风道壳体2的周向设置,使导风骨位23为封闭的环状结构。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此处所说的封闭的环状结构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封闭的环状结构只是说近似封闭,当为分体式结构时,在连接位置可以存在间隙;在图7所示的美发器结构中,出风口22仅设置于设置有梳齿的一侧,此时导风骨位23可以仅设置于风道壳体2的内壁中设置有出风口22的一侧,此时,导风骨位23沿风道壳体2的内侧壁的周向呈非闭合的条状设置,具体的设置形状,需要与风道壳体2的内侧壁的弯曲弧度及形状相适应。
当导风骨位23为闭合设置的环状结构时,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此时单个导风骨位23可以是一体式结构的环状结构,也可以是由多个结构单元拼合设置的环状结构,例如,可以使风道壳体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中均设置有导风骨位23,且设置于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导风骨位23拼合设置为环状的导风骨位23。当如图7所示的美发器结构时,将风道壳体2设置为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可以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中的一者设置导风骨位23。
当导风骨位23为闭合的环状结构时,可以使导风骨位23的内环面的中心轴线与风道的中心轴线重合。
优选的,可以使相邻导风骨位23的内环的尺寸的差值相同,导风骨位23的内环可以均为圆形或均为椭圆形。
相比于现有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相邻导风骨位23的内环的尺寸的差值相同,可以使各个导风骨位23所截流的气流的流量接近,进而有利于各个出风口22的吹风均匀分布。
如图4所示,设置有三个导风骨位23,由靠近进风口21的一侧至远离进风口21的一侧依次为:第一导风骨位231、第二导风骨位232和第三导风骨位233,在使用的过程中,吹风由进风口21进入,首先与第一导风骨位231接触,导风骨位23截流的气流由靠近进风口21一侧的出风口22吹出;剩余的未被截流的气流继续向前流动,流动至第二导风骨位232处,部分气流被第二导风骨位232截流,且截流的气流由第一导风骨位23与第二导风骨位232之间的出风口22吹出,剩余的未被截流的气流继续向前流动,流动至第三导风骨位233时,部分气流被第三导风骨位233截流,截流的气流由第二导风骨位232与第三导风骨位233之间的出风口22吹出,剩余的未被截流的气流由第三导风骨位233的远离进风口21一侧的出风口22吹出。由于第一导风骨位231、第二导风骨位232和第三导风骨位233的内表面距离风道的中心轴线的距离逐渐增加,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每一个导风骨位23均可以截流一部分气流,使各个出风口22均有气流吹出。
除了上述风道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风道结构的美发器,该美发器可以为圆柱梳或平板梳;该美发器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如图1、2所示,当美发器为圆柱状梳头时,美发器包括手柄1,设置于手柄1的导线11,与手柄1连接的风道壳体2,以及设置于风道壳体2远离手柄1一端的端盖3;一般手柄1内设置有风扇,风扇吹出的吹风由进风口21进入,并由出风口22吹出。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申请文文件中提到的第一导风骨位231、第二导风骨位232和第三导风骨位233中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只是为了区分位置的不同,并没有先后顺序之分。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有实施例的任意组合方式均在此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美发器及其风道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壳体(2),所述风道壳体(2)设置有进风口(21)、若干出风口(22)、使气流流通的风道以及凸出设置于所述风道壳体(2)内壁的至少两个导风骨位(23);
所述导风骨位(23)沿所述风道内气流的流动方向间隔设置,且沿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由靠近所述进风口(21)的一端至远离所述进风口(21)的一端,不同所述导风骨位(23)的内表面距离所述风道的中心轴线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内表面为所述导风骨位(23)朝向所述风道的中心轴线的表面;
所述导风骨位(23)的凸出方向与所述风道壳体(2)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为(0,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导风骨位(23)沿所述风道壳体(2)的内侧壁的周向呈环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骨位(23)的内环面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风道的中心轴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导风骨位(23)的内环尺寸的差值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骨位(23)的内环均为圆形或均为椭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导风骨位(23)沿所述风道壳体(2)的内侧壁的周向呈非闭合的条状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骨位(23)的凸出方向垂直于其所在位置的所述风道内气流的流动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导风骨位(23)沿所述风道内气流的流动方向的间距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壳体(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所述导风骨位(23)。
10.一种美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所述美发器为圆柱梳或平板梳。
CN202022722739.7U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美发器及其风道结构 Active CN214047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22739.7U CN214047880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美发器及其风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22739.7U CN214047880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美发器及其风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47880U true CN214047880U (zh) 2021-08-27

Family

ID=77402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22739.7U Active CN214047880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美发器及其风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478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273425A1 (en) Attachment for a handheld appliance
CN211984221U (zh) 用于头发定型装置的附件
EP1985197B1 (en) Hair dryer with nozzle divided in two individual ducts
CN209732900U (zh) 一种风嘴及吹风机
US20170273426A1 (en) Attachment for a handheld appliance
US20210298445A1 (en) Attachment for a handheld appliance
EP2534971A1 (en) Airflow concentrator for electric hairdryer
CN211794793U (zh) 卷发头和吹风卷发器
CN111887565A (zh) 一种卷发棒组件及应用该卷发棒组件的电吹风
CN214047880U (zh) 一种美发器及其风道结构
CN115474756B (zh) 一种热吹风美发造型工具的风嘴配件
JP2006314787A (ja) 軸方向及び半径方向の流れを持つヘアドライヤー
US20230284763A1 (en) Hair dryer assembly having hair receiving channel
CN114176301A (zh) 一种吹风发梳件
CN212036408U (zh) 风筒结构及卷发装置
CN212521056U (zh) 一种卷发棒组件及应用该卷发棒组件的电吹风
CN110959975B (zh) 风筒结构及卷发装置
CN211632106U (zh) 风筒结构及卷发装置
CN211632109U (zh) 风筒结构及卷发装置
CN211632107U (zh) 卷发装置
CN211632108U (zh) 风筒结构及卷发装置
CN214802961U (zh) 一种冷风定型效果好的新型美发造型器
CN215189793U (zh) 带梳齿的风吸式卷发棒
CN211581867U (zh) 一种美发造型设备
CN211833231U (zh) 自动卷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