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32108U - 风筒结构及卷发装置 - Google Patents

风筒结构及卷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32108U
CN211632108U CN201922196534.7U CN201922196534U CN211632108U CN 211632108 U CN211632108 U CN 211632108U CN 201922196534 U CN201922196534 U CN 201922196534U CN 211632108 U CN211632108 U CN 2116321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ir
air outlet
air
cavity
accommodat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965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旭
孟凡迪
尹艳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ocare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ocare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ocare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965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321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321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321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ir Cur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风筒结构及卷发装置,包括:出风筒和绕发件,出风筒外壁具有第一容纳空腔,出风筒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孔,出风孔与第一容纳空腔连通;绕发件设置在出风筒上,绕发件位于第一容纳空腔内并与第一容纳空腔形成用于容纳头发的卷发区域,以使自出风孔进入卷发区域内的流体驱使头发缠绕在绕发件上;其中,出风孔呈长条状,出风孔的长度方向朝向第一容纳空腔的开口,沿出风孔长度方向,出风孔的长度与第一容纳空腔的高度之比为0.3‑0.8。通过将出风孔的长度与第一容纳空腔的高度之比设置在0.3‑0.8的范围内,能够使吹入第一容纳空腔内的流体流量适中卷发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风筒结构及卷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筒结构及卷发装置。
背景技术
卷发造型是美发时经常用到的造型选项,一些卷发装置通过向放置头发的出风筒内吹风以实现自动卷发的目的,但是由于现有的卷发装置的风筒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进入出风筒内的流体流量不合适,有些卷发装置的风筒结构进入出风筒内流体流量不足而不足以吹动头发,有些卷发装置的风筒结构进入出风筒内流体流量太大,导致头发经常被吹出,从而导致卷发失败或卷发效果不佳。
因此,亟待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风筒结构及卷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筒结构及卷发装置,能够在卷发时保持头发的稳定,卷发效果更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风筒结构,包括:
出风筒,所述出风筒具有第一容纳空腔,所述出风筒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孔,所述出风孔与所述第一容纳空腔连通;以及
绕发件,所述绕发件设置在所述出风筒上,所述绕发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腔内并与所述第一容纳空腔形成用于容纳头发的卷发区域,以使自所述出风孔进入所述卷发区域内的流体驱使头发缠绕在所述绕发件上;
其中,所述出风孔呈长条状,所述出风孔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容纳空腔的开口,沿所述出风孔长度方向,所述出风孔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容纳空腔的高度之比为0.1-0.9。
所述出风孔的长度为22mm-100mm。
所述出风孔的长度为28mm-35mm。
所述出风孔的长度与所述出风孔的宽度之比为3-170。
所述出风孔的宽度为0.6mm-5mm。
所述出风筒的壁厚为1.5mm-3mm。
所述出风孔靠近所述第一容纳空腔的开口的一端距离第一容纳空腔的开口的距离为1mm-50mm。
所述出风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容纳空腔的中心轴线呈第四夹角设置,所述第四夹角为0度-60度。
所述出风孔的数量为2-12个,多个所述出风孔周向环绕所述绕发件开设在所述出风筒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卷发装置,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风筒结构。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中,通过出风筒上开设有出风孔,出风孔将与第一容纳空腔连通,通过送风装置能够提供流体,流体自出风孔进入第一容纳空腔内并能够沿着卷发区域流动以驱使头发缠绕在绕发件上,通过将出风孔设为长条状,能够最大程度的使第一容纳空腔内均匀输入流体,通过将出风孔的长度与第一容纳空腔的高度之比设置在0.3-0.8的范围内,能够使吹入第一容纳空腔内的流体流量适中,既不会因流体流量太大使部分头发自第一容纳空腔吹出,也不会因为第一容纳空腔内部流体流量太小,而导致不能自动完成卷发,本实施例的风筒结构卷发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卷发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与图2中出风孔角度相反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出风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带有隔挡块的出风筒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设有消音部的出风筒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卷发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之一;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卷发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之另一;
图中:100、出风筒;101、风腔;102、卷发区域;103、第一基准线;104、第二基准线;105、第一夹角;106、第三基准线;107、第四基准线;108、第三夹角;109、第二夹角;110、上筒身;111、下筒壁;1111、通孔;112、上筒壁;1121、出风孔;1122、第一风向面;1123、第一基准点;1124、第二风向面;1125、第二基准点;1126、消音部;1127、第四夹角;120、下筒身;200、绕发件;210、第一绕发柱;220、第二绕发柱;230、绕发套筒;231、第一套筒;232、第二套筒;233、磁性件;240、隔挡块;310、手柄筒;312、调节键;320、电机壳;301、第二容纳空腔;311、进风孔;321、电机入风口;322、电机出风口;400、挡风板;500、负离子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限制。
参照图1-图9,本实施例中的卷发装置包括风筒结构以及送风装置以及定型装置,风筒结构包括出风筒100以及绕发件200。
本实施例中,出风筒100具有用于放置头发的第一容纳空腔,具体地,第一容纳空腔由出风筒内壁围合形成,优选地,第一容纳空腔的内侧壁为光滑面,以减小头发与其的摩擦力,绕发件200设置在第一容纳空腔内,优选地,第一容纳空腔呈规则形状,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容纳空腔呈旋转体状,第一容纳空腔的中心轴线为其旋转轴,更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容纳空腔呈圆柱状。
本实施例中,出风筒100的内部形成有风腔101,风腔101与第一容纳空腔内外设置,具体地,出风筒100包括上筒身110和下筒身120,上筒身110可拆卸地安装在下筒身120上,上筒身110与下筒身120围合形成风腔101,当然,也可以是上筒身110和下筒身120一体成型设置,上筒身110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容纳空腔,相应的,下筒身120也中部向内凹陷以与上筒身110适应,进而,使上筒身110与下筒身120围合形成的风腔101套设在第一容纳空腔外,其中,上筒身110将风腔101与第一容纳空腔隔开,优选地,上筒身110和下筒身120均呈旋转体状,上筒身110和下筒身120具有同一旋转中心轴线,此时,风腔101为一环形空腔,流体可循环流动,流体的流动更为顺畅,通过将上筒身110和下筒身120设置为规则形状,使其生产制造方便,参数控制更加容易。
本实施例中,出风筒100上开设有出风孔1121,出风孔1121将第一容纳空腔与风腔101连通,出风孔1121呈预设角度设置,以使自出风孔1121进入第一容纳空腔内的流体按照预设的方向流动,具体地,上筒身110包括上筒壁112和下筒壁111,上筒壁112贴设在下筒壁111上,优选地,上筒壁112与下筒壁111可拆卸式连接,优选地,出风孔1121开设在上筒壁112上,下筒壁111在与出风孔1121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通孔1111,通孔1111与出风孔1121连通,优选地,通孔1111与出风孔1121不存在重叠位置,即通孔1111全方位包围出风孔1121。通过风腔101的过渡,能够使自风腔101穿过出风孔1121的流体更加的稳定,流体流动的效果更佳。
本实施例中,绕发件200设置在出风筒100上,优选地,绕发件200位于第一容纳空腔的中部,并且与上筒壁112的内壁围合形成用于容纳头发的卷发区域102,具体地,卷发区域102被设为一个四周和底部相对密闭的状态,具体地,卷发区域102的四周仅与出风孔1121连通,当第一容纳空腔呈旋转体状时,绕发件200优选为旋转体,并且,绕发件200与第一容纳空腔的旋转中心轴线相同,进而方便卷发区域102内的流体的流动方向的控制。
优选地,出风孔1121底端距离出风筒100底端的距离为0-50mm,优选0-10mm,卷发区域102的最小宽度D1为0mm,进一步优选地,卷发区域102的最大宽度D1为35mm,当卷发区域102为各位置宽度相同的环形时,优选地,卷发区域102的宽度D1为0mm-35mm,进一步优选地,卷发区域102的宽度D1为10mm-16mm,优选地,绕发件200的外径D3为10mm-50mm,优选地,绕发件200的最大外径D3为38mm,最小外径D3为19mm,或者当绕发件200为圆柱状时,优选地,绕发件200的外径D3范围为19mm-38mm。需要说明的是,卷发区域102的宽度D1指的是绕发件200的外侧壁至上筒壁112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优选地,绕发件200的外径D3与出风筒100的内径(即上筒壁112的内径)之比为0.3-0.8。通过卷发区域102能够限制头发在该卷发区域102内,头发只能够按照需求缠绕在绕发件200上,通过将卷发区域102的宽度D1设置在6mm-35mm之间,能够保证在放置足够多的头发的同时,保证卷发区域102内的流体流量足够驱使头发缠绕在绕发件200上。本实施例中,送风装置与风腔101连通,用于向风腔101内输送流体,进而为风腔101内提供足够的流体。
本实施例中,定型装置用于为缠绕在绕发件200上的头发进行定型,以防止当将头发从卷发区域102内拿出后恢复原状。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卷发装置的工作过程为:通过送风装置将流体送入风腔101,通过出风孔1121将风腔101内的流体按照预设的方向输送至卷发区域102内,卷发区域102内的头发在流体的作用下,按照预设的方向移动并缠绕在绕发件200上,之后通过定型装置将缠绕在绕发件200上的头发定型,卷发完成。本实施例中的卷发装置不需要人一圈一圈将头发缠绕到烫筒上,而是自动完成烫发,运行稳定,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参照图1-图5,优选地,出风孔1121呈长条形,通过将出风孔1121设为长条状,能够最大程度的使流体在第一容纳空腔内均匀流动,在其长度方向上,出风孔1121包括第一风向面1122和第二风向面1124,通过第一风向面1122的导流,流体能够按照第一预设角度进入第一容纳空腔内并沿着卷发区域102流动,通过第二风向面1124的导流,流体能够按照第二预设角度进入第一容纳空腔内并沿着卷发区域102流动。
优选地,第一风向面1122上具有第一基准点1123,在垂直出风筒100的中心轴线的截面上,过第一基准点1123且与第一风向面1122相切或重合的直线为第一基准线103,过第一基准点1123且与绕发件200的外壁相切的直线为第二基准线104,第一基准线103与第二基准线104呈第一夹角105设置。
优选地,第一风向面1122为平面,第一风向面1122与第二基准线104形成第一夹角105,第一夹角105为0度-60度,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夹角105的角度为0度-45度,更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夹角105的角度为20度-30度,通过将
第一风向面1122设置为第一夹角105的角度,能够更稳定的将头发按照预设的轨迹缠绕在绕发件200上,进而使烫发效果更好。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风向面1122为弧面,第一基准点1123为第一风向面1122上距离第二风向面1124最近的点,第一夹角105为0度-60度,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夹角105的角度为0度-45度,更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夹角105的角度为20度-30度,通过将第一风向面1122设置为第一夹角105的角度,能够更稳定的将头发按照预设的轨迹缠绕在绕发件200上,进而使烫发效果更好。
第二风向面1124上具有第二基准点1125,在垂直出风筒100的中心轴线的截面上,过第二基准点1125且与第二风向面1124相切或重合的直线为第三基准线106,第三基准线106与第一基准线103呈第二夹角109设置,第二夹角109为0度-60度,以使第二风向面1124能够按照第二预设角度进入第一容纳空腔。
进一步优选地,第二夹角109为0度-30度。通过第一风向面1122与第二风向面1124的配合,能够使流体自出风孔1121按照预设角度进入卷发区域102,优选地,第一风向面1122与第二风向面1124平行设置。需要说明的是,预设角度指的是能够让进入第一容纳空腔内的流体绕着绕发件200旋转的角度,具体通过第一风向面1122和第二风向面1124来体现。
具体地,第二风向面1124上具有第二基准点1125,在垂直出风筒100的中心轴线的截面上,过第二基准点1125且与绕发件200的外侧壁相切的直线为第四基准线107,第三基准线106与第四基准线107呈第三夹角108设置,以使第二风向面1124能够按照第二预设角度进入第一容纳空腔。
优选地,第二风向面1124为平面,第二风向面1124与第四基准线107形成第三夹角108,第三夹角108为0度-120度,进一步优选为0度-30度。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二风向面1124为弧面,第二基准点1125为第二风向面1124上距离第一风向面1122最近的点,第三夹角108为0度-120度,进一步优选为0度-30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基准点1123还可以是第一风向面1122上的其它点,第二基准点1125还可以是第二风向面1124上的其它点。
优选地,在垂直出风筒100的中心轴线的截面上,绕发件200外侧壁上与第一基准线103最近距离的点为第三基准点,第三基准点与第一基准线103的距离P为0mm-15mm。进一步优选地,第三基准点与第一基准线103的距离P为2mm-7mm,在该范围内,流体流动的切向角度更佳,进而使进风通道的流体流动效果更佳。具体地,当第一风向面1122为平面时,以第一风向面1122的平行面为基准面,该基准面与绕发件200的外侧壁相切,第一风向面1122与该基准面的距离即为第三基准点与第一基准线103的距离P,当第一风向面1122为弧面时,第一基准线103为过第一基准点1123且与第一风向面1122相切的一条直线。
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在出风孔1121连通第一容纳空腔的一端设有风向导向壳,风向导向壳的内侧壁围合形成导风孔,流体经过导风孔后能够朝着导风孔的导向方向流动,导风孔的导向方向指的是自导风孔连接出风孔1121一端指向导风孔另一端的方向,风向导向壳的外表面为光滑的弧形以避免将头发缠绕在上面。优选地,导风孔的导向方向可调,具体地,可以是风向导向壳转动安装在出风孔1121内,进而,转动风向导向壳即可调节导向方向,以方便使用者调节头发卷发时的方向,还能够调节在预设方向上流体流动速度的大小。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出风孔1121的长度H2为15mm-100mm,进一步优选地,出风孔1121的长度H2为30mm-50mm,更进一步地,出风孔1121的长度H2为28mm-35mm。需要说明的是,出风孔1121的长度H2是指出风孔1121在第一容纳空腔的高度方向的长度分量,出风孔1121的长度H2与第一容纳空腔的高度H3之比为0.1-0.9,优选为0.4-0.8。出风孔1121的长度H2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更高效的向第一容纳空腔内输送流体,能够使吹入第一容纳空腔内的流体不会充满整个第一容纳空腔,而导致靠近第一容纳空腔开口处的头发被吹出,也不会因为第一容纳空腔内部流体流量太小,而导致不能完成卷发。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出风孔1121的宽度D2为0.6mm-5mm,进一步优选地,出风孔1121的宽度D2为1.0mm-2mm。出风孔1121的宽度D2在上述范围内,能够很精准的将流体按照预设方向送入第一容纳空腔内。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上筒壁112的壁厚为1.5mm-3.0mm。上筒壁112的壁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在上筒壁112不是太厚重的情状下保证出风孔1121能很精准的将流体按照预设方向送入第一容纳空腔内。
参照图7,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纳空腔的内壁上设置有消音部1126,具体地,消音部1126设在出风筒100的内壁上,进一步具体地,消音部1126设在上筒壁112的内侧壁上,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消音部1126呈长条状,周向环绕第一容纳空腔的轴线设在第一容纳空腔的内壁上,进一步优选地,消音部1126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容纳空腔的轴线平行,当然,也可以是与第一容纳空腔的轴线呈一定的夹角,通过消音部1126能够大大降低第一容纳空腔内流体流动时的噪音,增强了用户体验。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出风孔1121的顶端距离第一容纳空腔的开口的距离为1mm-50mm。本实施例中的卷发装置不容易将卷发区域102内的头发吹出卷发区域102,能够更方便的对卷发区域102内的头发进行卷发作业。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9,出风孔112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容纳空腔的中心轴线呈第四夹角1127设置,优选地,第四夹角1127为0度-60度,进一步优选地,第四夹角1127为0度-30度。
参照图2、图3、图6以及图7,本实施例中,出风孔1121为多个,优选地,出风孔1121的数量为2个-12个,进一步优选地,出风孔1121的数量为4-6个,优选地,多个出风孔1121围绕绕发件200开设在出风筒100上,优选地,多个出风孔1121均匀围绕绕发件200开设在出风筒100上,以使第一容纳空腔内各位置的流体流动速度更均匀。
参照图5-图7,本实施例中,通过上筒壁112可拆卸地安装在下筒壁111上,可以方便的更换上筒壁112,由于出风孔1121开设在上筒壁112上,通过在不同的上筒壁112上开设不同角度的出风孔1121,更换上筒壁112可更换出风孔1121的角度,进而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轻松实现将头发向内卷,或将头发向外卷。
参照图8以及图9,本实施例中的绕发件200包括第一绕发柱210和第二绕发柱220,第一绕发柱210设置在第二绕发柱220上,第一绕发柱210的中心轴线与第二绕发柱220的中心轴线为同一直线,第一绕发柱210超出第一容纳空腔,优选地,第一绕发柱210超出第一容纳空腔的部分的长度HI大于5mm且呈倒锥形,进而可以防止头发脱离绕发件200。
优选地,第一绕发柱210由隔热材质制成,以防止对人造成烫伤,第二绕发柱220由导热材质组成,以便于传热导热。
为了适应不同人对头发弯曲程度需求不同,本实施例中的卷发装置还包括绕发套筒230,绕发套筒230可拆卸地套设在绕发件200上,具体地,绕发套筒230上设置有磁性件233,通过磁性件233将绕发套筒230与绕发件200可拆卸式连接,进而可以改变绕发件200的外径D3,进而可以改变头发的弯曲程度。
优选地,绕发套筒230包括第一套筒231和第二套筒232,第一套筒231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套筒232上,具体地,第一套筒231套设在第一绕发柱210上,第二套筒232套设在第二绕发柱220上,优选地,第一套筒231为隔热材质制成,第二套筒232为导热材质制成。
参照图6,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隔挡块240,隔挡块240设置在第一容纳空腔的开口处,具体地,隔挡块240安装在绕发件200的顶端,隔挡块240能够部分遮挡第一容纳空腔的开口,进而,能够保证放在第一容纳空腔内的头发不会轻易的从第一容纳空腔内脱出。
为了防止头发自第一容纳空腔内脱出,本申请还提供另外一些实施例,优选地,绕发件200呈倒锥状,具体地,沿绕发件200的轴线朝向第一容纳空腔的底部方向,绕发件200的外径逐渐变小。通过将绕发件200设置为倒锥状,能够使头发很好的缠绕在绕发件200上,不会轻易自绕发件200的顶端脱出。优选的,第一绕发柱210的外径逐渐变小。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送风装置与风腔101连通,用于为风腔101内输送流体,本实施例中的卷发装置还包括手柄筒310,手柄筒310具有第二容纳空腔301,送风装置安装在手柄筒310的第二容纳空腔301内,出风筒100安装在手柄筒310上,优选地,手柄筒310与出风筒100可拆卸式连接,优选地,手柄筒310呈柱状以方便手握,手柄筒310远离出风筒100的一端开设有进风孔311,手柄筒310靠近出风筒100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口,连接口将第二容纳空腔301与风腔101连通。送风装置包括用于吸取外界流体的进风通道,送风装置能够将自进风孔311吸入手柄筒310内的流体输送至风腔101。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的送风装置包括电机、风叶组件以及电机壳320,电机壳320具有容纳腔室,风叶组件和电机安装在电机壳320的容纳腔室内,电机壳320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二容纳空腔301连通的电机入风口321,电机壳320与连接口连通,电机壳320在与连接口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电机出风口322,电机出风口322与风腔101连通,容纳腔室分别与电机入风口321和电机出风口322连通,风叶组件用于自进风孔311向容纳腔室内吸取外界流体并将吸入的流体经电机出风口322送入风腔101。通过送风装置能够将足够量的流体送入风腔101内,进而完成后续的自动卷发步骤。
优选地,为方便描述,本实施例中的进风通道的横截面积定义为第一横截面积,进风通道是指从手柄进风口至电机进风口之间的空流体通区域,本实施例中的风腔101的最小流通横截面积定义为第二横截面积,第二横截面积与第一横截面积的比值为0.5-8,优选为1-3。通过将第二横截面积与第一横截面积的比值设在0.5-8的范围内,能保持出风孔1121的流体流量、流体流动速度以及流体压力足够大,在第一容纳空腔内产生的螺旋旋涡能自动稳定地将头发吸进去并缠绕在绕发件200上,也能够在自动完成卷发的基础上,不会因流体流动速度太大导致头发凌乱。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中的风腔101的最小流通横截面积是指风腔101在与出风孔1121对应的各位置中,该位置所在的横截面积是最小的。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出风孔1121的最小流通横截面积之和定义为第三横截面积,第三横截面积与第一横截面积的比值为0.2-1.0。通过将第三横截面积与第一横截面积的比值设在0.2-1.0的范围内,能进一步保持出风孔1121的流体流量、流体流动速度以及流体压力足够大,在第一容纳空腔内产生的螺旋旋涡能自动稳定将头发吸进去并缠绕在绕发件200上。需要说明的是,当上述的出风孔1121具有多个的时候,出风孔1121的最小流通横截面积是指多个出风孔1121的最小流通横截面积之和。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电机入风口321与进风孔311之间的距离L1为60mm-140mm,电机出风口322与第一容纳空腔的开口之间的距离L2为80mm-160mm。因进风孔311与第一容纳空腔开口均为直接与外界连通,电机远离进风孔311且远离第一容纳空腔开口,能够很大程度的改善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问题。
优选地,手柄筒310的外径与出风筒100的外径的比值为1-3,优选为1.5-2,手柄筒310的外径优选为35mm-45mm,该范围内能使风道比较顺畅,与电机和风叶组件比较匹配,工作时流体流量、流体流动速度以及流体压力等参数比较合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比如,在某些实施例中,出风孔1121角度为20-30度,出风孔1121宽度为1.0-2.0mm,出风孔1121长度为28-35mm;出风孔1121数量为4-6个,出风孔1121壁厚Q为1.5-3.0mm,卷发区域102的宽度D1为10-16mm,第一风向面1122上任一垂直绕发件200的直线到绕发件200的最小距离为2mm-7mm。通过不同实施例的组合,使本实施例中的卷发装置卷发效果更佳。
参照图1-图9,本实施例中的定型装置包括第一发热装置,第一发热装置用于为绕发件200加热,通过加热后的绕发件200为头发进行定型处理。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发热装置包括发热件,发热件设置在绕发件200上,绕发件200由导热材料制成,通过发热件发热进而将绕发件200加热,进而通过绕发件200为绕在其上的头发做定型处理,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容纳空腔内的流体能够适当降低绕发件200表面的温度,也能够对头发起到一定的定型效果。
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定型装置包括第二发热装置,第二发热装置用于为进入第一容纳空腔内的流体进行加热,具体地,第二发热装置包括发热件,发热件设置在风腔101内部,通过为发热件通电,风腔101内的流体可被加热,进而进入第一容纳空腔内的流体发热,当然也可以是将手柄筒310内的流体加热,通过向第一容纳空腔内的头发吹发热的流体,进而通过发热的流体为头发进行定型处理。通过加热后的流体对头发进行定型处理,头发受热均匀,能够使每根头发具有同样的定型效果,整体的烫发效果更好。
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定型装置包括定型药水,通过向绕发件200上的头发喷洒定型药水,使头发保持卷曲的效果,进而完成定型处理。
参照图1、图8以及图9,本实施例中的卷发装置还包括挡风板400,挡风板400安装在出风筒100上,挡风板400至少部分沿第一容纳空腔中心轴线方向超出第一容纳空腔的开口处。优选地,挡风板400可拆卸安装在出风筒100的边缘上以方便拆卸安装。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的手柄筒310上设置有若干的调节键312,具体有风速开关,以及风速增高键和风速降低键,还具有温度调节开关和电源开关,各调节键312在按动时,为了方便观察,手柄筒310上还设有与若干调节键312对应的指示灯。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的卷发装置负离子发生器500,通过负离子发生器500能够使进入电机壳320的风变为离子风,有益于改善发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风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风筒,所述出风筒具有第一容纳空腔,所述出风筒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孔,所述出风孔与所述第一容纳空腔连通;以及
绕发件,所述绕发件设置在所述出风筒上,所述绕发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腔内并与所述第一容纳空腔形成用于容纳头发的卷发区域,以使自所述出风孔进入所述卷发区域内的流体驱使头发缠绕在所述绕发件上;
其中,所述出风孔呈长条状,所述出风孔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容纳空腔的开口,沿所述出风孔长度方向,所述出风孔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容纳空腔的高度之比为0.1-0.9。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风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孔的长度为15mm-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风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孔的长度为28mm-35mm。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风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孔的长度与所述出风孔的宽度之比为3-170。
5.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风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孔的宽度为0.6mm-5mm。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风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孔靠近所述第一容纳空腔的开口的一端距离第一容纳空腔的开口的距离为1mm-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风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孔的壁厚为1.5mm-3mm。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风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容纳空腔的中心轴线呈第四夹角设置,所述第四夹角为0度-60度。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风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孔的数量为2-12个,多个所述出风孔周向环绕所述绕发件开设在所述出风筒上。
10.卷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筒结构。
CN201922196534.7U 2019-12-10 2019-12-10 风筒结构及卷发装置 Active CN2116321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96534.7U CN211632108U (zh) 2019-12-10 2019-12-10 风筒结构及卷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96534.7U CN211632108U (zh) 2019-12-10 2019-12-10 风筒结构及卷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32108U true CN211632108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95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96534.7U Active CN211632108U (zh) 2019-12-10 2019-12-10 风筒结构及卷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321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9975A (zh) * 2019-12-10 2020-04-07 舒可士(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风筒结构及卷发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9975A (zh) * 2019-12-10 2020-04-07 舒可士(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风筒结构及卷发装置
WO2021115041A1 (zh) * 2019-12-10 2021-06-17 深圳素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风筒结构及卷发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7236454B2 (en) An attachment for a hand held appliance
AU2017236398B2 (en) An attachment for a hand held appliance
CN212036408U (zh) 风筒结构及卷发装置
US20170273421A1 (en) Attachment for a hand held appliance
CN211794793U (zh) 卷发头和吹风卷发器
JP2004357763A (ja) ヘアードライヤー
CN211632108U (zh) 风筒结构及卷发装置
JP2013059580A (ja) カールドライヤー
GB2548815A (en) An attachment for a hand held appliance
CN211632109U (zh) 风筒结构及卷发装置
CN211632107U (zh) 卷发装置
US20230014059A1 (en) Head for curling hair and hair styling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211632106U (zh) 风筒结构及卷发装置
CN110959975B (zh) 风筒结构及卷发装置
CN215347408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美发器
CN209463503U (zh) 一种电吹风
US11510471B2 (en) Hair dryer assembly having hair receiving channel
EP1587392B1 (en) Nozzle device for hairdryer
CN219894932U (zh) 一种出风定型效果好的新型美发造型器
CN215382026U (zh) 一种导风装置及具有吹风功能的梳子
GB2548814B (en) An attachment for a hand held appliance
CN210581442U (zh) 手持式吹风机
CN217089855U (zh) 一种冷风自动卷发器
CN114190673A (zh) 一种出风定型效果好的美发造型器
CN219206147U (zh) 毛发造型设备用内筒、卷发筒组和毛发造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1101, 1102, 1103, 1104 and 401402, building 2, Chongwen Park, Nanshan Zhiyuan, No. 3370, Liuxian Avenue, Fuguang community,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ush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101, 1102, 1103, 1104 and 401402, building 2, Chongwen Park, Nanshan Zhiyuan, No. 3370, Liuxian Avenue, Fuguang community,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OOCARE (SHENZHE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