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45437U - 一种升压电路与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压电路与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45437U
CN214045437U CN202023223003.1U CN202023223003U CN214045437U CN 214045437 U CN214045437 U CN 214045437U CN 202023223003 U CN202023223003 U CN 202023223003U CN 214045437 U CN214045437 U CN 2140454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transistor
component
ground
driving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230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军
周振威
周鹏宇
陈志强
游剑波
文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230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454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454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454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压电路与空调器,涉及升压电路技术领域。该升压电路包括升压组件、驱动芯片以及隔离组件,升压组件包括晶体管,驱动芯片与晶体管连接,以驱动晶体管的导通或关断,晶体管与强电地连接,驱动芯片与弱电地连接;其中,强电地与弱电地之间通过隔离组件连接,以隔离强电地对弱电地的干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压电路与空调器具有能够改善升压电路的EMI品质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升压电路与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压电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升压电路与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上,变频外机控制器对地的设计,都是共用一个地,即不区分强电地和弱电地,也就是说功率地(强电地)和开关电源地(弱电15V/12V/5V 地)、芯片地(弱电5V或3.3V地)都是连接在一起的。虽然强电地和弱电地都是参考地,均可作为电压的参考平面,但两者之间附带的干扰信号并不同,强电地上流过大电流,干扰信号大,而弱电地流过小电流,干扰信号较小。
因此,目前空调器的升压电路中,由于强电地和弱电地连接在一起,强电地会对弱电地造成干扰,导致电路的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变差。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升压电路中EMI品质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压电路与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升压电路中EMI品质较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包括升压组件、驱动芯片以及隔离组件,所述升压组件包括晶体管,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晶体管连接,以驱动所述晶体管的导通或关断,所述晶体管与强电地连接,所述驱动芯片与弱电地连接;其中,所述强电地与所述弱电地之间通过所述隔离组件连接,以隔离所述强电地对弱电地的干扰。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压电路中包括隔离组件,其能够隔开强电地与弱电地,进而隔开强电地对弱电地的干扰,改善升压电路的EMI品质。
可选地,所述隔离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隔离电阻或电感。
可选地,所述隔离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隔离电阻,所述至少两个隔离电阻之间通过并联和/或串联的方式连接。
可选地,所述隔离组件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以及第四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并联,并与所述第三电阻串联,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并联,并与所述第二电阻串联。
通过该连接方式,使隔离器件中构成了两串两并的电路结构,即使其中任一电阻损坏,该隔离组件也能够正常运行,稳定性更高。
可选地,所述隔离组件的总阻值小于10Ω。
可选地,所述升压电路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与驱动芯片、所述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用于通过所述连接组件驱动所述晶体管的导通与关断。
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驱动电阻、二极管以及泄放电阻,所述驱动电阻分别与所述驱动芯片、所述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泄放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泄放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芯片连接。
可选地,所述升压电路还包括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包括供电电源、滤波组件以及第五电阻,所述供电电源分别与所述驱动芯片、所述滤波组件以及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也与所述滤波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滤波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弱电地连接。
可选地,所述升压电路还包括分压组件,所述分压组件分别与主芯片、驱动芯片以及弱电地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用于通过所述分压组件接收所述主芯片的信号。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升压电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升压电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压电路的一种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压电路的一种电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升压电路;110-驱动芯片;120-升压组件;130-隔离组件;140-连接组件;150-电源组件;160-分压组件;Q1-晶体管;GND1-强电地;GND2-弱电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目前空调器的升压电路中,由于强电地和弱电地连接在一起,强电地会对弱电地造成干扰,导致电路的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变差。
目前空调器的升压电路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强电地与弱电地直接连接,因此强电地会对弱电地存在影响。在此基础上,为了改善EMI,一般都需要花大量时间整改EMI,且加很多滤波器件或者加带磁环的电源线、电源连接线来改善EMI,既造成材料成本的浪费,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及测试资源来整改EMI。若PCB(Printed CircuitBoard,印刷电路板)布局不合理,EMI很可能无论怎么调整都不合格。因此,现有的电路中存在对EMI处理较为困难的情况。
此外,如图1所示,IGBT连接的是功率地(强电地),驱动芯片(驱动IGBT) 连接的是弱电地,强电地与弱电地直接连接。由于IGBT高频PFC驱动电路中,开关频率达到40Khz,驱动芯片驱动IGBT的导通和关断,开关过程中过高的 di/dt和dv/dt对EMI的影响非常大,频率越高,EMI的设计更难。EMI与较多因素有关,比如器件的寄生电感电容,线路的杂感等,而在IGBT开通和关断过程中,驱动电压(即IGBT栅极处电压)的震荡程度对EMI是有影响的,而驱动芯片给IGBT的驱动电压15V,是参考驱动芯片的弱电地,如果将IGBT 的功率地(强电地)和驱动芯片弱电地直接连接一起,则此时15V的参考地,是有较大干扰和浮动的强电地,那么IGBT栅极处驱动电压15V将会是一个震荡的电压值,换言之,此时驱动芯片输出至晶体管的驱动电压并非为一稳定的电压,而是一波动的电压。而15V驱动电压震荡又会造成IGBT集电极与发射极处强电流和高电压的震荡,造成di/dt和dv/dt的震荡更加剧烈,从而导致EMI变差。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升压电路,通过设置隔离组件的方式,实现强电地与弱电地之间的隔离,进而达到改善升压电路的EMI的效果。
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升压电路100进行实例性说明: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请参阅图2,该升压电路100包括升压组件 120、驱动芯片110以及隔离组件130,升压组件120包括晶体管Q1,驱动芯片110与晶体管Q1连接,以驱动晶体管Q1的导通或关断,晶体管Q1与强电地GND1连接,驱动芯片110与弱电地GND2连接。并且,强电地GND1与弱电地GND2之间通过隔离组件130连接,以隔离强电地GND1对弱电地GND2的干扰。
可以理解地,强电地GND1与弱电地GND2均为参考地,且均用于提供一参考电压,在正常情况下,强电地GND1与弱电地GND2的参考电压为0,然而,当强电地GND1存在干扰信号时,其参考电压可能改变,例如,强电地GND1 的参考电压由0V变为1V。此时,由于强电地GND1与弱电地GND2之间直接连接的关系,导致弱电地GND2的参考电压也可能随之变化,即弱电地GND2的参考电压也由0V变为1V。进而使得驱动芯片110输出的驱动信号存在震荡,晶体管Q1栅极的电压震荡,导致升压电路100的EMI变差。
而通过设置隔离组件130,使得强电地GND1与弱电地GND2之间隔开,即使强电地GND1存在信号干扰,也不会影响弱电地GND2的参考电压,进而能够改善电路的EMI。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的强电地GND1,指与晶体管Q1及电源等连接的功率地,其可以为15V或12V等电压对应的参考地;本申请所述的弱电地GND2,指驱动芯片110连接的参考地,其可以为3.3V或5V等电压对应的参考地。并且,本申请提供的晶体管Q1可以为流过大电流的IGBT等开关管,当然地,在其它的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晶体管Q1也可以为其它器件,例如MOS管等。并且,本申请对驱动芯片110的型号也并不做任何限定,例如,驱动芯片110的型号可以为TC4427A。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升压电路100,可以为boost升压电路 100。请参阅图3,在该升压电路100中,驱动芯片110的驱动引脚(即图示中7号引脚)与晶体管Q1的栅极连接。此外,由图3可知,在升压电路100 中,升压组件120还包括电感L1、电解电容以及二极管D1等器件。其中,电感L1的输入端与电源(图未示)连接,电感L1的输出端分别与晶体管Q1的集电极、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电解电容E1与电解电容E2的正极连接,晶体管Q1的栅极与驱动芯片110连接,晶体管Q1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强电地GND1及电解电容E1与电解电容E2的负极。
该升压电路100的工作原理为:
驱动芯片110控制晶体管Q1不断导通与关断,且在晶体管Q1导通时,电感L1蓄能,在晶体管Q1关断时,电感L1放能,从而利用电源输出的能量与电感L1输出能量共同为电解电容E1与电解电容E2充电,起到了升压的作用。二极管D1用于防止当晶体管Q1导通时,电解电容E1与电解电容E2通过晶体管Q1进行放电。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晶体管Q1的导通与关断频率较高,且由于晶体管Q1的寄生电容、寄生电感等因素影响,导致电路的EMI变差。此外,由于驱动芯片110与弱电地GND2连接,若弱电地GND2出现受强电地GND1的干扰,则驱动芯片110输出的驱动电压将是震荡的电压值,即晶体管Q1的栅极为震荡的电压值,进而造成晶体管Q1的集电极与发射极处强电流与高电压的震荡,导致di/dt和dv/dt的震荡更加剧烈,从而导致EMI变差。
因此,通过设置隔离组件130,能够使强电地GND1与弱电地GND2互不影响,进而使弱电地GND2的参考电压稳定,驱动芯片110输出的驱动电压也更稳定,不会出现晶体管Q1栅极电压震荡的问题。
此外,为了使该升压电路100中,电压更加稳定,该升压组件120还包括RC电路,该RC电路与二极管D1并联,进而通过RC电路实现滤波的效果。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在该RC电路中,电阻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以图3所示的RC电路为例,该RC电路中电阻的数量为6个,且采用“3并2串”的方式实现连接,以提升RC电路的稳定性。基础出现其中任意一个或两个电阻故障时,例如出现断路故障时,该RC电路也能够正常实现滤波功能。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隔离组件130包括至少一个隔离电阻或电感,例如,隔离组件130中包括1个电阻,或者,隔离组件130中包括5个电阻等,本申请并不对电感与电阻的数量进行限制。
其中,当隔离组件130包括至少两个隔离电阻时,该至少两个隔离电阻之间通过并联和/或串联的方式连接。即所有隔离电阻均通过串联的方式实现连接,或者,所有电阻均通过并联的方式实现连接,或者,部分隔离电阻采用串联的方式,部分隔离电阻采用并联的方式。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隔离组件130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以及第四电阻R4,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并联,并与第三电阻 R3串联,第四电阻R4与第三电阻R3并联,并与第二电阻R2串联。通过该连接方式,可以使4个隔离电阻之间形成“2串2并”的连接方式。
一方面,通过该连接方式,即使其中任一隔离电阻故障,也能够通过与其并联的另一隔离电阻在强电地GND1与所述弱电地GND2之间形成通路。以图示为例,通过该连接方式,若图示中第一电阻R1故障,则其还可通过第二电阻R2分别与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形成通路,稳定性更高。另一方面,通过该连接方式,也能够满足功率需求,且成本较低。
此外,由于弱电地GND2的参考电压本身较低,因此为了不影响电路的正常运行,隔离组件130的总阻值需要较低,作为一种实现方式,隔离组件130 的总阻值小于10Ω。可选的,当隔离组件130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以及第四电阻R4时,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 以及第四电阻R4的阻值均为2.7Ω。
可选地,为了实现驱动芯片110的供电,本申请提供的升压电路100还包括电源组件150,电源组件150包括供电电源、滤波组件以及第五电阻,供电电源分别与驱动芯片110、滤波组件以及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也与滤波组件的一端连接,滤波组件的另一端与弱电地GND2连接。通过设置第五电阻,能够实现防浪涌的功能。
可选地,滤波组件包括电解电容E3、电容C1以及电容C2,电解电容E3、电容C1以及电容C2并联。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供电电源提供15V的电压,该电源能够为驱动芯片110进行正常供电。并且,驱动芯片110向晶体管Q1发送的驱动信号也为 15V。由于电源组件150与弱电地GND2连接,因此当弱电地GND2受强电地GND1 干扰时,则供电电源的输出的电压也会受到影响,例如产生震荡等,在此基础上,驱动芯片110输出至晶体管Q1的驱动电压也会产生震荡,降低电路的 EMI。而在设置隔离组件130后,弱电地GND2的参考电压较为稳定,使得驱动芯片110输出的驱动电压也较为稳定,避免了晶体管Q1栅极电压震荡的问题。
此外,升压电路100还包括分压组件160,分压组件160分别与主芯片、驱动芯片110以及弱电地GND2连接,驱动芯片110用于通过分压组件160接收主芯片的信号。其中,分压组件160包括第六电阻R6与第七电阻R7,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主芯片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驱动芯片110的信号接收脚(即图示中2号引脚)、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弱电地GND2连接。
通过该实现方式,使得驱动芯片110能够通过分压组件160接收主芯片的信号,例如控制启动的信号。一般而言,主芯片输出的电压值为5V,若弱电地GND2受强电地GND1的干扰,则可能导致驱动芯片110的2号引脚接收到的电压值也处于波动状态。
并且,为了滤除主芯片信号的噪声,本申请提供的分压组件160还包括滤波电容C3,该滤波电容C3与第七电阻R7并联,进而对主芯片信号进行滤波。
可以理解地,驱动芯片110的驱动信号,实质同时受7号引脚接收到的电压值以及2号引脚接收到的电压值的影响,而当弱电地GND2受到强电地 GND1的干扰时,会同时影响2号引脚与7号引脚接收到的电压值,进而导致晶体管Q1的栅极电压震荡,晶体管Q1的集电极与发射极的电压随之震荡,电路的EMI品质变差。
而通过设置隔离组件130的方式,能够起到隔离强电地GND1与弱电地 GND2,进而使弱电地GND2的参考电压稳定于0V,驱动芯片110的7号引脚与 2号引脚接收到的电压值稳定,使得驱动芯片110输出至晶体管Q1的驱动电压稳定,从而减少晶体管Q1集电极di/dt和dv/dt的震荡,大大改善了EMI 效果。此外,由于晶体管Q1的栅极处电压和电流的震荡降低,因此减少IGBT 栅极电压因尖峰造成栅极击穿的隐患,同时可以减少晶体管Q1栅极的误导通的可能,加强了晶体管Q1驱动电路正常工作的可靠性。并且,由于EMI效果得以改善,因此降低了PCB布线的要求与难度,节约了成本。
不仅如此,本申请提供的升压电路100还包括连接组件140,连接组件 140分别与驱动芯片110、晶体管Q1的栅极连接,驱动芯片110用于通过连接组件140驱动晶体管Q1的导通与关断。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连接组件140包括驱动电阻、二极管D2以及泄放电阻,驱动电阻分别与驱动芯片110、晶体管Q1的栅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与晶体管Q1的栅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与泄放电阻的一端连接,泄放电阻的另一端与驱动芯片110连接。
其中,晶体管Q1中会存在寄生电容,当驱动芯片110向晶体管Q1发送驱动信号,并驱动晶体管Q1导通时,实际上的寄生电容会充电,而为了在驱动芯片110控制晶体管Q1关闭时,为了尽快将寄生电容中的电量释放,以避免产生震荡,本申请提供的连接组件140中设置了泄放电阻,使得在此时段内,寄生电容中的电量能够通过泄放电阻进行泄放。
并且,为了加快其泄放速度,泄放电阻的阻值需大于驱动电阻的阻值。然而,若驱动信号也从通过泄放电阻的通路传输至晶体管Q1,则晶体管Q1导通时间变化,不利于实际应用。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二极管D2,利用二极管D2的单向导电性,能够有效地防止驱动信号经泄放电阻的通路传输至晶体管Q1。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本申请中,驱动电阻包括第九电阻R9与第十电阻R10,第九电阻R9与第十电阻R10并联,泄放电阻包括第十一电阻R11与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一电阻R11与第十二电阻R12并联。
此外,为了保护晶体管Q1,升压组件120还包括第十三电阻R13与稳压管ZD1,其中,第十三电阻R13分别与晶体管Q1的栅极、发射极连接,进而够起到泄放电阻的作用,其能够起到将栅极与发射极之间的静电泻放掉的作用,从而保护了晶体管Q1。稳压管ZD1的阳极与晶体管Q1的发射极连接,稳压管ZD1的阴极与晶体管Q1的栅极连接,稳压管ZD1能够起到稳定晶体管Q1 的栅极与发射极之间电压的作用。
基于上述实现方式,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升压电路100。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了一种升压电路,升压电路包括升压组件、驱动芯片以及隔离组件,升压组件包括晶体管,驱动芯片与晶体管连接,以驱动晶体管的导通或关断,晶体管与强电地连接,驱动芯片与弱电地连接;其中,强电地与弱电地之间通过隔离组件连接,以隔离强电地对弱电地的干扰。由于本申请提供的升压电路中包括隔离组件,其能够隔开强电地与弱电地,进而隔开强电地对弱电地的干扰,改善升压电路的EMI品质。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100)包括升压组件(120)、驱动芯片(110)以及隔离组件(130),所述升压组件(120)包括晶体管(Q1),所述驱动芯片(110)与所述晶体管(Q1)连接,以驱动所述晶体管(Q1)的导通或关断,所述晶体管(Q1)与强电地(GND1)连接,所述驱动芯片(110)与弱电地(GND2)连接;其中,
所述强电地(GND1)与所述弱电地(GND2)之间通过所述隔离组件(130)连接,以隔离所述强电地(GND1)对弱电地(GND2)的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组件(130)包括至少一个隔离电阻或电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组件(130)包括至少两个隔离电阻,所述至少两个隔离电阻之间通过并联和/或串联的方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组件(130)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以及第四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并联,并与所述第三电阻串联,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并联,并与所述第二电阻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组件(130)的总阻值小于10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100)还包括连接组件(140),所述连接组件(140)分别与驱动芯片(110)、所述晶体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驱动芯片(110)用于通过所述连接组件(140)驱动所述晶体管(Q1)的导通与关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40)包括驱动电阻、二极管以及泄放电阻,所述驱动电阻分别与所述驱动芯片(110)、所述晶体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晶体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泄放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泄放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芯片(11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100)还包括电源组件(150),所述电源组件(150)包括供电电源、滤波组件以及第五电阻,所述供电电源分别与所述驱动芯片(110)、所述滤波组件以及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也与所述滤波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滤波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弱电地(GND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100)还包括分压组件(160),所述分压组件(160)分别与主芯片、驱动芯片(110)以及弱电地(GND2)连接,所述驱动芯片(110)用于通过所述分压组件(160)接收所述主芯片的信号。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升压电路(100)。
CN202023223003.1U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升压电路与空调器 Active CN2140454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3003.1U CN214045437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升压电路与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3003.1U CN214045437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升压电路与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45437U true CN214045437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43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23003.1U Active CN214045437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升压电路与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454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87989B2 (ja) オープン出力保護を備えるドライバ
CN109004820B (zh) 适用于GaN功率器件高速栅驱动的开关自举充电电路
JP2019514153A (ja) コンタクタコイル制御回路
WO2013071758A1 (zh) 一种电源输入负载上电缓启动装置
CN110011521B (zh) 驱动电路、驱动芯片及其驱动方法
JP2011055695A (ja) 電圧駆動素子の駆動回路
CN103091534B (zh) 高压偏移检测电路
CN103699169A (zh) 电源电路
CN103034608A (zh) 热插拔电路、接口电路及电子设备组件
US8866458B2 (en) Integrated high-voltage power supply start-up circuit
CN214045437U (zh) 一种升压电路与空调器
CN114696593A (zh) 一种升压电路与空调器
CN211791241U (zh) 一种驱动电路、升压电路以及空调器
CN115912926A (zh) 辅助电源控制电路、辅助电源及光伏并网逆变器
US11929667B2 (en) Switching converter and low-voltage startup circuit thereof
CN112311227B (zh) 开关电源及其振铃消除电路和振铃消除方法
CN111313881B (zh) 一种提高igbt驱动器抗干扰性能的方法
CN203387740U (zh) 无辅助绕组的原边控制led驱动电路及其pfc恒流控制电路
CN111988022A (zh) 一种汽车pwm输出电路
CN103034607A (zh) 热插拔电路、接口电路及电子设备组件
CN212810185U (zh) 继电器保护电路
CN110601512A (zh) 一种分立式高边驱动电路系统
CN218449854U (zh) 一种缓启动电路
JP2015154682A (ja) Dc/dcコンバータ
CN219304815U (zh) 一种驱动mos管的自举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