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45297U - 一种音圈马达 - Google Patents

一种音圈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45297U
CN214045297U CN202120090531.XU CN202120090531U CN214045297U CN 214045297 U CN214045297 U CN 214045297U CN 202120090531 U CN202120090531 U CN 202120090531U CN 214045297 U CN214045297 U CN 2140452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ring
hole
base
voice coil
coil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9053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建华
叶健忠
李育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nco Industrial Co ltd
SAE Magnetics HK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nco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co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nco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9053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452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452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452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音圈马达,其包括固定组件、活动组件以及胶圈;固定组件具有容置位以及设于容置位底部的第一通孔;活动组件通过胶圈与固定组件相连接,以悬置于容置位内,且活动组件具有第二通孔;其中,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胶圈同轴设置。基于上述结构,由于胶圈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产生悬挂、缓冲、抑震、导向等效果,从而可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弹簧片;又由于胶圈可直接通过点胶或者灌注凝胶而形成,因此结构更简单、适应性更好、容错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且不易损坏,进而可有效地缩短音圈马达的开发周期,降低其工艺要求,提高其良品率,减少其生产成本,增强其产品竞争力。

Description

一种音圈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圈马达。
背景技术
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简称VCM)又称音圈驱动器(Voice Coil Actuator,简称VCA),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可实现直线型及有限摆角运动,其主要应用于摄像模组当中。
音圈马达主要包括固定组件和用于安装镜头的活动组件,在现有设计中,活动组件一般通过上下两片薄的弹簧片安装于固定组件上,弹簧片具有悬挂、缓冲、抑震、导向等作用。然而,上述结构存在以下缺陷:
1、弹簧片的设计周期较长,需要反复仿真计算,并且在试产阶段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结构,非常麻烦;
2、弹簧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蚀刻工艺,生产成本较高;
3、弹簧片的结构非常精细,在装配过程中极易损坏,对制程的工艺要求很高。
综上所述,由于弹簧片工艺复杂,良品率低,在音圈马达的开发过程中占据不少成本,从而导致现有的音圈马达开发周期较长,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开发周期短、便于生产、成本低、良品率高、工艺要求低的音圈马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音圈马达,其包括:
固定组件,其具有容置位以及设于所述容置位底部的第一通孔;
活动组件,其通过胶圈与所述固定组件相连接,以悬置于所述容置位内,所述活动组件具有第二通孔;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胶圈同轴设置。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圈环设于所述活动组件的外周,所述胶圈通过将凝胶注入所述固定组件与活动组件之间的间隙中形成。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圈的外侧面与所述固定组件粘接,所述胶圈的内侧面与所述活动组件粘接。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座和磁铁,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磁铁设于所述底座的一侧并参与限定所述容置位;
所述活动组件包括镜座和线圈,所述第二通孔设于所述镜座上,所述线圈设于所述镜座的外侧面并与所述磁铁对应同侧设置;
所述胶圈的外侧面与所述底座以及所述磁铁粘接,所述胶圈的内侧面与所述镜座以及所述线圈粘接。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铁设为两组,二者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相对的两侧,所述容置位被限定于两组所述磁铁之间,所述线圈设为两个且分别与两组所述磁铁一一对应同侧设置。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圈马达还包括导电片,其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镜座之间并与所述线圈相连接。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座和线圈,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线圈设于所述底座的一侧并参与限定所述容置位;
所述活动组件包括镜座和磁铁,所述第二通孔设于所述镜座上,所述磁铁设于所述镜座的外侧面并与所述线圈对应同侧设置;
所述胶圈的外侧面与所述底座以及所述线圈粘接,所述胶圈的内侧面与所述镜座以及所述磁铁粘接。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圈设为两个,二者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相对的两侧,所述容置位被限定于两个所述线圈之间,所述磁铁设为两组且分别与两个所述线圈一一对应同侧设置。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柔性电路板,其设于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线圈的外侧,所述线圈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圈马达还包括外壳,其设于所述固定组件上并罩住所述活动组件和所述胶圈,所述外壳具有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以及所述胶圈同轴的第三通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音圈马达,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一方面,由于胶圈具有一定的弹性,并且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轴设置,因此同样能够产生悬挂、缓冲、抑震、导向等效果,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弹簧片;另一方面,由于胶圈可直接通过点胶或者灌注凝胶而形成,因此结构更简单、适应性更好、容错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且不易损坏,只需通过简单的计算和操作即可完成设计、生产以及装配,无需反复的仿真计算、后期修改以及复杂的工艺流程,进而可有效地缩短音圈马达的开发周期,降低其工艺要求,提高其良品率,减少其生产成本,增强其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音圈马达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音圈马达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音圈马达(未显示外壳)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音圈马达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音圈马达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音圈马达(未显示外壳)的俯视图。
图中:1、底座;11、第一通孔;2、磁铁;3、镜座;31、第二通孔;4、线圈;100、固定组件;200、活动组件;300、胶圈;400、导电片;500、外壳;501、第三通孔;600、柔性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以区分同一类型的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这些技术特征的相对重要性、顺序以及数量,也即,“第一”技术特征可以被称为“第二”技术特征,“第二”技术特征也可以被称为“第一”技术特征,并且,限定有“第一”、“第二”的技术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技术特征。另外,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需要强调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音圈马达,其主要包括固定组件100、活动组件200以及胶圈300;固定组件100具有容置位以及设于容置位底部的第一通孔11;活动组件200通过胶圈300与固定组件100相连接,以悬置于容置位内,且活动组件200具有用于安装镜头的第二通孔31;其中,胶圈300为环状的弹性连接件,并且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31、胶圈300同轴设置。
基于上述结构,一方面,由于胶圈300具有一定的弹性,并且与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31同轴设置,因此同样能够产生悬挂、缓冲、抑震、导向等效果,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弹簧片;另一方面,由于胶圈300可直接通过点胶或者灌注凝胶而形成,因此结构更简单、适应性更好、容错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且不易损坏,只需通过简单的计算和操作即可完成设计、生产以及装配,无需反复的仿真计算、后期修改以及复杂的工艺流程,进而可有效地缩短音圈马达的开发周期,降低其工艺要求,提高其良品率,减少其生产成本,增强其产品竞争力。
进一步的,胶圈300环设于活动组件200的外周,其通过将凝胶注入固定组100件与活动组件200之间的间隙中形成,并且,胶圈300的外侧面与固定组件100粘接,胶圈300的内侧面与活动组件200粘接。如此,胶圈300还相当于密封圈,可防止尘埃进入固定组件100与活动组件200之间,以大幅度地降低尘埃对音圈马达的影响,提升其稳定性。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音圈马达为动圈式马达。具体而言,固定组件100包括底座1和磁铁2,第一通孔11设于底座1上,磁铁2设于底座1的一侧并参与限定容置位;活动组件200包括镜座3和线圈4,第二通孔31设于镜座3上,线圈4设于镜座3的外侧面并与磁铁2对应同侧设置;胶圈300的外侧面与底座1以及磁铁2粘接,胶圈300的内侧面与镜座3以及线圈4粘接。
作为优选,磁铁2设为两组,二者分别设于第一通孔11的相对的两侧,容置位被限定于两组磁铁2之间;线圈4设为两个且分别与两组磁铁2一一对应同侧设置。如此,当本实施例中的音圈马达工作时,活动组件200可受到对称的洛伦兹力的作用,进而受力更均匀,调焦精度更高。
进一步的,由于线圈4属于活动组件200,在工作时会发生位移,因此为了使线圈4能够实现持续且稳定的通电,本实施例中的音圈马达还包括金属的导电片400,其设于底座1与镜座3之间并与两个线圈4相连接。需要指出的是,导电片400仅要求能够导电即可,不需要具有弹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音圈马达还包括外壳500,其设于固定组件100的底座1上并罩住活动组件200和胶圈300,而且,外壳500具有与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31以及胶圈300同轴的第三通孔501。
实施例二
参见图4至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音圈马达为动磁式马达。具体而言,固定组件100包括底座1和线圈4,第一通孔11设于底座1上,线圈4设于底座1的一侧并参与限定容置位;活动组件200包括镜座3和磁铁2,第二通孔31设于镜座3上,磁铁2设于镜座3的外侧面并与线圈4对应同侧设置;胶圈300的外侧面与底座1以及线圈4粘接,胶圈300的内侧面与镜座3以及磁铁2粘接。
作为优选,线圈4设为两个,二者分别设于第一通孔11的相对的两侧,容置位被限定于两个线圈4之间;磁铁2设为两组且分别与两个线圈4一一对应同侧设置。如此,与实施例一相同,当本实施例中的音圈马达工作时,活动组件200也可受到对称的洛伦兹力的作用,进而受力更均匀,调焦精度更高。
进一步的,由于线圈4属于固定组件100,在工作时不会发生位移,持续且稳定的通电较为容易实现,因此本实施例中的音圈马达不包括导电片400,取而代之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固定组件100还包括柔性电路板600,其设于底座1上并沿底座1的周向从其中一个线圈4的外侧延伸至另一个线圈4的外侧,两个线圈4均与柔性电路板600电连接。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音圈马达,其包括固定组件100、活动组件200以及胶圈300,活动组件200悬置于固定组件100的容置位内并通过胶圈300与固定组件100相连接,且胶圈300与固定组件100的第一通孔11以及活动组件200的第二通孔31同轴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得益于胶圈300结构简单、易于制作、适应性更好、不易损坏,并且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音圈马达开发周期更短、生产成本更低、良品率更高、工艺要求更低、性能更稳定、产品竞争力更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组件,其具有容置位以及设于所述容置位底部的第一通孔;
活动组件,其通过胶圈与所述固定组件相连接,以悬置于所述容置位内,所述活动组件具有第二通孔;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胶圈同轴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圈环设于所述活动组件的外周,所述胶圈通过将凝胶注入所述固定组件与活动组件之间的间隙中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圈的外侧面与所述固定组件粘接,所述胶圈的内侧面与所述活动组件粘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座和磁铁,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磁铁设于所述底座的一侧并参与限定所述容置位;
所述活动组件包括镜座和线圈,所述第二通孔设于所述镜座上,所述线圈设于所述镜座的外侧面并与所述磁铁对应同侧设置;
所述胶圈的外侧面与所述底座以及所述磁铁粘接,所述胶圈的内侧面与所述镜座以及所述线圈粘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铁设为两组,二者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相对的两侧,所述容置位被限定于两组所述磁铁之间,所述线圈设为两个且分别与两组所述磁铁一一对应同侧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电片,其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镜座之间并与所述线圈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座和线圈,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线圈设于所述底座的一侧并参与限定所述容置位;
所述活动组件包括镜座和磁铁,所述第二通孔设于所述镜座上,所述磁铁设于所述镜座的外侧面并与所述线圈对应同侧设置;
所述胶圈的外侧面与所述底座以及所述线圈粘接,所述胶圈的内侧面与所述镜座以及所述磁铁粘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设为两个,二者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相对的两侧,所述容置位被限定于两个所述线圈之间,所述磁铁设为两组且分别与两个所述线圈一一对应同侧设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柔性电路板,其设于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线圈的外侧,所述线圈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外壳,其设于所述固定组件上并罩住所述活动组件和所述胶圈,所述外壳具有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以及所述胶圈同轴的第三通孔。
CN202120090531.XU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音圈马达 Active CN2140452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90531.XU CN214045297U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音圈马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90531.XU CN214045297U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音圈马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45297U true CN214045297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46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90531.XU Active CN214045297U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音圈马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452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07538B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影机模块及光学设备
EP1867033B1 (en) Lens driving motor and elastic member of the same
CN100473115C (zh) 移动终端致动器
JP6250597B2 (ja) 電磁駆動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レンズ装置
JP4903878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20014381A (ja) ボイスコイルモーター
KR101072677B1 (ko)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및 그 조립 방법
CN111212199A (zh) 驱动机构、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US8218062B2 (en) Photographing module
CN213365159U (zh) 镜头驱动装置及电子终端
CN102043225A (zh) 摄影模组
CN211530978U (zh) 一种vcm马达的z轴变焦组件
WO2014079345A1 (zh) 一种多用途微型音圈电机
US9581785B2 (en) Springless voice coil actuator and pre-compression magnetic force calib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3713373A (zh) 相机模块
CN214045297U (zh) 一种音圈马达
JP2008090008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US20110050006A1 (en) Actuator
KR20110029345A (ko)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0632730A (zh) 电磁驱动装置、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和电子设备
JP5471412B2 (ja) レンズ保持装置
CN113325543A (zh) 相机马达、相机和电子装置
CN210041619U (zh) 一种胶体镜头马达
CN216313414U (zh) 一种受话器和一种电子设备
CN215344339U (zh) 一种新型ois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