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38634U - 一种预冷装置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冷装置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38634U
CN214038634U CN202021947252.2U CN202021947252U CN214038634U CN 214038634 U CN214038634 U CN 214038634U CN 202021947252 U CN202021947252 U CN 202021947252U CN 214038634 U CN214038634 U CN 214038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precooling
heat exchanger
air conditioner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472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灿贤
张亮
陈开东
曾华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472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38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38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386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预冷装置及空调器,所述预冷装置运用于所述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蒸发器,所述预冷装置包括蓄水槽和预冷换热器,所述预冷换热器与所述蓄水槽相连,所述蓄水槽设于所述蒸发器下方。本实用新型中,新风与流入所述预冷换热器内的冷水进行换热,使得新风在进入室内之前就已经得到了预先制冷降温处理,从而避免因引入新风而导致空调器换热效率下降的问题,提升室内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预冷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冷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重视,新风系统受到更多人的欢迎,也有了更多的用户需求。如空调在开启新风功能后,一般只会将室外新风进行过滤净化后送入室内,不会对送入室内的新风预先进行降温处理,这就造成因引入新风而导致空调器换热效率下降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预冷装置及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因引入新风而导致换热效率下降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冷装置,运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蒸发器,所述预冷装置包括蓄水槽和预冷换热器,所述预冷换热器与所述蓄水槽相连,所述蓄水槽设于所述蒸发器下方。
所述预冷装置,其中,其还包括箱体,所述预冷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预冷换热器的进口与所述蓄水槽连通,所述预冷换热器的出口延伸至所述箱体外;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用于与新风机连通,所述出风口用于与室内机连通。
所述预冷装置,其中,其还包括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蓄水槽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预冷换热器的进口连通。
所述预冷装置,其中,其还包括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蓄水槽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延伸至室外。
所述预冷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所述预冷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管路设置有水泵,且所述水泵位于所述蓄水槽与所述第一阀门之间。
所述预冷装置,其中,其还包括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与所述预冷换热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三管路的另一端延伸至室外。
所述预冷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管路远离所述蓄水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通。
所述预冷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一种空调器,其包括新风机和室内机,其还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预冷装置;所述新风机的出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室内机的新风进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所述空调器,其中,所述蒸发器与所述蓄水槽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所述蓄水槽向所述预冷换热器内通入冷水,新风与流入所述预冷换热器内的冷水进行换热,使得新风在进入室内之前就已经得到了预先制冷降温处理,从而避免因引入新风而导致空调器换热效率下降的问题,提升室内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冷装置,所述预冷装置用于对新风进行制冷降温处理。如图1所示,所述预冷装置包括:箱体1和蓄水槽2;所述箱体1具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并且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预冷换热器3;所述蓄水槽2位于所述箱体1外。
所述预冷换热器3的进口与所述蓄水槽2连通,以使得所述蓄水槽2内所蓄冷水能够进入所述预冷换热器3内,空气与所述预冷换热器3内的冷水进行换热,从而实现所述预冷换热器3对空气的制冷降温作用;通过所述进风口11进入所述箱体1内的新风,会经过所述预冷换热器3后由所述出风口12吹出。具体应用中,所述进风口11用于与空调器的新风机8连通,所述出风口12用于与空调器的室内机的新风进口连通;在空调器的新风机8的带动作用下,室外新风经过所述进风口11进入所述箱体1内,并通过所述预冷换热器3制冷降温,进而从所述出风口12吹入空调器的室内机的新风进口,为空调器的室内机提供预先进行过制冷降温的新风,从而避免因引入新风而导致空调器换热效率下降的问题,提升室内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新风与流入所述预冷换热器3内的冷水进行换热,使得新风在进入室内之前就已经得到了预先制冷降温处理,从而避免因引入新风而导致空调器换热效率下降的问题,提升室内换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预冷装置还包括第一管路31,所述第一管路31的一端与所述蓄水槽2连通,所述第一管路31的另一端与所述预冷换热器3的进口连通,以将所述蓄水槽2与所述预冷换热器3连接在一起,具体地,所述所述第一管路31的一端具有进口,所述第一管路31的另一端具有出口,所述第一管路31的出口与所述蓄水槽2连通,所述第一管路31的出口与所述预冷换热器3的进口连通,使得蓄水槽2中的冷凝水能够进入所述预冷换热器3对新风进行制冷降温。
进一步的,所述预冷装置还包括第二管路6,所述第二管路6的一端与所述蓄水槽2连通,所述第二管路6的另一端延伸至室外。具体地,所述第二管路6的一端具有进口,所述第二管路6的另一端具有出口,所述第二管路6的进口位于所述蓄水槽2与所述箱体1之间,所述第二管路6的出口空置。更具体地,所述第二管路6位于所述箱体1外,并与所述第一管路31连通,其中,所述第二管路6的出口与所述预冷换热器3的出口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31上设置有第一阀门4,且所述第一阀门4位于所述第一管路31与所述第二管路6的连通位置与所述预冷换热器3的进口之间。具体地,所述第二管路6的进口与所述箱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4,也即所述蓄水槽2与所述预冷换热器3的进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4,所述第一阀门4用于控制所述蓄水槽2与所述预冷换热器3之间水流的开关。当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下开启新风功能时,开启所述第一阀门4,保证所述蓄水槽2内冷水可以流入所述预冷换热器3,从而对新风预先进行换热降温。当空调器无需新风功能,或空调器处于非制冷模式下开启新风功能时,关闭所述第一阀门4,则所述预冷换热器3内无冷水流入,并失去换热功能。
本实用新型中一具体实施例,所述预冷换热器3所处位置低于所述蓄水槽2,使得当所述第一阀门4开启时,所述蓄水槽2内冷水可以在重力作用下经所述预冷换热器3排至所述箱体1外。
本实用新型中另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管路31上设置有水泵5,且所述水泵5位于在所述蓄水槽2与所述第一阀门4之间。具体地,所述水泵5位于在所述第一管路31与所述第二管路6的连通位置与所述第一阀门4之间,即所述第二管路6的进口与所述第一阀门4之间设置有水泵5,也即所述蓄水槽2与所述第一阀门4之间设置有水泵5,通过所述水泵5提升水流自所述蓄水槽2进入所述预冷换热器3内的动力,既无需考虑所述预冷换热器3与所述蓄水槽2两者之间安装位置的高低差,又能保证当所述水泵5和所述第一阀门4军开启时,所述蓄水槽2内冷水可以经过所述预冷换热器3排至所熟悉箱体1外,避免因所述预冷换热器3内水流阻力过大而产生水流无法正常从所述预冷换热器3排出的现象产生。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路6上设置有第二阀门7。具体的,当空调器无需新风功能,或空调器处于非制冷模式下开启新风功能时,可以开启所述第二阀门7,同时关闭所述水泵5和所述第一阀门4,通过所述第二管路6将所述蓄水槽2内冷水排空。所述第二管路6远离所述蓄水槽2的一端低于所述蓄水槽2,使得当所述第二阀门7开启时,所述蓄水槽2内冷水可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经所述第二管路6向外排放。
进一步的,所述预冷装置还包括第三管路32,所述第三管路32的一端与所述预冷换热器3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三管路32的另一端延伸至室外。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路远6离所述蓄水槽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管路32连通。具体地,所述第三管路32的一端具有进口,所述第三管路32的另一端具有出口,所述第三管路32的出口与所述预冷换热器3的出口连通,所述预冷换热器3的出口通过第三管路32延伸至所述箱体1外,使得冷水自所述蓄水槽2流入所述预冷换热器3内,并与新风进行换热后,可以从所述预冷换热器3的出口排放至所述箱体1外;即,所述预冷换热器3内冷水为流动状态,与新风进行过换热的冷水直接排出所述箱体1外,而不会被积存在所述预冷换热器3内被一直利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所述预冷换热器3对新风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预冷装置,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新风机8和室内机9;所述新风机8的出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室内机9的新风进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当所述空调器开启新风功能,同时开启所述水泵5和所述第一阀门4时,所述新风机8将新风送入所述箱体1内,新风与流入所述预冷换热器3内的冷水进行热交换,实现新风进入所述室内机9前的预先降温处理;经过预先降温处理的新风依次经过所述出风口12和所述室内机9的新风进口95进入所述室内机9,并在经过所述室内机9的制冷降温后吹入室内,实现所述空调器对室内空气的制冷和补入新风,且避免因引入新风而导致所述空调器换热效率下降的问题。
所述室内机9包括依次连接构成回路的压缩机91、冷凝器92、节流组件93和蒸发器94,其中,所述蒸发器94设置在所述蓄水槽2上方,以通过所述蓄水槽2承接所述蒸发器94的冷凝水,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蒸发器94可位于所述蓄水槽2内;制冷剂经过所述压缩机91压缩后进入所述冷凝器92冷凝变成液体,液态制冷剂从所述冷凝器92流出后再经过所述节流组件93节流进入所述蒸发器94,吸热蒸发后的制冷剂最后流回到所述压缩机91进入下一循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蓄水槽2位于所述室内机9内,并且所述蓄水槽2置于所述蒸发器94的下方,从而承接所述蒸发器94对空气进行制冷时产生的冷凝水,以对所述室内机9内的冷凝水尽心充分利用。所述预冷换热器3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三管路32延伸至室外;所述第二管路6远离所述蓄水槽2的一端延伸至室外。具体的,当所述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下开启新风功能时,开启所述水泵5和所述第一阀门4,同时关闭所述第二阀门7,所述蓄水槽2内冷凝水经过所述预冷换热器3与新风换热后排放至室外。当空调器无需新风功能,或所述空调器处于非制冷模式下开启新风功能时,关闭所述水泵5和所述第一阀门4,同时开启所述第二阀门7,使所述蓄水槽2内冷凝水可以自所述第二管路6排放至室外。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蓄水槽2布置在所述蒸发器94的下方对所述蒸发器94上流下的冷凝水进行收集,从而实现利用所述室内机9内冷凝水对新风预先进行降温处理,避免增加所述空调器的热负荷,以达到对新风预先进行降温处理的同时减少能耗实现节能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94与所述蓄水槽2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以保证所述蒸发器94能够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室内环境感温包,所述室内环境感温包用于实时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即第一温度;所述室内环境感温包位于室内,其可以安装在所述室内机9的外壁上,也可以安装内室内墙壁上。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室外环境感温包,所述室外环境感温包用于实时检测未与所述预冷换热器3进行热交换的新风的温度即第二温度;所述室外环境感温包可以安装在室外墙壁上,也可以安装在所述新风机8的进口处,甚至可以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进风口11处。
本实用新型中当所述空调器开启制冷模式,同时开启新风功能时,所述新风机8开启,以将室外新风引入所述室内机9。
所述室内环境感温包实时检测所述第一温度,所述室外环境感温包实时检测所述第二温度;当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时,室内环境温度较高,为提升所述空调器的换热效率,使室内快速制冷降温,所述水泵5和所述第一阀门4均开启,同时所述第二阀门7关闭,所述室内机9内冷凝水经过预冷换热器3与新风换热后流出至室外;当所述第一温度小于所述第二温度时,所述水泵5和所述第一阀门4均关闭,同时所述第二阀门7开启,所述室内机9内冷凝水不经过所述预冷换热器3而直接排放至室外,经所述新风机8引入的新风直接经过所述箱体1进入所述室内机9内,而未经过预先降温处理。
当所述空调器关闭新风功能,或者所述空调器处于非制冷模式下开启新风功能时,所述水泵5和所述第一阀门4均关闭,同时所述第二阀门7开启,使所述蓄水槽2内冷凝水可以自所述第二管路6排放至室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冷装置及空调器,所述预冷装置包括箱体、以及位于所述箱体外的蓄水槽,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预冷换热器,所述预冷换热器的进口与所述蓄水槽连通,所述预冷换热器的出口延伸至所述箱体外。本实用新型中,新风与流入所述预冷换热器内的冷水进行换热,使得新风在进入室内之前就已经得到了预先制冷降温处理,从而避免因引入新风而导致空调器换热效率下降的问题,提升室内换热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预冷装置,运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装置包括蓄水槽和预冷换热器,所述预冷换热器与所述蓄水槽相连,所述蓄水槽设于所述蒸发器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箱体,所述预冷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预冷换热器的进口与所述蓄水槽连通,所述预冷换热器的出口延伸至所述箱体外;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用于与新风机连通,所述出风口用于与室内机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蓄水槽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预冷换热器的进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蓄水槽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延伸至室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设置有水泵,且所述水泵位于在所述蓄水槽与所述第一阀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与所述预冷换热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三管路的另一端延伸至室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远离所述蓄水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新风机和室内机,其还包括如权利要求2-9任意一项所述预冷装置;所述新风机的出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室内机的新风进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与所述蓄水槽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
CN202021947252.2U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预冷装置及空调器 Active CN214038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47252.2U CN214038634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预冷装置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47252.2U CN214038634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预冷装置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38634U true CN214038634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49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47252.2U Active CN214038634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预冷装置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386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66516A (zh) 被动式热管自然冷机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844163A (zh) 一种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及热泵空调设备
CN102393052A (zh) 无动力一体式热管空调组合机组及制冷方法
CN206410244U (zh) 一体式新风空调
CN112944739B (zh) 利用露点温度冷却的双循环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00266368A (ja) 空調システム
CN220417502U (zh) 一种水冷直膨式空调机组
CN106642455A (zh) 一种利用自然冷源和谷峰电价的下送风式相变储能空调
CN101344338A (zh) 节能控制式风冷三用机组及其使用方法
CN214038634U (zh) 一种预冷装置及空调器
CN208063652U (zh) 被动式热管自然冷机房空调系统
KR20040001006A (ko) 물탱크가 구비된 히트펌프시스템
CN107655103B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6642457A (zh) 一种利用自然冷源的上送风式相变储能空调
CN207881091U (zh) 一种热管回收型直接蒸发式新风换气机组
CN206160390U (zh) 一种热回收器及具有其的空调装置
CN214065269U (zh) 一种带自然冷却的制冷制热双效换热器
CN202770051U (zh) 节能型制冷/制热系统
CN204678534U (zh) 一种水冷式移动空调
CN210345948U (zh) 一种具有长时间不结霜或保持制热运转除霜的空调
CN210425382U (zh) 一种带余热回收及自然冷源利用的室外机
CN107763737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CN209672515U (zh) 一种独立空调系统能源集中利用的风道系统
CN209027057U (zh) 一种换热器及空调
CN207113063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