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35807U - 一种辅助蒸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蒸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35807U
CN214035807U CN202023025322.1U CN202023025322U CN214035807U CN 214035807 U CN214035807 U CN 214035807U CN 202023025322 U CN202023025322 U CN 202023025322U CN 214035807 U CN214035807 U CN 214035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auxiliary
exhaust
auxiliary steam
hea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253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秀森
杨耀文
王建国
安思远
张超
李盟
张建民
赵宇辰
关宇君
方明
杨丽萍
刘勇麟
范思毅
崔永军
卢辉
王宝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Beijing Thermal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Beijing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Beijing Thermal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Beijing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253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35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35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35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辅助蒸汽系统,辅助蒸汽系统包括:排汽总管、排汽分管、辅助蒸汽连通管、控制阀门组件、辅助蒸汽联箱、轴封供汽管路、余热锅炉供给管路,排汽总管的一端与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口相连通;排汽总管的另一端连接多路排汽分管,每路排汽分管与余热锅炉相连通;每路排汽分管引出一路辅助蒸汽连通管;辅助蒸汽连通管上设置有控制阀门组件;多路辅助蒸汽连通管汇合后共同连接到辅助蒸汽联箱上;轴封供汽管路与辅助蒸汽联箱相连通;辅助蒸汽联箱上连接有多路余热锅炉供给管路。采用汽轮机高压缸排汽作为辅助蒸汽联箱的汽源,保证辅助蒸汽的自供给,汽源品质稳定可控,成本低,适应性强,且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蒸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辅助蒸汽系统。
背景技术
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中,辅助蒸汽系统作为机组和全厂的公用汽系统,向有关辅助设备和系统提供辅助蒸汽,以满足机组启动、正常运行、减负荷、甩负荷和停机等各种运行工况的要求,因此,机组辅助蒸汽需要长期供给,其主要用于汽轮机的轴封系统、燃机启动时余热锅炉的低压汽包和除氧器。目前,辅助蒸汽一般采用外部辅助蒸汽汽源,例如:外供汽、启动炉供汽等,使用成本高,经济性差,且采用外部辅助蒸汽汽源时,蒸汽系统所需布置的管线较长,导致其安全性不高。在现有技术中,虽然有针对机组正常运行后使用汽轮机排汽供给轴封系统的设计,可以解决部分蒸汽供给的问题,但对于燃机启动用汽的主要需求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辅助蒸汽系统,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辅助蒸汽系统,所述辅助蒸汽系统包括:
排汽总管,所述排汽总管的一端与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口相连通;
排汽分管,所述排汽总管的另一端连接多路所述排汽分管,每路所述排汽分管与余热锅炉相连通,将所述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输送至所述余热锅炉内;
辅助蒸汽连通管,每路所述排汽分管引出一路所述辅助蒸汽连通管;
控制阀门组件,所述辅助蒸汽连通管上设置有所述控制阀门组件;
辅助蒸汽联箱,多路所述辅助蒸汽连通管汇合后共同连接到所述辅助蒸汽联箱上;
轴封供汽管路,与所述辅助蒸汽联箱相连通,将所述辅助蒸汽输送至汽轮机组轴封系统;
余热锅炉供给管路,所述辅助蒸汽联箱上连接有多路所述余热锅炉供给管路,用于输送所述余热锅炉的启动用汽。
可选地,所述排汽总管上安装有高压缸排汽总阀,控制所述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量。
可选地,所述排汽分管上安装有调节阀,且所述辅助蒸汽连通管设置于所述调节阀与所述余热锅炉之间的所述排汽分管上。
可选地,所述控制阀门组件包括沿汽流方向依次设置的手动阀、电动阀以及止回阀。
可选地,所述轴封供汽管路上安装有第一手动关断门,用于控制所述辅助蒸汽联箱对所述汽轮机组轴封系统的蒸汽供给。
可选地,所述余热锅炉供给管路上安装有电动关断阀,用于控制所述辅助蒸汽联箱对所述余热锅炉的蒸汽供给。
可选地,多路所述辅助蒸汽连通管汇合后通过连接总管与所述辅助蒸汽联箱相连通。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连接总管上沿蒸汽流动方向依次安装有电动调节门、第二手动关断门。
可选地,所述辅助蒸汽系统还包括安全门,所述安全门安装在所述辅助蒸汽联箱上,当所述辅助蒸汽联箱内压力超过预设值时,所述安全门动作泄压。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采用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作为辅助蒸汽联箱的汽源,将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经过参数调整,引至辅助蒸汽联箱,而辅助蒸汽联箱的蒸汽再经阀门调整后分别为轴封用汽和余热锅炉启动用汽提供供给,如此,在二拖一联合循环机组汽轮机运行期间,可保证辅助蒸汽的自供给,蒸汽汽源来自二拖一联合循环机组,汽源品质具有可控性,稳定性高,无需外购辅助蒸汽,也无需启动炉,造价相对低廉,节约费用,且只需厂内布置,管线较短,疏水点较少,蒸汽输送成本低,系统安装成本也低,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此外,该系统简单、灵活,能够应对不同情况,适应性强,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创新点包括:
1、本实施例中,将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经过参数调整,引至辅助蒸汽联箱,作为辅助蒸汽联箱的汽源,辅助蒸汽联箱的蒸汽再经阀门调整后分别为轴封用汽和余热锅炉启动用汽提供供给,实现了辅助蒸汽的自供给,蒸汽汽源来自二拖一联合循环机组,汽源品质稳定可控,稳定性高,是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创新点之一。
2、本实施例中,该辅助蒸汽系统无需外购辅助蒸汽,也无需启动炉,造价相对低廉,节约费用,是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创新点之一。
3、本实施例中,只需厂内布置,管线较短,疏水点较少,蒸汽输送成本低,系统安装成本也低,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是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创新点之一。
3、本实施例中,系统简单、灵活,能够应对不同情况,适应性强,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创新点之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蒸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排汽总管、2为排汽口、3为排汽分管、4为辅助蒸汽连通管、5为手动阀、6为电动阀、7为止回阀、8为辅助蒸汽联箱、9为轴封供汽管路、10为余热锅炉供给管路、11为高压缸排汽总阀、12为调节阀、13为第一手动关断门、14为电动关断阀、15为连接总管、16为电动调节门、17为第二手动关断门、18为安全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辅助蒸汽系统。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轴系布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单轴配置,即燃气轮机和汽轮机共同驱动一台发电机,另一种是多轴配置,即燃气轮机和汽轮机分别驱动各自对应的发电机,可以采用一台燃机、一台余热锅炉以及一台汽轮机匹配(即一拖一多轴方案),也可以用两台、三台甚至多台燃机和相应数量的余热锅炉以及一台汽轮机相匹配(即二拖一、三拖一、X拖一多轴方案)。需要注意并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辅助蒸汽系统应用于X拖一多轴配置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中。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辅助蒸汽系统包括:排汽总管1、排汽分管3、辅助蒸汽连通管4、控制阀门组件、辅助蒸汽联箱8、轴封供汽管路9、余热锅炉供给管路10,其中,所述排汽总管1的一端与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口2相连通;所述排汽总管1的另一端连接多路所述排汽分管3,每路所述排汽分管3与余热锅炉相连通,将所述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输送至所述余热锅炉内;每路所述排汽分管3引出一路所述辅助蒸汽连通管4;所述辅助蒸汽连通管4上设置有所述控制阀门组件;多路所述辅助蒸汽连通管4汇合后共同连接到所述辅助蒸汽联箱8上;轴封供汽管路9与所述辅助蒸汽联箱8相连通,将所述辅助蒸汽输送至汽轮机组轴封系统;所述辅助蒸汽联箱8上连接有多路所述余热锅炉供给管路10,用于输送所述余热锅炉的启动用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辅助蒸汽系统采用汽轮机高压缸排汽作为辅助蒸汽联箱8的蒸汽汽源,将汽轮机高压缸排汽经过参数调整,引至辅助蒸汽联箱8,辅助蒸汽联箱8内的蒸汽再经阀门调整后分别供给轴封用汽和余热锅炉启动用汽。详细的,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口2连接排汽总管1,用于汽轮机高压缸排汽的输送,为将汽轮机高压缸排汽能够分别输送至多台余热锅炉,排汽总管1上连接多路排汽分管3,从而汽轮机高压缸排汽从排汽总管1分送到多路排汽分管3中,经排汽分管3输送至对应的余热锅炉中,从每路排汽分管3上分别引出一路辅助蒸汽连通管4,再将多路辅助蒸汽连通管4汇合后共同连接到辅助蒸汽联箱8上,从而使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口2与辅助蒸汽联箱8通过排汽总管1、排汽分管3、辅助蒸汽连通管4相连通,汽轮机高压缸排汽可被输送至辅助蒸汽联箱8中,作为辅助蒸汽联箱8的蒸汽汽源,通过轴封供汽管路9为汽轮机组轴封系统供给轴封用汽,通过余热锅炉供给管路10为余热锅炉供给余热锅炉启动用汽,从而实现机组辅助蒸汽的自供给,解决了燃机启动用汽的主要需求。
其中,为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并实现汽轮机高压缸排汽的参数调整,本实施例中的辅助蒸汽系统在辅助蒸汽连通管4上还设有控制阀门组件,通过控制阀门组件控制启用或停用从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口2至排汽总管1至排汽分管3再至辅助蒸汽连通管4这一路的供汽气源,并调节汽轮机高压缸排汽的参数。具体的,所述控制阀门组件包括沿汽流方向依次设置的手动阀5、电动阀6以及止回阀7,利用手动阀5控制从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口2至排汽总管1至排汽分管3再至辅助蒸汽连通管4的启用和停用,利用电动阀6调节该路辅助蒸汽连通管4内的蒸汽量,并调节蒸汽的压力温度,利用止回阀7防止辅助蒸汽连通管4内的蒸汽回流,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从排汽分管3中引出辅助蒸汽连通管4,使得汽轮机高压缸与各个余热锅炉之间的蒸汽输送互不影响,可实现运行燃气机组为另一台燃气机组的启动提供启动用汽。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排汽总管1上安装有高压缸排汽总阀11,控制所述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量;所述排汽分管3上安装有调节阀12,且所述辅助蒸汽连通管4设置于所述调节阀12与所述余热锅炉之间的所述排汽分管3上;多路所述辅助蒸汽连通管4汇合后通过连接总管15与所述辅助蒸汽联箱8相连通,所述连接总管15上沿蒸汽流动方向依次安装有电动调节门16、第二手动关断门17。
通过调控高压缸排汽总阀11控制汽轮机高压缸的总排气量,通过调节阀12控制每路排汽分管3的蒸汽量,从而控制相对应余热锅炉或下路辅助蒸汽连通管4的进汽量,通过电动调节门16控制连接总管15的进汽量,即控制汽轮机高压缸排汽进入辅助蒸汽联箱8的蒸汽量,通过第二手动关断门17控制汽轮机高压缸排汽至辅助蒸汽联箱8的启用和停用,从而实现对各个管路的可控性,进而可对辅助蒸汽联箱8的蒸汽汽源进行控制。
为实现对轴封用汽和余热锅炉启动用汽的控制,所述轴封供汽管路9上安装有第一手动关断门13,用于控制所述辅助蒸汽联箱8对所述汽轮机组轴封系统的蒸汽供给,当需要对汽轮机组轴封系统进行蒸汽供给时,第一手动关断门13开启,通过轴封供汽管路9输送蒸汽,当不需要输送轴封用汽时,则关闭第一手动关断门13;所述余热锅炉供给管路10上安装有电动关断阀14,用于控制所述辅助蒸汽联箱8对所述余热锅炉的蒸汽供给,当余热锅炉需要启动用汽时,则打开该余热锅炉相对应余热锅炉供给管路10上的电动关断阀14,从而进行启动用汽输送。采用第一手动关断门13和电动关断阀14分别控制轴封用汽和余热锅炉启动用汽的供给,操作简单,系统灵活,能够应对不同情况,适应性强。
此外,所述辅助蒸汽系统还包括安全门18,所述安全门18安装在所述辅助蒸汽联箱8上,当所述辅助蒸汽联箱8内压力超过预设值时,所述安全门18动作泄压,防止辅助蒸汽联箱8内压强过大而发生事故,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说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助蒸汽系统。如图1所示,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辅助蒸汽系统应用于二拖一联合循环机组时,汽轮机高压缸排汽口连接排汽总管1,排汽总管1连接两路排汽分管3,通过两路排汽分管3分别排汽至两台余热锅炉中,在两路排汽分管3的调节阀12后分别引出一路辅助蒸汽连通管4,通过压力温度调节后,将汽轮机高压缸排汽用于辅助蒸汽供给,引至辅助蒸汽联箱8。从而实现汽轮机组轴封系统的自供汽,无需外部辅助蒸汽汽源,同时,在一拖一运行模式下,该系统可正常使用,运行燃气机组可为另一台燃气机组的启动提供启动用汽。
具体的,联合循环机组二拖一运行时,当汽轮机组启动并运行正常后,汽轮机高压缸持续排汽,可由任一台炉冷再蒸汽供汽,开启控制阀门组件中的手动阀5、电动阀6,利用电动阀6调节蒸汽压力至辅助蒸汽正常供汽压力,待辅助蒸汽联箱8运行正常后,可供至汽轮机组轴封系统。
联合循环机组一拖一运行时,当汽轮机组启动并运行正常后,汽轮机高压缸持续排汽,由启动着的燃机的炉冷再蒸汽供汽,开启控制阀门组件中的手动阀5、电动阀6,利用电动阀6调节蒸汽压力至辅助蒸汽正常供汽压力,待辅助蒸汽联箱8运行正常后,可供至汽轮机组轴封系统,也可供至另一台燃机余热锅炉,用于该台燃机余热锅炉的启动用汽。
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公开一种辅助蒸汽系统,采用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作为辅助蒸汽联箱的汽源,将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经过参数调整,引至辅助蒸汽联箱,而辅助蒸汽联箱的蒸汽再经阀门调整后分别为轴封用汽和余热锅炉启动用汽提供供给,如此,在二拖一联合循环机组汽轮机运行期间,可保证辅助蒸汽的自供给,蒸汽汽源来自二拖一联合循环机组,汽源品质具有可控性,稳定性高,无需外购辅助蒸汽,也无需启动炉,造价相对低廉,节约费用,且只需厂内布置,管线较短,疏水点较少,蒸汽输送成本低,系统安装成本也低,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此外,该系统简单、灵活,能够应对不同情况,适应性强,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辅助蒸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蒸汽系统包括:
排汽总管,所述排汽总管的一端与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口相连通;
排汽分管,所述排汽总管的另一端连接多路所述排汽分管,每路所述排汽分管与余热锅炉相连通,将所述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输送至所述余热锅炉内;
辅助蒸汽连通管,每路所述排汽分管引出一路所述辅助蒸汽连通管;
控制阀门组件,所述辅助蒸汽连通管上设置有所述控制阀门组件;
辅助蒸汽联箱,多路所述辅助蒸汽连通管汇合后共同连接到所述辅助蒸汽联箱上;
轴封供汽管路,与所述辅助蒸汽联箱相连通,将所述辅助蒸汽输送至汽轮机组轴封系统;
余热锅炉供给管路,所述辅助蒸汽联箱上连接有多路所述余热锅炉供给管路,用于输送所述余热锅炉的启动用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蒸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汽总管上安装有高压缸排汽总阀,控制所述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蒸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汽分管上安装有调节阀,且所述辅助蒸汽连通管设置于所述调节阀与所述余热锅炉之间的所述排汽分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蒸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门组件包括沿汽流方向依次设置的手动阀、电动阀以及止回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蒸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封供汽管路上安装有第一手动关断门,用于控制所述辅助蒸汽联箱对所述汽轮机组轴封系统的蒸汽供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蒸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供给管路上安装有电动关断阀,用于控制所述辅助蒸汽联箱对所述余热锅炉的蒸汽供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蒸汽系统,其特征在于,多路所述辅助蒸汽连通管汇合后通过连接总管与所述辅助蒸汽联箱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辅助蒸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总管上沿蒸汽流动方向依次安装有电动调节门、第二手动关断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蒸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蒸汽系统还包括安全门,所述安全门安装在所述辅助蒸汽联箱上,当所述辅助蒸汽联箱内压力超过预设值时,所述安全门动作泄压。
CN202023025322.1U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辅助蒸汽系统 Active CN214035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25322.1U CN214035807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辅助蒸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25322.1U CN214035807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辅助蒸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35807U true CN214035807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37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25322.1U Active CN214035807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辅助蒸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358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S6193208A (ja) タ−ビンバイパス系統
CA2309058C (en) Method for closed-loop output control of a steam power plant, and a steam power plant
JP5539521B2 (ja) オーバーロード制御バルブを有する発電プラントシステム
EP2365189B1 (en) Steam turbine system including valve for leak off line for controlling seal steam flow
US8387388B2 (en) Turbine blade
KR20210009279A (ko) 기력 발전 플랜트, 기력 발전 플랜트의 개조 방법 및 기력 발전 플랜트의 운전 방법
CN106887265B (zh) 一种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启停堆系统
CN108425706B (zh) 一种用于二次再热机组的轴封供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32017B (zh) 一种自适应轴封供汽系统
CN107246284A (zh) 一种超超临界机组含电加热器的轴封供汽系统
US20050013402A1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 nuclear power plant
CN110793011A (zh) 一种两级抽汽型的中温中压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4810251B (zh)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分工况顺控启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483425B (zh) 一种定速给水泵调压装置及运行方法
CN214035807U (zh) 一种辅助蒸汽系统
CN108153256B (zh) 一种多机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负荷控制方法
CN107060922B (zh) 火力发电厂的辅汽系统及其供汽方法
CN112879110A (zh) 一种一炉带两机超低负荷运行的热力系统及其切换方法
CN214119696U (zh) 一种相互连通的辅助蒸汽系统
CN102007274A (zh) 发电厂的汽轮机系统
JP3660727B2 (ja) 一軸型コンバインドサイクルプラントの運転方法
CN214836591U (zh) 一种高压给水泵出口多取样点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CN214247436U (zh) 一种厂用汽供给装置
CN218953377U (zh) 高温气冷堆轴封供汽系统
CN110925730A (zh) 一种基于燃煤发电机组停机不停炉的应急工业供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