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30260U - 一种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30260U
CN214030260U CN202022247751.7U CN202022247751U CN214030260U CN 214030260 U CN214030260 U CN 214030260U CN 202022247751 U CN202022247751 U CN 202022247751U CN 214030260 U CN214030260 U CN 214030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barrel
bin
barrel position
recycling 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477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冉崇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idak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idak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idak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idak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477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30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30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30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空间被分隔为第一桶位和第二桶位,第一桶位内和第二桶位内分别放置一个垃圾桶;第一桶位的顶壁设置有第一垃圾投口,第一桶位的前壁设置有第一箱门;第二桶位的顶壁设置有第二垃圾投口,第二桶位的前壁设置有第二箱门;该垃圾回收箱可以容纳两个垃圾桶,支持回收两种不同分类的垃圾;该回收箱可以接入市政统一的垃圾管理系统,支持刷卡使用、垃圾超重超高报警功能,并且箱体内部可以直接冲洗清洁。

Description

一种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垃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我国各城市普遍面临的生态环保污染问题之一。目前,许多大中城市正努力推进垃圾分类制度和生态项目建设,采取生活垃圾专业化分类与社会化分类相结合的战略,以“源头充分减量,前端分流分类,中端干湿分离,末端综合利用”为思路,对垃圾污染问题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理。
如何有效的推行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智能化的垃圾收集设备在垃圾污染治理中会起到重要作用。比如在群众扔垃圾时主动进行语音引导,对住户进行注册积分管理,对住户的各类垃圾进行统计管理等;在分类管理方面,将统计数据上报主管行政部门,对垃圾桶清理和运输进行管理,垃圾桶装满或超重时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处理。
社区在布置垃圾站时,每个垃圾桶只会单一对应回收一类垃圾,因此需要布置多个垃圾桶,垃圾桶放置在垃圾收集设备中。垃圾收集设备体积不能太大,否则会受到安装场地的限制,运输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该垃圾回收箱可以容纳两个垃圾桶,支持回收两种不同分类的垃圾;该回收箱可以接入市政统一的垃圾管理系统,支持刷卡使用、垃圾超重超高报警功能,并且箱体内部可以直接冲洗清洁。
一种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空间被分隔为第一桶位和第二桶位,第一桶位内和第二桶位内分别放置一个垃圾桶;
第一桶位的顶壁设置有第一垃圾投口,第一桶位的前壁设置有第一箱门;
第二桶位的顶壁设置有第二垃圾投口,第二桶位的前壁设置有第二箱门。
优选的,第一桶位内安装有第一控制箱和第一电子秤,第一桶位的顶壁的上部安装有第一读卡器;
第二桶位内安装有第二控制箱和第二电子秤,第二桶位的顶壁的上部安装有第二读卡器;
第一控制箱与第一电子秤和第一读卡器电连接,用户通过第一读卡器刷卡打开第一垃圾投口,向第一桶位的垃圾桶投放垃圾;
第二控制箱与第二电子秤和第二读卡器电连接,用户通过第二读卡器刷卡打开第二垃圾投口,向第二桶位的垃圾桶投放垃圾;
用户向第一桶位投放垃圾和向第二桶位投放垃圾互不干扰。
优选的,第一电子秤安装于第一桶位的底部,第二电子秤安装于第二桶位的底部,垃圾桶放置在第一电子秤和第二电子秤上;
第一电子秤会称量出第一垃圾投口单次打开时用户投入垃圾致使垃圾桶增加的重量;
第二电子秤会称量出第二垃圾投口单次打开时用户投入垃圾致使垃圾桶增加的重量。
优选的,第一垃圾投口上部设置有外翻上盖,第一垃圾投口下部设置有垃圾滑斗;
垃圾滑斗的上斗口与第一垃圾投口连通,垃圾滑斗的下斗口正对垃圾桶的上部开口;
外翻上盖平时封闭住第一垃圾投口,用户刷卡后外翻上盖翻开,露出第一垃圾投口,用户将垃圾投入第一垃圾投口后,垃圾沿着垃圾滑斗落入垃圾桶。
优选的,还包括开盖组件,开盖组件具有活动曲臂,活动曲臂的前端与外翻上盖的底部通过铰轴连接;
如果仅设置受控于第一控制箱的锁具,需要开锁后用户手动翻开外翻上盖,为了更加卫生,通过设置受控于第一控制箱的开盖组件,用户刷卡后外翻上盖可以自动开启,用户投放垃圾过程中全程无需身体触碰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
优选的,第一桶位内安装有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器发射的光束沿水平方向穿过垃圾滑斗的下斗口在垃圾桶开口端面所在平面正投影形成的空间;
当垃圾超出垃圾桶时,垃圾会阻断红外发射器发射的光束,此时红外接收器将发送信号给第一控制箱,进而通过系统后台通知最近的或者当班的清洁工对该垃圾桶进行更换作业。
为了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工不仅需要更换垃圾桶,还需要经常性的清洁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包括喷洒驱虫药物;清洁工作的脏污和异味通常让工作人员不适,因此冲水清洗是主要的清洁方式之一,所以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内部的电气设备需要具备放水能力;
优选的,第一控制箱和第二控制箱均具有防水外壳,第一电子秤和第二电子秤均设置有防水罩。
防水外壳将第一控制箱和第二控制箱封闭起来,虽然满足了放水及防虫要求,但是损失了散热性能,优选的安装方案是,第一控制箱和第二控制箱与箱体的后壁固定连接,利用铁质后壁帮助散热。
优选的,第一读卡器位于箱体顶面的左前角,第二读卡器位于箱体顶面的右前角,这两个位置方便用户刷卡,并且避开了正前方的投放垃圾的方向。
优选的,箱体内安装有除臭器,除臭器可以装入除臭剂或者杀虫剂,喷出雾化的药剂,降低异味对设备周边的空气污染并减少虫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空间被分隔为第一桶位和第二桶位,第一桶位内和第二桶位内分别放置一个垃圾桶;第一桶位的顶壁设置有第一垃圾投口,第一桶位的前壁设置有第一箱门;第二桶位的顶壁设置有第二垃圾投口,第二桶位的前壁设置有第二箱门;该垃圾回收箱可以容纳两个垃圾桶,支持回收两种不同分类的垃圾;该回收箱可以接入市政统一的垃圾管理系统,支持刷卡使用、垃圾超重超高报警功能,并且箱体内部可以直接冲洗清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内部结构的前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左前视角的结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右前视角的结构爆炸图。
图6是外翻上盖、垃圾滑斗和开盖组件的组装图。
图7是第一电子秤的放大图。
图中:
100-第一桶位,01-第一限位卡件,101-第一垃圾投口,102-第一箱门, 103-第一控制箱,104-第一电子秤,105-第一读卡器,106-外翻上盖,107-垃圾滑斗,108-开盖组件,109-活动曲臂,110-红外发射器,111-红外接收器,112- 除臭器,200-第二桶位,02-第二限位卡件,201-第二垃圾投口,202-第二箱门,203-第二控制箱,204-第二电子秤,205-第二读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空间被分隔为第一桶位 100和第二桶位200,第一桶位100内和第二桶位200内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卡件01和第二限位卡件02;
第一限位卡件01和第二限位卡件02作用相同,垃圾桶可以稳定的放置在第一限位卡件01或第二限位卡件02内;
第一桶位100的顶壁设置有第一垃圾投口101,第一桶位100的前壁设置有第一箱门102;
第二桶位200的顶壁设置有第二垃圾投口201,第二桶位200的前壁设置有第二箱门202。
本实施例中,第一桶位100内安装有第一控制箱103和第一电子秤104,第一桶位100的顶壁的上部安装有第一读卡器105;
第二桶位200内安装有第二控制箱203和第二电子秤204,第二桶位200的顶壁的上部安装有第二读卡器205。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秤104安装于第一桶位100的底部,第二电子秤204 安装于第二桶位200的底部;
垃圾桶放置在第一电子秤104和第二电子秤204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垃圾投口101上部设置有外翻上盖106,第一垃圾投口 101下部设置有垃圾滑斗107;
垃圾滑斗107的上斗口与第一垃圾投口101连通,垃圾滑斗107的下斗口正对垃圾桶的上部开口。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开盖组件108,开盖组件108具有活动曲臂109,活动曲臂109的前端与外翻上盖106的底部通过铰轴连接;
第二垃圾投口201设置有与外翻上盖106、垃圾滑斗107和开盖组件108结构相同的组件。
本实施例中,第一桶位100内安装有红外发射器110和红外接收器111,红外发射器110发射的光束沿水平方向穿过垃圾滑斗107的下斗口在垃圾桶开口端面所在平面正投影形成的空间;
第二桶位200也安装了一套同型号的红外发射器110和红外接收器111。
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箱103和第二控制箱203均具有防水外壳;
第一电子秤104和第二电子秤204均设置有防水罩。
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箱103和第二控制箱203与箱体的后壁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读卡器105位于箱体顶面的左前角,第二读卡器205位于箱体顶面的右前角。
本实施例中,箱体内安装有除臭器112,除臭器112可以单独安装于第一桶位100内或第二桶位200内,也可以第一桶位100内和第二桶位200内各安装一个。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被分隔为第一桶位(100)和第二桶位(200),所述第一桶位(100)内和所述第二桶位(200)内分别放置一个垃圾桶;
所述第一桶位(100)的顶壁设置有第一垃圾投口(101),所述第一桶位(100)的前壁设置有第一箱门(102);
所述第二桶位(200)的顶壁设置有第二垃圾投口(201),所述第二桶位(200)的前壁设置有第二箱门(2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桶位(100)内安装有第一控制箱(103)和第一电子秤(104),所述第一桶位(100)的顶壁的上部安装有第一读卡器(105);
所述第二桶位(200)内安装有第二控制箱(203)和第二电子秤(204),所述第二桶位(200)的顶壁的上部安装有第二读卡器(20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秤(104)安装于所述第一桶位(100)的底部,所述第二电子秤(204)安装于所述第二桶位(200)的底部;
垃圾桶放置在所述第一电子秤(104)和所述第二电子秤(204)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垃圾投口(101)上部设置有外翻上盖(106),所述第一垃圾投口(101)下部设置有垃圾滑斗(107);
所述垃圾滑斗(107)的上斗口与所述第一垃圾投口(101)连通,所述垃圾滑斗(107)的下斗口正对垃圾桶的上部开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盖组件(108),所述开盖组件(108)具有活动曲臂(109),所述活动曲臂(109)的前端与所述外翻上盖(106)的底部通过铰轴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桶位(100)内安装有红外发射器(110)和红外接收器(111),所述红外发射器(110)发射的光束沿水平方向穿过所述垃圾滑斗(107)的下斗口在垃圾桶开口端面所在平面正投影形成的空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箱(103)和所述第二控制箱(203)均具有防水外壳;
所述第一电子秤(104)和所述第二电子秤(204)均设置有防水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箱(103)和所述第二控制箱(203)与箱体的后壁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读卡器(105)位于箱体顶面的左前角,所述第二读卡器(205)位于箱体顶面的右前角。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还安装有除臭器(112)。
CN202022247751.7U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 Active CN214030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47751.7U CN214030260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47751.7U CN214030260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30260U true CN214030260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52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47751.7U Active CN214030260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30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87030A1 (en) Trash storage and disposal system and method
CN109250337A (zh) 一种智能垃圾桶
US20210122567A1 (en) Trash Storage and Disposal System and Method
CN210794473U (zh) 小区智能垃圾收集系统
CN214030260U (zh) 一种双桶环保垃圾回收箱
CN204660508U (zh) 一种自动分类垃圾桶
CN214877357U (zh) 一种智能垃圾回收、分类房
CN2818389Y (zh) 多功能生活垃圾收集柜
CN214826236U (zh) 多功能垃圾分类车
CN107399532A (zh)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装置
CN212268460U (zh) 一种具有单片机控制功能的垃圾分类投放设备
CN108455135A (zh) 一种废弃物分类回收装置
CN113060442A (zh) 一种智能垃圾回收、分类房
CN108584227A (zh) 一种可识别垃圾种类的社区垃圾箱
CN214297593U (zh) 一种单桶环保垃圾回收箱
CN206735120U (zh) 智能垃圾箱
CN211109192U (zh) 基于垃圾分类的多功能家用垃圾桶
CN113233059A (zh) 一种居民小区垃圾智能收集系统
CN214877439U (zh) 一种智能垃圾回收房
CN212767887U (zh) 一种多功能垃圾中转站
CN211870396U (zh) 一种环保型垃圾分类装置
CN210259750U (zh) 一种室外环保垃圾箱
CN215437984U (zh) 家庭智能分类垃圾桶
CN215884897U (zh) 一种智能垃圾回收房
CN211944753U (zh) 一体式烟头收集分类垃圾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