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29780U - 一种手提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提包装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29780U
CN214029780U CN202023024909.0U CN202023024909U CN214029780U CN 214029780 U CN214029780 U CN 214029780U CN 202023024909 U CN202023024909 U CN 202023024909U CN 214029780 U CN214029780 U CN 214029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panel
partition
partition plate
inner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2490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国祥
纪燕玲
李开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ixinglong Creative Packa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ixinglong Creative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ixinglong Creative Packa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ixinglong Creative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2490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29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29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29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提包装盒,涉及包装盒领域。包括隔板、承载板、两个或两个以上内盒及多根牵引绳;多个内盒分别设于隔板两侧,承载板一端与隔板连接;承载板另一端与内盒底部远离隔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内盒可绕连接处翻转;牵引绳一端与内盒连接,另一端与隔板连接,牵引绳用于限定内盒翻转角度小于90°;隔板上端延伸有提手。该手提包装盒结构精巧稳固、方便携带、节省运输成本,内盒用于容纳被包装物,可同时包装携带多个被包装物,可运用于酒瓶、化妆品、饮料瓶,隔板、承载板、内盒为一体结构,使包装盒外形稳固不易变形,可用于收藏或多次使用,具有环保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手提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提包装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酒类产品多种多样,其外包装盒也各式各样,各有特色,酒类包装盒除了对酒有包装储存的作用,还可以对酒产品形成一定的包装装饰作用,美化酒产品,从而引导消费、提高附加值的增值性。虽然市场上精美漂亮的酒盒或饮料盒不少,但是大都实用性不高,使用后就丢弃,对资源造成浪费;且目前市场上的酒产品包装盒都是单瓶装或双瓶装,很少有使用多瓶装,结构比较单一,这些独立包装的酒最后放入大包装盒里,进行批量出售,外形笨重,不美观。大部分的酒类包装盒都不带提手,不方便携带,少部分包装盒虽然带有提手,但是设计不够合理,带提手的包装盒外盒顶端会因为酒产品的重力导致其变形,或导致包装盒底端崩开,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尤其是多瓶装的包装盒,上述问题更为明显。因此,设计出结构稳固合理、外盒精美不易变形且带有提手的多瓶装包装盒是该类产品能够吸引消费者的要点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包装盒存在着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精巧稳固、方便携带的、不易变形的手提包装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手提包装盒,包括隔板、承载板、两个或两个以上内盒及多根牵引绳;
两个或两个以上内盒分别设于隔板两侧,所述承载板一端与隔板连接;所述承载板另一端与内盒底部远离隔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内盒可绕连接处翻转;
所述牵引绳一端与内盒连接,另一端与隔板连接,所述牵引绳用于限定内盒翻转角度小于90°;所述隔板上端延伸有提手。
优选的,所述隔板、承载板、内盒为一体结构,所述承载板一端与隔板之间形成第一弯折部,所述承载板另一端与内盒底部远离隔板的一端之间形成第二弯折部,所述内盒可绕第二弯折部翻转。
优选的,所述隔板数量为两个,两个隔板相叠合固定,所述承载板数量为两个,两个承载板设于隔板两侧,两个隔板分别与同侧的承载板连接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内盒数量为四个,四个内盒分别两两对称设于隔板的两侧,所述牵引绳一端固定连接内盒上端,另一端固定连接隔板上端。
优选的,所述内盒为上端开口的中空柱体。
优选的,所述内盒上端设有斜切面。
优选的,还包括盒板,所述盒板环绕隔板边缘弯折形成截面为“工”形的外盒体,所述盒板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外盒体一相对两侧面为开口面,所述隔板将外盒体划分为第一容室、第二容室,四个内盒分别两两对称设于第一容室和第二容室内。
优选的,所述盒板弯折形成外盒体的前面板、上面板、后面板、底面板,所述底面板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承载板位底面板外侧,所述承载板一端沿第一开口与隔板下端一体连接,所述承载板另一端沿底面板边缘与内盒底部远离隔板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面板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隔板上端沿第二开口延伸出提手。
优选的,沿隔板对称的两个内盒上的牵引绳长度相等,第一容室内的两个内盒上的牵引绳长度不相等、第二容纳腔内的两个内盒上的牵引绳长度不相等,第一容室内和第二容室内内盒翻转后,手提包装盒呈打开的折扇状。
优选的,所述上面板与内盒上端通过插舌固定,所述上面板边缘延伸出插舌,所述内盒上端设有与插舌相适配的插口。
优选的,所述牵引绳为丝带或缎带。
优选的,内盒翻转角度为15°-60°。
优选的,所述盒体、隔板、内盒由硬纸板或纤维板制成。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手提包装盒包括隔板、承载板、两个或两个以上内盒及多根牵引绳;多个内盒设于隔板两边,内盒的下端与承载板连接为一体,内盒上端通过牵引绳与隔板固定,承载板与隔板连接为一体,隔板上端延伸有提手,结构精巧稳固、方便携带,折叠运输节省空间,运输成本低,折叠成型方便;内盒用于容纳被包装物,可同时包装携带多个被包装物,可运用于酒瓶、化妆品、饮料瓶,隔板、承载板、内盒为一体结构,使包装盒外形稳固不易变形;还包括盒板,盒板环绕隔板边缘弯折形成截面为“工”形的外盒体,盒板两端与提手扣接,外盒体一相对两侧面为开口面,隔板将外盒体划分为第一容室、第二容室,多个内盒收纳于第一容室和第二容室内,内盒可沿着第二弯折部相对承载板翻转,牵引绳一端与内盒固定,另一端与隔板相固定,牵引绳用于限定内盒翻转展开后的角度,便于被包装物的展示,内盒收纳于第一容室或第二容室内通过上面板的第二插舌固定;内盒底板采用一体成型结构,避免被包装物过重导致漏底,提高用户使用体验,该包装盒还可用于收藏或多次使用,具有环保意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机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手提包装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手提包装的另一视角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手提包装的开启状态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手提包装的封闭状态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手提包装的展开状态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手提包装的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手提包装的局部展开状态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手提包装的内盒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手提包装的内盒挤压状态结构图;
图中:10为隔板;11为提手,20为底面板,201为第一开口,21为第一上面板,211为第二插舌,212为第一插舌,213为第三开口,22为前面板,23为后面板,24为第二上面板,241为第二开口,25为第一弯折部,26为第二弯折部,30为第一内盒,31为第二内盒,32为第三内盒,33为第四内盒,34为第一牵引绳,35为第二牵引绳,36为内面板,37为内底板,38为外底板,40为承载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另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如图1,一种手提包装盒,包括隔板10、承载板40、两个或两个以上内盒及多根牵引绳;两个或两个以上内盒分别设于隔板10两侧,承载板40一端与隔板10连接;承载板40另一端与内盒底部远离隔板10的一端连接,内盒可绕连接处翻转;牵引绳一端与内盒连接,另一端与隔板10连接,牵引绳用于限定内盒翻转角度小于90°;隔板10上端延伸有提手11。
具体的,隔板10和承载板40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隔板10相叠合固定,两个承载板分别位于隔板两侧,两个隔板10分别与对应一侧的承载板40连接为一体;内盒为设有底板且上端开口的空腔柱体,内盒的形状还可以为圆柱、多棱柱或其他柱体,在本实施例中,内盒为四棱柱,内盒的底板包括内底板37和外底板38,内底板37和外底板38与内盒的长宽相等,内底板37相邻的两条边与内盒底部相邻的两条边连接为一体,外底板38相邻的两条边与内盒底部另外两条边连接为一体,形成一个自动成型的底板,挤压后,便于运输节省空间,挤压后展开,自动成形为内盒底板,避免被包装物过重导致内盒漏底,如图8、图9。隔板10、承载板40、内盒三者连接为一体结构,承载板40一端与隔板10之间形成第一弯折部25,承载板40另一端与内盒底部远离隔板10的一端之间形成第二弯折部26,内盒可绕第二弯折部26向远离隔板10方向翻转;牵引绳一端与内盒连接,另一端与隔板1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内盒和隔板10之间连接有一根牵引绳,牵引绳一端固定连接内盒上端,牵引绳另一端固定连接隔板10上端,牵引绳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牵引绳主要用于限定内盒翻转角度小于90°,在本实施例中,内盒翻转角度为15°-60°,内盒用于可运用于酒类、饮料、化妆品的储存或包装。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内盒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第一内盒30、第二内盒31、第三内盒32、第四内盒33,四个内盒分别两两对称位于隔板10两侧,同侧内盒相邻且并列排布,第一内盒30和第二内盒31相邻,且第一内盒30与第三相沿隔板10对称,第四内盒33与第三内盒32相邻,且第四内盒33与第二内盒31沿隔板10对称,在本实施例中,牵引绳包括第一牵引绳34和第二牵引绳35,第一内盒30与隔板10之间、第三内盒32与隔板10之间连接有第一牵引绳34;第二内盒31与隔板10之间连接有第二牵引绳35,第一牵引绳34长度和第二牵引绳35长度不相等,牵引绳的长度决定内盒的翻转角度,牵引绳的长度越长,内盒的翻转角度越大,内盒沿第二弯折部26翻转展开,翻转后,连接绳呈拉进状态,便于被包装物的展示、放入或取出,该手提包装盒呈打开的折扇状,外形精致美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牵引绳34长度和第二牵引绳35长度也可以相等。
如图2-图7,手提包装盒还包括盒板,盒板环绕隔板10边缘弯折形成截面为“工”形的外盒体,盒板两端固定连接,外盒体一相对两侧面为开口面,隔板10将外盒体划分为第一容室、第二容室,四个内盒分别两两对称设于第一容室和第二容室内,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容室溶剂和第二容室容积相等,第一内盒30和第二内盒31收纳于第一容室内,第三内盒32和第四内盒33收纳于第二容室内,此时,包装盒呈长方体形状。
具体的,盒板弯折形成外盒体的前面板22、上面板、后面板23、底面板20,前面板22、上面板、后面板23、底面板20依次环绕连接形成中空的四棱柱,承载板40位于盒体外侧且与底面板20相贴合,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上面板包括第一上面板21和第二上面板24,第二上面板24一端与后面板23远离底面板20的一端连接为一体,第一上面板21一端与前面板22远离底面板20的一端连接为一体,盒板弯折后,第二上面板24与第一上面板21重叠,且第二上面板24位于第一上面板21内侧,第一上面板21远离前面板22的一端设有第一插舌212,第二上面板24与后面板23连接处设有与第一插舌212相适配的插口。盒板弯折后,第二上面板24与第一上面板21重叠贴合,并通过第一插舌212连接。
底面板20上沿底面板20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开口201,第一开口201为长条形开口,设于底面板20中间,同时,第一开口201位于两个承载板40中间,第一开口20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隔板10的宽度;第二上面板24设有第二开口241,第一上面板21设有第三开口213,第二开口241、第三开口213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提手11的宽度;两个隔板上端通过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叠合固定,两个隔板上端通过第一开口叠合固定;承载板40位于底面板20外侧,承载板40一端沿第一开口201与隔板10下端一体连接,承载板40另一端沿底面板20边缘与内盒底部远离隔板10的一端连接,形成第二弯折部26;具体的如图2、图3所示,承载板40与隔板10交于第一开口201,即第一弯折部位于第一开口,隔板10的上端延伸有提手11,第二上面板24通过第二开口241与提手11扣接,第一上面板21通过第三开口213与提手11扣接,第二上面板24与第一上面板21之间通过第一插舌212连接,使外盒体结构稳固不易变形。第二弯折部26位于底面板20边缘位置,内盒沿底面板20边缘与承载板40一体连接,内盒收纳于第一容室或第二容室,收纳后的包装盒呈长方体结构,底面板20位于承载板40与内盒底板之间。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内盒上端设有斜切面,便于内盒从第一容室或第二容室中翻转展开。
具体的,上面板与内盒上端通过插舌固定,上面板边缘延伸出第二插舌211,内盒上端设有与第二插舌211相适配的插口;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内盒的开口边沿延伸有内面板36,内面板36上设有插口;外盒体一相对两侧面为开口面,上面板沿开口面边缘边缘延伸有第二插舌211,内盒通过第二插舌211固定于第一容室或第二容室内。
具体的,牵引绳为丝带或缎带;隔板10、承载板40、内盒由硬纸板或纤维板制成。
该手提包装盒包括隔板10、承载板40、两个或两个以上内盒及多根牵引绳;多个内盒设于隔板10两边,内盒的下端与承载板40连接为一体,内盒上端通过牵引绳与隔板10固定,承载板40与隔板10连接为一体,隔板10上端延伸有提手11,结构精巧稳固、方便携带,该包装盒折叠运输可节省空间,运输成本低,折叠成型方便;内盒用于容纳被包装物,可同时包装携带多个被包装物,可运用于酒瓶、化妆品、饮料瓶,隔板10、承载板40、内盒为一体结构,使包装盒外形稳固不易变形;还包括盒板,盒板环绕隔板10边缘弯折形成截面为“工”形的外盒体,盒板两端与提手11扣接,外盒体一相对两侧面为开口面,隔板10将外盒体划分为第一容室、第二容室,多个内盒收纳于第一容室和第二容室内,内盒可沿着第二弯折部26相对承载板40翻转,牵引绳一端与内盒固定,另一端与隔板10相固定,牵引绳用于限定内盒翻转展开后的角度,便于被包装物的展示,内盒收纳于第一容室或第二容室内并通过上面板的第二插舌211固定,此时,内盒底板、底面板、承载板来承载被包装物重量,防止变形和内盒漏底,提高用户使用体验,也可用于收藏或多次使用,具有环保意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手提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板、承载板、两个或两个以上内盒及多根牵引绳;
多个内盒分别设于隔板两侧,所述承载板一端与隔板连接;所述承载板另一端与内盒底部远离隔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内盒可绕连接处翻转;
所述牵引绳一端与内盒连接,另一端与隔板连接,所述牵引绳用于限定内盒翻转角度小于90°;所述隔板上端延伸有提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承载板、内盒为一体结构,所述承载板一端与隔板之间形成第一弯折部,所述承载板另一端与内盒底部远离隔板的一端之间形成第二弯折部,所述内盒可绕第二弯折部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提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数量为两个,两个隔板相叠合固定,所述承载板数量为两个,两个承载板设于隔板两侧,两个隔板分别与同侧的承载板连接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提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数量为四个,四个内盒分别两两对称设于隔板的两侧,所述牵引绳一端固定连接内盒上端,另一端固定连接隔板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提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为上端开口的中空柱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提包装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盒板,所述盒板环绕隔板边缘弯折形成截面为“工”形的外盒体,所述盒板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外盒体一相对两侧面为开口面,所述隔板将外盒体划分为第一容室、第二容室,四个内盒分别两两对称设于第一容室和第二容室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提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板弯折形成外盒体的前面板、上面板、后面板、底面板,所述底面板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承载板位底面板外侧,所述承载板一端沿第一开口与隔板下端一体连接,所述承载板另一端沿底面板边缘与内盒底部远离隔板的一端一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提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隔板上端沿第二开口延伸出提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提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沿隔板对称的两个内盒上的牵引绳长度相等,第一容室内的两个内盒上的牵引绳长度不相等、第二容纳腔内的两个内盒上的牵引绳长度不相等,第一容室内和第二容室内内盒翻转后,手提包装盒呈打开的折扇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提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与内盒上端通过插舌固定,所述上面板边缘延伸出插舌,所述内盒上端设有与插舌相适配的插口。
CN202023024909.0U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手提包装盒 Active CN214029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24909.0U CN214029780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手提包装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24909.0U CN214029780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手提包装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29780U true CN214029780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37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24909.0U Active CN214029780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手提包装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297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765527A (en) Dual-compartment package
JP2010516581A (ja) ボトル等のための展開可能な容器
CN214029780U (zh) 一种手提包装盒
US3625393A (en) One piece collapsible plastic-carrying carton
CN214029590U (zh) 一种双开卡盒
CN207876193U (zh) 一种可折叠的马克杯包装板
CN214029581U (zh) 一种一体成型包装盒
KR200420833Y1 (ko) 음식물 보관용 종이박스
KR20210081468A (ko) 다용도 수납공간을 포함하는 식품 포장 패키지
JP3081896U (ja) 折りたたみ鞄
JP2007302324A (ja) 手提げ包装容器
KR200298028Y1 (ko) 포장 박스 내부에 들어가는 골판지를 이용한 적층 포장체
KR101536407B1 (ko) 휴대용 구획 종이상자
CN216003384U (zh) 一种展开展示包装盒
CN216035689U (zh) 一种双开展示包装盒
JPH0239937Y2 (zh)
CN211076911U (zh) 一种连体三层包装盒
KR20140001976U (ko) 식품 포장용기
KR200310459Y1 (ko) 포장상자
CN209814525U (zh) 一种双层粉饼包装盒
CN212951566U (zh) 双挂饮料包装盒
JP3129939U (ja) 手提げ型可能化粧箱
CN207972912U (zh) 一种立体包装盒以及包装用品
CN219097248U (zh) 烟包包装盒以及条烟
JPH0333616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