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76911U - 一种连体三层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体三层包装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076911U CN211076911U CN201921602534.6U CN201921602534U CN211076911U CN 211076911 U CN211076911 U CN 211076911U CN 201921602534 U CN201921602534 U CN 201921602534U CN 211076911 U CN211076911 U CN 2110769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x body
- square area
- enclosing
- perforation
- fol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11111 cardboar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11087 paperboar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123 pa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796 beau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391944 Commicarpus scand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6256 Fatigu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体三层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式围合硬纸板、上盒体、中盒体、下盒体和手提带;所述折叠式围合硬纸板被4条纵向折痕分隔为5个方形区域,方形区域一、方形区域二、方形区域三、方形区域四和方形区域五,所述下盒体的底面粘合在所述方形区域三内表面上;所述上盒体、中盒体、下盒体可套设叠合,而所述折叠式围合硬纸板可沿折痕将叠合后的上盒体、中盒体、下盒体紧密包围一周,并通过磁石吸附固定;所述折叠式围合硬纸板的两长边端对称开设有与长边平行的多个穿孔,所述手提带按顺序从所述穿孔穿出或穿入,并头尾搭接为一整体。赋予包装盒美观和实用的特点,并且提高了包装盒的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体三层包装盒。
背景技术
包装盒有保护商品、方便流通和促进销售的作用,传统的包装盒一般由一张纸板粘合或扣合等方式组成,包装盒结构简单,乏味单一,较不适合送礼,也很难使其从商品货架上脱颖而出。并且,传统包装盒手提带一般是在手提带两端打结或加头套而卡在盒体的手提带穿口内,这样的结构设计是不牢固的,容易因盒体的老化或潮湿而使手提带从手提带穿口破开,或者包装盒底部因商品重量压迫破开。现在的商品包装,要求具有美观、实用的特点,运用好包装,不但可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又能使包装盒作为储物盒,不至于被简单的丢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连体三层包装盒,美观实用的外观设计不但有激发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兴趣,还能作为储物盒,方便使用者归置零碎的小物件的作用。并且,手提带从盒体底部托起,盒体不容易因商品重量而从底部破裂损坏盒体,提高了包装盒的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体三层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式围合硬纸板、上盒体、中盒体、下盒体和手提带;所述折叠式围合硬纸板被4条纵向折痕分隔为5个方形区域,方形区域一、方形区域二、方形区域三、方形区域四和方形区域五,所述下盒体的底面粘合在所述方形区域三内表面上;所述上盒体、中盒体、下盒体可套设叠合,而所述折叠式围合硬纸板可沿折痕将叠合后的上盒体、中盒体、下盒体紧密包围一周,并通过磁石吸附固定;所述折叠式围合硬纸板的两长边端对称开设有与长边平行的多个穿孔,所述手提带按顺序从所述穿孔穿出或穿入,并头尾搭接为一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式围合硬纸板内部为5片并肩排列的方形硬纸板,再在外表面复合一层柔性纸后制成。
进一步地:在所述方形区域一配置有磁石一;在所述方形区域五的内表面,粘合一带磁石二的附加纸板;所述附加纸板带磁石二的一端超出所述方形区域五,使所述折叠式围合硬纸板沿折痕叠合后的所述磁石二和所述磁石一对应吸附。
进一步地:所述上盒体、中盒体、下盒体都由套框和内盒粘合而成;所述上盒体的内盒一的顶端和套框一的顶端平齐,但所述内盒一的底端短于所述套框一的底端;所述中盒体的内盒二的顶端高于套框二的顶端,而所述内盒二的底端短于所述套框二的底端;所述下盒体的内盒三的顶端高于套框三的顶端,但所述内盒三的底端和所述套框三的底端平齐。这样的设计,中盒体、上盒体可依次套合在下盒体上,不会错位。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式围合硬纸板的两长边端各有6条长条形穿孔;其中2条并列配置在靠近方形区域一的方形区域二的一边,并分别标记为穿孔一、穿孔二;2条分别配置在方形区域三的两边,并分别标记为穿孔三、穿孔四;2条并列配置在靠近方形区域五的方形区域四的一边,并分别标记为穿孔五、穿孔六。
进一步地:所述手提带从所述折叠式围合硬纸板一条长边端的所述穿孔一从外向内穿入,再从所述穿孔二穿出,依次操作,直到从所述穿孔六穿出,然后,从所述折叠式围合硬纸板另一条长边端的穿孔六穿入,依次操作,最后从所述穿孔一穿出,再将所述手提带头尾搭接。完全贯穿折叠式围合硬纸板的手提带,通过手提带将包装盒从底部托起,提高了手提带的受力面积,更好保护包装盒的完整性,提高包装盒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式围合硬纸板的宽度和所述上盒体、中盒体、下盒体的长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三层可套设的盒体,加上可折叠翻平的折叠式围合硬纸板,完全贯穿包装盒的手提带,赋予包装盒美观和实用的特点。在促进消费的同时,包装盒还能作为小物件的分类盒,手提带将包装盒从底部托起,提高了手提带的受力面积,更好保护包装盒的完整性,提高包装盒的强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表示折叠式围合硬纸板内表面的视图;
图2表示手提带穿设在折叠式围合硬纸板后的内表面视图;
图3表示上盒体、中盒体、下盒体的横截面视图;
图4表示折叠式围合硬纸板未围合上盒体、中盒体、下盒体的立体图;
图5表示磁石一和磁石二的位置关系图;
图6表示完整的连体三层包装盒的立体图;
图中标号:1-折叠式围合硬纸板;2-上盒体;3-中盒体;4-下盒体;5-手提带;6-附加纸板;7-磁石一;8-磁石二;11-方形区域一;12方形区域二;13-方形区域三;14-方形区域四;15-方形区域五;21-穿孔一;22-穿孔二;23-穿孔三;24-穿孔四;25-穿孔五;26-穿孔六;31-套框一;32-套框二;33-套框三;41-内盒一;42-内盒二;43-内盒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具体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具体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考附图1-6,本实施例的连体三层包装盒,包括折叠式围合硬纸板1、上盒体2、中盒体3、下盒体4和手提带5。折叠式围合硬纸板1的宽度和上盒体2、中盒体3、下盒体4的长度相等。
折叠式围合硬纸板1被4条纵向折痕分隔为5个方形区域,方形区域一11、方形区域二12、方形区域三13、方形区域四14和方形区域五15,它是由5片并肩排列的方形硬纸板,再在外表面复合一层柔性纸后制成。在方形区域一11配置有磁石一7;在方形区域五15的内表面,粘合一带磁石二8的附加纸板6;附加纸板6带磁石二8的一端超出方形区域五15,使折叠式围合硬纸板1沿折痕叠合后的磁石二8和磁石一7对应吸附。
上盒体2、中盒体3、下盒体4都由套框和内盒粘合而成;上盒体2的内盒一41的顶端和套框一31的顶端平齐,但内盒一41的底端短于套框一31的底端;中盒体3的内盒二42的顶端高于套框二32的顶端,而内盒二42的底端短于套框二32的底端;下盒体4的内盒三43的顶端高于套框三33的顶端,但内盒三43的底端和套框三33的底端平齐。这样,上盒体2、中盒体3、下盒体4就可以套设叠合。下盒体4的底面粘合在方形区域三13内表面上,而折叠式围合硬纸板1可沿折痕将叠合后的上盒体2、中盒体3、下盒体4紧密包围一周。
折叠式围合硬纸板1的两长边端各有6条长条形穿孔;其中2条并列配置在靠近方形区域一11的方形区域二12的一边,并分别标记为穿孔一21、穿孔二22;2条分别配置在方形区域三13的两边,并分别标记为穿孔三23、穿孔四24;2条并列配置在靠近方形区域五15的方形区域四14的一边,并分别标记为穿孔五25、穿孔六26。手提带5从折叠式围合硬纸板1一条长边端的穿孔一21从外向内穿入,再从穿孔二22穿出,依次操作,直到从穿孔六26穿出,然后,从折叠式围合硬纸板1另一条长边端的穿孔六26穿入,依次操作,最后从穿孔一21穿出,再将手提带5头尾搭接。
三层可套设的盒体,加上可折叠翻平的折叠式围合硬纸板,完全贯穿包装盒的手提带,赋予包装盒美观和实用的特点。在促进消费的同时,包装盒还能作为小物件的分类盒,手提带将包装盒从底部托起,提高了手提带的受力面积,更好保护包装盒的完整性,提高包装盒的强度。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连体三层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式围合硬纸板(1)、上盒体(2)、中盒体(3)、下盒体(4)和手提带(5);所述折叠式围合硬纸板(1)被4条纵向折痕分隔为5个方形区域,方形区域一(11)、方形区域二(12)、方形区域三(13)、方形区域四(14)和方形区域五(15),所述下盒体(4)的底面粘合在所述方形区域三(13)内表面上;所述上盒体(2)、中盒体(3)、下盒体(4)可套设叠合,而所述折叠式围合硬纸板(1)可沿折痕将叠合后的上盒体(2)、中盒体(3)、下盒体(4)紧密包围一周,并通过磁石吸附固定;所述折叠式围合硬纸板(1)的两长边端对称开设有与长边平行的多个穿孔,所述手提带(5)按顺序从所述穿孔穿出或穿入,并头尾搭接为一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体三层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围合硬纸板(1)内部为5片并肩排列的方形硬纸板,再在外表面复合一层柔性纸后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体三层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形区域一(11)配置有磁石一(7);在所述方形区域五(15)的内表面,粘合一带磁石二(8)的附加纸板(6);所述附加纸板(6)带磁石二(8)的一端超出所述方形区域五(15),使所述折叠式围合硬纸板(1)沿折痕叠合后的所述磁石二(8)和所述磁石一(7)对应吸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体三层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2)、中盒体(3)、下盒体(4)都由套框和内盒粘合而成;所述上盒体(2)的内盒一(41)的顶端和套框一(31)的顶端平齐,但所述内盒一(41)的底端短于所述套框一(31)的底端;所述中盒体(3)的内盒二(42)的顶端高于套框二(32)的顶端,而所述内盒二(42)的底端短于所述套框二(32)的底端;所述下盒体(4)的内盒三(43)的顶端高于套框三(33)的顶端,但所述内盒三(43)的底端和所述套框三(33)的底端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体三层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围合硬纸板(1)的两长边端各有6条长条形穿孔;其中2条并列配置在靠近方形区域一(11)的方形区域二(12)的一边,并分别标记为穿孔一(21)、穿孔二(22);2条分别配置在方形区域三(13)的两边,并分别标记为穿孔三(23)、穿孔四(24);2条并列配置在靠近方形区域五(15)的方形区域四(14)的一边,并分别标记为穿孔五(25)、穿孔六(2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体三层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提带(5)从所述折叠式围合硬纸板(1)一条长边端的所述穿孔一(21)从外向内穿入,再从所述穿孔二(22)穿出,依次操作,直到从所述穿孔六(26)穿出,然后,从所述折叠式围合硬纸板(1)另一条长边端的穿孔六(26)穿入,依次操作,最后从所述穿孔一(21)穿出,再将所述手提带(5)头尾搭接。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一种连体三层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围合硬纸板(1)的宽度和所述上盒体(2)、中盒体(3)、下盒体(4)的长度相等。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02534.6U CN211076911U (zh) | 2019-09-25 | 2019-09-25 | 一种连体三层包装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02534.6U CN211076911U (zh) | 2019-09-25 | 2019-09-25 | 一种连体三层包装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076911U true CN211076911U (zh) | 2020-07-24 |
Family
ID=71639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602534.6U Active CN211076911U (zh) | 2019-09-25 | 2019-09-25 | 一种连体三层包装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076911U (zh) |
-
2019
- 2019-09-25 CN CN201921602534.6U patent/CN21107691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40248005A1 (en) | Stand-Up Pouch | |
KR20110125290A (ko) | 상부적층이 용이한 포장용 종이박스 | |
CN203064500U (zh) | 一种水果包装箱 | |
CN211076911U (zh) | 一种连体三层包装盒 | |
KR200382008Y1 (ko) | 접이식 휴대용 포장상자 | |
CN203497283U (zh) | 一种水果包装箱 | |
KR200453823Y1 (ko) | 포장용기 | |
CN210284952U (zh) | 一种新型翻盖折叠式纸盒 | |
KR100685437B1 (ko) | 절첩구조를 갖는 싸바리 박스 | |
CN106742503A (zh) | 一种纸板缓冲结构及含该结构的包装盒 | |
CN211108508U (zh) | 一种三层抽屉翻盖包装盒 | |
CN204726814U (zh) | 便于拆装的包装箱 | |
CN211309561U (zh) | 一种果蔬礼品盒 | |
KR20170011880A (ko) | 포장용 박스 | |
KR101007978B1 (ko) | 포터블 타입 양면골판지 포장박스 | |
CN205854936U (zh) | 一种用于盒子外带的打包带 | |
CN217576046U (zh) | 一种便携式手提折叠包装盒 | |
CN218086483U (zh) | 一种摊平自动成型的手提式包装盒 | |
CN204236872U (zh) | 一种双联包装盒 | |
CN211108504U (zh) | 一种三开门翻盖包装盒 | |
CN103420033A (zh) | 一体化包装装置 | |
CN211002311U (zh) | 一种新型拼接包装箱 | |
CN217497163U (zh) | 一种适用于快速消费型饮品的手提式包装盒结构 | |
CN216003384U (zh) | 一种展开展示包装盒 | |
CN210192073U (zh) | 一种组合式卡纸包装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