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15534U - 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 - Google Patents

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15534U
CN214015534U CN202020831850.7U CN202020831850U CN214015534U CN 214015534 U CN214015534 U CN 214015534U CN 202020831850 U CN202020831850 U CN 202020831850U CN 214015534 U CN214015534 U CN 214015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mboo
frame
fish reef
anchoring
nutrient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3185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长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83185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15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15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155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sh Reef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包括框架机构、补光系统、营养基池、投喂机构以及锚固机构,所述框架机构中以若干个等间距排列的竹支架为骨架,骨架外框以混凝土包裹;所述营养基池分布于框架机构中,所述框架机构的正上方设置有投喂机构,所述锚固机构对称设置于框架机构的正下方。该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采用复合工艺技术,利用具备水底耐腐蚀特性的天然原木与毛竹型材组合作为框架,巧妙利用竹上钻孔、开槽、拼接、预埋等方式增加了鱼礁表层面积,而且利用生物的趋光性,在内部空间设置补光系统,诱使鱼类聚集,还形成浮游生物营养基床,快速提升海洋环境初级生产力,并利用涡流和上升流以搅动海底沉积的营养基。

Description

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
背景技术
人工鱼礁能够改善海域生态、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各种鱼类提供生长、繁殖、索饵和庇敌的场所,是保护和增殖近海渔业资源的一项有效的技术措施。
人工鱼礁技术由来已久,并且在近年发展迅猛,但由于存在鱼礁表面附着面积不足、内部避害空间不足、生态恢复缓慢、海底淤泥陷礁、鱼礁缺乏动态运动作用等问题,使得鱼礁的生态功能价值发挥不到一半,因而亟需设计一种创新型的多功能鱼礁。
本方案计划选取原木与毛竹组合一类的天然型材,利用断绝氧气水存法,能千年不腐(古代造桥基坑都会以竹木为桩基固定基础石块),同时由于竹材的圆柱状中空结构,在不规则波浪环境下,既利于水体流动,又能最好地抵御流体不规则的作用力,且竹节的天然结构相当于中空型材的内加强筋,大大增强了中空轻型条状型材的刚性和环向变形模量,因而可以以毛竹竹节构造的特性,开发各种构造的型材建设鱼礁,成倍地增加鱼礁表层面积与生物避害空间,并加速水下生态修复效应,提高鱼礁生态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具备增大内部框架空间及外部附着面积、设置补光系统诱使鱼类聚集、形成浮游生物营养基床、鱼礁半潜浮可活动等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包括框架机构、补光系统、营养基池、投喂机构以及锚固机构,所述框架机构中以若干个等间距排列的竹支架为骨架,骨架外框以混凝土包裹,且竹支架的外侧壁依次覆盖有竹框架、竹编筋板以及竹编外框,所述竹支架之间的上下两段分别分别通过榫卯方式安装有连接架、多边形定位榫,所述竹支架底部的左右两侧皆设置有配重舱室,且配重舱室中皆填充有碎石块,所述竹支架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若干个潜游通道,且潜游通道中皆设置有补光系统,并且补光系统中皆包含有若干组灯带,所述营养基池分布于框架机构中,且营养基池由鱼巢横梁、增殖格栅、导流槽、养殖腔室、单向诱导迷宫、半封闭隔层以及活动软帘组成,所述鱼巢横梁、增殖格栅分别等间距安插于竹支架一侧的上下两部,且竹支架另一侧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导流槽,所述竹支架顶部的左右两侧皆设置有养殖腔室,且养殖腔室中皆固定有单向诱导迷宫,所述单向诱导迷宫底部的一侧皆设置有半封闭隔层,且半封闭隔层中皆安装有活动软帘,所述框架机构的正上方设置有投喂机构,且投喂机构中设置有投料漏斗,并且投料漏斗的顶端安装有定位芯片,所述投料漏斗的底端连通有左右两个送料管道,且送料管道的底端皆延伸至竹支架的顶部,所述锚固机构对称设置于框架机构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框架机构的内腔设置为密集孔巢隔层或蜂巢结构,框架机构的外观呈水下宫殿、房屋、城堡、人物、动物等任意造型,可用作海底珊瑚平台礁、观光礁、石礁、诱捕礁等。
优选的,所述框架机构的四周或内腔皆以穿榫式、半榫式、扇抱肩榫、交叉叠压式、插口型绑扎式等连接方式组合形成,其中,连接架作为竹支架的横向支撑机构,且横向支撑机构之间以半榫式连接,以穿榫钉固定;其它的接榫部位以组合穿榫钉、绑扎或胶粘的方式固定,并以斜拉、半圆或弓弦状固定限位,增加框架机构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竹支架、竹框架、鱼巢横梁以及增殖格栅皆由天然毛竹开孔、对劈并开孔形成的半封闭蜂巢和半圆槽状,使得框架机构的表层面积提升10倍以上;并将动物粪便、酒糟、益生菌、泥沙等混合料发酵的底栖饵料填充于槽孔中形成生物培养基,使得海洋环境的初级生产力提升数倍。
优选的,所述锚固机构可采用两个锚固立柱进行固定,其中,锚固立柱经弯曲、加筋、限位、卯榫、绑扎、编织、等方式定位成型,在柱内腔及鱼礁下半部填充石材增加稳定性,促进珊瑚生长;锚固立柱上等间距环绕有限位筋,且最上方的限位筋与竹支架的底端相互挂接,并且限位筋皆由竹材编织呈网格状。
优选的,所述锚固机构也可采用四个锚固桩进行固定,且锚固桩的顶端皆通过锚固绳与竹支架的底端相互挂接,并且锚固绳皆采用多股竹篾绞制而成,长期不腐。
优选的,所述框架机构采用天然毛竹型材,具备相当的浮力,并通过调节配重舱室中碎石块的多少,使得框架机构高于泥沙适当距离并处于半潜浮可活动状态,彻底改变传统鱼礁陷入淤泥的缺陷,此时仅采用锚固绳和锚固桩进行固定,能使框架机构在水下持续作不规则运动,从而产生更大涡流和上升流以搅动海底沉积的营养基。
优选的,所述补光系统中还包含有与灯带配套的感光芯片和水下或水面发电及蓄能设备,通过智能控制补充光照,从而增加生物生长时长、促进动物生殖腺成熟、诱使水下生物聚集、产卵及繁殖。
优选的,所述定位芯片集成长效电源、传感器以及鱼礁标识为一体,内设中空结构形成适当浮力,以活扣柔性连接方式设置于投料漏斗上,且定位芯片与灯带电性连接,以无线传输方式实现远程管理。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采用复合工艺技术,利用具备水底耐腐蚀特性的天然毛竹型材作为框架,巧妙利用竹上钻孔、开槽、拼接、预埋等方式增加了鱼礁表层面积,将建筑工程学、海洋工程学、材料学、结构技术、复合材料生产工艺、水产养殖技术规范完美结合,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拓展空间;
2、该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利用生物的趋光性,在内部空间设置补光系统,诱使水下生物聚集并延长生物生长时长,从而有效地缩短鱼礁成熟期、加速促进各种饵料生物大量繁殖生长,进一步诱使各种鱼类聚集, 形成良好的渔场;
3、该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利用鱼礁中空内腔和孔巢容器填充动物粪便、酒糟、益生菌、泥沙等发酵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形成浮游生物营养基床,快速提升海洋环境初级生产力,并通过天然毛竹框架的浮力及两种组合使用的锚固系统,能使鱼礁在水下持续作不规则运动,从而产生更大涡流和上升流以搅动海底沉积的营养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竹支架;2、竹框架;3、竹编筋板;4、竹编外框;5、连接架; 6、多边形定位榫;7、配重舱室;8、碎石块;9、潜游通道;10、灯带;11、鱼巢横梁;12、增殖格栅;13、导流槽;14、养殖腔室;15、单向诱导迷宫; 16、半封闭隔层;17、活动软帘;18、投料漏斗;19、定位芯片;20、送料管道;21、锚固立柱;22、限位筋;23、锚固绳;24、锚固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包括框架机构、补光系统、营养基池、投喂机构以及锚固机构,框架机构中以若干个等间距排列的竹支架1 为骨架,且竹支架1的外侧壁依次覆盖有竹框架2、竹编筋板3以及竹编外框 4,竹支架1之间的上下两段分别分别通过榫卯方式安装有连接架5、多边形定位榫6,竹支架1底部的左右两侧皆设置有配重舱室7,且配重舱室7中皆填充有碎石块8,竹支架1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若干个潜游通道9,且潜游通道9中皆设置有补光系统,并且补光系统中皆包含有若干组灯带10,营养基池分布于框架机构中,且营养基池由鱼巢横梁11、增殖格栅12、导流槽 13、养殖腔室14、单向诱导迷宫15、半封闭隔层16以及活动软帘17组成,鱼巢横梁11、增殖格栅12分别等间距安插于竹支架1一侧的上下两部,且竹支架1另一侧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导流槽13,竹支架1顶部的左右两侧皆设置有养殖腔室14,且养殖腔室14中皆固定有单向诱导迷宫15,单向诱导迷宫15底部的一侧皆设置有半封闭隔层16,且半封闭隔层16中皆安装有活动软帘17,框架机构的正上方设置有投喂机构,且投喂机构中设置有投料漏斗 18,并且投料漏斗18的顶端安装有定位芯片19,投料漏斗18的底端连通有左右两个送料管道20,且送料管道20的底端皆延伸至竹支架1的顶部,锚固机构对称设置于框架机构的正下方。
如图1中框架机构的内腔设置为密集孔巢隔层或蜂巢结构,框架机构的外观呈水下宫殿、房屋、城堡、人物、动物等任意造型,可用作海底珊瑚平台礁、观光礁、石礁、诱捕礁等。
如图1中竹支架1、竹框架2、鱼巢横梁11以及增殖格栅12皆由天然毛竹对劈并开孔形成的半圆槽状,使得框架机构的表层面积提升10倍以上;并将动物粪便、酒糟、益生菌、泥沙等混合料发酵的底栖饵料填充于槽孔中形成生物培养基,使得海洋环境的初级生产力提升数倍。
如图1中锚固机构可采用两个锚固立柱21进行固定,其中,锚固立柱21经弯曲、加筋、限位、卯榫、绑扎、编织、等方式定位成型,在柱内腔及鱼礁下半部填充石材增加稳定性,促进珊瑚生长;锚固立柱21上等间距环绕有限位筋22,且最上方的限位筋22与竹支架1的底端相互挂接,并且限位筋22皆由竹材编织呈网格状。
如图1中锚固机构也可采用四个锚固桩24进行固定,且锚固桩24的顶端皆通过锚固绳23与竹支架1的底端相互挂接,并且锚固绳23皆采用多股竹篾绞制而成,长期不腐。
如图1中框架机构采用天然毛竹型材,具备相当的浮力,并通过调节配重舱室7中碎石块8的多少,使得框架机构高于泥沙适当距离并处于半潜浮可活动状态,彻底改变传统鱼礁陷入淤泥的缺陷,此时仅采用锚固绳23和锚固桩24进行固定,能使框架机构在水下持续作不规则运动,从而产生更大涡流和上升流以搅动海底沉积的营养基。
如图1中补光系统中还包含有与灯带10配套的感光芯片和水下或水面发电及蓄能设备,通过智能控制补充光照,从而增加生物生长时长、促进动物生殖腺成熟、诱使水下生物聚集、产卵及繁殖。
如图1中定位芯片19集成长效电源、传感器以及鱼礁标识为一体,内设中空结构形成适当浮力,以活扣柔性连接方式设置于投料漏斗18上,且定位芯片19与灯带10电性连接,以无线传输方式实现远程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包括框架机构、补光系统、营养基池、投喂机构以及锚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机构中以若干个等间距排列的竹支架(1)为骨架,骨架外框以混凝土包裹,且竹支架(1)的外侧壁依次覆盖有竹框架(2)、竹编筋板(3)以及竹编外框(4),所述竹支架(1)之间的上下两段分别通过榫卯方式安装有连接架(5)、多边形定位榫(6),所述竹支架(1)底部的左右两侧皆设置有配重舱室(7),且配重舱室(7)中皆填充有碎石块(8),所述竹支架(1)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若干个潜游通道(9),且潜游通道(9)中皆设置有补光系统,并且补光系统中皆包含有若干组灯带(10),所述营养基池分布于框架机构中,且营养基池由鱼巢横梁(11)、增殖格栅(12)、导流槽(13)、养殖腔室(14)、单向诱导迷宫(15)、半封闭隔层(16)以及活动软帘(17)组成,所述鱼巢横梁(11)、增殖格栅(12)分别等间距安插于竹支架(1)一侧的上下两部,且竹支架(1)另一侧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导流槽(13),所述竹支架(1)顶部的左右两侧皆设置有养殖腔室(14),且养殖腔室(14)中皆固定有单向诱导迷宫(15),所述单向诱导迷宫(15)底部的一侧皆设置有半封闭隔层(16),且半封闭隔层(16)中皆安装有活动软帘(17),所述框架机构的正上方设置有投喂机构,且投喂机构中设置有投料漏斗(18),并且投料漏斗(18)的顶端安装有定位芯片(19),所述投料漏斗(18)的底端连通有左右两个送料管道(20),且送料管道(20)的底端皆延伸至竹支架(1)的顶部,所述锚固机构对称设置于框架机构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机构的内腔设置为密集孔巢隔层或蜂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机构的四周或内腔皆以穿榫式、半榫式、扇抱肩榫、交叉叠压式、插口型绑扎式等连接方式组合形成,其中,连接架(5)作为竹支架(1) 的横向支撑机构,且横向支撑机构之间以半榫式连接,以穿榫钉固定;其它的接榫部位以组合穿榫钉、绑扎或胶粘的方式固定,并以斜拉、半圆或弓弦状固定限位,增加框架机构的稳定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机构可采用两个锚固立柱(21)进行固定,其中,锚固立柱(21)经弯曲、加筋、限位、卯榫、绑扎、编织、等方式定位成型,在柱内腔及鱼礁下半部填充石材增加稳定性,促进珊瑚生长;锚固立柱(21)上等间距环绕有限位筋(22),且最上方的限位筋(22)与竹支架(1)的底端相互挂接,并且限位筋(22)皆由竹材编织呈网格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机构也可采用四个锚固桩(24)进行固定,且锚固桩(24)的顶端皆通过锚固绳(23)与竹支架(1)的底端相互挂接,并且锚固绳(23)皆采用多股竹篾绞制而成,长期不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机构采用天然毛竹型材,具备相当的浮力,并通过调节配重舱室(7)中碎石块(8)的多少,使得框架机构高于泥沙适当距离并处于半潜浮可活动状态,彻底改变传统鱼礁陷入淤泥的缺陷,此时仅采用锚固绳(23)和锚固桩(24)进行固定,能使框架机构在水下持续作不规则运动,从而产生更大涡流和上升流以搅动海底沉积的营养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系统中还包含有与灯带(10)配套的感光芯片和水下或水面发电及蓄能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芯片(19)集成长效电源、传感器以及鱼礁标识为一体,内设中空结构形成适当浮力,以活扣柔性连接方式设置于投料漏斗(18)上,且定位芯片(19)与灯带(10)电性连接。
CN202020831850.7U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015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31850.7U CN214015534U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31850.7U CN214015534U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15534U true CN214015534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31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3185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015534U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155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14203B (zh) 组合式人工鱼礁
KR100762820B1 (ko) 석탑형 다기능 인공어초
CN113170752B (zh) 一种深远海双柱桩升降式围栏放牧养殖系统
CN101288386B (zh) 淤泥海底海参养殖箱及养殖方法
CN107912348B (zh) 一种固定浮球式浮鱼礁
CN206251751U (zh) 组合式人工鱼礁
CN109984070A (zh) 一种玄武岩纤维制可分流升降内置仿礁石深海养殖网箱
KR100999372B1 (ko) 파이프형 인공 어초
CN111480605A (zh) 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
CN203136791U (zh) 一种陆基透水式养殖装置
CN214015534U (zh) 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
KR100734466B1 (ko) 해중림 조성용 하우스형 인공어초
CN203492588U (zh) 人工鱼礁
CN217336966U (zh) 一种鸟类栖息系统
CN215836569U (zh) 一种带种植基床的树型鱼礁装置
CN207151625U (zh) 一种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
Marenkov et al. Ways of optimization of breeding conditions of fish by using artificial spawning grounds
KR200392536Y1 (ko) 해중림 조성용 하우스형 인공어초
KR100980799B1 (ko) 인공어초용 복합부재
KR200442652Y1 (ko) 친환경 중층 부유식 파야오형 해양 구조물
JP2002000113A (ja) 海中藻場造成用構造物
KR100588432B1 (ko) 패,조류용 인공어초
KR100433275B1 (ko) 부어초
KR101652211B1 (ko) 강제 테트라포드 어초
KR200418963Y1 (ko) 습지생물용 식생대 구조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