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13319U - 异常检测电路及插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异常检测电路及插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13319U
CN214013319U CN202120355510.6U CN202120355510U CN214013319U CN 214013319 U CN214013319 U CN 214013319U CN 202120355510 U CN202120355510 U CN 202120355510U CN 214013319 U CN214013319 U CN 214013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voltage
capacitor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5551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宇洲
傅春
李志峰
陈慕奇
王团结
邓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utuo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Lumi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ut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utu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ut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5551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13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13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133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异常检测电路及插座设备,涉及插座技术领域。该异常检测电路包括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控制器、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一电源输出端及第二电源输出端,控制器与电压检测模块及电流检测模块均电连接,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第一电源输入端的输入电流,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第一电压值及第二电压值,控制器用于根据输入电流确定第一电压阈值及第二电压阈值,并在第一电压值大于第一电压阈值,或在第二电压值大于第二电压阈值时,确定插座设备与用电设备之间的阻抗异常。由于是通过实时检测电路中的电流及电压值,并以此判断插座设备与用电设备之间的阻抗是否异常,可以及时发现阻抗异常情况,缓解阻抗异常导致的高温问题。

Description

异常检测电路及插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异常检测电路及插座设备。
背景技术
插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容易出现外部插头的插脚没插好或表面氧化,或者插座设备内部插套松弛或表面氧化等原因导致的插座设备与用电设备的接触面阻抗异常的问题,这样会导致端子高温软化、设备壳体融化,严重地甚至可能导致冒烟起火等安全事故。
相关技术中,通常通过在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内置温度传感器,并设置过温保护点的方式来避免插座设备超温。然而,MCU通常离发热源较远而无法及时感应到温度升高并识别异常状况,当过温保护触发时设备部分位置很有可能已经超温,对设备内部器件已经造成不可逆损伤,导致引发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常检测电路及插座设备,能够及时识别出阻抗异常的问题,避免设备超温。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常检测电路,应用于插座设备,所述异常检测电路包括: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控制器、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一电源输出端及第二电源输出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及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均电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块串联于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之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的输入电流;
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用于在用电设备插入所述插座设备时检测第一电压值及第二电压值,其中,所述第一电压值为所述用电设备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之间的电压差值,所述第二电压值为所述用电设备与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之间的电压差值;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输入电流确定第一电压阈值及第二电压阈值,并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或在所述第二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时,确定所述插座设备与所述用电设备之间的阻抗异常。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电压检测单元及第二电压检测单元,所述第一电压检测单元及所述第二电压检测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检测单元及所述第二电压检测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压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用电设备插入所述插座设备时与所述用电设备的第一输入端导通,以检测所述第一电压值;
所述第二电压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用电设备插入所述插座设备时与所述用电设备的第二输入端导通,以检测所述第二电压值。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压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用电设备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端口之间,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电压检测单元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二极管及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用电设备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串联所述第四电阻、所述第五电阻后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并接地,所述控制器的第三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五电阻之间,所述控制器的第四端口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四电阻之间,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四电阻之间,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电压检测单元还包括第六电阻及第三电容,所述第六电阻串联于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四电阻之间,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三端口之间,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四电容及第五电容,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七电阻及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依次串联,所述控制器的第五端口通过所述第八电阻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七电阻之间,所述控制器的第六端口通过所述第九电阻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九电阻之间,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八电阻与所述第五端口之间,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九电阻与所述第六端口之间,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插座设备,所述插座设备包括电路板、插套、弹片及上述任意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异常检测电路,所述插套及所述弹片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异常检测电路布设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电压检测模块与所述弹片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及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与所述插套电连接,所述插套用于供用电设备插入,当所述用电设备插入时,所述弹片与所述用电设备电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片设置于所述插套的外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片设置于所述插套的内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套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弹片位于所述安装孔内。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座设备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插孔,所述电路板、所述插套及所述弹片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插套与所述插孔相对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异常检测电路及插座设备,异常检测电路包括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控制器、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一电源输出端及第二电源输出端,控制器与电压检测模块及电流检测模块均电连接,电流检测模块串联于第一电源输入端与第一电源输出端之间,用于检测第一电源输入端的输入电流,电压检测模块用于在用电设备插入插座设备时检测第一电压值及第二电压值,其中,第一电压值为用电设备与第一电源输出端之间的电压差值,第二电压值为用电设备与第二电源输出端之间的电压差值,控制器用于根据输入电流确定第一电压阈值及第二电压阈值,并用于在第一电压值大于第一电压阈值,或在第二电压值大于第二电压阈值时,确定插座设备与用电设备之间的阻抗异常。由于是通过实时检测电路中的电流及电压值,并以此判断插座设备与用电设备之间的阻抗是否异常,可以及时发现阻抗异常情况,从而缓解阻抗异常导致的高温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的插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的插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又一种的插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异常检测电路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异常检测电路进一步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异常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标:100-插座设备;110-电路板;120-插套;122-第一插套;124-第二插套;130-弹片;132-第一弹片;134-第二弹片;140-插脚;142-第一插脚;144-第二插脚;150-壳体;200-异常检测电路;210-控制器;220-电压检测模块;222-第一电压检测单元;224-第二电压检测单元;230-电流检测模块;300-用电设备;N1-第一电源输入端;L1-第二电源输入端;N2-第一电源输出端;L2-第二电源输出端;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D1-第一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C3-第三电容;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R9-第九电阻;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ADC1-第一端口;ADC2-第二端口;ADC3-第三端口;ADC4-第四端口;ADC5-第五端口;ADC6-第六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座设备100,可以及时、有效地检测阻抗是否存在异常,从而缓解由于阻抗异常导致的温度升高的问题。请参阅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的插座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该插座设备100包括壳体150、电路板110、插套120、插脚140及弹片130。其中,插套120及插脚140分别设置于电路板110的两侧,弹片130设置于电路板110上,并与该插套120位于同一侧,电路板110、插套120及弹片130均设置于壳体150内,插脚140贯穿该壳体150。
其中,电路板110用于安装、固定插套120、插脚140及弹片130。此外,该插座设备100还包括异常检测电路200,该电路板110还用于布设该异常检测电路200,以便检测插座设备100的阻抗是否存在异常。可以理解地,该电路板110可以为印制电路板110(PrintedCircuit Board,PCB)。
插套120设置于电路板110的一侧,用于供用电设备300插入。具体地,该插套120用于供用电设备300的插头插入。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插套120包括第一插套122及第二插套124;其中,第一插套122用于与用电设备300的Nin连接,以便向用电设备300输出零线的电源信号;第二插套124用于与用电设备300的Lin连接,以便向用电设备300输出火线的电源信号。
插脚140设置于电路板110的另一侧,用于供插座设备100接入电源。例如,插座设备100可以通过该插脚140插入外部插座,从而引入供电电源。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插脚140包括第一插脚142及第二插脚144,其中,第一插脚142用于与外部插座的零线连接,第二插脚144用于与外部插座的火线连接。
弹片130设置于电路板110上,并与插套120位于同一侧。其中,当用电设备300插入时,该弹片130可以与用电设备300电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请继续参阅图1,该弹片130可以设置于所述插套120的外侧。具体地,弹片130包括第一弹片132及第二弹片134,第一弹片132设置于第一插套122远离第一插套122的一侧,第二弹片134设置于第二插套124远离第二插套124的一侧。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座设备10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弹片130设置于插套120的内侧。相应地,第一弹片132设置于第一插套122内,第二弹片134设置于第二插套124内。
在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座设备100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插套120上开设有安装孔,弹片130位于安装孔内。相应地,第一插套122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插套124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弹片132位于第一安装孔内,第二弹片134位于第二安装孔内。
可以理解地,无论上述哪一种实施方式,当用电设备300插入插套120时,用电设备300的Nin不仅与第一插套122接触,还会与第一弹片132接触,从而与第一弹片132电连接;用电设备300的Lin不仅与第二插套124接触,还会与第二弹片134接触,从而与第二弹片134电连接。
壳体150上设置有插孔,电路板110、插套120及弹片130均设置于壳体150内,插套120与插孔相对设置,用于容用电设备300插入至插套120。
请参阅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异常检测电路200的电路结构框图。其中,该异常检测电路200包括电压检测模块220、电流检测模块230、控制器210、第一电源输入端N1、第二电源输入端L1、第一电源输出端N2及第二电源输出端L2。控制器210与电压检测模块220及电流检测模块230均电连接,电流检测模块230串联于第一电源输入端N1与第一电源输出端N2之间,电压检测模块220与第一电源输出端N2及第二电源输出端L2均电连接。
其中,第一电源输入端N1及第二电源输入端L1与插脚140电连接,用于接入零线与火线,为插座设备100接入供电电源。具体地,第一电源输入端N1与第一插脚142电连接,用于接入零线;第二电源输入端L1与第二插脚144电连接,用于接入火线。
第一电源输出端N2及第二电源输出端L2与插套120电连接,用于分别传输零线、火线的电源信号,以便为用电设备300供电。具体地,第一电源输出端N2与第一插套122电连接,用于输出零线的电源信号;第二电源输出端L2与第二插套124电连接,用于传输火线的电源信号。
电压检测模块220还与弹片130电连接,用于在用电设备300插入插座设备100时检测第一电压值及第二电压值。
可以理解地,在用电设备300插入插座设备100时,用电设备300与弹片130接触,从而用电设备300通过弹片130与电压检测模块220电连接,使得电压检测模块220检测第一电压值及第二电压值。其中,第一电压值为用电设备300与第一电源输出端N2之间的电压差值,第二电压值为用电设备300与第二电源输出端L2之间的电压差值。
请参阅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异常检测电路200进一步的电路结构框图。该电压检测模块220包括第一电压检测单元222及第二电压检测单元224,第一电压检测单元222及第二电压检测单元224分别与控制器210电连接,第一电压检测单元222及第二电压检测单元224分别与第一电源输出端N2电连接。
第一电压检测单元222用于在用电设备300插入插座设备100时与用电设备300的Nin导通,以检测第一电压值。
可以理解地,在用电设备300插入插座设备100时,用电设备300的Nin与第一弹片132接触,从而使得第一电压检测单元222与用电设备300的Nin电连接,此时检测到的第一电压值即为用电设备300的Nin与第一电源输出端N2之间的电压差值。
第二电压检测单元224用于在用电设备300插入插座设备100时与用电设备300的Lin导通,以检测第二电压值。
可以理解地,在用电设备300插入插座设备100时,用电设备300的Lin与第二弹片134接触,从而使得第二电压检测单元224与用电设备300的Lin电连接,此时检测到的第二电压值即为用电设备300的Lin与第二电源输出端L2之间的电压差值。
请参阅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异常检测电路200的电路图。其中,第一电压检测单元222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及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控制器210的第一端口ADC1电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用于与用电设备300的Nin电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控制器210的第二端口ADC2电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源输出端N2电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电连接于第一电阻R1与第一端口ADC1之间,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容C2的一端电连接于第二电阻R2与第二端口ADC2之间,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可以理解地,在用电设备300插入时,用电设备300的Nin通过第一电阻R1与控制器210的第一端口ADC1电连接,使得控制器210读取到该Nin的电压(将该电压记为第三电压);同时,第一电源输出端N2通过第二电阻R2与控制器210的第二端口ADC2电连接,使得控制器210读取到该第一电源输出端N2的电压(将该电压记为第四电压),此时第三电压与第四电压的差值即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电压值。
此外,通过设置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可以有效滤除信号中的噪音,保证第一电压值的准确性。
请继续参阅图6,第二电压检测单元224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二极管D1及第二二极管D2,第三电阻R3的一端用于与用电设备300的Lin电连接,第三电阻R3串联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后与第一电源输出端N2电连接并接地,控制器210的第三端口ADC3电连接于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之间,控制器210的第四端口ADC4与第一电源输出端N2电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电连接于第三端口ADC3与第四电阻R4之间,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电源输出端N2电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电连接于第三端口ADC3与第四电阻R4之间,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一电源输出端N2电连接。
可以理解地,由于在用电设备300插入时,用电设备300的Lin通过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接地,且控制器210的第三端口ADC3电连接于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之间,从而控制器210可以直接读取该第五电阻R5的分压值,然后根据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及第五电阻R5的分压情况确定用电设备300的Lin的电压值,即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第二电压值。
另外,通过设置第一二极管D1及第二二极管D2,可以实现电压值的差分检测。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电压检测单元224还包括第六电阻R6及第三电容C3,第六电阻R6串联于第三端口ADC3与第四电阻R4之间,第三电容C3的一端电连接于第六电阻R6与第三端口ADC3之间,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可以理解地,通过设置第六电阻R6及第三电容C3形成的RC滤波回路,可以有效滤除用电设备300的Lin上的噪音信号。
电流检测模块230串联于第一电源输入端N1与第一电源输出端N2之间,用于检测第一电源输入端N1的输入电流。
请继续参阅图6,电流检测模块230包括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四电容C4及第五电容C5,第一电源输入端N1、第七电阻R7及第一电源输出端N2依次串联,控制器210的第五端口ADC5通过第八电阻R8电连接于第一电源输入端N1与第七电阻R7之间,控制器210的第六端口ADC6通过第九电阻R9电连接于第一电源输出端N2与第九电阻R9之间,第四电容C4的一端电连接于第八电阻R8与第五端口ADC5之间,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第五电容C5的一端电连接于第九电阻R9与第六端口ADC6之间,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
可以理解地,控制器210的第五端口ADC5通过第八电阻R8电连接于第一电源输入端N1与第七电阻R7之间,可以获取第一电源输入端N1的电压值(将该电压值记为第五电压);控制器210的第六端口ADC6通过第九电阻R9电连接于第一电源输出端N2与第九电阻R9之间,可以获取第一电源输出端N2的电压值(将该电压值记为第六电压),从而将第五电压与第六电压的差值确定为第七电阻R7上的电压值,结合第七电阻R7的阻值即可确定第一电源输入端N1的输入电流。
另外,第八电阻R8与第四电容C4组成RC滤波电路,第九电阻R9与第五电容C5组成RC滤波电路,可以分别过滤第一电源输入端N1、第一电源输出端N2上的噪音信号。
控制器210用于根据输入电流确定第一电压阈值及第二电压阈值,并用于在第一电压值大于第一电压阈值,或在第二电压值大于第二电压阈值时,确定插座设备100与用电设备300之间的阻抗异常。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210中可以预先存储有插座设备100处于正常状态下输入电流与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的对应关系;或者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采集历史电压数据学习得到输入电流与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的对应关系。从而在确定输入电流后,便可根据该对应关系查找得到第一电压阈值及第二电压阈值。
另外,当第一电压值大于第一电压阈值时,表明第一电源输出端N2与用电设备300之间的阻抗异常,当第二电压值大于第二电压阈值时,表明第二电源输出端L2与用电设备300之间的阻抗异常,一旦满足上述任意一个条件,均可以确定插座设备100与用电设备300之间的阻抗异常,从而控制器210可以执行后续的保护动作并向用户发出提醒。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异常检测电路及插座设备,异常检测电路包括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控制器、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一电源输出端及第二电源输出端,控制器与电压检测模块及电流检测模块均电连接,电流检测模块串联于第一电源输入端与第一电源输出端之间,用于检测第一电源输入端的输入电流,电压检测模块用于在用电设备插入插座设备时检测第一电压值及第二电压值,其中,第一电压值为用电设备与第一电源输出端之间的电压差值,第二电压值为用电设备与第二电源输出端之间的电压差值,控制器用于根据输入电流确定第一电压阈值及第二电压阈值,并用于在第一电压值大于第一电压阈值,或在第二电压值大于第二电压阈值时,确定插座设备与用电设备之间的阻抗异常。由于是通过实时检测电路中的电流及电压值,并以此判断插座设备与用电设备之间的阻抗是否异常,可以及时发现阻抗异常情况,从而缓解阻抗异常导致的高温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异常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插座设备,所述异常检测电路包括: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控制器、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一电源输出端及第二电源输出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及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均电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块串联于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常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的输入电流;
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用于在用电设备插入所述插座设备时检测第一电压值及第二电压值,其中,所述第一电压值为所述用电设备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之间的电压差值,所述第二电压值为所述用电设备与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之间的电压差值;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输入电流确定第一电压阈值及第二电压阈值,并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或在所述第二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时,确定所述插座设备与所述用电设备之间的阻抗异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常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电压检测单元及第二电压检测单元,所述第一电压检测单元及所述第二电压检测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检测单元及所述第二电压检测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压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用电设备插入所述插座设备时与所述用电设备的第一输入端导通,以检测所述第一电压值;
所述第二电压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用电设备插入所述插座设备时与所述用电设备的第二输入端导通,以检测所述第二电压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常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用电设备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端口之间,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常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检测单元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二极管及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用电设备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串联所述第四电阻、所述第五电阻后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并接地,所述控制器的第三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五电阻之间,所述控制器的第四端口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四电阻之间,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四电阻之间,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异常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检测单元还包括第六电阻及第三电容,所述第六电阻串联于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四电阻之间,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三端口之间,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异常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四电容及第五电容,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七电阻及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依次串联,所述控制器的第五端口通过所述第八电阻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七电阻之间,所述控制器的第六端口通过所述第九电阻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九电阻之间,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八电阻与所述第五端口之间,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九电阻与所述第六端口之间,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8.一种插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设备包括电路板、插套、弹片及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异常检测电路,所述插套及所述弹片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异常检测电路布设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电压检测模块与所述弹片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及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与所述插套电连接,所述插套用于供用电设备插入,当所述用电设备插入时,所述弹片与所述用电设备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设置于所述插套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设置于所述插套的内侧。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套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弹片位于所述安装孔内。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插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设备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插孔,所述电路板、所述插套及所述弹片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插套与所述插孔相对设置。
CN202120355510.6U 2021-02-08 2021-02-08 异常检测电路及插座设备 Active CN214013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55510.6U CN214013319U (zh) 2021-02-08 2021-02-08 异常检测电路及插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55510.6U CN214013319U (zh) 2021-02-08 2021-02-08 异常检测电路及插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13319U true CN214013319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96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55510.6U Active CN214013319U (zh) 2021-02-08 2021-02-08 异常检测电路及插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133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7503B (zh) 外围设备连接的无源客户机-主机检测
US7321313B1 (en) Electronic insertion/extraction cycle counter and logger device
US9268728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accessory device thereof, and operating method for the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2882073A (zh) 一种连接件及其连接状态检测方法
DE50213164D1 (de) Steckvorrichtung mit integrierter diagnose-/auswerteschaltung, anzeige und schaltbaren abschlusswiderständen
CN214013319U (zh) 异常检测电路及插座设备
US4755902A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detachable member arranged to detect erroneous mounting of the detachable member
CN112180301B (zh) 一种应用于连接器的检测装置
CN115931171A (zh) 一种具有测温功能的电能表检定装置
CN214703788U (zh) 阻抗检测电路及插座设备
CN209946357U (zh) 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带线产品极性判别仪
CN212513374U (zh) 热电偶温度检测切换器及热电偶温度检测系统
CN220650826U (zh) 控制器配电板测试工装和测试系统
US9461381B1 (en)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with metal pins of terminals connected by an electronic card received therein
CN104182312A (zh) 风扇测试板
CN215728394U (zh) 一种摄像模组的电流测试电路
JPS5849590Y2 (ja) プリント基板の插抜検知装置
CN216389795U (zh) 插座及连接器
CN219477190U (zh) 检测产品用连接线
CN220272899U (zh) 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智能插座
JP5563919B2 (ja) ジャックおよび電子機器
CN215870725U (zh) 插座短路保护电路及插座
CN219369968U (zh) 插入检测电路、usb母座以及电子设备
CN215374019U (zh) 一种传感器采集信号的传输装置
CN215420671U (zh) 一种tws耳机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