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05668U - 一种建筑复合桩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复合桩基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005668U CN214005668U CN202022730664.7U CN202022730664U CN214005668U CN 214005668 U CN214005668 U CN 214005668U CN 202022730664 U CN202022730664 U CN 202022730664U CN 214005668 U CN214005668 U CN 2140056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bular pile
- wall
- pile
- stationary dog
- fixed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复合桩基结构,包括管桩,所述管桩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固定爪,所述第一固定爪包括固定连接于管桩外壁的第一固定块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块的上端面的第一限位块,第一固定块、第一限位块以及管桩外壁之间形成第一卡槽。第一固定爪由第一固定块和第一限位块组成,第一固定块、第一限位块以及管桩外壁之间形成第一卡槽,从而提高管桩与土层的咬合强度,提高管桩与土层之间的结合度,第一固定爪上的第一卡槽开口向上设置,有效提高管桩的抗拉拔性,进而提高复合桩基的结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构筑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复合桩基结构。
背景技术
复合桩基是考虑承台下桩间土承载的桩基础,按复合桩基设计桩基础,可以使工程用桩量大大减少,复合桩基主要用于打入泥土中进行其上部建筑物支撑的基础装置,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复合桩基是否可以在泥土深处保持稳定严重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而且复合桩基的稳定性还影响着城市后期的发展。
针对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现有的复合桩基在地质较软的软土层内的抗拉拔性以及抗沉降性较低,导致整体结构稳定性较差,在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复合桩基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有效提高复合桩基的结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复合桩基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复合桩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复合桩基结构,包括管桩,所述管桩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固定爪,所述第一固定爪包括固定连接于管桩外壁的第一固定块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块的上端面的第一限位块,第一固定块、第一限位块以及管桩外壁之间形成第一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桩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固定爪,第一固定爪由第一固定块和第一限位块组成,第一固定块、第一限位块以及管桩外壁之间形成第一卡槽,从而提高管桩与土层的咬合强度,提高管桩与土层之间的结合度,第一固定爪上的第一卡槽开口向上设置,有效提高管桩的抗拉拔性,进而提高复合桩基的结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管桩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固定爪,所述第二固定爪包括固定连接于管桩外壁的第二固定块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块的下端面的第二限位块,第二固定块、第二限位块以及管桩外壁之间形成第二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桩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固定爪,第二固定爪由第二固定块和第二限位块组成,第二固定块、第二限位块以及管桩外壁之间形成第二卡槽,从而提高管桩与土层的咬合强度,提高管桩与土层之间的结合度,第二固定爪上的第二卡槽开口向下设置,有效提高管桩的抗沉降性,进而提高复合桩基的结构稳定性。
优选的,第一固定爪设置有多个且沿管桩的长度方向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爪设置有多个且沿管桩的长度方向分布,提高管桩在不同高度位置上与不同高度位置的土层的结合强度,进一步复合桩基的结构稳定性。
优选的,第二固定爪设置有多个且沿管桩的长度方向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固定爪设置有多个且沿管桩的长度方向分布,提高管桩在不同高度位置上与不同高度位置的土层的结合强度,进一步复合桩基的结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爪、第二固定爪沿管桩的长度方向呈交错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爪、第二固定爪沿管桩的长度方向呈交错分布,合理分布第一固定爪和第二固定爪,降低同一位置上的土层因设置过多的固定爪导致其发生松动的可能。
优选的,所述管桩的下部设置有加强机构。
优选的,所述加强机构包括内置于管桩且一端转动连接于管桩内壁的丝杆、螺纹套设于丝杆的滑动座、铰接于管桩外壁的加强杆以及两端对应铰接设置于滑动座和加强杆的连接杆,所述管桩的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供连接杆滑移穿过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丝杆,滑动座由于连接杆、加强杆的转动限制沿丝杆的轴线方向滑移,实现加强杆的开合,当管桩插设于土层时,转动丝杆驱动滑动座朝靠近加强杆方向滑移,通过连接杆带动加强杆的自由端转动,使得加强杆的长度方向与管桩的径向平行,从而提高管桩下部与土层的咬合强度,加强管桩的承载力和抗倾覆能力,进一步提高复合桩基的结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上部设置有转动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转动手轮,增大转动丝杆的扭矩,从而便于施工人员对丝杆进行转动操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第一固定爪由第一固定块和第一限位块组成,第一固定块、第一限位块以及管桩外壁之间形成第一卡槽,从而提高管桩与土层的咬合强度,提高管桩与土层之间的结合度,第一固定爪上的第一卡槽开口向上设置,有效提高管桩的抗拉拔性,进而提高复合桩基的结构稳定性;
第二固定爪由第二固定块和第二限位块组成,第二固定块、第二限位块以及管桩外壁之间形成第二卡槽,从而提高管桩与土层的咬合强度,提高管桩与土层之间的结合度,第二固定爪上的第二卡槽开口向下设置,有效提高管桩的抗沉降性,进而提高复合桩基的结构稳定性;
当管桩插设于土层时,转动丝杆驱动滑动座朝靠近加强杆方向滑移,通过连接杆带动加强杆的自由端转动,使得加强杆的长度方向与管桩的径向平行,从而提高管桩下部与土层的咬合强度,加强管桩的承载力和抗倾覆能力,进一步提高复合桩基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建筑复合桩基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管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管桩;11、滑槽;12、钢筋;2、桩头;3、第一固定爪;31、第一固定块;32、第一限位块;33、第一卡槽;4、第二固定爪;41、第二固定块;42、第二限位块;43、第二卡槽;5、加强机构;51、丝杆;52、滑动座;53、加强杆;54、连接杆;55、转动手轮;56、定位柱;57、定位槽;6、支撑架;61、固定环;62、固定板;63、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复合桩基结构,参照图1,包括上部具有开口且呈中空设置的管桩1以及固定连接于管桩1下端部的桩头2,桩头2为锥形结构,桩头2的横截面从上往下逐渐变小。
参照图1,管桩1的外周壁沿其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一固定爪3,每组第一固定爪3设置有多个且沿管桩1的长度方向分布。每个第一固定爪3包括固定连接于管桩1外壁的第一固定块31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块31的上端面的第一限位块32,第一固定块31、第一限位块32以及管桩1外壁之间形成第一卡槽33,提高管桩1与土层的咬合强度,提高管桩1与土层之间的结合度,第一固定爪3上的第一卡槽33开口向上设置,有效提高管桩1的抗拉拔性,进而提高复合桩基的结构稳定性。
参照图1,管桩1的外周壁沿其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二固定爪4,每组第二固定爪4设置有多个且沿管桩1的长度方向分布。两组第一固定爪3的连接线与两组第二固定爪4的连接线相互垂直,第一固定爪3、第二固定爪4沿管桩1的长度方向呈交错分布。第二固定爪4包括固定连接于管桩1外壁的第二固定块41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块41的下端面的第二限位块42,第二固定块41、第二限位块42以及管桩1外壁之间形成第二卡槽43,提高管桩1与土层的咬合强度,提高管桩1与土层之间的结合度,第二固定爪4上的第二卡槽43开口向下设置,有效提高管桩1的抗沉降性,进一步提高复合桩基的结构稳定性。
参照图1、图2,管桩1的下部设置有位于第一固定爪3、第二固定爪4的下方的加强机构5,加强机构5包括内置于管桩1且一端转动连接于管桩1底部内壁的丝杆51、螺纹套设于丝杆51的滑动座52、若干根端部铰接于管桩1下端外周壁的加强杆53以及两端对应铰接于滑动座52外壁和加强杆53的连接杆54。本实施例中,加强杆53的数量为四根且绕管桩1的轴线分布,连接杆54的数量相对应设置有四根,管桩1的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供连接杆54滑移穿过的滑槽11。
参照图2、图3,丝杆51的上端凸出设置有方形定位柱56,丝杆51上设置有转动手轮55,转动手轮55上设置有供定位柱56插设的方形定位槽57,实现丝杆51与转动手轮55的可拆卸连接。管桩1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6,支撑架6包括供丝杆51的顶部穿设的固定环61以及若干个固定连接于固定环61外壁与管桩1内壁之间的固定板62。本实施例中,固定板62的数量为4个,相邻两个固定板62之间具有浇筑口,固定板62上开设有定位孔63,固定板62上设置有穿设于定位孔63的钢筋12,钢筋12的端部抵接于管桩1的底部内壁,管桩1内浇注有混凝土。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建筑复合桩基结构的施工过程为:在基坑开设完成后,将管桩1运输至施工现场,桩头2向下将管桩1打入基坑底部土体设计标高,然后通过转动手轮55驱动丝杆51转动,带动滑动座52朝靠近加强杆53方向滑移,通过连接杆54带动加强杆53的自由端转动,使得加强杆53的长度方向与管桩1的径向平行,向管桩1内部以及管桩1外壁与基坑之间浇筑混凝土。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建筑复合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桩(1),所述管桩(1)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固定爪(3),所述第一固定爪(3)包括固定连接于管桩(1)外壁的第一固定块(31)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块(31)的上端面的第一限位块(32),第一固定块(31)、第一限位块(32)以及管桩(1)外壁之间形成第一卡槽(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1)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固定爪(4),所述第二固定爪(4)包括固定连接于管桩(1)外壁的第二固定块(41)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块(41)的下端面的第二限位块(42),第二固定块(41)、第二限位块(42)以及管桩(1)外壁之间形成第二卡槽(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爪(3)设置有多个且沿管桩(1)的长度方向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固定爪(4)设置有多个且沿管桩(1)的长度方向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固定爪(3)、第二固定爪(4)沿管桩(1)的长度方向呈交错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1)的下部设置有加强机构(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机构(5)包括内置于管桩(1)且一端转动连接于管桩(1)内壁的丝杆(51)、螺纹套设于丝杆(51)的滑动座(52)、铰接于管桩(1)外壁的加强杆(53)以及两端对应铰接设置于滑动座(52)和加强杆(53)的连接杆(54),所述管桩(1)的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供连接杆(54)滑移穿过的滑槽(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51)的上部设置有转动手轮(5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730664.7U CN214005668U (zh) | 2020-11-23 | 2020-11-23 | 一种建筑复合桩基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730664.7U CN214005668U (zh) | 2020-11-23 | 2020-11-23 | 一种建筑复合桩基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005668U true CN214005668U (zh) | 2021-08-20 |
Family
ID=77306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730664.7U Active CN214005668U (zh) | 2020-11-23 | 2020-11-23 | 一种建筑复合桩基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00566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41457A (zh) * | 2022-03-09 | 2022-05-27 | 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 | 光伏支架用桩基础 |
-
2020
- 2020-11-23 CN CN202022730664.7U patent/CN21400566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41457A (zh) * | 2022-03-09 | 2022-05-27 | 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 | 光伏支架用桩基础 |
CN114541457B (zh) * | 2022-03-09 | 2024-06-25 | 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 | 光伏支架用桩基础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005668U (zh) | 一种建筑复合桩基结构 | |
CN208136909U (zh) | 一种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倒钩式防上浮装置 | |
CN112575791B (zh) |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9898527B (zh) | 一种竹根状互锁锚筋桩及不稳定岩坡加固的施工方法 | |
CN208965546U (zh) | 用于松软土质的灌注桩 | |
CN214783833U (zh) | 一种高强度钢管混凝土预制桩 | |
CN210421070U (zh) | 一种应用于桥梁施工的辅助桩柱 | |
CN210482278U (zh) | 一种土木建筑用空心桩 | |
CN112726588A (zh) | 一种锚固桩 | |
CN216339603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坑边坡防垮塌锚杆 | |
CN208792943U (zh) | 一种快速移动式电杆基坑的开挖装置 | |
CN213836696U (zh) | 一种公路桥梁施工围堰装置 | |
CN209179801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锚杆结构 | |
CN218204516U (zh) | 一种体育馆地基基础结构 | |
CN112627171A (zh) | 一种高强度钢管混凝土预制桩 | |
CN215630202U (zh) | 一种长空桩灌注桩声测管固定装置 | |
CN215329914U (zh) | 建筑深基坑支撑式排桩支护结构 | |
CN220079895U (zh) | 一种狭窄河道挡墙加固装置 | |
CN217419573U (zh) | 高稳建筑体基础支撑 | |
CN214273509U (zh) | 用于桥梁水中桩基成孔的站立式深水急流轻量型循环钻机 | |
CN217174588U (zh) | 一种防汛护岸混凝土方桩结构 | |
CN216379392U (zh) | 一种水利水土保持填充紧固装置 | |
CN114541488B (zh) | 一种软土地基地下侧墙拆除用抗拔结构 | |
CN221878954U (zh) | 一种建筑工程墙面补洞辅助装置 | |
CN219862913U (zh) | 适用于软地基的桩基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