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88319U - 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 - Google Patents

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88319U
CN213988319U CN202021778588.0U CN202021778588U CN213988319U CN 213988319 U CN213988319 U CN 213988319U CN 202021778588 U CN202021778588 U CN 202021778588U CN 213988319 U CN213988319 U CN 213988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pping
bracket
fuel assembly
movable
switch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7858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庆军
石中华
龚雪琼
崔建新
周政
廖昌斌
程檀
邹森
许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uclear Power Operation Technolog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uclear Power Operation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uclear Power Operation Technology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uclear Power Operation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7858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88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88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883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本公开实施例为各啜吸筒配备应急脱开机构,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人工实现密封盖的快速开启,确保装置在检测工作的整体安全性。此外,各啜吸筒的密封盖通过沿啜吸筒上开口平台滑动开启、闭合,结构简单可靠,有效避免转动开合式结构的卡涩问题。

Description

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
背景技术
核燃料组件是核电站反应堆堆芯主要组成部分,其燃料棒包壳内部的燃料芯块通过链式裂变反应产生热量用于发电,裂变过程中同时释放出中子和γ射线并产生放射性裂变产物。燃料棒包壳作为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屏障,容纳燃料运行中产生的全部裂变产物。
燃料组件长期处于高温、高压、辐射的工作环境,因温度、压力、辐照和热应力和燃料棒制造缺陷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部分组件可能发生破损,一旦包壳破损放射性裂变产物将进入一回路系统,影响系统回路的安全性,可能导致核电厂停机或降低功率运行,必须针对燃料组件进行破损检测。
针对燃料组件破损泄漏检测主要采用在线啜吸和离线啜吸两种方法,在线啜吸与反应堆换料同步实施,定性判断燃料组件是否破损;离线啜吸通过将燃料组件吊装至专用水下装置,收集破损燃料组件的放射性气体或液体,定量测量判断燃料组件的破损状况。目前国内在用的离线啜吸均采用加热包容燃料组件的隔离密封装置,加速破损燃料组件棒中的放射性产物外溢,通过检测装置收集分析外溢的放射性产物进行分析判断的技术方案。真空离线啜吸技术能够更有效的对燃料组件的破损情况进行检测。因此,需要在真空离线啜吸检测时对燃料组件进行有效的固定隔离。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所述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包括:托架、多个啜吸筒以及多个脱开机构;
所述多个啜吸筒固定设置在所述托架中,每个啜吸筒用于放置燃料组件;
每个啜吸筒顶端设置密封盖和执行元件,该执行元件的固定端与该啜吸筒的侧壁固定连接,该执行元件的活动端与密封盖固定连接,该啜吸筒顶端开口周围的平台设置导轨,该执行元件在被驱动的情况下,能够带动该密封盖沿该导轨运动,以密封或敞开该啜吸筒的开口;
每个脱开机构与一个啜吸筒的密封盖连接,每个脱开机构能够牵引连接的密封盖移动以敞开该密封盖密封的啜吸筒开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脱开机构包括定滑轮、动滑轮、导向槽、拉环、支架和牵引绳,
在每个脱开机构中,该脱开机构的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托架的内侧,该支架上开设竖直的导向槽,该脱开机构的动滑轮连接在该导向槽内,并能够沿该导向槽移动,该脱开机构的定滑轮固定连接在该支架下端,该定滑轮位于该动滑轮下方;
该脱开机构的拉环设置在该动滑轮上方,该脱开机构的牵引绳一端固定连接在该支架上,该牵引绳依次绕过动滑轮和定滑轮,该牵引绳的另一端与该脱开机构对应的密封盖固定连接;
向上拉动该拉环能够带动该动滑轮沿该导向槽向上移动,进而通过该牵引绳牵引连接的密封盖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脱开机构的支架包括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该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均竖直设置,并固定连接在所述托架内侧;
该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均开设导向槽,该脱开机构的动滑轮设置在该第一半部和该第二半部之间,该动滑轮的转轴的一端插设在该第一半部的导向槽内,该动滑轮的转轴的另一端插设在该第二半部的导向槽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脱开机构的定滑轮固定连接在该脱开机构支架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脱开机构中,该脱开机构的定滑轮位于该脱开机构动滑轮的正下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牵引绳为钢丝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包括:活动吊架;
所述活动吊架的一端与所述托架的一侧轴连接,所述活动吊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托架的另一侧轴连接;
所述活动吊架为采用重心偏向一侧的结构,所述活动吊架在未被吊起的情况下,受重力作用向所述托架的另一侧翻转,挂靠在所述托架的外壁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活动吊架两端靠近所述托架位置为弧状结构,两个弧状结构朝相同方向弯曲。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每个啜吸筒的密封盖采用中空气囊密封对应的啜吸筒开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啜吸筒的顶端开口为漏斗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公开实施例为各啜吸筒配备应急脱开机构,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人工实现密封盖的快速开启,确保装置在检测工作的整体安全性。此外,各啜吸筒的密封盖通过沿啜吸筒上开口平台滑动开启、闭合,结构简单可靠,有效避免转动开合式结构的卡涩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局部轴向剖视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的脱开机构的第一方向的轴向剖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的脱开机构的第二方向的局部轴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局部轴向剖视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的脱开机构的第一方向的轴向剖视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的脱开机构的第二方向的局部轴向剖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该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可以包括:托架1、多个啜吸筒2以及多个脱开机构50;
每个啜吸筒2为筒状结构,每个啜吸筒2内部底端设置定位凸台,定位凸台与燃料组件下管座匹配,用于支撑固定放入的燃料组件;
每个啜吸筒2顶端设置密封盖3和执行元件4,该执行元件4的固定端与该啜吸筒2的侧壁固定连接,该执行元件4的活动端与密封盖3固定连接,该啜吸筒2顶端开口周围的平台设置导轨,该执行元件4在被驱动的情况下,能够带动该密封盖3沿该导轨运动,以密封或敞开该啜吸筒2的开口。
每个脱开机构50可以与一个啜吸筒的密封盖3连接,每个脱开机构50能够牵引连接的密封盖3移动以敞开该密封盖密封的啜吸筒开口。例如,该脱开机构50可以为卷扬机,该卷扬机可以通过牵引绳与密封盖连接,通过驱动卷扬机可以脱开密封盖。本公开实施例对脱开机构的具体形态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个脱开机构包括定滑轮5、动滑轮8、导向槽7、拉环11、支架12和牵引绳6,
在每个脱开机构中,该脱开机构的支架12固定连接在所述托架的内侧,该支架12上开设竖直的导向槽7,该脱开机构的动滑轮8连接在该导向槽7内,并能够沿该导向槽7移动,该脱开机构的定滑轮5固定连接在该支架12下端,该定滑轮5位于该动滑轮8下方;
该脱开机构的拉环11设置在该动滑轮8上方,该脱开机构的牵引绳6一端固定连接在该支架12上,该牵引绳6依次绕过动滑轮8和定滑轮5,该牵引绳6的另一端与该脱开机构对应的密封盖(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例如,该牵引绳6的另一端可以穿过密封该的连接环柄,并且通过绳扣10连接在牵引绳6两端之间的绳体上。
向上拉动该拉环11能够带动该动滑轮8沿该导向槽7向上移动,进而通过该牵引绳6牵引连接的密封盖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每个脱开机构的支架12包括第一半部120和第二半部121,该第一半部120和第二半部121均竖直设置,并固定连接在所述托架内侧;
该第一半部120和第二半部121均开设导向槽7,该脱开机构的动滑轮8设置在该第一半部120和该第二半部121之间,该动滑轮8的转轴9的一端插设在该第一半部120的导向槽7内,该动滑轮8的转轴9的另一端插设在该第二半部121的导向槽7内。
此外,定滑轮(图3中未示出)固定连接在该脱开机构支架12的第一半部120和第二半部121之间。
本公开实施例为各啜吸筒配备应急脱开机构,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人工实现密封盖的快速开启,确保装置在检测工作的整体安全性。此外,各啜吸筒的密封盖通过沿啜吸筒上开口平台滑动开启、闭合,结构简单可靠,有效避免转动开合式结构的卡涩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执行元件可以表示为根据来自控制器的控制信息完成对受控对象的控制作用的元件,执行元件可以例如为液压缸或气缸,本公开实施例对执行元件的类型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还可以包括:活动吊架60;所述活动吊架60的一端与所述托架1的一侧轴连接,所述活动吊架60的另一端与所述托架1的另一侧轴连接;
所述活动吊架60为采用重心偏向一侧的结构,所述活动吊架60在未被吊起的情况下,受重力作用向所述托架1的另一侧翻转,挂靠在所述托架1的外壁上,不会遮挡托架1的上开口,方便吊装燃料组件。
例如,所述活动吊架60两端靠近所述托架1位置为弧状结构,两个弧状杆朝相同方向弯曲。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包括:托架、多个啜吸筒以及多个脱开机构;
所述多个啜吸筒固定设置在所述托架中,每个啜吸筒用于放置燃料组件;
每个啜吸筒顶端设置密封盖和执行元件,该执行元件的固定端与该啜吸筒的侧壁固定连接,该执行元件的活动端与密封盖固定连接,该啜吸筒顶端开口周围的平台设置导轨,该执行元件在被驱动的情况下,能够带动该密封盖沿该导轨运动,以密封或敞开该啜吸筒的开口;
每个脱开机构与一个啜吸筒的密封盖连接,每个脱开机构能够牵引连接的密封盖移动以敞开该密封盖密封的啜吸筒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脱开机构包括定滑轮、动滑轮、导向槽、拉环、支架和牵引绳,
在每个脱开机构中,该脱开机构的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托架的内侧,该支架上开设竖直的导向槽,该脱开机构的动滑轮连接在该导向槽内,并能够沿该导向槽移动,该脱开机构的定滑轮固定连接在该支架下端,该定滑轮位于该动滑轮下方;
该脱开机构的拉环设置在该动滑轮上方,该脱开机构的牵引绳一端固定连接在该支架上,该牵引绳依次绕过动滑轮和定滑轮,该牵引绳的另一端与该脱开机构对应的密封盖固定连接;
向上拉动该拉环能够带动该动滑轮沿该导向槽向上移动,进而通过该牵引绳牵引连接的密封盖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脱开机构的支架包括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该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均竖直设置,并固定连接在所述托架内侧;
该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均开设导向槽,该脱开机构的动滑轮设置在该第一半部和该第二半部之间,该动滑轮的转轴的一端插设在该第一半部的导向槽内,该动滑轮的转轴的另一端插设在该第二半部的导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脱开机构的定滑轮固定连接在该脱开机构支架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脱开机构中,该脱开机构的定滑轮位于该脱开机构动滑轮的正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为钢丝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包括:活动吊架;
所述活动吊架的一端与所述托架的一侧轴连接,所述活动吊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托架的另一侧轴连接;
所述活动吊架为采用重心偏向一侧的结构,所述活动吊架在未被吊起的情况下,受重力作用向所述托架的另一侧翻转,挂靠在所述托架的外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吊架两端靠近所述托架位置为弧状结构,两个弧状结构朝相同方向弯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啜吸筒的密封盖采用中空气囊密封对应的啜吸筒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啜吸筒的顶端开口为漏斗结构。
CN202021778588.0U 2020-08-24 2020-08-24 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 Active CN213988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8588.0U CN213988319U (zh) 2020-08-24 2020-08-24 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8588.0U CN213988319U (zh) 2020-08-24 2020-08-24 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88319U true CN213988319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38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78588.0U Active CN213988319U (zh) 2020-08-24 2020-08-24 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883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58C (zh) 用于顶置仪表系统成一体的头部装置
US3629062A (en) Transfer machine for nuclear reactor
CN1331159C (zh) 球床高温气冷堆乏燃料罐罐塞气动抓取装置
US5414742A (en) Leak-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 leaking container
CN107742540A (zh) 一种用于探测器组件更换的抓具及抓取方法
EP2580762A1 (en) Control rod drive shaft unlatching tool
WO2023237011A1 (zh) 一种利用重水堆核电站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系统和方法
CN107767970A (zh) 一种长寿命耐高温磁力提升式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
JP4958954B2 (ja) 制御棒取り扱い方法及び制御棒取り扱い装置
CN213988319U (zh) 燃料组件啜吸密封室开关系统
GB844765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nuclear reactors
CN110634583B (zh) 单根乏燃料棒转运容器及其使用方法
JPS627997B2 (zh)
US3344033A (en) Handling apparatus for nuclear reactor refueling facility
JPH11109071A (ja) 高速増殖炉およびその炉心上部機構の引抜装置
US4117333A (en) Nuclear fuel element leak detection system
CN212516589U (zh) 燃料组件固定隔离装置
KR100946328B1 (ko) 사용후핵연료 취급기
CN112002450A (zh) 燃料组件固定隔离装置
US3503849A (en) Method of replacing subassemblies in nuclear reactors
GB964679A (en) Imporoved nuclear reactor fuel handling system
CN219180205U (zh) 一种用于更换反应堆压力容器探测器抓具
GB2565887A (en) Moving method of shroud head, upper guide rod, and suspension tool
JP2525850B2 (ja) 中性子吸収素子回収装置
JPH06235785A (ja) 制御棒駆動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