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84681U - 差排可拆卸铜盘管 - Google Patents

差排可拆卸铜盘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84681U
CN213984681U CN202022858822.7U CN202022858822U CN213984681U CN 213984681 U CN213984681 U CN 213984681U CN 202022858822 U CN202022858822 U CN 202022858822U CN 213984681 U CN213984681 U CN 213984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oil
coil pipe
pipes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5882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权
任红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hua Kongy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hua Kongy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hua Kongy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hua Kongy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5882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84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84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846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差排可拆卸铜盘管,包括若干盘管、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盘管可拆卸连接;若干盘管沿进水管或出水管的延长方向排列,盘管的水平面与进水管或出水管的延长方向垂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差排可拆卸铜盘管,差排可拆卸铜盘管采用与进水管和出水管可拆卸连接的盘管,盘管沿垂直方向层层排列,需要对盘管进行维护维修时,无需配合吊车把盘管吊出,把需要维护维修的盘管拆卸下来即可,无需停止设备;并且可拆卸设计的盘管占用空间小,根据实际散热需求增减盘管层数,提高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差排可拆卸铜盘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差排可拆卸铜盘管。
背景技术
目前闭式冷却塔盘多采用直排盘管的安装方式,设备在安装盘管时需要吊车配合,把直排盘管吊装入闭式冷却塔中,在直排盘管安装的过程中,冷却塔需要停止运行,并且日后维护和维修均需要关停设备并配合吊车才能够进行维护。并且直排型盘管占据过多塔内安装空间,换热效率低下;拆装过程十分繁琐,不方便,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直排盘管拆装需要吊车配合安装,过程繁琐,并且占用过多塔内空间,散热效率低”以及“盘管在日常维护维修时,需要停止设备的运行”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差排可拆卸铜盘管,节省塔内安装空间,提高换热效率,拆装方便,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差排可拆卸铜盘管,包括若干盘管、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别与所述盘管可拆卸连接;若干所述盘管沿所述进水管或所述出水管的延长方向排列,所述盘管的水平面与所述进水管或所述出水管的延长方向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沿延长方向设置有若干支流口,所述支流口与所述盘管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流口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法兰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流口内设置有阀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流口的管径小于所述进水管的管径或所述出水管的管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法兰口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盘管两端设置有第二法兰口,所述第一法兰口与所述第二法兰口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盘管一端的所述第二法兰口连接处设置有压力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盘管包括支撑板、若干弯头和若干直管,所述直管均匀排列,两两所述直管之间通过所述弯头连接,所述支撑板承托所述直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板为长条状,所述支撑板设置若干支撑槽,所述直管穿插于所述支撑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差排可拆卸铜盘管,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差排可拆卸铜盘管采用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可拆卸连接的所述盘管,所述盘管沿垂直方向层层排列,需要对所述盘管进行维护维修时,无需配合吊车把所述盘管吊出,把需要维护维修的所述盘管拆卸下来即可,无需停止设备;并且可拆卸设计的所述盘管占用空间小,根据实际散热需求增减所述盘管层数,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差排可拆卸铜盘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差排可拆卸铜盘管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差排可拆卸铜盘管的盘管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差排可拆卸铜盘管的盘管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差排可拆卸铜盘管的支撑板示意图。
附图标记:
盘管100、直管110、弯管120、第二法兰口130、支撑板140、支撑槽141、进水管210、出水管220、支流口230、第一法兰口2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差排可拆卸铜盘管。
如图1-图5所示,差排可拆卸铜盘管包括若干盘管100、进水管210和出水管220,盘管100两端分别跟进水管210和出水管220可拆卸连接,进水管210和出水管220垂直向上延伸,若干盘管100沿进水管210或出水管220的延伸方向层层排列,每层盘管100能够单独拆卸出来进行维护和清理,进水管210和出水管220采用对称设计,两者能够共通使用。
应理解,进水管210和出水管220垂直设置并非唯一实施方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安装需求,进水管210和出水管220的摆放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改变,当进水管210和出水管220横向设置时,盘管100沿进水管210或出水管220的延长方向一列列有序安装。本实用新型对进水管210和出水管220的摆放方法不一一赘述,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进水管210和出水管220的摆放方法灵活变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进水管210和出水管220在延长方向设置有若干支流口230,支流口230采用圆管状,支流口230的管径小于进水管210或出水管220的管径,能够使进水管210的冷却液进入各个支流口230时的流动速度减慢,增加冷却液在盘管100内的流动时间,从而使冷却液与盘管100的热传递更充分,提升散热效率。当冷却液从支流口230中汇入出水管220时,能够从多个支流口230汇入出水管220中。支流口230数量越多,对应的盘管100层数越多,分流效果越明显,当工作人员拆卸盘管100进行维护或维修时,设备的整体散热效率不会明显下降,实现不停机维护;当设备在工作过程中,部分盘管100堵塞或损坏也不会造成散热性能大幅度下降,支流口230分流的越多,设备的容错范围越高。
应理解,附图中的盘管100层数和支流口230数量并非唯一实施方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的设备要求,不同设备根据需求选择合适数量的盘管100。本实用新型对盘管100数量不一一赘述,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盘管100数量灵活变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图3所示,为了使进水管210和出水管220能够和盘管100的两侧端口连接在一起,支流口230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法兰口240,而盘管100的两侧端口设置有第二法兰口130。第一法兰口240跟第二法兰口130通过螺栓或螺纹连接在一起,各支流口230内还设置有阀门(在附图中未示出),当盘管100与进水管210和出水管220连接紧密后,通过打开支流口230的阀门,使进水管210中的冷却液进入个支流口230中,冷却液在盘管100内流动,与盘管100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完成散热,温度降低后的冷却液从盘管100的末端进入支流口230,再汇流入出水管220中。阀门可以采用电控阀门来实现设备的智能化,当对应阀门的盘管100发生堵塞或损坏时,电控阀门自动关闭当前支流口230的通道,并通过声光信号来通知工作人员进行维护或维修。
应理解,阀门采用电控阀门并非唯一实施方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手动阀门来实现盘管100的流道截断,采用手动阀门能够节省制造成本,由于少数盘管100堵塞对设备的整体工作状态影响不大,在对盘管100进行拆卸时才需要对阀门进行关闭,采用手动阀门,工作人员定期维护时发现有问题的盘管100,关闭该盘管100相对应的前后手动阀门,再把盘管100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本实用新型对阀门的结构和种类不一一赘述,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阀门的种类和结构灵活变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由于第一法兰口240和第二法兰口130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在连接过程可能会连接不紧密,存在冷却液泄露的风险,为了避免冷却液泄露风险,在第一法兰口240和第二法兰口130处设置有密封圈(在附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采用橡胶圈,橡胶圈具有可压缩性,能够填充第一法兰口240和第二法兰口130之间的缝隙;长时间使用,橡胶圈老化后,只需要拆开第一法兰口240和第二法兰口130,便能够更换橡胶圈。
应理解,密封圈采用橡胶圈并非唯一实施方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金属垫圈或在第一法兰口240和第二法兰口130的腔壁内设置防滑垫来实现第一法兰口240和第二法兰口130的密封。本实用新型对密封圈的种类不一一赘述,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密封圈的种类灵活变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具体地,盘管100包括若干弯头和若干直管110,直管110等间距均匀排列,两两直管110同一侧之间通过弯头连接,弯头连接两相邻的直管110,并通过焊接工艺使弯管120与直管110紧密连接在一起,使冷却液能够从盘管100一端的开口中进入,并沿着蛇形排列的盘管100流动,由于弯头和直管110连接紧密,冷却液不会从弯头与直管110间泄露出来。弯头和直管110采用相同管径的管材,从而保证冷却液在盘管100内流动时能够保证流量一致,不会因为管径变化,使冷却液在盘管100内流动速度发生变化,导致散热效果不稳定。在本实施例中,弯管120和直管110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应理解,弯管120和直管110采用焊接工艺连接在一起并非唯一实施方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采用不同生产工艺的不锈钢管,采用折弯工艺对不锈钢管整体折弯,形成一个完整、无接缝的盘管100,完整的盘管100在弯管120折弯处与直管110无缝连接,能够避免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细小缝隙。本实用新型对不锈钢盘管100的生产工艺不一一赘述,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不锈钢盘管100的生产工艺灵活变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直管110太长会因自身重量而弯折和晃动,导致盘管100在使用过程中不稳定,容易上下晃动,上下两层的盘管100受到震动,容易上下晃动彼此接触在一起,扰乱散热气流,影响散热效果。为了解决此现象,支撑板140支撑直管110,能够有效固定直管110的位置,支撑板140为长条状,支撑板140内部设置有若干支撑槽141,直管110穿插在支撑槽141内,靠支撑板140的承托作用来支撑起直管110。在本实施例中,两支撑板140分别设置在直管110长度三等分点上,能够均匀分担直管110的重量,使直管110安装后固定更加稳定。
应理解,设置两支撑板140对直管110进行支撑作用并非唯一实施方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的直管110长度来增加或减少支撑板140的数量。本实用新型对支撑板140的数量不一一赘述,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支撑板140的数量灵活变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具体地,在盘管100一端的第二法兰口130处还设置有压力表(在附图中未示出),通过压力表来监测当层盘管100的压力值时候正常,如果压力值低于正常值,当前盘管100可能出现冷却液泄露,当压力值高于正常值时,盘管100出现堵塞,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压力表的读数来判断当层盘管100的状态,方便工作人员及时拆卸当前盘管100,对盘管100进行维护和检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差排可拆卸铜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盘管(100)、进水管(210)和出水管(220),所述进水管(210)和所述出水管(220)分别与所述盘管(100)可拆卸连接;
若干所述盘管(100)沿所述进水管(210)或所述出水管(220)的延长方向排列,所述盘管(100)的水平面与所述进水管(210)或所述出水管(220)的延长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排可拆卸铜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10)和所述出水管(220)沿延长方向设置有若干支流口(230),所述支流口(230)与所述盘管(1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排可拆卸铜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流口(230)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法兰口(2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排可拆卸铜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流口(230)内设置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差排可拆卸铜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流口(230)的管径小于所述进水管(210)的管径或所述出水管(220)的管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差排可拆卸铜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口(240)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意一项所述的差排可拆卸铜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100)两端设置有第二法兰口(130),所述第一法兰口(240)与所述第二法兰口(130)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差排可拆卸铜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100)一端的所述第二法兰口(130)连接处设置有压力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差排可拆卸铜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100)包括支撑板(140)、若干弯头和若干直管(110),所述直管(110)均匀排列,两两所述直管(110)之间通过所述弯头连接,所述支撑板(140)承托所述直管(110)。
10.根据权利要求9项所述的差排可拆卸铜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40)为长条状,所述支撑板(140)设置若干支撑槽(141),所述直管(110)穿插于所述支撑槽(141)内。
CN202022858822.7U 2020-12-01 2020-12-01 差排可拆卸铜盘管 Active CN213984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58822.7U CN213984681U (zh) 2020-12-01 2020-12-01 差排可拆卸铜盘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58822.7U CN213984681U (zh) 2020-12-01 2020-12-01 差排可拆卸铜盘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84681U true CN213984681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39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58822.7U Active CN213984681U (zh) 2020-12-01 2020-12-01 差排可拆卸铜盘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846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5208A (zh) * 2022-01-21 2022-05-13 江苏华塔冷却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自适应消雾功能的闭式冷却塔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5208A (zh) * 2022-01-21 2022-05-13 江苏华塔冷却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自适应消雾功能的闭式冷却塔
CN114485208B (zh) * 2022-01-21 2023-08-18 江苏华塔冷却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自适应消雾功能的闭式冷却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01648B (zh) 一种数据机房机柜冷却系统
CN213984681U (zh) 差排可拆卸铜盘管
WO2018183619A1 (en) Flow balancer and evaporator having the same
CN206037812U (zh) 一种用于板式空冷器板束入口的流体均布结构
CN114688900B (zh) 一种多模块组合式板翅式换热器
CN113804020B (zh) 一种折流蛇形铜管换热装置
CN211400893U (zh) 一种固定连接件的组合冷却器
CN2789704Y (zh) 耐高温物料腐蚀的套管换热器
CN112302712B (zh) 一种适用高寒地区矿山的充填管道预热系统
CN211503751U (zh) 一种冷却塔换热器
CN221037005U (zh) 一种换热板
CN219735558U (zh) 制冷机组及储能设备
CN218120699U (zh) 一种钛冷却器
CN207866052U (zh) 一种油冷却用换热器
CN212842991U (zh) 一种电炉水冷烟道系统
CN218973303U (zh) 一种可拆卸盖板的多流程换热管束
CN212988114U (zh) 一种焊接板式循环水流道冷却器
CN217011540U (zh) 一种服务器用冷却液流量分配的分水管组件
CN207622590U (zh) 一种挂壁式板式冷却器
CN216899047U (zh) 一种差压式流量计的一体化热交换装置
CN116123896B (zh) 一种高效换热器
CN211120156U (zh) 一种氨泵供液制冷系统立式低压循环桶
CN220771522U (zh) 一种空压站冷却塔管道装置
CN216954154U (zh) 一种采用大角度异径管的板式换热器组件
CN215572343U (zh) 一种板式热交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