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82618U - 支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支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82618U
CN213982618U CN202022792758.7U CN202022792758U CN213982618U CN 213982618 U CN213982618 U CN 213982618U CN 202022792758 U CN202022792758 U CN 202022792758U CN 213982618 U CN213982618 U CN 2139826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support
arm
main
linkag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927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清森
陈俊灵
黄林辉
黄丽斌
李小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v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v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v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v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9275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826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826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826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支架结构,包括两个承托件、联动组件和两个支撑组件。承托件用于与待支撑物接触,以支撑待支撑物。两个承托件均与联动组件连接,以使两个承托件能够相互靠近和远离。支撑组件与承托件一一对应连接,支撑组件包括主支撑臂和辅助支撑臂,所述主支撑臂设置在所述承托件的前后两端之间,且主支撑臂的一端与承托件转动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承载面接触。主支撑臂上设有至少一个配合槽。辅助支撑臂设置在主支撑臂和承托件之间,且辅助支撑臂的一端与承托件转动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配合槽可拆卸地卡嵌配合。用户可以调整两个承托件间的距离,使得支架结构能够支撑更大尺寸规格范围的待支撑物,增强了支架结构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支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支架结构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笔记本支架为例,笔记本支架用于支撑笔记本电脑,和调整用户使用电脑的姿态,使得用户使用电脑的姿态更符合人体工程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和预防各种“电脑病”。但是,现有的笔记本支架的通用性差,一种尺寸规格的笔记本支架只能用于支撑相应尺寸规格范围内的笔记本电脑,故而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增强支架结构的通用性。
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支架结构,包括:
两个承托件,所述承托件用于与待支撑物接触,以支撑所述待支撑物;
联动组件,两个所述承托件均与所述联动组件连接,以使两个所述承托件能够相互靠近和远离;
以及两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主支撑臂和辅助支撑臂,所述主支撑臂设置在所述承托件的前后两端之间,且所述主支撑臂的一端与承托件转动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承载面接触;所述主支撑臂上设有至少一个配合槽;所述辅助支撑臂设置在所述主支撑臂和所述承托件之间,且所述辅助支撑臂的一端与承托件转动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配合槽可拆卸地卡嵌配合。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支撑臂设置在所述承托件的中部。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两个所述承托件为第一承托件和第二承托件,所述第一承托件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第一承托件的延伸方向开设,所述第二承托件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第一滑槽平行;
所述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一端与第一滑槽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承托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联动杆的一端与第二滑槽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承托件转动连接。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两个所述承托件为第一承托件和第二承托件,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一端与第一承托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联动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联动杆远离第一联动杆的一端与第二承托件连接。
一种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承托件为第一承托件和第二承托件,所述第一承托件和/或第二承托件的侧面上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二承托件上设有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用于与第二磁吸件磁吸配合。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承托件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主支撑臂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用于驱动主支撑臂相对承托件转动,以使主支撑臂与承托件贴合。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扭簧和拉簧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承托件与主支撑臂相对的区域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辅助支撑臂。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支撑臂用于与配合槽卡嵌配合的一端设有导向面。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承托件的前端具有凸起设置的承托板。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承托件用于与待支撑物接触的区域和用于与承载面接触的区域设均有防滑垫。
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支架结构,包括:两个承托件,所述承托件用于与待支撑物接触,以支撑所述待支撑物,且所述承托件的后端至少设置有一个卡嵌槽;
联动组件,两个所述承托件均与所述联动组件连接,以使两个所述承托件能够相互靠近和远离;
以及两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主支撑臂和辅助支撑臂,所述主支撑臂设置在所述承托件的前后两端之间,且所述主支撑臂的前端与承托件转动连接,末端用于与承载面接触;所述辅助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主支撑臂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辅助支撑臂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卡嵌槽可拆卸地卡嵌配合。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支撑臂设置在所述承托件的中部。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支撑臂上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辅助支撑臂的收纳槽。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支架结构,包括两个承托件、联动组件和两个支撑组件。承托件用于与待支撑物接触,以支撑待支撑物。两个承托件均与联动组件连接,以使两个承托件能够相互靠近和远离。支撑组件与承托件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主支撑臂和辅助支撑臂,所述主支撑臂设置在所述承托件的前后两端之间,且所述主支撑臂的一端与承托件转动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承载面接触;所述主支撑臂上设有至少一个配合槽;所述辅助支撑臂设置在所述主支撑臂和所述承托件之间,且所述辅助支撑臂的一端与承托件转动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配合槽可拆卸地卡嵌配合。用户可以调整两个承托件间的距离,使得支架结构能够支撑更大尺寸规格范围的待支撑物,增强了支架结构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支架结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支架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支架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支架结构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承托件;110、第一承托件;111、第一滑槽;120、第二承托件;121、第二滑槽;130、容纳槽;140、承托板;200、联动组件;210、第一联动杆;220、第二联动杆;300、支撑组件;310、主支撑臂;311、配合槽;320、辅助支撑臂;321、导向面;330、弹性件;400、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架结构。
请参考图1-4,该支架结构包括两个承托件100、联动组件200和两个支撑组件300。
承托件100用于与待支撑物接触,以支撑待支撑物。两个承托件100均与联动组件200连接,以使两个承托件100能够相互靠近和远离。支撑组件300包括主支撑臂310和辅助支撑臂320,主支撑臂310设置在承托件100的前后两端之间,且主支撑臂310的一端与承托件100转动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承载面接触。主支撑臂310上设有至少一个配合槽311,配合槽311沿主支撑臂310的延伸方向排布。辅助支撑臂320设置在主支撑臂310和承托件100之间,且辅助支撑臂320的一端与承托件100转动连接,另一端用于与配合槽311可拆卸地卡嵌配合。
用户可以调整两个承托件100间的距离,使得支架结构能够支撑更大尺寸规格范围的待支撑物,增强了支架结构的通用性。具体的,待支撑物可以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也可以是其他需要使用支架结构支撑的产品。
当主支撑臂310上仅设置一个配合槽311时,此时,用户可将主支撑臂310的一端向远离承托件100的方向转动,辅助支撑臂320的一端在重力的作用下向靠近主支撑臂310的方向转动,并与主支撑臂310上的配合槽311卡嵌配合,使得支撑组件300能够支撑承托件100。当主支撑臂310上设置多个配合槽311时,此时,用户可以调节支撑组件300与承托件100间夹角的角度。具体地说,用户可以先打开主支撑臂310,然后根据需要将辅助支撑臂320与所述主支撑臂310上的任意一个配合槽311卡嵌配合。通过辅助支撑臂320与不同的配合槽311卡嵌配合,便能实现支撑组件300与承托件100间夹角的角度调整的目标。优选地,当主支撑臂310上仅设置一个配合槽311时,所述配合槽沿主支撑臂的延伸方向等间距排布。采用这一方式,能使用户每次调节支撑组件300与承托件100间夹角的角度是相同的。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撑组件300可以设置在所述承托件100前后两端的任意位置。但发明人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当所述支撑组件300设置在所述承托件100的中部,或者设置所述承托件100中部往上(靠近所述承托件100后端的方向)的位置,能使得支架结构更加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可选的方案,所述主支撑臂310和辅助支撑臂320可以做简易的变形。例如,将所述主支撑臂310的前端设置在所述承托件100的中部,并将所述辅助支撑臂320的一端与所述主支撑臂310的末端转动连接,且所述主支撑臂310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辅助支撑臂320的收纳槽,以及所述承托件100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辅助支撑臂320卡嵌配合的卡嵌槽,且所述卡嵌槽至少设置一个以上。
当然,上述的变形设计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对支架结构做简易的变形设置,这些变形设计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范围内。
请参考图1-3,在一种实施例中,联动组件200包括第一联动杆210和第二联动杆220,两个承托件100为第一承托件110和第二承托件120,第一承托件110上设有第一滑槽111,第一滑槽111沿第一承托件110的延伸方向开设,第二承托件120上设有第二滑槽121,第二滑槽121与第一滑槽111平行。第一联动杆210和第二联动杆220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一联动杆210的一端与第一滑槽111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承托件120转动连接,第二联动杆220的一端与第二滑槽121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承托件110转动连接。
由于增加了第一联动杆210和第二联动杆220,请参考图1,第一承托件110和第二承托件120能够相互远离至打开状态,以用于支撑待支撑物。请参考图4,第一承托件110和第二承托件120能够相互靠近至闭合状态,以减小支架结构占用的空间,也便于用户携带支架结构。
具体的,第一联动杆210和第二联动杆220间的转动连接,第一联动杆210和第一承托件110的转动连接,第二联动杆220和第二承托件120的转动连接通过螺丝和螺母实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转轴等连接件实现上述转动连接。第一联动杆210的一端通过螺丝和螺母与第一滑槽111活动连接,使得第一联动杆210的一端能够相对与其连接的螺丝和螺母转动以及沿第一滑槽111滑动。第二联动杆220的一端以相同的方式与第二滑槽121活动连接。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联动组件200包括第一联动杆210和第二联动杆220,两个承托件100为第一承托件110和第二承托件120,第一联动杆210的一端与第一承托件11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联动杆220滑动连接,第二联动杆220远离第一联动杆210的一端与第二承托件120连接。由于第一联动杆210和第二联动杆220滑动连接,使得第一承托件110和第二承托件120能够相互靠近和远离。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承托件110上设有第一磁吸件,第二承托件120上设有第二磁吸件,第一磁吸件用于与第二磁吸件磁吸配合。
当用户将支架收纳时,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磁吸配合,防止第一承托件110和第二承托件120相对运动,方便于用户携带支架。具体的,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可以是设置在第一承托件110和第二承托件120的侧面的磁极相异的磁吸片。或者,第一磁吸件为磁吸片,第二磁吸件为金属片。或者,第一磁性件为金属片,第二磁性件为磁吸片。
请参考图2,在一种实施例中,支撑组件300还包括弹性件330,弹性件330的一端与承托件100连接,弹性件330的另一端与主支撑臂310连接,弹性件330的弹性回复力用于驱动主支撑臂310相对承托件100转动,以使主支撑臂310与承托件100贴合。
在使用支架结构时,弹性件330的弹性回复力使辅助支撑臂320的一端与配合槽311紧密配合。在收纳支架结构时,弹性件330的弹性回复力使主支撑臂310和辅助支撑臂320与承托件100贴合,减小支架结构占用的空间。
请参考图2,在一种实施例中,弹性件330包括扭簧和拉簧中的至少一种。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30采用了扭簧。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330也可以采用拉簧等。
请参考图1和2,在一种实施例中,承托件100与主支撑臂310相对的区域设有容纳槽130,容纳槽130用于容纳辅助支撑臂320。在收纳支架结构时,可以将辅助支撑臂320收纳到容纳槽130内,进一步减小支架结构占用的空间。
请参考图1和2,在一种实施例中,辅助支撑臂320用于与配合槽311卡嵌配合的一端设有导向面321。导向面321对辅助支撑臂320嵌入配合槽311的运动起导向作用,便于实现辅助支撑臂320与配合槽311的卡嵌配合。
请参考图1和2,在一种实施例中,承托件100的一端具有凸起设置的承托板140。由于增加了承托板140,使得待支撑物不易从承托件100上滑落。
请参考图1和2,在一种实施例中,承托件100用于与待支撑物接触的区域和用于与承载面接触的区域设有防滑垫400。由于增加了防滑垫400,使得待支撑物不易在承托件100上滑动,也使得承托件100不易相对承载面滑动。具体的,“承载面”可以为桌面等。主支撑臂310用于与承载面接触的一端也设有防滑垫400,使得主支撑臂310不易相对承载面滑动。防滑垫400可以是硅胶垫、橡胶垫等。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13)

1.一种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承托件,所述承托件用于与待支撑物接触,以支撑所述待支撑物;
联动组件,两个所述承托件均与所述联动组件连接,以使两个所述承托件能够相互靠近和远离;
以及两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主支撑臂和辅助支撑臂,所述主支撑臂设置在所述承托件的前后两端之间,且所述主支撑臂的一端与承托件转动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承载面接触;所述主支撑臂上设有至少一个配合槽;所述辅助支撑臂设置在所述主支撑臂和所述承托件之间,且所述辅助支撑臂的一端与承托件转动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配合槽可拆卸地卡嵌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臂设置在所述承托件的中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两个所述承托件为第一承托件和第二承托件,所述第一承托件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第一承托件的延伸方向开设,所述第二承托件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第一滑槽平行;
所述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一端与第一滑槽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承托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联动杆的一端与第二滑槽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承托件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两个所述承托件为第一承托件和第二承托件,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一端与第一承托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联动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联动杆远离第一联动杆的一端与第二承托件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承托件为第一承托件和第二承托件,所述第一承托件和/或第二承托件的侧面上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二承托件上设有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用于与第二磁吸件磁吸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承托件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主支撑臂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用于驱动主支撑臂相对承托件转动,以使主支撑臂与承托件贴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扭簧和拉簧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件与主支撑臂相对的区域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辅助支撑臂。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件的前端具有凸起设置的承托板。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件用于与待支撑物接触的区域和用于与承载面接触的区域均设有防滑垫。
11.一种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承托件,所述承托件用于与待支撑物接触,以支撑所述待支撑物,且所述承托件的后端至少设置有一个卡嵌槽;
联动组件,两个所述承托件均与所述联动组件连接,以使两个所述承托件能够相互靠近和远离;
以及两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主支撑臂和辅助支撑臂,所述主支撑臂设置在所述承托件的前后两端之间,且所述主支撑臂的前端与承托件转动连接,末端用于与承载面接触;所述辅助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主支撑臂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辅助支撑臂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卡嵌槽可拆卸地卡嵌配合。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臂设置在所述承托件的中部。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臂上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辅助支撑臂的收纳槽。
CN202022792758.7U 2020-11-27 2020-11-27 支架结构 Active CN2139826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92758.7U CN213982618U (zh) 2020-11-27 2020-11-27 支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92758.7U CN213982618U (zh) 2020-11-27 2020-11-27 支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82618U true CN213982618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67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92758.7U Active CN213982618U (zh) 2020-11-27 2020-11-27 支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826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2939A (zh) * 2022-06-09 2022-08-30 深圳市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2939A (zh) * 2022-06-09 2022-08-30 深圳市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82079B1 (en) Spring loaded clamping mechanism
US793867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or power strip with active clamping
EP2979021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rticulating point-of-sale apparatuses or devices
US10100970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hinge structure
EP2416049A2 (en) Holding apparatus
CN213982618U (zh) 支架结构
CN110515421B (zh) 升降式电子装置
US8196884B2 (en) Dual-purpose fixing stand for a computer screen and a keyboard holder
CN102434765B (zh) 显示器高度调节装置
CN101453853A (zh) 滑动机构
CN208522816U (zh) 一种基于卡接限位的手机支架结构
US11337343B2 (en) Mount assembly for add-in car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hassis
WO2017205655A1 (en) Multi-arm display anti-toppling mechanism
EP1427068A3 (en) Card connector device provided with a switch for detecting mounting of cards in predetermined mount positions
CN216602776U (zh) 一种夹持装置
CN108777729A (zh) 一种基于卡接限位的手机支架结构
CN211720589U (zh) 一种手机夹持装置
US20060118680A1 (en) Display stand
CN213207028U (zh) 夹持装置及移动终端夹具
CN214368747U (zh) 一种夹持固定的支架
CN213696300U (zh) 一种手臂支架
CN210771312U (zh) 一种夹持机构、组合桌子及电子设备夹持装置
CN201243757Y (zh) 支架阅读辅助器
CN219275602U (zh) 一种钢材固定装置
CN213550414U (zh) 一种阅读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