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75510U - 一种垃圾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75510U
CN213975510U CN202022374559.4U CN202022374559U CN213975510U CN 213975510 U CN213975510 U CN 213975510U CN 202022374559 U CN202022374559 U CN 202022374559U CN 213975510 U CN213975510 U CN 213975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water
area
storage area
sta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7455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敏
夏立新
洪霄伟
林清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Academy Of Building Sci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Academy Of Building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Academy Of Building Scie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Academy Of Building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7455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75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75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755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垃圾桶,包括第一桶体和第二桶体,第二桶体设置于第一桶体的底部,第一桶体朝向第二桶体的一侧开设有滤孔,滤孔连通第一桶体和第二桶体,第一桶体的内部能够收容垃圾,垃圾中的固体不能穿过滤孔进入第二桶体内,且垃圾中的油水混合物能够通过滤孔流入第二桶体内,以实现第一桶体对垃圾中的固体和油水混合物的分离,第二桶体用于将流入其中的垃圾中的油水混合物进行油水分离。通过第一桶体和第二桶体的配合,实现油、水、固三相分离功能,从而降低垃圾处理的成本和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其中较难处理的是厨余垃圾。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厨余垃圾含有大量的油水,而现有的垃圾桶不具备油、水、固三相分离功能,从而增加垃圾处理成本和垃圾降低处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垃圾桶,解决现有的垃圾桶不具备油、水、固三相分离功能,从而增加垃圾处理的成本和降低垃圾处理的效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垃圾桶,包括第一桶体和第二桶体,所述第二桶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桶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桶体朝向所述第二桶体的一侧开设有滤孔,所述滤孔连通所述第一桶体和所述第二桶体,所述第一桶体的内部能够收容垃圾,所述垃圾中的固体不能穿过所述滤孔进入所述第二桶体内,且所述垃圾中的油水混合物能够通过所述滤孔流入所述第二桶体内,以实现所述第一桶体对所述垃圾中的固体和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所述第二桶体用于将流入其中的所述垃圾中的油水混合物进行油水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桶体包括油水区和储油区,所述油水区和所述储油区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桶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桶体分离的油水混合物能够通过所述滤孔流入所述油水区,所述油水区与所述储油区连接,所述储油区朝向所述油水区的一侧开设有滤油口,所述滤油口连通所述油水区和所述储油区,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以使油水混合物在所述油水区静置时油和水分层,且油位于水的上方,所述油水区内的所述油水混合物中分层的油能够通过滤油口流入所述储油区,进而以使所述油水混合物中的油和水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储油区内设置有收纳件,所述收纳件用于收集从所述油水混合物分离的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桶体还包括储水区,所述储水区设置于所述第一桶体的底部,所述储水区与所述油水区连接,所述储水区朝向所述油水区的一侧开设有滤水口,所述滤水口设置于所述滤油口的下方,所述滤水口连通所述油水区和所述储水区,所述油水混合物中分层的水能够通过所述滤水口流入所述储水区。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区的侧壁设置有排出件,所述排出件用于将所述储水区中的水排出至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滤孔的直径为2mm至5mm。
进一步地,所述滤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滤孔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桶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桶还包括桶盖,所述桶盖设置于第一桶体的顶部,所述第一桶体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桶盖用于密封所述第一桶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桶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朝向所述第二桶体设置,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滤孔,所述底板相对水平方向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桶体与所述第二桶体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垃圾桶,第一桶体开设有滤孔,垃圾中的固体的不能穿过滤孔进入第二桶体内,以使垃圾中的固体容置于第一桶体内,且垃圾中的油水混合物通过滤孔流入第二桶体,以实现第一桶体对垃圾中的固体和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油水混合物流入第二桶体后,通过第二桶体将流入其中的油水混合物进行油水分离,通过第一桶体和第二桶体的配合,实现油、水、固三相分离功能,从而降低垃圾处理的成本和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桶体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
100、第一桶体;110、底板;111、滤孔;200、第二桶体;210、油水区;220、储油区;221、滤油口;222、开口;230、储水区;231、滤水口;240、排出件;250、阀门;300、桶盖。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垃圾桶包括第一桶体100和第二桶体200,第二桶体200设置于第一桶体100的底部,第一桶体100朝向第二桶体200的一侧开设有滤孔111,滤孔111连通第一桶体100和第二桶体200,第一桶体100的内部能够收容垃圾,垃圾中的固体不能穿过滤孔111进入第二桶体200内,垃圾中的油水混合物能够通过滤孔111流入第二桶体200内,以实现第一桶体100对垃圾中的固体和油水混合物的分离,第二桶体200用于将流入其中的垃圾中的油水混合物进行油水分离。
工作时,将垃圾倒入第一桶体100内,第一桶体100开设有滤孔111,垃圾中的固体的不能穿过滤孔111进入第二桶体200内,以使垃圾中的固体容置于第一桶体100内,第二桶体200设置于第一桶体100的底部,垃圾中的油水混合物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滤孔111流入第二桶体200,进而将垃圾中的固体和油水混合物分离,油水混合物流入第二桶体200后,通过第二桶体200将油水混合物中的油和水进行分离,通过第一桶体100和第二桶体200的配合,实现油、水、固三相分离功能,从而降低垃圾处理的成本和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桶体200包括油水区210和储油区220,油水区210和储油区220均设置于第一桶体100的底部,第一桶体100分离的油水混合物能够通过滤孔111流入油水区210,油水区210与储油区220连接,储油区220朝向油水区210的一侧开设有滤油口221,滤油口221连通油水区210和储油区220,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以使油水混合物在油水区210静置时油和水分层,且油位于水的上方,以使油水区210内的油水混合物中分层的油通过滤油口221流入储油区220,进而以使油水混合物中的油和水分离。具体地,储油区220的顶部开设滤油口221。
工作时,油水混合物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通过滤孔111流入油水区210,因为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当油水混合物流入油水区210后,油水混合物中油和水会分层,且油在水的上方,油水区210与储油区220连接,油水区210的顶部开设有滤油口221,油水混合物不断流入油水区210,当油水混合物上升到油水区210的滤油口221的高度时,在油水混合物中的油通过滤油口221流入储油区220,以使油水混合物中的油水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油区220内设置有收纳件,收纳件用于收集从油水混合物分离的油。具体地,收纳件具有一端开口222的容腔,开口222与滤油口221相配合,以使油水混合物分离的油流入容腔。收纳件收集油水混合物中分离的油,通过收纳件便于将收集的油进行回收利用,促进资源的循环使用,从而节约资源。更具体地,收纳件可以但不限于为油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桶体200还包括储水区230,储水区230设置于第一桶体100的底部,储水区230与油水区210连接,储水区230朝向油水区210的一侧开设有滤水口231,滤水口231设置于滤油口221的下方,滤水口231连通油水区210和储水区230,油水混合物中分层的水能够通过滤水口231流入储水区230。具体地,滤水口231设置于油水区210的底部。
工作时,油水混合物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通过滤孔111流入油水区210,当油水混合物流入油水区210,并静置于油水区210后,水层在油层的下方,滤水口231设置于滤油口221的下方,以使油水混合物中的水通过滤水口231流入储水区230,进而以使油水区210有足够的空间能够容纳从第一桶体100流入的油水混合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水区230的底部设置有排出件240,排出件240用于将储水区230中的水排出至外部。具体地,从油水混合物中分离出的水是污水,污水进入储水区230后需要排出外部,将污水通过排出件240排出至外部,确保储水区230有足够的空间能够容纳从油水区210流入的污水。排出件240可以但不限于为排水管。
进一步地,排出件240上设置有阀门250,阀门250用于控制排出件240内水的流通和截止,阀门250还用于控制排出件内水流量的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滤孔111的直径为2mm至5mm。具体地,滤孔111的直径为2mm至5mm,以确保预设尺寸的固体无法穿过滤孔111,以使预设尺寸的固体容置于第一桶体100内,油水混合物能够通过滤孔111流入油水区210。
更具体地,滤孔111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滤孔111间隔设置在第一桶体100上。进一步地,两个相邻滤孔111之间的间距为2cm至4cm。通过该特征可以提高油水流入油水区210的效率。更进一步地,滤孔111均匀布设于第一桶体10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垃圾桶还包括桶盖300,桶盖300设置于第一桶体100的顶部,第一桶体100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桶盖300用于密封第一桶体100,从而抑制第一桶体100中垃圾散发的异味。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桶体100包括底板110,底板110朝向第二桶体200设置,底板110上开设有滤孔111,底板110相对水平方向倾斜设置。底板110相对水平方向倾斜设置,底板110相对水平方向具有夹角,相邻两个滤孔111之间的油水混合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会产生驱动油水混合物沿底板110表面移动的分力,当相邻两个滤孔111之间的油水混合物移动至滤孔111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流入油水区21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桶体100与第二桶体200可拆卸连接。当第一桶体100内的固体已经饱和时,第一桶体100和第二桶体200分离后,便于将第一桶体100内的固体排出,具体地,第一桶体100与第二桶体200为卡扣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桶体和第二桶体,所述第二桶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桶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桶体朝向所述第二桶体的一侧开设有滤孔,所述滤孔连通所述第一桶体和所述第二桶体,所述第一桶体的内部能够收容垃圾,所述垃圾中的固体不能穿过所述滤孔进入所述第二桶体内,且所述垃圾中的油水混合物能够通过所述滤孔流入所述第二桶体内,以实现所述第一桶体对所述垃圾中的固体和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所述第二桶体用于将流入其中的所述垃圾中的油水混合物进行油水分离;
其中,所述第二桶体包括油水区和储油区,所述油水区和所述储油区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桶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桶体分离的油水混合物能够通过所述滤孔流入所述油水区,所述油水区与所述储油区连接,所述储油区朝向所述油水区的一侧开设有滤油口,所述滤油口连通所述油水区和所述储油区,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以使油水混合物在所述油水区静置时油和水分层,且油位于水的上方,所述油水区内的所述油水混合物中分层的油能够通过滤油口流入所述储油区,进而以使所述油水混合物中的油和水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区内设置有收纳件,所述收纳件用于收集从所述油水混合物分离的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桶体还包括储水区,所述储水区设置于所述第一桶体的底部,所述储水区与所述油水区连接,所述储水区朝向所述油水区的一侧开设有滤水口,所述滤水口设置于所述滤油口的下方,所述滤水口连通所述油水区和所述储水区,所述油水混合物中分层的水能够通过所述滤水口流入所述储水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区的侧壁设置有排出件,所述排出件用于将所述储水区中的水排出至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孔的直径为2mm至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滤孔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桶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还包括桶盖,所述桶盖设置于第一桶体的顶部,所述第一桶体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桶盖用于密封所述第一桶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桶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朝向所述第二桶体设置,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滤孔,所述底板相对水平方向倾斜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桶体与所述第二桶体可拆卸连接。
CN202022374559.4U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垃圾桶 Active CN213975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74559.4U CN213975510U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垃圾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74559.4U CN213975510U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垃圾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75510U true CN213975510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58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74559.4U Active CN213975510U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垃圾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755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975510U (zh) 一种垃圾桶
CN109481984A (zh) 餐厨垃圾预处理装置
CN101927101B (zh) 一种环保废油回收器
CN209905627U (zh) 一种多功能餐厨垃圾运输车
KR200338125Y1 (ko) 자동 분리수거 기능을 갖는 쓰레기통
CN212580676U (zh) 一种多层级减轻异味的智能垃圾桶
CN109432826A (zh) 一种油水初步分离过滤结构
CN108455135A (zh) 一种废弃物分类回收装置
CN108190308A (zh) 一种固液分离垃圾箱
CN212150253U (zh) 一种压缩式垃圾桶
CN210794478U (zh) 一种办公用多功能分类垃圾桶
CN209451462U (zh) 餐厨垃圾预处理装置
CN212244755U (zh) 可对垃圾中污水分类收集的市政道路保洁装置
CN202191729U (zh) 厨余垃圾油水分离器
CN215157774U (zh) 一种用于生活垃圾的精细分类的垃圾处理装置
CN214932769U (zh) 易清洗的家用垃圾分类环保垃圾桶
CN213416478U (zh) 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油水分离装置
CN212668218U (zh) 一种用于垃圾分类回收的低噪音垃圾收集车
CN109748016A (zh) 一种带污水收集过滤装置的垃圾车
CN201423190Y (zh) 环保废油回收器
CN204778937U (zh) 一种餐厨垃圾分离装置
CN217854686U (zh) 无动力餐厨垃圾油水分离箱
CN208869355U (zh) 带曝气阻隔装置的小型隔油器
CN214243865U (zh) 一种餐饮垃圾用过滤设备
CN212881394U (zh)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