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61008U - 一种用于长江流域地区越夏越冬生产的锯齿形薄膜温室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长江流域地区越夏越冬生产的锯齿形薄膜温室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961008U CN213961008U CN202021829217.0U CN202021829217U CN213961008U CN 213961008 U CN213961008 U CN 213961008U CN 202021829217 U CN202021829217 U CN 202021829217U CN 213961008 U CN213961008 U CN 2139610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eenhouse
- arch
- shading
- vent
- ventil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Greenho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长江流域地区越夏越冬生产的锯齿形薄膜温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室骨架、通风系统、幕帘系统、保温系统;温室骨架包括主立柱、内立柱、以及由主立柱和内立柱共同支撑的温室拱架;东西两侧主立柱在温室的肩部通过横撑连接,南北两侧的主立柱在温室的肩部通过断面横档连接;温室拱架包括主拱和副拱,主拱、副拱通过拱杆拉杆实现南北连接;通风系统包括底通风口、侧通风口、顶通风口,顶通风口配有轨道式开窗系统的通风窗,能够利用温室的自然通风在长江流域夏季高温时节能够取得很好的降温效果。本实用新型塑料薄膜温室还配有内遮阳保温幕系统、外遮阳系统、保温被系统,可实现冬季保温、夏季降温,也可以进行越冬栽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室,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长江流域地区越夏越冬生产的锯齿形薄膜温室。
背景技术
我国现代设施园艺经过30余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不同区域特色的设施类型、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在我国的设施栽培类型中,在中国北方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的日光温室,极大地降低了北方地区蔬菜越冬的能源消耗,但由于气候等条件的限制,日光温室不适合在南方的寡日照地区进行发展。在长江流域地区现在普遍使用的新型连栋塑料薄膜温室和塑料大棚虽然具有结构简单、建造方便等优点,但是结构不稳定,温室自然通风降温能力和保温能力较差。长江流域地区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左右。此地的传统圆拱形屋顶的连栋塑料薄膜温室顶通风口打开后,具有温室内易渗水且易出现卡膜现象,使用寿命较短等缺点。此地的传统温室类型要达到夏季降温冬季保温的目的,多使用机械降温和加热设备,增加了温室使用成本和能源消耗。长江流域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瓜果蔬菜等农产品销路通畅,因此,设计一种适用于长江流域地区,低投入高产出的,且四季均可栽培生产的新型温室,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长江流域地区使用的新型连栋塑料薄膜温室和塑料大棚在技术上的不足,解决夏季利用温室自然通风降温和冬季保温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长江流域地区越夏越冬生产的锯齿形薄膜温室,使投入产出比达到最大化,降低温室日常使用成本和能源消耗,同时也更加适应农业机械化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长江流域地区越夏越冬生产的锯齿形薄膜温室,包括温室骨架51、通风系统52、幕帘系统53、保温系统54;
所述温室骨架51包括由立柱基础39固定的主立柱1,在温室内部,东西方向上温室每一跨的主立柱1之间通过桁架3连接;东西两侧的主立柱1在温室的肩部通过横撑55实现南北连接,南北两侧的主立柱1在温室的肩部通过断面横档32实现东西连接,用以固定整个温室;在温室每一跨桁架3的正上方布置有内部立柱47,与主立柱1共同支撑温室拱架46,主立柱1、内部立柱47在温室的肩部部均由棚顶纵梁33实现南北连接;所述的温室拱架46垂直于地面,形成温室的肩,其包括在东西方向上相邻立柱之间布置拱杆86形成温室的主拱4,以及在南北方向上相邻主拱4之间每间隔1米均匀布置3根拱杆86形成温室副拱5;温室的跨度为8.00m,共3跨24.00m,每跨双屋顶,每屋顶跨度为4.00m,温室每一屋顶的主拱4 和副拱5在南北方向上均通过拱杆拉杆19实现连接,东西方向上每一屋顶之间通过天沟8连接;在温室的东西两侧,相邻主立柱1之间每间隔1米均匀布置边侧面副立柱6,在温室的东侧肩部横撑55和棚顶纵梁33之间,相邻主立柱1之间每间隔1米均匀布置顶侧面副立柱 7,以及天沟8和屋脊纵梁34之间,相邻内部立柱47之间每间隔1米均匀布置顶侧面副立柱 7;在温室的南北两侧,温室拱架46南北两端的温室主拱由山墙抗风柱35支撑,同侧山墙抗风柱35之间通过断面横档32实现东西连接;在温室的东侧,主拱4和主立柱1之间,以及在温室的内部,主拱4和内立柱47之间布置斜杆形成温室的主拱斜撑20;在温室第二开间和第九开间拱架的东西两侧布置剪刀筋14,以及在第二开间和第九开间温室内部相邻跨之间布置剪刀筋14;温室的西侧和南侧分别安装有推拉门37。
所述通风系统52包括温室四周的底通风口57、拱架侧墙所在部位的侧通风口58以及每一屋顶顶端的顶通风口59。在温室拱架46的下部四周分别设置有底通风口57,在温室的四周分别设置有三条卡槽62,墙裙上端卡槽621离地面20.00cm,底通风口下端卡槽622与墙裙上端卡槽621之间的距离为45.00cm,底通风口上端卡槽623与底通风口下端卡槽622之间的距离为180.00cm,开窗宽度为180.00cm,开窗长度与底通风口57所在温室一侧的长度一致;每个底通风口57各配有一套电动卷膜开窗系统41,底通风口电动卷膜开窗系统411包括底通风口卷膜机27、底通风口卷膜杆60、底通风口卷膜管61,底通风口卷膜机27行程为190.00cm,打开底通风口卷膜机27的开关,底通风口卷膜机27会随着底通风口卷膜管61 一同在底通风口卷膜杆60上运行,可实现手动/电动控制底通风口57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侧通风口58南北纵向排列,自东向西共有六列,侧通风口58在天沟8的上端80.00cm 处开口,在此处南北方向布置侧通风口下端卡槽624,侧通风口上端卡槽625与侧通风口下端卡槽624之间的距离为80.00cm,开窗宽度为80.00cm,开窗长度与温室长度一致,每个侧通风口也各配有一套侧通风口电动卷膜开窗系统412,侧通风口卷膜机272行程为90.00cm,可实现电动控制侧通风口58的开启和关闭;
进一步的,在温室每个屋顶的顶端分别设置顶通风口59,所述顶通风口59采用轨道式开窗系统16,轨道式开窗系统的通风窗63上端铰接在温室拱架顶部,完全闭合时覆盖住顶通风口59;单个顶通风口59宽为1.20m,长度为39.00m,与温室南北两端的端点各相差0.50m;顶通风口59包括通风窗框架96、覆盖在通风窗框架96上的塑料薄膜24、覆盖在塑料薄膜 24内侧的白色30目防虫网23、轨道式开窗系统16;轨道式开窗系统16包括顶通风口减速电机64、连接铁板97、旋转纵杆98、齿轮99、顶通风口齿轮式纵杆100,连接铁板97的顶端固定于温室副拱5,下部开有安装孔,旋转纵杆98南北向穿过连接铁板97的安装孔并可以在安装孔内实现转动,齿轮99等距离安装在旋转纵杆98上;顶通风口齿轮式纵杆100顶端与通风窗框架96固定,顶通风口齿轮式纵杆100的齿轮与齿轮99啮合,旋转纵杆98由顶通风口减速电机64带动,带动顶通风口齿轮式纵杆100向上移动顶开通风窗,实现定距自动通风。
所述幕帘系统53包括内遮阳保温幕系统65和外遮阳系统66;所述内遮阳保温幕系统65 包括内遮阳保温幕101、内遮阳保温幕减速电机68、内遮阳保温幕齿轮式纵杆1002、内遮阳保温幕联轴器69、内遮阳保温幕支撑滚轮70、内遮阳保温幕纵向推杆71、内遮阳保温幕旋转横杆72、内遮阳保温幕托幕线102、内遮阳保温幕压幕线103,内遮阳保温幕减速电机68安装在内遮阳保温幕系统65的中央位置,位于中跨第五开间与第六开间交接处桁架3的下方,内遮阳保温幕减速电机68带动内遮阳保温幕旋转横杆72通过内遮阳保温幕联轴器69带动内遮阳保温幕齿轮式纵杆1002和内遮阳保温幕纵向推杆71自北向南或自南向北移动,打开或关闭内遮阳保温幕101;在温室的电控柜67里装有内遮阳保温幕减速电机68的开关,内遮阳保温幕系统65可在操作人员或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指令下实现开闭。
所述外遮阳系统53包括外遮阳骨架系统73和外遮阳控制系统44,所述外遮阳骨架系统 73包括外遮阳立柱15、外遮阳纵梁12、外遮阳横梁13,外遮阳立柱15下端的一侧通过连接件与棚顶纵梁33的一侧用螺栓刚接,在东西方向上布置外遮阳横梁13使外遮阳立柱15实现东西连接,在南北方向上布置外遮阳纵梁12使外遮阳立柱15实现南北连接;在外遮阳横梁 13的中部以及两端的下方分别装有外遮阳支撑滚轮702,外遮阳减速电机74同样也可以通过外遮阳联轴器692、外遮阳齿轮式纵杆1003、外遮阳纵向推杆712和外遮阳旋转横杆722实现电动控制外遮阳网25的开启与关闭。
所述保温系统54包括固定在温室每一屋顶顶端的可卷放的保温被76和固定在温室拱架侧窗的不可卷放的侧窗保温被77;所述保温被76的顶端固定在保温被连接孔78内,它的卷放由驱动轴79、保温被减速电机80、立杆81和地铰座82实现电动控制;所述侧窗保温被 77其尺寸和温室拱架侧窗大小一致,在其一侧每隔一米均匀分布着挂钩84,在温室的棚顶纵梁33与顶侧面副立柱7交接处留有挂钩孔83,冬季天气寒冷,人工安装侧窗保温被77至来年春天天气变暖再人工拆下,经计算机软件模拟发现对温室内作物光照影响较小;所述两种保温被包括中部毛毡层,毛毡层两侧从内往外均依次设置发泡塑料、PE防雨膜,质量轻,保温性能好。
所述塑料薄膜温室为1座3连栋温室,南北向排列,跨度为8.00m,共3跨24.00m,每跨双屋顶,锯齿型,每屋顶跨度4.00m,开间4.00m,共10个开间40.00m,肩高4.00m,顶高5.80m,外遮阳高6.50m,总面积为960.00m2。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温室的四周设有四个底通风口,单个底通风口开窗宽度为1.80m,长度与底通风口所在的温室长度一致;在温室拱架的侧窗设置侧通风口,单个侧通风口开窗宽度0.80m,长度与温室长度一致;每个底通风口和侧通风口均配置一套电动卷膜系统;在温室每个屋顶的顶端设置顶通风口,配有轨道式开窗系统,单个顶通风口开窗宽度1.20m,长度为39.00m;所有通风口均可实现电动控制通风口的开启与关闭;在长江流域夏季高温时节,利用温室自然通风,温室内降温效果明显,不需要采用外部机械通风,节约温室运行成本,降低能源消耗。
2.本实用新型温室骨架结构均为装配式安装:拱杆连接件通过螺栓安装在棚顶纵梁上,温室拱架通过连接件与内立柱、棚顶纵梁内插安装,安装方便,结构稳定,温室建造速度快,省时省工,施工、维修方便,日常使用成本和维护费用低;温室骨架结构均可拆卸,可以迁移到异地重新安装利用。
3.本实用新型温室骨架全部采用热浸镀锌钢管和钢板,提高其抗腐蚀性,延长使用年限。
4.本实用新型温室采用轨道式开窗系统的通风窗,在雨天可以正常通风,温室内不会出现渗水现象,使用寿命长。解决了现有连栋薄膜温室顶通风在雨天打开后温室内会渗水,以及出现卡膜现象等问题。
5.本实用新型温室内部杆件少,高度高,内部可种植高植株作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适宜机械化作业,降低劳动强度。
6.本实用新型温室的每一屋顶的上方以及拱架侧窗处设有保温被,温室内部设有内遮阳保温幕,在拱架上方设有遮阳网,再配上底通风口、侧通风口、顶通风口,能够在极大改善夏季长江流域地区普通连栋塑料薄膜温室和塑料大棚内高温高湿的缺点,同时也能够在冬季进行越冬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锯齿形薄膜温室的西南侧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锯齿形薄膜温室的东南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锯齿形薄膜温室的西北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锯齿形薄膜温室的东北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锯齿形薄膜温室的骨架东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锯齿形薄膜温室的骨架南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锯齿形薄膜温室的骨架西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锯齿形薄膜温室的骨架北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锯齿形薄膜温室的骨架内部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锯齿形薄膜温室的拱杆内部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锯齿形薄膜温室的底通风口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锯齿形薄膜温室的侧通风口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锯齿形薄膜温室的顶通风口西北侧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锯齿形薄膜温室的顶通风口俯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锯齿形薄膜温室的内遮阳保温幕内部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锯齿形薄膜温室的内遮阳保温幕细节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锯齿形薄膜温室的外遮阳西北侧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锯齿形薄膜温室的外遮阳细节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锯齿形薄膜温室的保温被东北侧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锯齿形薄膜温室的东视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锯齿形薄膜温室的南视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锯齿形薄膜温室的西视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锯齿形薄膜温室的北视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锯齿形薄膜温室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立柱,2-副立柱,3-桁架,4-主拱,5-副拱,6-边侧面副立柱,7-顶侧面副立柱,8-天沟,9-天沟端头,10-天沟托架,11-落水斗,12-外遮阳纵梁,13-外遮阳横梁,14-剪刀筋,15-外遮阳立柱,18-纵向支撑横杆,19-拱杆拉杆,20-主拱斜撑,23-防虫网,24-塑料薄膜,25-外遮阳网,27-底通风口卷膜机,272-侧通风口卷膜机,29-排水管,31-墙裙, 32-断面横档,33-棚顶纵梁,35-山墙抗风柱,37-推拉门,39-主立柱基础,40-散水坡,46-拱架,47-内立柱,51-温室骨架,52-通风系统,53-幕帘系统,54-保温系统,55-横撑,57-底通风口,58-侧通风口,59-顶通风口,60-底通风口卷膜杆,602-侧通风口卷膜杆,61-底通风口卷膜管,612-侧通风口卷膜管,621-墙裙上端卡槽,622-底通风口下端卡槽,623-底通风口上端卡槽,624-侧通风口下端卡槽,625-侧通风口上端卡槽,64-顶通风口减速电机,65-内遮阳保温幕系统,66-外遮阳系统,68-内遮阳保温幕减速电机,69-内遮阳保温幕联轴器,692-外遮阳联轴器,70-内遮阳保温幕支撑滚轮,702-外遮阳支撑滚轮,71-内遮阳保温幕纵向推杆, 712-外遮阳纵向推杆,72-内遮阳保温幕旋转横杆,722-外遮阳旋转横杆,73-外遮阳骨架系统, 74-外遮阳减速电机,75-保温被系统,76-保温被,77-侧窗保温被,79-驱动轴,80-保温被减速电机,81-立杆,82-地铰座,83-挂钩孔,84-挂钩,89-卡子,90-门框架,94-压膜线,96- 通风窗框架,97-连接铁板,98-旋转纵杆,99-齿轮,100-顶通风口齿轮式纵杆,1001-内遮阳保温幕齿轮式纵杆,1002-外遮阳齿轮式纵杆,101-内遮阳保温幕,104-内遮阳保温幕横杆, 105-外遮阳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10、20-24,所述的主立柱1分四列,列与列间距为8.00m,温室的跨度为8.00m,共3跨,主立柱1东西两端间隔为8.00*3=24.00m,每列11个主立柱1,开间(相邻主立柱1 间隔)为4.00m,共10个开间,主立柱1南北两端间隔为4.00*10=40.00m,主立柱1均固定于立柱基础39上;所述的内立柱47分3列,列与列间距为8.00m,分别安装在温室每一跨的中间位置,位于桁架3的正上方,上端与棚顶纵梁33通过螺栓连接;每列9个内立柱47,相邻内立柱47间隔为4.00m;内立柱47的上端和下端各有一侧装有拱杆连接件86,上端的拱杆连接件86通过螺栓固定在棚顶纵梁33上,下端的拱杆连接件86焊接在内立柱47上,内立柱47通过拱杆连接件86与相邻的主拱4内插安装;内立柱47下端的拱杆连接件86另一侧与主拱斜撑20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的边侧面副立柱6布置在温室的东西两侧,相邻边侧面副立柱6之间的距离为1.00m,相邻主立柱1之间均匀布置三根边侧面副立柱6,温室的开间为4.00m,共10个开间,在温室的东侧共布置有30根边侧面副立柱6;在温室的西侧由于在第二开间安装有推拉门37,推拉门37的尺寸为2.40m*2.40m,在推拉门37的四周安装有门框架90,温室的西侧第二开间不再安装边侧面副立柱6,西侧共27根边侧面副立柱6,边侧面副立柱6上端与温室横撑55焊接,下端埋入墙裙31中,边侧面副立柱6的尺寸为◎32.00×2.00×4000.00mm;在温室的南北两端,相邻主立柱1之间均匀布置两根山墙抗风柱35,相邻山墙抗风柱35间距为1.30m,温室共3跨,每跨双屋顶,温室的南北两面各有12根山墙抗风柱35,温室的南面中跨处也安装有一个推拉门37,一根山墙抗风柱35安装在门框架90上;山墙抗风柱35 上端与主拱4焊接,下端埋入墙裙31中,山墙抗风柱35的尺寸分别为◎48×2.0×5000mm、◎48×2.0×5800mm;顶侧面副立柱7安装在温室的肩部与棚顶之间,自东向西分六列排列,列与列间距4.00m,每一列中相邻立柱88之间均匀分布三根顶侧面副立柱7,共10个开间,每一列中有30根顶侧面副立柱7,相邻顶侧面副立柱7之间的间距为1.00m;在温室的东面,顶侧面副立柱7的上端与棚顶纵梁33焊接,下端与温室的横撑55焊接;剩下的5列顶侧面副立柱7上端与棚顶纵梁33的一侧用螺栓连接,下端与天沟的一侧用螺栓连接。
所述的天沟8分6列南北向排列,列与列间距为4.00m,温室西面的天沟8安装在西面的横撑55上,其余天沟均安装在拱杆87和立柱88之间,相邻天沟间距为4.00m;天沟8与立柱88连接一侧垂直于地面,天沟8与拱杆87连接一侧有与地面倾角为50°的坡度,与主拱 4和副拱5均通过卡子89连接;单个天沟8长为4.00m,每列共10个,均通过连接件用螺栓连接并用专用天沟粘贴剂以防止天沟的连接处有漏水渗水现象的发生;在每个立柱88处均安装有天沟托架10位于天沟8的下方,起到支撑天沟8的作用,其侧面与立柱88通过螺栓连接;在天沟8的南北两端均安装有天沟端头9与天沟8通过连接件以及天沟托架8用螺栓连接,在每个天沟端头9的一端安装有落水斗11,排水管29用卡子89固定在主立柱1上,上端用螺栓连接在落水斗11的下方;天沟8的材质为冷弯镀锌钢板制作,厚2.00mm,温室天沟8的设计按照双向坡度建造,坡度为2.5‰,天沟的设计既满足了大降雨量的排水要求又考虑到了操作工人安装和维修工作的方便。
所述的主立柱1均安装在立柱基础39上,所述的立柱基础39为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标号C20以上,立柱基础39规格为:+0.000~-0.500处为长×宽×高=500×700×600mm,底部为素砼垫层,厚50.00mm,内部为点式独立结构,温室的主立柱1与立柱基础39通过螺栓连接;以温室的立柱基础39所在平面为基准平面,在温室的四周砌墙裙31,墙裙31的高度为200.00mm,墙裙31所用砖头的尺寸为240.00mm×115.00mm×53.00mm;并在温室的四周建有50.00mm宽50.00mm厚的C20散水坡40;在散水坡40的四周挖有排水沟91。
温室的屋顶及四周覆盖材料全部采用PEP 3层共挤长寿无滴膜,保温性能好,薄膜漫反射率高,室内植物光照均匀,厚度为0.15mm,薄膜初始透光率≥85%;塑料薄膜24的覆盖通过在温室的四周以及棚顶安装卡槽62,卡槽62是通过钻尾螺丝与温室四周的主立柱1、副立柱2以及棚顶纵梁33连接;在温室的四周分别设置有三条卡槽62,墙裙上端卡槽621离地面20.00cm,底通风口下端卡槽622与墙裙上端卡槽621之间的距离为45.00cm,底通风口上端卡槽623与底通风口下端卡槽622之间的距离为180.00cm,开窗宽度为180.00cm,开窗长度与温室长度一致;塑料薄膜24通过卡簧92压在卡槽62里,并在相邻主立柱1之间塑料薄膜24的外侧布置有“剪刀”形压膜线94通过“M”簧93连接;温室的顶侧面的薄膜覆盖是在天沟8的下端布置一条天沟上端卡槽626,以及天沟8上端80.00cm处布置一条侧通风口下端卡槽624,开窗宽度为80.00cm,天沟8上端160.00cm处布置侧通风口上端卡槽625,侧通风口上端卡槽625与侧通风口下端卡槽624之间的距离为80.00cm,开窗长度与温室长度一致;温室顶部齿口的薄膜覆盖是在棚顶纵梁33和拱架10与天沟8的连接处安装卡槽62,为增加薄膜覆盖的稳定性,在拱架10南北相邻拱杆之间安装卡簧92。
如图11,一种用于长江流域地区越夏越冬生产的锯齿形薄膜温室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夏季利用温室的自然通风降温效果较好;在温室的四周设有底通风口57,所述的底通风口57位于底通风口下端卡槽622和底通风口上端卡槽623之间,底通风口下端卡槽622离地面 65.00cm,底通风口上端卡槽623离地面245.00cm,开窗宽度为180.00cm,开窗长度与通风口所在的温室一侧的长度一致;在底通风口下端卡槽622与底通风口上端卡槽623之间安装白色30目防虫网23,防虫网23用于底通风口57开启时阻止害虫进入温室,同时也防止益虫离开温室;每个底通风口57各配有一套底通风口电动卷膜开窗系统411,底通风口卷膜杆60安装于温室四个角墙裙31的外侧,底通风口卷膜机27位于底通风口卷膜杆60上,底通风口卷膜机27的一端与底通风口卷膜管61连接,底通风口卷膜管61位于塑料薄膜24与压膜线94的中间,此底通风口卷膜机27的行程为1.90m,打开底通风口卷膜机27的开关,底通风口卷膜机27会随着底通风口卷膜管61一同在底通风口卷膜杆60上运行,可实现手动/ 电动控制底通风口57的开启和关闭。
如图12,所述的侧通风口58位于温室拱架的侧窗处,南北方向排列,自动向西共6列,列与列间距为4.00m,侧通风口58在天沟8的上端80.00cm处开口,在此处南北方向上布置一条侧通风口下端卡槽624,在侧通风口下端卡槽624的上方80.00cm处南北方向上布置一条侧通风口上端卡槽625,开窗宽度为80.00cm,开窗长度与温室长度一致;在侧通风口下端卡槽624与侧通风口上端卡槽625之间安装白色30目防虫网23;每个顶部侧通风口58也各配有一套侧通风口电动卷膜开窗系统412,侧通风口卷膜杆602安装在温室北面的天沟端头8 和外遮阳横梁13之间,连接处通过焊接,为了更好增加侧通风口电动卷膜开窗系统412的稳定性,在每个侧通风口卷膜杆602的上端布置一个拉杆95与外遮阳立柱15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该拉杆95与侧通风口卷膜杆602的连接处距外遮阳横梁13的距离为40.00cm;侧通风口卷膜机272位于侧通风口卷膜杆602上,侧通风口卷膜机272的一端与侧通风口卷膜管612连接,侧通风口卷膜管612位于塑料薄膜24与压膜线94的中间,侧通风口卷膜机272 的行程为1.00m,在电控柜67内打开侧通风口卷膜机272的开关,侧通风口卷膜机272会随着侧通风口卷膜管612一同在侧通风口卷膜杆602上运行,可实现电动控制侧通风口的开启和关闭。
如图13-14,所述的顶通风口59位于温室每一屋顶拱架的上方,温室有三跨,每跨双屋顶,共6个屋顶,有6个顶通风口59,单个顶通风口59宽为1.20m,长度为39.00m,与温室南北两端的端点各相差0.50m;顶通风口59包括通风窗框架96、覆盖在通风窗框架上的塑料薄膜24、覆盖在塑料薄膜24内侧的白色30目防虫网23、轨道式开窗系统16;所述的轨道式开窗系统16包括顶通风口减速电机64、连接铁板97、旋转纵杆98、齿轮99、顶通风口齿轮式纵杆100;连接铁板97的顶端通过焊接固定于温室的拱杆86上,下部开有圆孔,旋转纵杆98南北纵向穿过连接铁板97的下部圆孔并可以在圆孔内转动,连接铁板97以顶通风口减速电机64为中心向两端均匀分布,相邻连接铁板97间距为2.00m,每个顶通风口59共有19个连接铁板97;齿轮99和顶通风口齿轮式纵杆100等距离固定在旋转纵杆98上,相邻间距为4.00m,每个顶通风口59共十个齿轮99和顶通风口齿轮式纵杆100;顶通风口齿轮式纵杆100的顶端与通风窗框架96的下端焊接固定,顶通风口齿轮式纵杆100的齿轮与齿轮 99啮合,在位于温室中部的副拱5下方设有顶通风口减速电机64,在电控柜67内打开顶通风口减速电机64的开关,旋转纵杆98由顶通风口减速电机64带动,旋转纵杆98上的齿轮 99转动,带动顶通风口齿轮式纵杆100向上移动顶开通风窗,可实现电动定距控制顶通风口 59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的顶通风口59的通风窗框架96上端铰接在温室的拱架46上,完全闭合时能覆盖住顶通风口59。
所述的轨道式开窗系统16还包括顶通风口齿轮式纵杆100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的齿轮99两侧的固定板,固定板不随旋转纵杆98转动,固定板下部通过螺栓或限位板连接形成限位通道,顶通风口齿轮式纵杆100穿过限位通道并确保顶通风口齿轮式纵杆100 表面的轮齿和齿轮99啮合。
如图15-16,所述的内遮阳保温幕系统65包括内遮阳保温幕减速电机68、内遮阳保温幕横杆104、内遮阳保温幕101、内遮阳保温幕齿轮式纵杆1002、内遮阳保温幕联轴器69、内遮阳保温幕支撑滚轮70、内遮阳保温幕纵向推杆71、内遮阳保温幕旋转横杆72、托幕线102、压幕线103;内遮阳保温幕支撑滚轮70南北纵向排列,共7列,列与列间距为4.00m,共7列,每列有8个,共计56个,分别位于桁架3的两侧和中间位置;内遮阳保温幕纵向推杆 71南北纵向穿过内遮阳保温幕支撑滚轮70,单个内遮阳保温幕纵向推杆71长为4.00m,相邻内遮阳保温幕纵向推杆71之间焊接,在第六开间处,有一长为4.00m的内遮阳保温幕齿轮式纵杆1002替代一个内遮阳保温幕纵向推杆71分别与南北两侧的内遮阳保温幕纵向推杆71 用螺栓连接;在第五开间与第六开间之间的桁架3的下方装有内遮阳保温幕联轴器69替代内遮阳保温幕支撑滚轮70,内遮阳保温幕联轴器69上部开有南北方向上的方孔,内遮阳保温幕齿轮式纵杆1002南北纵向在其方孔内穿过,并与内遮阳保温幕联轴器内部的齿轮啮合,内遮阳保温幕联轴器69的下端还开有东西横向的圆孔,在第五开间与第六开间之间的桁架3的下方还设有一内遮阳保温幕旋转横杆72东西横向穿过内遮阳保温幕联轴器69的横向圆孔,并可以在圆孔内带动内遮阳保温幕联轴器69内部的齿轮转动;温室每个开间的内遮阳保温幕 101的一端固定在开间北面的桁架3上,其中最北面开间的内遮阳保温幕101的一端固定在温室北面的断面横档32的内侧,温室每个开间内遮阳保温幕101的另一端固定在内遮阳保温幕横杆104上,内遮阳保温幕横杆104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内遮阳保温幕纵向推杆71上,在内遮阳保温幕101的下方南北方向布置内遮阳保温幕托幕线102,在内遮阳保温幕101的上方南北方向布置内遮阳保温幕压幕线103;在内遮阳保温幕旋转横杆72的中间位置设有内遮阳保温幕减速电机68,在电控柜67内打开内遮阳保温幕减速电机68的开关,内遮阳保温幕旋转横杆72由内遮阳保温幕减速电机68带动,内遮阳保温幕旋转横杆72带动每个内遮阳保温幕联轴器69内的齿轮转动,带动内遮阳保温幕齿轮式纵杆1002自北向南移动打开内遮阳保温幕101,自南向北移动关闭内遮阳保温幕101,可实现电动控制内遮阳保温幕的开启与关闭。
如图17-18,所述的外遮阳系统53包括外遮阳骨架系统73和外遮阳控制系统44,外遮阳骨架系统73包括外遮阳立柱15、外遮阳纵梁12、外遮阳横梁13;外遮阳立柱15自东向西分6列布置,每列11个外遮阳立柱15,相邻外遮阳立柱15之间的距离为4.00m,外遮阳立柱15的下端一侧通过连接件与棚顶纵梁33的一侧用螺栓刚接,在东西方向上布置外遮阳横梁13使外遮阳立柱15实现东西连接,在南北方向上布置外遮阳纵梁12使外遮阳立柱15 实现南北连接;外遮阳控制系统44包括外遮阳减速电机74、外遮阳横杆105、外遮阳网25、外遮阳齿轮式纵杆1003、外遮阳联轴器692、外遮阳支撑滚轮702、外遮阳纵向推杆712、外遮阳旋转横杆722、外遮阳托幕线1022、外遮阳压幕线1032;外遮阳支撑滚轮702南北纵向排列,共7列,列与列间距为4.00m,共7列,每列有8个,共计56个,分别位于外遮阳横梁13的两侧和中间位置的下方;外遮阳纵向推杆712南北纵向穿过外遮阳支撑滚轮702,单个外遮阳纵向推杆712长为4.00m,相邻外遮阳纵向推杆712之间焊接,在第六开间的上方,有一长为4.00m的外遮阳齿轮式纵杆1003替代一个外遮阳纵向推杆712分别与南北两侧的外遮阳纵向推杆712用螺栓连接;位于第五开间与第六开间之间的外遮阳横梁13的下方装有外遮阳联轴器692替代外遮阳支撑滚轮702,外遮阳联轴器692上部开有南北方向上的方孔,外遮阳齿轮式纵杆1003南北纵向在其方孔内穿过,并与联轴器内部的齿轮啮合,外遮阳联轴器692的下端还开有东西横向的圆孔,在第五开间与第六开间之间的外遮阳横梁13的下方还设有一外遮阳旋转横杆722东西横向穿过外遮阳联轴器692的横向圆孔,并可以在圆孔内带动外遮阳联轴器692内部的齿轮转动;温室每个开间的外遮阳网25的一端固定在开间北面的外遮阳横梁13上,温室每个开间外遮阳网25的另一端固定在外遮阳横杆105上,外遮阳横杆105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外遮阳纵向推杆712上,在外遮阳网25的下方南北方向布置外遮阳托幕线1022,在外遮阳网25的上方南北方向布置外遮阳压幕线1032;在外遮阳旋转横杆722 的中间位置设有外遮阳减速电机74,在电控柜67内打开外遮阳减速电机74的开关,外遮阳旋转横杆722由外遮阳减速电机74带动,外遮阳旋转横杆722带动每个外遮阳联轴器692内的齿轮转动,带动外遮阳齿轮式纵杆1003自北向南移动打开外遮阳网25,自南向北移动关闭外遮阳网25,可实现电动控制外遮阳网25的打开与关闭。
如图19,所述的保温系统54包括在温室每个屋顶拱架46的上方铺设的保温被76和温室拱架侧窗人工安装的侧窗保温被77;保温被76顶端固定在保温被连接孔78内,它的卷放由驱动轴79、保温被减速电机80、立杆81和地铰座82实现电动控制;保温被的地铰座82固定在温室北面墙裙31的外侧,立杆81是由下端的细杆和上端的粗杆组成固定在地铰座82上,随着保温被的卷放可自由伸缩,立杆81的上端连接着保温被减速电机80和驱动轴79,保温被减速电机80带动驱动轴79转动,连接在地铰座82上的立杆81也随之转动,自东向西转动打开保温被76或者自西向东关闭保温被76;在温室的电控柜67内装有手动/自动转换开关,保温被减速电机80可在操作人员或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指令下实现开闭;侧窗保温被 77其尺寸和温室顶端侧墙大小一致,在侧窗保温被77的一侧每隔一米均匀分布着挂钩84,在温室的棚顶纵梁33的一侧南北纵向间隔一米均匀布置挂钩孔83;冬季天气寒冷时节,操作人员人工安装侧窗保温被77至来年春天天气变暖再拆下;经计算机软件模拟侧窗保温被77安装后白天温室内光照的变化发现,侧窗保温被77垂直于地面,在其安装后对温室内光照影响较小;所述两种保温被包括中部毛毡层,毛毡层两侧从内往外均依次设置发泡塑料、PE防雨膜,质量轻,保温性能好。
所述的立柱基础39为点式独立基础,主立柱1底部采用螺母固定在立柱基础39的螺栓上;主立柱1、内立柱47、横撑55均为□120×60×2.0×3.0mm的矩形管材;断面横档32为□50×30×2.0×7900mm矩形管材;主拱4为◎48×2.0×4500mm的圆管材;副拱为◎32×2.0×4500mm的圆管材;边侧面副立柱6为◎32×2.0×4500mm的圆管材;顶侧面副立柱为◎32×2.0×1800mm的圆管材;棚顶纵梁33为□100×30×2.0×4000mm管材;山墙抗风柱35为◎48×2.0×5000mm、◎48×2.0×5800mm的圆管材,主拱斜撑20为◎32×2.0×2500mm圆管材;拱杆拉杆19为◎32×2.0×4000mm圆管材;桁架3采用□60×40×2.0×4000mm(双)矩形管材;天沟8采用冷弯镀锌钢板制作,厚2.0mm;温室天沟设计按照双向坡度建造,坡度为2.5‰,天沟与天沟连接使用专用天沟粘贴剂;天沟的设计既满足了大降雨量的排水要求又考虑到了操作工人安装和维修工作的方便;温室的屋顶及四周覆盖材料全部采用PEP 3层共挤长寿无滴膜,保温性能好,薄膜漫反射率高,室内植物光照均匀,厚0.15mm。薄膜初始透光率≥85%。
锯齿形薄膜塑料温室的钢结构材料全部选用符合国标的优质碳素钢;所有钢材部件均按《GB/T 13912-200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要求》经热镀锌处理,工厂化生产,现场组装;连接固定件主要使用符合GB5782标准(采用8.8级)的M8、M10、M12六角头螺栓和符合GB6170标准的相应六角螺母,经热镀锌处理。
本实施例的施工顺序为:整地,挖排水沟,预埋立柱基础39,安装主立柱1,安装桁架 3,安装内立柱47,安装主拱4,安装外遮阳立柱15,安装内遮阳保温幕支撑滚轮70,安装天沟8,安装顶侧面副立柱7、边侧面副立柱6、山墙抗风柱35、安装外遮阳纵梁12、外遮阳横梁13,安装剪刀筋14,安装外遮阳支撑滚轮702,安装断面横档32,安装天沟连接件,安装副拱5、拱杆拉杆19、主拱斜撑20、纵向支撑横杆18,安装内遮阳保温幕系统65,安装温室卡槽62,安装外遮阳网25、外遮阳控制系统44,覆盖塑料薄膜24,安装防虫网23,安装顶通风口59,安装轨道式开窗系统16,安装卷膜机27、排水管29,安装棚顶保温被76,安装推拉门37、砌墙裙31,安装保温被地铰座82。
以上是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了详细描述,但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的地理和气象条件以及使用者的具体要求设计各种规格的锯齿形薄膜温室,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而对以上实施例做出的任何简单修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用于长江流域地区越夏越冬生产的锯齿形薄膜温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室骨架、通风系统、幕帘系统、保温系统;
所述的温室骨架(51)包括主立柱(1)、副立柱(2)、内立柱(47)、拱架(46);东西两侧主立柱在温室的肩部通过横撑(55)连接,南北两侧的主立柱在温室的肩部通过断面横档(32)连接;主立柱(1)和内立柱(47)在温室的顶部通过棚顶纵梁(33)实现南北连接;东西方向上相邻主立柱(1)之间通过桁架(3)连接,内立柱(47)布置在每个桁架(3)中间的上方;拱架(46)分为主拱(4)和副拱(5),在东西方向上相邻立柱之间布置拱杆形成温室的主拱(4),以及在南北方向上相邻主拱(4)之间间隔1米均匀布置3根拱杆形成温室副拱(5);温室主拱(4)、副拱(5)通过拱杆拉杆(19)实现南北连接;
所述的通风系统(52)包括在温室的四周设有底通风口(57),拱架的侧窗位置设有侧通风口(58),温室的每个底通风口(57)和侧通风口(58)各配有一套电动卷膜系统,在温室每一屋顶的顶端分别设有顶通风口(59),顶通风口(59)配有轨道式开窗系统的通风窗(63);
所述的幕帘系统(53)包括内遮阳保温幕系统(65)和外遮阳系统(66);内遮阳保温幕系统(65)的纵向推杆(71)南北纵向穿过位于桁架(3)下方的支撑滚轮(70),减速电机带动内遮阳保温幕旋转横杆(72)转动,通过联轴器(69)带动齿轮式纵杆(100)南北移动,开启或关闭内遮阳保温幕(101);外遮阳系统(66)包括外遮阳骨架系统(73)和外遮阳控制系统(44),外遮阳立柱(15)的下端一侧通过连接件与棚顶纵梁(33)的一侧用螺栓刚接,在东西方向上布置外遮阳横梁(13)使外遮阳立柱(15)实现东西连接,在南北方向上布置外遮阳纵梁(12)使外遮阳立柱(15)实现南北连接,外遮阳控制系统(44)与内遮阳保温幕系统(65)运行机制一致;
所述的保温系统(54)包括在温室每一屋顶的顶端设有可电动控制卷放的保温被(76),以及在温室拱架的侧窗设有可人工安装的侧窗保温被(77);可卷放的保温被(76)顶端固定在保温被连接孔(78)内,它的卷放由驱动轴(79)、保温被减速电机(80)、立杆(81)和地铰座(82)实现电动控制;侧窗保温被(77)其尺寸和温室拱架侧窗大小一致,冬季天气寒冷,人工安装侧窗保温被(77)至来年春天天气变暖再人工拆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形薄膜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为1座3连栋温室,南北向排列,跨度为8.00m,共3跨24.00m,每跨双屋顶,锯齿形,每屋顶跨度4.00m,开间4.00m,共10个开间40.00m,肩高4.00m,顶高5.80m,外遮阳高6.50m,温室总面积为960.00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形薄膜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的四周分别设置底通风口(57),底通风口(57)位于温室四周底通风口下端卡槽(622)与底通风口上端卡槽(623)之间,底通风口下端卡槽(622)离地面65.00cm,底通风口上端卡槽(623)离地面245.00cm,开窗宽度为180.00cm,开窗长度与通风口所在的温室一侧的长度一致;在底通风口下端卡槽(622)与底通风口上端卡槽(623)之间安装白色30目防虫网(23);每个底通风口(57)各配有一套电动卷膜开窗系统(41),底通风口电动卷膜开窗系统(411)包括底通风口卷膜机(27)、底通风口卷膜杆(60)、底通风口卷膜管(61),底通风口卷膜机(27)行程为190.00cm,打开底通风口卷膜机(27)的开关,底通风口卷膜机(27)会随着底通风口卷膜管(61)一同在底通风口卷膜杆(60)上运行,可实现手动/电动控制底通风口(57)的开启和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形薄膜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拱架的侧窗位置设置侧通风口(58),侧通风口(58)南北纵向排列,自东向西共有六列,侧通风口(58)在天沟(8)的上端80.00cm处开口,开窗宽度为80.00cm,开窗长度与温室长度一致;在侧通风口下端卡槽(624)与侧通风口上端卡槽(625)之间安装白色30目防虫网(23);每个侧通风口(58)也各配有一套侧通风口电动卷膜开窗系统(412),侧通风口电动卷膜开窗系统(412)包括侧通风口卷膜机(272)、侧通风口卷膜杆(602)、侧通风口卷膜管(612),侧通风口卷膜机(272)行程为90.00cm,打开侧通风口卷膜机(272)的开关,侧通风口卷膜机(272)会随着侧通风口卷膜管(612)一同在侧通风口卷膜杆(602)上运行,可实现电动控制侧通风口(58)的开启和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形薄膜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式开窗系统的通风窗(63)上端铰接在温室拱架顶部,完全闭合时覆盖住顶通风口(59);单个顶通风口(59)宽为1.20m,长度为39.00m,与温室南北两端的端点各相差0.50m;顶通风口(59)包括通风窗框架(96)、覆盖在通风窗框架(96)上的塑料薄膜(24)、覆盖在塑料薄膜(24)内侧的白色30目防虫网(23)、轨道式开窗系统(16);轨道式开窗系统(16)包括顶通风口减速电机(64)、连接铁板(97)、旋转纵杆(98)、齿轮(99)、齿轮式纵杆(100),连接铁板(97)的顶端固定于温室副拱(5),下部开有安装孔,旋转纵杆(98)南北向穿过连接铁板(97)的安装孔并可以在安装孔内实现转动,齿轮(99)等距离安装在旋转纵杆(98)上;齿轮式纵杆(100)顶端与通风窗框架(96)固定,齿轮式纵杆(100)的齿轮与齿轮(99)啮合,旋转纵杆(98)由减速电机带动,带动齿轮式纵杆(100)向上移动顶开通风窗,实现定距自动通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形薄膜温室,其特征在于,在侧窗保温被(77)的一侧均匀分布挂钩(84),在温室的棚顶纵梁(33)的一侧均匀布置挂钩孔(83);冬季天气寒冷时节,操作人员人工安装侧窗保温被(77)至来年春天天气变暖再拆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形薄膜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每个屋顶的拱杆之间通过天沟(8)实现东西连接,主拱(4)和副拱(5)均通过卡子(89)与天沟(8)连接,天沟(8)的材质为冷弯镀锌钢板制作,厚2.00mm,温室天沟(8)的设计按照双向坡度建造,坡度为2.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形薄膜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立柱(47)分3列,列与列间距为8.00m,分别安装在温室每一跨的中间位置,位于桁架(3)的正上方,上端与棚顶纵梁(33)通过螺栓连接;每列9个内立柱(47),相邻内立柱(47)间隔为4.00m;内立柱(47)的上端和下端各有一侧装有拱杆连接件(86),上端的拱杆连接件(86)通过螺栓固定在棚顶纵梁(33)上,下端的拱杆连接件(86)焊接在内立柱(47)上,内立柱(47)通过拱杆连接件(86)与相邻的主拱(4)内插安装;内立柱(47)下端的拱杆连接件(86)另一侧与主拱斜撑(20)通过螺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形薄膜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遮阳骨架系统(73)包括外遮阳立柱(15)、外遮阳纵梁(12)、外遮阳横梁(13);外遮阳立柱(15)自东向西分6列布置,每列11个外遮阳立柱(15),相邻外遮阳立柱(15)之间的距离为4.00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形薄膜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的屋顶及四周覆盖材料全部采用PEP 3层共挤长寿无滴膜,保温性能好,薄膜漫反射率高,室内植物光照均匀,厚0.15mm,薄膜初始透光率≥85%。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形薄膜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被包括中部毛毡层,毛毡层两侧从内往外均依次设置发泡塑料、PE防雨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29217.0U CN213961008U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一种用于长江流域地区越夏越冬生产的锯齿形薄膜温室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29217.0U CN213961008U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一种用于长江流域地区越夏越冬生产的锯齿形薄膜温室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961008U true CN213961008U (zh) | 2021-08-17 |
Family
ID=77238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829217.0U Active CN213961008U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一种用于长江流域地区越夏越冬生产的锯齿形薄膜温室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96100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37649A (zh) * | 2020-08-27 | 2020-11-17 | 南京农业大学 | 一种用于长江流域地区越夏越冬生产的锯齿形薄膜温室 |
-
2020
- 2020-08-27 CN CN202021829217.0U patent/CN21396100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37649A (zh) * | 2020-08-27 | 2020-11-17 | 南京农业大学 | 一种用于长江流域地区越夏越冬生产的锯齿形薄膜温室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249952U (zh) | 一种兼具采光、保温、通风、遮阳功能的连栋温室屋顶 | |
CN106962067A (zh) | 一种用于长江流域地区周年生产的连栋日光能温室 | |
CN105453951A (zh) | 一种兼具采光、保温、通风、遮阳功能的连栋温室屋顶 | |
CN104620903B (zh) | 大跨度通风型日光温室 | |
CN106034833A (zh) | 智能玻璃温室大棚 | |
CN204733681U (zh) | 四季种植偏心式大跨度拱棚 | |
CN213961008U (zh) | 一种用于长江流域地区越夏越冬生产的锯齿形薄膜温室 | |
CN1167321C (zh) | 一种日光温室 | |
CN109952888B (zh) | 一种用于长江流域地区周年生产的大跨薄膜塑料温室 | |
CN206024654U (zh) | 一种玻璃温室大棚 | |
CN113079895A (zh) | 一种高效采光的组装式日光温室 | |
CN218042785U (zh) | 一种双层喷雾温室 | |
CN219834947U (zh) | 快速通风结构的双锯齿温室 | |
CN210580237U (zh) | 一种大跨度温室大棚 | |
CN106069362A (zh) | 一种景观玻璃温室大棚 | |
CN205962043U (zh) | 智能玻璃温室大棚 | |
CN111937649A (zh) | 一种用于长江流域地区越夏越冬生产的锯齿形薄膜温室 | |
CN202857414U (zh) | 冬夏两用拆装式日光温室 | |
CN102763577B (zh) | 冬夏两用拆装式日光温室 | |
CN215269711U (zh) | 高效采光的组装式日光温室 | |
CN206354089U (zh) | 一种双层保温全光暖棚 | |
CN209931039U (zh) | 一种用于长江流域地区周年生产的大跨薄膜塑料温室 | |
CN209403158U (zh) | 一种半地下节能玻璃温室 | |
CN203942874U (zh) | 三季温棚 | |
NO160016B (no) | Fremgangsmaate og anordning for reduksjon av varmeforbruket i en bygning eller lignend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