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55650U - 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55650U
CN213955650U CN202120017854.6U CN202120017854U CN213955650U CN 213955650 U CN213955650 U CN 213955650U CN 202120017854 U CN202120017854 U CN 202120017854U CN 213955650 U CN213955650 U CN 213955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oiler
connecting pipe
boiler
pipe
wast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1785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磊
杨涛
金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01785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55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55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556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支撑体,在所述支撑体的顶端进行锅炉余热利用;第一煮水器和第二煮水器,所述支撑体顶端固定安装有盖体,所述第一煮水器和第二煮水器位于盖体的内部,所述第一煮水器和第二煮水器的顶端贯穿盖体延伸至盖体的顶部。该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通过设置多个管体,多个连接管和多个电动阀,实现了利用控制电动阀的开启和闭合即可实现真空热水锅炉所产生的烟气的流通作用,实现具有较高温度烟气在各个管体内的流动效果,烟气在经过四个煮水器的时候即可将第二槽体内的水体加热,实现了真空热水锅炉余热的回收利用,使用方便,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锅炉是一种热水锅炉,也叫真空热水机,源于1972 年苏黎世理工大学发明的真空锅炉的基本原理,真空锅炉主要用于民用供热,具体可应用于酒店宾馆、住宅小区、商业场所等场合进行采暖、卫生热水供暖;
现有的回收利用烟气中的热量,通常采用省煤器,即用金属管道盘绕在排烟管道内,金属管道内作为水路,靠金属管吸收排烟管道内的热量来加热金属管道内的冷水,来达到余热利用的目的;
现有的这种真空热水锅炉对余热的回收利用有限,无法实现对余热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的这种真空热水锅炉对余热的回收利用有限,无法实现对余热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支撑体,在所述支撑体的顶端进行锅炉余热利用;第一煮水器和第二煮水器,所述支撑体顶端固定安装有盖体,所述第一煮水器和第二煮水器位于盖体的内部,所述第一煮水器和第二煮水器的顶端贯穿盖体延伸至盖体的顶部,所述第一煮水器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煮水器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底端与第二煮水器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煮水器顶端和底端贯穿开设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一煮水器壁层内固定开设有第二槽体;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固定安装于第一煮水器的外壁,所述第一出水管固定安装于第二煮水器的外壁;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所述第一煮水器分设为三个且两两间通过第三连接管相互贯通连接,所述第一煮水器和第二煮水器通过第四连接管相互贯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阀,所述第一管体分设为三个,所述第一连接管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阀。
优选的,所述第二煮水器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五连接管,所述第五连接管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三煮水器,所述第三煮水器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底端固定安装有第四煮水器,所述第四煮水器底端固定安装有第八连接管,所述第八连接管顶端贯穿第一管体底端延伸至第一管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三煮水器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四煮水器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三煮水器外壁固定安装有第六连接管和第七连接管,所述第三煮水器分设为三个且两两间通过第六连接管相连接,所述第三煮水器和第四煮水器通过第七连接管相互贯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三电动阀,所述第五连接管上固定安装有第四电动阀,所述第八连接管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五电动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九连接管,所述第一管体两两间通过第九连接管相互贯通连接,所述支撑体底端固定安装有对称的支撑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通过设置多个管体,多个连接管和多个电动阀,实现了利用控制电动阀的开启和闭合即可实现真空热水锅炉所产生的烟气的流通作用,实现具有较高温度烟气在各个管体内的流动效果,烟气在经过四个煮水器的时候即可将第二槽体内的水体加热,实现了真空热水锅炉余热的回收利用,使用方便,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2、该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通过设置三组第一管体,以及多个电动阀,在任意第一管体以及第一管体所对应的管路故障时,可通过电动阀及时关闭管道,控制烟气的流向,以及可以快速的将真空热水锅炉的烟气注入另一个第一管体内,实现余热的利用工作,便于维护和使用;
3、该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通过设置盖体,实现对各个管体的保护作用,还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通过四个煮水器的顶端均贯穿盖体延伸至盖体顶部的设置,便于水体的外接工作,利于水体快速从进水管进入煮水器中再从出世管中流出,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盖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煮水器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中:1、支撑体;2、盖体;3、第一管体;4、第一电动阀;5、第一煮水器;6、第二煮水器;7、第一连接管;8、第二电动阀;9、第一进水管;10、第一出水管;11、第三煮水器;12、第四煮水器;13、第二连接管;14、第三电动阀;15、第二进水管;16、第二出水管;17、支撑腿;18、第三连接管;19、第四连接管;20、第五连接管;21、第四电动阀;22、第六连接管;23、第七连接管;24、第八连接管;25、第五电动阀;26、第九连接管;27、第一槽体;28、第二槽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
支撑体1,在支撑体1的顶端进行锅炉余热利用;
第一煮水器5和第二煮水器6,支撑体1顶端固定安装有盖体2,第一煮水器5和第二煮水器6位于盖体2的内部,第一煮水器5和第二煮水器6的顶端贯穿盖体2延伸至盖体 2的顶部,第一煮水器5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管体3,第一煮水器5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7,第一连接管7底端与第二煮水器6顶端相连接,第一煮水器5顶端和底端贯穿开设有第一槽体27,第一煮水器5壁层内固定开设有第二槽体28;
第一进水管9和第一出水管10,第一进水管9固定安装于第一煮水器5的外壁,第一出水管10固定安装于第二煮水器6的外壁;
第三连接管18和第四连接管19,第一煮水器5分设为三个且两两间通过第三连接管18相互贯通连接,第一煮水器5和第二煮水器6通过第四连接管19相互贯通连接。
如图1所示,第一管体3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阀4,第一管体3分设为三个,第一连接管7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阀8。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实现了利用电动阀易于控制烟气流向的效果,使用方便。
如图2所示,第二煮水器6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五连接管 20,第五连接管20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三煮水器11,第三煮水器11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管13,第二连接管13底端固定安装有第四煮水器12,第四煮水器12底端固定安装有第八连接管24,第八连接管24顶端贯穿第一管体3底端延伸至第一管体3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实现了烟气二次使用的效果,提高了对高温烟气的利用效果,使用方便。
如图1和2所示,第三煮水器11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进水管15,第四煮水器12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出水管16,第三煮水器11外壁固定安装有第六连接管22和第七连接管 23,第三煮水器11分设为三个且两两间通过第六连接管22 相连接,第三煮水器11和第四煮水器12通过第七连接管 23相互贯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实现了第三煮水器11和第四煮水器12通过烟气被加热的效果,提高了烟气的余热利用。
如图1和2所示,第二连接管13上固定安装有第三电动阀14,第五连接管20上固定安装有第四电动阀21,第八连接管24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五电动阀25。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多个电动阀的设置利于控制热烟气的流向,同时可将热烟气保留在两个电动阀之间的管道内一端时间,便于对煮水器进行加热。
如图2所示,第一管体3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九连接管 26,第一管体3两两间通过第九连接管26相互贯通连接,支撑体1底端固定安装有对称的支撑腿17。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实现了该装置利于外接真空热水锅炉烟气排管的效果,使用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使用时,首先将三个第一管体3的任意一个连接到真空热水锅炉的锅炉出气管上,配合使用各个电动阀,即可将锅炉排除的烟气通过各个管体最后从三个第一管体3的另外两个管体中排除,在热气的流动过程中,配合使用两个相邻的电动阀即可将热气保留在两个电动阀所围堵的管体之间,烟气在进入第一槽体27时,烟气的热量加热第一煮水器5的内壁实现对第二槽体28内部的水体加热,即可对水体进行预热,第一进水管9和第二进水管15外接自来水管,第一出水管10和第二出水管16外接真空热水锅炉的进水管,因该装置中的水体已被烟气加热,实现预热效果,利于被真空热水锅炉进行加热煮沸,实现了真空热水锅炉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体(1),在所述支撑体(1)的顶端进行锅炉余热利用;
第一煮水器(5)和第二煮水器(6),所述支撑体(1)顶端固定安装有盖体(2),所述第一煮水器(5)和第二煮水器(6)位于盖体(2)的内部,所述第一煮水器(5)和第二煮水器(6)的顶端贯穿盖体(2)延伸至盖体(2)的顶部,所述第一煮水器(5)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管体(3),所述第一煮水器(5)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7),所述第一连接管(7)底端与第二煮水器(6)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煮水器(5)顶端和底端贯穿开设有第一槽体(27),所述第一煮水器(5)壁层内固定开设有第二槽体(28);
第一进水管(9)和第一出水管(10),所述第一进水管(9)固定安装于第一煮水器(5)的外壁,所述第一出水管(10)固定安装于第二煮水器(6)的外壁;
第三连接管(18)和第四连接管(19),所述第一煮水器(5)分设为三个且两两间通过第三连接管(18)相互贯通连接,所述第一煮水器(5)和第二煮水器(6)通过第四连接管(19)相互贯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3)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阀(4),所述第一管体(3)分设为三个,所述第一连接管(7)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阀(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煮水器(6)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五连接管(20),所述第五连接管(20)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三煮水器(11),所述第三煮水器(11)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管(13),所述第二连接管(13)底端固定安装有第四煮水器(12),所述第四煮水器(12)底端固定安装有第八连接管(24),所述第八连接管(24)顶端贯穿第一管体(3)底端延伸至第一管体(3)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煮水器(11)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进水管(15),所述第四煮水器(12)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出水管(16),所述第三煮水器(11)外壁固定安装有第六连接管(22)和第七连接管(23),所述第三煮水器(11)分设为三个且两两间通过第六连接管(22)相连接,所述第三煮水器(11)和第四煮水器(12)通过第七连接管(23)相互贯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13)上固定安装有第三电动阀(14),所述第五连接管(20)上固定安装有第四电动阀(21),所述第八连接管(24)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五电动阀(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3)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九连接管(26),所述第一管体(3)两两间通过第九连接管(26)相互贯通连接,所述支撑体(1)底端固定安装有对称的支撑腿(17)。
CN202120017854.6U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Active CN213955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17854.6U CN213955650U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17854.6U CN213955650U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55650U true CN213955650U (zh) 2021-08-13

Family

ID=77197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17854.6U Active CN213955650U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556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57548A (zh) 一种电热式供暖洗浴两用壁挂炉
CN213955650U (zh) 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CN105546842B (zh) 高效太阳平板吸热系统
CN208846732U (zh) 一种具有延缓水流速度功能的燃烧锅炉
CN101929670A (zh) 一种油田注汽锅炉
CN202792481U (zh) 一种多级分层换热容积式高效热水器
CN105115153A (zh) 一种水火直接换热家用采暖炉
CN206269107U (zh) 一种水地暖用节能型蒸汽锅炉
CN210292329U (zh) 一种新型蓄热电热水锅炉
CN201396911Y (zh) 换热锅炉
CN208635130U (zh) 一种煤改气锅炉热循环系统
CN206670035U (zh) 一种远红外电壁挂炉
CN201496040U (zh) 一种油井伴加热装置
CN205424882U (zh) 一种双炉胆蒸汽发生器
CN204718131U (zh) 锅炉节能器
CN107435922A (zh) 锅炉烟气余热蒸汽发生器
CN208859880U (zh) 一种具有多面加热功能的燃烧锅炉
CN204345600U (zh) 新型超导管锅炉
CN216409301U (zh) 一种立式余热锅炉
CN215062879U (zh) 电热炉
CN203718901U (zh) 一种电热式供暖洗浴两用壁挂炉
CN213129107U (zh) 一种可回收余热的蒸饭车
CN215675141U (zh) 余热发电锅炉排污供暖再利用系统
CN208859862U (zh) 一种输水管道受热均匀的燃烧锅炉
CN210108076U (zh) 一种处理炉用热能回收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