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42620U - 一种基于生物工程的尾气处理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生物工程的尾气处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42620U
CN213942620U CN202022200189.2U CN202022200189U CN213942620U CN 213942620 U CN213942620 U CN 213942620U CN 202022200189 U CN202022200189 U CN 202022200189U CN 213942620 U CN213942620 U CN 2139426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ide wall
bioengineering
pipe
tail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0018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20018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426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426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426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With Rotating Receptacles And Mixers With Vibrati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工程的尾气处理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内腔侧壁固定连接有四组稳定板,四组所述稳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桶,处理箱上表面的中间部位连通有输入管,过滤桶下表面的中间部位连通有收集管。该基于生物工程的尾气处理结构,通过处理箱、过滤桶、稳定板、收集管、震动圈、震动弹簧、敲打块、移动轴和推动轮的配合作用,可以对生物工程尾气中的大颗粒物质进行过滤,对生物工程尾气进行预处理,通过驱动电机,转动轴、搅拌轴、搅拌杆组、弹力弹簧、光滑杆、光滑管和移动板的配合作用,可以使生物工程尾气与吸收液充分的混合。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生物工程的尾气处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生物工程的尾气处理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生物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所谓生物工程,一般认为是以生物学(特别是其中的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自觉地操纵遗传物质,定向地改造生物或其功能,短期内创造出具有超远缘性状的新物种,再通过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对这类“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以生产大量有用代谢产物或发挥它们独特生理功能一门新兴技术,现有的基于生物工程的尾气处理结构工作箱内部的吸收液进行搅拌操作起来比较不方便,吸收液对废气处理的效果比较不好,实用性较低。
在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9464850U中公开了一种恶臭废气处理设备,该恶臭废气处理设备在工作时首先将吸收液通过输液管输入到工作箱内部,将恶臭废气输入到吸收液内部,对气体进行吸附处理,将液压缸进行电连接,液压缸带动伸缩杆进行上下的移动,进而使伸缩杆带动放置板进行上下的移动,进而使螺旋杆在螺旋管内部进行上下的移动,螺旋杆同时伴随着转动,螺旋杆顶端与连接轴底端相连,连接轴可以在滚珠轴承内部转动,限位片可以对连接轴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螺旋杆带动搅拌杆转动,进而对工作箱内部的吸收液进行搅拌,但是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缺陷:废气直接传送至工作箱内部,由于废气中经常伴有比较大颗粒的物质,导致吸收液比较容易饱和,工作人员需要经常对吸收液进行更换,比较费时费力,降低了实用性,不利于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工程的尾气处理结构,解决了废气直接传送至工作箱内部,由于废气中经常伴有比较大颗粒的物质,导致吸收液比较容易饱和,工作人员需要经常对吸收液进行更换,比较费时费力,降低了实用性,不利于推广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生物工程的尾气处理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内腔侧壁固定连接有四组稳定板,四组所述稳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桶,处理箱上表面的中间部位连通有输入管,所述输入管底端穿过处理箱上表面并且伸入处理箱内部与过滤桶上表面的中间部位连通,过滤桶上开设有多组过滤孔,过滤桶下表面的中间部位连通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底端先穿过处理箱内腔底侧壁后穿过底板上表面的左端并且移动至底板的下方,收集管上设置有电动阀,过滤桶中间部位的外侧设置有震动圈,所述震动圈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组敲打块,震动圈外侧壁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震动弹簧,所述震动弹簧另一端与处理箱内腔侧壁固定连接,震动圈左侧壁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移动轴,所述移动轴右端设置在位于震动圈左侧的震动弹簧内部,移动轴左端可移动穿过处理箱内腔左侧壁并且移动至处理箱左侧,底板上表面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输入端穿过处理箱右侧面的底端并且伸入处理箱底端内部,底板上表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工作箱,气泵输出端穿过工作箱上表面的左端并且伸入工作箱底端内部,工作箱上表面的右端和右侧面的底端分别连通有进出管和输出管,所述进出管和输出管上均设置有调节阀,工作箱内腔顶侧壁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弹力弹簧,所述弹力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表面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底端穿过移动板上表面的中间部位并且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两组搅拌杆组。
优选的,所述弹力弹簧内部设置有光滑杆和光滑管,所述光滑杆顶端与工作箱内腔顶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光滑管底端与移动板上表面固定连接,光滑管左侧面的中间部位和右侧面的中间部位均开设有限位孔,光滑杆底端穿过光滑管顶端并且可移动至光滑管顶端内部,光滑杆左侧面的底端和右侧面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外端穿过限位孔并且可移动设置在限位孔内部。
优选的,所述敲打块设置为橡胶块,敲打块内端设置为弧形,敲打块内侧面与过滤桶外侧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移动轴外侧壁与处理箱内侧壁紧密接触,移动轴左端固定连接有推动轮,所述推动轮外侧壁固定粘接有防滑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外侧壁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底端与移动板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下表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下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工程的尾气处理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基于生物工程的尾气处理结构,通过处理箱、过滤桶、稳定板、收集管、震动圈、震动弹簧、敲打块、移动轴和推动轮的配合作用,可以对生物工程尾气中的大颗粒物质进行过滤,对生物工程尾气进行预处理,通过驱动电机,转动轴、搅拌轴、搅拌杆组、弹力弹簧、光滑杆、光滑管和移动板的配合作用,可以使生物工程尾气与吸收液充分的混合。
2、该基于生物工程的尾气处理结构,通过光滑杆、光滑管和限位块的配合作用,可以辅助弹力弹簧稳定的进行上下的移动,并且可以对弹力弹簧进行一定的限位,防止光滑杆脱离光滑管,通过进出管和输出管的配合作用,可以使工作人员比较方便的向工作箱内部输入和输出液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箱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桶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弹力弹簧部分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处理箱;3、稳定板;4、过滤桶;5、输入管;6、收集管;7、震动圈;8、敲打块;9、震动弹簧;10、移动轴;11、气泵;12、工作箱;13、进出管;14、输出管;15、弹力弹簧;16、移动板;17、驱动电机;18、转动轴;19、搅拌轴;20、搅拌杆组;21、光滑杆;22、光滑管;23、限位块;24、推动轮;25、固定架;26、支柱;2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生物工程的尾气处理结构,包括底板1,底板1上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处理箱2,处理箱2内腔侧壁固定连接有四组稳定板3,四组稳定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桶4,处理箱2上表面的中间部位连通有输入管5,输入管5底端穿过处理箱2上表面并且伸入处理箱2内部与过滤桶4上表面的中间部位连通,过滤桶4上开设有多组过滤孔,过滤桶4下表面的中间部位连通有收集管6,收集管6底端先穿过处理箱2内腔底侧壁后穿过底板1上表面的左端并且移动至底板1的下方,收集管6上设置有电动阀,过滤桶4中间部位的外侧设置有震动圈7,震动圈7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组敲打块8,震动圈7外侧壁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震动弹簧9,震动弹簧9另一端与处理箱2内腔侧壁固定连接,震动圈7左侧壁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移动轴10,移动轴10右端设置在位于震动圈7左侧的震动弹簧9内部,移动轴10左端可移动穿过处理箱2内腔左侧壁并且移动至处理箱2左侧,底板1上表面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气泵11,气泵11输入端穿过处理箱2右侧面的底端并且伸入处理箱2底端内部,底板1上表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工作箱12,气泵11输出端穿过工作箱12上表面的左端并且伸入工作箱12底端内部,工作箱12上表面的右端和右侧面的底端分别连通有进出管13和输出管14,进出管13和输出管14上均设置有调节阀,工作箱12内腔顶侧壁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弹力弹簧15,弹力弹簧1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6,移动板16上表面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7,驱动电机17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8,转动轴18底端穿过移动板16上表面的中间部位并且固定连接有搅拌轴19,搅拌轴19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两组搅拌杆组20。
具体的,为了辅助弹力弹簧15稳定的进行上下的移动,并且可以对弹力弹簧15进行一定的限位,防止光滑杆21脱离光滑管22,弹力弹簧15内部设置有光滑杆21和光滑管22,光滑杆21顶端与工作箱12内腔顶侧壁固定连接,光滑管22底端与移动板16上表面固定连接,光滑管22左侧面的中间部位和右侧面的中间部位均开设有限位孔,光滑杆21底端穿过光滑管22顶端并且可移动至光滑管22顶端内部,光滑杆21左侧面的底端和右侧面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3,限位块23外端穿过限位孔并且可移动设置在限位孔内部。
具体的,为了使震动圈7更好的使过滤桶4进行一定的震动,敲打块8设置为橡胶块,敲打块8内端设置为弧形,敲打块8内侧面与过滤桶4外侧壁接触。
具体的,为了使工作人员在控制移动轴10时更方便,移动轴10外侧壁与处理箱2内侧壁紧密接触,移动轴10左端固定连接有推动轮24,推动轮24外侧壁固定粘接有防滑橡胶垫。
具体的,为了固定驱动电机17,使驱动电机17更稳定的进行工作,驱动电机17外侧壁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5,固定架25底端与移动板16上表面固定连接。
具体的,为了固定装置,使装置更稳定的固定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底板1下表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柱26,支柱26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27,底座27下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在使用时,通过进出管13提前向工作箱12内部输入适量的吸收液,将需要处理的生物工程尾气通过输入管5传送至过滤桶4内部,使过滤桶4对生物工程尾气进行第一步的过滤处理,过滤掉生物工程尾气内部含有的大颗粒物质,经过过滤处理的生物工程尾气运动至处理箱2内部,工作人员控制移动轴10,使移动轴10带动震动圈7进行一定的移动,震动弹簧9可以辅助震动圈7进行震动,可以使敲打块8对过滤桶4进行一定的敲打,使过滤桶4内部的大颗粒物质快速的通过收集管6传出过滤桶4,启动气泵11,在气泵11的作用下生物工程尾气运动至工作箱12内部,并且与工作箱12内部的吸收液接触,使吸收液与生物工程尾气接触,对生物工程尾气进行处理,之后经过吸附处理的生物工程尾气通过进出管13传出工作箱12,启动驱动电机17,驱动电机17带动转动轴18进行转动,转动轴18带动搅拌轴19进行转动,搅拌轴19带动搅拌杆组20进行转动,同时驱动电机17在进行工作使产生一定的震动,可以使弹力弹簧15带动移动板16进行一定的震动,进而使搅拌杆组20进行一定的震动,进而对工作箱12内部的吸收液进行搅拌,使生物工程尾气与吸收液进行充分的混合,提高装置的对生物工程尾气的处理效果,提高了实用性。
综上所述,该基于生物工程的尾气处理结构,通过处理箱2、过滤桶4、稳定板3、收集管6、震动圈7、震动弹簧9、敲打块8、移动轴10和推动轮24的配合作用,可以对生物工程尾气中的大颗粒物质进行过滤,对生物工程尾气进行预处理,通过驱动电机17,转动轴18、搅拌轴19、搅拌杆组20、弹力弹簧15、光滑杆21、光滑管22和移动板16的配合作用,可以使生物工程尾气与吸收液充分的混合,通过光滑杆21、光滑管22和限位块23的配合作用,可以辅助弹力弹簧15稳定的进行上下的移动,并且可以对弹力弹簧15进行一定的限位,防止光滑杆21脱离光滑管22,通过进出管13和输出管14的配合作用,可以使工作人员比较方便的向工作箱12内部输入和输出液体。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基于生物工程的尾气处理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处理箱(2),所述处理箱(2)内腔侧壁固定连接有四组稳定板(3),四组所述稳定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桶(4),处理箱(2)上表面的中间部位连通有输入管(5),所述输入管(5)底端穿过处理箱(2)上表面并且伸入处理箱(2)内部与过滤桶(4)上表面的中间部位连通,过滤桶(4)上开设有多组过滤孔,过滤桶(4)下表面的中间部位连通有收集管(6),所述收集管(6)底端先穿过处理箱(2)内腔底侧壁后穿过底板(1)上表面的左端并且移动至底板(1)的下方,收集管(6)上设置有电动阀,过滤桶(4)中间部位的外侧设置有震动圈(7),所述震动圈(7)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组敲打块(8),震动圈(7)外侧壁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震动弹簧(9),所述震动弹簧(9)另一端与处理箱(2)内腔侧壁固定连接,震动圈(7)左侧壁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移动轴(10),所述移动轴(10)右端设置在位于震动圈(7)左侧的震动弹簧(9)内部,移动轴(10)左端可移动穿过处理箱(2)内腔左侧壁并且移动至处理箱(2)左侧,底板(1)上表面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气泵(11),所述气泵(11)输入端穿过处理箱(2)右侧面的底端并且伸入处理箱(2)底端内部,底板(1)上表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工作箱(12),气泵(11)输出端穿过工作箱(12)上表面的左端并且伸入工作箱(12)底端内部,工作箱(12)上表面的右端和右侧面的底端分别连通有进出管(13)和输出管(14),所述进出管(13)和输出管(14)上均设置有调节阀,工作箱(12)内腔顶侧壁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弹力弹簧(15),所述弹力弹簧(1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6),所述移动板(16)上表面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7),所述驱动电机(17)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8),所述转动轴(18)底端穿过移动板(16)上表面的中间部位并且固定连接有搅拌轴(19),所述搅拌轴(19)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两组搅拌杆组(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工程的尾气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弹簧(15)内部设置有光滑杆(21)和光滑管(22),所述光滑杆(21)顶端与工作箱(12)内腔顶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光滑管(22)底端与移动板(16)上表面固定连接,光滑管(22)左侧面的中间部位和右侧面的中间部位均开设有限位孔,光滑杆(21)底端穿过光滑管(22)顶端并且可移动至光滑管(22)顶端内部,光滑杆(21)左侧面的底端和右侧面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3),所述限位块(23)外端穿过限位孔并且可移动设置在限位孔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工程的尾气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敲打块(8)设置为橡胶块,敲打块(8)内端设置为弧形,敲打块(8)内侧面与过滤桶(4)外侧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工程的尾气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轴(10)外侧壁与处理箱(2)内侧壁紧密接触,移动轴(10)左端固定连接有推动轮(24),所述推动轮(24)外侧壁固定粘接有防滑橡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工程的尾气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7)外侧壁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5),所述固定架(25)底端与移动板(16)上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工程的尾气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下表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柱(26),所述支柱(26)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27),所述底座(27)下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CN202022200189.2U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基于生物工程的尾气处理结构 Active CN2139426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00189.2U CN213942620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基于生物工程的尾气处理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00189.2U CN213942620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基于生物工程的尾气处理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42620U true CN213942620U (zh) 2021-08-13

Family

ID=77202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00189.2U Active CN213942620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基于生物工程的尾气处理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426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29486U (zh) 卧式表面曝气机
CN206152790U (zh) 一种减振式固液化工原料搅拌混合反应罐
CN204981558U (zh) 新型污泥浓缩处理装置
CN201002016Y (zh) 活性炭再生搅拌槽
CN213942620U (zh) 一种基于生物工程的尾气处理结构
CN209210446U (zh) 一种新型三维电极反应装置
CN210117325U (zh) 一种高性能环保厌氧发酵污泥处理装置
CN209778512U (zh) 一种污水处理循环再利用装置
CN209411837U (zh) 转动式多柱吸附反应器
CN109824224A (zh) 一种便于封闭发酵的污泥处理器
CN212915432U (zh) 一种过滤材料生产用混合装置
CN211445462U (zh) 一种环形污泥氧化装置
CN208553371U (zh) 一种废润滑油脱色精制过滤系统
CN208500506U (zh) 高效厌氧反应器
CN209872480U (zh) 有机废水高级氧化反应用提升装置
CN103508513A (zh) 用于去除废水漂浮物的刮板装置
CN208087298U (zh) 一种石油化工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CN209967803U (zh) 一种节能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03048644U (zh) 一种新型石墨烯-Ti电极印染废水处理电化学反应器
CN214734979U (zh) 一种市政用污水净化装置
CN206814555U (zh) 污水处理装置
CN207468340U (zh)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CN218901540U (zh) 一种油品生产中通气式搅拌装置
CN212262870U (zh) 一种再生塑料颗粒生产过程的废气处理装置
CN220449841U (zh) 一种工业废酸环保回收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