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36731U - 插座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合 - Google Patents

插座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36731U
CN213936731U CN202022989288.3U CN202022989288U CN213936731U CN 213936731 U CN213936731 U CN 213936731U CN 202022989288 U CN202022989288 U CN 202022989288U CN 213936731 U CN213936731 U CN 2139367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s
housing
socket connector
plug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8928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丙权
张晓庆
许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eader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eader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eader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eader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8928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367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367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367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座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合,插座连接器的屏蔽板镶嵌成型于绝缘本体内,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内且分别位于屏蔽板的上下两侧,金属壳体固定于绝缘本体的外侧,金属壳体的前端口设有与插接框口连通的喇叭状导向口。喇叭状导向口可以增强连接器的插入导向,盲插即可方便的将插头连接器插入插座连接器内实现电路连通。

Description

插座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元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主要是应用在器件与器件、组件与组件、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是构成一个完成系统所必须的基础元件,相关技术中的电连接器由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组成,插座连接器固定在用电部件上,插头连接器一般接电缆,再通过插头连接器插入到插座连接器内实现电路连通。
目前,插座连接器的插口形状为平口形状或者翻边形状。插头连接器需要精确对准平口形状的插座连接器或者翻边形状的插座连接器才能正确插入实现电路连通,插入较为不便,连接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座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合,盲插即可方便的将插头连接器插入插座连接器内实现电连接。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
绝缘本体;
屏蔽板,镶嵌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内;
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且分别位于所述屏蔽板的上下两侧;
金属壳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外侧,所述金属壳体的前端口形成有插接框口,所述插接框口的外侧设有与所述插接框口连通的喇叭状导向口。
进一步地,所述喇叭状导向口通过圆弧与所述插接框口过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基部、固定部和舌板,所述屏蔽板嵌于所述舌板中;
所述金属壳体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固定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舌板的外侧,所述第一壳体具有所述插接框口和所述喇叭状导向口;
第二壳体,包覆于所述基部和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所述第一壳体的喇叭状导向口从所述第二壳体的前端开口中伸出。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连接器还包括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的端部具有喇叭状固定口,所述第三壳体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所述喇叭状导向口与所述喇叭状固定口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框口为在周向上具有圆角的方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上排端子和所述下排端子均包括接触部和焊接部;
所述上排端子的接触部和所述下排端子的接触部均包括接触部主体和端子头部,所述接触部主体露于所述舌板的上下表面,所述端子头部嵌于所述舌板中,所述上排端子的焊接部和所述下排端子的焊接部均向后延伸出所述基部。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头部设为Z形弯折部,所述上排端子的焊接部和所述下排端子的焊接部交叉设置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第一绝缘部和第二绝缘部,所述屏蔽板、所述上排端子、所述下排端子和所述第一绝缘部镶埋成型,所述第二绝缘部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部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基部的顶面向下凹陷设有第一卡孔,所述基部的底面向上凹陷设有第二卡孔,所述基部的外侧面凹陷设有第三卡孔;
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面向下弯折形成与所述第一卡孔连接的第一卡扣,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面向上弯折形成与所述第二卡孔连接的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向下弯折形成与所述第三卡孔连接的第三卡扣。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组合,所述电连接器组合包括:
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插座连接器;
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座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合,所述插座连接器通过在金属壳体前端口的插接框口外侧设置与插接框口连通的喇叭状导向口,增强了连接器的插入导向,盲插即可方便的将插头连接器插入插座连接器内实现电路连通。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另一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去除第三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去除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同时,应当理解,在以下的描述中,“电路”是指由至少一个元件或子电路通过电气连接或电磁连接构成的导电回路。当称元件或电路“连接到”另一元件或称元件/电路“连接在”两个节点之间时,它可以是直接耦接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元件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物理上的、逻辑上的、或者其结合。相反,当称元件“直接耦接到”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意味着两者不存在中间元件。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1-图8为本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8所示,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屏蔽板2、上排端子3、下排端子4和金属壳体5。其中,屏蔽板2镶嵌成型于绝缘本体1内,上排端子3和下排端子4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且分别位于所述屏蔽板2的上下两侧,金属壳体5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外侧,如图1和图2所示。
具体地,绝缘本体1包括沿插接方向依次连接的基部11、固定部12和舌板13,所述屏蔽板2嵌于所述舌板13中,上排端子3和下排端子4位于所述屏蔽板2的上下两侧,如图3和图5所示。其中,基部11、固定部12和舌板13的纵向横截面积依次减小,进而在插接方向上形成台阶结构。基部11和固定部12用于与金属壳体5固定连接,舌板13与金属壳体5之间形成供插头连接器插入的插接空间。
所述舌板13的上下表面分别形成有上端子槽和下端子槽,上排端子3置入上端子槽内,下排端子4置入下端子槽内。上排端子3的末端和下排端子4的末端从基部11的后侧伸出,用于与电路板等焊接。位于上端子槽和下端子槽内的部分上排端子3和下排端子4分别用于与插头连接器的端子电连接。
所述屏蔽板2用于将上排端子3和下排端子4保持在设定位置上,并使上排端子3与下排端子4之间实现信号屏蔽。
上排端子3和下排端子4均包括接触部和焊接部,如图3所示。其中,所述上排端子3的接触部和所述下排端子4的接触部均包括接触部主体和端子头部。所述上排端子3的接触部主体露于所述舌板13的上表面,所述下排端子4的接触部主体露于所述舌板13的下表面。所述上排端子3的端子头部设有向下弯折的Z形弯折部,所述下排端子4的端子头部设有向上弯折的Z形弯折部,所述上排端子3的端子头部和所述下排端子4的端子头部对称且均嵌于舌板13中。上述上排端子3和下排端子4通过将端子头部嵌于绝缘本体1的舌板13中,只留下接触部主体露于舌板13的上下表面,防止插头连接器斜插或误差对上排端子3和下排端子4造成损伤。
进一步地,所述上排端子3的焊接部和所述下排端子4的焊接部均向后延伸出所述基部11,用于与电路板对接进行电路连通,如图2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排端子3的焊接部和所述下排端子4的焊接部交叉设置于同一平面,便于与电路板进行焊接。其中,焊接部均可以设置为现有的任意形式的焊接脚。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上排端子3的焊接部和所述下排端子4的焊接部还可以如常规设计为上下两排或者前后两排。
在其它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第一绝缘部14和第二绝缘部15,如图4所示。其中,先将所述屏蔽板2、所述上排端子3、所述下排端子4和所述第一绝缘部14镶埋成型,然后再次进行镶嵌将所述第二绝缘部15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部14的外侧。在上述镶嵌成型时,上排端子3的接触部主体和下排端子4的接触部主体从第二绝缘部15的上下表面露出,上排端子3的焊接部和下排端子4的焊接部从第二绝缘部15的后侧伸出。
具体地,第一绝缘部14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端子槽和下端子槽,且上端子槽和下端子槽的前端突出,上排端子3和下排端子4分别设置在上端子槽和下端子槽内,能有效地避免出现端子头部和屏蔽板接触造成电连接器短路的情况。其中,第二绝缘部15填充于第一绝缘部14的前端,使得屏蔽板2的前端、上排端子3的端子头部和下排端子4的端子头部均位于第二绝缘部15内。此外,第二绝缘部15还填充于第一绝缘部14的其它地方,与第一绝缘部14构成一体式结构。由第一绝缘部14和第二绝缘部15构成的绝缘本体1不存在缝隙,可减少插座连接器在多次插拔后绝缘本体1出现分裂的风险,使插座连接器1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固。
金属壳体5固定于绝缘本体1的外侧,所述金属壳体5和绝缘本体1的舌板13之间的空间形成供插头连接器插入的插接空间,如图1、图2和图7所示。金属壳体5用于保护绝缘本体1和端子等电连接器内部零件不被损伤。同时,金属壳体5还具有一定电磁屏蔽作用。
具体地,所述金属壳体5包括第一壳体53和第二壳体54,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所述第一壳体53固定于所述固定部12和所述舌板13的外侧,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壳体53的内侧面与所述固定部12的外侧面贴合,用以实现两者的紧固连接。所述第一壳体53的内侧面与所述舌板13之间形成环状的插接空间,用以插接插头连接器。
所述第一壳体53的前端口形成有插接框口51,所述前端口是指第一壳体53沿插接方向上位于舌板13的外端部的一侧,如图7所示。所述插接框口51用于供插头连接器插入插接空间内,使得插头连接器与第一壳体53、绝缘本体1贴合且与端子电连接。也即所述插接框口51的形状与插头连接器的外侧形状相同。
所述插接框口51的外侧设有与其连通的喇叭状导向口52,如图3、图4、图7和图8所示。所述喇叭状导向口52可以增强插头连接器的插入导向作用,可以用于盲插,方便于视线需专注于其他工作不便于分神的工作(如开车等)环境使用以及光线阴暗环境(如夜间)操作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喇叭状导向口52通过圆弧与所述插接框口51过渡连接,可以进一步提高导向作用,同时还可以避免插头连接器在插入过程中被抵接损坏。所述喇叭状是指由插接框口51开始向外导向口的尺寸逐渐增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喇叭状导向口52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以满足在不同类型的连接器的使用。
插接框口51和插接空间形状相同且在周向上可以为方形结构或具有圆角的方形结构、圆形结构等。所述导向口52的纵向截面的形状与所述插接框口51的形状相同,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第二壳体54包覆于所述基部11和所述第一壳体53的外侧,与基部11和第一壳体53固定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壳体54用于增强金属壳体5与绝缘本体1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54还设置有多个引脚,多个引脚分别插入到电路板上与电路板电连接,从而使得插座连接器实现接地,可以防止漏电。所述第一壳体53的喇叭状导向口52从所述第二壳体54插接方向上的前端开口中伸出,用于实现导向作用且可以使得第二壳体54与第一壳体53的顶部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53的外侧面与所述基部11外侧面平齐,以使得所述第二壳体54为具有等截面的筒状结构,进一步使得第二壳体54可以同时与基部11、第一壳体53的外侧面紧贴合实现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壳体54与基部11和第一壳体53连接后,还可以在第二壳体54与基部11以及第一壳体53的适当位置进行点焊,进一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部11的顶面向下凹陷设有第一卡孔111,所述基部11的底面向上凹陷设有第二卡孔112,所述基部11背离所述固定部12的外侧面上凹陷设有第三卡孔113,如图3-图5所示。所述第二壳体54的顶面向下弯折形成与所述第一卡孔111连接的第一卡扣541,所述第二壳体54的底面向上弯折形成与所述第二卡孔112连接的第二卡扣542,所述第二壳体54的外侧向下弯折形成与所述第三卡孔113连接的第三卡扣543,如图6所示。由此,第二壳体54通过第一卡扣541、第二卡扣542和第三卡扣543分别卡扣于基部11的第一卡孔111、第二卡孔112和第三卡孔113内,实现与基部11的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孔111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卡扣541的数量相同,第三卡孔113的数量与第三卡扣543的数量相同。
所述插座连接器还包括第三壳体6,所述第三壳体6的前端部具有喇叭状固定口61,如图1-图4所示。所述第三壳体6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54和所述第一壳体53的外侧,所述喇叭状导向口52与所述喇叭状固定口61贴合,可以避免盲插时插头连接器插错位置。优选地,所述第三壳体6为绝缘壳体,便于用户进行接触操作。本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可以是Type C连接器,普通连接器等。
本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通过在金属壳体前端口的插接框口外侧设置与插接框口连通的喇叭状导向口,增强了连接器的插入导向,盲插即可方便的将插头连接器插入插座连接器内实现电路连通。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图中未示出),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上述的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的插接空间与插头连接器的插头配合,插座连接器的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分别与插头连接器的插头端子组对接配合,从而实现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的电路连通,以便于进行供电和储电等。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合通过在插座连接器的金属壳体前端口的插接框口外侧设置与插接框口连通的喇叭状导向口,增强了插头连接器的插入导向,使得插头连接器盲插即可方便的插入插座连接器内实现电路连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
绝缘本体(1);
屏蔽板(2),镶嵌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
上排端子(3)和下排端子(4),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且分别位于所述屏蔽板(2)的上下两侧;
金属壳体(5),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外侧,所述金属壳体(5)的前端口形成有插接框口(51),所述插接框口(51)的外侧设有与所述插接框口(51)连通的喇叭状导向口(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状导向口(52)通过圆弧与所述插接框口(51)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基部(11)、固定部(12)和舌板(13),所述屏蔽板(2)嵌于所述舌板(13)中;
所述金属壳体(5)包括:
第一壳体(53),所述第一壳体(53)固定于所述固定部(12)和所述舌板(13)的外侧,所述第一壳体(53)具有所述插接框口(51)和所述喇叭状导向口(52);
第二壳体(54),包覆于所述基部(11)和所述第一壳体(53)的外侧,所述第一壳体(53)的喇叭状导向口(52)从所述第二壳体(54)的前端开口中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连接器还包括第三壳体(6),所述第三壳体(6)的端部具有喇叭状固定口(61),所述第三壳体(6)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54)和所述第一壳体(53)的外侧,所述喇叭状导向口(52)与所述喇叭状固定口(61)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框口(51)为在周向上具有圆角的方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端子(3)和所述下排端子(4)均包括接触部和焊接部;
所述上排端子(3)的接触部和所述下排端子(4)的接触部均包括接触部主体和端子头部,所述接触部主体露于所述舌板(13)的上下表面,所述端子头部嵌于所述舌板(13)中,所述上排端子(3)的焊接部和所述下排端子(4)的焊接部均向后延伸出所述基部(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头部设为Z形弯折部,所述上排端子(3)的焊接部和所述下排端子(4)的焊接部交叉设置于同一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第一绝缘部(14)和第二绝缘部(15),所述屏蔽板(2)、所述上排端子(3)、所述下排端子(4)和所述第一绝缘部(14)镶埋成型,所述第二绝缘部(15)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部(14)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11)的顶面向下凹陷设有第一卡孔(111),所述基部(11)的底面向上凹陷设有第二卡孔(112),所述基部(11)的外侧面凹陷设有第三卡孔(113);
所述第二壳体(54)的顶面向下弯折形成与所述第一卡孔(111)连接的第一卡扣(541),所述第二壳体(54)的底面向上弯折形成与所述第二卡孔(112)连接的第二卡扣(542),所述第二壳体(54)的外侧向下弯折形成与所述第三卡孔(113)连接的第三卡扣(543)。
10.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组合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
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配合连接。
CN202022989288.3U 2020-12-11 2020-12-11 插座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合 Active CN2139367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9288.3U CN213936731U (zh) 2020-12-11 2020-12-11 插座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9288.3U CN213936731U (zh) 2020-12-11 2020-12-11 插座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36731U true CN213936731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51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89288.3U Active CN213936731U (zh) 2020-12-11 2020-12-11 插座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367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81371B (zh) 电连接器
CN107404033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9149215B (zh) 电连接器
TWI608667B (zh) 插座連接器及與之對接的插頭連接器
CN109149277B (zh) 能使接地端子与接地片共同形成接地组件的信号连接器
TWM537756U (zh) 電連接器
CN203850558U (zh)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结构
CN112531383A (zh) 插头电连接器
CN105490059A (zh) 正反插usb插座
TWM496862U (zh) 電連接器組合
CN109378608B (zh) 插座连接器
CN205282695U (zh) 电连接器
CN106654648A (zh) 结构稳定的USB Type‑C插座连接器
US10431932B1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metal housing for connection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connectors
CN213936731U (zh) 插座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合
CN204441624U (zh) 电连接器
CN110739580A (zh) 防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159530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11150963U (zh) 电连接器
CN210744234U (zh) 一种正反插usb插头
CN210607747U (zh) 插接连接器
CN109149217B (zh) 利用弯折部使端子与接地片相接触的信号连接器
CN107681303B (zh) 电连接器
CN107681315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4754495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