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24480U - 曲面结构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曲面结构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24480U
CN213924480U CN202022348155.8U CN202022348155U CN213924480U CN 213924480 U CN213924480 U CN 213924480U CN 202022348155 U CN202022348155 U CN 202022348155U CN 213924480 U CN213924480 U CN 2139244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tion
curved
curved surface
pressing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4815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章
杨汛
彭晓林
丁雄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dali Technology Co ltd
Wanjin Industrial Chib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dali Industry Chibi Co ltd
Wanjin Industrial Chib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dali Industry Chibi Co ltd, Wanjin Industrial Chib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dali Industry Chib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4815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244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24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244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曲面结构成型模具。该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第一模具包括第一成型件和第一支撑件,第二模具包括第二成型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能够配合形成成型腔。第一成型件具有第一主表面以及自第一主表面朝向第一支撑面弯曲的第一曲面。第二成型件具有第二主表面以及自第二主表面朝向第二支撑面弯曲的第二曲面。第一成型件的两端在第一曲面上凸出形成第一凸台或第二成型件的两端在第二曲面上凸出形成第二凸台。在曲面结构的加工过程中,该成型模具能够有效提高曲面结构拐角处的均匀性,有效提高曲面结构的成型良率。

Description

曲面结构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曲面结构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曲面结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不同形态的产品被制造出来。其中,曲面结构成为很多新产品的选择。比如,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电视机等常用的电子产品,更多的是采用曲面屏或曲面盖板来使这些产品表现出更加丰富的外观。具体地,比如曲面玻璃显示屏、曲面玻璃盖板以及曲面玻璃外壳等曲面结构逐渐成为新产品的设计亮点。
尽管曲面结构相比于平面结构能够使产品的外观更加多样化,更容易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外观的高期待和高要求。但是,与平面结构相比,曲面结构的加工往往更加困难。比如曲面结构的拐角处容易出现不良,进而导致曲面结构成型的良率难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曲面结构成型模具,所述曲面结构成型模具能够使曲面结构的拐角处均匀成型,提高曲面结构的成型良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面结构成型模具,所述曲面结构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包括第一成型件和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模具包括第二成型件和第二支撑件;
所述第一支撑件围绕所述第一成型件的外缘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件用于与所述第二模具配合的表面形成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成型件凸出于所述第一支撑面;
所述第二支撑件围绕所述第二成型件的外缘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撑件用于与所述第一模具配合的表面形成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凸出于所述第二成型件;
所述第一成型件具有第一主表面以及自所述第一主表面朝向所述第一支撑面弯曲的第一曲面;所述第二成型件具有第二主表面以及自所述第二主表面朝向所述第二支撑面弯曲的第二曲面;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能够配合形成成型腔;
所述第一成型件的两端在所述第一曲面上凸出形成第一凸台或所述第二成型件的两端在所述第二曲面上凸出形成第二凸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台凸出于所述第一曲面的高度为0.1mm-0.5mm;或,
所述第二凸台凸出于所述第二曲面的高度为0.1mm-0.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型件还具有第一过渡部;所述第一过渡部凸出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且搭接于所述第一曲面以用于辅助所述曲面结构过渡成型,所述第一过渡部较所述第一主表面更加靠近所述第一支撑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渡部具有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所述第一过渡面自所述第一支撑面伸出,所述第二过渡面自所述第一过渡面伸出且连接于所述第一曲面;所述第二过渡面与所述第一曲面的连接端较其与所述第一过渡面的连接端更加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渡部还具有第三过渡面;所述第三过渡面自所述第一曲面伸出至所述第二过渡面,且所述第三过渡面与所述第二过渡面的连接端较其与所述第一曲面的连接端更加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成型件还具有第二过渡部;所述第二过渡部能够与所述第一过渡部配合以用于辅助所述曲面结构的过渡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渡部具有第四过渡面和第五过渡面;所述第四过渡面自所述第二支撑面伸出,所述第五过渡面自所述第四过渡面伸出且连接于所述第二曲面;所述第五过渡面与所述第二曲面的连接端较其与所述第四过渡面的连接端更加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渡部还具有第六过渡面;所述第六过渡面自所述第二曲面伸出至所述第五过渡面,且所述第六过渡面与所述第五过渡面的连接端较其与所述第二曲面的连接端更加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渡部的两端在所述第四过渡面上凸出形成第三凸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具具有压合面;所述压合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面相对以用于压合设备对所述曲面结构成型模具施压;
所述第一模具还包括多个第一压合凸台;所述第一压合凸台凸出于所述压合面;多个所述第一压合凸台分别位于所述压合面的任意相邻的两边的夹角处;多个所述第一压合凸台与所述成型腔的任意相邻的两边的夹角一一对应,且在沿所述第一支撑面至所述压合面的方向上,所述成型腔的任意相邻的两边的夹角位于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压合凸台的径向截面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具还包括第二压合凸台;所述第二压合凸台凸出于所述压合面;所述第二压合凸台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压合凸台之间,且所述第一压合凸台远离所述压合面的表面凸出于所述第二压合凸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沿所述第一支撑面至所述压合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曲面位于所述第二压合凸台的径向截面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表面自其中部向两端逐渐凸起;所述第二主表面自其中部向两端逐渐内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表面的两端凸起与其中部形成的角度的正切值不大于0.05;所述第二主表面的两端内凹与其中部形成的角度的正切值不大于0.05。
本实用新型的曲面结构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第一模具包括第一成型件和第一支撑件,第二模具包括第二成型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围绕第一成型件的外缘设置,且第一支撑件用于与第二模具配合的表面形成第一支撑面,第一成型件凸出于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件围绕第二成型件的外缘设置,且第二支撑件用于与第一模具配合的表面形成第二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凸出于第二成型件;第一成型件具有第一主表面以及自第一主表面朝向第一支撑面弯曲的第一曲面;第二成型件具有第二主表面以及自第二主表面朝向第二支撑面弯曲的第二曲面;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能够配合形成成型腔;第一成型件的两端在第一曲面上凸出形成第一凸台或第二成型件的两端在第二曲面上凸出形成第二凸台。在曲面结构的加工过程中,曲面结构成型之后,在曲面结构的拐角处容易出现成型不均匀的问题,这样会导致曲面结构的成型良率难以提高。本实用新型发明人通过对曲面结构的成型过程以及成型模具的结构等进行研究,使第一成型件的两端在第一曲面上凸出形成第一凸台或第二成型件的两端在第二曲面上凸出形成第二凸台,此时,当曲面结构成型后,拐角处的均匀性得到有效提高。第一凸台或第二凸台能够在成型过程中对曲面结构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可以有效防止曲面结构拐角处出现塌陷、八字纹等问题,使曲面结构的拐角处均匀成型,提高曲面结构的成型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曲面结构成型模具中第一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对应的第一模具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对应的第一模具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对应角度的俯视图;
图7为与图1对应的第一模具相匹配的第二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7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7对应的第二模具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1、第一模具;1101、第一支撑面;1102、第一主表面;11021、第一主表面中部;11022、第一主表面端部;1103、第一曲面;1104、第一凸台;1105、第一过渡面;1106、第二过渡面;1107、第三过渡面;1108、第一压合凸台;1109、第二压合凸台;1110、第一密封件;12、第二模具;1201、第二支撑面;1202、第二主表面;12021、第二主表面中部;12022、第二主表面端部;1203、第二曲面;1204、第三凸台;1205、第四过渡面;1206、第五过渡面;1207、第六过渡面;1208、第二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中心”、“上”、“下”、“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部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部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部,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部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部。当一个元部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部,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部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部。当两个元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时,同样可以认为该两个元部是“连接”关系。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图2、图7以及图10,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曲面结构成型模具,该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模具11和第二模具12。第一模具11包括第一成型件和第一支撑件,第二模具12包括第二成型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围绕第一成型件的外缘设置,且第一支撑件用于与第二模具12配合的表面形成第一支撑面1101,第一成型件凸出于第一支撑面1101;第二支撑件围绕第二成型件的外缘设置,且第二支撑件用于与第一模具11配合的表面形成第二支撑面1201,第二支撑面1201凸出于第二成型件;第一成型件具有第一主表面1102以及自第一主表面1102朝向第一支撑面1101弯曲的第一曲面1103;第二成型件具有第二主表面1202以及自第二主表面1202朝向第二支撑面1201弯曲的第二曲面1203;第一模具11与第二模具12能够配合形成成型腔;第一成型件的两端在第一曲面1103上凸出形成第一凸台1104或第二成型件的两端在第二曲面1203上凸出形成第二凸台(图中未示出)。
在曲面结构的加工过程中,曲面结构成型之后,在曲面结构的拐角处容易出现成型不均匀的问题,这样会导致曲面结构的成型良率难以提高。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成型件的两端在第一曲面1103上凸出形成第一凸台1104或第二成型件的两端在第二曲面1203上凸出形成第二凸台,此时,当曲面结构成型后,拐角处的均匀性得到有效提高。第一凸台1104或第二凸台能够在成型过程中对曲面结构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可以有效防止曲面结构拐角处出现塌陷、八字纹等问题,能够使曲面结构的拐角处均匀成型,提高曲面结构的成型良率。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型件的两端在第一曲面1103上凸出形成第一凸台1104。在另外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第二成型件的两端在第二曲面1203上凸出形成第二凸台,同样可以达到拐角处的均匀性得到有效提高的效果。
在曲面结构产品中,通常是一个主表面配合曲面形成相应的曲面结构。比如,曲面玻璃中,一个平面主表面配合曲面形成单曲面玻璃、双曲面玻璃、三曲面玻璃或者四曲面玻璃等。作为一些曲面结构的示例,曲面结构可以是曲面玻璃。具体地,曲面结构可以是但不限定为单曲面玻璃、双曲面玻璃、三曲面玻璃或者四曲面玻璃。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曲面结构还可以是其他一些材料的曲面结构,比如陶瓷曲面结构、金属曲面结构等。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成型件的两端在第一曲面1103上凸出形成第一凸台1104时,第一凸台1104凸出于第一曲面1103的高度为0.1mm-0.5mm。或者,第二成型件的两端在第二曲面1203上凸出形成第二凸台时,第二凸台凸出于第二曲面1203的高度为0.1mm-0.5mm。第一凸台1104和第二凸台凸出的高度控制在合适范围内有利于充分发挥支撑作用的同时使曲面结构保持稳定的形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凸台1104和第二凸台凸出的高度可以根据曲面结构的尺寸和/或生产条件等进行合适的调整,使曲面结构的拐角处均匀成型。具体地,第一成型件的两端在第一曲面1103上凸出形成第一凸台1104时,第一凸台1104凸出于第一曲面1103的高度可以是但不限定为0.1mm、0.2mm、0.3mm、0.4mm、0.5mm。第二成型件的两端在第二曲面1203上凸出形成第二凸台时,第二凸台凸出于第二曲面1203的高度可以是但不限定为0.1mm、0.2mm、0.3mm、0.4mm、0.5mm。
优选地,第一成型件与第一支撑件为一体成型的结构。第二成型件与第二支撑件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第一成型件的两端在第一曲面1103上凸出形成第一凸台1104时,第一凸台1104远离所述第一曲面1103的表面与所述第一曲面1103平行。第二成型件的两端在第二曲面1203上凸出形成第二凸台时,第二凸台远离所述第二曲面1203的表面与所述第一曲面1103平行。
本实施例中第一曲面1103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成型件相对的两侧分别自第一主表面1102朝向第一支撑面1101弯曲形成两个第一曲面1103,此时可以加工双曲面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当需要加工的曲面结构具有特殊结构时,比如单曲面结构、三曲面结构、四曲面结构时,可以设置相应的第一曲面1103的数量来制备相应结构的曲面结构产品。
与第一曲面1103对应地,第二曲面1203的数量与第一曲面1103的数量相同。本实施例中,与两个第一曲面1103对应的,第二成型件相对的两侧分别自第二主表面1202朝向第二支撑面1201弯曲形成两个第二曲面1203,此时可以加工双曲面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当需要加工的曲面结构具有特殊结构时,比如单曲面结构、三曲面结构、四曲面结构时,可以设置相应的与第一曲面1103配合的第二曲面1203的数量来制备相应结构的曲面结构产品。
请参阅图1-图5,在另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第一成型件还具有第一过渡部;第一过渡部凸出于第一支撑面1101且搭接于第一曲面1103以用于辅助曲面结构过渡成型,第一过渡部较第一主表面1102更加靠近第一支撑面1101。
具体地,第一过渡部具有第一过渡面1105和第二过渡面1106;第一过渡面1105自第一支撑面1101伸出,第二过渡面1106自第一过渡面1105伸出且连接于第一曲面1103;第二过渡面1106与第一曲面1103的连接端较其与第一过渡面1105的连接端更加远离第一支撑面1101。第一过渡面1105和第二过渡面1106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曲面结构成型的均匀性,减少成型过程中曲面结构的瑕疵,提高曲面结构的成型良率。
更具体地,第一过渡部还具有第三过渡面1107;第三过渡面1107自第一曲面1103伸出至第二过渡面1106,且第三过渡面1107与第二过渡面1106的连接端较其与第一曲面1103的连接端更加远离第一支撑面1101。第三过渡面1107与第二过渡面1106连接可以在曲面结构成型时尤其是对曲面成型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避免曲面成型时形成瑕疵。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与第一过渡部对应的,第二成型件还具有第二过渡部;第二过渡部能够与第一过渡部配合以用于辅助曲面结构的过渡成型。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9,第二过渡部具有第四过渡面1205和第五过渡面1206;第四过渡面1205自第二支撑面1201伸出,第五过渡面1206自第四过渡面1205伸出且连接于第二曲面1203;第五过渡面1206与第二曲面1203的连接端较其与第四过渡面1205的连接端更加远离第二支撑面1201。
更进一步地,第二过渡部还具有第六过渡面1207;第六过渡面1207自第二曲面1203伸出至第五过渡面1206,且第六过渡面1207与第五过渡面1206的连接端较其与第二曲面1203的连接端更加远离第二支撑面1201。
作为第一过渡部与第二过渡部的一种对应互补的示例,第一过渡面1105与第四过渡面1205对应,第二过渡面1106与第五过渡面1206对应,第三过渡面1107与第六过渡面1207对应。具体地,第一过渡面1105、第二过渡面1106以及第三过渡面1107形成的形状与第四过渡面1205、第五过渡面1206以及第六过渡面1207形成的形状相互互补配合。更具体地,第一过渡面1105、第二过渡面1106以及第三过渡面1107形成的形状与第四过渡面1205、第五过渡面1206以及第六过渡面1207形成的形状相同。在第一模具11与第二模具12配合时,第一支撑面1101与第二支撑面1201抵接,第一成型件、第二成型件、第一过渡部以及第二过渡部配合形成成型腔。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第二过渡面1106与第一过渡面1105之间形成的锐角为2°-20°。在一些具体的方案中,第二过渡面1106与第一过渡面1105之间形成的锐角可以是但不限定位为3°、5°、7°、10°、13°、15°、18°、20°。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第一过渡面1105垂直于第一支撑面1101,第四过渡面1205垂直第二支撑面1201。
请参阅图8,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第二过渡部的两端在第四过渡面1205上凸出形成第三凸台1204。发明人在实验中发现,第三凸台1204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在成型过程中八字纹的产生,进一步减少曲面结构成型的瑕疵,提高曲面结构的成型良率。
请参阅图5-6,作为第一模具11的另外一种优选的结构,第一模具11具有压合面;压合面与第一支撑面1101相对以用于压合设备对曲面结构成型模具施压。在成型过程中,通常会利用到压合设备对成型模具进行施压以达到曲面结构压合成型的效果。
在该优选的结构中,第一模具11还包括多个第一压合凸台1108;第一压合凸台1108凸出于压合面;多个第一压合凸台1108分别位于压合面的任意相邻的两边的夹角处;多个第一压合凸台1108与成型腔的任意相邻的两边的夹角一一对应,且在沿第一支撑面1101至压合面的方向上,成型腔的任意相邻的两边的夹角位于与其对应的第一压合凸台1108的径向截面内。此时,在压合设备的施压过程中,多个第一压合凸台1108与压合设备接触,可以使曲面结构充分成型,尤其是可以是成型腔的任意相邻的两边的夹角处充分成型,表现为使曲面结构的拐角处充分成型,进一步提高曲面结构的成型良率。优选地,多个第一压合凸台1108远离压合面的表面平齐。
进一步地,第一模具11还包括第二压合凸台1109;第二压合凸台1109凸出于压合面;第二压合凸台1109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压合凸台1108之间,且第一压合凸台1108远离压合面的表面凸出于第二压合凸台1109。通过第二压合凸台1109的设置,能够避免在压合成型过程中曲面结构的拐角处出现过度压合的问题,进而避免曲面结构的拐角处出现明显模印的问题,提高曲面结构的成型良率。优选地,当第二压合凸台1109有多个时,多个第二压合凸台1109远离压合面的表面平齐。
更进一步地,在沿第一支撑面1101至压合面的方向上,第一曲面1103位于第二压合凸台1109的径向截面内。具体地,第二压合凸台1109位于在沿第一支撑面1101至压合面的方向上形成有第一曲面1103的两个相邻的第一压合凸台1108之间。表现为在沿第一支撑面1101至压合面的方向上,第一曲面1103位于第二压合凸台1109的径向截面内,这样能够避免曲面结构的曲面处出现明显模印的问题。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第一压合凸台1108远离所述压合面的表面与压合面之间的距离为0.3mm~0.8mm,比如第一压合凸台1108远离所述压合面的表面与压合面之间的距离可以是但不限定为0.3mm、0.4mm、0.5mm、0.6mm、0.7mm或0.8mm。第一压合凸台1108远离所述压合面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压合凸台1109远离所述压合面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0.3mm,比如第一压合凸台1108远离所述压合面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压合凸台1109远离所述压合面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可以是但不限定为0.05mm、0.1mm、0.15mm、0.2mm、0.25mm或0.3mm。
本实施例中,第一模具11的压合面为矩形,第一压合凸台1108的数量为4个,4个第一压合凸台1108分别位于矩形的四个角处。第二压合凸台1109的数量为2个,2个第二压合凸台1109分别位于矩形的长边处。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第一主表面1102自其中部向两端逐渐凸起;第二主表面1202自其中部向两端逐渐内凹。在曲面结构成型过程中,通常会采用热压的方式,热压之后拆除模具之后,曲面结构的形状会发生一些变化。同时,通常在成型之后,曲面结构还会进行一些后续加工,比如钢化、强化等。此时曲面结构的形状和尺寸会出现一些变化,导致曲面结构的形状和尺寸会出现一定的偏差。本示例中,第一主表面1102自其中部向两端逐渐凸起;第二主表面1202自其中部向两端逐渐内凹。表现为对曲面结构的主表面进行一定翘曲补偿,使得在经过后续加工之后,曲面结构的尺寸和形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具体地,第一主表面1102自第一主表面中部11021向第一主表面端部11022逐渐凸起;第二主表面1202自第二主表面中部12021向第二主表面端部12022逐渐内凹。优选地,第一主表面的两端凸起与其中部形成的角度的正切值不大于0.05;第二主表面的两端内凹与其中部形成的角度的正切值不大于0.05。具体地,第一主表面端部11022与第一主表面中部11021形成的角度的正切值不大于0.05;第二主表面端部12022与第二主表面中部12021形成的角度的正切值不大于0.05。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第一模具11还包括第一密封件1110,第一密封件1110位于第一支撑件的外缘。第二模具12还包括第二密封件1208,第二密封件1208位于第二支撑件的外缘。第一密封件1110与第二密封件1208能够配合形成密封腔。通过第一密封件1110与第二密封件1208的配合可以防止外界污染物进入成型模具,避免外界污染物给曲面结构的成型带来不利影响。
优选地,第一成型件、第一支撑件以及第一密封件111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第二成型件、第二支撑件以及第二密封件1208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7,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1110位于第一支撑件的相对的两侧,第二密封件1208位于第二支撑件的相对的两侧。第二密封件1208与第一模具11配合的表面形成第二密封面,且第二密封面凸出于所述第二支撑面1201。第一模具11上设有与第二密封件1208相适配的密封槽。在第一模具11与第二模具12配合的过程中,第二密封件1208安装在第一模具11上的密封槽中以防止外界污染物从成型模具相对的两侧进入成型模具。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曲面结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包括第一成型件和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模具包括第二成型件和第二支撑件;
所述第一支撑件围绕所述第一成型件的外缘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件用于与所述第二模具配合的表面形成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成型件凸出于所述第一支撑面;
所述第二支撑件围绕所述第二成型件的外缘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撑件用于与所述第一模具配合的表面形成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凸出于所述第二成型件;
所述第一成型件具有第一主表面以及自所述第一主表面朝向所述第一支撑面弯曲的第一曲面;所述第二成型件具有第二主表面以及自所述第二主表面朝向所述第二支撑面弯曲的第二曲面;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能够配合形成成型腔;
所述第一成型件的两端在所述第一曲面上凸出形成第一凸台或所述第二成型件的两端在所述第二曲面上凸出形成第二凸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结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凸出于所述第一曲面的高度为0.1mm-0.5mm;
或,所述第二凸台凸出于所述第二曲面的高度为0.1mm-0.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结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件还具有第一过渡部;所述第一过渡部凸出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且搭接于所述第一曲面以用于辅助所述曲面结构过渡成型,所述第一过渡部较所述第一主表面更加靠近所述第一支撑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面结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部具有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所述第一过渡面自所述第一支撑面伸出,所述第二过渡面自所述第一过渡面伸出且连接于所述第一曲面;所述第二过渡面与所述第一曲面的连接端较其与所述第一过渡面的连接端更加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曲面结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部还具有第三过渡面;所述第三过渡面自所述第一曲面伸出至所述第二过渡面,且所述第三过渡面与所述第二过渡面的连接端较其与所述第一曲面的连接端更加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面结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成型件还具有第二过渡部;所述第二过渡部能够与所述第一过渡部配合以用于辅助所述曲面结构的过渡成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面结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渡部具有第四过渡面和第五过渡面;所述第四过渡面自所述第二支撑面伸出,所述第五过渡面自所述第四过渡面伸出且连接于所述第二曲面;所述第五过渡面与所述第二曲面的连接端较其与所述第四过渡面的连接端更加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曲面结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渡部还具有第六过渡面;所述第六过渡面自所述第二曲面伸出至所述第五过渡面,且所述第六过渡面与所述第五过渡面的连接端较其与所述第二曲面的连接端更加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曲面结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渡部的两端在所述第四过渡面上凸出形成第三凸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结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具有压合面;所述压合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面相对以用于压合设备对所述曲面结构成型模具施压;
所述第一模具还包括多个第一压合凸台;所述第一压合凸台凸出于所述压合面;多个所述第一压合凸台分别位于所述压合面的任意相邻的两边的夹角处;多个所述第一压合凸台与所述成型腔的任意相邻的两边的夹角一一对应,且在沿所述第一支撑面至所述压合面的方向上,所述成型腔的任意相邻的两边的夹角位于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压合凸台的径向截面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曲面结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还包括第二压合凸台;所述第二压合凸台凸出于所述压合面;所述第二压合凸台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压合凸台之间,且所述第一压合凸台远离所述压合面的表面凸出于所述第二压合凸台。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曲面结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第一支撑面至所述压合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曲面位于所述第二压合凸台的径向截面内。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曲面结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表面自其中部向两端逐渐凸起;所述第二主表面自其中部向两端逐渐内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曲面结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表面的两端凸起与其中部形成的角度的正切值不大于0.05;所述第二主表面的两端内凹与其中部形成的角度的正切值不大于0.05。
CN202022348155.8U 2020-10-20 2020-10-20 曲面结构成型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924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48155.8U CN213924480U (zh) 2020-10-20 2020-10-20 曲面结构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48155.8U CN213924480U (zh) 2020-10-20 2020-10-20 曲面结构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24480U true CN213924480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63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4815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924480U (zh) 2020-10-20 2020-10-20 曲面结构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244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60095B (zh) 移动终端的密封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4850188B (zh) 金属中框及其制造方法、手持终端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US20200039863A1 (en) Glass she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glass sheet processing mold
CN104754897A (zh) 移动终端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7666799B (zh) 中框、制备中框的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4661478A (zh) 一种电子产品中框及其制备方法
CN213924480U (zh) 曲面结构成型模具
CN106810059B (zh) 电子产品显示器前表面玻璃的成型装置
CN202817956U (zh) 微型驱动电机
CN106816708B (zh) 一种金属中框及其制造方法
CN201995243U (zh) 一种显示屏面板框架
CN102594947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外壳
CN214429563U (zh) 一种手机
CN212581753U (zh) 负压成型设备
CN207787460U (zh) 热整形治具
CN213402955U (zh) 一种陶瓷基体型音叉谐振器
CN220383088U (zh) 移动终端的中框结构以及移动终端
CN212581749U (zh) 负压成型装置
CN216306703U (zh) 一种组装式外骨架防尘圈
CN109179975B (zh) 曲面玻璃成型模具及曲面玻璃屏幕制造系统
CN214290424U (zh) 一种立向冲压横向成型的模具结构
CN217454669U (zh) 一种新型胶铁一体化结构
CN219075525U (zh) 一种弧形遥控器压合治具
CN214447742U (zh) 一种可以负压排气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
CN210335569U (zh) 用于3d热弯成型产品的扫光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37300 Zong 5 road, Zhonghuo Optical Valley Industrial Park, Chibi City, Xianni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anjin Industrial (Chibi) Co.,Ltd.

Patentee after: Weidal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7300 Zong 5 road, Zhonghuo Optical Valley Industrial Park, Chibi City, Xianni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anjin Industrial (Chibi) Co.,Ltd.

Patentee before: WEIDALI INDUSTRY (CHIBI)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