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21038U - 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21038U
CN213921038U CN202022541116.XU CN202022541116U CN213921038U CN 213921038 U CN213921038 U CN 213921038U CN 202022541116 U CN202022541116 U CN 202022541116U CN 213921038 U CN213921038 U CN 213921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ing
car
door body
weight value
lad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4111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骞
王万民
谢君成
赵廷龙
张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Yun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Yu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Yun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Yu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4111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21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21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210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装置及系统,包括爬梯及设置在爬梯上方的作业平台,还包括设置在爬梯与作业平台之间的称重轿厢,所述称重轿厢用于提供爬梯与作业平台相连通的连通通道;称重轿厢与爬梯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称重轿厢与爬梯连通状态的第二门体;所述称重轿厢与作业平台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称重轿厢与作业平台连通状态的第一门体。所述系统基于所述安全保护装置。采用本方案提供的安全保护装置及系统,可有效判定作业平台上人员滞留情况,可提高如断、送电作业的效率和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登顶作业安全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轨道交通领域,机务段整备场、动车段(所)检修库、车辆段检修库、客整所检修库、地铁车辆段检修库等地方均需设置三层作业平台,以满足登顶作业要求。为了保障检修人员登顶作业安全,杜绝触电事故发生,顶层平台需要设置安全门,只有在接触网无电、挂接地线的条件下,才允许经过授权打开安全门,因此,接触网送电前需要对车顶是否有人员滞留进行精准判断,是一项十分关键地安全防护工作。
现有安全门一般通过刷卡、视频图像分析、光电感应开关及红外检测来限制人员进出或检测人数;利用刷卡来限制人员进出或检测人数,因为存在一人刷卡,多人进出的可能,因此无法确保登顶人数的准确检测;采用视频计数方式识别通过人数,已有的图像处理算法有一定缺陷,还不够成熟,当有人穿戴宽松或者戴帽子或者口罩时,有可能无法准确识别;采用光电感应开关感应通过人数,也无法准确检测,当有人肩并肩或背人通过时,有可能无法准确识别;采用红外检测识别通过人数,同样无法准确检测,当检测区域内人员穿戴帽子或其他物体遮挡镜头时,同样有可能无法准确识别。
故现有技术中,安全门及防尾随系统不能做到车顶是否有遗留人员的可靠精确检测,或者检测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提出的登顶作业安全防护技术中,现有安全门及防尾随系统不能做到车顶是否有遗留人员的可靠精确检测,或者检测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装置及系统,采用本方案提供的安全保护装置及系统,可有效判定作业平台上人员滞留情况,可提高如断、送电作业的效率和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装置及系统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爬梯及设置在爬梯上方的作业平台,还包括设置在爬梯与作业平台之间的称重轿厢,所述称重轿厢用于提供爬梯与作业平台相连通的连通通道;
称重轿厢与爬梯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称重轿厢与爬梯连通状态的第二门体;
所述称重轿厢与作业平台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称重轿厢与作业平台连通状态的第一门体。
本方案在具体运用时,所述爬梯即作为登高梯,如采用登顶扶梯,所述作业平台提供作业空间,如采用设置有围栏的支撑平台,所述称重轿厢设置在爬梯与作业平台之间,实现爬梯与作业平台之间的互通,同时在人员经过称重轿厢时,完成对作业人员的重量采集。
本方案在具体运用时,操作人员在进入作业平台时,由于首先需要经过称重轿厢,故在进入的过程中,即可对每一位操作人员进行体重采集,利用所采集到的重量值,作为操作人员的登顶标记数据,如定义为预存重量值。在操作人员完成操作后由作业平台回到地面的过程中,由于首先需要经过称重轿厢,故在下地过程中,可再次对每一位操作人员进行体重采集,作为操作人员的下顶标记数据,如定义为当前重量值,通过对预存重量值和当前重量值进行比对,如获得的多个当前重量值均分别与在先获得的多个预存重量值相重合,即可判定为登顶作业的全部人员均由作业平台回到地面,此时,可判定为可安全送电。
采用如上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用于判定作业人员在作业平台上滞留情况的判定数据可操作人员进、出作业平台的过程中即可完成采集,故本方案不仅判定效率高,同时准确:不仅可避免出现如现有技术中的一卡多用问题,同时可避免如信号采集不到位且难以实现全面检测控制导致的识别遗漏问题。采用以上方案,可有效提高如断、送电作业的效率和有效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以上方案中,设置为还包括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以称重轿厢作为参考,所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旨在实现操作人员准入、准出控制。如在操作人员登顶作业的过程中,通过相应人脸识别装置、指纹识别装置等现场识别装置,通过远程控制方式,利用第二门体,实现进入称重轿厢的人员选择性准入,利用第一门体,实现如在称重轿厢采集到有效重量值的情况下,实现称重轿厢人员准出。在操作人员回到地面的过程中,通过第一门体,实现进入称重轿厢的人员选择性准入,利用第二门体,实现如在称重轿厢采集到有效重量值的情况下,实现称重轿厢人员准出。这样,便于实现称重轿厢在操作人员登顶作业过程中和回归地面过程中均实现重量值有效采集,同时实现选择性准入和准出。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作为与以上设置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匹配的,用于实现选择性准入和准出的具体技术方案,设置为:还包括用于识别爬梯上人员的第一人脸识别装置及用于识别作业平台内人员的第二人脸识别装置。本方案采用设置人脸识别装置的方式实现准入和准出判定,本方案不仅为一种非接触式判定方式,同时具有判定效率高的特点,同时可利用人脸识别过程中采集的图像,用于如控制中心或调度中心远程判定是否在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的结构基础上,实现人员的准入和准出。在具体操作时,可设置为还包括随本装置一起使用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中设置储存模块和控制模块,如通过储存模块预存被授权的人员信息,将预存的人员信息与以上人脸识别装置采集到的人员信息进行比对,判定是否允许相应人员进、出称重轿厢。针对以上基于控制中心或调度中心的人员准入方案,可通过建立人脸识别装置与控制中心或调度中心的通讯,同时建立控制中心或调度中心对第一门体、第二门体的远程控制完成。
为实现本地更为准确的人员识别或基于不同模式实现人员身份确认,设置为:所述第一人脸识别装置及第二人脸识别装置均匹配有指纹识别装置。本方案可采用人脸识别结合指纹识别的方式,实现更为准确的人员身份确认;本方案可采用根据如在先的录入信息,判断采用人脸身份确认还是指纹身份确认中的任意一种。在具体运用时,可采用现有指纹和人脸识别一体机。
作为一种使用安全,且结构简单的技术方案,设置为:所述作业平台与称重轿厢形成条状结构,所述称重轿厢设置在作业平台的一端,所述第一门体为旋开门,所述第二门体为平推门。本方案中,如在爬梯的上端设置条状的平台板,同时在平台板的边缘设置围栏,形成包括作业平台和称重轿厢设立空间的筐体,而后在所述筐体中设置第一门体,即可得到单独的作业平台和称重轿厢设立空间,在称重轿厢设立空间设置如轿厢地板并在轿厢地板与平台板之间设置称重传感器后,获得称重轿厢主体结构,同时在约束称重轿厢边界的围栏上设置第二门体,且通过所述第二门体实现爬梯与称重轿厢的通断控制,即可得到本方案。同时采用以上方案,便于获得条形的作业操作空间。以上对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的选型,第一门体的选型旨在考虑第一门体运用所需要的空间问题,第二门体的选型旨在考虑第二门体运用的安全性问题。
更为完整的,为便于实现第一门体及第二门体的启闭状态控制,以便于被确认或被授权的人员通过所述称重轿厢,设置为:所述第一门体及第二门体均匹配有用于驱动各自开闭状态的驱动机构或用于实现各自闭门状态主动锁止的锁止机构。本方案在具体运用时,如采用所述驱动机构,则人员准入被确认或被授权后,通过所述驱动机构实现相应门体的打开;如采用所述锁止机构时,则人员准入被确认或被授权后,所述锁止机构改变对对应门体的锁止状态,使得相应人员能够通过手动操作的方式,实现相应门体的打开。
作为称重轿厢的具体实现方式,设置为:所述称重轿厢包括轿厢本体及设置在轿厢本体下方的称重传感器。
为便于称重轿厢内的人员能够直接获得称重结构,以如通过及时的重量采集数据输出,判定称重轿厢故障情况,避免对后续及时回到地面产生影响;考虑作业人员随身携带的备品备件、工具的情况,通过在先的重量采集数据输出,提示作业人员回到地面过程中需匹配相应的被更换后零部件或工具携带,设置为:还包括用于输出称重轿厢称重结果的重量值输出装置,所述重量值输出装置用于为称重轿厢内人员提供称重结果。所述重量值输出装置优选采用语音播放装置,同时设置为语音播放装置还包括称重开始提示播报功能,以提醒称重轿厢内的人员如保持合理的站姿以获得更为准确的采集结果。
更为完整的,本方案还公开了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安全保护装置,还包括电控柜,所述电控柜内设置有控制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采集到的称重轿厢重量值;所述控制模块用于第二门体的启闭控制:通过调用存储模块在先存储的重量值,并将所调用的重量值与当前称重轿厢重量值进行对比,控制第二门体是否打开。
作为所述安全保护系统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作为一种如控制中心或调度中心能够根据需要,远程控制以上装置是否允许相应人员进、出的技术方案,设置为:所述电控柜内还设置有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通讯模块接收远传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输入控制模块,以通过控制指令控制第二门体是否打开。更为优选的,设置为以上通讯模块与存储模块信号连接,以通过所述通讯模块,远程向储存模块中输入相应准入信息,以使得以上保护装置能够根据单次运用,非常便捷的替换或更新允许使用以上保护装置的作业人员信息。具体准入信息可根据使用需要,设置为包括体重信息、人脸信息、指纹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针对以上体重信息,优选使用范围值,以匹配作业人员的穿着、体重波动、备品备件和工具携带情况等。
更为完整的,作为一种结合人员信息判定,实现准入、准出控制的技术方案,设置为:所述安全保护装置还包括用于识别爬梯上人员的第一人脸识别装置及用于识别作业平台内人员的第二人脸识别装置;
第一人脸识别装置用于实现称重轿厢人员准入确认,确认成功后通过控制模块打开第二门体,人员进入称重轿厢后称重轿厢完成重量值采集,获得预存重量值;
第二人脸识别装置用于实现称重轿厢人员准入确认,确认成功后通过控制模块打开第一门体;人员进入称重轿厢后称重轿厢完成重量值采集,获得当前重量值;
所述控制模块将预设重量值和当前重量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第二门体是否打开。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方案提供的安全保护装置及系统,由于用于判定作业人员在作业平台上滞留情况的判定数据可操作人员进、出作业平台的过程中即可完成采集,故本方案不仅判定效率高,同时准确:不仅可避免出现如现有技术中的一卡多用问题,同时可避免如信号采集不到位且难以实现全面检测控制导致的识别遗漏问题。采用以上方案,可有效提高如断、送电作业的效率和有效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以上方案中,设置为还包括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以称重轿厢作为参考,所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旨在实现操作人员准入、准出控制。如在操作人员登顶作业的过程中,通过相应人脸识别装置、指纹识别装置等现场识别装置,通过远程控制方式,利用第二门体,实现进入称重轿厢的人员选择性准入,利用第一门体,实现如在称重轿厢采集到有效重量值的情况下,实现称重轿厢人员准出。在操作人员回到地面的过程中,通过第一门体,实现进入称重轿厢的人员选择性准入,利用第二门体,实现如在称重轿厢采集到有效重量值的情况下,实现称重轿厢人员准出。这样,便于实现称重轿厢在操作人员登顶作业过程中和回归地面过程中均实现重量值有效采集,同时实现选择性准入和准出。
以上称重轿厢的运用,由于其作为上、下作业平台的通道基础,故本方案还可用于实现调度异常重量识别提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系统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示意图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系统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示意图为主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依次为:1、爬梯,2、作业平台,3、第一人脸识别装置,4、称重轿厢,5、第一门体,6、第二门体,7、第二人脸识别装置,8、电控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爬梯1及设置在爬梯1 上方的作业平台2,还包括设置在爬梯1与作业平台2之间的称重轿厢4,所述称重轿厢4用于提供爬梯1与作业平台2相连通的连通通道;
称重轿厢4与爬梯1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称重轿厢4与爬梯1连通状态的第二门体6;
所述称重轿厢4与作业平台2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称重轿厢4与作业平台2连通状态的第一门体5。
本方案在具体运用时,所述爬梯1即作为登高梯,如采用登顶扶梯,所述作业平台2提供作业空间,如采用设置有围栏的支撑平台,所述称重轿厢4设置在爬梯1与作业平台2之间,实现爬梯1与作业平台2之间的互通,同时在人员经过称重轿厢4时,完成对作业人员的重量采集。
本方案在具体运用时,操作人员在进入作业平台2时,由于首先需要经过称重轿厢4,故在进入的过程中,即可对每一位操作人员进行体重采集,利用所采集到的重量值,作为操作人员的登顶标记数据,如定义为预存重量值。在操作人员完成操作后由作业平台2回到地面的过程中,由于首先需要经过称重轿厢4,故在下地过程中,可再次对每一位操作人员进行体重采集,作为操作人员的下顶标记数据,如定义为当前重量值,通过对预存重量值和当前重量值进行比对,如获得的多个当前重量值均分别与在先获得的多个预存重量值相重合,即可判定为登顶作业的全部人员均由作业平台2回到地面,此时,可判定为可安全送电。
采用如上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用于判定作业人员在作业平台2上滞留情况的判定数据可操作人员进、出作业平台2的过程中即可完成采集,故本方案不仅判定效率高,同时准确:不仅可避免出现如现有技术中的一卡多用问题,同时可避免如信号采集不到位且难以实现全面检测控制导致的识别遗漏问题。采用以上方案,可有效提高如断、送电作业的效率和有效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以上方案中,设置为还包括第一门体5和第二门体6,以称重轿厢4作为参考,所述第一门体5和第二门体6旨在实现操作人员准入、准出控制。如在操作人员登顶作业的过程中,通过相应人脸识别装置、指纹识别装置等现场识别装置,通过远程控制方式,利用第二门体6,实现进入称重轿厢4的人员选择性准入,利用第一门体5,实现如在称重轿厢4采集到有效重量值的情况下,实现称重轿厢4人员准出。在操作人员回到地面的过程中,通过第一门体5,实现进入称重轿厢4的人员选择性准入,利用第二门体6,实现如在称重轿厢4采集到有效重量值的情况下,实现称重轿厢4人员准出。这样,便于实现称重轿厢4在操作人员登顶作业过程中和回归地面过程中均实现重量值有效采集,同时实现选择性准入和准出。
同时,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安全保护装置,还包括电控柜8,所述电控柜8内设置有控制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采集到的称重轿厢4重量值;所述控制模块用于第二门体 6的启闭控制:通过调用存储模块在先存储的重量值,并将所调用的重量值与当前称重轿厢4重量值进行对比,控制第二门体6是否打开。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作为与以上设置第一门体5和第二门体6匹配的,用于实现选择性准入和准出的具体技术方案,设置为:还包括用于识别爬梯1上人员的第一人脸识别装置3及用于识别作业平台2内人员的第二人脸识别装置7。本方案采用设置人脸识别装置的方式实现准入和准出判定,本方案不仅为一种非接触式判定方式,同时具有判定效率高的特点,同时可利用人脸识别过程中采集的图像,用于如控制中心或调度中心远程判定是否在第一门体5和第二门体6的结构基础上,实现人员的准入和准出。在具体操作时,可设置为还包括随本装置一起使用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中设置储存模块和控制模块,如通过储存模块预存被授权的人员信息,将预存的人员信息与以上人脸识别装置采集到的人员信息进行比对,判定是否允许相应人员进、出称重轿厢4。针对以上基于控制中心或调度中心的人员准入方案,可通过建立人脸识别装置与控制中心或调度中心的通讯,同时建立控制中心或调度中心对第一门体5、第二门体6的远程控制完成。
为实现本地更为准确的人员识别或基于不同模式实现人员身份确认,设置为:所述第一人脸识别装置3及第二人脸识别装置7均匹配有指纹识别装置。本方案可采用人脸识别结合指纹识别的方式,实现更为准确的人员身份确认;本方案可采用根据如在先的录入信息,判断采用人脸身份确认还是指纹身份确认中的任意一种。在具体运用时,可采用现有指纹和人脸识别一体机。
作为一种使用安全,且结构简单的技术方案,设置为:所述作业平台2与称重轿厢4形成条状结构,所述称重轿厢4设置在作业平台2的一端,所述第一门体 5为旋开门,所述第二门体6为平推门。本方案中,如在爬梯1的上端设置条状的平台板,同时在平台板的边缘设置围栏,形成包括作业平台2和称重轿厢4设立空间的筐体,而后在所述筐体中设置第一门体5,即可得到单独的作业平台2和称重轿厢4设立空间,在称重轿厢4设立空间设置如轿厢地板并在轿厢地板与平台板之间设置称重传感器后,获得称重轿厢4主体结构,同时在约束称重轿厢4 边界的围栏上设置第二门体6,且通过所述第二门体6实现爬梯1与称重轿厢4的通断控制,即可得到本方案。同时采用以上方案,便于获得条形的作业操作空间。以上对第一门体5和第二门体6的选型,第一门体5的选型旨在考虑第一门体5运用所需要的空间问题,第二门体6的选型旨在考虑第二门体6运用的安全性问题。
更为完整的,为便于实现第一门体5及第二门体6的启闭状态控制,以便于被确认或被授权的人员通过所述称重轿厢4,设置为:所述第一门体5及第二门体6均匹配有用于驱动各自开闭状态的驱动机构或用于实现各自闭门状态主动锁止的锁止机构。本方案在具体运用时,如采用所述驱动机构,则人员准入被确认或被授权后,通过所述驱动机构实现相应门体的打开;如采用所述锁止机构时,则人员准入被确认或被授权后,所述锁止机构改变对对应门体的锁止状态,使得相应人员能够通过手动操作的方式,实现相应门体的打开。
作为称重轿厢4的具体实现方式,设置为:所述称重轿厢4包括轿厢本体及设置在轿厢本体下方的称重传感器。
为便于称重轿厢4内的人员能够直接获得称重结构,以如通过及时的重量采集数据输出,判定称重轿厢4故障情况,避免对后续及时回到地面产生影响;考虑作业人员随身携带的备品备件、工具的情况,通过在先的重量采集数据输出,提示作业人员回到地面过程中需匹配相应的被更换后零部件或工具携带,设置为:还包括用于输出称重轿厢4称重结果的重量值输出装置,所述重量值输出装置用于为称重轿厢4内人员提供称重结果。所述重量值输出装置优选采用语音播放装置,同时设置为语音播放装置还包括称重开始提示播报功能,以提醒称重轿厢4内的人员如保持合理的站姿以获得更为准确的采集结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一种如控制中心或调度中心能够根据需要,远程控制以上装置是否允许相应人员进、出的技术方案,设置为:所述电控柜8内还设置有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通讯模块接收远传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输入控制模块,以通过控制指令控制第二门体6是否打开。更为优选的,设置为以上通讯模块与存储模块信号连接,以通过所述通讯模块,远程向储存模块中输入相应准入信息,以使得以上保护装置能够根据单次运用,非常便捷的替换或更新允许使用以上保护装置的作业人员信息。具体准入信息可根据使用需要,设置为包括体重信息、人脸信息、指纹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针对以上体重信息,优选使用范围值,以匹配作业人员的穿着、体重波动、备品备件和工具携带情况等。
更为完整的,作为一种结合人员信息判定,实现准入、准出控制的技术方案,设置为:所述安全保护装置还包括用于识别爬梯1上人员的第一人脸识别装置3及用于识别作业平台2内人员的第二人脸识别装置7;
第一人脸识别装置3用于实现称重轿厢4人员准入确认,确认成功后通过控制模块打开第二门体6,人员进入称重轿厢4后称重轿厢4完成重量值采集,获得预存重量值;
第二人脸识别装置7用于实现称重轿厢4人员准入确认,确认成功后通过控制模块打开第一门体5;人员进入称重轿厢4后称重轿厢4完成重量值采集,获得当前重量值;
所述控制模块将预设重量值和当前重量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第二门体6是否打开。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基于以上实施例,提供一种更为详细和具体的实现方案:本安全保护系统由作为爬梯1的登顶扶梯、包括防护栏的作业平台2、包括第一人脸识别装置3的登顶人脸识别装置、称重轿厢4、作为第一门体5的推门、作为第二门体6的电动移门、包括第二人脸识别装置7的下顶人脸识别装置、电控柜8 组成,同时本系统是对作业人员通行进行采集、识别的安全卡控系统。
所述登顶扶梯由倾斜的登高梯步和设于梯步两侧的护栏,以及顶部平台等组件组装而成,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顶层作业平台2预留的安装口。
所述防护栏由四周连接的框架和设于框架上的防护网等组装而成,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登顶扶梯的顶部平台上。
所述登顶人脸识别装置由人脸识别器和用于安装识别器的支架,以及安装在推门上的门禁等组成,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防护栏及推门上。
所述称重轿厢4由承载作业人员的轿厢和设于轿厢底端的称重传感器、摄像头、播报器等组成,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登顶扶梯的顶部平台上。
所述推门由透明门板和设于门板上的铰链、闭合器等组成,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防护栏或轿厢上。
所述电动移门由透明门板和设于门板上的电动滑动机构、滑轮、检测传感器等组成,通过嵌入式安装在防护栏上。
所述下顶人脸识别装置由人脸识别器和用于安装识别器的支架,以及安装在移门上的电开关等组成,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防护栏及推门上。
所述电控柜8由门禁控制器、模拟接线盒等组成,设置于安全联锁监控系统的控制柜内,用于控制对应股道的安全门。
本方案的登顶过程是作业人员通过与安全联锁监控系统关联的信息系统完成登顶清点,由登顶扶梯进入称重轿厢4:通过登顶人脸识别装置进行刷脸识别,识别有权限后,电动移门门禁自动开启,作业人员通过电动移门进入称重轿厢4,电动移门自动关闭并锁闭,同时考虑到称重的有效性,设置为若电动移门不锁闭不进行称重,而后语音提示开始称重、称重数据等,称重成功后推门自动开启,作业人员进入作为作业平台2的顶层平台,而后推门自动锁闭。
本方案的下顶过程是作业人员通过下顶人脸识别装置进行刷脸识别,识别成功推门自动打开,作业人员进入称重轿厢4,推门自动关闭,同样的,若推门不关闭不进行称重,而后,语音提示开始称重、称重结果等,称重匹配成功后电动移门门禁自动开启,作业人员打开电动移门,下顶完成。
更为具体的,针对登顶过程,本方案的原理是电控柜8通过安全联锁监控系统接收到登顶作业信息,并传输给人脸识别系统,系统自动识别人员信息,并将识别信号转换成门禁开启信号,作业人员通过电动移门进入称重轿厢4,通过称重传感器采集到重力信号,门禁执行锁闭信号,电动移门锁闭后,重力传感器开始采集重量,并在采集过程中将过程信号转换成语音信号,优选设置为:采集过程中作业人员不停移动将触发语音提示,采集成功会将重量转换为语音播报,并触发推门的控制装置,控制信号切换成推门开启信号,作业人员进入顶层平台,完成登顶,本系统通过电控柜8将重量绑定信息回传至控制中心或调度中心。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爬梯(1)及设置在爬梯(1)上方的作业平台(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爬梯(1)与作业平台(2)之间的称重轿厢(4),所述称重轿厢(4)用于提供爬梯(1)与作业平台(2)相连通的连通通道;
称重轿厢(4)与爬梯(1)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称重轿厢(4)与爬梯(1)连通状态的第二门体(6);
所述称重轿厢(4)与作业平台(2)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称重轿厢(4)与作业平台(2)连通状态的第一门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识别爬梯(1)上人员的第一人脸识别装置(3)及用于识别作业平台(2)内人员的第二人脸识别装置(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人脸识别装置(3)及第二人脸识别装置(7)均匹配有指纹识别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体(5)为旋开门,所述第二门体(6)为平推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体(5)及第二门体(6)均匹配有用于驱动各自开闭状态的驱动机构或用于实现各自闭门状态主动锁止的锁止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轿厢(4)包括轿厢本体及设置在轿厢本体下方的称重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输出称重轿厢(4)称重结果的重量值输出装置,所述重量值输出装置用于为称重轿厢(4)内人员提供称重结果。
8.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保护装置,还包括电控柜(8),所述电控柜(8)内设置有控制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采集到的称重轿厢(4)重量值;所述控制模块用于第二门体(6)的启闭控制:通过调用存储模块在先存储的重量值,并将所调用的重量值与当前称重轿厢(4)重量值进行对比,控制第二门体(6)是否打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柜(8)内还设置有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通讯模块接收远传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输入控制模块,以通过控制指令控制第二门体(6)是否打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保护装置还包括用于识别爬梯(1)上人员的第一人脸识别装置(3)及用于识别作业平台(2)内人员的第二人脸识别装置(7);
第一人脸识别装置(3)用于实现称重轿厢(4)人员准入确认,确认成功后通过控制模块打开第二门体(6),人员进入称重轿厢(4)后称重轿厢(4)完成重量值采集,获得预存重量值;
第二人脸识别装置(7)用于实现称重轿厢(4)人员准入确认,确认成功后通过控制模块打开第一门体(5);人员进入称重轿厢(4)后称重轿厢(4)完成重量值采集,获得当前重量值;
所述控制模块将预设重量值和当前重量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第二门体(6)是否打开。
CN202022541116.XU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213921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41116.XU CN213921038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41116.XU CN213921038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21038U true CN213921038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66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41116.XU Active CN213921038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210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29750B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电梯系统
CN105761339A (zh) 一种小区门禁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8083040B (zh) 一种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统及电梯控制器
CN114255537A (zh) 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智能安检闸机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CN102092404A (zh) 预防和探测铁道上物体坠落的设备和探测物体坠落的方法
CN107879216A (zh) 一种电梯故障关人逻辑判断并自动求救系统及方法
CN111042611A (zh) 一种全自动安全智能车库系统
CN213921038U (zh) 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装置及系统
CN112389499A (zh) 一种登顶作业安全保护装置及系统
CN202717465U (zh) 一种远程电梯监控系统
CN207671480U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电梯控制系统
CN112537713A (zh) 一种基于楼梯的智能移动扶梯控制系统
CN211827391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安防监控系统
CN109110595A (zh) 施工用电梯智能门禁系统及方法
CN207209651U (zh) 一种电梯厅门报警系统
CN215710888U (zh) 智能楼宇电梯安全报警系统
CN213707415U (zh) 电梯安全提示设备
CN113111701B (zh) 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充电站电动地锁状态监测方法及系统
CN214879321U (zh) 一种用于电梯的车辆识别管理系统
CN114115018A (zh) 一种动车组及电力机车登顶作业安全联锁系统
CN210310388U (zh) 一种非集中区道岔智能化管理系统
CN109484292B (zh) 自动检测校车滞留乘客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0318353B (zh) 一种小区停车场管理系统
CN111754808B (zh) 智能立体车库车辆管理方法
CN113562566B (zh) 一种加装电梯阳台入户救援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