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17456U - 一种金属零件毛边打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零件毛边打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17456U
CN213917456U CN202023100454.6U CN202023100454U CN213917456U CN 213917456 U CN213917456 U CN 213917456U CN 202023100454 U CN202023100454 U CN 202023100454U CN 213917456 U CN213917456 U CN 213917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ishing
motor
grinding device
dust
storag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0045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琚华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njiashu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njiash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njiashu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njiash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0045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174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17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174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Machine Dressing And Accessor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零件毛边打磨装置,包括机体、打磨片以及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中部内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侧均匀分布有散热孔,所述电机输出端设置有打磨片,且所述打磨片的一侧上端设置有吸尘孔,所述吸尘孔的上端设置有吸尘扇,且所述吸尘扇的上端设置有吸尘管道,所述机体的顶端外壁设置有储尘室,且所述储尘室的顶端设置有储尘室盖,所述储尘室盖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铰链,且所述储尘室盖的另一侧外壁设置有把手;解决了目前打磨装置不能有效的散热,长时间工作容易导致电机高温的技术问题;解决了目前打磨装置不能有效的防尘,长时间工作会导致电机漏电,影响电机工作状态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零件毛边打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零件毛边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较小的金属零件在加工铸造时,其表面容易出现毛刺以及毛边等问题,影响金属零件使用,给人员后续加工带来不便,虽然目前金属零件毛边打磨装置已经日益完善,但仍存在以下未臻之处:
第一、目前金属屑不能很好的收集在一起,容易四处飘洒;
第二、目前打磨装置不能有效的散热,长时间工作容易导致电机高温;
第三、目前打磨装置不能有效的防尘,长时间工作会导致电机漏电,影响电机工作状态;
第四、目前打磨装置固定打磨片的方式费时、费力,还存在打磨片脱落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零件毛边打磨装置,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金属零件毛边打磨装置,包括机体、打磨片以及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处理箱,所述底座的上端位于处理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处理箱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废料盒,所述废料盒远离所述处理箱内部底部的一端设置有电磁吸面。
优选为:所述废料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根钢管,所述钢管内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磁柱。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在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处理箱,在处理箱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废料盒,在废料盒远述处理箱内部底部的一端设置有电磁吸面,通过设置有电磁吸面,能够解决金属屑不能有效收集的技术效果,防止金属屑四处飘洒,从而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进一步设置为,在废料盒内部固定安装若干根钢管,在钢管中设置有磁柱,通过设置多根磁柱,加强了废料盒的磁力,从而提高了吸附金属屑的能力,进一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解决了金属屑不能很好收集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的中部内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侧均匀分布有散热孔,所述电机输出端设置有所述打磨片,且所述打磨片的一侧上端设置有吸尘孔,所述吸尘孔的上端设置有吸尘扇,且所述吸尘扇的上端设置有吸尘管道,所述机体的顶端外壁设置有储尘室,且所述储尘室的顶端设置有储尘室盖,所述储尘室盖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铰链,且所述储尘室盖的另一侧外壁设置有把手,所述打磨片的中部设置有螺丝,且所述打磨片的下端外侧贴合有海绵垫。
优选为:所述废料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根钢管,所述钢管内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磁柱。
优选为:所述机体的水平中轴线对称分布有防滑纹,且所述机体的外壁与所述防滑纹相互贴合,所述散热孔沿所述电机的外部均匀分布。
优选为:所述吸尘孔与所述吸尘扇相互贯通,且所述吸尘管道呈L状。
优选为:海绵垫与打磨片相互贴合。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在电机的外侧设置有散热孔,能够给电机提供一定的散热能力,保证电机的工作环境,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寿命,不会因为高温导致电机长时间处于一个高温的状态;同时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打磨片,在打磨片的一侧上端设置有吸尘孔,吸尘孔的上端设置有吸尘扇,听过设置有吸尘扇以及吸尘孔,能够吸附打磨后产生的金属末,从而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不会因为铁末导致设备产生静电,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工作人员的健康;通过设置有储尘室,能够有效的收集金属末,通过在储尘室的外壁设置有把手,能够方便储尘室的运输,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同时打磨片的下端设置有海绵垫,能够起到一定防止金属屑溅射的作用,从而更易于金属屑的收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打磨片与所述电机输出端设置有打磨头,所述打磨头与所述电机输出端为旋拧连接,所述打磨头的内部设置有旋拧层,所述旋拧层沿所述打磨头的轴线开设有通孔,所述电机输出端一侧的周面上设置有螺纹,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螺纹的大径,所述旋拧层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打磨头通过所述旋拧层旋拧并包裹到所述螺纹的外周。
优选为:所述旋拧层的外周设置有打磨层。
优选为:所述旋拧层拧紧的方向与所述打磨片运行的方向相反。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在打磨片与电机输出端设置有打磨头,所述打磨头与电机输出端为旋拧连接,通过设置有打磨头,方便打磨片固定在电机输出端上,且方便工作人员拆卸打磨片;同时旋拧层拧紧的方向与打磨片运行的方向相反,通过设置拧紧方向相反,能够避免打磨片在运行过程中脱落,从而降低了一定的安全风险,工作人员操作设备时也有一定的保障,通过旋拧层设置为金属材料,能够进一步提高旋拧层的使用寿命,加强旋拧层的抗离心力的能力,进一步保障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中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中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3中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机体10、打磨片20、底座30、处理箱40、安装架50、废料盒60、电磁吸面70、电机80、散热孔90、电机输出端100、吸尘孔110、吸尘扇120、吸尘管道130、储尘室140、储尘室盖150、把手160、海绵垫170、钢管180、磁柱190、防滑纹200、打磨头210、旋拧层220、通孔230、螺纹240、打磨层2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零件毛边打磨装置,包括机体10、打磨片20以及底座3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0的上方设置有处理箱40,所述底座30的上端位于处理箱4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架50,所述处理箱40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废料盒60,所述废料盒60远离所述处理箱40内部底部的一端设置有电磁吸面70。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废料盒6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根钢管180,所述钢管180内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磁柱190。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底座30的上方设置有处理箱40,在处理箱40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废料盒60,在废料盒60远述处理箱40内部底部的一端设置有电磁吸面70,通过设置有电磁吸面70,能够解决金属屑不能有效收集的技术效果,防止金属屑四处飘洒,从而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进一步设置为,在废料盒60内部固定安装若干根钢管180,在钢管180中设置有磁柱190,通过设置多根磁柱190,加强了废料盒60的磁力,从而提高了吸附金属屑的能力,进一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解决了金属屑不能很好收集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2,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机体10的中部内侧设置有电机80,所述电机80的外侧均匀分布有散热孔90,所述电机输出端100设置有打磨片20,且所述打磨片20的一侧上端设置有吸尘孔110,所述吸尘孔110的上端设置有吸尘扇120,且所述吸尘扇120的上端设置有吸尘管道130,所述机体10的顶端外壁设置有储尘室140,且所述储尘室140的顶端设置有储尘室盖150,所述储尘室盖150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铰链,且所述储尘室盖150的另一侧外壁设置有把手160,所述打磨片20的中部设置有螺丝,且所述打磨片20的下端外侧贴合有海绵垫170。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废料盒6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根钢管180,所述钢管180内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磁柱190。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机体10的水平中轴线对称分布有防滑纹200,且所述机体10的外壁与所述防滑纹200相互贴合,所述散热孔90沿所述电机80的外部均匀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吸尘孔110与所述吸尘扇120相互贯通,且所述吸尘管道130呈L状。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海绵垫170与打磨片20相互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电机80的外侧设置有散热孔90,能够给电机80提供一定的散热能力,保证电机80的工作环境,提高了电机80的使用寿命,不会因为高温导致电机80长时间处于一个高温的状态;同时在电机80的输出端设置有打磨片20,在打磨片20的一侧上端设置有吸尘孔110,吸尘孔110的上端设置有吸尘扇120,听过设置有吸尘扇120以及吸尘孔110,能够吸附打磨后产生的金属末,从而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不会因为铁末导致设备产生静电,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工作人员的健康;通过设置有储尘室140,能够有效的收集金属末,通过在储尘室140的外壁设置有把手160,能够方便储尘室140的运输,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同时打磨片20的下端设置有海绵垫170,能够起到一定防止金属屑溅射的作用,从而更易于金属屑的收集。
实施例3,同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打磨片20与所述电机输出端100设置有打磨头210,所述打磨头210与所述电机输出端100为旋拧连接,所述打磨头210的内部设置有旋拧层220,所述旋拧层220沿所述打磨头210的轴线开设有通孔230,所述电机输出端100一侧的周面上设置有螺纹240,所述通孔230的直径小于所述螺纹240的大径,所述旋拧层220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打磨头210通过所述旋拧层220旋拧并包裹到所述螺纹240的外周。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旋拧层220的外周设置有打磨层250。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旋拧层220拧紧的方向与所述打磨片20运行的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打磨片20与电机输出端100设置有打磨头210,所述打磨头210与电机输出端100为旋拧连接,通过设置有打磨头210,方便打磨片20固定在电机输出端100上,且方便工作人员拆卸打磨片20;同时旋拧层220拧紧的方向与打磨片20运行的方向相反,通过设置拧紧方向相反,能够避免打磨片20在运行过程中脱落,从而降低了一定的安全风险,工作人员操作设备时也有一定的保障,通过旋拧层220设置为金属材料,能够进一步提高旋拧层220的使用寿命,加强旋拧层220的抗离心力的能力,进一步保障设备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目前金属屑不能很好的收集在一起,容易四处飘洒的技术问题;解决了目前打磨装置不能有效的散热,长时间工作容易导致电机高温的技术问题;解决了目前打磨装置不能有效的防尘,长时间工作会导致电机漏电,影响电机工作状态的技术问题;解决了目前打磨装置固定打磨片的方式费时、费力,还存在打磨片脱落的技术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金属零件毛边打磨装置,包括机体、打磨片以及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处理箱,所述底座的上端位于处理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处理箱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废料盒,所述废料盒远离所述处理箱内部底部的一端设置有电磁吸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零件毛边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中部内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侧均匀分布有散热孔,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打磨片,且所述打磨片的一侧上端设置有吸尘孔,所述吸尘孔的上端设置有吸尘扇,且所述吸尘扇的上端设置有吸尘管道,所述机体的顶端外壁设置有储尘室,且所述储尘室的顶端设置有储尘室盖,所述储尘室盖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铰链,且所述储尘室盖的另一侧外壁设置有把手,所述打磨片的中部设置有螺丝,且所述打磨片的下端外侧贴合有海绵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零件毛边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根钢管,所述钢管内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磁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零件毛边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水平中轴线对称分布有防滑纹,且所述机体的外壁与所述防滑纹相互贴合,所述散热孔沿所述电机的外部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零件毛边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孔与所述吸尘扇相互贯通,且所述吸尘管道呈L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零件毛边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海绵垫与打磨片相互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零件毛边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片与所述电机输出端设置有打磨头,所述打磨头与所述电机输出端为旋拧连接,所述打磨头的内部设置有旋拧层,所述旋拧层沿所述打磨头的轴线开设有通孔,所述电机输出端一侧的周面上设置有螺纹,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螺纹的大径,所述旋拧层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打磨头通过所述旋拧层旋拧并包裹到所述螺纹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金属零件毛边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拧层的外周设置有打磨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金属零件毛边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拧层拧紧的方向与所述打磨片运行的方向相反。
CN202023100454.6U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金属零件毛边打磨装置 Active CN2139174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00454.6U CN213917456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金属零件毛边打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00454.6U CN213917456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金属零件毛边打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17456U true CN213917456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53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00454.6U Active CN213917456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金属零件毛边打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174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48479A (zh) 一种具有除尘散热功能的砂轮
CN211708915U (zh) 带有固定夹具的打磨抛光设备
CN208162633U (zh) 一种加工细长轴类工件的拉压式尾座机构
CN213917456U (zh) 一种金属零件毛边打磨装置
CN207171778U (zh) 一种长寿命研磨机
CN214109969U (zh) 一种新型砂轮机
CN207326741U (zh) 一种磨床用防护罩
CN211232156U (zh) 一种霍尔传感器用固定装置
CN209659851U (zh) 一种机电设备散热装置
CN212145852U (zh) 一种带吸尘装置的机械加工用抛光机
CN206405483U (zh) 一种高精度数铣加工中间件
CN211565462U (zh) 一种金属棒材打磨设备
CN209358341U (zh) 一种安装有过载保护器的电机防护装置
CN208099942U (zh) 一种自动化机床用组合式防护罩
CN207737981U (zh) 一种螺旋轴三级密封装置
CN108044428B (zh) 高效板面加工装置
CN216633846U (zh) 一种高速钢加工用除锈抛光装置
CN213498435U (zh) 一种圆形工件表面处理用抛光平磨装置
CN211414770U (zh) 一种研磨机用研磨轮
CN206845699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离合器轴承
CN215201522U (zh) 一种防护型砂布轮
CN212653208U (zh) 一种金属模具加工用具有散热结构的打磨装置
CN217750883U (zh) 一种镁铝合金表面处理用打磨装置
CN219027058U (zh) 一种数控砂轮机
CN216066653U (zh) 一种可实现快速冷却功能的缸体加工用数控车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