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08664U - 口罩打片的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口罩打片的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08664U
CN213908664U CN202022774272.0U CN202022774272U CN213908664U CN 213908664 U CN213908664 U CN 213908664U CN 202022774272 U CN202022774272 U CN 202022774272U CN 213908664 U CN213908664 U CN 213908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nose bridge
bridge strip
nos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7427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喜
袁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Futa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Fut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Futa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Fut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7427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08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08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086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罩打片的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包括驱动装置,鼻梁条切断装置、布料折边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分别与鼻梁条切断装置连接,鼻梁条切断装置的一部分与布料折边装置连接;还包括砧座,砧座位于鼻梁条切断装置的一侧,在砧座与鼻梁条牵引机构和布料以及折边装置之间设有引导布料一端折弯的第一通道。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口罩打片的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口罩打片的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一般采用布料制成。
现有的一种口罩生产线,包括机架、布料封边装置、布料折叠装置、横封切装置和耳带焊接装置,布料封边装置、布料折叠装置、横封切装置和耳带焊接装置自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机架上。工作时,先由布料封边装置对布料进行封边,并将鼻梁条加入布料的封边部位中;接着,由布料折叠装置对口罩布料进行折叠,在布料所需位置上形成褶皱;然后,由横封切装置在口罩布料的横封部位进行横封及分切,制成口罩本体;上述过程称为打片。最后,由耳带焊接装置将耳带与打片的口罩本体焊接,制成口罩。
在上述的口罩生产线中,当布料经过鼻梁条上料装置时,鼻梁条上料装置将鼻梁条送至口罩布料的一侧边沿上,鼻梁条在口罩布料的带动下一起自前至后移动。当口罩布料经过布料折边器时,布料折边器对口罩布料的两侧部位进行折边(此时鼻梁条包裹在其中一折边部位中)。当折边后的口罩布料经过布料熔接装置时,布料熔接装置对口罩布料两侧的折边部位进行熔接,并将鼻梁条封合在口罩布料中,完成封边工序。上述口罩布料封边装置虽然能够自动完成对口罩布料的封边工序,并将鼻梁条加入口罩布料中,但是,鼻梁条在布料的带动下移动的过程中,其与口罩布料的相对位置容易发生偏移,造成布料熔接装置无法对口罩布料的折边部位进行顺利熔接,影响口罩的封边质量。
另外,上述罩生产线需要多个驱动器来驱动各部个部分,例如,布料封边装置、布料折叠装置、横封切装置均各自需要一个驱动器,这样的结构不但使设备本身的结构复杂,而且所需成本高。
此外,上述对布料进行折边的布料封边装置结构非常复杂,成本也很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口罩打片的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
口罩打片的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包括驱动装置,鼻梁条切断装置、布料折边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鼻梁条牵引机构分别与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连接,鼻梁条切断装置的一部分与布料折边装置连接;
还包括砧座,砧座位于鼻梁条切断装置的一侧,在砧座与鼻梁条牵引机构和布料折边装置之间设有引导布料一端折弯的第一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布料在折边时,布料的一端进入第一通道,布料的另一端进入到布料折边装置,布料的一端在经过第一通道时被折弯,布料的另一端在经过布料折边装置时被折弯。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砧座与鼻梁条牵引机构和布料折边装置之间形成的第一通道,来折弯布料的一端,这样无需在布料折边装置上另外设置板金件来折弯布料的一端,有利于缩小布料折边装置的体积以及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口罩打片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布料折叠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与布料封边装置、牵引装置、切断装置以及驱动装置装配后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与布料封边装置、牵引装置、切断装置以及驱动装置装配后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微调机构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口罩打片机配备有输送机的示图;
附图中的标记:
10为机架本体,11为布料架,12为鼻梁条架,13为压板;
20为第一支架,21为上辊,22为第一锥体部件,23为下辊,24为第二锥体部件,26为左支架,27为右支架,28为第一压板,29为第二压板;
30为砧座,30a为第一通道,31为第一安装板,32为第一支座,33为第一转轴,34为第一牵引轮,35为第二安装板,36为第二支座,37为第二转轴,38为第一切刀座,39为第一切刀,40为筒体,41为底板,42为面板,43为侧板,44为第二通道,45为第三通道,46 为第一压边板,47为第二压边板;
50为模具辊,51为超声波机构;
60为上引导辊,61为下引导辊;
70为刀辊,71为切刀,72为砧辊;
80为第一传动机构,81为第二传动机构、82为第三传动机构、83为第四传动机构、84 为第一中间传动机构,85为第二中间传动机构,86为驱动器,87为第五传动机构,88为第三中间传动机构;
90为连接辊,91为第一摆动架,92为第二摆动架,93为微调辊,94为丝杆,95为导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口罩打片机,包括机架、布料折叠装置、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布料封边装置、牵引装置、切断装置以及驱动装置,布料折叠装置、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布料封边装置、牵引装置、切断装置分别设置于机架上,下面对每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机架包括机架本体10、多个布料架11、鼻梁条架12,布料架11与机架本体10连接,鼻梁条架12和面料架11连接。布料架11上设有压板13,压板13用于压制支承在布料架上的布料辊,避免布料辊松散,以便使布料辊在放料时保持张紧力。
如图1和图2所示,布料折叠装置包括褶皱机构以及位于褶皱机构下游的平压机构。所述褶皱机构包括第一支架20、上褶皱辊、下褶皱辊,上褶皱辊和下褶皱辊的两端均枢轴连接于第一支架20上。
如图1和图2所示,上褶皱辊包括上辊21以及设置于上辊21上的多个第一锥体部件22,下褶皱辊包括下辊23以及设置于下辊23上的多个第二锥体部件24,第一锥体部件22的一端与第二锥体部件24的一端配合形成用于布料的第一折痕部25,当布料从上褶皱辊和下褶皱辊之间通过时,布料被第一折痕部25压制出折痕的同时,并且由于第一锥体部件22和第二锥体部件24的形状为锥形的原故,在布料上形成折痕的同时形成褶皱。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锥体部件22和第二锥体部件24的布置方向是相反的,例如,第一锥体部件22从左端至右端的外径是逐渐增大的,第二锥体部件24从左端至右端的外径是逐渐减小的,由此使得第一锥体部件22的一端与第二锥体部件24的一端配合后形成用于布料的第一折痕部25。
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第一锥体部件22沿着上辊21的轴向呈连续布置,多个第二锥体部件24沿着下辊23的轴向呈连续布置,这样有利于节省空间,减小褶皱机构的体积。
如图1和图2所示,平压机构包括左支架26、右支架27、第一压板28、第二压板29,第一压板28的一端与左支架26固定,第二压板29的一端与右支架27固定,第一压板28和第二压板29呈交错布置。被褶皱机构压制出褶皱的布料经过第一压板28和第二压板29之间的间隙后,布料上的褶皱被第一压板28和第二压板29挤压,使得褶皱趋于平整的状态。
如图1和图3以及图4所示,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包括鼻梁条切断装置、布料折边装置、砧座30,鼻梁条切断装置的一部分与布料折边装置连接,砧座位于鼻梁条切断装置的一侧,在砧座与鼻梁条牵引机构和布料折边装置之间设有引导布料一端折弯的第一通道30a。优先地,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布置于布料折叠装置的下游。
如图3至图5所示,鼻梁条切断装置包括牵引鼻梁条移动的鼻梁条牵引机构、位于鼻梁条牵引机构下游的鼻梁条切断机构,鼻梁条牵引机构与第一传动机构80连接,鼻梁条切断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81连接。
如图3至图5所示,鼻梁条牵引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31、第一支座32、第一转轴33、第一牵引轮34,第一安装板31与机架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板31优先与机架本体10固定。第一支座32与第一安装板31配合,第一转轴33与第一支座32配合,第一牵引轮34与第一转轴33连接。本实施例中鼻梁条牵引机构的数量优先采用两个。
如图3至图5所示,鼻梁条切断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板35、第二支座36、第二转轴37、位于砧座30一侧的第一切刀座38、第一切刀39,第二安装板与机架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板35优先与机架本体10固定。第二支座36与第二安装板35配合;第二转轴37与第二支座36 配合;第一切刀座39的一端与第二转轴37连接,第一切刀座38上设有沿径向布置的第一刀槽。第一切刀39位于第一刀槽中,第一切刀39与第一切刀座38固定。第二转轴37与驱动装置中的第二传动机构81连接。
如图3至图5所示,鼻梁条在第一牵引轮34和砧座30的作用下被牵引至第一切刀座38 与砧座30之间,第二转轴37转动时,第一切刀39跟随第一切刀座38旋转,从而鼻梁条被第一切刀39切断。本实施例中,将鼻梁条牵引机构以及鼻梁条切断机构集成在一起,并且通过驱动装置中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的配合,使鼻梁条牵引机构和鼻梁条切断机构工作,不但减小了鼻梁条切断装置占用空间,而且还节约了成本。
如图3至图5所示,优选地,第一切刀座38由两个弓形刀座组成,两个弓形刀座之间留有形成第一刀槽的间距,从而使得第一切刀37的一部分容纳于该第一刀槽中,沿着弓形刀座的径向开设螺钉孔,螺钉孔贯穿至第一刀槽,螺钉穿过螺钉孔与第一切刀37连接,将第一切刀37与第一切刀座38紧固成一体。
如图3至图5所示,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将切断后的鼻梁条引导至布料一端折弯范围内的导向筒体40,筒体40上的输入口至输出口的内径逐步缩小,使得筒体40的内孔为锥孔,该筒体呈40锥形。当鼻梁条被第一切刀37切断后,在旋转的第一切刀37的作用下将鼻梁条推送到筒体40内,鼻梁条通过筒体40后,输出到折边后的布料的范围内,正好被所折的边所覆盖,布料在经过布料封边装置焊接后,鼻梁条完全被包裹在布料内,籍此成为支撑口罩的筋条。
如图3至图5所示,布料折边装置包括底板41、面板42、侧板43,面板42与砧座30 连接,在面板42与底板41之间设有供布料的一部分通过的第二通道44;面板42与底板41 固定,在侧板43与底板41和面板42之间设有引导布料另一端折弯的第三通道45。
如图3至图5所示,布料在折边时,布料的中部进入第二通道44,布料的一端进入第一通道30a,布料的另一端进入到第三通道45,布料的一端在经过第一通道30a时被折弯,布料的另一端在经过第三通道45时被折弯。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砧座30a与鼻梁条牵引机构和布料折边装置之间形成的第一通道30a,来折弯布料的一端,这样无需另外设置板金件与面板的配合来折弯布料的一端,有利于缩小布料折边装置的体积以及降低成本。
如图3至图5所示,布料折边装置还包括将布料折边装置折边后的布料的两端进行压制的压边机构,该压边机构包括与底板41固定的第一压边板46,与底板41固定的第二压边板 47,第一压边板46对经过该第一压边板46的布料的一端进行压制,第二压边板47对经过该第二压边板47的布料另一端进行压制。
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压边板46的一部分为平直部,第一压边板46的另一部分为弧形部,第一压边板46的平直部与底板41固定,第一压边板46的弧形部用于对布料的一端进行压制,即布料的一端经折弯后形成折弯部,该折弯部经过弧形部与底板41之间的空间时,被弧形部所压制,使布料一端的折弯部趋于平整的状态。
如图3至图5所示,第二压边板47的一部分为平直部,第二压边板47的另一部分为U形部,第二压边板47的平直部与底板41固定,第二压边板47的U形部用于对布料的另一端进行压制,即,布料的另一端经折弯后形成折弯部,该折弯部经过U形部的槽体时,被U形部所压制,使布料另一端的折弯部趋于平整的状态。
如图3至图5所示,布料封边装置包括模具辊50、与模具辊50配合将布料的折边与布料焊接成一体的超声波机构51,模具辊50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撑在机架上,模具辊50的两端与机架本体1枢轴连接,模具辊50与第二传动机构连接,模具辊50在第二传动机构的驱使下转动。超声波机构51的一端与机架本体1固定连接,超声波机构51的另一端为与模具辊50配合的工作端。优选地,布料封边装置布置于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的下游。
如图3至图5所示,牵引装置包括上引导辊60、下引导辊61,上引导辊60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撑在机架上,下引导辊61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撑在机架上。上引导辊60和下引导辊61分别与机架本体1枢轴连接,牵引装置对布料施加牵引作用力,使布料按照设定的速度移动,布料在移动过程中被布料折叠装置、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布料封边装置处理。优选地,牵引装置布置于布料封边装置的下游。
如图3至图5所示,切断装置包括刀辊70、切刀71、砧辊72,刀辊70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刀辊70的两端枢轴连接在机架本体1上,切刀71安装在刀辊70上;在刀辊 70上设有沿刀辊70轴向布置的刀槽,切刀71的一部分位于刀槽中且与刀辊70固定。砧辊 72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砧辊72的两端枢轴连接在机架本体1上。切断装置将牵引装置推送来的布料切成片,每一片即为口罩本体。刀辊70每转一圈,切刀71与砧辊72配合完成一次切断工作,即每转一圈就可获得一片口罩本体,将口罩本体与耳带焊接后成为口罩成品。
如图3至图5所示,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机构80、第二传动机构81、第三传动机构82、第四传动机构83、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一中间传动机构84、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二中间传动机构85、驱动器86,下面对驱动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传动机构80及第二传动机构81分别与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连接,第一传动机构80与鼻梁条处理装置中的第一转轴33连接,第一传动机构80优先采用齿轮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81与鼻梁条处理装置中的第二转轴37连接,第二传动机构81 还与第一传动机构配合。第二传动机构81优先由皮带传动机构和齿轮传动机构组成,在第二转轴37上即安装了皮带轮,又安装了齿轮,该齿轮与第一传动机构80中的齿轮配合。第二传动机构81还与布料封边装置连接,第二传动机构81的另一个皮带轮与布料封边装置中的模具辊50连接。
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三传动机构82与牵引装置连接,第三传动机构82优先采用齿轮传动机构,在牵引装置中的上引导辊60和下引导辊61上分别安装一个齿轮,并且这两个齿轮相互配合。第四传动机构83与切断装置连接;第四传动机构83优先采用齿轮传动机构,在切断装置中的刀辊70和砧辊72上分另安装一个齿轮,并且这两个齿轮相互配合。
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中间传动机构84分别与第二传动机构和第三传动机构配合,第一中间传动机构84为由齿轮和轴组成,轴的一端与齿轮连接,轴的另一端与机架本体1连接,第一中间传动机构84中的齿轮与第二传动机构和第三传动机构中的齿轮分别配合。
如图3至图5所示,第二中间传动机构85分别与第三传动机构和第四传动机构配合;第二中间传动机构85同样由齿轮和轴组成,轴的一端与齿轮连接,轴的另一端与机架本体1连接,第二中间传动机构85中的齿轮与第三传动机构和第四传动机构中的齿轮分别配合。
驱动器86与第一传动机构80配合,或者驱动器86与第二传动机构81配合,或者驱动器86与第三传动机构82配合,或者驱动器86与第四传动机构83配合,或者驱动器86与第一中间传动机构84配合,或者驱动器86与第二中间传动机构85配合。本实施例中,驱动器86优先与第三传动机构82配合。驱动器86包括电机、皮带以及齿轮,电机的输出端与齿轮连接,皮带与齿轮连接,皮带与第三传动机构82中的齿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a),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的型还包括位于所述切断装置上游的微调机构,该微调机构包括连接辊90、第一摆动架91、第二摆动架92、微调辊93、丝杆94,连接辊的90两端分别与机架枢轴连接,第一摆动架91的一端与连接辊90枢轴连接,第二摆动架92的一端与连接辊90枢轴连接,微调辊93的一端与第一摆动架92枢轴连接,微调辊93的另一端与第二摆动架92枢轴连接,丝杆94的一端与机架可转动连接,在机架本体1上安装有轴承,丝杆94的一端与轴承连接,丝杆94的另一端与第一摆动架91或第二摆动架92螺纹连接。
如图4至图6所示,当转动丝杆94时,丝杆94使第一摆动架92摆动,第一摆动架92带动第二摆动架92和微调辊93摆动,经过焊接的布料经过微调机构,由于微调机构的摆动,使得布料进入到切断装置中的被切断部位发生改变,从而在微调机构的调整作用下,口罩本体的尺寸获得改变。
(b),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位于切断装置下游以将切断装置切断的口罩本体导出的导出装置95、第五传动机构87、第三中间传动机构88,导出装置98的两端与机架枢轴连接,第五传动机构87与导出装置95连接,第三中间传动机构88分别与第四传动机构83和第五传动机构87配合。导出装置95包括上导辊和下导辊,第五传动机构87和第三中间传动机构88均为齿轮传动机构。
(c),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口罩本体的输送机100,该输送机100将导出装置95导出的口罩本体输送至指定位置。

Claims (8)

1.口罩打片的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包括驱动装置,鼻梁条切断装置、布料折边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鼻梁条牵引机构分别与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鼻梁条切断装置的一部分与布料折边装置连接;
还包括砧座,砧座位于鼻梁条切断装置的一侧,在砧座与鼻梁条牵引机构和布料折边装置之间设有引导布料一端折弯的第一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打片的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鼻梁条切断装置包括:
牵引鼻梁条移动的鼻梁条牵引机构,鼻梁条牵引机构与第一传动机构连接;
位于鼻梁条牵引机构下游的鼻梁条切断机构,鼻梁条切断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罩打片的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鼻梁条牵引机构包括:
第一安装板,该第一安装板与机架固定连接;
第一支座,该第一支座与第一安装板配合;
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第一支座配合;
第一牵引轮,第一牵引轮与第一转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罩打片的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鼻梁条切断机构包括:
第二安装板,该第二安装板与机架固定连接;
第二支座,该第二支座与第二安装板配合;
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第二支座配合;
位于砧座一侧的第一切刀座,第一切刀座的一端与第二转轴连接,第一切刀座上设有沿径向布置的第一刀槽;
第一切刀,第一切刀位于第一刀槽中,第一切刀与第一切刀座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罩打片的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鼻梁条切断机构还包括:
将切断后的鼻梁条引导至布料一端折弯范围内的导向筒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打片的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布料折边装置包括:
底板;
面板,面板与砧座连接,在面板与底板之间设有供布料的一部分通过的第二通道;
侧板,面板与底板固定,在侧板与底板和面板之间设有引导布料另一端折弯的第三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口罩打片的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布料折边装置还包括将布料折边装置折边后的布料的两端进行压制的压边机构,该压边机构包括:
与底板固定的第一压边板,第一压边板对经过该第一压边板的布料的一端进行压制;
与底板固定的第二压边板,第二压边板对经过该第二压边板的布料另一端进行压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打片的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配合。
CN202022774272.0U 2020-11-26 2020-11-26 口罩打片的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 Active CN213908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74272.0U CN213908664U (zh) 2020-11-26 2020-11-26 口罩打片的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74272.0U CN213908664U (zh) 2020-11-26 2020-11-26 口罩打片的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08664U true CN213908664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44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74272.0U Active CN213908664U (zh) 2020-11-26 2020-11-26 口罩打片的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086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14175A (zh) * 2022-07-26 2022-10-21 东莞市南方力劲机械有限公司 一拖一平面外耳带生产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14175A (zh) * 2022-07-26 2022-10-21 东莞市南方力劲机械有限公司 一拖一平面外耳带生产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95180U (zh) 编织袋缝边机
CN213908664U (zh) 口罩打片的布料和鼻梁条处理装置
CN111493433A (zh) 口罩生产线
CN212325571U (zh) 一种全自动高速平面耳戴式防护口罩生产线
CN111280530B (zh) 一种口罩生产线
CN111391346B (zh) 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
CN112315070A (zh) 一种全自动头戴式n95口罩制造机
CN214229974U (zh) 口罩打片机
CN212414853U (zh) 一种口罩机
CN111941869A (zh) 一种全自动头戴式n95口罩机
CN112056658A (zh) 一种口罩的制造方法及口罩机
CN212101209U (zh) 口罩主体自动折叠生产机
CN213604690U (zh) 一种半成品衣袖的生产装置
CN212889029U (zh) 一种全自动头戴式n95口罩机
CN211105693U (zh) 全自动n95口罩打片机
CN112107068B (zh) 一种半成品衣袖的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
CN212545786U (zh) 弹力布口罩纵向一次成形机
CN114771030A (zh) 可断带式保温立体制袋机
CN212795248U (zh) 多层贴合圆刀模切机
CN109171072B (zh) 一种手术服的生产方法及装置
CN217851517U (zh) 一种口罩折叠封边机构
CN113081489A (zh) 一种卫生巾三折装置
CN111165961A (zh) 一次性口罩机
CN214207280U (zh) 一种全自动头戴式n95口罩制造机
CN214759223U (zh) 一种一次性短裤自动成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