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77059U - 一种用于交通工程带语音提示的智能红绿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交通工程带语音提示的智能红绿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77059U
CN213877059U CN202023052255.2U CN202023052255U CN213877059U CN 213877059 U CN213877059 U CN 213877059U CN 202023052255 U CN202023052255 U CN 202023052255U CN 213877059 U CN213877059 U CN 2138770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ffic light
traffic
bevel gear
controller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5225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远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305225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770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770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770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交通工程带语音提示的智能红绿灯系统,包括底座、支撑柱、感应柱、红外感应器、重力感应器、电控箱、控制器、三脚架、语音装置、电机、锥齿轮一、锥齿轮二、螺纹杆、滑槽、滑块一、螺套一、滑块二、螺套二、活动杆、支撑板和红绿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红绿灯的壳体上方设置有挡雨板,便于防止电路短路,红外感应器和重力感应器的输出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进行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语音装置和红绿灯的输入端相连,便于实现对该红绿灯系统的智能控制,感应柱上设置有两个红外感应器,避免因为身高问题导致红外感应器无法检测,重力感应器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一层保护软垫,便于提高对重力感应器的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交通工程带语音提示的智能红绿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绿灯系统,具体为一种用于交通工程带语音提示的智能红绿灯系统,属于交通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道路上的车子是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道路的交通压力是越来越大。交通事故也是时常在人们的周围发生,交通事故在城市道路上发生在红绿灯路口的事故要占据事故的百分之七十左右,经常都是因为抢红灯造成的车祸,近来,由于不遵守红绿灯交通规则而导致大量的交通事故已成为焦点,红绿灯文明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遵守红绿灯交通规则不仅体现一个人的素养,而且可以保障行人的生命安全。传统的红绿灯通常是固定在一个位置,无法进行高度的调节,检修起来较为麻烦,而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为手动去触发而使得红绿灯状态变化,对于一些残疾人士或者老人还不够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交通工程带语音提示的智能红绿灯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交通工程带语音提示的智能红绿灯系统,包括底座、支撑柱、感应柱、红外感应器、重力感应器、电控箱、控制器、三脚架、语音装置、电机、锥齿轮一、锥齿轮二、螺纹杆、滑槽、滑块一、螺套一、滑块二、螺套二、活动杆、支撑板和红绿灯;所述底座、支撑柱和红绿灯构成该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接有支撑柱,且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固接在地面上的感应柱,所述感应柱靠近支撑柱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红外感应器,所述底座与感应柱之间地面的表面设置有重力感应器,所述支撑柱靠近感应柱的一侧侧壁上固接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支撑柱的另一侧上方固定安装有三脚架,所述三脚架的上表面通过紧固螺栓固接有语音装置,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接有锥齿轮一,所述锥齿轮一的一侧设置有与之齿轮啮合的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二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位于支撑柱的内侧,所述支撑柱的两侧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一和滑块二,两个所述滑块一之间通过连接块固接有螺套一,两个所述滑块二之间通过连接块固定安装有螺套二,所述螺套一与所述螺套二均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螺套一的上方固定设置有两跟活动杆,两个所述活动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红绿灯。
优选的,为了便于防止雨水进入到红绿灯装置内部,造成内部电路短路,所述红绿灯的壳体上方设置有挡雨板,且红绿灯的安装孔内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为了便于实现对该红绿灯系统的智能控制,使用更加方便,所述红外感应器和重力感应器的输出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进行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语音装置和红绿灯的输入端相连。
优选的,为了便于使得螺套一和螺套二能够同步进行升降,提高活动杆的稳定性,所述滑块一与螺套一以及滑块二与螺套二之间均设置有连接块,且两个连接块之间固接有连接杆。
优选的,为了便于对一些特殊人群诸如残疾人士或者老人进行监测,避免因为身高问题导致红外感应器无法检测,从而耽误行人过路口,所述感应柱上设有用于触发控制器控制红绿灯状态变化的开关,且感应柱上设置有两个红外感应器,两个红外感应器的高度不同。
优选的,为了便于提高对重力感应器的保护,从而保证该红绿灯智能系统能够持久工作,所述重力感应器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一层保护软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用于交通工程带语音提示的智能红绿灯系统设计合理,红绿灯的壳体上方设置有挡雨板,且红绿灯的安装孔内设置有密封圈,便于防止雨水进入到红绿灯装置内部,造成内部电路短路,红外感应器和重力感应器的输出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进行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语音装置和红绿灯的输入端相连,便于实现对该红绿灯系统的智能控制,使用更加方便,滑块一与螺套一以及滑块二与螺套二之间均设置有连接块,且两个连接块之间固接有连接杆,便于使得螺套一和螺套二能够同步进行升降,提高活动杆的稳定性,感应柱上设有用于触发控制器控制红绿灯状态变化的开关,且感应柱上设置有两个红外感应器,两个红外感应器的高度不同,便于对一些特殊人群诸如残疾人士或者老人进行监测,避免因为身高问题导致红外感应器无法检测,从而耽误行人过路口,重力感应器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一层保护软垫,便于提高对重力感应器的保护,从而保证该红绿灯智能系统能够持久工作高对刀杆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红绿灯系统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红绿灯支柱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柱,3、感应柱,4、红外感应器,5、重力感应器,6、电控箱,7、控制器,8、三脚架,9、语音装置,10、电机,11、锥齿轮一,12、锥齿轮二,13、螺纹杆,14、滑槽,15、滑块一,16、螺套一,17、滑块二,18、螺套二,19、活动杆,20、支撑板和21、红绿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交通工程带语音提示的智能红绿灯系统,包括底座1、支撑柱2、感应柱3、红外感应器4、重力感应器5、电控箱6、控制器7、三脚架8、语音装置9、电机10、锥齿轮一11、锥齿轮二12、螺纹杆13、滑槽14、滑块一15、螺套一16、滑块二17、螺套二18、活动杆 19、支撑板20和红绿灯21;所述底座1、支撑柱2和红绿灯21构成该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接有支撑柱2,且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固接在地面上的感应柱3,所述感应柱3靠近支撑柱2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红外感应器4,所述底座1与感应柱3之间地面的表面设置有重力感应器5,所述支撑柱2靠近感应柱3的一侧侧壁上固接有电控箱6,所述电控箱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7,所述支撑柱2的另一侧上方固定安装有三脚架8,所述三脚架8的上表面通过紧固螺栓固接有语音装置9,所述底座1 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上固接有锥齿轮一11,所述锥齿轮一11的一侧设置有与之齿轮啮合的锥齿轮二12,所述锥齿轮二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 13位于支撑柱2的内侧,所述支撑柱2的两侧侧壁上设置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一15和滑块二17,两个所述滑块一15 之间通过连接块固接有螺套一16,两个所述滑块二17之间通过连接块固定安装有螺套二18,所述螺套一16与所述螺套二18均与螺纹杆13螺纹连接,所述螺套一16的上方固定设置有两跟活动杆19,两个所述活动杆19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0,所述支撑板20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红绿灯21。
所述红绿灯21的壳体上方设置有挡雨板,且红绿灯21的安装孔内设置有密封圈,便于防止雨水进入到红绿灯21装置内部,造成内部电路短路,所述红外感应器4和重力感应器5的输出端均与控制器7的输入端进行连接,控制器7的输出端分别与语音装置9和红绿灯21的输入端相连,便于实现对该红绿灯系统的智能控制,使用更加方便,所述滑块一15与螺套一 16以及滑块二17与螺套二18之间均设置有连接块,且两个连接块之间固接有连接杆,便于使得螺套一16和螺套二18能够同步进行升降,提高活动杆19的稳定性,所述感应柱3上设有用于触发控制器7控制红绿灯状态变化的开关,且感应柱3上设置有两个红外感应器4,两个红外感应器4的高度不同,便于对一些特殊人群诸如残疾人士或者老人进行监测,避免因为身高问题导致红外感应器4无法检测,从而耽误行人过路口,所述重力感应器5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一层保护软垫,便于提高对重力感应器5的保护,从而保证该红绿灯智能系统能够持久工作。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种用于交通工程带语音提示的智能红绿灯系统时,首先将该智能红绿灯系统根据实际需要固定在合适的位置,然后根据现场情况对红绿灯21的高度进行调节,打开电机10,通过螺纹杆13和螺套一16 和螺套二18之间的配合作用来实现对红绿灯21的升降,为后期的检修也提供了方便,当感应柱3一侧站有行人时,重力感应装置5会感应到重力增加,进而触发控制器7控制红外感应器4扫描是否存在行人,进一步进行核实行人是否在感应柱3附近的感应区内,避免行人只是通过了感应区而没有要过马路的意图的情况。当红外感应器4感应到确实有行人存在,且在发送触发信号给控制器7前,重力感应装置5所感应到的重力没有减少,则通过控制器7发送红绿灯21状态变化的控制信号,在数秒的延时后,红绿灯21 状态进行转换,与此同时控制器7控制语音装置9发出提醒,以用来提示行人过马路,改善了传统手控红绿灯使用的麻烦,设置的语音装置9对于一些老人也有很好的提醒作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用于交通工程带语音提示的智能红绿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柱(2)、感应柱(3)、红外感应器(4)、重力感应器(5)、电控箱(6)、控制器(7)、三脚架(8)、语音装置(9)、电机(10)、锥齿轮一(11)、锥齿轮二(12)、螺纹杆(13)、滑槽(14)、滑块一(15)、螺套一(16)、滑块二(17)、螺套二(18)、活动杆(19)、支撑板(20)和红绿灯(21);所述底座(1)、支撑柱(2)和红绿灯(21)构成该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接有支撑柱(2),且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固接在地面上的感应柱(3),所述感应柱(3)靠近支撑柱(2)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红外感应器(4),所述底座(1)与感应柱(3)之间地面的表面设置有重力感应器(5),所述支撑柱(2)靠近感应柱(3)的一侧侧壁上固接有电控箱(6),所述电控箱(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7),所述支撑柱(2)的另一侧上方固定安装有三脚架(8),所述三脚架(8)的上表面通过紧固螺栓固接有语音装置(9),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上固接有锥齿轮一(11),所述锥齿轮一(11)的一侧设置有与之齿轮啮合的锥齿轮二(12),所述锥齿轮二(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位于支撑柱(2)的内侧,所述支撑柱(2)的两侧侧壁上设置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一(15)和滑块二(17),两个所述滑块一(15)之间通过连接块固接有螺套一(16),两个所述滑块二(17)之间通过连接块固定安装有螺套二(18),所述螺套一(16)与所述螺套二(18)均与螺纹杆(13)螺纹连接,所述螺套一(16)的上方固定设置有两跟活动杆(19),两个所述活动杆(19)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0),所述支撑板(20)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红绿灯(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通工程带语音提示的智能红绿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绿灯(21)的壳体上方设置有挡雨板,且红绿灯(21)的安装孔内设置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通工程带语音提示的智能红绿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感应器(4)和重力感应器(5)的输出端均与控制器(7)的输入端进行连接,控制器(7)的输出端分别与语音装置(9)和红绿灯(21)的输入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通工程带语音提示的智能红绿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一(15)与螺套一(16)以及滑块二(17)与螺套二(18)之间均设置有连接块,且两个连接块之间固接有连接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通工程带语音提示的智能红绿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柱(3)上设有用于触发控制器(7)控制红绿灯状态变化的开关,且感应柱(3)上设置有两个红外感应器(4),两个红外感应器(4)的高度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通工程带语音提示的智能红绿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感应器(5)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一层保护软垫。
CN202023052255.2U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用于交通工程带语音提示的智能红绿灯系统 Active CN2138770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52255.2U CN213877059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用于交通工程带语音提示的智能红绿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52255.2U CN213877059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用于交通工程带语音提示的智能红绿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77059U true CN213877059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69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52255.2U Active CN213877059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用于交通工程带语音提示的智能红绿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770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16181U (zh) 一种节能实用自动报警道路施工警示牌
CN205665894U (zh) 一种新型行人埋地式太阳能红绿灯
CN206112815U (zh) 一种太阳能智能限高防撞兼充电照明一体式设备
CN213877059U (zh) 一种用于交通工程带语音提示的智能红绿灯系统
CN210627502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太阳能交通灯
CN209779482U (zh) 一种市政交通用警示装置
CN214847122U (zh) 一种基于5g技术的人工智能交通指示装置
CN212582485U (zh) 一种智慧交通用道路指示牌
CN220087531U (zh) 一种节能型路灯
CN210895841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智能交通信号灯
CN210458831U (zh) 用于智能发光砖的带脚底座
CN210621534U (zh) 一种预埋式警示杆
CN210373159U (zh)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led路灯
CN105976611A (zh) 一种可移动的隧道交通监控装置
CN220474151U (zh) 一种高速收费站行人过街安全预警系统
CN207489258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led交通灯
CN216739376U (zh) 太阳能电子路锥
CN201549034U (zh) 智能型夜间施工警示器
CN216663894U (zh) 一种多功能自动化道路安全监控报警一体设备
CN205399272U (zh) 一种道路交通可发光用指示牌
CN211694652U (zh) 一种城市过桥河道风能照明装置
CN220768264U (zh) 一种可升降的室外消防栓
CN213625346U (zh) 一种智能公路限高架
CN217267030U (zh) 一种基于水利工程规划施工用临时警示支架
CN217420766U (zh) 一种交通工程用临时防护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