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76044U - 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876044U CN213876044U CN202021757251.1U CN202021757251U CN213876044U CN 213876044 U CN213876044 U CN 213876044U CN 202021757251 U CN202021757251 U CN 202021757251U CN 213876044 U CN213876044 U CN 2138760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otomultiplier
- sleeve
- debugging
- debugging source
-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包括调试源屏蔽罩,调试源屏蔽罩固定在底座上,第一和第二管座分别设置在调试源屏蔽罩的两端;第一和第二管座中设置有第一及第二套筒;晶体、耦合片及待测光电倍增管依次紧密连接置于第一或第二套筒中,且晶体设置在靠近调试源屏蔽罩的一端;调试源设置在调试源屏蔽罩中,调试源的散射端与晶体贴近;待测光电倍增管的引出线与插座连接;本实用新型将调试源设置在调试源屏蔽罩中,避免了伽马射线外散,有效减少了调试源对操作人员的伤害;通过在调试源屏蔽罩的两端设置管座,在管座中安装套筒,将待测光电倍增管整体固定在套筒中,实现对待测光电倍增管的定位固定,有效提高了检测精度及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测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密度测井是利用化学放射性源向测量地层段发散伽马射线,并通过密度仪器的光电倍增管采集经地层散射后的伽马射线强度来测量地层孔隙度的大小;因此,光电倍增管的质量性能直接决定了密度测井资料的准确性,故对光电倍增管性能的检测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密度仪器来测试光电倍增管的性能,首先拆装非常不便,其次使用的化学放射性源无屏蔽措施,易造成伽马射线外散,致使操作人员被辐射;目前,尚未有更好的测试装置对光电倍增管进行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光电倍增管测试过程,光电倍增管拆卸困难;化学放射性源无屏蔽措施,易造成伽马射线外散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包括底座、调试源屏蔽罩、第一管座、第二管座、第一套筒、第二套筒、晶体、耦合片、调试源及插座;调试源屏蔽罩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第一管座和第二管座分别设置在调试源屏蔽罩的两端;
第一管座中设置有第一套筒,第二管座中设置有第二套筒;晶体、耦合片及待测光电倍增管依次紧密连接置于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中,且晶体设置在靠近调试源屏蔽罩的一端,待测光电倍增管设置在远离调试源屏蔽罩的一端;调试源设置在调试源屏蔽罩中,调试源的散射端与晶体贴近;插座固定在底座上,待测光电倍增管的引出线与插座连接。
进一步的,调试源屏蔽罩包括护壳及盖体;护壳的底部固定在底座上,护壳的两端均开设有套管固定孔;第一管座与其中一个套管固定孔同轴线连通,第二管座与另一个套管固定孔同轴连通;第一套筒贯穿设置在第一管座中,第一套筒的端部固定穿套在护壳其中一个套管固定孔中;第二套筒贯穿设置在第二管座中,第二套筒的端部固定穿套在护壳的另一个套管固定孔中;
护壳的上方两端分别设置有调试源安装孔,调试源安装孔与套管固定孔对应设置,且调试源安装孔的下端与套管固定孔贯通;调试源固定安装在调试源安装孔中,调试源的输出端与晶体连接;盖体固定设置在护壳的上方,盖体与护壳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护壳及盖体均采用高原子序数的钨镍铁材料;其中,钨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0%-95%。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及第三固定套;第一固定套装配在晶体的端部,第二固定套装配在晶体与待测光电倍增管的接合处,第三固定套装配在待测光电倍增管的端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端盖,端盖固定设置在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的端部,且靠近待测光电倍增管一端设置;端盖上设置有出线孔,待测光电倍增管的引出线贯穿出线孔后与插座连接。
进一步的,端盖与待测光电倍增管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一端与端盖连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待测光电倍增管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管座及第二管座的下方均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第一管座及第二管座的上方设置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中设置有顶丝,通过顶丝分别将第一套筒与第一管座固定连接在一起,将第二套筒与第二管座固定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还包括陶瓷接线座,陶瓷接线座固定设置在底座上,陶瓷接线座的一端与待测光电倍增管的引出线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线与插座电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管座的内径为63mm,第二管座的内径为35mm;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的壁厚为2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系统,包括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烘箱、通讯线缆、支架、控制平台及软芯线缆;烘箱中设置有支架,所述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固定设置在支架上;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的输出端通过两路软芯线缆与控制平台的输入端连接;烘箱上设置有烘箱控制面板,烘箱控制面板通过通讯线缆与控制平台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将调试源设置在调试源屏蔽罩中,实现了对化学放射性源的屏蔽,避免了伽马射线外散,有效减少了调试源对操作人员的伤害;通过在调试源屏蔽罩的两端设置管座,在管座中安装套筒,将待测光电倍增管整体固定在套筒中,实现了对待测光电倍增管的定位固定;通过设置两个管座,满足对不同尺寸光电倍增管的检测需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光电倍增管拆装方便,有效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度和检测效率。
进一步的,将调试源屏蔽罩采用护壳和盖体组合,将调试源固定设置在护壳中,通过盖体与护壳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实现了对调试源射线散射的高效屏蔽;通过在护壳的两端设置套管固定孔,实现了对套管的轴向定位,确保了检测装置的稳定性,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度。
进一步的,护壳及盖体采用高原子序数钨镍铁材料,高原子序数钨镍铁材料对伽马射线有极好的吸收和屏蔽作用,有效避免了伽马射线外散,减少了调试源对操作人员的伤害。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三个固定套,实现对调试源、待测光电倍增管及晶体的定位固定,确保了调试源、光电倍增管和晶体在测试过程中的耦合,并能较好的屏蔽调试源较强的伽马射线对外辐射,避免伽马射线外散对测试人员的辐射和伤害。
进一步的,通过在套筒的端部设置端盖,实现了套筒全封闭设置,确保了检测过程不受外界光干扰,有效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度;同时,在端盖上设置出线孔,便于将待测光电倍增管的引出线引出。
进一步的,通过在端盖与待测光电倍增管之间设置压缩弹簧,确保了晶体与待测光电倍增管之间的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采用顶丝将套筒与管座之间紧密固定,确保了套管与管座之间的准确定位。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陶瓷接线座,陶瓷接线座的一端与待测光电倍增管的引出线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线与插座电连接,实现了对待测光电倍增管的快速接线,有效提高了测试效率。
进一步的,采用将第一管座的内径设置为63mm,满足对外径尺寸为33-61mm的光电倍增管的检测;第二管座的内径设置为35mm,满足对检测外径尺寸小于33mm的光电倍增管,其检测范围能够覆盖常见的伽马探测器的光电倍增管尺寸,有效提高了测试装置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系统,通过所述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可以对多组光电倍增管和晶体的依次测试,利用烘箱加温实现对光电倍增管和晶体的温度特性测试,完成光电倍增管的全域能量频谱特性测试。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其操作简便,屏蔽效果好,能有效屏蔽伽马射线外散,消减对操作人员的辐射伤害,实现对光电倍增管的精准测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中的护壳轴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中的护壳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中的护壳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电倍增管测试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调试源屏蔽罩,3第一管座,4第二管座,5第一套筒,6第二套筒,7 晶体,8耦合片,9待测光电倍增管,10第一固定套,11第二固定套,12第三固定套,13端盖,14压缩弹簧,15调试源,16顶丝,17陶瓷接线座,18插座;21护壳,22盖体;101烘箱,102烘箱控制面板,103通讯线缆,104支架,105控制平台,106芯软连线,107芯线快接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包括底座1、调试源屏蔽罩2、第一管座3、第二管座4、第一套筒5、第二套筒6、晶体7、耦合片8、第一固定套10、第二固定套11、第三固定套12、端盖13、压缩弹簧14、调试源15、顶丝16、陶瓷接线座17 及插座18。
底座1水平设置,调试源屏蔽罩2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第一管座3和第二管座4分别水平设置在调试源屏蔽罩2的两端;第一管座3和第二管座4采用中空的圆筒形结构,第一管座 3和第二管座4的内径尺寸不同,用于对不同尺寸规格的光电倍增管进行检测。
第一管座3及第二管座4均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第一管座3中设置有第一套筒5,第二管座4中设置有第二套筒6;第一套筒5及第二套筒6用于对不同尺寸规格的待测光电倍增管 9进行定位;第一管座3及第二管座4的上方设置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中设置有顶丝16,通过顶丝16分别将第一套筒5与第一管座3固定连接在一起,将第二套筒6与第二管座4固定连接在一起;晶体7、耦合片8及待测光电倍增管9依次紧密设置在第一套筒5或第二套筒6中,且晶体7设置在靠近调试源屏蔽罩2的一端,待测光电倍增管9设置在远离调试源屏蔽罩2的一端;调试源15设置在调试源屏蔽罩2中,调试源15的散射端与晶体7连接;陶瓷接线座17固定设置在底座1的上部,插座18固定设置底座1上,陶瓷接线座17的一端与待测光电倍增管9的引出线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线与插座18电连接。
第一固定套10装配在晶体7的端部,第二固定套11装配在晶体7与待测光电倍增管9的接合处,第三固定套12装配在待测光电倍增管9的端部;通过第一固定套10将晶体7与第一套筒5或第二套筒6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二固定套11对晶体7与待测光电倍增管9接合处的固定,通过第三固定套12将待测光电倍增管9与第一套筒5或第二套筒6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三个固定套实现了对待测光电倍增管9及晶体7的有效定位和固定,确保了检测结果的精度;优选的,固定套采用弹性材料制作,其具备一定抗振能力,避免了检测过程待测光电倍增管及晶体的剧烈振动,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端盖13固定设置在第一套筒5或第二套筒6的端部,且靠近待测光电倍增管9的一端设置;通过在第一套筒5或第二套筒的端部设置端盖13,实现了第一套筒5或第二套筒6的全封闭设置,确保了检测过程待测光电倍增管不受外界光干扰,有效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度;端盖13上设置有出线孔,待测光电倍增管9的引出线贯穿出线孔后与陶瓷接线座17连接,待测光电倍增管9的引出线通过插针与陶瓷接线座17焊接固定,通过插头与陶瓷接线座的电连接,实现将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与测试支架或控制平台建立电连接;端盖13与待测光电倍增管9 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14,压缩弹簧14的一端与端盖13连接,压缩弹簧14的另一端与待测光电倍增管9连接,通过在端盖13与待测光电倍增管9之间设置压缩弹簧14,确保了晶体7与光电倍增管9之间的紧密贴合。
调试源屏蔽罩2包括护壳21及盖体22,护壳21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护壳21的两端均开设有套管固定孔,第一管座3与其中一个套管固定孔同轴连通,第一管座3与该套管固定孔的尺寸相匹配;第二管座4与另一个套管固定孔同轴连通,第二管座4与该套管固定孔的尺寸相匹配;第一套筒5贯穿设置在第一管座3中,第一套筒5的端部固定穿套在护壳21 其中一个套管固定孔中;第二套筒6贯穿设置在第二管座4中,第二套筒6的端部固定穿套在护壳21的另一个套管固定孔中。
护壳21的上方两端分别设置有调试源安装孔,调试源安装孔与套管固定孔对应设置,且调试源安装孔的下端与套管固定孔贯通;调试源15固定安装在调试源安装孔中,调试源15 的输出端与晶体7贴近,用于向待测光电倍增管9提供伽马射线;盖体22固定设置在护壳21 的上方,盖体22与护壳21可拆卸密封连接,通过盖体22与护壳21组合,实现对调试源15 的封装,实现了对化学放射性源的屏蔽,避免了伽马射线外散,有效减少了调试源对操作人员的伤害;优选的,护壳21及盖体22均采用高原子序数的钨镍铁材料制作而成,通过采用高原子序数的钨镍铁材料,其中,钨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95%,钨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4,对调试源15发射的伽马射线形成有效屏蔽,避免了伽马射线的外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将调试源设置在调试源屏蔽罩中,实现了对化学放射性源的屏蔽,避免了伽马射线外散,有效减少了调试源对操作人员的伤害;通过在调试源屏蔽罩的两端设置管座,在管座中安装套筒,将待测光电倍增管整体固定在套筒中,实现了对待测光电倍增管的定位固定;通过设置两个管座,满足对不同尺寸光电倍增管的检测需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光电倍增管拆装方便,有效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度和检测效率。
如附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系统,包括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烘箱101、通讯线缆103、支架104、控制平台105、软芯线缆106、芯线快接插头107及电源;烘箱101中设置有支架104,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固定设置在支架104上,待测光电倍增管安装在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中;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的输出端通过两路软芯线缆106与控制平台 105的输入端连接,软芯线缆104的端部设置有芯线快接插头107,通过芯线快接插头107将软芯线缆106的两端分别与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及控制平台105连接;烘箱101上设置有烘箱控制面板102,烘箱控制面板102通过通讯线缆103与控制平台105连接;电源用于为整个系统供电。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包括底座、调试源屏蔽罩、第一管座、第二管座、套管、晶体、耦合片、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第三固定套、端盖、压缩弹簧、调试源、顶丝、陶瓷接线座及插座。
调试源屏蔽罩、第一管座及第二管座分别通过沉头螺钉装配在底座上,第一管座和第二管座分别水平设置在调试源屏蔽罩的两端;第一管座和第二管座均采用中空的圆筒形结构,套筒装配在第一管座或第二管座中,第一管座和第二管座均设置有螺纹通孔,顶丝穿设在螺纹通孔中,通过顶丝将套筒固定在第一管座或第二管座中。
晶体、耦合片及待测光电倍增管依次紧密设置在套管中,且晶体设置在靠近调试源屏蔽罩的一端,待测光电倍增管设置在远离调试源屏蔽罩的一端;第一固定套装配在晶体的端部,第二固定套装配在晶体与待测光电倍增管的接合处,第三固定套装配在待测光电倍增管的端部;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及第三固定套均采用弹性材料制作,使其具有抗振性能,避免待测光电倍增管在套筒中产生振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管座和第二管座分别采用内径大小不同的两种规格管座,以满足对不同尺寸系列的光电倍增管进行检测;其中,第一管座的内径为63mm,第二管座的内径为35mm,套管壁厚为2mm;此时,第一管座适用于检测外径尺寸为33-61mm的光电倍增管,第二管座适用于检测外径为小于33mm的光电倍增管,以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对常见伽马探测器中光电倍增管的检测。
端盖固定在套筒端部,且靠近光电倍增管一侧,端盖实现了对套筒的全封闭设置,确保了检测过程光电倍增管不受外界光干扰,有效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度;端盖上设置有出线孔,待测光电倍增管的引出线贯穿出线孔后与陶瓷接线座焊接固定;端盖与待测光电倍增管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一端与端盖连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待测光电倍增管连接,通过在端盖与待测光电倍增管之间设置压缩弹簧,确保了晶体与光电倍增管之间的紧密贴合。本实施例中,套筒、端盖、底座、第一管座及第二管座均采用铝合金加工制作而成,并对表面进行氧化处理。
调试源屏蔽罩包括护壳及盖体,护壳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护壳的两端均开设有套管固定孔,第一管座与其中一个套管固定孔同轴连通,第一管座与该套管固定孔的尺寸相匹配;第二管座与另一个套管固定孔同轴连通,第二管座与该套管固定孔的尺寸相匹配;套管贯穿设置在第一管座或第二管座中,且套管的端部固定穿套在护壳的套管固定孔中。
护壳的上方两端分别设置有调试源安装孔,调试源安装孔与套管固定孔对应设置,且调试源安装孔的下端与套管固定孔贯通;调试源固定安装在调试源安装孔中,调试源的输出端与晶体贴近,用于向待测光电倍增管提供伽马射线;盖体固定设置在护壳的上方,护壳及盖体上对应设置有螺纹孔,护壳与盖体之间采用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盖体与护壳组合,实现对调试源的封装,实现了对化学放射性源的屏蔽,避免了伽马射线外散,有效减少了调试源对操作人员的伤害;优选的,护壳及盖体均采用高原子序数的钨镍铁材料制作而成,通过采用高原子序数的钨镍铁材料,对调试源发射的伽马射线形成有效屏蔽,避免了伽马射线的外散。
陶瓷接线座固定设置在底座的上部,插座固定设置底座上,陶瓷接线座的一端与待测光电倍增管的引出线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线与插座电连接;优选的,插座采用5芯快接插头,5芯快接插头耐高压2000V。
装配方法
根据所需检测的光电倍增管尺寸选取与之匹配的晶体、第二固定套及耦合片,通过第二固定套将晶体、耦合片及待测光电倍增管依次紧密连接在一起,之后装配在套筒中;并在晶体的端部装配第一固定套,在待测光电倍增管的端部装配第三固定套;在套筒中装入压缩弹簧,将端盖旋入套筒;之后将装有待测光电倍增管的套筒整体放入第一管座或第二管座中,并将套筒的端部伸入护壳的套筒固定孔中;将顶丝旋入管座中,对套筒进行固定;最后,将光电倍增管的引出线引出,连接到陶瓷接线座的接线柱上;将调试源装入护壳的调试源安装孔中,盖上盖体,并采用螺钉将盖体与护壳固定连接,完成对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的组装装配。
本实施例中,护壳及盖体均采用高原子序数的钨镍铁材料制作而成,护壳与盖体之间采用螺钉固定连接,组成调试源屏蔽罩,对调试源射线散射起到高效屏蔽作用;利用护壳实现了对套筒的轴向定位;通过设置管座,实现了对套筒的定位;由于不同测井仪器所使用的探测器不同,相应地光电倍增管的尺寸也不尽相同;因此,通过设置大、小两种规格的管座,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光电倍增管检测;通过在管座上方壁上沿轴向开设两个螺纹通孔,用于安装顶丝对套筒进行固定;套筒的主要作用是对光电倍增管及晶体进行固定,套筒与端盖通过螺纹进行密封,使套筒形成全封闭结构;在其中一个端盖中间为开设出线孔,用于光电倍增管引出线走线使用;压缩弹簧的主要作用是使晶体与光电倍增管贴合紧密;底座上安装有插座,测量时光电倍增管引出线与陶瓷接线座连接,陶瓷接线座与插座通过导线建立电连接,由于与测试台架/控制平台等建立电连接;通过设置固定套对光电倍增管进行定位及固定,固定套采用弹性材质制作,具备一定的抗振能力;针对不同直径的光电倍增管及晶体,需定制不同内径的固定套;测量时不要求光电倍增管与晶体一一匹配,本实施例中晶体采用系列化设置,即一种尺寸规格的晶体匹配尺寸相近的一系列光电倍增管进行检测,尽可能减少系统复杂程度。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系统,包括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烘箱、RS485通讯线缆、支架、控制平台、两路5芯软芯线缆、芯线快接插头及电源;烘箱中设置有支架,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固定设置在支架上,待测光电倍增管安装在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中;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的输出端通过两路5芯软芯线缆与控制平台的输入端连接,5芯软芯线缆的端部设置有芯线快接插头,通过芯线快接插头将5芯软芯线缆的两端分别与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及控制平台连接;烘箱上设置有烘箱控制面板,烘箱控制面板通过RS485通讯线缆与控制平台连接;电源用于为整个系统供电。
使用时,将装配好的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利用芯线快接插头通过两路5芯软芯线缆与控制平台连通,之后将控制平台通过RS485通讯线缆与烘箱控制面板连通;接下来将装配好的装配好的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放入烘箱中的支架上;接通电源,利用电源为整合测试系统进行供电;烘箱控制面板与控制平台通过RS485通讯线缆进行通信,控制平台采用工业一体机控制平台;控制平台用于实时显示和自动控制烘箱控制面板,进而调节烘箱的加热温度;两路被检测光电倍增管输出的脉冲信号进入控制平台进行放大和信号处理,最终将检测结果以数据形式实时显示或记录,完成整个检测过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能够直接屏蔽伽马射线外散,有效消减了调试源对操作人员的伤害;装置结构较为简单,操作简便,有效提高被测器件测试精准度和检验效率;还可以满足不同直径、不同长度光电倍增管的检测需求;另外套筒为全封闭式,能保证光电倍增管不受外界光干扰,实现对光电倍增管的精准测试。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之一,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仅仅受本实施例的限制,还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替换及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调试源屏蔽罩(2)、第一管座(3)、第二管座(4)、第一套筒(5)、第二套筒(6)、晶体(7)、耦合片(8)、调试源(15)及插座(18);调试源屏蔽罩(2)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第一管座(3)和第二管座(4)分别设置在调试源屏蔽罩(2)的两端;
第一管座(3)中设置有第一套筒(5),第二管座(4)中设置有第二套筒(6);晶体(7)、耦合片(8)及待测光电倍增管(9)依次紧密连接置于第一套筒(5)或第二套筒(6)中,且晶体(7)设置在靠近调试源屏蔽罩(2)的一端,待测光电倍增管(9)设置在远离调试源屏蔽罩(2)的一端;调试源(15)设置在调试源屏蔽罩(2)中,调试源(15)的散射端与晶体(7)贴近;插座(18)固定在底座(1)上,待测光电倍增管(9)的引出线与插座(1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试源屏蔽罩(2)包括护壳(21)及盖体(22);护壳(21)的底部固定在底座(1)上,护壳(21)的两端均开设有套管固定孔;第一管座(3)与其中一个套管固定孔同轴线连通,第二管座(4)与另一个套管固定孔同轴连通;第一套筒(5)贯穿设置在第一管座(3)中,第一套筒(5)的端部固定穿套在护壳(21)其中一个套管固定孔中;第二套筒(6)贯穿设置在第二管座(4)中,第二套筒(6)的端部固定穿套在护壳(21)的另一个套管固定孔中;
护壳(21)的上方两端分别设置有调试源安装孔,调试源安装孔与套管固定孔对应设置,且调试源安装孔的下端与套管固定孔贯通;调试源(15)固定安装在调试源安装孔中,调试源(15)的输出端与晶体(7)连接;盖体(22)固定设置在护壳(21)的上方,盖体(22)与护壳(21)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护壳(21)及盖体(22)均采用高原子序数的钨镍铁材料;其中,钨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9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套(10)、第二固定套(11)及第三固定套(12);第一固定套(10)装配在晶体(7)的端部,第二固定套(11)装配在晶体(7)与待测光电倍增管(9)的接合处,第三固定套(12)装配在待测光电倍增管(9)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盖(13),端盖(13)固定设置在第一套筒(5)或第二套筒(6)的端部,且靠近待测光电倍增管(9)一端设置;端盖(13)上设置有出线孔,待测光电倍增管(9)的引出线贯穿出线孔后与插座(18)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端盖(13)与待测光电倍增管(9)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14);压缩弹簧(14)的一端与端盖(13)连接,压缩弹簧(14)的另一端与待测光电倍增管(9)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管座(3)及第二管座(4)的下方均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第一管座(3)及第二管座(4)的上方设置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中设置有顶丝(16),通过顶丝(16)分别将第一套筒(5)与第一管座(3)固定连接在一起,将第二套筒(6)与第二管座(4)固定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陶瓷接线座(17),陶瓷接线座(17)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陶瓷接线座(17)的一端与待测光电倍增管(9)的引出线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线与插座(18)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管座(3)的内径为63mm,第二管座(4)的内径为35mm;第一套筒(5)或第二套筒(6)的壁厚为2mm。
10.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烘箱(101)、通讯线缆(103)、支架(104)、控制平台(105)及软芯线缆(106),所述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采用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烘箱(101)中设置有支架(104),所述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固定设置在支架(104)上;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的输出端通过两路软芯线缆(106)与控制平台(105)的输入端连接;烘箱(101)上设置有烘箱控制面板(102),烘箱控制面板(102)通过通讯线缆(103)与控制平台(105)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57251.1U CN213876044U (zh) | 2020-08-20 | 2020-08-20 | 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57251.1U CN213876044U (zh) | 2020-08-20 | 2020-08-20 | 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876044U true CN213876044U (zh) | 2021-08-03 |
Family
ID=77046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757251.1U Active CN213876044U (zh) | 2020-08-20 | 2020-08-20 | 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87604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65102A (zh) * | 2021-12-02 | 2022-04-01 | 北京中科核安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光电倍增管快速避光封装装置的远程测试系统 |
-
2020
- 2020-08-20 CN CN202021757251.1U patent/CN21387604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65102A (zh) * | 2021-12-02 | 2022-04-01 | 北京中科核安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光电倍增管快速避光封装装置的远程测试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876044U (zh) | 一种光电倍增管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 |
CN105606713A (zh) | 一种锆管棒电磁超声检测探头 | |
JPH0365696A (ja) | 沸騰水型原子炉の熱中性子束検出器用の固定形炉内校正装置 | |
CN101292169B (zh) | 用于测量损耗因数的装置 | |
CN105806957A (zh) | 一种开口小径管内壁及端面检查超声涡流组合探头结构 | |
KR20110053525A (ko) | 변압기 진단용 접속 유닛 | |
CN110780240A (zh) | 光伏组件接线盒连接器检测装置 | |
CN210155234U (zh) | 一种静电测试装置 | |
JP2013195320A (ja) | 放射線測定装置及びその測定方法 | |
CN205789242U (zh) | 一种电力电缆半导电层电阻率测量装置 | |
CN105115993A (zh) | 溶液中铀浓度在线测量装置 | |
CN102315075A (zh) | 一种用于离子迁移谱仪的迁移管模块 | |
CN105486379B (zh) | 可调高能x射线反散射物位测量方法 | |
CN212134961U (zh) | 多探测器核辐射测量仪及核辐射测量仪的手持机构 | |
US3229092A (en) | Fast and slow neutron counter | |
CN219065627U (zh) | 带有屏蔽层的高压线搭接结构及电性设备 | |
CN111123346B (zh) | 核电站拷机测试平台 | |
CN206161566U (zh) | 配电干式变压器绕组材质实时成像无损检测装置 | |
CN219890569U (zh) | 一种抗干扰能力强的紫外辐照计 | |
CN113970781B (zh) | 一种γ能谱测量装置 | |
CN219676303U (zh) | 一种x射线正比计数管封装结构 | |
CN214041557U (zh) | 一种电缆屏蔽测试系统 | |
JP3247371U (ja) | 電池試験コネクタ | |
KR100655575B1 (ko) | 복수의 축소 연료봉 집합체를 구비한 조사시험용 원격계장리그 장치 | |
CN106841699A (zh) | 对绞电缆电磁防护性能测试端接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