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71389U - 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 - Google Patents

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71389U
CN213871389U CN202022199589.6U CN202022199589U CN213871389U CN 213871389 U CN213871389 U CN 213871389U CN 202022199589 U CN202022199589 U CN 202022199589U CN 213871389 U CN213871389 U CN 2138713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olley
pulley
pipeline
pipe
fas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9958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兆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Norun Electromechanical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Norun Electromechanical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Norun Electromechanical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Norun Electromechanical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9958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713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713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713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涉及管道施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套管中敷设管道,传统的敷设方式施工过程复杂,对管道外壁摩擦力较大,容易损坏管道影响管道性能和寿命的问题,该滑轮车包括滑轮车车体、紧固机构以及滑轮车行走驱动机构,滑轮车行走驱动机构安装于滑轮车车体底部用于驱动滑轮车车体移动,紧固机构设置在滑轮车车体上且待承载管道能通过紧固机构紧固在滑轮车本体上;滑轮车车体为弧形结构且向滑轮车底部方向凹陷,弧形结构的弧度与承载管道相匹配,滑轮车行走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移动轮且移动轮的数量为2的倍数,移动轮分布在滑轮车车体上沿管道施工顶管轴线方向的两侧且每侧设置移动轮的数量相等。

Description

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及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对市政管线建设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敷设管道时,对于管线穿越公路、铁路、河流沟渠以及交通密集的主干道路多采用非开挖施工方式,即顶管穿越工程。
该工程首先在河底、道路下部的土壤中采用顶管机顶压混凝土、钢等各种类型套管穿越,形成管道通道,然后再将管道沿此通道敷设。管道敷设完成后在管道与套管之间填充沙子形成防水支撑层。这种方式彻底解决了管道埋设施工中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道路交通堵塞等难题,在稳定土层和环境保护方面凸显其优势,可为城市创造洁净、舒适的环境。
在套管中敷设管道,传统的敷设方式通常为在套管底部填砂或铺设钢板、沙袋等垫层,然后将管道沿垫层穿入,但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采用这种底层结构施工过程复杂,尤其,对管道外壁摩擦力较大,管道容易损坏,直接影响管道性能和寿命。同时,因摩擦力大,管道敷设阻力大,也影响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套管中敷设管道,传统的敷设方式施工过程复杂,对管道外壁摩擦力较大,容易损坏管道影响管道性能和寿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包括滑轮车车体、紧固机构以及滑轮车行走驱动机构,其中:所述滑轮车行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滑轮车车体底部用于驱动所述滑轮车车体移动,所述紧固机构设置在所述滑轮车车体上且待承载管道能通过所述紧固机构紧固在所述滑轮车本体上;所述滑轮车车体为弧形结构且向滑轮车底部方向凹陷,所述弧形结构的弧度与承载管道相匹配,所述滑轮车行走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移动轮且所述移动轮的数量为2的倍数,所述移动轮分布在所述滑轮车车体上沿管道施工顶管轴线方向的两侧且每侧设置所述移动轮的数量相等。
优选地,所述移动轮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滑轮车行走驱动机构呈“八”字型布置在所述滑轮车车体底部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移动轮包括移动轮本体和车体连接部,所述移动轮本体通过所述车体连接部安装在所述滑轮车本体的底部,所述车体连接部与所述滑轮车本体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车体连接部包括车体连接板和两个轮子连接板,所述车体连接板的底面固定有所述轮子连接板且两个所述轮子连接板相对设置,所述移动轮本体通过连接轴设置在两个所述轮子连接之间,所述车体连接板通过螺栓与所述滑轮车车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车体连接板为弧形板且所述车体连接板的弧度与所述滑轮车车体的弧度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紧固机构包括紧固连接件和两个弧形紧固卡箍,两个所述弧形紧固卡箍均与所述滑轮车车体相连接且对称设置在管道施工顶管轴线的两侧,两个所述弧形紧固卡箍的自由端通过所述紧固连接件相连接以夹持住所述滑轮车车体上的待承载管道。
优选地,所述弧形紧固卡箍包括卡箍本体以及与所述卡箍本体连接的卡箍本体连接部,所述卡箍本体连接部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紧固连接件为紧固螺栓,两个所述弧形紧固卡箍通过紧固螺栓与安装孔配合形成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弧形紧固卡箍采用扁钢板材制成,所述卡箍本体上与待承载管道相接触的表面设置有橡胶保护层。
优选地,所述滑轮车车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滑轮车车体的厚度为 20mm,所述橡胶保护层的厚度为5mm。
优选地,所述滑轮车车体上沿待承载管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紧固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滑轮车,将滑轮车设置在套管内,在进行管道敷设时,实现承载管道在套管内滚动前进,从而减少摩擦有效防止承载管道摩损,保证承载管道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并提高施工效率。与传统的在套管底部填砂或铺设钢板、沙袋等垫层的施工方式比较,使工程大大简化,也起到提高施工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的应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轮车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滑轮车车体;2、紧固机构;21、弧形紧固卡箍;22、紧固连接件;3、移动轮;31、移动轮本体;32、车体连接部;4、套管;5、待承载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轮车车体1、紧固机构2以及滑轮车行走驱动机构,其中:滑轮车行走驱动机构安装于滑轮车车体1底部用于驱动滑轮车车体1移动,紧固机构2设置在滑轮车车体1上且待承载管道5能通过紧固机构2紧固在滑轮车本体上;滑轮车车体1为弧形结构且向滑轮车底部方向凹陷,弧形结构的弧度与承载管道相匹配,滑轮车行走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移动轮3且移动轮3的数量为2的倍数,移动轮3分布在滑轮车车体1上沿管道施工顶管轴线方向的两侧且每侧设置移动轮3的数量相等。应用状态下的移动轮3支撑在套管4内壁上,并确使待承载管道5与套管4同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移动轮3的数量为四个,滑轮车行走驱动机构呈“八”字型布置在滑轮车车体1底部的两侧,两侧的移动轮3所在的弧形结构半径之间的夹角α为60°-90°。应用状态下的移动轮3支撑在套管4的内壁上,并确使待承载管道5与套管4同轴设置。在实际施工中,必须保证同轴设置,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待承载管道5穿行在套管4中出现横向及纵向折角,保证待承载管道5敷设质量。在实际施工中,根据敷设待承载管道5管径、材质等具体工况,对于承重较大的情况,为加强滑轮车的支撑强度,减小局部受力过大,可以采用多个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地实施方式,移动轮3包括移动轮本体31和车体连接部32,移动轮本体31通过车体连接部32安装在滑轮车本体的底部,车体连接部32与滑轮车本体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车体连接部包括车体连接板和两个轮子连接板,车体连接板的底面固定有轮子连接板且两个轮子连接板相对设置,移动轮本体31 通过连接轴设置在两个轮子连接之间,车体连接板通过螺栓与滑轮车车体1连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车体连接板可以为弧形板且车体连接板的弧度与滑轮车车体1的弧度相匹配,这样增大了车体连接板与滑轮车车体1底部的接触面积,两者配合更牢固,滑轮车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为了使滑轮车本体上的待承载管路稳固性更好,滑轮车车体1上沿待承载管道5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紧固机构2。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地实施方式,紧固机构2包括紧固连接件22和两个弧形紧固卡箍21,两个弧形紧固卡箍21均与滑轮车车体1相连接且对称设置在管道施工顶管轴线的两侧,两个弧形紧固卡箍21的自由端通过紧固连接件22相连接以夹持住滑轮车车体1 上的待承载管道5。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地实施方式,弧形紧固卡箍21包括卡箍本体以及与卡箍本体连接的卡箍本体连接部32,卡箍本体连接部32上开设有安装孔,紧固连接件22为紧固螺栓,两个弧形紧固卡箍21卡在待承载管道5的外侧,其安装边对合,通过螺栓、螺母、垫圈固连到一起。弧形紧固卡箍21采用扁钢板材制成,移动轮3采用市售常规产品,根据敷设管道管径、材质等具体工况,采用合适的加固型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地实施方式,卡箍本体上与待承载管道5相接触的表面设置有橡胶保护层,能更好的的保护待承载管道5,减轻对待承载管道5的摩擦。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地实施方式,滑轮车车体1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滑轮车车体1的厚度为20mm,橡胶保护层的厚度为5mm。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滑轮车,将滑轮车设置在套管4内,在进行管道敷设时,实现承载管道在套管4内滚动前进,从而减少摩擦有效防止承载管道摩损,保证承载管道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并提高施工效率。与传统的在套管4底部填砂或铺设钢板、沙袋等垫层的施工方式比较,使工程大大简化,也起到提高施工效率的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轮车车体、紧固机构以及滑轮车行走驱动机构,其中:
所述滑轮车行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滑轮车车体底部用于驱动所述滑轮车车体移动,所述紧固机构设置在所述滑轮车车体上且待承载管道能通过所述紧固机构紧固在所述滑轮车本体上;
所述滑轮车车体为弧形结构且向滑轮车底部方向凹陷,所述弧形结构的弧度与承载管道相匹配,所述滑轮车行走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移动轮且所述移动轮的数量为2的倍数,所述移动轮分布在所述滑轮车车体上沿管道施工顶管轴线方向的两侧且每侧设置所述移动轮的数量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滑轮车行走驱动机构呈“八”字型布置在所述滑轮车车体底部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包括移动轮本体和车体连接部,所述移动轮本体通过所述车体连接部安装在所述滑轮车本体的底部,所述车体连接部与所述滑轮车本体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连接部包括车体连接板和两个轮子连接板,所述车体连接板的底面固定有所述轮子连接板且两个所述轮子连接板相对设置,所述移动轮本体通过连接轴设置在两个所述轮子连接之间,所述车体连接板通过螺栓与所述滑轮车车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连接板为弧形板且所述车体连接板的弧度与所述滑轮车车体的弧度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机构包括紧固连接件和两个弧形紧固卡箍,两个所述弧形紧固卡箍均与所述滑轮车车体相连接且对称设置在管道施工顶管轴线的两侧,两个所述弧形紧固卡箍的自由端通过所述紧固连接件相连接以夹持住所述滑轮车车体上的待承载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紧固卡箍包括卡箍本体以及与所述卡箍本体连接的卡箍本体连接部,所述卡箍本体连接部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紧固连接件为紧固螺栓,两个所述弧形紧固卡箍通过紧固螺栓与安装孔配合形成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紧固卡箍采用扁钢板材制成,所述卡箍本体上与待承载管道相接触的表面设置有橡胶保护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车车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滑轮车车体的厚度为20mm,所述橡胶保护层的厚度为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车车体上沿待承载管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紧固机构。
CN202022199589.6U 2020-09-30 2020-09-30 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 Active CN2138713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99589.6U CN213871389U (zh) 2020-09-30 2020-09-30 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99589.6U CN213871389U (zh) 2020-09-30 2020-09-30 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71389U true CN213871389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70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99589.6U Active CN213871389U (zh) 2020-09-30 2020-09-30 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713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59629B (zh) 观光线轨道桥梁起重架桥设备
CN105179807A (zh) 用于大型钢管穿越路基套管的移动装置
CN205101674U (zh) 用于大型钢管穿越路基套管的移动装置
CN108590745B (zh) 盾构法隧道施工的运输方法及其运输结构
JP2015113576A (ja) 橋桁架替車両及び橋桁架替方法
CN111648797A (zh) 水工隧道管道安装台车、安装系统及安装方法
CN204785045U (zh) 一种顶管穿越工程中敷设在套管中的带滚轮管道
CN213871389U (zh) 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
CN205805587U (zh) 一种小型便捷式管片平板运输车
CN216712661U (zh) 一种用于路缘石的抓取移动装置
CN110789426B (zh) 管道施工运布管车的使用方法
CN205998563U (zh) 一种集成的运管小车
CN207527132U (zh) 管道输送车
CN103043129B (zh) 凸式履带轮总成
CN206254714U (zh) 用于汽车轮胎的辅助防滑装置
CN204785049U (zh) 一种顶管穿越工程中在套管中敷设管道用带滚轮箍环
CN105064182A (zh) 一种用于硬质路面铺设车的卷筒
CN210105786U (zh) 移送架和油管移送装置
CN210566707U (zh) 一种可拖动管道的固定托架
CN202017817U (zh) 适用于穿越管道的管道发送器
JP3027912U (ja) トンネル内に於けるセグメント搬送装置
CN106192624B (zh) 铁路架桥机单线作业非标轨排就近存放装置及方法
CN202373912U (zh) 行走式人工放线架
CN105133473A (zh) 一种用于硬质路面铺设车的卷筒总成
CN216943358U (zh) 一种带角度转向的洞内运输台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