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70965U - 一种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70965U
CN213870965U CN202022765908.5U CN202022765908U CN213870965U CN 213870965 U CN213870965 U CN 213870965U CN 202022765908 U CN202022765908 U CN 202022765908U CN 213870965 U CN213870965 U CN 2138709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input
transmission
assembly
br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659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7659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709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709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709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器,涉及传动机构技术领域。包括:输入组件、输出轴、固定架、多个变速组件和与变速组件匹配的制动组件;变速组件包括制动盘、输入侧齿轮、与输入侧齿轮同轴相对设置的输出侧齿轮、第一行星齿轮和与第一行星齿轮同轴相对设置的第二行星齿轮,输入组件包括输入轴和与变速组件相同个数的不同齿数比的传动齿轮组。通过制动组件制动对应传动齿轮组匹配的制动盘,使得该制动盘对应的变速组件将传动齿轮组的扭矩通过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传递到输出侧齿轮带动输出轴转动,以此对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进行改变;以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变速器的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和传递扭矩有限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速器。
背景技术
变速器是用来改变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机构,它能固定或分档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目前变速箱动力端和输出端,大都采用离合器,进行动力的断开和连接,结构复杂;手动变速箱需要采用同步器,且换挡需要踩离合,操作繁琐;CVT变速箱对传递扭矩有限。
现有技术中的变速器还存在缺陷,尤其体现在变速器的结构复杂度、操作繁琐性和传递扭矩上;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速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变速器的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和传递扭矩有限的技术问题。
本使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包括:输入组件、输出轴、固定架、多个变速组件和与变速组件匹配的制动组件,输入组件和输出轴均与固定架转动连接,制动组件与固定架连接;其中,
变速组件包括:制动盘、输入侧齿轮、与输入侧齿轮同轴相对设置的输出侧齿轮、第一行星齿轮和与第一行星齿轮同轴相对设置的第二行星齿轮,输入侧齿轮和输出侧齿轮均与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咬合,且输入侧齿轮的轴线与第一行星齿轮的轴线垂直,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分别与制动盘转动连接,制动组件用于对制动盘进行制动,输入侧齿轮与输出轴转动连接,输出侧齿轮与输出轴固定连接,输入侧齿轮与输入组件传动连接;
输入组件包括:输入轴和与变速组件相同个数的不同齿数比的传动齿轮组,多个输入侧齿轮分别通过传动齿轮组与输入轴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速器,输入组件包括输入轴和与变速组件相同个数的不同齿数比的传动齿轮组,输入轴通过不同齿数比的传动齿轮组带动输入侧齿轮转动,在输入轴转动且制动盘未被固定时,不同齿数比的传动齿轮组对应的变速组件的制动盘空转;由于输出侧齿轮与输出轴固定连接,该状态与差速器等效,输入轴的动力无法通过变速组件传递到输出轴。在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进行变速时,仅需通过制动组件制动对应传动齿轮组匹配的制动盘,使得该制动盘对应的变速组件将传动齿轮组的扭矩通过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传递到输出侧齿轮带动输出轴转动。由于变速组件对应的传动齿轮组的齿数比不同,通过控制不同的变速组件,可以改变输出轴与输入轴的传动比,以此对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进行改变。结构简单,通过变速组件对应不同齿数比的传动齿轮组,实现变扭。并且每一变速组件对应有一个制动盘,可以轻松的实现序列式和传统式手动换挡,也可以通过简单的逻辑完成自动换挡,不需要额外的离合器。其中,该制动盘可以是电动液压制动单元,以实现程序化自动变扭。以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变速器的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和传递扭矩有限的技术问题。
优选地,传动齿轮组包括同轴设置在输入侧齿轮上的副齿轮和套设于输入轴外周的主齿轮,主齿轮与副齿轮咬合。
传动齿轮组可以是多个齿轮的组合,以使输入组件通过传动齿轮组带动不同变速组件的输入侧齿轮按照不同的转速转动即可。本实施例中,传动齿轮组包括同轴设置在输入侧齿轮上的副齿轮和套设于输入轴外周的主齿轮,通过改变不同组件对应的主齿轮和副齿轮的齿数比,通过控制制动组件制动制动盘,改变输入组件与输出轴传动比。
优选地,制动盘包括限位轴承、支撑架和限位盘,限位轴承套设于输出轴的外周,支撑架通过限位轴承与输出轴转动连接,限位盘与支撑架连接,制动组件用于对限位盘进行制动。
为了提升制动盘的稳定性,制动盘包括限位轴承、支撑架和限位盘,支撑架通过限位轴承与输出轴连接,使得限位盘绕输出轴转动时更加稳定,在对输入组件进行变速时,只需通过制动组件对相应齿数比的传动齿轮组匹配的限位盘制动即可。
优选地,制动盘设置有摩擦片。
在制动盘上设置摩擦片,通过提升制动组件对制动盘的制动效果,延长变速器的使用寿命。其中,改摩擦片可以采用陶瓷或合金材质制成。
优选地,制动组件包括设于制动盘两侧的制动鼓,制动鼓用于与外接液压泵连接。
制动组件设置有与制动盘匹配的制动鼓,通过制动鼓与摩擦片的配合,进一步的提升了制动组件对制动盘的制动效果,提升了变速器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优选地,变速组件为偶数组,设置在两侧的变速组件对应的输出侧齿轮朝内设置。
变速组件为偶数组,设置在两侧的变速组件相对应的输出侧齿轮朝内设置,内部变速组件的制动盘相对设置,减少制动组件占用的空间。
优选地,变速组件为6组。
变速组件可以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和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转动比设置为不同组数,本实施例中变速组件为6组,以满足现有的发动机的普遍需求。
优选地,还包括保护罩,保护罩与固定架连接,变速组件和制动组件均设于保护罩内。
在具体实施时,需要在内部的输入组件和变速组件涂抹润滑油,提升齿轮之间的配合度,设置保护罩可以防止外部杂质进入和防止润滑油流出。
优选地,还包括输入主轴,输入主轴通过输入齿轮组与输入轴传动连接,输入主轴与输出轴同轴设置。
设置输入主轴,并且输入主轴与输出轴同轴设置,较少变速器纵向占用空间;并且,可以通过输入齿轮组调节输入主轴与输入轴的转速比。
优选地,输入组件和输出轴均通过固定轴承与固定架转动连接。
输入组件和输出轴均通过固定轴承与固定架转动连接,减少输入组件和输出轴与固定架之间的摩擦,同时延长变速器的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内部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速组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的侧视图。
图标:10-变速器;100-输入组件;200-输出轴;300-固定架;400-变速组件;500-制动组件;410-制动盘;420-输入侧齿轮;430-输出侧齿轮;440-第一行星齿轮;450-第二行星齿轮;110-输入轴;120-传动齿轮组;121-副齿轮;122-主齿轮;411-限位轴承;412-支撑架;413-限位盘;414-摩擦片;510-制动鼓;600-保护罩;700-输入主轴;710-输入齿轮组;800-固定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请参阅图1至图6,为使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速器10,包括:输入组件100、输出轴200、固定架300、多个变速组件400和与变速组件400匹配的制动组件500,输入组件100和输出轴200均与固定架300转动连接,制动组件500与固定架300连接;其中,
变速组件400包括:制动盘410、输入侧齿轮420、与输入侧齿轮420同轴相对设置的输出侧齿轮430、第一行星齿轮440和与第一行星齿轮440同轴相对设置的第二行星齿轮450,输入侧齿轮420和输出侧齿轮430均与第一行星齿轮440和第二行星齿轮450咬合,且输入侧齿轮420的轴线与第一行星齿轮440的轴线垂直,第一行星齿轮440和第二行星齿轮450分别与制动盘410转动连接,制动组件500用于对制动盘410进行制动,输入侧齿轮420与输出轴200转动连接,输出侧齿轮430与输出轴200固定连接,输入侧齿轮420与输入组件100传动连接;
输入组件100包括:输入轴110和与变速组件400相同个数的不同齿数比的传动齿轮组120,多个输入侧齿轮420分别通过传动齿轮组120与输入轴110传动连接。
变速器是用来改变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机构,能固定或分档改变输出轴和输入传动比。目前变速箱动力端和输出端,通常采用离合器,进行动力的断开和连接,离合器整体结构复杂;手动变速箱需要采用同步器,且换挡需要踩离合,操作繁琐;同时,CVT变速箱对传递扭矩有限。针对于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速器10,输入组件100包括输入轴110和与变速组件400相同个数的不同齿数比的传动齿轮组120,输入轴110通过不同齿数比的传动齿轮组120带动输入侧齿轮420转动,在输入轴110转动且制动盘410未被固定时,不同齿数比的传动齿轮组120对应的变速组件400的制动盘410空转;由于输出侧齿轮430与输出轴200固定连接,该状态与差速器等效,输入轴110的动力无法通过变速组件400传递到输出轴200。在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10进行变速时,仅需通过制动组件500制动对应传动齿轮组120匹配的制动盘410,使得该制动盘410对应的变速组件400将传动齿轮组120的扭矩通过第一行星齿轮440和第二行星齿轮450传递到输出侧齿轮430带动输出轴200转动。由于变速组件400对应的传动齿轮组120的齿数比不同,通过控制不同的变速组件400,可以改变输出轴200与输入轴110的传动比,以此对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进行改变。结构简单,通过变速组件400对应不同齿数比的传动齿轮组120,实现变扭。并且每一变速组件400对应有一个制动盘410,可以轻松的实现序列式和传统式手动换挡,也可以通过简单的逻辑完成自动换挡,不需要额外的离合器。其中,该制动盘410可以是电动液压制动单元,以实现程序化自动变扭。以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变速器的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和传递扭矩有限的技术问题。
优选地,传动齿轮组120包括同轴设置在输入侧齿轮420上的副齿轮121和套设于输入轴110外周的主齿轮122,主齿轮122与副齿轮121咬合。
具体实施时,传动齿轮组120可以是多个齿轮的组合,以使输入组件100通过传动齿轮组120带动不同变速组件400的输入侧齿轮420按照不同的转速转动即可。本实施例中,传动齿轮组120包括同轴设置在输入侧齿轮420上的副齿轮121和套设于输入轴110外周的主齿轮122,通过改变不同组件对应的主齿轮122和副齿轮121的齿数比,通过控制制动组件500制动制动盘410,改变输入组件100与输出轴200传动比。
优选地,制动盘410包括限位轴承411、支撑架412和限位盘413,限位轴承411套设于输出轴200的外周,支撑架412通过限位轴承411与输出轴200转动连接,限位盘413与支撑架412连接,制动组件500用于对限位盘413进行制动。
具体实施时,为了提升制动盘410的稳定性,制动盘410包括限位轴承411、支撑架412和限位盘413,支撑架412通过限位轴承411与输出轴200连接,使得限位盘413绕输出轴200转动时更加稳定,在对输入组件100进行变速时,只需通过制动组件500对相应齿数比的传动齿轮组120匹配的限位盘413制动即可。
优选地,制动盘410设置有摩擦片414。
具体实施时,在制动盘410上设置摩擦片414,通过提升制动组件500对制动盘410的制动效果,延长变速器10的使用寿命。其中,改摩擦片414可以采用陶瓷或合金材质制成。
优选地,制动组件500包括设于制动盘410两侧的制动鼓510,制动鼓510用于与外接液压泵连接。
具体实施时,制动组件500设置有与制动盘410匹配的制动鼓510,通过制动鼓510与摩擦片414的配合,进一步的提升了制动组件500对制动盘410的制动效果,提升了变速器10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优选地,变速组件400为偶数组,设置在两侧的变速组件400对应的输出侧齿轮430朝内设置。
具体实施时,变速组件400为偶数组,设置在两侧的变速组件400相对应的输出侧齿轮430朝内设置,内部变速组件400的制动盘410相对设置,减少制动组件500占用的空间。
优选地,变速组件400为6组。
具体实施时,变速组件400可以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和输入轴110与输出轴200的转动比设置为不同组数,本实施例中变速组件400为6组,以满足现有的发动机的普遍需求。
优选地,还包括保护罩600,保护罩600与固定架300连接,变速组件400和制动组件500均设于保护罩600内。
具体实施时,在具体实施时,需要在内部的输入组件100和变速组件400涂抹润滑油,提升齿轮之间的配合度,设置保护罩600可以防止外部杂质进入和防止润滑油流出。
优选地,还包括输入主轴700,输入主轴700通过输入齿轮组710与输入轴110传动连接,输入主轴700与输出轴200同轴设置。
具体实施时,设置输入主轴700,并且输入主轴700与输出轴200同轴设置,较少变速器10纵向占用空间;并且,可以通过输入齿轮组710调节输入主轴700与输入轴110的转速比。
优选地,输入组件100和输出轴200均通过固定轴承800与固定架300转动连接。
具体实施时,输入组件100和输出轴200均通过固定轴承800与固定架300转动连接,减少输入组件100和输出轴200与固定架300之间的摩擦,同时延长变速器10的效率。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组件、输出轴、固定架、多个变速组件和与所述变速组件匹配的制动组件,所述输入组件和所述输出轴均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制动组件与所述固定架连接;其中,
所述变速组件包括:制动盘、输入侧齿轮、与所述输入侧齿轮同轴相对设置的输出侧齿轮、第一行星齿轮和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同轴相对设置的第二行星齿轮,所述输入侧齿轮和所述输出侧齿轮均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咬合,且所述输入侧齿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分别与所述制动盘转动连接,所述制动组件用于对所述制动盘进行制动,所述输入侧齿轮与所述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输出侧齿轮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输入侧齿轮与所述输入组件传动连接;
所述输入组件包括:输入轴和与所述变速组件相同个数的不同齿数比的传动齿轮组,多个所述输入侧齿轮分别通过所述传动齿轮组与所述输入轴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同轴设置在所述输入侧齿轮上的副齿轮和套设于所述输入轴外周的主齿轮,所述主齿轮与所述副齿轮咬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盘包括限位轴承、支撑架和限位盘,所述限位轴承套设于所述输出轴的外周,所述支撑架通过所述限位轴承与所述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限位盘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制动组件用于对所述限位盘进行制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盘设置有摩擦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制动盘两侧的制动鼓,所述制动鼓用于与外接液压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组件为偶数组,设置在两侧的所述变速组件对应的所述输出侧齿轮朝内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组件为6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变速组件和所述制动组件均设于所述保护罩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主轴,所述输入主轴通过输入齿轮组与所述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输入主轴与所述输出轴同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组件和所述输出轴均通过固定轴承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
CN202022765908.5U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变速器 Active CN2138709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65908.5U CN213870965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变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65908.5U CN213870965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变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70965U true CN213870965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39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65908.5U Active CN213870965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709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71883A (en) Multi-speed power transmission
JP3520623B2 (ja) 自動変速機
KR0145492B1 (ko) 자동변속기용 기어변속장치
CA2002070C (en) Multispeed power transmission
US4003273A (en) Multi-ratio transmission systems
JP5533182B2 (ja) 電動車両用変速ユニット
US3209618A (en) Transmission gear for motor vehicles
CN201110353Y (zh) 一种斜齿行星倍档机构
CN213870965U (zh) 一种变速器
AU681245B2 (en) Gear train of an automatic five-speed transmission for a vehicle
CN209458357U (zh) 一种双离合单排行星齿轮两挡自动变速器
CA1061601A (en) Multispeed gear transmission with plural inputs to internal gear
CA2191032A1 (en) Transmission with coupled planetary gear sets
CN217814798U (zh) 一种具有防脱结构的行星齿轮
CN201166099Y (zh) 内啮合行星齿轮传动装置
CN213360973U (zh) 具有变速功能的中置电机
CN209115645U (zh) 新能源汽车四挡自动变速箱
KR100748885B1 (ko) 자동변속기의 오버드라이브 유성기어 셋트
CN220816444U (zh) 一种变速器用的多轴传动结构及具有该多轴传动结构的平行轴式多挡位自动变速器
JP2019158075A (ja) 自動変速機
JP3468709B2 (ja) 遊星歯車装置の潤滑構造
CN213039764U (zh) 一种纯电动车辆的自动变速器
CN218882951U (zh) 一种可更换传动比的传动机构
CN202338608U (zh) 一种改进的变速箱
CN206449166U (zh) 变速组件以及机械式十二档半自动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