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70103U - 发动机水循环系统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水循环系统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70103U
CN213870103U CN202023198045.4U CN202023198045U CN213870103U CN 213870103 U CN213870103 U CN 213870103U CN 202023198045 U CN202023198045 U CN 202023198045U CN 213870103 U CN213870103 U CN 213870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engine
radiator
communicated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9804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振华
张军
刘国平
王淑艳
王英明
林�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9804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70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70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70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水循环系统以及车辆,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散热器、暖风芯体、水泵、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集排管;发动机包括发动机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以及缸盖排气口;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入水口和散热器出水口,散热器入水口和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暖风芯体包括暖风芯体入水口和暖风芯体出水口,暖风芯体入水口和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管路连通;散热器出水口和暖风芯体出水口均与水泵的水泵入口连通,水泵的水泵出口与发动机进水口连通;集排管的一端与发动机的缸盖排气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一管路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具有排气效果好、无流水音的优点,并且能够提升整车采暖效果。

Description

发动机水循环系统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动机水循环系统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的发动机在冷启动时,为了追求发动机的温升效率,而普遍地忽略了发动机水循环系统的排气效果,这就造成了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存在排气困难甚至无法排气的问题,进而导致冷启动和发动机运行时空调暖风芯体内部因混入气体而产生流水音的现象。另外,现有技术的发动机水循环系统还存在水流量分配利用率低、采暖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水循环系统,该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具有排气效果好、无流水音的优点,并且能够提升整车采暖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水循环系统,所述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散热器、暖风芯体、水泵、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集排管;所述发动机包括发动机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以及缸盖排气口;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入水口和散热器出水口,所述散热器入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暖风芯体包括暖风芯体入水口和暖风芯体出水口,所述暖风芯体入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散热器出水口和所述暖风芯体出水口均与所述水泵的水泵入口连通,所述水泵的水泵出口与所述发动机进水口连通;所述集排管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的缸盖排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
可选的,所述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涡轮增压器,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增压器入水口与所述发动机连通,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增压器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
可选的,所述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节温器以及在所述散热器的散热器出水口和所述水泵的水泵入口之间提供连通的第三管路,所述节温器设置在所述第三管路上。
可选的,所述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在所述发动机和所述节温器之间提供连通的冷却器。
可选的,所述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溢气管和单向阀,所述溢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溢气管上。
可选的,所述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溢水罐,所述第一溢水罐在外界和所述散热器的散热器入水口之间提供连通。
可选的,所述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溢气管、单向阀和第二溢水罐,所述溢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溢水罐连通,所述第二溢水罐与所述散热器的散热器出水口连通;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溢气管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发动机水循环系统的小循环的过程是:所述水泵工作,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水通过所述第二管路流至所述暖风芯体,再通过所述暖风芯体流回至所述水泵完成循环过程。
所述发动机水循环系统的小循环的排气补水的过程是:所述散热器关闭,所述水泵工作,所述暖风芯体开启,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水以及混合在水路中的空气通过所述集排管进入所述第一管路,由于所述散热器为关闭状态,因此所述集排管中的冷却水以及空气会沿着所述第一管路流动至所述发动机的第一出水口,该冷却水和空气在所述发动机的内部移动进行排气补水,排出的空气再进入所述集排管中,直至空气全部排尽。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水循环系统的小循环的排气过程主要是在所述发动机冷启动和转速发生变化时进行,其利用所述集排管的压力高于所述发动机的第一出水口的压力,使得冷却水和空气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管路回流至所述发动机的第一出水口,并在所述发动机的内部进行排气补水,当冷却水中的空气排尽后,流至所述暖风芯体中的冷却水不再有空气,使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具有排气效果好、无流水音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水循环系统,所述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散热器、暖风芯体、水泵、第一管路、第二管路、集排管、溢气管、节温器以及第一溢水罐;所述发动机包括发动机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以及缸盖排气口;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入水口和散热器出水口,所述散热器入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暖风芯体包括暖风芯体入水口和暖风芯体出水口,所述暖风芯体入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散热器出水口和所述暖风芯体出水口均与所述水泵的水泵入口连通,所述水泵的水泵出口与所述发动机进水口连通;所述集排管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的缸盖排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所述溢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节温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一溢水罐在外界和所述散热器入水口之间提供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水循环系统,所述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散热器、暖风芯体、水泵、第一管路、第二管路、集排管、溢气管、节温器以及第二溢水罐;所述发动机包括发动机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以及缸盖排气口;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入水口和散热器出水口,所述散热器入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暖风芯体包括暖风芯体入水口和暖风芯体出水口,所述暖风芯体入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散热器出水口和所述暖风芯体出水口均与所述水泵的水泵入口连通,所述水泵的水泵出口与所述发动机进水口连通;所述集排管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的缸盖排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所述溢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溢水罐连通,所述第二溢水罐与所述散热器出水口连通;所述节温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水循环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水循环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水循环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水循环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发动机,2-散热器,3-暖风芯体,4-水泵,5-第一管路,6-第二管路,7-集排管,8-涡轮增压器,9-节温器,10-第三管路,11-冷却器,12-溢气管,13-单向阀,14-第一溢水罐,15-第二溢水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1、散热器2、暖风芯体3、水泵4、第一管路5、第二管路6以及集排管7;发动机1包括发动机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以及缸盖排气口;散热器2包括散热器入水口和散热器出水口,散热器入水口和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管路5连通;暖风芯体3包括暖风芯体入水口和暖风芯体出水口,暖风芯体入水口和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管路6连通;散热器出水口和暖风芯体出水口均与水泵4的水泵入口连通,水泵4的水泵出口与发动机进水口连通;集排管7的一端与发动机1的缸盖排气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一管路5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发动机水循环系统的小循环的过程是:水泵4工作,发动机1的冷却水通过第二管路6流至暖风芯体3,再通过暖风芯体3流回至水泵4完成循环过程。发动机水循环系统的小循环的排气补水的过程是:散热器2关闭,水泵4工作,暖风芯体3开启,发动机1的冷却水以及混合在水路中的空气通过集排管7进入第一管路5,由于散热器2为关闭状态,因此集排管7中的冷却水以及空气会沿着第一管路5流动至发动机1的第一出水口,该冷却水和空气在发动机1的内部移动进行排气补水,排出的空气再进入集排管7中,直至空气全部排尽。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水循环系统的小循环的排气过程主要是在发动机1冷启动和转速发生变化时进行,其利用集排管7的压力高于发动机1的第一出水口的压力,使得冷却水和空气能够通过第一管路5回流至发动机1的第一出水口,并在发动机1的内部进行排气补水,当冷却水中的空气排尽后,流至暖风芯体3中的冷却水不再有空气,使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具有排气效果好、无流水音的优点。
为了有效地增加发动机高效工作区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涡轮增压器8,涡轮增压器8的增压器入水口与发动机1连通,涡轮增压器8的增压器出水口与第二管路6连通,也就是说,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小循环过程为:水泵4启动,发动机1的冷却水分别通过第二出水口和涡轮增压器8共同流至暖风芯体3,使得流入暖风芯体3的水流量增加,有效地提升整车采暖效果。
进一步的,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节温器9以及在散热器2的散热器2出水口和水泵4的水泵入口之间提供连通的第三管路10,节温器9设置在第三管路10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发动机水循环系统的大循环过程为:水泵4启动,散热器2开始工作,发动机1中的冷却水通过第一管路5进入散热器2进行降温,降温后经过节温器9再流回至水泵4中,完成大循环。
具体的,在大循环的过程中,发动机水循环系统还包括在发动机1和节温器9之间提供连通的冷却器11。
为了能够使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水循环系统的大循环过程也实现排气补水的功能,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溢气管12和单向阀13,溢气管12的一端与第二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一管路5连通,单向阀13设置在溢气管12上。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水泵4启动,发动机1中的冷却水和空气分别通过集排管7和溢气管12流至第一管路5,再从第一管路5流至散热器2中,冷却水和空气在散热器2中分离,空气排出,冷却水继续从散热器2流回至水泵4,实现排气补水功能。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溢水罐14,第一溢水罐14在外界和散热器2的散热器入水口之间提供连通,其中,第一溢水罐14为非承压式溢水罐,经过发动机加热和隔夜防冻液冷却利用热胀冷缩系统压力差对水循环系统进行补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溢气管12、单向阀13和第二溢水罐15,溢气管12的一端与第二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溢水罐15连通,第二溢水罐15与散热器2的散热器出水口连通;单向阀13设置在溢气管12上。其中,第二溢水罐15为承压式溢水罐,利用承压式溢水罐在循环排气过程中对水循环系统补水。
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发动机水循环系统的排气效果和流水音问题,并满足发动机的散热和采暖温升快的需求。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水循环系统,该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1、散热器2、暖风芯体3、水泵4、第一管路5、第二管路6、集排管7、溢气管12、节温器9以及第一溢水罐14;发动机1包括发动机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以及缸盖排气口;散热器2包括散热器入水口和散热器出水口,散热器入水口和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管路5连通;暖风芯体3包括暖风芯体入水口和暖风芯体出水口,暖风芯体入水口和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管路6连通;散热器出水口和暖风芯体出水口均与水泵4的水泵入口连通,水泵4的水泵出口与发动机进水口连通;集排管7的一端与发动机1的缸盖排气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出水口连通;溢气管12的一端与第二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一管路5连通;节温器9设置在第一管路5上;第一溢水罐14在外界和散热器入水口之间提供连通。
其中,第一溢水罐14为非承压式溢水罐,经过发动机加热和隔夜防冻液冷却利用热胀冷缩系统压力差对水循环系统进行补水。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1、散热器2、暖风芯体3、水泵4、第一管路5、第二管路6、集排管7、溢气管12、节温器9以及第二溢水罐15;发动机1包括发动机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以及缸盖排气口;散热器2包括散热器入水口和散热器出水口,散热器入水口和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管路5连通;暖风芯体3包括暖风芯体入水口和暖风芯体出水口,暖风芯体入水口和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管路6连通;散热器出水口和暖风芯体出水口均与水泵4的水泵入口连通,水泵4的水泵出口与发动机进水口连通;集排管7的一端与发动机1的缸盖排气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出水口连通;溢气管12的一端与第二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溢水罐15连通,第二溢水罐15与散热器出水口连通;节温器9设置在第一管路5上。
其中,第二溢水罐15为承压式溢水罐,利用承压式溢水罐在循环排气过程中对水循环系统补水。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上述的四种实施方式,还可以通过其他设计满足小循环、大循环的排气补水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水循环系统的集排管7由发动机1引至散热器2的进水口,从而实现小循环的排气补水功能和大循环的双排气效果。
通过在溢气管12上增加单向阀13,实现小循环排气,同时使得发动机1关闭过程中气体能够回流发动机缸体,进一步提升排气效果,避免空气进入暖风芯体3而产生不愉快的流水音。
将涡轮增压器8与暖风芯体3串联,提升暖风芯体3和散热器2的水流量和散热效果,增加发动机高效工作区间。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1)、散热器(2)、暖风芯体(3)、水泵(4)、第一管路(5)、第二管路(6)以及集排管(7);
所述发动机(1)包括发动机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以及缸盖排气口;
所述散热器(2)包括散热器入水口和散热器出水口,所述散热器入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管路(5)连通;
所述暖风芯体(3)包括暖风芯体入水口和暖风芯体出水口,所述暖风芯体入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管路(6)连通;
所述散热器出水口和所述暖风芯体出水口均与所述水泵(4)的水泵入口连通,所述水泵(4)的水泵出口与所述发动机进水口连通;
所述集排管(7)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1)的缸盖排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涡轮增压器(8),所述涡轮增压器(8)的增压器入水口与所述发动机(1)连通,所述涡轮增压器(8)的增压器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管路(6)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节温器(9)以及在所述散热器(2)的散热器(2)出水口和所述水泵(4)的水泵入口之间提供连通的第三管路(10),所述节温器(9)设置在所述第三管路(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在所述发动机(1)和所述节温器(9)之间提供连通的冷却器(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溢气管(12)和单向阀(13),所述溢气管(1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5)连通,所述单向阀(13)设置在所述溢气管(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溢水罐(14),所述第一溢水罐(14)在外界和所述散热器(2)的散热器入水口之间提供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溢气管(12)、单向阀(13)和第二溢水罐(15),所述溢气管(1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溢水罐(15)连通,所述第二溢水罐(15)与所述散热器(2)的散热器出水口连通;所述单向阀(13)设置在所述溢气管(12)上。
8.一种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1)、散热器(2)、暖风芯体(3)、水泵(4)、第一管路(5)、第二管路(6)、集排管(7)、溢气管(12)、节温器(9)以及第一溢水罐(14);
所述发动机(1)包括发动机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以及缸盖排气口;
所述散热器(2)包括散热器入水口和散热器出水口,所述散热器入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管路(5)连通;
所述暖风芯体(3)包括暖风芯体入水口和暖风芯体出水口,所述暖风芯体入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管路(6)连通;
所述散热器出水口和所述暖风芯体出水口均与所述水泵(4)的水泵入口连通,所述水泵(4)的水泵出口与所述发动机进水口连通;
所述集排管(7)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1)的缸盖排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
所述溢气管(1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5)连通;
所述节温器(9)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5)上;
所述第一溢水罐(14)在外界和所述散热器入水口之间提供连通。
9.一种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1)、散热器(2)、暖风芯体(3)、水泵(4)、第一管路(5)、第二管路(6)、集排管(7)、溢气管(12)、节温器(9)以及第二溢水罐(15);
所述发动机(1)包括发动机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以及缸盖排气口;
所述散热器(2)包括散热器入水口和散热器出水口,所述散热器入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管路(5)连通;
所述暖风芯体(3)包括暖风芯体入水口和暖风芯体出水口,所述暖风芯体入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管路(6)连通;
所述散热器出水口和所述暖风芯体出水口均与所述水泵(4)的水泵入口连通,所述水泵(4)的水泵出口与所述发动机进水口连通;
所述集排管(7)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1)的缸盖排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
所述溢气管(1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溢水罐(15)连通,所述第二溢水罐(15)与所述散热器出水口连通;
所述节温器(9)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5)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水循环系统。
CN202023198045.4U 2020-12-25 2020-12-25 发动机水循环系统以及车辆 Active CN213870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8045.4U CN213870103U (zh) 2020-12-25 2020-12-25 发动机水循环系统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8045.4U CN213870103U (zh) 2020-12-25 2020-12-25 发动机水循环系统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70103U true CN213870103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44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98045.4U Active CN213870103U (zh) 2020-12-25 2020-12-25 发动机水循环系统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701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5312B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热管理系统
CN201090283Y (zh) 双循环水路双风扇起重机散热装置
CN105201626B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01133280Y (zh) 一种发动机中冷系统
CN104632332A (zh) 一种换热量可控的汽车尾气热回收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5761905U (zh) 一种增压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13870103U (zh) 发动机水循环系统以及车辆
CN110242396A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车辆
CN206903782U (zh) 一种发动机低负荷进气总管温度提升系统
CN210118192U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汽车
CN205277574U (zh) 一种快速暖机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5240101A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WO2015170567A1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冷却装置
CN107650622B (zh) 一种发动机余热循环利用系统
EP4015789B1 (en) Cooling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10217889U (zh) 高低温共用溢水罐的冷却循环系统及车辆
CN210033618U (zh) 一种发动机的两级增压两级冷却系统
CN212406913U (zh) 一种egr与gmc兼容冷却系统及车辆
CN113944534A (zh) 一种利用后处理热量对尿素系统加热的装置
CN114109577A (zh) 一种发动机余热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8236474U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CN207377633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废气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2143767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集成式电热管理预热系统
CN205225390U (zh) 一种scr系统中的尿素水溶液喷嘴冷却装置
CN215284321U (zh) 集成式热管理组件及汽车热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