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69211U - 一种户外旅游便携式硬顶帐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户外旅游便携式硬顶帐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69211U
CN213869211U CN202021266010.7U CN202021266010U CN213869211U CN 213869211 U CN213869211 U CN 213869211U CN 202021266010 U CN202021266010 U CN 202021266010U CN 213869211 U CN213869211 U CN 2138692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right post
bottom plate
tent
top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6601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鸿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126601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692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692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692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户外旅游便携式硬顶帐篷,包括第一顶板(1)、第二顶板(2)、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第三立柱(5)、第四立柱(6)、第一底板(7)和第二底板(8);所述第一顶板(1)和第二顶板(2)铰接;第一顶板(1)通过第一立柱(3)及第二立柱(4)连接到第一底板(7);第二顶板(2)通过第三立柱(5)及第四立柱(6)连接到第二底板(8);第一底板(7)和第二底板(8)通过活动连杆(9)连接;第二立柱(4)穿出第一底板,端头通过第一连杆(10)连接到第二底板(8)近第一底板(7)的一端;第三立柱(5)同理。该帐篷为可折叠结构,折叠后为箱体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户外旅游便携式硬顶帐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户外帐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户外旅游便携式硬顶帐篷。
背景技术
目前户外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在户外旅游时都会用到帐篷,但是目前户外帐篷一般分两种一种是装在车顶的硬顶帐篷,这种帐篷行车时有风阻和噪音,增大汽车油耗,用途单一。还有一种就是在地上撑起的布帐篷,这种帐篷人睡在里面湿气很重,抗风雨能力弱。现有帐篷在使用中存在诸多不足。
基于上面原因,我设计了一款可折叠成一个行李箱,上面是硬顶可太阳能充电,下面是带脚的床的硬顶帐篷。展开后可作为户外做饭的桌子和餐桌,睡觉时配上相应的内帐即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的帐篷。该帐篷为硬顶带太阳能电池板的结构,硬顶的设计可大幅增加帐篷的稳定性,并可以进行供电。除此以外,该帐篷可折叠成一个行李箱,体积小,便于收纳和携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户外旅游便携式硬顶帐篷,
包括第一顶板(1)、第二顶板(2)、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第三立柱(5)、第四立柱(6)、第一底板(7)和第二底板(8);
所述第一顶板(1)和第二顶板(2)铰接;
第一顶板(1)通过第一立柱(3)及第二立柱(4)连接到第一底板(7);第二顶板(2)通过第三立柱(5)及第四立柱(6)连接到第二底板(8);
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第三立柱(5)、第四立柱(6)为可折叠结构;第一立柱(3)与第四立柱(6)呈对角,第二立柱(4)与第三立柱(5)同样;
第一底板(7)和第二底板(8)铰接,并连接有活动连杆(9);
第二立柱(4)穿出第一底板,端头通过第一连杆(10)连接到第二底板(8)近第一底板 (7)的一端;
第三立柱(5)穿出第二底板(8),端头通过第二连杆(11)连接到第一底板(7)近第二底板(8)的一端;
所述帐篷折叠后为箱体结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顶板(1)和第二顶板(2)中设置有蓄电池(12),顶板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13)并连接到蓄电池(12)。
进一步,所述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第三立柱(5)和第四立柱(6)均为两段式结构,中部为限位式铰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与第一顶板(1)和第一底板(7)均铰接;第三立柱(5)、第四立柱(6)与第二顶板(2)和第二底板(8)均铰接。立柱与顶板均为限位铰接,立柱可朝内转动,朝外最多能转到竖直状态。
进一步,所述活动连杆(9)为两段式结构,中部铰接,在帐篷状态下转轴底部与立柱底端平齐,用于支撑底板。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杆(10)两端分别交接于第二立柱(4)和第二底板(8)。
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杆(11)两端分别交接于第三立柱(5)和第一底板(7)。
进一步,所述第一底板(7)和第二底板(8)下端设置有供电口,并连接到蓄电池(12)。
进一步,所述顶板下沿四周还设置有帐篷帘。
进一步,所述第一顶板(1)和第二顶板(2)两端相对的设置有拉手(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采用带太阳能电池板的硬板设计,提高了帐篷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并能提供电力;采用折叠式设计减少收纳体积,提高便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时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状态;
图6为A处放大视图;
附图标记:1-第一顶板,2-第二顶板,3-第一立柱,4-第二立柱,5-第三立柱,6-第四立柱,7-第一底板,8-第二底板,9-活动杆,10-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蓄电池,13-太阳能电池板,14-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完全不限于此。
图2、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一种户外旅游便携式硬顶帐篷,包括第一顶板1、第二顶板2、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第三立柱5、第四立柱6、第一底板7和第二底板8。
第一顶板1和第二顶板2铰接。第一顶板1和第二顶板2中设置有蓄电池12,顶板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13并连接到蓄电池12。第一底板7和第二底板8下端设置有供电口,并连接到蓄电池12。
第一顶板1通过第一立柱3及第二立柱4连接到第一底板7。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与第一顶板1和第一底板7均铰接。第二顶板2通过第三立柱5及第四立柱6连接到第二底板8。第三立柱5、第四立柱6与第二顶板2和第二底板8均铰接。立柱与顶板均为限位铰接,立柱可朝内转动,朝外最多能转到竖直状态。
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第三立柱5、第四立柱6为可折叠结构,为两段式结构,中部为限位式铰接。图6示出了该限位结构,立柱从折叠状态变化为竖直状态时,该限位结构能够有效地限制其最大转动到竖直状态,保证了帐篷打开后稳定地竖直支撑。第一立柱3与第四立柱6呈对角,第二立柱4与第三立柱5同样。
第一底板7和第二底板8通过活页连接,两者再连接有活动连杆9。活动连杆9为两段式结构,中部铰接。活动连杆9的转轴底部在帐篷状态与立柱底端平齐,用于支撑底板。
第二立柱4穿出第一底板,端头通过第一连杆10连接到第二底板8近第一底板7的一端。第一连杆10两端分别交接于第二立柱4和第二底板8。
第三立柱5穿出第二底板8,端头通过第二连杆11连接到第一底板7近第二底板8的一端。第二连杆11两端分别交接于第三立柱5和第一底板7。
所述顶板下沿四周还设置有帐篷帘。
所述第一顶板1和第二顶板2两端相对的设置有拉手14。
使用方法:图1、图5为折叠状态,仅需拉开拉手向外展开,中间经过图4的折叠状态,直至完全展开到图2、图3的状态,变成帐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户外旅游便携式硬顶帐篷,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顶板(1)、第二顶板(2)、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第三立柱(5)、第四立柱(6)、第一底板(7)和第二底板(8);
所述第一顶板(1)和第二顶板(2)铰接;
第一顶板(1)通过第一立柱(3)及第二立柱(4)连接到第一底板(7);第二顶板(2)通过第三立柱(5)及第四立柱(6)连接到第二底板(8);
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第三立柱(5)、第四立柱(6)为可折叠结构;第一立柱(3)与第四立柱(6)呈对角,第二立柱(4)与第三立柱(5)同样;
第一底板(7)和第二底板(8)铰接,并连接有活动连杆(9);
第二立柱(4)穿出第一底板,端头通过第一连杆(10)连接到第二底板(8)近第一底板(7)的一端;
第三立柱(5)穿出第二底板(8),端头通过第二连杆(11)连接到第一底板(7)近第二底板(8)的一端;
所述帐篷折叠后为箱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板(1)和第二顶板(2)中设置有蓄电池(12),顶板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13)并连接到蓄电池(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第三立柱(5)和第四立柱(6)均为两段式结构,中部为限位式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与第一顶板(1)和第一底板(7)均铰接;第三立柱(5)、第四立柱(6)与第二顶板(2)和第二底板(8)均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杆(9)为两段式结构,中部铰接,在帐篷状态下转轴底部与立柱底端平齐,用于支撑底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10)两端分别交接于第二立柱(4)和第二底板(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11)两端分别交接于第三立柱(5)和第一底板(7)。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7)和第二底板(8)下端设置有供电口,并连接到蓄电池(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下沿四周还设置有帐篷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板(1)和第二顶板(2)两端相对的设置有拉手(14)。
CN202021266010.7U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户外旅游便携式硬顶帐篷 Active CN2138692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6010.7U CN213869211U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户外旅游便携式硬顶帐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6010.7U CN213869211U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户外旅游便携式硬顶帐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69211U true CN213869211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33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66010.7U Active CN213869211U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户外旅游便携式硬顶帐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692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094718A1 (en) Folding trolley
CN2470465Y (zh) 带篷檐折叠式帐篷
CA2550030C (en) A tent frame
CN213869211U (zh) 一种户外旅游便携式硬顶帐篷
WO2021185102A1 (zh) 舱式帐篷
CN210659485U (zh) 太阳能车顶帐篷及其车辆
CN201165770Y (zh) 折叠式便携多用篷罩
CN213487590U (zh) 卷轴式床上用桌
CN109495070A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CN107736747A (zh) 一种多功能支架
CN203153127U (zh) 一种多功能床式帐篷
WO2024108835A1 (zh) 充气车顶帐
CN213683461U (zh) 一种可折叠帐篷架及车顶帐篷
CN202019891U (zh) 支架伞
CN212555861U (zh) 用于自移动行走设备的折叠雨棚
CN201401042Y (zh) 一种伸展型折叠篷
CN215520296U (zh) 一种可快速折叠的应急帐篷
CN213007810U (zh) 一种用于移动餐车的牵引式活动伸缩餐桌棚
CN215055939U (zh) 带车边篷的折叠车顶帐篷
CN217999156U (zh) 一种基于行李架的帐篷
CN218206095U (zh) 一种扇形折帐篷骨架及帐篷
CN2245383Y (zh) 高度可调的折叠式多用桌
CN218815607U (zh) 一种户外休闲帐篷
CN212046692U (zh) 一种折叠式便携美术画板
CN204351308U (zh) 便携式办公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