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67790U - 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 - Google Patents

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67790U
CN213867790U CN202022652895.0U CN202022652895U CN213867790U CN 213867790 U CN213867790 U CN 213867790U CN 202022652895 U CN202022652895 U CN 202022652895U CN 213867790 U CN213867790 U CN 2138677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interlock
connecting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occlu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5289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国华
姜小平
胡柏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ua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ua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ua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ua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5289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677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677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677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包括咬合桩结构本体,所述咬合桩结构本体包括第一咬合桩、第二咬合桩和第三咬合桩,所述第一咬合桩活动连接在第二咬合桩的顶部,所述第三咬合桩活动连接在第二咬合桩的底部,所述咬合桩结构本体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固定限位板,所述固定限位板内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限位板,将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与第一咬合桩和第三咬合桩分离,再将第一咬合桩和第三咬合桩与第二咬合桩分离,缩减咬合桩结构本体的体积,从而达到了可以进行拆分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咬合桩结构不能进行拆分的问题,该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具备可以进行拆分的优点。

Description

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
咬合桩结构是用于建筑施工的装置,但是现有的咬合桩结构都是一体的,不能进行拆分,导致在移动时由于体积较大需要多人一起搬动,从而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降低了咬合桩结构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具备可以进行拆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咬合桩结构不能进行拆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包括咬合桩结构本体,所述咬合桩结构本体包括第一咬合桩、第二咬合桩和第三咬合桩,所述第一咬合桩活动连接在第二咬合桩的顶部,所述第三咬合桩活动连接在第二咬合桩的底部,所述咬合桩结构本体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固定限位板,所述固定限位板内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固定限位板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所述固定限位板内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固定块、螺栓和螺母,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在第二咬合桩正面和背面的左侧,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固定限位板的一侧与固定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第二咬合桩正面和背面的右侧,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固定限位板的一侧与固定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板的右侧,所述固定块的右侧贯穿第二连接板并延伸至第二连接板的内部,所述螺栓设置在第二连接板的顶部,所述螺栓的底部依次贯穿第二连接板和固定块并延伸至第二连接板的外部,所述螺母螺纹连接在螺栓表面的底部,所述螺母的顶部与第二连接板接触。
所述第一咬合桩、第二咬合桩和第三咬合桩的内部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咬合桩、第二咬合桩和第三咬合桩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咬合桩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第二咬合桩的一侧贯穿至第一咬合桩和第三咬合桩的内部。
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左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壁与固定块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连接槽连通,所述通孔的内壁与螺栓的表面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限位板,将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与第一咬合桩和第三咬合桩分离,再将第一咬合桩和第三咬合桩与第二咬合桩分离,缩减咬合桩结构本体的体积,从而达到了可以进行拆分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咬合桩结构不能进行拆分的问题,该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具备可以进行拆分的优点,在移动时不由于体积较大需要多人一起搬动,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提高了咬合桩结构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可以使咬合桩结构本体两侧的连接板相互连接,防止连接板左右移动的现象。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块,可以增加第一咬合桩、第二咬合桩和第三咬合桩的强度,防止第一咬合桩、第二咬合桩和第三咬合桩的表面向内部凹陷。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块,可以使第二咬合桩与第一咬合桩和第三咬合桩连接,避免第一咬合桩、第二咬合桩和第三咬合桩在连接后出现单独转动的现象。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槽,可以对固定块进行保护,防止固定块在第二连接板的内部出现上下移动的现象。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孔,可以对螺栓进行固定,使螺栓只能上下移动和转动,不能前后左右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连接机构的正视剖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正视剖面结构图。
图中:1、咬合桩结构本体;101、第一咬合桩;102、第二咬合桩;103、第三咬合桩;2、固定限位板;3、第一卡块;4、第二卡块;5、连接机构;51、第一连接板;52、第二连接板;53、固定块;54、螺栓;55、螺母;6、定位块;7、连接块;8、连接槽;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包括咬合桩结构本体1,咬合桩结构本体1包括第一咬合桩101、第二咬合桩102和第三咬合桩103,第一咬合桩101活动连接在第二咬合桩102的顶部,第三咬合桩103活动连接在第二咬合桩102的底部,咬合桩结构本体1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固定限位板2,固定限位板2内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3,固定限位板2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4,固定限位板2内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5。
参考图2,连接机构5包括第一连接板51、第二连接板52、固定块53、螺栓54和螺母55,第一连接板51设置在第二咬合桩102正面和背面的左侧,第一连接板51靠近固定限位板2的一侧与固定限位板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52设置在第二咬合桩102正面和背面的右侧,第二连接板52靠近固定限位板2的一侧与固定限位板2固定连接,固定块53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板51的右侧,固定块53的右侧贯穿第二连接板52并延伸至第二连接板52的内部,螺栓54设置在第二连接板52的顶部,螺栓54的底部依次贯穿第二连接板52和固定块53并延伸至第二连接板52的外部,螺母55螺纹连接在螺栓54表面的底部,螺母55的顶部与第二连接板52接触。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连接机构5,可以使咬合桩结构本体1两侧的固定限位板2相互连接,防止固定限位板2左右移动的现象。
参考图3,第一咬合桩101、第二咬合桩102和第三咬合桩103的内部设置有定位块6,定位块6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咬合桩101、第二咬合桩102和第三咬合桩103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定位块6,可以增加第一咬合桩101、第二咬合桩102和第三咬合桩103的强度,防止第一咬合桩101、第二咬合桩102和第三咬合桩103的表面向内部凹陷。
参考图3,第二咬合桩102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连接块7远离第二咬合桩102的一侧贯穿至第一咬合桩101和第三咬合桩103的内部。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连接块7,可以使第二咬合桩102与第一咬合桩101和第三咬合桩103连接,避免第一咬合桩101、第二咬合桩102和第三咬合桩103在连接后出现单独转动的现象。
参考图2,第二连接板52的左侧开设有连接槽8,连接槽8的内壁与固定块53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过设置连接槽8,可以对固定块53进行保护,防止固定块53在第二连接板52的内部出现上下移动的现象。
参考图2,第二连接板52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孔9,通孔9与连接槽8连通,通孔9的内壁与螺栓54的表面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通孔9,可以对螺栓54进行固定,使螺栓54只能上下移动和转动,不能前后左右移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母55与螺栓54分离,再将螺栓54与通孔9分离,然后拉动第一连接板51和第二连接板52向靠近固定限位板2的一侧移动,第一连接板51和第二连接板52带动固定块53和连接槽8向靠近固定限位板2的一侧移动,从而使固定块53和连接槽8分离,第一连接板51和第二连接板52带动固定块53和连接槽8向靠近固定限位板2的一侧移动同时的带动固定限位板2向外侧移动,固定限位板2带动第一卡块3和第二卡块4向外侧移动,通过第一卡块3和第二卡块4向外侧移动与第一咬合桩101和第三咬合桩103分离,再将第一咬合桩101、第二咬合桩102和第三咬合桩103分离,缩减咬合桩结构本体1的体积,达到了可以进行拆分的效果。

Claims (6)

1.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包括咬合桩结构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桩结构本体(1)包括第一咬合桩(101)、第二咬合桩(102)和第三咬合桩(103),所述第一咬合桩(101)活动连接在第二咬合桩(102)的顶部,所述第三咬合桩(103)活动连接在第二咬合桩(102)的底部,所述咬合桩结构本体(1)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固定限位板(2),所述固定限位板(2)内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3),所述固定限位板(2)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4),所述固定限位板(2)内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第一连接板(51)、第二连接板(52)、固定块(53)、螺栓(54)和螺母(55),所述第一连接板(51)设置在第二咬合桩(102)正面和背面的左侧,所述第一连接板(51)靠近固定限位板(2)的一侧与固定限位板(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52)设置在第二咬合桩(102)正面和背面的右侧,所述第二连接板(52)靠近固定限位板(2)的一侧与固定限位板(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53)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板(51)的右侧,所述固定块(53)的右侧贯穿第二连接板(52)并延伸至第二连接板(52)的内部,所述螺栓(54)设置在第二连接板(52)的顶部,所述螺栓(54)的底部依次贯穿第二连接板(52)和固定块(53)并延伸至第二连接板(52)的外部,所述螺母(55)螺纹连接在螺栓(54)表面的底部,所述螺母(55)的顶部与第二连接板(52)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咬合桩(101)、第二咬合桩(102)和第三咬合桩(103)的内部设置有定位块(6),所述定位块(6)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咬合桩(101)、第二咬合桩(102)和第三咬合桩(103)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咬合桩(102)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远离第二咬合桩(102)的一侧贯穿至第一咬合桩(101)和第三咬合桩(103)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52)的左侧开设有连接槽(8),所述连接槽(8)的内壁与固定块(53)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52)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孔(9),所述通孔(9)与连接槽(8)连通,所述通孔(9)的内壁与螺栓(54)的表面滑动连接。
CN202022652895.0U 2020-11-16 2020-11-16 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 Active CN2138677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52895.0U CN213867790U (zh) 2020-11-16 2020-11-16 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52895.0U CN213867790U (zh) 2020-11-16 2020-11-16 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67790U true CN213867790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56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52895.0U Active CN213867790U (zh) 2020-11-16 2020-11-16 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677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58825A (zh) 一种预制板连接组件及预制板连接结构及其应用
CN213867790U (zh) 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
CN107700699B (zh) 一种建筑墙板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CN111691574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竖缝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758208B (zh) 装配整体式叠合框架结构
CN211396543U (zh) 一种可伸缩槽钢挑梁装置
CN210002396U (zh) 一种模块化桩基护壁
CN209686602U (zh) 一种钢板剪力墙与楼板的连接结构
CN21267092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
CN210262912U (zh) 一种装配式河道生态框式挡墙
CN201913278U (zh) 一种钢结构连接板钻孔夹具
CN211173037U (zh) 一种外架冲孔钢板网加固专用连接件
CN211395748U (zh) 基坑工程逆梁顺板施工叠加梁板结构
CN111472471B (zh) 一种多功能复合墙
CN209990017U (zh) 一种新型全装配式模块化柱结构和梁柱结构
CN204186070U (zh) 防烂根铝合金模板系统及l型模板
CN209924152U (zh) 一种装配式抗爆结构组合骨架与面板的防水节点
CN205935243U (zh) 一种异形柱的拼接节点
CN212836615U (zh) 一种悬挑脚手架工字钢组合装置
CN213114985U (zh) 一种建筑异型钢的对接机构
CN219528032U (zh)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连接组件
CN212223843U (zh) 一种预制地下连续墙竖向连接的拼接结构
CN218861837U (zh) 一种复合墙板拼接结构
CN207934189U (zh) 混凝土构件用多功能连接件
CN212773399U (zh) 一种与装配式整体顶升平台配套使用的连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