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66256U - 一种细胞加压共培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细胞加压共培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66256U
CN213866256U CN202021491795.8U CN202021491795U CN213866256U CN 213866256 U CN213866256 U CN 213866256U CN 202021491795 U CN202021491795 U CN 202021491795U CN 213866256 U CN213866256 U CN 2138662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gas
pressure
cell
upp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9179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道枢
陶然
黄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149179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662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662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662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细胞加压共培养装置,进行细胞共培养时,先将培养小室置于培养空间内,接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胞悬液一起接种至培养小室内,再将该培养皿放置在支架内,然后再将支架置于容器本体内,盖上上盖,打开进气阀和出气阀,以将容器本体内充满至达到预设压力值的气体,可保持一端进气、另一端出气、以维持容器本体内的压力动态平衡,且使得容器本体内的气体始终是新鲜的气体,保证压力容器与正常培养箱有相同的培养环境。供气瓶采用纯二氧化碳和普通空气进行混合形成二氧化碳浓度为5%的混合气体,可实现与普通培养箱相同的气体环境。设置有支架,极大方便了培养皿的取和放,同时增加压力容器内的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细胞加压共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胞加压共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细胞培养是将细胞置于体外条件下进行生长和繁殖,具有可直接观察活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直接观察细胞的变化、易于提供大量生物性状相似的实验对象以及耗资少等优点。细胞的体外培养可以是一种细胞单独培养,也可以是多种细胞共同培养。
一种细胞的单独培养,是目前在基础医学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式,虽然培养过程中细胞独立生存于人工模拟的体内环境,但该环境与真实的体内环境相比仍有很大差异。为了能够建立更类似于体内环境的培养体系,尽可能使体外环境与体内环境相吻合,从而使细胞间能相互沟通信息,相互支撑生长增殖,人们在原有细胞培养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细胞共培养技术。细胞共培养技术是将2种或2种以上的细胞共同培养于同一环境中的技术。
但是,现有的装置多为通过密闭金属仓连接高压气体的方式实现压力环境,仅可满足一般的单类细胞在高压环境中的培养,目前的高压培养装置不能满足多种细胞在高压环境培养中联系和影响的研究。
且现有的细胞共培养的培养皿,尺寸较大,空间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细胞加压共培养装置,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细胞加压共培养装置,它包括:
压力容器,其包括透明的容器本体和上盖,上盖可分离地密封盖接在容器本体上,上盖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出气口处安装有一出气管,出气管上设置有出气阀,且上盖上还设置有用于测量压力容器内的压力的第一压力表;
供气瓶,其通过进气管与上盖的进气口相连,该供气瓶中的气体采用纯二氧化碳和普通空气进行混合形成5%浓度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气阀,该供气瓶上还设有用于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浓度指示器,所述进气管内设置有用于过滤气体杂质和细菌的筛网;
支架,其包括底盘和若干个向上延伸且沿着底盘外周间隔布置的限位架,限位架底端与底盘相固接,该支架可置于容器本体内;及
至少一个培养皿,其可置于支架内,其包括培养皿基座,该培养皿基座内部形成有培养空间,该培养空间内活动设置有至少两个并排布置的方形的培养小室,且培养小室的总面积至少为培养空间面积的二分之一。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培养皿设有多个,且多个培养皿可上下叠置在支架内。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供气瓶还设有第二压力表。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培养装置还包括培养箱,所述压力容器可置于培养箱内,该培养箱设有用于对进气管和出气管进行让位的让位槽。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上盖外周设有卡扣,所述容器本体外周设有卡条,通过卡扣卡接在卡条底端以将上盖与容器本体相连接。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进行细胞共培养时,先将培养小室置于培养空间内,接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胞悬液一起接种至培养小室内,再将该培养皿放置在支架内,然后再将支架置于容器本体内,盖上上盖,打开进气阀和出气阀,以将容器本体内充满至达到预设压力值的气体,且进气阀和出气阀始终保持打开状态,以使容器本体内的气体压力保持一个压力动态平衡,且使得容器本体内的气体始终是新鲜的气体,保证压力容器与正常培养箱有相同的培养环境;该压力调节方式调节简单、方便且成本低。由于容器本体采用透明材质,可方便随时观察培养皿内的细胞共培养情况;供气瓶采用纯二氧化碳和普通空气进行混合形成二氧化碳浓度为5%的混合气体,可实现与普通培养箱内完全相同的气体环境;供气瓶上还设有用于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浓度指示器,可随时观察供气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更加方便。由于压力容器体积较小,如果直接将培养皿放置在容器本体内,取和放均不方便,将培养皿放置在支架上,再将支架放置在容器本体内,极大方便了培养皿的取和放,且可将多个培养皿叠置放置在支架内,也不容易将培养皿弄翻,同时增加压力容器内的空间利用率,可放置10个100mm培养皿,30个35mm培养皿,使用更加方便。培养空间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并排布置的培养小室,使得整个培养皿更加简洁,且培养小室的总面积至少为培养空间面积的二分之一,在同样的培养空间内可增大培养小室的使用空间,空间利用率高。
2.供气瓶还设有第二压力表,可随时观察供气瓶内的气体压力值,使用方便。
3.压力容器可置于培养箱内,该培养箱设有用于对进气管和出气管进行让位的让位槽,可以将该培养箱的温度保持在37度恒温状态,以使压力容器内的温度也保持在恒温状态,且该培养箱还可提供洁净的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一种细胞加压共培养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绘示了压力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绘示了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绘示了培养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可拆卸的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请查阅图1至图4,一种细胞加压共培养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细胞加压共培养装置,它包括压力容器10、供气瓶20、支架30和至少一个培养皿40。
所述压力容器10包括透明的容器本体11和上盖12,上盖12可分离地密封盖接在容器本体11上,上盖12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出气口处安装有一出气管13,出气管13上设置有出气阀14,且上盖12上还设置有用于测量压力容器10内的压力的第一压力表15。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12外周设有卡扣16,所述容器本体11外周设有卡条17,通过卡扣16卡接在卡条17底端以将上盖12与容器本体11相连接。
所述供气瓶20通过进气管21与上盖12的进气口相连,该供气瓶20中的气体采用二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体,且二氧化碳浓度为5%,进气管21上设置有进气阀22,该供气瓶20上还设有用于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浓度指示器23。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21内设置有用于过滤气体杂质和细菌的筛网24。由于细胞共培养需要在无菌环境中进行,该筛网24可以很好的过滤气体中的杂质和细菌,保证无菌环境。最好,该筛网24设置有至少两层,以保证过滤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供气瓶20还设有第二压力表25。
所述支架30包括底盘31和若干个向上延伸且沿着底盘31外周间隔布置的限位架32,限位架32底端与底盘31相固接,该支架30可置于容器本体11内。如图3所示,该限位架32外侧还设有手持部33,当支架30内装满培养皿40时,可通过手持部33将整个支架30取出,更加方便。
所述培养皿40可置于支架30内,其包括培养皿基座41,该培养皿基座41内部形成有培养空间42,该培养空间42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并排布置的方形的培养小室43,且培养小室43的总面积至少为培养空间42面积的二分之一。如图4所示,该培养皿基座41为圆形,培养小室43位于培养皿基座41之中心。
本实施例中,所述培养皿40设有多个,且多个培养皿40可上下叠置在支架30内。
本实施例中,该培养装置还包括培养箱50,所述压力容器10可置于培养箱50内,该培养箱50设有用于对进气管21和出气管13进行让位的让位槽(图中未示出)。
进行细胞共培养时,先将培养小室43置于培养空间42内,接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胞悬液一起接种至培养小室43内,再将该培养皿40放置在支架30内,然后再将支架30置于容器本体11内,盖上上盖12,接着将该压力容器10放置在培养箱50内;
打开进气阀22和出气阀14,以将容器本体11内充满至达到预设压力值的气体,且进气阀22和出气阀14始终保持打开状态,以使容器本体11内的气体压力保持一个压力动态平衡,使得容器本体11内的气体始终是新鲜的气体,保证压力容器与正常培养箱有相同的培养环境;该压力调节方式调节简单、方便且成本低。由于容器本体11采用透明材质,可方便随时观察培养皿40内的细胞共培养情况;供气瓶20采用纯二氧化碳和普通空气进行混合形成二氧化碳浓度为5%的混合气体,可实现与普通培养箱内完全相同的气体环境;供气瓶20上还设有用于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浓度指示器23,可随时观察供气瓶20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更加方便。由于压力容器10体积较小,如果直接将培养皿40放置在容器本体11内,取和放均不方便,将培养皿40放置在支架30上,再将支架30放置在容器本体11内,极大方便了培养皿40的取和放,且可将多个培养皿40叠置放置在支架30内,也不容易将培养皿40弄翻,使用更加方便。培养空间42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并排布置的培养小室43,使得整个培养皿40更加简洁,且培养小室43的总面积至少为培养空间42面积的二分之一,在同样的培养空间42内可增大培养小室43的使用空间,空间利用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细胞加压共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压力容器,其包括透明的容器本体和上盖,上盖可分离地密封盖接在容器本体上,上盖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出气口处安装有一出气管,出气管上设置有出气阀,且上盖上还设置有用于测量压力容器内的压力的第一压力表;
供气瓶,其通过进气管与上盖的进气口相连,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气阀,该供气瓶上还设有用于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浓度指示器,所述进气管内设置有用于过滤气体杂质和细菌的筛网;
支架,其包括底盘和若干个向上延伸且沿着底盘外周间隔布置的限位架,限位架底端与底盘相固接,该支架可置于容器本体内;及至少一个培养皿,其可置于支架内,其包括培养皿基座,该培养皿基座内部形成有培养空间,该培养空间内活动设置有至少两个并排布置的方形的培养小室,且培养小室的总面积至少为培养空间面积的二分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胞加压共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设有多个,且多个培养皿可上下叠置在支架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胞加压共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瓶还设有第二压力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胞加压共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培养装置还包括培养箱,所述压力容器可置于培养箱内,该培养箱设有用于对进气管和出气管进行让位的让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胞加压共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外周设有卡扣,所述容器本体外周设有卡条,通过卡扣卡接在卡条底端以将上盖与容器本体相连接。
CN202021491795.8U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细胞加压共培养装置 Active CN2138662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1795.8U CN213866256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细胞加压共培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1795.8U CN213866256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细胞加压共培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66256U true CN213866256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33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91795.8U Active CN213866256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细胞加压共培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662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05506B2 (en) Multilayered cell culture apparatus
CN104428406B (zh) 枢转加压的单次使用式生物反应器
CN204644371U (zh) 一种集成式多细胞非接触共培养装置
CN106676005A (zh) 一种用于细胞培养和细胞分选的培养容器
CN103614296A (zh) 一种双腔三维灌注生物反应器系统
CN109072151A (zh) 细胞培养容器及细胞培养容器的固定用夹具
CN213866256U (zh) 一种细胞加压共培养装置
CN207294809U (zh) 一种神经干细胞培养瓶
CN103361271B (zh) 细胞增殖袋及细胞增殖装置
CN203382764U (zh) 细胞增殖袋及细胞增殖装置
CN212025346U (zh) 一种便于调节温湿度的微生物培养装置
CN107090409A (zh) 细胞培养装置
CN109906267A (zh) 微型生物反应器组件
CN220926806U (zh) 一种免疫细胞培养装置
KR20210075591A (ko) 혼합가스 주입식 세포 배양 장치
CN217757521U (zh) 一种悬浮细胞培养瓶
CN210287366U (zh) 一种小球藻试验培养装置
CN212354802U (zh) 一种恒温快速标记试剂盒
CN209338520U (zh) 一种医学检验微生物培育箱
CN218058989U (zh) 一种轻便式细胞低氧培养装置
CN215440494U (zh) 一种遗传基因培养装置
CN212404119U (zh) 一种可调节氧气浓度的器官芯片培养盒
CN215593090U (zh) 一种细胞培养装置
CN209443016U (zh) 一种干细胞培养装置
CN2739191Y (zh) 厌氧菌培养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