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53446U - 一种水路切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路切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53446U
CN213853446U CN202021925868.XU CN202021925868U CN213853446U CN 213853446 U CN213853446 U CN 213853446U CN 202021925868 U CN202021925868 U CN 202021925868U CN 213853446 U CN213853446 U CN 213853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guide sleeve
water guide
rotating shaft
ann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2586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张德知
马明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2586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53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53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534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Sliding Valves (AREA)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一种水路切换器,包括壳体组件,以及设于所述壳体组件内的转轴和导水套;所述壳体组件设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转轴以可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且套设在所述导水套外,所述转轴设有导向部和操作部,所述操作部沿所述转轴的径向伸出所述壳体组件外,所述操作部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被往复拨动从而使所述转轴沿所述操作部的拨动方向转动;所述导水套设有沿轴向延伸并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过水流道,以及与所述导向部配合的导向配合部;所述转轴转动从而推动所述导水套沿轴向往复移动至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的第二位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路切换器可实现两种出水方式的切换。

Description

一种水路切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路切换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净水器成为家电领域最具潜力的产品,初滤微滤类的净水产品,比如龙头净水器,因安装简单,成本低,单品价格低廉,同时其过滤效果能够直观感受到,深受消费者青睐。龙头净水器的出水方式分为原水、净水两种,通过内部阀芯的切换可实现两种出水方式的转换。阀芯结构可以分为三大类:1.陶瓷阀芯,利用陶瓷片来切换水路,成本高;2.弹簧配合止水阀结构,利用弹簧配合止水阀结构来切换水路;3.弹珠结构,利用弹珠结合来配合切换水路。这些阀芯结构,存在成本高、结构复杂、漏水风险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水路切换器,可实现两种出水方式的切换,有利于降低成本,简化结构及降低漏水风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路切换器,包括壳体组件,以及设于所述壳体组件内的转轴和导水套;所述壳体组件设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转轴以可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且套设在所述导水套外,所述转轴设有导向部和操作部,所述操作部沿所述转轴的径向伸出所述壳体组件外,所述操作部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被往复拨动从而使所述转轴沿所述操作部的拨动方向转动;所述导水套设有沿轴向延伸并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过水流道,以及与所述导向部配合的导向配合部;所述转轴转动过程中通过所述导向部推动所述导向配合部使所述导水套沿轴向移动,所述导水套在第一位置时,所述过水流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导水套在第二位置时,所述过水流道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阀芯;所述壳体的第一端设有所述进水口,所述壳体的第二端设有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阀芯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二端,所述阀芯包括中心管和设于所述中心管外壁上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中心管上设置的连通孔与所述中心管内部连通,所述分流管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壳体外并形成所述第二出水口;所述导水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中心管内,所述转轴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中心管外,所述壳体内的第二端形成有连通所述中心管内部和所述第一出水口的第一出水流道,所述导水套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过水流道与所述第一出水流道连通,所述导水套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过水流道与所述连通孔连通。
可选地,所述导水套的第一端开口且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导水套的第二端封闭,所述导水套内部形成所述过水流道,所述导水套的第一端为所述过水流道的进水端,所述导水套的第二端的侧壁上设有流出口,所述流出口为所述过水流道的出水端;所述导水套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流出口与所述第一出水流道连通,所述导水套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流出口与所述连通孔连通。
可选地,所述水路切换器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过水流道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和所述导水套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为在所述导水套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过程中发生弹性压缩变形。
可选地,所述转轴包括环形套,所述操作部设于所述环形套的外壁上,所述环形套的靠近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一端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中心管外,所述壳体上设有供所述操作部穿过的条形开孔;所述操作部被拨动至与所述条形开孔的一端抵接过程中,所述导水套沿第一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操作部被反向拨动至与所述条形开孔的另一端抵接过程中,所述导水套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可选地,所述环形套的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端设有第一缺口槽,所述第一缺口槽为所述导向部,所述第一缺口槽具有斜坡面;所述导水套设有沿径向延伸的杆体,所述杆体为所述导向配合部,所述杆体位于所述中心管上方并支撑在所述第一缺口槽内。
可选地,所述环形套的靠近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一端设有第二缺口槽,所述分流管位于所述第二缺口槽内,所述第二缺口槽具有相对的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所述导水套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分流管与所述第一槽面抵接或不接触,所述导水套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分流管与所述第二槽面抵接或不接触。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主体和顶盖,所述顶盖包括内盖和外盖,所述壳体主体包括筒体和设于所述筒体一端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内盖盖设在所述筒体的另一端,所述内盖上设有所述进水口,所述外盖连接在所述内盖外,所述外盖上与所述进水口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与待安装件的出水口连接的安装口。
可选地,所述内盖的背离所述底板的侧面上沿周向边缘设有第一翻边,所述内盖的背离所述底板的侧面上围绕所述进水口设有挡筋,所述外盖包括环形板和设于所述环形板的周向边缘并朝向所述底板延伸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第一翻边螺纹连接,所述环形板的中心孔为所述安装口;
所述水路切换器还包括转接头和密封垫环,所述密封垫环设于所述挡筋内,所述转接头设于所述环形板的中心孔内且一端抵接在所述密封垫环上,所述转接头用于与所述待安装件的出水口连接,所述转接头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台阶,所述环形板的朝向所述底板的侧面压紧在所述环形台阶上。
可选地,所述阀芯还包括设于所述中心管周向并与所述分流管连接的盖体,所述盖体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内盖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盖体上设置的固定柱上,所述内盖的朝向所述底板的侧面上设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抵接在所述环形套的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端的端面上。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路切换器,转轴套设在导水套外,转轴在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过程中,可以推动导水套沿轴向移动,从而使得导水套在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导水套将水路切换器的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连通,导水套在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导水套将水路切换器的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连通,实现了水路切换器的两种出水方式的切换,有利于降低成本,简化结构及降低漏水风险。
2、转轴上设置有伸出壳体组件外的操作部,操作部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被往复拨动从而使转轴沿操作部的拨动方向转动,如此,可以通过操纵操作部来实现转轴的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进而驱动导水套沿轴向往复移动以切换出水方式,操作简便。
3、阀芯包括中心管和与中心管连通的分流管,导水套可滑动地设置在中心管内,转轴可转动地套设在中心管外,壳体内形成有将中心管和第一出水口连通的第一出水流道,分流管内部形成连通中心管和第二出水口的第二出水流道,如此,导水套在两个不同位置时可通过相应的出水流道连通相应的出水口,以实现水路切换器的两种出水方式的切换。将第一出水流道和第二出水流道分别设置在壳体和阀芯上,有利于水路切换器的组装。
4、通过转轴上设置的具有斜坡面的第一缺口槽与导水套上设置的杆体的配合,实现了转轴转动从而推动导水套沿轴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从而实现了水路切换器的两种出水方式的切换。
5、阀芯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在壳体主体内,内盖盖设在壳体主体上并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在阀芯上,壳体内部导水套、阀芯的中心管和转轴同轴套设在一起,如此,水路切换器为堆叠式组装方式,组装便捷,零部件少,结构简单,且便于拆卸维修。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路切换器的爆炸结构图;
图2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的水路切换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的水路切换器在导水套处于第一位置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的水路切换器在导水套处于第二位置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a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的水路切换器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图5a的转轴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的水路切换器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7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的水路切换器在导水套处于第一位置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的水路切换器在导水套处于第二位置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的水路切换器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10a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的水路切换器的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图10a的内盖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的水路切换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的水路切换器的另一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壳体主体,101、筒体,1011、条形开孔,1012、开口槽,102、底板,1021、第一出水口,1022、第一环形凸筋,
2、阀芯,201、中心管,2011、连通孔,202、分流管,2021、第二出水口,203、盖体,2031、第四环形凸筋,2032、固定柱,2033、第一固定孔,
3、转轴,301、环形套,3011、第一缺口槽,3011a、第一停止面,3011b、第二停止面,3011c、斜坡面,3012、第二缺口槽,3012a、第一槽面,3012b、第二槽面,3013、环形台阶,3014、连接部,3015、凸筋,302、操作部,
4、导水套,401、过水流道,402、杆体,403、流出口,404、限位槽,405、凸缘,4051、过水槽,406、第一限位柱,
5、弹性件,
6、内盖,601、进水口,602、第二环形凸筋,6021、凸棱,603、第三环形凸筋,604、第一翻边,605、挡筋,606、支撑筋,607、第二固定孔,608、第一环形密封筋,609、第二限位柱,
7、外盖,701、环形板,702、第二翻边,
8、密封垫环,
9、转接头,901、环形台阶,
10、阀芯垫,
11、第一密封件,12、第二密封件,13、第三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水路切换器,包括壳体组件,以及设于所述壳体组件内的转轴3和导水套4;所述壳体组件设有进水口601、第一出水口1021和第二出水口2021;所述转轴3以可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且套设在所述导水套4外,所述转轴3设有导向部;所述导水套4设有沿轴向延伸并与所述进水口601连通的过水流道401,以及与所述导向部配合的导向配合部;所述转轴3转动过程中通过所述导向部推动所述导向配合部使所述导水套4沿轴向移动,所述导水套4在第一位置(图7所示位置)时,所述过水流道401与所述第一出水口1021连通,所述导水套4在第二位置(图8所示位置)时,所述过水流道401与所述第二出水口2021连通。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图7、图8所示,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阀芯2。所述壳体的第一端设有所述进水口601,所述壳体的第二端设有所述第一出水口1021,所述阀芯2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二端,所述阀芯2包括中心管201和设于所述中心管201外壁上的分流管202,所述分流管202的第一端通过所述中心管201上设置的连通孔2011与所述中心管201内部连通,所述分流管202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壳体外并形成所述第二出水口2021。所述导水套4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中心管201内,所述转轴3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中心管201外,所述壳体内的第二端形成有连通所述中心管201内部和所述第一出水口1021的第一出水流道。所述导水套4在所述第一位置(图7所示位置)时,所述过水流道401与所述第一出水流道连通,所述导水套4在所述第二位置(图8所示位置)时,所述过水流道401与所述连通孔2011连通。本示例中,阀芯2的分流管202内部形成第二出水流道。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图7所示,所述导水套4的第一端开口且与所述进水口601连通,所述导水套4的第二端封闭,所述导水套4内部形成所述过水流道401,所述导水套4的第一端为所述过水流道401的进水端,所述导水套4的第二端的外壁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密封件12,所述第二密封件12与所述中心管201的内壁配合形成密封,所述导水套4的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密封件12之间的侧壁上设有流出口403,所述流出口403为所述过水流道401的出水端。
如图7所示,所述导水套4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流出口403与所述第一出水流道连通,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密封件12将所述流出口403与所述连通孔2011隔离,如此,从流出口403流出的水只能进入第一出水流道并从第一出水口1021流出,而不能通过连通孔2011和分流管202从第二出水口2021流出。如图8所示,所述导水套4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流出口403与所述连通孔2011连通,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密封件12将所述流出口403与所述第一出水流道隔离,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密封件12将所述流出口403与所述中心管201的远离所述第一出水口1021的一端隔离,如此,从流出口403流出的水只能从连通孔2011进入分流管202并从第二出水口2021流出,而不能进入第一出水流道从第一出水口1021流出,并且不会从中心管201的远离所述第一出水口1021的一端泄漏。
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6所示,第二密封件12可以是密封圈,第二密封件12可以设置为两个。每个第二密封件12可以固定在导水套4的第二端的圆周外壁上设置的两个凸环之间形成的密封槽内。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图9所示,所述壳体包括位于壳体第二端的壳体主体1和位于壳体第一端的顶盖。所述顶盖包括内盖6和外盖7。所述壳体主体1包括筒体101和设于所述筒体101一端的底板102,所述底板102上设有所述第一出水口1021。所述内盖6盖设在所述筒体101的另一端,所述内盖6上设有所述进水口601。所述外盖7连接在所述内盖6外,所述外盖7上与所述进水口601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与待安装件的出水口连接的安装口。
如图6所示,所述底板102的内侧面上围绕所述第一出水口1021设有第一环形凸筋1022,所述中心管201的靠近所述第一出水口1021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环形凸筋1022内,所述第一环形凸筋1022内部形成所述第一出水流道。
如图2所示,所述阀芯2还包括设于所述中心管201周向并与所述分流管202连接的盖体203,所述盖体203上设有多个(本示例中为三个)第一固定孔2033。如图6所示,阀芯2通过设于所述多个第一固定孔2033内的多个第一紧固件(可以为螺钉)固定在所述底板102上。
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主体1的筒体101上设有开口槽1012,分流管202的第二端从该开口槽1012伸出筒体101外。分流管202的外壁上可以设有与所述开口槽1012相适配的固定板,该固定板的边缘端面与开口槽1012的槽壁抵接配合,固定板的边缘端面与开口槽1012的槽壁两者抵接配合后可形成唇形密封配合,可防止错位与段差。所述中心管201、分流管202和盖体203可以为一体结构。
如图6所示,所述盖体203的朝向所述第一出水口1021的侧面上设有第四环形凸筋2031,所述第四环形凸筋2031套设在所述第一环形凸筋1022外,所述第四环形凸筋2031与所述第一环形凸筋1022之间设有第三密封件13,第三密封件13可以为密封圈。第三密封件13将所述第一环形凸筋1022内部与壳体内的其它区域隔离,以防止第一出水流道内的水泄漏。可以在第一环形凸筋1022的外侧壁上设置环形凸台以放置第三密封件13。第一环形凸筋1022的顶端可以抵接在盖体203上。中心管201的端部与底板102之间具有空隙。
如图6所示,所述导水套4的第二端可以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凸缘405,所述凸缘405上设有过水槽4051,过水槽4051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导水套4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凸缘405抵接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并将所述第一出水口1021包围,所述过水槽4051将所述第一环形凸筋1022和所述导水套4的第二端之间的环形空间与所述第一出水口1021连通,所述第一环形凸筋1022和所述导水套4的第二端之间的环形空间与所述流出口403连通。这样,在导水套4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从所述流出口403流出的水进入第一环形凸筋1022和所述导水套4的第二端之间的环形空间后,可以经过所述过水槽4051流入第一出水口1021,从而第一出水口1021可以出水。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在导水套4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凸缘405可以不抵接在底板102上,即凸缘405与底板102之间具有空隙,这样,从所述流出口403流出的水进入第一环形凸筋1022内部后,可以从凸缘405与底板102之间的空隙流入第一出水口1021,从而第一出水口1021可以出水。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图7所示,所述内盖6的朝向底板102的侧面上围绕所述进水口601同轴设有第二环形凸筋602和第三环形凸筋603,所述第二环形凸筋602位于所述第三环形凸筋603内。所述导水套4的第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凸筋602和所述第三环形凸筋603之间的环形空间内,所述导水套4的第一端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密封件11(图6示出),所述第一密封件11与所述第三环形凸筋603的内壁配合形成密封。
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第一密封件11可以是密封圈,第一密封件11可以固定在导水套4的第一端的圆周外壁上设置的两个凸环之间形成的密封槽内。从进水口601流入的水经过第二环形凸筋602内部(第二环形凸筋602内部形成了进水流道)后,从导水套4的第一端(即开口端)流入导水套4内部的过水流道401。第一密封件11可以防止导水套4的过水流道401内的水泄漏到壳体内部的其他区域。
所述导水套4的第一端的内壁和所述第二环形凸筋602的外壁中的一个设有沿所述导水套4的移动方向延伸的限位槽,另一个设有与所述限位槽滑动配合的凸棱。本示例中,如图3所示,导水套4的第一端的内壁上设有相对的两个凸块,两个凸块之间形成所述限位槽404,如图10b所示,第二环形凸筋602的外壁上设有所述凸棱6021。第二环形凸筋602的外壁上可以对称设置有两个凸棱6021,相应地,导水套4的第一端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槽404。在导水套4移动过程中,凸棱6021与限位槽404相对滑动,通过凸棱6021(图12示出)与限位槽404的配合,可以防止导水套4随转轴3转动,从而转轴3转动可以驱动导水套4沿轴向移动。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转轴3包括环形套301和设于所述环形套301的外壁上的操作部302,所述操作部302伸出所述壳体外并用于使所述转轴3转动。
如图7所示,所述环形套301的靠近所述第一出水口1021的一端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中心管201外。如图5a、图5b所示,环形套301可以设置有环形台阶3013,该环形台阶3013的朝向底板102的侧面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凸筋3015,多个凸筋3015可以抵接在阀芯2的盖体203的与环形台阶3013对应位置设置的台阶上。转轴3通过多个凸筋3015与阀芯2的盖体203接触,可减小转轴3在转动过程中与盖体203之间的摩擦力。凸筋3015可以进行倒圆角处理,使其与阀芯2的盖体203的接触为线接触,可进一步减小转轴3在转动过程中与盖体203之间的摩擦力。
如图5a、图5b所示,所述环形套301的靠近所述进水口601的一端设有第一缺口槽3011,所述第一缺口槽3011为所述导向部。所述第一缺口槽3011的槽面可以包括位于较低位置的第一停止面3011a、位于较高位置的第二停止面3011b,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停止面3011a和所述第二停止面3011b之间的斜坡面3011c。如图3、图7所示,所述导水套4设有沿径向延伸的杆体402,所述杆体402为所述导向配合部,所述杆体402位于所述中心管201上方并支撑在所述第一缺口槽3011内。所述环形套301可以对称设置两个第一缺口槽3011,相应地,所述导水套4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杆体402,两个所述杆体402分别位于两个第一缺口槽3011内。
如图3所示,所述导水套4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杆体402支撑在所述第一停止面3011a上,所述转轴3转动过程中所述杆体402沿所述斜坡面3011c到达所述第二停止面3011b,使所述导水套4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如图4所示。所述导水套4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杆体402支撑在所述第二停止面3011b上。所述转轴3反向转动,则所述杆体402从所述第二停止面3011b沿所述斜坡面3011c到达所述第一停止面3011a,相应地,所述导水套4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第一停止面3011a和第二停止面3011b可以均为一段平面,以支撑杆体402。第一停止面3011a、第二停止面3011b和斜坡面3011c可以进行倒圆角处理,这样可以减小杆体402与第一缺口槽3011之间的摩擦力。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内盖6可以通过多个第二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盖体203上设置的多个(本示例中为三个)固定柱2032(图3示出)上。所述内盖6的朝向所述底板102的侧面上可以设有多个(本示例中为四个)支撑筋606(图10b、图11示出),所述多个支撑筋606抵接在所述环形套301的靠近所述进水口601的一端的端面上。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10b所示,内盖6的朝向所述底板102的侧面的靠近周向边缘的区域朝向底板102凸出而形成凸台部,该凸台部与所述第三环形凸筋603之间形成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内设置有所述多个支撑筋606。支撑筋606可以进行倒圆角处理,使其与阀芯2转轴3的端面接触时为线接触,既起到支撑压紧作用同时又降低了转轴3转动时的摩擦力。如图10b、图11所示,所述凸台部设有多个第二固定孔607,多个第二固定孔607分别与所述盖体203上设置的多个固定柱2032通过多个第二紧固件固定。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图7所示,所述水路切换器还包括弹性件5,所述弹性件5设置在所述过水流道401内,所述弹性件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和所述导水套4连接,所述弹性件5设置为在所述导水套4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过程中发生弹性压缩变形。
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弹性件5可以为弹簧。导水套4的第二端具有封闭该端的端板,端板的朝向导水套4的第一端的侧面上设有第一限位柱406。内盖6的朝向底板102的侧面上设有位于第二环形凸筋602内的第二限位柱609。弹簧的一端套设在第一限位柱406上,另一端套设在第二限位柱609上。第一限位柱406和第二限位柱609起到对弹簧限位的作用,可防止弹簧移位受力不均。本示例中设置弹性件5可以提高在操纵操作部302过程中的推动手感和力度,提高导水套4在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图5a所示,所述环形套301的靠近所述第一出水口1021的一端可以设有第二缺口槽3012,所述分流管202位于所述第二缺口槽3012内,所述第二缺口槽3012具有相对的第一槽面3012a和第二槽面3012b;所述导水套4在所述第一位置(图3所示位置)时,所述分流管202与所述第一槽面3012a抵接(可以限制导水套4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的极限位置为第一位置)或不接触,所述导水套4在所述第二位置(图4所示位置)时,所述分流管202与所述第二槽面3012b抵接(可以限制导水套4在与第一方向相反方向上移动的极限位置为第二位置)或不接触。本示例中,所述第二缺口槽3012具有合适宽度,使得分流管202不会妨碍转轴3转动。第二缺口槽3012与分流管202的配合,以及操作部302与条形开孔1011的配合可以对转轴3转动的极限位置起到双重限位的作用,进而实现导水套4往复移动的极限位置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操作部302可以沿所述环形套301的径向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操作部302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被往复拨动从而使所述转轴3沿所述操作部302的拨动方向转动,进而带动导水套4沿轴向移动,实现水路切换。往复拨动操作部302来切换水路,可直观展现出水方式,操作便捷。
所述壳体主体1的筒体101上可以设有供所述操作部302穿过的条形开孔1011。所述操作部302被拨动至与所述条形开孔1011的一端抵接过程中,所述导水套4可以沿第一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如图3所示;所述操作部302被反向拨动至与所述条形开孔1011的另一端抵接过程中,所述导水套4可以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如图4所示。
如图3、图5a所示,所述环形套301的外壁上可以设置有连接部3014,所述操作部302连接在所述连接部3014上。所述连接部3014可以是沿环形套301径向延伸的连接杆,所述操作部302可以为杆状结构,操作部302的一端与连接杆螺纹连接,另一端从所述条形开孔1011伸出壳体外。连接杆上可以设置有与壳体主体1的筒体101内壁相抵接配合的板体,该板体在转轴3转动过程中可以沿壳体主体1的筒体101内壁滑动。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内盖6的背离所述底板102的侧面上沿周向边缘设有第一翻边604,所述内盖6的背离所述底板102的侧面上围绕所述进水口601设有挡筋605,所述外盖7包括环形板701和设于所述环形板701的周向边缘并朝向所述底板102延伸的第二翻边702,所述第二翻边702与所述第一翻边604螺纹连接,所述环形板701的中心孔与内盖6上的进水口601位置对应,环形板701的中心孔为用于与待安装件的出水口连接的安装口。
如图7所示,所述水路切换器还可以包括转接头9和密封垫环8,所述密封垫环8设于所述挡筋605内,所述转接头9设于所述环形板701的中心孔内且一端抵接在所述密封垫环8上,所述转接头9用于与所述待安装件的出水口连接,所述转接头9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台阶901,所述环形板701的朝向所述底板102的侧面压紧在所述环形台阶901上。本示例中,挡筋605可以起到对密封垫环8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错位。如图7、图10a所示,内盖6的侧面的位于挡筋605内部的区域围绕进水口601可以设置多个第一环形密封筋608,密封垫环8压紧在内盖6侧面的多个第一环形密封筋608所在的区域上。转接头9的与密封垫环8抵接的端面上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二环形密封筋,这样,在转接头9与待安装件的出水口连接后,第一环形密封筋608和第二环形密封筋可以受到挤压而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漏水。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路切换器可以为龙头净水器的水路切换器,待安装件可以为水龙头,水路切换器可以通过转接头9与水龙头的出水口连接。水路切换器的第一出水口1021可以为原水出口,水路切换器的第二出水口2021可以与龙头净水器的滤筒的进水口601连通,第二出水口2021内可以设置有阀芯垫10,在第二出水口2021与龙头净水器的滤筒的进水口601连通时起到密封作用。通过水路切换器内部水路的切换使进入换水路切换器内部的原水从第一出水口1021流出,或者使进入水路切换器内部的原水从第二出水口2021流出后,进入龙头净水器的滤筒内进行过滤。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路切换器的组装过程可以为:先将阀芯2用螺钉固定在壳体主体1内,然后将转轴3套设在阀芯2的中心管201外,之后将导水套4安装在中心管201内,并将弹性件5安装在导水套4内,然后将内盖6盖设在壳体主体1上并与阀芯2螺钉固定,然后将操作部302安装在转轴3上,之后将密封垫环8、转接头9依次安装在内盖6的挡筋605内,最后将外盖7螺纹连接在内盖6上并压紧转接头9和密封垫环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路切换器零部件较少、结构简单,成本低,部件之间采用螺钉连接或螺纹连接,便于拆卸维修,且水路切换器的组装过程为堆叠式组装,组装便捷。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连接”、“安装”、“装配”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术语“安装”、“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水路切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以及设于所述壳体组件内的转轴和导水套;
所述壳体组件设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所述转轴以可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且套设在所述导水套外,所述转轴设有导向部和操作部,所述操作部沿所述转轴的径向伸出所述壳体组件外,所述操作部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被往复拨动从而使所述转轴沿所述操作部的拨动方向转动;
所述导水套设有沿轴向延伸并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过水流道,以及与所述导向部配合的导向配合部;
所述转轴转动过程中通过所述导向部推动所述导向配合部使所述导水套沿轴向移动,所述导水套在第一位置时,所述过水流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导水套在第二位置时,所述过水流道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阀芯;
所述壳体的第一端设有所述进水口,所述壳体的第二端设有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阀芯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二端,所述阀芯包括中心管和设于所述中心管外壁上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中心管上设置的连通孔与所述中心管内部连通,所述分流管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壳体外并形成所述第二出水口;
所述导水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中心管内,所述转轴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中心管外,所述壳体内的第二端形成有连通所述中心管内部和所述第一出水口的第一出水流道,所述导水套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过水流道与所述第一出水流道连通,所述导水套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过水流道与所述连通孔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路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套的第一端开口且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导水套的第二端封闭,所述导水套内部形成所述过水流道,所述导水套的第一端为所述过水流道的进水端,所述导水套的第二端的侧壁上设有流出口,所述流出口为所述过水流道的出水端;
所述导水套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流出口与所述第一出水流道连通,所述导水套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流出口与所述连通孔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路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切换器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过水流道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和所述导水套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为在所述导水套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过程中发生弹性压缩变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路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包括环形套,所述操作部设于所述环形套的外壁上,所述环形套的靠近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一端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中心管外,所述壳体上设有供所述操作部穿过的条形开孔;
所述操作部被拨动至与所述条形开孔的一端抵接过程中,所述导水套沿第一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操作部被反向拨动至与所述条形开孔的另一端抵接过程中,所述导水套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路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套的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端设有第一缺口槽,所述第一缺口槽为所述导向部,所述第一缺口槽具有斜坡面;
所述导水套设有沿径向延伸的杆体,所述杆体为所述导向配合部,所述杆体位于所述中心管上方并支撑在所述第一缺口槽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路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套的靠近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一端设有第二缺口槽,所述分流管位于所述第二缺口槽内,所述第二缺口槽具有相对的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
所述导水套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分流管与所述第一槽面抵接或不接触,所述导水套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分流管与所述第二槽面抵接或不接触。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路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主体和顶盖,所述顶盖包括内盖和外盖,所述壳体主体包括筒体和设于所述筒体一端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内盖盖设在所述筒体的另一端,所述内盖上设有所述进水口,所述外盖连接在所述内盖外,所述外盖上与所述进水口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与待安装件的出水口连接的安装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路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的背离所述底板的侧面上沿周向边缘设有第一翻边,所述内盖的背离所述底板的侧面上围绕所述进水口设有挡筋,所述外盖包括环形板和设于所述环形板的周向边缘并朝向所述底板延伸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第一翻边螺纹连接,所述环形板的中心孔为所述安装口;
所述水路切换器还包括转接头和密封垫环,所述密封垫环设于所述挡筋内,所述转接头设于所述环形板的中心孔内且一端抵接在所述密封垫环上,所述转接头用于与所述待安装件的出水口连接,所述转接头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台阶,所述环形板的朝向所述底板的侧面压紧在所述环形台阶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路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还包括设于所述中心管周向并与所述分流管连接的盖体,所述盖体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内盖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盖体上设置的固定柱上,所述内盖的朝向所述底板的侧面上设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抵接在所述环形套的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端的端面上。
CN202021925868.XU 2020-09-05 2020-09-05 一种水路切换器 Active CN213853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25868.XU CN213853446U (zh) 2020-09-05 2020-09-05 一种水路切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25868.XU CN213853446U (zh) 2020-09-05 2020-09-05 一种水路切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53446U true CN213853446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47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25868.XU Active CN213853446U (zh) 2020-09-05 2020-09-05 一种水路切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534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12860B2 (en) Water machine with unaffected water purification under disassembly and using method thereof
CN213853446U (zh) 一种水路切换器
CN111589600A (zh) 一种花洒的出水切换结构
CN213629026U (zh) 一种水路切换器
CN108223895B (zh) 一种按压式原水净水切换结构
CN202032112U (zh) 陶瓷阀芯
CN214367935U (zh) 一种水路切换器
CN217301711U (zh) 一种两功能开关水起泡器
CN101786053A (zh) 推拨功能切换花洒
CN213298858U (zh) 一种截止阀
CN214367934U (zh) 一种水路切换器
CN201135811Y (zh) 净水器滤桶
CN214367936U (zh) 一种水路切换器
CN210964225U (zh) 净水机
CN211852983U (zh) 按键式开关阀芯
CN108339319B (zh) 旋转按压双功能开关与一种过滤器
CN221107319U (zh) 一种龙头净水器
CN214662236U (zh) 一种水路切换器
CN220058199U (zh) 一种双水路喷头
CN219827859U (zh) 一种便于清洁滤网的水龙头
CN215843665U (zh) 一种花洒的出水切换结构
CN214662222U (zh) 一种水路切换器
CN211398655U (zh) 一种带喷枪的水龙头结构
CN216430583U (zh) 一种水路切换器
CN218474961U (zh) 一种家用龙头净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