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52914U - 一种拉力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力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852914U CN213852914U CN202023142251.3U CN202023142251U CN213852914U CN 213852914 U CN213852914 U CN 213852914U CN 202023142251 U CN202023142251 U CN 202023142251U CN 213852914 U CN213852914 U CN 2138529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le
- limiting rod
- arm
- extension spring
- gag le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力器,包括第一拉伸弹簧、稳定杆和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拉伸弹簧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臂力把手,且臂力把手的内侧安装有腕力把手,所述腕力把手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拉伸弹簧,所述第二拉伸弹簧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臂力把手的内部贯穿安装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与第一稳固块的外侧均连接有腹肌轮,且腹肌轮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套筒,所述稳定杆贯穿在第一拉伸弹簧的内部,所述第二限位杆贯穿在臂力把手的右端,第二限位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二稳固块,且第二限位杆与第二稳固块的左端连接有脚套。该拉力器,不仅方便配合腹肌轮使用,以及方便拆卸,同时也方便训练腕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力器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拉力器。
背景技术
拉力器是一种适合于大众健身锻炼的器械,使用拉力器锻炼的好处在于:肱二头肌是一块有两个肌头的肌肉,其主要作用是屈臂,在屈臂时,同样也用到了肱三头肌,并且拉力器体型小,携带方便,随着需求的改变拉力器的功能也多样化起来。
但是,一般的拉力器,不仅不方便配合腹肌轮使用,以及不方便拆卸,同时也不方便训练腕力,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拉力器,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力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一般的拉力器,不仅不方便配合腹肌轮使用,以及不方便拆卸,同时也不方便训练腕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力器,包括第一拉伸弹簧、稳定杆和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拉伸弹簧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臂力把手,且臂力把手的内侧安装有腕力把手,所述腕力把手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拉伸弹簧,且腕力把手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第三拉伸弹簧,所述第二拉伸弹簧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臂力把手的内部贯穿安装有第一限位杆,且第一限位杆的顶端贯穿在第一稳固块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杆与第一稳固块的外侧均连接有腹肌轮,且腹肌轮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套筒,所述稳定杆贯穿在第一拉伸弹簧的内部,且稳定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限位杆贯穿在臂力把手的右端,第二限位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二稳固块,且第二限位杆与第二稳固块的左端连接有脚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方便配合腹肌轮使用,以及方便拆卸,同时也方便训练腕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拉伸弹簧与臂力把手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且臂力把手与腕力把手之间构成滑动结构,并且腕力把手关于第一拉伸弹簧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臂力把手与腕力把手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方便锻炼腕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臂力把手与稳定杆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稳定杆与第二固定块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稳定杆与第二固定块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方便对第一拉伸弹簧进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块与臂力把手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一固定块与第二拉伸弹簧的连接方式为搭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固定块与第二拉伸弹簧的连接方式为搭接,方便对第二拉伸弹簧进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杆与第一稳固块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第一限位杆与腹肌轮之间构成转动结构,并且第一限位杆与套筒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限位杆与套筒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方便对腹肌轮进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限位杆与第二稳固块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第二限位杆与臂力把手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限位杆与臂力把手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方便对第二限位杆与第二稳固块进行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仅方便配合腹肌轮使用,以及方便拆卸,同时也方便训练腕力;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杆、第一稳固块和套筒,臂力把手的内部贯穿安装有第一限位杆,第一限位杆的顶端贯穿在第一稳固块的内部,腹肌轮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套筒,将第一限位杆、第一稳固块和腹肌轮卡合连接,随后套筒与第一限位杆、第一稳固块卡合连接,方便配合腹肌轮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稳定杆和第二固定块,稳定杆贯穿在第一拉伸弹簧的内部,且稳定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固定块,转动稳定杆,使其与第二固定块脱离螺纹连接,从臂力把手的内部抽出稳定杆,方便对其拆卸;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腕力把手和第二拉伸弹簧,臂力把手的内侧安装有腕力把手,腕力把手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拉伸弹簧,滑动臂力把手使其与第二拉伸弹簧搭接,对第二拉伸弹簧进行固定,用力攥紧臂力把手和腕力把手,方便对腕力进行锻炼。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限位杆与套筒连接俯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限位杆与第二稳固块连接俯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限位杆由于腹肌轮连接正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拉伸弹簧;2、臂力把手;3、腕力把手;4、第二拉伸弹簧;5、第三拉伸弹簧;6、第一固定块;7、第一限位杆;8、第一稳固块;9、腹肌轮;10、套筒;11、稳定杆;12、第二固定块;13、第二限位杆;14、第二稳固块;15、脚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拉力器,包括第一拉伸弹簧1、臂力把手2、腕力把手3、第二拉伸弹簧4、第三拉伸弹簧5、第一固定块6、第一限位杆7、第一稳固块8、腹肌轮9、套筒10、稳定杆11、第二固定块12、第二限位杆13、第二稳固块14和脚套15,第一拉伸弹簧1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臂力把手2,且臂力把手2的内侧安装有腕力把手3,腕力把手3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拉伸弹簧4,且腕力把手3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第三拉伸弹簧5,第二拉伸弹簧4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固定块6,臂力把手2的内部贯穿安装有第一限位杆7,且第一限位杆7的顶端贯穿在第一稳固块8的内部,第一限位杆7与第一稳固块8的外侧均连接有腹肌轮9,且腹肌轮9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套筒10,稳定杆11贯穿在第一拉伸弹簧1的内部,且稳定杆11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2,第二限位杆13贯穿在臂力把手2的右端,第二限位杆13的底端连接有第二稳固块14,且第二限位杆13与第二稳固块14的左端连接有脚套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3所示,当需要当做扩胸拉力器使用时,首先使第一拉伸弹簧1与臂力把手2卡合连接,将稳定杆11贯穿在第一拉伸弹簧1的内部,转动第二固定块12,方便对第一拉伸弹簧1进行规定,双手握住臂力把手2,向外侧拉伸扩张,对胸肌进行训练;
当需要对腕力进行训练时,如图2中向内侧滑动腕力把手3,第三拉伸弹簧5受力压缩,使第二拉伸弹簧4与臂力把手2搭接,滑动第一固定块6,使第二拉伸弹簧4与第一固定块6卡合连接,在第三拉伸弹簧5的张力作用下,方便对第二拉伸弹簧4进行固定,握紧臂力把手2和腕力把手3,第二拉伸弹簧4受力拉伸,方便对腕力进行训练;
当需要当做仰卧起坐拉力器使用时,如图1和图3中使第二限位杆13贯穿在臂力把手2的内部,第二限位杆13与第二稳固块14螺纹连接,对其进行固定,在另外一个臂力把手2的内部贯穿安装第一限位杆7,使第一限位杆7与第一稳固块8螺纹连接,便于双脚贯穿进脚套15的内侧,脚套15为可伸缩结构,方便适用不同的大小的脚,双手握住第一限位杆7和第一稳固块8;
如图1和图2中当需要配合腹肌轮9使用时,使第一限位杆7与第一稳固块8贯穿在腹肌轮9的内侧,在其外侧使套筒10与第一限位杆7其卡合连接,并且使套筒10与第一稳固块8卡合连接,方便使用腹肌轮9,这就是该拉力器的工作过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拉力器,包括第一拉伸弹簧(1)、稳定杆(11)和第二限位杆(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伸弹簧(1)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臂力把手(2),且臂力把手(2)的内侧安装有腕力把手(3),所述腕力把手(3)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拉伸弹簧(4),且腕力把手(3)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第三拉伸弹簧(5),所述第二拉伸弹簧(4)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固定块(6),所述臂力把手(2)的内部贯穿安装有第一限位杆(7),且第一限位杆(7)的顶端贯穿在第一稳固块(8)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杆(7)与第一稳固块(8)的外侧均连接有腹肌轮(9),且腹肌轮(9)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套筒(10),所述稳定杆(11)贯穿在第一拉伸弹簧(1)的内部,且稳定杆(11)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2),所述第二限位杆(13)贯穿在臂力把手(2)的右端,第二限位杆(13)的底端连接有第二稳固块(14),且第二限位杆(13)与第二稳固块(14)的左端连接有脚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伸弹簧(1)与臂力把手(2)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且臂力把手(2)与腕力把手(3)之间构成滑动结构,并且腕力把手(3)关于第一拉伸弹簧(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臂力把手(2)与稳定杆(11)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稳定杆(11)与第二固定块(1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6)与臂力把手(2)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一固定块(6)与第二拉伸弹簧(4)的连接方式为搭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杆(7)与第一稳固块(8)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第一限位杆(7)与腹肌轮(9)之间构成转动结构,并且第一限位杆(7)与套筒(10)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杆(13)与第二稳固块(14)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第二限位杆(13)与臂力把手(2)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42251.3U CN213852914U (zh) | 2020-12-23 | 2020-12-23 | 一种拉力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42251.3U CN213852914U (zh) | 2020-12-23 | 2020-12-23 | 一种拉力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852914U true CN213852914U (zh) | 2021-08-03 |
Family
ID=77043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142251.3U Active CN213852914U (zh) | 2020-12-23 | 2020-12-23 | 一种拉力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852914U (zh) |
-
2020
- 2020-12-23 CN CN202023142251.3U patent/CN21385291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295870B2 (en) | Portable exercise system | |
US20130059703A1 (en) | Exercise System | |
CN213852914U (zh) | 一种拉力器 | |
GB2595900A (en) | Exercise apparatus | |
US9492706B1 (en) | Method and portable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the upper extremities | |
WO2007079370A2 (en) | Exercise apparatus | |
CN106730621B (zh) | 一种便携式全身拉力器 | |
CN113209568A (zh) | 一种体育健身用手臂拉伸训练装置 | |
CN212282749U (zh) | 一种体操压臂训练用辅助装置 | |
CN201304197Y (zh) | 训练器 | |
CN219043084U (zh) | 一种健胸轮 | |
CN205073609U (zh) | 体育旅游休闲用的便携式健身器 | |
CN205683479U (zh) | 多功能健腹轮 | |
CN205598544U (zh) | 一种康复功能锻炼绳 | |
CN221385049U (zh) | 一种多姿态锻炼的拉力器 | |
CN207532712U (zh) | 一种手臂肌肉锻炼器 | |
CN212593763U (zh) | 一种多功能门架训练器 | |
CN200991524Y (zh) | 一种多功能臂力器 | |
CN218306031U (zh) | 组装式俯卧撑训练装置 | |
CN202620566U (zh) | 一种户外带握力器的拉力器 | |
CN215231947U (zh) | 一种多功能指、腕、臂、胸增肌健力器 | |
CN215781394U (zh) | 高尔夫多功能体能训练器 | |
CN219539356U (zh) | 一种拉伸以及仰卧起坐辅助装置 | |
CN216061905U (zh) | 一种体育旅游休闲用的便携式健身器 | |
CN201085888Y (zh) | 组合健身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