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41017U - 一种灶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41017U
CN213841017U CN202022632789.6U CN202022632789U CN213841017U CN 213841017 U CN213841017 U CN 213841017U CN 202022632789 U CN202022632789 U CN 202022632789U CN 213841017 U CN213841017 U CN 213841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bearing
cooking utensils
latch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3278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润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Zheniu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Zheniu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Zheniu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Zheniu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3278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41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41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410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灶具,包括灶具底壳,灶具面板,及用于承托锅具的多个支架立柱,所述支架立柱至少包括位于灶具面板上方、用于放置锅具的承托部,及与所述灶具底壳相连的承重部,所述灶具面板位于该承托部底部和承重部之间。本实用新型利用灶具底壳承受支架立柱的大部分重量或所有重量,减轻了锅具及食材对灶具面板的压力,延长了灶具面板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灶具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灶具。
背景技术
市面上使用的家用燃气灶具,无论是嵌入式灶具还是台式灶具,使用的锅支架都是独立的可移动的,并且都是简单地安放在面板的汤盘上面,锅支架以及安放在锅支架上面锅具和食材的重量最终全部由灶具面板来承载,而如今灶具面板多数为钢化玻璃,还有少量的陶瓷或不锈钢薄板冲压的灶具面板,其物理特性均不能大负荷承重,如果用户长时间大锅具使用,极易造成玻璃面板的爆裂,不锈钢薄板面板的变形等现象。另外,现在的灶具底壳和面板的连接基本依靠安装在灶具底壳里的炉头作为载体,炉头底部和底壳用螺丝连接,炉头上部螺孔和面板(汤盘)用螺丝连接,此时的螺丝都是裸露在灶具台面上的,因为灶具台面多酸碱水和油污,极易造成螺丝生锈无法拧开,不便于后续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灶具底壳配合灶具面板承重,延长灶具面板使用寿命的灶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灶具,包括灶具底壳,灶具面板,及用于承托锅具的多个支架立柱,所述支架立柱至少包括位于灶具面板上方、用于放置锅具的承托部,及与所述灶具底壳相连的承重部,所述灶具面板位于该承托部底部和承重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灶具支架直接安放在灶具面板上的结构,将支架立柱的所有重量或者大部分重量由灶具底壳来承载,大大减轻了灶具面板承受的压力,延长了灶具面板的使用寿命;通过承重部与灶具底壳固定连接,使得灶具面板上不再有裸露的螺丝,避免水和油污导致的连接紧固件生锈的问题,拆装维修方便;同时,加大了灶具面板和灶具底壳的紧固面积,从而使整台灶具连接更加稳固。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部和承重部为一体连接,所述承托部和承重部的连接处形成阶梯面,所述灶具面板的部分卡设于该阶梯面。支架立柱的结构设计可以多样化,装配结构简单稳固。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部外套设有承重套筒,所述灶具面板夹持于该承重套筒和阶梯面之间。承重套筒的设计可以增加承重部的承受重量,增强结构稳固性,而且也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承重套筒以适应不同的支架立柱,使用灵活度高。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部和承重部为分体设置。将承托部和承重部分体设置,用螺丝连接后又可以成为一个整体,可以根据底壳高度分别加工不同高度的承重部,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燃烧器要求加工不同高度的承托部,生产灵活,加工成本下降。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部底面向下延伸形成带有外螺纹的凸部,所述承重部顶面形成带有内螺纹的凹槽,所述凸部和凹槽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部底部带有多个螺纹孔,所述承重部形成凸缘,紧固件可穿过凸缘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承托部和承重部的连接结构多样,可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进一步的,还包括内置于支架立柱的弹性件,横向穿过支架立柱的活动脚片,及定位件,所述活动脚片沿长度方向形成多个卡齿,移动活动脚片以调整其位于所述支架立柱内侧的长度后,所述弹性件复位抵住活动脚片或定位件,所述卡齿可与定位件配合实现所述活动脚片的限位。通过活动脚片沿着支架立柱移动,使得相邻支架立柱之间形成的空间大小可以调节,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大小或者不同形状的锅底,卡齿和定位件通过弹性件限位锁止,使用者调节方便,限位结构简单稳固。
进一步的,所述卡齿位于活动脚片的下方,所述弹性件一端与定位件相抵接或相连,所述定位件的上端形成可与卡齿咬合的定位凸部;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V型扭簧;所述定位件上带有至少部分穿出支架立柱的操作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立柱形成供活动脚片横向穿过的穿孔,所述定位件位于该穿孔,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活动脚片相抵接或相连,于施加外力倾斜活动脚片时,所述卡齿可脱离定位件的限位。无需设置施加外力的操作部,只要在活动脚片的外侧将其下压即可,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卡齿位于活动脚片的上方,所述定位件位于穿孔的外侧的上方,所述穿孔对应定位件处形成便于活动脚片倾斜的缺口部;所述活动脚片沿长度方向形成行程槽,所述支架立柱上设有可伸入该行程槽内的防脱限位柱。定位件和缺口部的位置设计合理,下压倾斜活动脚片操作简单、省力,而且活动脚片的内侧端在锅的重力作用下向下倾斜,定位件和卡齿之间锁止稳固;防脱限位柱和行程槽配合,可以防止活动脚片脱离支架立柱,配合结构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灶具底壳承受支架立柱的大部分重量或所有重量,减轻了锅具及食材对灶具面板的压力,延长了灶具面板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承重部和承托部之间的连接结构多样化,并且可以根据不同高度的燃烧器和底壳要求灵活加工对应高度的承托部和承重部,加工组装方便,连接形式多样,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装配方便灵活;通过活动脚片和支架立柱之间相对位置的调节,可以方便调整相邻支架围设形成的内圈空间的大小,以适应不同大小和形状的锅底,使用灵活方便;调节范围广,可以适应不同使用需求;定位件和卡齿之间的锁止结构简单稳固,调节操作方便省力;通过承重部与承托部在内部用螺丝固定连接,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紧固件不会暴露在灶台面板上方,避免水和油污导致的连接紧固件生锈的问题,拆装维修方便,日常清洁保养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剖视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剖视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剖视图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结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灶具,包括灶具底壳5,位于灶具底壳5上方的灶具面板6,及用于承托锅具的多个支架立柱1。支架立柱1至少包括位于灶具面板6上方的承托部15,及位于灶具面板6下方的承重部16,该承托部15用于放置锅具,承重部16与灶具底壳5固定连接,具体可以是螺丝固定连接,灶具面板6位于承托部15底部和承重部16之间。
上述灶具面板6可以是由金属材质冲压成型带汤盘的整张面板,或使用在玻璃或陶瓷材质的面板上安装由金属材质单独冲压的汤盘,也就是包括面板和汤盘。
上述的灶具面板6位于承托部15底部和承重部16之间,不一定是完全夹持在承托部15和承重部16的中间,还可以是部分位于承托部15和承重部16形成的阶梯面内。
如图1所示,承托部15和承重部16为一体连接结构,承托部15的横向宽度大于承重部16的横向宽度,从而在承托部15和承重部16的连接处形成阶梯面17,灶具面板6的开口部分卡设在该阶梯面17下方,具体的说,灶具面板6的上表面和厚度方向的侧面,分别与阶梯面17的两个相垂直的面相抵接。
为了增加结构的稳固性,在承重部16外套设承重套筒18,承重套筒18的上端面与灶具面板6的下表面相抵接,从而灶具面板6夹持在承重套筒18和阶梯面17之间。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承托部15和承重部16为分体设置。
承托部15底面部分向下延伸形成凸部151,该凸部151带有外螺纹,承重部16的顶面形成与凸部151适配的凹槽161,该凹槽161内壁带有内螺纹,所述凸部151置入凹槽161内与其螺纹连接。
灶具面板6夹持在承重部16的顶面和承托部15底面之间。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承托部15和承重部16也为分体设置。在承托部15的底部沿着周向设置有多个螺纹孔152,在承重部16的上端面形成凸缘162,凸缘162上沿着周向也设置有多个安装孔,紧固件可以穿过凸缘162的安装孔与螺纹孔151螺纹连接。
在承重部16的下端面也形成下凸缘,该下凸缘沿着周向可以设置多个下安装孔,紧固件穿过下安装孔与灶具底壳5固定连接。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灶具还包括放置在支架立柱1中空内部的弹性件2,横向穿过支架立柱1的活动脚片3,及定位件4。支架立柱1,具体是承托部15形成供活动脚片3横向穿过的穿孔11,活动脚片3上沿着长度方向形成多个卡齿31,当施加外力移动活动脚片3以调整活动脚片3分别位于支架立柱1两侧的长度后,特别是调整活动脚片3位于支架立柱1内侧的长度后,弹性件2可以自动复位抵住活动脚片3或者抵住定位件4,使得卡齿31与定位件4咬合,实现活动脚片3和支架立柱1之间的限位连接。进而实现一组灶具锅支架的两个活动脚片3端部之间的间距,可以适应放置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锅具底部。
具体的,卡齿31位于活动脚片3的下方,可以是下表面,弹性件2,于本实施例中为弹簧,竖直放置在支架立柱1的中空内部,其顶端与定位件4相抵接,于本实施例中,定位件4为定位销结构,其底面与弹性件2相抵,在支架立柱1内形成避免定位销的端部脱离的台阶面14,在定位件4的顶端形成可以与卡齿31咬合的定位凸部41,该定位凸部41的形状与卡齿31的大小、形状适配,以增加两者咬合的稳定性。
为了便于施加外力下压定位件4,在定位件4上形成至少部分穿出支架立柱1外表面的操作部(图中未示出),从而需要调整活动脚片3时,通过操作部下压定位件4,使得定位凸部41脱离卡齿31,再支架立柱1内侧或外侧移动活动脚片3,调整至目标位置时,停止施加在操作部上的外力,弹性件2自动复位抵住活动脚片3。
当然为了方便实现定位件4和卡齿31的限位,还可以将定位凸部41设置为圆球或半球形状,卡齿31也加工成适配的弧面,从而无需操作部拉动定位件4,定位件4和卡齿31可以自动进行解锁和自锁。
如图5、6所示,本实施例中承重部16和承托部15之间的具体结构可以选实施例一到三中的任一种。
实施例五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不同之处在于,弹性件2为V型扭簧,其包括封闭端21和开口,封闭端21固定设置在支架立柱1内,其开口的其中一端抵接在支架立柱1的中空内部,其另一端与定位件4固定连接,定位件4为卡珠或卡柱结构,其可伸入卡齿31内。定位件4上形成至少部分穿出支架立柱1外表面的操作部(图中未示出)。
为了避免活动脚片3脱离支架立柱1,在活动脚片3上沿着长度方向形成行程槽32,在支架立柱1上设置可以伸入该行程槽32内的防脱限位柱13,从而活动脚片3相对支架立柱1移动时,防脱限位柱13和行程槽32配合避免两者脱离。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四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如图8所示,一种可调式灶具锅支架,包括设置在灶具台面上的支架立柱1,放置在支架立柱1中空内部的弹性件2,横向穿过支架立柱1的活动脚片3,及定位件4。支架立柱1形成供活动脚片3横向穿过的穿孔11,该穿孔11的内径稍大于活动脚片3的厚度,活动脚片3上沿着长度方向形成多个卡齿31,具体的,卡齿31位于活动脚片3的上方,可以是上表面,弹性件2,于本实施例中为弹簧,竖直放置在支架立柱1的中空内部,支架立柱1的中空宽度与弹性件2的横向宽度相当,弹性件2顶端与定位件4固定连接或者相抵接。
一组锅支架包括多个支架立柱1组件,具体可以是4个或5个,其排列安装在灶具面板的汤盘上,调整各个活动脚片3之间内侧的距离,就可以安放不同尺寸的锅具。
于本实施例中,定位件4为位于穿孔11的外侧开口处的凸柱结构,特别是位于穿孔11外侧的上方,此处定义图1中定位件4的右端,也就是箭头对应的一侧为外侧。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定位件4也可以设置在穿孔11的内壁。在穿孔11对应定位件4的地方形成便于活动脚片31倾斜的缺口部12,该缺口部12增加了穿孔11靠近外侧的开口面积,当需要调整活动脚片3时,沿着箭头所示方向下压活动脚片3位于支架立柱1外侧的一端,活动脚片3倾斜,其部分伸入缺口部12,而且由于缺口部12的高度大于定位件4和卡齿31之间的咬合高度,从而此时卡齿31可以脱离定位件4的限位,活动脚片3可以自由移动。活动脚片3上的行程槽32和支架立柱1上的防脱限位柱13配合,防止活动脚片3和支架立柱1相互脱离。当然也可以通过加厚或加宽活动脚片3的末端实现防脱限位的功能。
为了便于直观地看见活动脚片3的移动距离,可以在活动脚片3上设置刻度33,从而便于使用者将多个脚片2的调节距离统一,对锅具的支撑更加稳定。
当活动脚片3位于支架立柱1内侧的一端受到锅的重力作用时,活动脚片3发生倾斜,卡齿31向靠近定位件4的方向移动,定位件4和卡齿31之间锁止稳固。
实施例七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六的不同之处在于,弹性件2为V型扭簧,其包括封闭端21和开口,封闭端21固定设置在支架立柱1内,其开口的其中一端抵接在支架立柱1的中空内部,其另一端22抵接在活动脚片3的下表面。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六相同,不再赘述。
当然,也可以选用其他结构的弹性件,只要能实现在支架立柱1内保持向上的张力即可。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灶具,包括灶具底壳(5),灶具面板(6),及用于承托锅具的多个支架立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立柱(1)至少包括位于灶具面板(6)上方、用于放置锅具的承托部(15),及与所述灶具底壳(5)相连的承重部(16),所述灶具面板(6)位于该承托部(15)底部和承重部(1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15)和承重部(16)为一体连接,所述承托部(15)和承重部(16)的连接处形成阶梯面(17),所述灶具面板(6)的部分卡设于该阶梯面(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部(16)外套设有承重套筒(18),所述灶具面板(6)夹持于该承重套筒(18)和阶梯面(1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15)和承重部(16)为分体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15)底面向下延伸形成带有外螺纹的凸部(151),所述承重部(16)顶面形成带有内螺纹的凹槽(161),所述凸部(151)和凹槽(161)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15)底部带有多个螺纹孔(152),所述承重部(16)形成凸缘(162),紧固件可穿过凸缘(162)与螺纹孔(152)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置于支架立柱(1)的弹性件(2),横向穿过支架立柱(1)的活动脚片(3),及定位件(4),所述活动脚片(3)沿长度方向形成多个卡齿(31),移动活动脚片(3)以调整其位于所述支架立柱(1)内侧的长度后,所述弹性件(2)复位抵住活动脚片(3)或定位件(4),所述卡齿(31)可与定位件(4)配合实现所述活动脚片(3)的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齿(31)位于活动脚片(3)的下方,所述弹性件(2)一端与定位件(4)相抵接或相连,所述定位件(4)的上端形成可与卡齿(31)咬合的定位凸部(41);所述弹性件(2)为弹簧或V型扭簧;所述定位件(4)上带有至少部分穿出支架立柱(1)的操作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立柱(1)形成供活动脚片(3)横向穿过的穿孔(11),所述定位件(4)位于该穿孔(11),所述弹性件(2)一端与活动脚片(3)相抵接或相连,于施加外力倾斜活动脚片(3)时,所述卡齿(31)可脱离定位件(4)的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齿(31)位于活动脚片(3)的上方,所述定位件(4)位于穿孔(11)的外侧的上方,所述穿孔(11)对应定位件(4)处形成便于活动脚片(3)倾斜的缺口部(12);所述活动脚片(3)沿长度方向形成行程槽(32),所述支架立柱(1)上设有可伸入该行程槽(32)内的防脱限位柱(13)。
CN202022632789.6U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灶具 Active CN213841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32789.6U CN213841017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32789.6U CN213841017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41017U true CN213841017U (zh) 2021-07-30

Family

ID=77015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32789.6U Active CN213841017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410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960979A (en) Cooking apparatus
EP1447624A3 (en) Cooking grate with removable central wok ring
CN213841017U (zh) 一种灶具
CN106051851B (zh) 一种可调式炊具支架及燃气灶
CN213841039U (zh) 一种可调式灶具锅支架
CN212213507U (zh) 一种可升降电烤炉
CN211079333U (zh) 带孔不锈钢炊具钝化用的挂具
CN103343992B (zh) 一种diy框架结构电磁灶及框架
CN212456971U (zh) 一种燃烧器安装机架及集成灶
CN217653920U (zh) 锅架及燃气灶
KR200402515Y1 (ko) 업소용 가스레인지의 다리연결구조
JP5191448B2 (ja) ガラストップコンロ
JP2011007387A (ja) ガラストップコンロ
CN216814258U (zh) 一种台面一体灶具快速安装结构
CN213089875U (zh) 一种防滑炉架
CN218578667U (zh) 一种金属器皿放置架
CN215909103U (zh) 一种锅架及燃气灶
CN215295023U (zh) 一种集成灶支撑架结构
CN217329908U (zh) 一种锅支架以及燃气灶
CN218379523U (zh) 一种锅架
CN218348699U (zh) 一种金属面板及具有该金属面板的燃气灶
CN110513735B (zh) 一种燃气灶支撑机构
CN212719875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铸铁炉架
CN217928909U (zh) 锅支架和燃气灶具
CN213713134U (zh) 一种生物节能灶通用炊具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