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37078U - 一种装配式建筑防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建筑防水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837078U CN213837078U CN202022406740.9U CN202022406740U CN213837078U CN 213837078 U CN213837078 U CN 213837078U CN 202022406740 U CN202022406740 U CN 202022406740U CN 213837078 U CN213837078 U CN 2138370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proof
- bottom plate
- wallboard
- block
- rain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防水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固定安装于墙板和底板的防水组件,所述防水组件包括相邻两侧分别固定安装于底板和墙板用于遮挡连接部的防水块以及设置在防水块与墙板之间用于防止雨水渗入的第一防水胶层;所述墙板设置有供所述防水块插接配合的第一安装槽,所述底板设置有供所述防水块插接配合的第二安装槽。本申请具有减少底板与墙板之间雨水渗透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相对于传统现浇钢筋混凝土和砌体建筑建筑而言,装配式建筑是在工厂生产预制出包括梁、板、柱和外墙等建筑构件,经过养护并验收合格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安装的建筑方式,预制装配式建筑从建筑材料划分为预制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和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预制装配式建筑从使用功能划分为预制装配式工业建筑与预制装配式民用建筑,预制装配式民用建筑又分为预制装配式公共建筑和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
在现有的装配式建筑中,包括沿水平方向固定安装于地面的底板以及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于底板背离地面一侧的墙板,墙板与底板之间插接配合,墙板与底板之间插接配合的部位为连接部,进而墙板与底板之间的连接处会存在装配间隙;当遇到雷雨天气时,会有部分雨水飘落至墙板侧壁,由于重力的作用,雨水会经墙板侧壁向下流向连接部,并利用墙板与底板之间的装配间隙,雨水会流经连接部并渗透到建筑内部,进而导致装配式建筑出现漏水。
因此需要一种装配式建筑防水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少底板与墙板之间雨水渗透的情况发生,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防水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防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建筑防水结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墙板和底板的防水组件,所述防水组件包括相邻两侧分别固定安装于底板和墙板用于遮挡连接部的防水块以及设置在防水块与墙板之间用于防止雨水渗入的第一防水胶层;所述墙板设置有供所述防水块插接配合的第一安装槽,所述底板设置有供所述防水块插接配合的第二安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出现雷雨天气时,利用重力的作用,雨水沿墙板侧壁向下流动,利用防水块插接配合与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处,进而雨水与防水块相接触,进而减少雨水直接流向墙板与底板之间的连接部的情况发生;利用第一防水胶层,进而减少雨水渗入防水块与墙板之间的装配间隙以及减少雨水渗入防水块与底板之间的装配间隙内,进而减少底板与墙板之间出现渗透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防水块背离底板的一侧自上而下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壁与所述防水块呈倾斜设置的侧面相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与防水块相接触时,利用倾斜设置的防水块侧面,利用重力的作用,进而减少雨水渗入第一安装槽与防水块之间装配间隙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防水块背离墙板和墙板和底板的相邻两侧设置有供雨水流向地面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槽底呈圆弧面设置,所述导流槽与墙板侧壁之间相连通,所述导流槽与所述防水块呈倾斜设置的侧面之间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与防水块相接触时,利用导流槽的圆弧面设置,雨水沿导流槽的槽底流向地面,使得雨水可顺利流经防水块,进而将飘落在墙板处的雨水向底板排出。
优选的,防水组件还包括与所述防水块固定连接并盖合于第二安装槽一端和底板一端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导流槽之间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经导流槽排向底板时,雨水沿盖板方向排向地面,进而减少了雨水渗透进而防水块与底板之间的装配间隙内,进而减少了雨水渗入连接部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盖板侧面呈自上而下倾斜设置,所述底板端面与所述盖板之间相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盖板的倾斜设置,使得提高雨水的排出效率。
优选的,所述防水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和底板之间的第二防水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降雨量较多导致地面形成积水时,利用第二防水胶层,进而减少了地面雨水自下而上渗进盖板与底板之间的装配间隙内。
优选的,所述盖板与所述防水块之间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盖板与防水块之间的一体成型,避免了盖板与防水块之间出现装配间隙,进而减少了雨水经盖板与防水块之间的连接部渗入。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底板和墙板之间供墙板固定安装于底板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若干个均匀间隔固定连接于底板的凸起、若干个均匀间隔固定连接于墙板的凹口以及设置在所述凸起和凹口之间供墙板、底板之间相固定的砂浆层,所述凹口与所述凸起之间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凸起与凹口之间的插接配合,使得墙板与底板之间相连接,利用砂浆层,使得墙板与底板之间固定连接,进而墙板固定安装于底板处。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防水块插接配合与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处,进而雨水与防水块相接触,进而减少雨水直接流向墙板与底板之间的连接部的情况发生;利用第一防水胶层,进而减少雨水渗入防水块与墙板之间的装配间隙以及减少雨水渗入防水块与底板之间的装配间隙内,进而减少底板与墙板之间出现渗透的情况发生;
2.通过倾斜设置的防水块侧面,利用重力的作用,进而减少雨水渗入第一安装槽与防水块之间装配间隙的情况发生;
3.通过导流槽的圆弧面设置,雨水沿导流槽的槽底流向地面,使得雨水可顺利流经防水块,进而将飘落在墙板处的雨水向底板排出;
4.雨水沿盖板方向排向地面,进而减少了雨水渗透进而防水块与底板之间的装配间隙内,进而减少了雨水渗入连接部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一种装配式建筑防水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11、第二安装槽;2、墙板;21、第一安装槽;22、内侧;23、外侧;3、连接部;4、安装组件;41、凹口;42、凸起;43、砂浆层;5、防水组件;51、防水块;511、导流槽;52、固定螺栓;53、盖板;54、第一防水胶层;55、第二防水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装配式建筑防水结构。参照图1,装配式建筑包括沿水平方向固定安装于地面的底板1以及与底板1固定连接的墙板2,底板1与墙板2均呈长方体状设置,墙板2底端固定连接于底板1顶端,墙板2顶端远离底板1竖直向上布置。墙板2沿水平方向相对的两侧分别为内侧22与外侧23。内侧22与装配式建筑内部相连通,外侧23与装配式建筑的外部相连通。墙板2与底板1相连接的部位为连接部3。
参照图1,装配式建筑防水结构包括设置在墙板2与底板1之间的安装组件4,安装组件4位于连接部3处,安装组件4用于供墙板2与底板1之间固定连接。具体的,安装组件4包括若干个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于底板1背离地面一侧的凸起42、若干个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墙板2朝向底板1一侧的凹口41以及设置在凹口41与凸起42之间供凸起42与凹口41固定连接的砂浆层43。凸起42与凹口41均呈长方体状设置,凸起42的长度方向与凹口4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凹口41的长度方向与墙板2朝向底板1一侧的长度方向相平行。若干个凸起42均与底板1一体成型。若干个凸起42与若干个凹口41均沿水平方向间隔均匀设置,凸起42与凹口41之间插接配合。当需要将墙板2与底板1之间固定连接时,工作人员先将底板1固定安装于地面处,并在连接部3处铺设砂浆层43,进而凸起42同样也铺设有砂浆层43,利用外部的吊装设置,吊起并移动墙板2,进而使得墙板2的凹口41与底板1的凸起42之间相连通,进而沿竖直方向下放墙板2,进而凹口41与凸起42之间插接配合,进而砂浆层43位于凹口41与凸起42之间,待砂浆层43冷却,凹口41与凸起42之间固定连接。
参照图1,装配式建筑防水结构包括设置在墙板2与底板1处的防水组件5,防水组件5位于墙板2的外侧23,防水组件5用于减少外部雨水通过连接部3渗透到墙板2的内侧22,进而减少雨水渗透到建筑内。具体的,防水组件5包括同时固定安装于墙板2和底板1处的防水块51以及设置在防水块51与墙板2之间用于减少雨水渗入的第一防水胶层54。防水块51抵接于连接部3朝向建筑外部位置处。防水块51呈长条状设置,防水块51的长度方向与凸起42或凹口4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防水块51的相邻两侧分别插接配合于墙板2的外侧23内以及底板1朝向墙板2一侧内,墙板2的外侧23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供防水块51插接配合的第一安装槽21,底板1朝向墙板2一侧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供防水块51插接配合的第二安装槽11。防水块51的相邻两侧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槽21和第二安装槽11内。当防水块51插接配合于第一安装槽21内时,防水块51的背离底板1的一侧面与自上而下呈倾斜设置,并与第一安装槽21位于高位端的槽壁相抵接并相配合。第一防水胶层54位于防水块51背离底板1一侧面和第一安装槽21位于高位端的槽壁之间。防水块51背离墙板2和底板1的相邻两侧面设置有导流槽511。导流槽511的长度方向与防水块5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导流槽511的槽底呈圆弧面设置,导流槽511槽底宽度方向的一端与外侧23的表面相平齐并连通,导流槽511槽底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与底板1朝向建筑外部的一端面相平齐。防水块51穿设有固定螺栓52,固定螺栓52有两排,两排固定螺栓51上下平行且间隔分布,每排固定螺栓51均有若干,若干固定螺栓51沿导流槽51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位于较高位置的一排固定螺栓52依次将防水块51上部固定在墙板2上,位于较低位置的一排固定螺栓52依次将防水块51下部固定在底板1上。若干个固定螺栓52均贯穿导流槽511的槽底并螺栓固定于底板1或墙板2内,进而对防水块51实现固定。优选的,若干个固定螺栓52均为沉头螺栓。
当出现雷雨天气时,雨水飘落至墙板2的外侧23,利用重力的作用,雨水沿沿竖直方向向下流动,进而逐渐靠近连接部3,进而雨水与防水块51向抵接,利用防水块51呈倾斜设置的侧面以及第一防水胶层54,进而减少了雨水渗透至防水块51与墙板2相连接的位置处,进而减少了雨水渗透到连接部3内的情况发生;雨水依次流经导流槽511宽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同时沿导流槽511槽底继续向下流动,进而雨水逐渐流向地面,在此过程中避免了雨水与连接部3的直接接触,进而减少了雨水渗透到连接部3内,进而减少了雨水渗入建筑内部的情况发生。
参照图1,具体的,防水组件5还包括与防水块51固定连接并盖合于底板1端面的盖板53以及用于减少雨水渗透的第二防水胶层55。盖板53的一端与防水块51之间固定连接,并且盖板53与防水块51之间一体成型。盖板53的长度方向与防水块5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盖板53朝向防水块51的一端与导流槽511相连通。盖板53朝向防水块51的一端向盖板53背离防水块51的一端自上而下呈倾斜设置,同时盖板53的一侧盖合于底板1的一端面处,进而盖板53盖合于第二安装槽11朝向楼体外部的槽口处。第二防水胶层55位于盖板53和底板1端面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装配式建筑防水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当雨水流经导流槽511槽底时,雨水继续向下流动,进而雨水流经导流槽511位于低位端的一端,进而雨水沿盖板53的倾斜方向继续向下流动,直至雨水流至地面处,进而减少了雨水渗透进防水块51与底板1相连接的位置处,进而减少雨水渗透到建筑内。
当降雨量逐渐增多时,地面逐渐形成积水,利用第二防水胶层55,进而减少积聚在地面的雨水渗透进盖板53与底板1之间相连接的位置处,进而减少了雨水渗透到建筑内的情况发生。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装配式建筑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于墙板(2)和底板(1)的防水组件(5),所述防水组件(5)包括相邻两侧分别固定安装于底板(1)和墙板(2)用于遮挡连接部(3)的防水块(51)以及设置在防水块(51)与墙板(2)之间用于防止雨水渗入的第一防水胶层(54);所述墙板(2)设置有供所述防水块(51)插接配合的第一安装槽(21),所述底板(1)设置有供所述防水块(51)插接配合的第二安装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块(51)背离底板(1)的一侧自上而下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槽(21)的槽壁与所述防水块(51)呈倾斜设置的侧面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块(51)背离墙板(2)的一侧开设有供雨水流向地面的导流槽(511),所述导流槽(511)的槽底呈圆弧面设置,所述导流槽(511)与墙板(2)侧面之间连通,所述导流槽(511)与所述防水块(51)呈倾斜设置的侧面之间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水组件(5)还包括与所述防水块(51)固定连接并盖合于第二安装槽(11)一端和底板(1)一端的盖板(53),所述盖板(53)与所述导流槽(511)之间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53)侧面呈自上而下倾斜设置,所述底板(1)端面与所述盖板(53)之间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组件(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53)和底板(1)之间的第二防水胶层(5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53)与所述防水块(51)之间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底板(1)和墙板(2)之间的安装组件(4),所述安装组件(4)包括若干个均匀间隔固定连接于底板(1)的凸起(42)、若干个均匀间隔固定连接于墙板(2)的凹口(41)以及设置在所述凸起(42)和凹口(41)之间供墙板(2)、底板(1)之间相固定的砂浆层(43),所述凹口(41)与所述凸起(42)之间插接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06740.9U CN213837078U (zh) | 2020-10-26 | 2020-10-26 | 一种装配式建筑防水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06740.9U CN213837078U (zh) | 2020-10-26 | 2020-10-26 | 一种装配式建筑防水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837078U true CN213837078U (zh) | 2021-07-30 |
Family
ID=77011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406740.9U Active CN213837078U (zh) | 2020-10-26 | 2020-10-26 | 一种装配式建筑防水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83707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31293A (zh) * | 2021-09-16 | 2022-01-14 | 中津华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建筑 |
CN116487835A (zh) * | 2023-06-25 | 2023-07-25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动力电池总成、热管理的控制方法及车辆 |
-
2020
- 2020-10-26 CN CN202022406740.9U patent/CN21383707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31293A (zh) * | 2021-09-16 | 2022-01-14 | 中津华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建筑 |
CN116487835A (zh) * | 2023-06-25 | 2023-07-25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动力电池总成、热管理的控制方法及车辆 |
CN116487835B (zh) * | 2023-06-25 | 2023-09-22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动力电池总成、热管理的控制方法及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837078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防水结构 | |
CN117344839A (zh) | 一种具有自动复位隔震的建筑排水沟盖板装置及施工方法 | |
CN211007181U (zh) | 一种外围护减重预制墙连接节点 | |
CN215329049U (zh) | 一种整体道床内设排水泵站的轨道结构 | |
CN212078465U (zh) | 一种装配式女儿墙 | |
CN215211055U (zh) | 装配式地下组合结构 | |
CN113089719B (zh) | 叠合墙结构和叠合墙结构的施工方法 | |
CN212129228U (zh) | 一种综合管廊 | |
CN212926518U (zh) | 一种建筑室外露台变形缝处防漏水构造 | |
KR102263318B1 (ko) | 조립 구조가 개선된 pc 아치 구조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 |
CN212506439U (zh) | 一种采用组合式钢边橡胶止水带的防水结构 | |
CN111058467B (zh) | 一种地下室背水面防水排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10238575U (zh) | 一种提高耐久性的叠合管廊 | |
CN114673265A (zh) | 一种建筑物外墙板防水构造及防水施工方法 | |
CN113550474A (zh) | 一种装配式梁板集成组合楼盖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0797474U (zh) | 一种拼装式农田排水沟 | |
CN214574490U (zh) | 一种装配式可周转钢制排水沟 | |
CN212784703U (zh) | 模块化自排水电缆沟 | |
CN215670174U (zh) | 一种双沟密排覆板伸缩缝构造 | |
CN216109151U (zh) | 一种外墙后浇带预封墙体 | |
CN210167782U (zh) | 一种集成电缆沟及排水沟的预制装配式装置 | |
CN221523653U (zh) | 一种地下室底板内防水高差衔接处构造 | |
CN214835170U (zh) | 一种预制构件搭建的变电站建筑结构 | |
JPS634123A (ja) | 地下構築物の防水工法 | |
CN218060869U (zh) | 一种自保温砌块外墙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