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34737U - 一种河道治理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道治理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34737U
CN213834737U CN202022524838.4U CN202022524838U CN213834737U CN 213834737 U CN213834737 U CN 213834737U CN 202022524838 U CN202022524838 U CN 202022524838U CN 213834737 U CN213834737 U CN 2138347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ion
pipe
membrane
blower
submer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2483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红科
佟镇
郑泽铭
张倩
熊爱清
丛海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gnan Wate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gnan Wat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gnan Wat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gnan Wat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2483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347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347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347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道治理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系统,包括曝气主管、沉水式鼓风机、曝气支管、曝气膜管,沉水式鼓风机与曝气主管连接,曝气膜管的一端与曝气支管连接,另一端设置堵头,曝气膜管放置于河道底部,曝气主管与曝气支管采用法兰连接,连接处设置蝶阀。其有益效果是:当某一支曝气支管需要检修时,可在不关断其他曝气支路的情况下,在该支曝气支管处关闭蝶阀,在法兰连接处与曝气主管断开,通过提拉后可把底部曝气膜管提升出水面,进行检维修或更换膜片,维修过程中不需要抽干河道内水位。沉水式鼓风机置于河床底部的方式不占用河道边占地面积,水体具有降噪功能,噪音小,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

Description

一种河道治理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水体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河道治理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入河流,再加上农村污水的过量排放,大量污染物被直排入河道内,远超河道的自净能力,使得河道受到严重污染,出现富营养化甚至发黑发臭现象,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亟需一种经济高效且无污染的方法对富营养水体进行治理。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开展对河道的治理措施,河道的主要治理措施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生态法及组合方法。河道曝气技术作为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河流污染治理技术,在很多项目中被优先采用。目前河道曝气系统多采用表面曝气器,氧转移效率低、固定困难、易受水流影响;传统的水下微孔曝气器氧转移效率高,但维修困难、鼓风机房占地面积大、噪音大、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
针对以上曝气系统的缺点,在对传统微孔曝气器的深入研究基础上,根据河道水流的特点,开发出方便维修、减小占地面积、结构简单的适用于河道治理的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系统,是本实用新型的创研动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维修、减小占地面积、结构简单的河道治理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河道治理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系统,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河道治理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系统,包括曝气主管、沉水式鼓风机、曝气支管、曝气膜管,沉水式鼓风机与曝气主管连接,曝气膜管的一端与曝气支管连接,另一端设置堵头,曝气膜管放置于河道底部,曝气主管与曝气支管采用法兰连接,连接处设置蝶阀。
优选地,沉水式鼓风机固定在河床底部,通过管式微孔曝气器对水体进行复氧。
优选地,沉水式鼓风机通过耦合装置与岸边的导杆相连接,沉水式鼓风机能够沿着导杆提升出水面。
优选地,沉水式鼓风机包括设置在水外的进气头和与曝气主管连接的供气管。
优选地,供气管上设置有法兰。
优选地,沉水式鼓风机采用间歇式供气,每次开启4-6h,间隔2-4h。
优选地,曝气膜管采用不锈钢钢管,通过焊接方式与曝气支管连接。
优选地,在曝气膜管的底部与中心垂线成45°角的左右位置进行开孔,孔径为8-10mm。
优选地,曝气膜管外套EPDM三元乙丙曝气膜,膜管两端采用卡箍固定在不锈钢内衬管上,曝气膜管设置在池底支架上。
优选地,曝气主管设置于河道岸边的岸边防护栏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河道治理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系统,曝气主管与曝气支管采用法兰连接,连接处设置蝶阀,便于调节气量大小。当某一支曝气支管需要检修时,可在不关断其他曝气支路的情况下,在该支曝气支管处关闭蝶阀,在法兰连接处与曝气主管断开,通过提拉后可把底部曝气膜管提升出水面,进行检维修或更换膜片,维修过程中不需要抽干河道内水位。还可通过蝶阀的调节,调整曝气量的大小,进行更精准曝气。
沉水式鼓风机置于河床底部的方式不占用岸边土地,节约占地面积,水体具有降噪功能,噪音小,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
曝气主管可设置于河道岸边,底部支撑可借助岸边防护栏杆,不需额外增加主曝气管的安装费用,节省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河道治理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系统示意图。
图2为曝气膜管示意图。
图中:1、曝气主管;2、沉水式鼓风机;3、耦合装置;4、曝气支管;5、曝气膜管;6、堵头;7、法兰;8、蝶阀;9、导杆;10、进气头;11、供气管;12、河床底部;13、河道岸边;14、岸边防护栏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旨在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河道治理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系统,包括曝气主管1、沉水式鼓风机2、曝气支管4、曝气膜管5,沉水式鼓风机2与曝气主管1连接,用于提供空气,曝气膜管5的一端与曝气支管4连接,另一端设置堵头6,曝气膜管5放置于河道底部,曝气主管1与曝气支管4采用法兰7连接,连接处设置蝶阀8,便于调节气量大小。当某一支曝气支管4需要检修时,可在不关断其他曝气支路的情况下,在该支曝气支管4处关闭蝶阀8,在法兰7连接处与曝气主管1断开,通过提拉后可把底部曝气膜管5提升出水面,进行检维修或更换膜片,维修过程中不需要抽干河道内水位。还可通过蝶阀8的调节,调整曝气量的大小,进行更精准曝气。
具体地,沉水式鼓风机2固定在河床底部12,通过管式微孔曝气器对水体进行复氧,置于河床底部12的方式不占用岸边土地,节约占地面积,水体具有降噪功能,噪音小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沉水式鼓风机2通过耦合装置与岸边的导杆9装置相连接,方便拆卸,沉水式鼓风机2能够沿着导杆9提升出水面进行维修。沉水式鼓风机2包括设置在水外的进气头10和与曝气主管1连接的供气管11,通过管式微孔曝气器对水体进行复氧;供气管11上设置有法兰7,当沉水式鼓风机2发生故障时,在法兰连接处与曝气主管1断开,通过提拉后可把沉水式鼓风机2提升出水面,进行检维修或更换。沉水式鼓风机2采用间歇式运行方式,每次开启4-6h,间隔2-4h后,再次开启,曝气效果与连续式曝气基本一致,可节省电耗。
参见图2所示,曝气膜管5可采用不锈钢钢管,通过焊接方式与曝气支管连接,在其底部与中心垂线成45°角的左右位置进行开孔,孔径采用8-10mm,管外套EPDM三元乙丙曝气膜,膜管两端采用卡箍固定在不锈钢内衬管上。曝气膜管5设置在池底支架上。曝气主管1可设置于河道岸边13,底部支撑可借助岸边防护栏杆14,不需额外增加主曝气管的安装费用,节省投资。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河道治理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系统,包括曝气主管、沉水式鼓风机、曝气支管、曝气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式鼓风机与所述曝气主管连接,所述曝气膜管的一端与所述曝气支管连接,另一端设置堵头,所述曝气膜管放置于河道底部,所述曝气主管与所述曝气支管采用法兰连接,连接处设置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式鼓风机固定在河床底部,通过管式微孔曝气器对水体进行复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式鼓风机与岸边的导杆装置相连接,沉水式鼓风机能够沿着导杆提升出水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式鼓风机包括设置在水外的进气头和与曝气主管连接的供气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管上设置有法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式鼓风机采用间歇式运行方式,每次开启4-6h,间隔2-4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膜管采用不锈钢钢管,通过焊接方式与曝气支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曝气膜管的底部与中心垂线成45°角的左右位置进行开孔,孔径为8-1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膜管外套EPDM三元乙丙曝气膜,膜管两端采用卡箍固定在不锈钢内衬管上,所述曝气膜管设置在池底支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主管设置于河道岸边的岸边防护栏杆上。
CN202022524838.4U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河道治理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系统 Active CN2138347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24838.4U CN213834737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河道治理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24838.4U CN213834737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河道治理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34737U true CN213834737U (zh) 2021-07-30

Family

ID=77013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24838.4U Active CN213834737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河道治理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347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92717U (zh) 河道污水旋转曝气装置
CN203602397U (zh) 一种纳米曝气设备
CN204039218U (zh) 一种具有污泥减量功能的分散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13834737U (zh) 一种河道治理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系统
CN112429857A (zh) 一种河道治理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系统
CN206069506U (zh) 一种悬挂链曝气装置
CN201033752Y (zh) 高效节能曝气系统
CN216513324U (zh) 一种高效微动力的三格式净化槽处理设备
CN212770056U (zh) 长效生物活水原位净化黑臭水体的成套装置
CN205616632U (zh) 一种mbr膜架曝气管
CN210944993U (zh) 一种用于黑臭河道生物修复的曝气设备
CN212050714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改良型生物接触氧化装置
CN212174590U (zh) 一种用于处理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尾水的生物滞留池
CN206680352U (zh) 一种新型mbr一体化水处理设备
CN208869391U (zh) 一种可调节气压的曝气支管装置
CN210237250U (zh) 一种高效处理底泥与排污控制综合结构
CN203392921U (zh) 一种脉冲布水器
CN207091123U (zh) 一种临时高效河道充氧装置
CN2356994Y (zh) 伸缩管式滗水器
CN201560145U (zh) 一种纵向组合型污水处理装置
CN212222541U (zh) 一种用于处理黑臭水体的多功能装置
CN109293133A (zh) 一种一体式厌氧生物膜反应装置
CN209974427U (zh) 一种河道低噪音潜水推流器
CN216038874U (zh) 一种污水生化系统曝气辅助设备
CN205204921U (zh) 一种纳米曝气河道水质修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