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31996U - 变速结构及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变速结构及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31996U
CN213831996U CN202022171585.7U CN202022171585U CN213831996U CN 213831996 U CN213831996 U CN 213831996U CN 202022171585 U CN202022171585 U CN 202022171585U CN 213831996 U CN213831996 U CN 2138319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ywheel
hinged
pin shaft
plate
hi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715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德玮
刘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eidah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eidah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eidah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715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319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319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319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结构及自行车,包括飞轮、后叉片、变速器及可相对于后轮转动的后轴;飞轮可带动后轮转动地连接于后轴以外,后轴穿设于后叉片并与后叉片固定连接,变速器与后叉片相互铰接,变速器的平行四边形机构通过控制导板运动,从而控制链条与飞轮上的不同齿盘啮合;其中,平行四边形机构靠近后叉片的后端具有第一销轴与第二销轴,第一销轴靠近飞轮的一侧形成第一内端面,第二销轴靠近飞轮的一侧形成第二内端面;第一内端面与第二内端面较为靠内的一者的中心点相对于后叉片背离飞轮的外端面向内偏移至少5mm。如此,骑行时不易刮蹭到变速器,保护了变速器。

Description

变速结构及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速结构及自行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自行车已经由一种传统的代步工具变为一种健身或竞赛用工具。而为了满足不同的骑行要求,如在一些情况下能够骑的更轻松更快速,在另一些情况下能够满足爬坡需求,变速器应允而生。
变速器通常分为内变速器和外变速器,内变速器限于成本的制约,目前市面上多采用外变速器。外变速器的拨链轮在飞轮的下前方拨动链条,以使链条与飞轮上不同的齿盘啮合,从而使自行车的速度发生改变。但是控制拨链轮的立体的平行四边形机构一般都是超出后叉片外侧,使这组精密的外变速器经常突出车身三公分以上。导致车子摔倒时容易刮蹭到变速器,如此容易导致变速器损坏,而由于变速器成本大概占据整车成本的20%左右,如此将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损失。而部分锋利的变速器也可能刮蹭到骑行者。且针对折叠自行车而言,若变速器的尺寸突出车身较多,将增大整车的外形尺寸,导致收纳不便。
一般现有外变速器需要用到置于里面大齿盘的时候,拨链轮和立体平行四边形机构的前端都双双下沉,充分利用到飞轮下方的空间,从而让立体平行四边形机构有可能往里面移动,且保持绝大部分的零件和所有的功能,投入成本低而效果显著,小兵立大功。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提供一种减少变速器损坏的变速结构及自行车。
一种变速结构,所述变速结构包括飞轮、后叉片、变速器及可相对于后轮转动的后轴;所述飞轮可带动所述后轮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后轴以外,所述后轴穿设于所述后叉片并与所述后叉片固定连接,所述变速器与所述后叉片相互铰接,所述变速器的平行四边形机构通过控制导板运动,从而控制链条与所述飞轮上的不同齿盘啮合;
其中,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靠近所述后叉片的后端具有第一销轴与第二销轴,所述第一销轴靠近所述飞轮的一侧形成第一内端面,所述第二销轴靠近所述飞轮的一侧形成第二内端面;所述第一内端面与所述第二内端面较为靠内的一者的中心点相对于所述后叉片背离所述飞轮的外端面向内偏移至少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速结构还包括吊耳,所述吊耳的一端与所述后叉片固定连接,所述变速器与所述吊耳的另一端铰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耳包括固定板、连接板及铰接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后叉片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铰接板之间,所述变速器与所述铰接板铰接;
其中,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铰接板之间平行且错位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耳呈Z字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后叉片的外侧,所述连接板向远离所述飞轮的一侧弯折,所述铰接板位于所述变速器的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后叉片的外侧,所述连接板向靠近所述飞轮的一侧弯折,所述铰接板位于所述变速器的内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速器还包括主体基座、拨链基座、拨链轮及张链轮,所述主体基座的一端与所述后叉片铰接,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的一端与所述主体基座的另一端铰接,所述拨链基座的一端与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导板与所述拨链基座的另一端铰接,所述拨链轮及所述张链轮均安装于所述导板上;
其中,所述主体基座具有与所述后叉片铰接的第一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呈扁平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拨链基座包括相互连接第二铰接部与第三铰接部,所述第二铰接部与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铰接,所述第三铰接部与所述导板铰接,所述第二铰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三铰接部的侧面中间部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铰接部具有与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铰接的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三铰接部连接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远离所述飞轮的前端具有第三销轴及第四销轴,所述第三销轴与所述第四销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三销轴与所述第四销轴两端的连线形成第一虚拟直线与第二虚拟直线,所述第三销轴、所述第四销轴、所述第一虚拟直线与所述第二虚拟直线形成虚拟平行四边形,所述虚拟平行四边形具有虚拟中心;在所述虚拟中心相对于所述拨链轮靠内设置时,所述第二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端向背离所述飞轮的方向向外偏移,在所述虚拟中心与所述拨链轮平齐时,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平齐,在所述虚拟中心相对于所述拨链轮靠外设置时,所述第二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端向靠近所述飞轮的方向向内偏移;
和/或所述第三铰接部呈扁平状。
一种自行车,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结构。
上述变速结构及自行车,平行四边形机构靠近后叉片的后端具有第一销轴与第二销轴,第一销轴靠近飞轮的一侧形成第一内端面,第二销轴靠近飞轮的一侧形成第二内端面。第一内端面与第二内端面较为靠内的一者的中心点相对于后叉片背离飞轮的外端面向内偏移至少5mm。如此,使变速器突出车身的部分较小或者变速器不再突出车身,保证了骑行时不易刮蹭到变速器,起到了保护变速器的作用。同时,对于折叠自行车而言,减少了整车的外形尺寸,便于收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变速结构的右视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变速结构的一视角的轴测图;
图3为图2中所示变速结构的A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所示变速结构的左视图;
图5为图1中所示的变速结构的另一视角的轴测图;
图6为图1中所示的变速结构的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变速结构的主视图;
图8为图7中所示的变速结构的左视图;
图9为图1中所示的变速结构的俯视图。
100、变速结构10、后轴;11、轴杆;12、轴向端面;20、飞轮;31、后叉片;311、外端面;32、吊耳;321、固定板;322、连接板;323、铰接板;40、变速器;41、主体基座;411、第一铰接部;42、平行四边形机构;421、弹簧;422、第三销轴;423、第四销轴;424、第一销轴;4241、第一内端面;425、第二销轴;4251、第二内端面;43、拨链基座;431、第二铰接部;432、第三铰接部;44、导板;45、拨链轮;46、张链轮;200、花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把、前轮及后轮,车架作为自行车的基本结构,用于装配车把、前轮及后轮,转动把手与车架的前叉可以使前轮改变方向,起到导向自行车的作用,前轮及后轮均与车架连接且均可绕自身后轴在地面滚动以使自行车行走。
参阅图1,自行车还包括变速结构100,变速结构100包括相对于后轮转动的后轴10、飞轮20及后叉片30,飞轮20可带动后轮可转动地连接于后轴10以外,后轴10穿设于后叉片30且与后叉片30固定连接。自行车还包括脚踏、牙盘、链条及花鼓200,花鼓200套接于上述后轴10外且与飞轮20固定连接,后轮与花鼓200连接。脚踩脚踏,带动牙盘转动,牙盘通过链条及飞轮20将运动传递于后轮(作为主动轮)上,以使助力自行车运动。
变速结构100还包括变速器40,变速器40与后叉片30相互铰接,变速器40的平行四边形机构42通过控制导板44运动,从而控制链条与飞轮20上的不同齿盘啮合,即为变速器40可拨动链条,使链条与飞轮20上不同的齿盘啮合,从而使自行车的速度发生改变。
参阅图2-图4,一实施例中,平行四边形机构42靠近后叉片31的后端具有第一销轴424与第二销轴425,第一销轴424靠近飞轮20的一侧形成第一内端面4241,第二销轴425靠近飞轮的一侧形成第二内端面4251;第一内端面4241与第二内端面4251较为靠内的一者的中心点相对于后叉片31背离飞轮20的外端面311向内偏移至少5mm。
如此,使变速器40突出车身的部分较小或者变速器40不再突出车身,保证了骑行时不易刮蹭到变速器40,起到了保护变速器40的作用。同时,对于折叠自行车而言,减少了整车的外形尺寸,便于收纳。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内端面4241相对于第二内端面4251靠内设置时,则第一内端面4241的中心点相对于后叉片31背离飞轮20的外端面311向内偏移至少5mm;当第二内端面4251相对于第一内端面4241靠内设置时,则第二内端面4251的中心点相对于后叉片31背离飞轮20的外端面311向内偏移至少5mm;当第一内端面4241与第二内端面4251平齐时,则第一内端面4241与第二内端面4251任意一者的中心点相对于后叉片31背离飞轮20的外端面311向内偏移至少5mm。
参阅图5,一个实施例中,后轴10包括轴杆11及固定件(图中未示出),飞轮20套接且可转动地连接轴杆11外,轴杆11穿设于后叉片30,固定件固定轴杆11与后叉片30,固定件与轴杆11穿出后叉片30的部分形成后轴10的穿出端。即为,在本实施例中,转轴11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后叉片30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固定件为螺母。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为快拆件,具体地,快拆件为快拆拉杆。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还可以选择其他方式,在此不作限定。
继续参阅图5及图6,变速结构100还包括吊耳32,轴杆11穿设于后叉片31,固定件固定轴杆11与后叉片31,吊耳32的一端与后叉片31固定连接,变速器40与吊耳32的另一端铰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吊耳32与后叉片31分体设置。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吊耳32也可以与后叉片31一体成型,在此不作限定。
继续参阅图5,吊耳32包括固定板321、连接板322及铰接板323,固定板321与后叉片31固定连接,连接板322连接于固定板321与铰接板323之间,变速器40与铰接板323铰接。其中,固定板321与铰接板323之间平行且错位设置,如此,便于变速器40的装配。
具体地,吊耳32呈Z字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固定板321位于后叉片31的外侧,连接板322向远离飞轮20的一侧弯折,铰接板323位于变速器40的外侧。参阅图7及图8,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设置固定板321位于后叉片31的外侧,连接板322向靠近飞轮20的一侧弯折,铰接板323位于变速器40的内侧。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吊耳32的形状不受限定。
继续参阅图5,变速器40还包括主体基座41、拨链基座43、拨链轮45及张链轮46,主体基座41的一端与吊耳32铰接,平行四边形机构42的一端与主体基座41的另一端铰接,拨链基座43的一端与平行四边形机构42的另一端铰接,导板44与拨链基座43的另一端铰接,拨链轮45及张链轮46均安装于导板44上。链条与压盘、张链轮46、拨链轮45及飞轮20均啮合。且在链条与飞轮20上哪个齿盘相啮合时,则变速器40的拨链轮45则与飞轮20上的哪个齿盘相平齐。
在变速器40未动作时,即为与主体基座41连接的变速线轮未拉动主体基座41时,链条与飞轮20的最小齿盘啮合。而当变速器40的变速线缆300(参阅图7)拉动主体基座41时,平行四边形机构42、拨链基座43及导板44相应动作,变速器40档次进档,在拨链轮45的拨动下,链条与飞轮20中的大齿盘啮合。而此时平行四边形机构42中所包含的弹簧421也随着进档到较大的齿轮,而逐渐被拉紧,此时由于大齿盘与牙盘的齿数差距较小,踩踏所需要的力变小。当变速线缆300放松主体基座41时,弹簧421复位,藉由弹簧421复位的弹力,平行四边形机构42、拨链基座43及导板44相应动作,变速器40退档,在拨链轮45的拨动下,链条与飞轮20中的小齿盘啮合,此时踩踏所需要的力增大。
继续参阅图5,一实施例中,主体基座41具有与吊耳32铰接的第一铰接部411,第一铰接部411呈扁平状,如此,可以使主体基座41向内移动,从而便于使整个变速器40向内移动。
参阅图5及图9,拨链基座4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铰接部431与第三铰接部432,第二铰接部431与平行四边形机构42铰接,第三铰接部432与导板44铰接。其中,第三铰接部432具有与导板44连接的第一端面以及与第一端面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第三铰接部432还具有连接于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之间的侧面,第二铰接部431连接于第三铰接部432的侧面的中间部位。
具体地,第二铰接部431具有与平行四边形机构42铰接的第一端及与第三铰接部432连接的第二端。
参阅图6,一实施例中,平行四边形机构42的前端具有第三销轴422与第四销轴423,第三销轴422与第四销轴423平行设置,第三销轴422与第四销轴423两端的连线形成第一虚拟直线与第二虚拟直线,第三销轴422、第四销轴423、第一虚拟直线、第二虚拟直线形成虚拟平行四边形,虚拟平行四边形具有虚拟中线。在虚拟中心相对于拨链轮45靠内设置时,第二端相对于第一端向背离飞轮20的方向向外偏移,以补偿主体基座41向内移动的距离,使导板44、拨链轮45及张链轮46相对于飞轮20的位置保持不变,使导板44、拨链轮45及张链轮46相对于飞轮20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尽量保证平行四边形机构42受力不变。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虚拟中心与拨链轮45平齐时,第二端与第一端平齐。在虚拟中心相对于拨链轮45向外设置时,第二端相对于第一端向靠近飞轮20的方向向内偏移。
进一步,第三铰接部432呈扁平状,可以使拨链基座43向内移动,从而便于使整个变速器40向内移动。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平行四边形机构42的弹簧421的回弹力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且第一铰接部411及第三铰接部432内可以装配有滚珠的轴承,但是该种方式价格较高且占用空间。上述吊耳32、主体基座41及拨链基座43的尺寸会依据不同的车型需求而实际调整。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自行车所包括的变速结构10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速结构100及自行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第一内端面4241与第二内端面4251较为靠内的一者的中心点相对于后叉片31背离飞轮20的外端面311向内偏移至少5mm,如此,使变速器40突出车身的部分较小或者变速器40不再突出车身,保证了骑行时不易刮蹭到变速器40,起到了保护变速器40的作用。同时,对于折叠自行车而言,减少了整车的外形尺寸,便于收纳;
2、主体基座41的第一铰接部411及拨链基座43的第三铰接部432呈扁平状,可以使主体基座41及拨链基座43向内移动,即为向靠近飞轮20的方向移动,以使整个变速器40向内移动;
3、第二铰接部431具有与平行四边形机构42铰接的第一端及与第三铰接部432连接的第二端,平行四边形机构42的前端具有第三销轴422与第四销轴423,第三销轴422与第四销轴423平行设置,第三销轴422与第四销轴423两端的连线形成第一虚拟直线与第二虚拟直线,第三销轴422、第四销轴423、第一虚拟直线、第二虚拟直线形成虚拟平行四边形,虚拟平行四边形具有虚拟中线。在虚拟中心相对于拨链轮45靠内设置时,第二端相对于第一端向背离飞轮20的方向向外偏移,以补偿主体基座41向内移动的距离,使导板44、拨链轮45及张链轮46相对于飞轮20的位置保持不变,即使导板44、拨链轮45及张链轮46相对于飞轮20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尽量保证平行四边形机构42受力不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变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结构包括飞轮(20)、后叉片(31)、变速器(40)及可相对于后轮转动的后轴(10);所述飞轮(20)可带动所述后轮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后轴(10)以外,所述后轴(10)穿设于所述后叉片(31)并与所述后叉片(31)固定连接,所述变速器(40)与所述后叉片(31)相互铰接,所述变速器(40)的平行四边形机构(42)通过控制导板(44)运动,从而控制链条与所述飞轮(20)上的不同齿盘啮合;
其中,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42)靠近所述后叉片(31)的后端具有第一销轴(424)与第二销轴(425),所述第一销轴(424)靠近所述飞轮(20)的一侧形成第一内端面(4241),所述第二销轴(425)靠近所述飞轮的一侧形成第二内端面(4251);所述第一内端面(4241)与所述第二内端面(4251)较为靠内的一者的中心点相对于所述后叉片(31)背离所述飞轮(20)的外端面(311)向内偏移至少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结构还包括吊耳(32),所述吊耳(32)的一端与所述后叉片(31)固定连接,所述变速器(40)与所述吊耳(32)的另一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32)包括固定板(321)、连接板(322)及铰接板(323),所述固定板(321)与所述后叉片(3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22)连接于所述固定板(321)与所述铰接板(323)之间,所述变速器(40)与所述铰接板(323)铰接;
其中,所述固定板(321)与所述铰接板(323)之间平行且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32)呈Z字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21)位于所述后叉片(31)的外侧,所述连接板(322)向远离所述飞轮(20)的一侧弯折,所述铰接板(323)位于所述变速器(40)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21)位于所述后叉片(31)的外侧,所述连接板(322)向靠近所述飞轮(20)的一侧弯折,所述铰接板(323)位于所述变速器(40)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40)还包括主体基座(41)、拨链基座(43)、拨链轮(45)及张链轮(46),所述主体基座(41)的一端与所述后叉片(31)铰接,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42)的一端与所述主体基座(41)的另一端铰接,所述拨链基座(43)的一端与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42)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导板(44)与所述拨链基座(43)的另一端铰接,所述拨链轮(45)及所述张链轮(46)均安装于所述导板(44)上;
其中,所述主体基座(41)具有与所述后叉片(31)铰接的第一铰接部(411),所述第一铰接部(411)呈扁平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链基座(43)包括相互连接第二铰接部(431)与第三铰接部(432),所述第二铰接部(431)与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42)铰接,所述第三铰接部(432)与所述导板(44)铰接,所述第二铰接部(431)连接于所述第三铰接部(432)的侧面中间部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部(431)具有与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42)铰接的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三铰接部(432)连接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42)远离所述飞轮(20)的前端具有第三销轴(422)及第四销轴(423),所述第三销轴(422)与所述第四销轴(423)平行设置,所述第三销轴(422)与所述第四销轴(423)两端的连线形成第一虚拟直线与第二虚拟直线,所述第三销轴(422)、所述第四销轴(423)、所述第一虚拟直线与所述第二虚拟直线形成虚拟平行四边形,所述虚拟平行四边形具有虚拟中心;在所述虚拟中心相对于所述拨链轮(45)靠内设置时,所述第二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端向背离所述飞轮(20)的方向向外偏移,在所述虚拟中心与所述拨链轮(45)平齐时,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平齐,在所述虚拟中心相对于所述拨链轮(45)靠外设置时,所述第二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端向靠近所述飞轮(20)的方向向内偏移;
和/或所述第三铰接部(432)呈扁平状。
10.一种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结构。
CN202022171585.7U 2020-09-28 2020-09-28 变速结构及自行车 Active CN2138319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1585.7U CN213831996U (zh) 2020-09-28 2020-09-28 变速结构及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1585.7U CN213831996U (zh) 2020-09-28 2020-09-28 变速结构及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31996U true CN213831996U (zh) 2021-07-30

Family

ID=77007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71585.7U Active CN213831996U (zh) 2020-09-28 2020-09-28 变速结构及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319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306780B2 (ja) 多速自転車の自動変速機
RU2463195C1 (ru) Нажим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ереключения скоростей велосипеда
CN1142876C (zh) 自行车用变速单元
US20110115189A1 (en) Bicycle Transmission System
US20070210552A1 (en) Multiple gear transmission for a bicycle
CN102470911B (zh) 无链条自行车用动力传递装置
US10343748B2 (en) Electronic rear derailleur for bicycle
US8025303B2 (en) Bicycle equipped with a chainset/crank-arm system
JP2005271911A (ja) 自転車用変速装置
ITMI20071660A1 (it) Sistema di trasmissione del moto di una bicicletta
NO20110374A1 (no) Girsystem
JPS6322784A (ja) 多速度型自転車の自動伝動装置
EP3009340B1 (en) Derailleur
NO309973B1 (no) Kraftoverførende anordning for sykkelnav
JPS6328838B2 (zh)
TW201738143A (zh) 自行車傳動設備及自行車驅動單元
CN213831996U (zh) 变速结构及自行车
CN103121493B (zh) 后变速器
CN201849635U (zh) 一种自行车微型变速箱的换挡装置
CN211076244U (zh) 一种自行车的变速装置
AU2016345061A1 (en) A transmission system
CN217864567U (zh) 拨链机构及自行车
TW590944B (en) Power unit for small-size vehicle
CN210555420U (zh) 一种省力变速自行车
TW202340035A (zh) 自行車前變速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101 8th floor, 102 YINGSHUO business building, 8 Yizhan 4th Road, Shapu community, Songg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a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101 8th floor, 102 YINGSHUO business building, 8 Yizhan 4th Road, Shapu community, Songg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Meidaha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