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31256U - 一种水陆两栖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陆两栖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31256U
CN213831256U CN202022306694.5U CN202022306694U CN213831256U CN 213831256 U CN213831256 U CN 213831256U CN 202022306694 U CN202022306694 U CN 202022306694U CN 213831256 U CN213831256 U CN 2138312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driving box
hinged
rod
buoya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0669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小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30669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312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312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312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陆两栖车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水陆两栖车,包括,驱动箱体;浮力罩,所述浮力罩设置有第一空间,所述驱动箱体转动设置在所述浮力罩上,所述驱动箱体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高度调节件,所述高度调节件一端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体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浮力罩上;大梁,所述大梁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体上前轮,所述前轮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体前端;后轮,所述后轮设置在所述大梁上,所述高度调节件张开后,所述后轮上升,用于水上行走,所述高度调节件收缩后,所述后轮下降,用于陆地行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车身结构简单,车身高度灵活可调且行驶顺畅稳定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水陆两栖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陆两栖车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水陆两栖车。
背景技术
水陆两栖车是指既能在水上行驶,也能在陆地上行驶的车,其中,以水陆两栖摩托车居多,摩托车相比于汽车,更为轻便,水陆两栖车相比于普通车适用场景更多,很多户外场所的活动更需要水陆两栖车来实现。但是很多水陆两栖车只片面追求了能使车浮在水面上,忽略了其它性能,造成了现有的水陆两栖车结构复杂、实际行驶中能耗大且性能稳定性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陆两栖车,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车身结构简单,车身高度灵活可调且行驶顺畅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陆两栖车,包括,
驱动箱体;
浮力罩,所述浮力罩设置有第一空间,所述驱动箱体转动设置在所述浮力罩上,所述驱动箱体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
高度调节件,所述高度调节件一端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体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浮力罩上;
大梁,所述大梁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体上前轮,所述前轮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体前端;
后轮,所述后轮设置在所述大梁上,所述高度调节件张开后,所述后轮上升,用于水上行走,所述高度调节件收缩后,所述后轮下降,用于陆地行走。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浮力罩包括,
架体,所述架体包括,
顶部支撑架,所述顶部支撑架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体上方;
侧面支撑架,所述侧面支撑架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体两侧,所述顶部支撑架设置在所述侧面支撑架上;
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架体外侧,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座椅、脚踏板和后侧浮力壳体,所述座椅设置在所述顶部支撑架上,所述脚踏板设置在所述侧面支撑架上,所述后侧浮力壳体设置在所述侧面支撑架尾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高度调节件包括,
对向纹蜗杆;
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对向纹蜗杆两端,与所述对向纹蜗杆螺纹连接;
杆一,所述杆一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轴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移动件上;
杆二,所述杆二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轴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移动件上;
杆三,所述杆三一端铰接在第二固定轴)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移动件上;
杆四,所述杆四一端铰接在第二固定轴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移动件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喷泵,所述喷泵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体后部,位于所述后侧浮力壳体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方向控制把手,所述方向控制把手穿过所述浮力罩和所述驱动箱体,所述方向控制把手设置在所述前轮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导流道,所述导流道转动设置在所述喷泵内;
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沿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体上,所述导流道设置在所述第三转动轴上,导流道随所述第三转动轴转动;
转向板,所述转向板设置在所述第三转动轴上,所述转向板具有连接孔;
拉线,所述拉线一端设置在所述方向控制把手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孔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箱体具有,
锂电池组、发电机、电磁离合器和发动机,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上设置有发电机,所述锂电池组与所述发电机电连接,所述电磁离合器设置在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的轮轴与其发电机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车身结构简单,车身高度灵活可调,在陆地和行驶顺畅稳定,具体有,驱动箱体内设置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车行驶,驱动箱体底部自带角度,当后部下降时前部自然抬起,设置了浮力罩,浮力罩整体为轻质结构内部由硬性泡沫填充,采用玻璃钢外壳即使浮力罩破裂也能提供浮力,浮力罩上设置有第一空间,驱动箱体的前端转动设置在浮力罩的前端,浮力罩为驱动箱体提供支撑,使驱动箱体可以相对浮力罩转动,因驱动箱体前宽后窄前大后小,驱动箱体后部全部入水,驱动箱体前部上翘前轮露出水面,浮力罩后部浮力体上移,浮力罩上部始终平衡与地面水面保持平行,保证了驾驶员的安全,高度调节件一端设置在驱动箱体后部,另一端设置在浮力罩后部,高度调节件收缩或张开,带动驱动箱体相对浮力罩转动,使驱动箱体上升或下降,实现陆地和水上行走的切换。为了实现后轮的收起,大梁铰接在驱动箱体后部,大梁与地面角度应在37~52度之间,大梁上设置有后轮,大梁转动带动后轮转动。采用驱动箱体和浮力罩配合的方式,结构简单,实现了车体高度的调节。
由陆地驶入水中的过程中,如果收起前轮,可能会导致车身颠簸太大,本方案采用收起后轮的方法,避免产生太大颠簸,在后轮转动升起的过程中,前轮保持不动,保证车身的稳定,本方案没有普通电动车、摩托车驻车时的支撑,只需停稳后收起后轮,驱动箱体底部有可拆卸耐磨胶垫减小接触地面对箱体的磨损,车身离地间隙灵活可调,因此在雪天或结冰路面行驶时只需降低后轮高度就能保持平稳行驶,通过伸缩机构张开不同的高度,可以实现车体高度的调节,采用驱动箱体和浮力罩配合的方式,结构简单,本方案的浮力罩和驱动箱体配合,伸缩机构伸缩使后轮升起的方案也可以用于水陆两用汽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陆地行驶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中行驶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陆地行驶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中行驶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高度调节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动箱体,2、发动机,3、浮力罩,4、第一空间,5、高度调节件,6、大梁, 7、后轮,8、弹性支撑件,9、架体,10、第一固定轴,11、第二固定轴,12、对向纹蜗杆, 13、第一移动件,14、第二移动件,15、杆一,16、杆二,17、杆三,18、杆四,19、第一连接轴,20、第一移动套,21、第二连接轴,22、第二移动套,23、蜗杆减速电机,24、方向控制把手,25、前轮,26、喷泵,27、导流道,28、第三转动轴,29、转向板,30、连接孔,31、拉线,32、锂电池组,33、发电机,34、电磁离合器,35、座椅,37、顶部支撑架, 38、侧面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
一种水陆两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箱体1;
浮力罩3,浮力罩3设置有第一空间4,驱动箱体1转动设置在浮力罩3上,驱动箱体1位于第一空间4内;
高度调节件5,高度调节件5一端设置在驱动箱体1上,另一端设置在浮力罩3上;
大梁6,大梁6一端转动设置在驱动箱体1上前轮25,前轮25设置在驱动箱体1前端;
后轮7,后轮7设置在大梁6上,高度调节件5张开后,后轮7上升,用于水上行走,高度调节件5收缩后,后轮7下降,用于陆地行走。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车身结构简单,车身高度灵活可调,在陆地和行驶顺畅稳定,具体有,驱动箱体1内设置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车行驶,驱动箱体1底部自带角度,当后部下降时前部自然抬起,设置了浮力罩3,浮力罩3整体为轻质结构内部由硬性泡沫填充,采用玻璃钢外壳即使浮力罩3破裂也能提供浮力,浮力罩3上设置有第一空间4,驱动箱体1 的前端转动设置在浮力罩3的前端,浮力罩3为驱动箱体1提供支撑,使驱动箱体1可以相对浮力罩3转动,因驱动箱体1前宽后窄前大后小,驱动箱体1后部全部入水,驱动箱体1 前部上翘前轮25露出水面,浮力罩3后部浮力体上移,浮力罩3上部始终平衡与地面水面保持平行,保证了驾驶员的安全,高度调节件5一端设置在驱动箱体1后部,另一端设置在浮力罩3后部,高度调节件5收缩或张开,带动驱动箱体1相对浮力罩3转动,使驱动箱体1 上升或下降,实现陆地和水上行走的切换。为了实现后轮7的收起,大梁6铰接在驱动箱体 1后部,大梁6与地面角度应在37~52度之间,大梁6上设置有后轮7,大梁6转动带动后轮7转动。采用驱动箱体1和浮力罩3配合的方式,结构简单,实现了车体高度的调节。
由陆地驶入水中的过程中,如果收起前轮25,可能会导致车身颠簸太大,本方案采用收起后轮7的方法,避免产生太大颠簸,在后轮7转动升起的过程中,前轮25保持不动,保证车身的稳定,本方案没有普通电动车、摩托车驻车时的支撑,只需停稳后收起后轮7,驱动箱体1底部有可拆卸耐磨胶垫减小接触地面对箱体的磨损,车身离地间隙灵活可调,因此在雪天或结冰路面行驶时只需降低后轮7高度就能保持平稳行驶,通过高度调节件5张开不同的高度,可以实现车体高度的调节,采用驱动箱体1和浮力罩3配合的方式,结构简单,本方案的浮力罩3和驱动箱体1配合,高度调节件5伸缩使后轮7升起的方案也可以用于水陆两用汽车。
进一步,浮力罩3包括,架体9,架体9包括,
顶部支撑架37,顶部支撑架37设置在驱动箱体1上方;
侧面支撑架38,侧面支撑架38设置在驱动箱体1两侧,顶部支撑架37设置在侧面支撑架38上;
壳体,壳体设置在架体9外侧,壳体上设置有座椅35、和后侧浮力壳体,座椅35设置在顶部支撑架37上,脚踏板设置在侧面支撑架38上,后侧浮力壳体设置在侧面支撑架38尾部。
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车身整体的牢固性,设置了架体9和壳体,架体9设置在第一空间4内,架体9包括顶部支撑架37和侧面支撑架38,顶部支撑架37设置在驱动箱体1内部的上方,侧面支撑架38设置在驱动箱体1内部的两侧,顶部支撑架37设置在侧面支撑架38 上,共同支撑浮力罩3。壳体设置在架体9外侧,壳体上设置有座椅35、脚踏板和后侧浮力壳体,座椅35设置在顶部支撑架37上,脚踏板设置在侧面支撑架38上,后侧浮力壳体设置在侧面支撑架38尾部,提供入水后的浮力。
进一步,高度调节件5包括,对向纹蜗杆12;
第一移动件13和第二移动件14,第一移动件13和第二移动件14分别设置在对向纹蜗杆12两端,与对向纹蜗杆12螺纹连接;
杆一15,杆一15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轴10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一移动件13上;
杆二16,杆二16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轴10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二移动件14上;
杆三17,杆三17一端铰接在第二固定轴11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一移动件13上;
杆四18,杆四18一端铰接在第二固定轴11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二移动件14上。
本实施例中,为了控制车身调节的高度,设置了第一移动件13和第二移动件14,具体有,第一固定轴10和第二固定轴11位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位置,对向纹蜗杆12设置在平行四连杆机构的其中一条对角线位置,第一移动件13和第二移动件14分别设置在对向纹蜗杆 12两端,与对向纹蜗杆12螺纹连接,用于控制四个杆的伸缩高度,高度调节件5具有杆一15,杆二16、杆三17和杆四18,杆一15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轴10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一移动件13上,杆二16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轴10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二移动件14上,杆三 17一端铰接在第二固定轴11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一移动件13上,杆四18一端铰接在第二固定轴11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二移动件14上,杆一15和杆二16在第一固定轴10处形成一个对角,杆三17和杆四18在第二固定轴11处形成一个对角,第一移动件13和第二移动件14在对向纹蜗杆12上移动,改变这两个对角的角度,第一固定轴10和第二固定轴11距离增加或减小,实现后轮的收起和下降。
进一步,还包括,喷泵26,喷泵26设置在驱动箱体1后部,位于后侧浮力壳体之间。
本实施例中,设置喷泵26用于在水中提供动力,喷泵26设置在驱动箱体1后部。
进一步,还包括,
方向控制把手24,方向控制把手24穿过浮力罩3和驱动箱体1,方向控制把手24设置在前轮25上。
本实施例中,方向控制把手24穿过浮力罩3和驱动箱体1设置在前轮25上,方向控制把手24分别与驱动箱体1和浮力罩3连接,中间为折叶式导向板使驱动箱体1与浮力罩3上下闭合时始终有转向功能,下部通过压力轴承与前轮25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导流道27,导流道27转动设置在喷泵26内;
第三转动轴28,第三转动轴28沿第一方向设置在驱动箱体1上,导流道27设置在第三转动轴28上,导流道27随第三转动轴28转动;
转向板29,转向板29设置在第三转动轴28上,转向板29具有连接孔30;
拉线31,拉线31一端设置在方向控制把手24上,另一端设置在连接孔30内。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水中的转向,设置了导流道27和拉线31,具体有,导流道27转动设置在喷泵26内,导流道27转动,喷泵26的方向就会变化,为了让导流道27左右转动,设置了第三转动轴28,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三转动轴28沿第一方向设置在驱动箱体1上,导流道27设置在第三转动轴28上,且导流道27不能沿第一方向运动,只能随第三转动轴28左右转动,为了控制导流道27的转动角度,在第三转动轴28上设置了转向板29,转向板29位于驱动箱体1上,第三转动轴28穿过驱动箱体1与转向板29连接,转向板29具有连接孔30,方向控制把手24上设置了拉线31,拉线31一端设置在连接孔30内,通过转动方向控制把手24,拉动拉线31,拉线31拉动转向板29旋转,带动第三转动轴28和导流道27转动,实现入水后的方向控制。
进一步,驱动箱体1具有,锂电池组32、发电机33、电磁离合器34和发动机2,前轮25和后轮7上设置有发电机33,锂电池组32与发电机33电连接,电磁离合器34设置在前轮25和后轮7的轮轴与其发电机之间。
本实施例中,整车采用电混形式为动力,节能环保,具体有锂电池组32、发电机33和发动机2,发动机2与发电机33连接,发电机33与锂电池组32连接,前后两轮为双无刷发电机驱,根据情况骑手自由选择前驱后驱或全时,避免了后驱水陆两用车出水时因坡度关系出现的动力真空,陆上由锂电池组放电驱动,入水后发动机带动喷泵26旋转做功,根据路面情况必要时可通过后轮7实现制动。降低后轮7,在后轮7降低的过程中,车身整体下移,将后轮7刹车抱死,反作用力会将车身向前推进,升起后轮7时,车身上移,将后轮7刹车抱死,反作用力会将车身向后推进,当遇到泥水路面、沙土路面陷车托底时可以利用这种蠕行模式脱困。
实施例2
如图3~图7所示,基于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还提出了设置了弹性支撑件8的一种水陆两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箱体1;
浮力罩3,浮力罩3设置有第一空间4,驱动箱体1转动设置在浮力罩3上,驱动箱体1位于第一空间4内;
伸缩机构5A,伸缩机构5A一端与驱动箱体1铰接,另一端与浮力罩3铰接;
大梁6,大梁6一端转动设置在驱动箱体1上;
弹性支撑件8,弹性支撑件8一端与浮力罩3铰接,另一端与大梁6铰接;
前轮25,前轮25设置在驱动箱体1前端;
后轮7,后轮7设置在大梁6上,伸缩机构5A张开后,后轮7底部高于浮力罩3底部,用于水上行走,伸缩机构5A收缩后,后轮7底部低于浮力罩3底部,用于陆地行走。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车身结构简单,车身高度灵活可调,在陆地和水中行驶顺畅稳定,具体有,驱动箱体1内设置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车行驶,驱动箱体1底部自带角度,当后部下降时前部自然抬起,设置了浮力罩3,浮力罩3整体为轻质结构内部由硬性泡沫填充,采用玻璃钢外壳即使浮力罩3破裂也能提供浮力,浮力罩3上设置有第一空间4,驱动箱体1的前端转动设置在浮力罩3的前端,浮力罩3为驱动箱体1提供支撑,使驱动箱体1可以相对浮力罩3转动,因驱动箱体1前宽后窄前大后小,驱动箱体1后部全部入水,驱动箱体1 前部上翘前轮25露出水面,浮力罩3后部浮力体上移,浮力罩3上部始终平衡与地面水面保持平行,保证了驾驶员的安全,伸缩机构5A一端铰接在驱动箱体1后部,另一端铰接在浮力罩3后部,伸缩机构5A收缩或张开,带动驱动箱体1相对浮力罩3转动,使驱动箱体1 上升或下降,实现陆地和水上行走的切换。
为了实现后轮7更好的收起,还设置了弹性支撑件8,大梁6铰接在驱动箱体1后部,大梁6与地面角度应在37~52度之间,大梁6上设置有后轮7,大梁6转动带动后轮7转动。弹性支撑件8一端铰接在浮力罩3上,另一端铰接在大梁6的中部。
伸缩机构5A张开,带动驱动箱体1相对浮力罩3转动,驱动箱体1后部下降,带动大梁6下降,由于弹性支撑件8的一端与大梁6中部连接,弹性支撑件8的弹性系数较大,所以大梁6的下降受到约束,由弹性支撑件8带动大梁6相对驱动箱体1后部的铰接点转动,使大梁6后部上升,从而向上收起后轮,进入水中行驶模式;伸缩机构5A收缩,带动驱动箱体1相对浮力罩3转动,驱动箱体1后部上升,带动大梁6上升,由于弹性支撑件8的一端与大梁6中部连接,弹性支撑件8的弹性系数较大,所以大梁6的上升受到弹性支撑件8 的约束,由弹性支撑件8带动大梁6相对驱动箱体1后部的铰接点转动,使大梁6后部下降,从而使后轮下降,进入陆地行驶模式。
因此本实施例很好的利用了弹性支撑件8与大梁6的铰接点作为后轮7实现水中状态和陆地状态转换的转动中心,而并不是驱动箱体1与浮力罩3的铰接点作为两种状态转换的转动中心,弹性支撑件8不仅起到了弹性减震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更快捷的调节后轮7的作用,如若将弹性支撑件8一端与大梁6铰接,一端与驱动箱体1铰接,同样能起到弹性减震的作用,但其在调节后轮7实现水中状态和陆地状态的转换时,需要的调整将会更需要更多的操作,因此伸缩机构5A与弹性支撑件8配合调节作用,很好的实现了减震效果与快速状态调整的合一,很大的方便了状态的转变。
由陆地驶入水中的过程中,如果收起前轮25,可能会导致车身颠簸太大,本方案采用收起后轮7的方法,避免产生太大颠簸,在后轮7转动升起的过程中,前轮25保持不动,保证车身的稳定,本方案没有普通电动车、摩托车驻车时的支撑,只需停稳后收起后轮7,驱动箱体1底部有可拆卸耐磨胶垫减小接触地面对箱体的磨损,车身离地间隙灵活可调,因此在雪天或结冰路面行驶时只需降低后轮7高度就能保持平稳行驶,通过伸缩机构5A张开不同的高度,可以实现车体高度的调节,采用驱动箱体1和浮力罩3配合的方式,结构简单,本方案的浮力罩3和驱动箱体1配合,伸缩机构5A伸缩使后轮7升起的方案也可以用于水陆两用汽车。
进一步,还包括,架体9,架体9设置在浮力罩3上;
第一固定轴10,第一固定轴10设置在架体9上,位于第一空间4内;
第二固定轴11,第二固定轴11设置在驱动箱体1上,位于第一空间4内;
伸缩机构5A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轴10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二固定轴11上。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车身高度灵活可调,设置了第一固定轴10和第二固定轴11,具体有,浮力罩3上设置了架体9,驱动箱体1设置在架体9中,架体9起支撑作用,架体9 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轴10,第一固定轴10位于第一空间4内,第二固定轴11设置在驱动箱体 1上,也位于第一空间4内,伸缩机构5A一端与第一固定轴10铰接,另一端设与第二固定轴11铰接,伸缩机构5A为平行四连杆机构,第一固定轴10和第二固定轴11位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位置,这样伸缩机构5A伸缩,就会带动驱动箱体1相对浮力罩3转动,从而实现车身高度调节。
进一步,伸缩机构5A包括,对向纹蜗杆12;
第一移动件13和第二移动件14,第一移动件13和第二移动件14分别设置在对向纹蜗杆12两端,与对向纹蜗杆12螺纹连接;
杆一15,杆一15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轴10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一移动件13上;
杆二16,杆二16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轴10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二移动件14上;
杆三17,杆三17一端铰接在第二固定轴11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一移动件13上;
杆四18,杆四18一端铰接在第二固定轴11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二移动件14上。
本实施例中,为了控制车身调节的高度,设置了第一移动件13和第二移动件14,具体有,第一固定轴10和第二固定轴11位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位置,对向纹蜗杆12设置在平行四连杆机构的其中一条对角线位置,第一移动件13和第二移动件14分别设置在对向纹蜗杆 12两端,与对向纹蜗杆12螺纹连接,用于控制四个杆的伸缩高度,伸缩机构5A具有杆一15,杆二16、杆三17和杆四18,杆一15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轴10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一移动件13上,杆二16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轴10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二移动件14上,杆三 17一端铰接在第二固定轴11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一移动件13上,杆四18一端铰接在第二固定轴11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二移动件14上,杆一15和杆二16在第一固定轴10处形成一个对角,杆三17和杆四18在第二固定轴11处形成一个对角,第一移动件13和第二移动件 14在对向纹蜗杆12上移动,改变这两个对角的角度,第一固定轴10和第二固定轴11距离增加或减小,实现后轮的收起和下降。
进一步,第一移动件13包括第一连接轴19和第一移动套20,第一移动套20转动设置在第一连接轴19上,第一移动套20具有螺纹孔,与对向纹蜗杆12一端螺纹连接,杆一15和杆四18均转动设置在第一连接轴19上;
第二移动件14包括第二连接轴21和第二移动套22,第二移动套22转动设置在第二连接轴21上,第二移动套22具有螺纹孔,与对向纹蜗杆12另一端螺纹连接,杆二16和杆三17均转动设置在第二连接轴21上。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车身高度调节的稳定,设置了连接轴和移动套,具体有,第一移动件13包括第一连接轴19和第一移动套20,第一移动套20设置在第一连接轴19上,第一移动套20具有螺纹孔,与对向纹蜗杆12一端螺纹连接,杆一15和杆四18铰接在第一连接轴19上,第一移动套20的设置,可以保障在对向纹蜗杆12上的平稳行进,第一连接轴19 的设置,使杆一15和杆三17的转动没有太多限制,第二连接轴21和第二移动套22的原理相同,第一移动套20和第二移动套22在对向纹蜗杆12上运动,彼此靠近或远离,连接轴和移动套同时设置,既保证了在对向纹蜗杆12上的平稳行进,也保障了连杆的转动,此外,伸缩机构5A可以设置有多个,可以通过第一连接轴19和第二连接轴21将数个伸缩机构5A连接在一起,共同伸缩,保障伸缩的稳定。
进一步,还包括,蜗杆减速电机23,蜗杆减速电机23设置在对向纹蜗杆12一侧,用于驱动对向纹蜗杆12旋转。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向纹蜗杆12的转动,在对向纹蜗杆12的一侧设置了蜗杆减速电机23,蜗杆减速电机23带动对向纹蜗杆12转动,对向纹蜗杆12转动,其上的对向螺纹使第一移动套20和第二移动套22在对向纹蜗杆12上运动。
进一步,还包括,方向控制把手24,方向控制把手24穿过浮力罩3和驱动箱体1,方向控制把手24设置在前轮25上。
本实施例中,方向控制把手24穿过浮力罩3和驱动箱体1设置在前轮25上,方向控制把手24分别与驱动箱体1和浮力罩3连接,中间为折叶式导向板使驱动箱体1与浮力罩3上下闭合时始终有转向功能,下部通过压力轴承与前轮25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喷泵26,喷泵26设置在驱动箱体1后部;
导流道27,导流道27转动设置在喷泵26内;
第三转动轴28,第三转动轴28沿第一方向设置在驱动箱体1上,导流道27设置在第三转动轴28上,导流道27随第三转动轴28转动;
转向板29,转向板29设置在第三转动轴28上,转向板29具有连接孔30;
拉线31,拉线31一端设置在方向控制把手24上,另一端设置在连接孔30内。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水中的转向,设置了导流道27和拉线31,具体有,喷泵26设置在驱动箱体1后部,导流道27转动设置在喷泵26内,导流道27转动,喷泵26的方向就会变化,为了让导流道27左右转动,设置了第三转动轴28,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三转动轴28沿第一方向设置在驱动箱体1上,导流道27设置在第三转动轴28上,且导流道27不能沿第一方向运动,只能随第三转动轴28左右转动,为了控制导流道27的转动角度,在第三转动轴28上设置了转向板29,转向板29位于驱动箱体1上,第三转动轴28穿过驱动箱体1与转向板29连接,转向板29具有连接孔30,方向控制把手24上设置了拉线31,拉线 31一端设置在连接孔30内,通过转动方向控制把手24,拉动拉线31,拉线31拉动转向板 29旋转,带动第三转动轴28和导流道27转动,实现入水后的方向控制。
进一步,驱动箱体1具有,锂电池组32、发电机33、电磁离合器34和发动机2,前轮25和后轮7上设置有发电机33,锂电池组32与发电机33电连接,电磁离合器34设置在前轮25和后轮7的轮轴与其发电机之间。
本实施例中,整车采用电混形式为动力,节能环保,具体有锂电池组32、发电机33和发动机2,发动机2与发电机33连接,发电机33与锂电池组32连接,前后两轮为双无刷发电机驱,根据情况骑手自由选择前驱后驱或全时,避免了后驱水陆两用车出水时因坡度关系出现的动力真空,陆上由锂电池组放电驱动,入水后发动机带动喷泵26旋转做功,根据路面情况必要时可通过后轮7实现制动。降低后轮7,在后轮7降低的过程中,车身整体下移,将后轮7刹车抱死,反作用力会将车身向前推进,升起后轮7时,车身上移,将后轮7刹车抱死,反作用力会将车身向后推进,当遇到泥水路面、沙土路面陷车托底时可以利用这种蠕行模式脱困。
进一步,浮力罩3上设置有座椅35和脚踏板。
本实施例中,浮力罩3位于驱动箱体1的上方,浮力罩3上设置有座椅35和脚踏板,整车设计尺寸应为前后宽中间稍窄为了骑行方便骑手座椅35距地面要低不能超过70cm。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水陆两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箱体(1);
浮力罩(3),所述浮力罩(3)设置有第一空间(4),所述驱动箱体(1)转动设置在所述浮力罩(3)上,所述驱动箱体(1)位于所述第一空间(4)内;
高度调节件(5),所述高度调节件(5)一端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体(1)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浮力罩(3)上;
大梁(6),所述大梁(6)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体(1)上前轮(25),所述前轮(25)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体(1)前端;
后轮(7),所述后轮(7)设置在所述大梁(6)上,所述高度调节件(5)张开后,所述后轮(7)上升,用于水上行走,所述高度调节件(5)收缩后,所述后轮(7)下降,用于陆地行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罩(3)包括,
架体(9),所述架体(9)包括,
顶部支撑架(37),所述顶部支撑架(37)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体(1)上方;
侧面支撑架(38),所述侧面支撑架(38)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体(1)两侧,所述顶部支撑架(37)设置在所述侧面支撑架(38)上;
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架体(9)外侧,所述壳体设置有座椅(35)、脚踏板和后侧浮力壳体,所述座椅(35)设置在所述顶部支撑架(37)上,所述脚踏板设置在所述侧面支撑架(38)上,所述后侧浮力壳体设置在所述侧面支撑架(38)尾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件(5)包括,
对向纹蜗杆(12);
第一移动件(13)和第二移动件(14),所述第一移动件(13)和第二移动件(14)分别设置在所述对向纹蜗杆(12)两端,与所述对向纹蜗杆(12)螺纹连接;
杆一(15),所述杆一(15)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轴(10)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移动件(13)上;
杆二(16),所述杆二(16)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轴(10)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移动件(14)上;
杆三(17),所述杆三(17)一端铰接在第二固定轴(11)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移动件(13)上;
杆四(18),所述杆四(18)一端铰接在第二固定轴(11)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移动件(1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喷泵(26),所述喷泵(26)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体(1)后部,位于所述后侧浮力壳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方向控制把手(24),所述方向控制把手(24)穿过所述浮力罩(3)和所述驱动箱体(1),所述方向控制把手(24)设置在所述前轮(2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流道(27),所述导流道(27)转动设置在所述喷泵(26)内;
第三转动轴(28),所述第三转动轴(28)沿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体(1)上,所述导流道(27)设置在所述第三转动轴(28)上,导流道(27)随所述第三转动轴(28)转动;
转向板(29),所述转向板(29)设置在所述第三转动轴(28)上,所述转向板(29)具有连接孔(30);
拉线(31),所述拉线(31)一端设置在所述方向控制把手(24)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孔(30)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体(1)具有,
锂电池组(32)、发电机(33)、电磁离合器(34)和发动机(2),所述前轮(25)和所述后轮(7)上设置有发电机(33),所述锂电池组(32)与所述发电机(33)电连接,所述电磁离合器(34)设置在所述前轮(25)和所述后轮(7)的轮轴与其发电机之间。
CN202022306694.5U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水陆两栖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8312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06694.5U CN213831256U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水陆两栖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06694.5U CN213831256U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水陆两栖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31256U true CN213831256U (zh) 2021-07-30

Family

ID=77009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0669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831256U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水陆两栖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312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21174B2 (en) Amphibious vehicle
US4117900A (en) Wind-powered car
CN101920730B (zh) 球形两轮双向轿车
TW201228856A (en) Amphibian
CN109795274B (zh) 一种水陆两栖车的车体
CN200991368Y (zh) 轮椅
CN112193002B (zh) 一种水陆两栖车
CN101941364A (zh) 水陆两栖沙滩车
CN213831256U (zh) 一种水陆两栖车
KR20130091380A (ko) 수륙양용자동차(1)
CN209617380U (zh) 一种安全型乌篷船
CN113183699B (zh) 一种山地越野水陆两栖摩托车
CN214984681U (zh) 一种山地越野水陆两栖摩托车
CN212828869U (zh) 一种水陆两用电动车
CN201872557U (zh) 水陆两用倒三轮电动车
CN111731056B (zh) 一种水陆两用新能源车
CN113306650A (zh) 一种多功能雪地车及其行进方法
CN208393007U (zh) 一种水陆玩具摩托艇
CN1207347A (zh) 兼备跑车、越野车及船橇功能的汽车
CN201665137U (zh) 水陆浮具摩托车艇
CN2246084Y (zh) 水陆两用休闲车
RU100959U1 (ru) Амфибийн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CN101434182B (zh) 组合折叠自行车水上行走艇
CN205819107U (zh) 底盘式车辆防水装置及系统
CN221316511U (zh) 一种全地形四轮电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30